对消费主义下的当代艺术设计的思考

合集下载

论述消费主义与当代设计的关系

论述消费主义与当代设计的关系
旅游消费 , 这 也逐 渐 成 了一 种 典 型 的消 费 模 式 。 这 种 模 式 不 仅
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 现代人们环保意识已经逐步提高 , 也
开始批判消费主义这种社会现象 。在 中国这样一个消费文化
尚不 成 熟 的消 费 市 场 ,对 当代 设 计 师 来 说 有 义 务 用 正 确 的设
2 0 1 3旬8
文艺 生活 L I TE R AT UR E L I F E
艺 术 设 - i t
论述消费主义 与 当代设计 的关系
谭 亚 平
( 西 南交通 大学 艺术与传播 学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0 0 )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不 断发展 , 人 们的生活方式与 消费方式发 生着翻天覆地的 变化 , 随之设计方式为符合大众消 费得以


消 费 主 义 的 定 义
香奈儿 5 号作 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香水 ,是全球女性 奢 侈品牌的代言者 。 自 1 9 2 1 年法 国香水创作师恩尼斯 ・ 鲍受命 于著名服装设计 师夏奈尔调配以来 ,以其独特的香型和高贵 典雅 的品牌文化 、简洁大方的设计赢得了全世界追求时 尚和 精致生活品位的女性 的青睐 。美 国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的一
在消费主义这种被扭 曲的价值观下 , 设计与消费 、 需 求之
告设计对加速了消费主义的传播 ,它对品牌 的宣传起着重要
间的关系转变为消费决定设计 , 消费决定需求 , 设计 和需 求以
的作用 。当代包装设计 已经尝试利用各种材料, 敢于采用新材
新技术 、 新形式来设计 商品包装 。 但是 , 其的初衷 已不再是 消费为 中心 。 这种转变关系使设计 的 目的发 生转变 , 设计不再 料 、 保 护商品 、 方便 使用 、 利于运输 , 而是千 方百计让产 品的包装 是为满足实际生活 的需求而设计 ,已经转 变为 “ 为消费而设 奢侈, 千 方百计地满足 人们的消费 心理 , 刺 激消费 计” ; 设 计也不再是 因物的消费 而设 计 , 而是一 种 由符号 消费 变得 高档 、

论述消费主义与当代设计的关系

论述消费主义与当代设计的关系
在几千元 , 淘宝上一件普通的衣服价格 只有几十元 。 说 到衣服我 们还不得不 提的是时装界 的一大奢 侈品——皮草( 图3 ) 。众所 周知皮草 的价格一般在几万到几十万甚至更高 ,人们视皮草为

中占据 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把普通 的椅 子和一把 经过设计 师设计过 的椅子 ( 图5 、 图6 ) , 尤其是经 过知名设计 师设计 的椅
子 ,他们在使用上都能满 足人们坐 的需要 ,但是价格却相差甚 远 。图 6是设计家 马克 ・ 纽森 1 9 8 6年 的杰作 L o c k h e e d长椅 , 目
前 已经是 世界上 最贵 的椅 子 , 著名 的 L o c k h e e d椅子 , 也 是纽森 在收集大 量的航空知识后设 计出的一只 “ 太空椅 ” , 在 索斯 比拍 卖会上 , 这把椅子创下在世设计师拍卖纪 录 9 6 . 8万美元 。椅子
艺术品的一 件产 品 ,这样人们对于一把椅子 的需求就变成 了一
种消费主义 , 人们重视的是 产品所蕴含 的符号价值 , 而并非是产
品的使用价值 。 从这一层面上讲 , 名人效应和产品附加值所蕴含
是这种消费并 未停
止。在消费主义的
的产 品的设计也促使 了消费主义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2 0 1 4_ 0 2
文 艺生 活 L I T ER A TUR E L I F E
文 艺 研 究
论述 消费主义 与 当代设计 的关系
杨宽在
( 西 南交通 大学 艺术与传播 学院 , 四川 成都 6 1 1 7 5 6 )
摘 要: 当代设计 的发展与 消费社会息息相 关 , 当代设计在消 费主义文化传播的刺激下不断发展 。自人类社会存在 以

论述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当代设计

论述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当代设计

论述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当代设计作者:刘丁菊万萱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7期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推动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多样化,从最初的功能性需求上升到一种自我价值体现和精神生活追求层面。

从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品行业,它也由当初单一的保护功能发展为特定环境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品。

可以这样讲,当代设计不仅仅只是一种功能附加,也演变成了文化的附加和更多需求的附加。

至此,设计进入到产品消费的链条上,设计在产品消费中的地位,已经演变成最具诱惑力的生动画面。

什么是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一种社会经济与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极为先进生产高度发达的结果,同时,消费主义又是现代化社会科学技术更为先进和生产水平更为发展提高的根本性的推动力量。

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有了盈余,同时也就有了进一步消费的可能。

人们在消费社会中自觉与不自觉地融入了社会的“消费”需求之中,在持续的消费欲望刺激下,消费演变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主义与当代设计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推动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多样化,从最初的功能性需求上升到一种自我价值体现和精神生活追求层面。

从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品行业,它也由当初单一的保护功能发展为特定环境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品。

可以这样讲,当代设计不仅仅只是一种功能附加,也演变成了文化的附加和更多需求的附加。

至此,设计进入到产品消费的链条上,设计在产品消费中的地位,已经演变成最具诱惑力的生动画面。

一件好的设计产品不仅是一种物质消费品,而且还是一件具有高度精神享受的工艺品。

案例分析1.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当代鼠标产品设计时下,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严然消费快速发展的时代,消费欲望就像永动机一样通过各种信息刺激、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发展十分复杂。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当代艺术作品越来越多地被投资者和收藏家所追捧,也越来越多地被媒体报道和各种展览展示。

但是,这种商业化的环境也给当代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和困难。

首先,消费主义的逐利性和追求表面张扬的趋势,给当代艺术的理性探究和审美价值以及精神内涵的传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人们往往更愿意购买那些偏向于波普艺术或装置艺术等流行风格的艺术作品,无论这些作品的问题意识或者深层次反思如何。

同样地,许多艺术家也被迫去迎合市场需求,而放弃了自己深层次的创作原则和个人审美标准。

这种"廉价成功"的商业化艺术,虽然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如果长期下去,会对整个当代艺术界质量和水平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消费主义对艺术价值的强调和对物质化趋势的推崇,使得当代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多少被片面看待。

人们更倾向于将艺术品视为一种投资,而忽略了其本身的艺术性和文化性。

这种风气的强化,会导致一些商家和艺术家在"产业链"中的追逐,那些奇特、独特、让人"惊叹"的作品比比皆是,但艺术家的真正精神和情感则被掩盖和遗忘。

这种情况从长远角度来看,会削弱当代艺术的内在价值和独特性。

最后,消费主义的快节奏和娱乐化倾向也给当代艺术的艺术体验和作品价值传达制造了困难。

现代人有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当代艺术,很难体味到作品背后的缠绵和细腻,这就使得当代艺术很难被真正理解和接受。

同样的,一些作品也倾向于迎合群众喜好而降低难度和追求更高端的层次,这样也使得当代艺术的精髓难以被真正体味到。

综上所述,在消费社会语境下,当代艺术的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但是,如果当代艺术领域从根本上去在精范上提升和修炼,真正走向内在的艺术价值和深度,也许有一天,当代艺术可以真正走向人们内心深处,提供真正的情感和精神体验。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消费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样,也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了明显的特点,具有多样性、商业性和传媒性。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了多样性。

消费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代艺术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而是涵盖了更多元的表现方式。

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新媒体和新形式的艺术开始兴起,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方法来呈现他们的艺术观念。

消费社会的日益繁荣也使得艺术市场更加火热,艺术家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而选择不同的创作方式,进一步满足观众的需求。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具有商业性。

在过去,艺术往往与高雅、超验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与商业没有直接的联系。

而在消费社会中,商业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消费需求开始影响着艺术的创作和市场表现。

作为商业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也需要通过商业途径来进行宣传和推广。

艺术家们开始注重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平衡,他们不仅要创作出有观赏性、思考性的作品,同时也要考虑市场需求和商业可行性。

商业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一股重要动力。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具有传媒性。

传媒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

在消费社会中,艺术家们通过各种传媒平台来宣传和展示他们的作品,如博客、微博、艺术网站等。

这些传媒平台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广泛的展示空间和传播途径。

传媒的发展也使得艺术界的信息交流更加频繁和便捷,艺术家们可以通过传媒平台了解到最新的艺术动态和市场信息,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

消费主义与当代设计的关系(全文)

消费主义与当代设计的关系(全文)

消费主义与当代设计的关系消费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最早出现于经济较为发达的西方GJ。

伴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不断进展,这种文化现象也影响到世界众多地区。

它最重要的特征是符号消费,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地追求被制造出来的、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

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的服务和使用价值,而是它的符号象征意义。

如今,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消费主义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生活的众多方面。

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设计,也不可幸免的受到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一、消费的符号化使设计的目的发生转变消费主义视角下,产品的功能被重新定义了,导致设计的目的发生了变化。

以往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使生活变得更便捷、更舒适。

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设计的目的不再单纯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同时也要满足人们不断被激发出来的欲望。

设计不得不更多的关注商品的文化内涵,将“成功”“地位”“时尚”“流行”等符号意义附着于商品之上,制造出一套身份差异的社会等级秩序,使消费者通过这些符号意义的消费,将不同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的人区别开来,这才是设计的目的。

汽车最初被制造出来是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这是它的使用价值。

如今,购买汽车已不仅仅是为了出行的便利,同时也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而且,不同的汽车品牌也被给予了不同的内涵:“奔驰”代表顶级质量;“劳斯莱斯”代表手工打造;“法拉利”代表运动速度;“凯迪拉克”代表豪华舒适。

二、使设计从“形式追随功能”转向“功能追随形式”“有计划的废止制度”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汽车设计模式。

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商品的式样,以人为的方式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的过程,目的是促使消费者为了追求新的式样潮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

这种注重形式的设计模式显然是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影响。

当市场容量趋近饱和,以生产为导向的设计模式必定被以促销为导向的模式所取代。

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念

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念

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念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念摘要:艺术创造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消费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也不断发展和优化。

中国当代艺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消费主义文化时期,在实际中要认识到消费主义理念下的艺术创造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发展中具有充足的发展动力支撑,各方面的因素可以有效集中在一起,实现艺术创作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但在这种环境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重点研究中国当地艺术创作中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体现,在实际发展中不断优化内容结构,从时代发展的需求出发,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环境的同时,不断推进艺术创作的提升。

关键词:当代艺术创作;消费主义;价值观念艺术创作建立在时代发展的基础之上,各种类型的经济活动会直接反应在艺术创作中,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艺术创造中受到政策发展的影响,艺术的真正内涵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在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艺术创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当代艺术发展逐步走向了良性地方发展道路。

在研究中认识到艺术创造与时代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时代的特征会通过艺术创造展现出来,在消费主义时代下,各种相关的价值观念会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出来。

本文对当前我国艺术创造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工作,探索其内部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达到提升艺术创作的目的。

1.当代艺术创作环境分析经济条件的改善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创作的空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当下物质文化不断丰富的过程中,精神文化建设呈现出落后的态势,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发展环境,需要艺术创作进行相应的改进工作,从而促使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跳跃式发展。

在现代消费主义的影响下,艺术创作是为消费主义服务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实现艺术创作的良性发展,但是在实际中可以看到,这种努力与尝试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费主义和商业化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艺术家们在这种社会语境下创作出了一系列兼具商业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反映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多元化。

本文旨在分析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现状和特点,并探讨其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

消费主义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但与此消费主义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逐渐多样化,不同群体对艺术的需求也大为不同,这使得艺术家们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表现机会。

一些商业机构和个人也开始投入到艺术创作和推广当中,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这种支持有助于一些新兴艺术家更好地展示其作品,扩大作品的受众范围。

在消费社会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明显增加。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这促使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更加注重个性和独特性。

各种新潮的材料和技术被引入到艺术创作中,使得作品呈现出更加多元的风格和形式。

商业元素的渗透明显增加。

与纯粹的艺术创作相比,当代艺术中出现了更多融合了商业元素的作品。

一些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融入了品牌元素、消费符号等商业元素,将商业和艺术紧密相连。

这种商业元素的渗透不仅为作品增添了新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更强的商业吸引力,使得作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社会责任意识和批判意识得到了增强。

在消费社会语境下,一些艺术家开始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通过艺术作品呈现出社会问题的各个方面,引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为中国当代艺术增添了更多的深度和思考价值。

在消费社会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

数字化艺术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形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艺术正在逐渐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新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消费主义下的当代艺术设计的思考
作者:杨寻万萱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6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改善,思想意识也日渐得以提升。

传统价值观被不断更新进步,在消费主义思潮的背景下,设计作为商品物化的表达方式后,在以追求消费的市场刺激下不断发展,同时也促进消费主义的传播。

看清消费主义和当代艺术设计的关系,把握设计价值取向,从而掌握设计动向,创作积极向上的设计作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消费,它不仅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还引导并创造消费物的产生。

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长足的发展,艺术设计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人们在当代社会中融入到消费主义下的“消费需求”中,在消费欲望刺激下,设计也促进消费不断影响人们的生活。

消费主义观念的产生、发展与消费的历史状况,与人类物质需求的满足有着密切关系。

可见,它与艺术设计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消费主义概述
“消费主义”一词起源于美国八九十年代,它的发展过程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18世纪西欧国家有少部分人崇尚享乐主义,到19世纪初演变成炫耀性的消费主义。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的发展,消费主义随着西方的商品和消费方式进入中国,并冲击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价值观。

消费主义是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不以自身的实际需求及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为消费目的,而是一味的求奢追奇,浪费物质和自然资源,从而得到自身的满足,并把这种消费看做是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

消费主义的特征是奢侈消费,超越对物质的使用价值的满足。

比如一些白领紧衣缩食买名车名包,他们并不是出于实用,而是把其当做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当代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为目的的消费,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的消费欲望的生产,被刺激起来消费欲望激情的满足,如有的消费者为了满足虚荣心进行奢侈消费。

只有激发起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商品的生产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当代艺术设计概述
建立在为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的当代艺术设计,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兼具艺术形式美感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

艺术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物质与功能的结合,为人服务的社会进步的产物。

当代艺术设计在消费主义的刺激下创造出被设计的商品,设计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消费能力的表现,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审美和价值观来选择商品。

艺术设计还体现
出人们对优质的物质生活的追求,是当代物质文明进步的表现。

所以,并不是“设计面前人人平等”,选择商品还受制于受众的消费水平。

当代设计在高科技革命的支持下,那些被人们视为相互独立甚至矛盾的方面,比如形式与功能,如今呈现出一种共生共融景象,比如我们常用的手机。

十多年的时间,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已经由外形简陋、功能单一的通讯工具发展成为展现个性,样式多样且拥有强大功能的数码终端产品。

消费主义与当代艺术设计
消费者的消费欲形成消费市场,当代艺术设计引领消费观念,设计者积极调动消费者的热情,为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欲而进行设计。

消费者的欲求不断增长,产品选择性就越多。

商品通过款式和功能的更新,用视觉效果调动消费者的情绪,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向,形成了买卖双方的相互需求和不断刺激的循环模式,即是在当代消费社会下的艺术设计和消费主义刺激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消费主义的角度看,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消费,达到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当代艺术设计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由“为需求而设计”转变成为“为消费而设计”。

如通用公司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创造了汽车设计的新模式,即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他们主张通过设计式样的定期改变,形成一种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造成消费者对更新换代式样的追求,从而促进商品的销售。

可见,人们消费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而是在不断的追求新的商品欲望的满足。

设计不断迎合着消费者,还诱惑着消费者,而消费者也沉迷于“被设计”的商品的物质欲的满足中。

由于这种消费目的的转变,人类社会才从以物质社会转变为消费社会。

现代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

当代社会倡导积极消费,理性和适度消费,但是受众的消费观还会受其他因素影响,如社会经济水平、心里认知水平和文化素养等。

但是,市场经济长期以来鼓励人们积极消费、超前消费,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过度资源的浪费,比如过度设计的商品包装随处可见。

因此,当代消费主义社会下的设计者应树立适度的、积极的、绿色的设计观念。

消费主义下的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生活艺术化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艺术生活化也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德国美学家韦尔施指出:“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闻的被美化的真实世界里,装饰与时尚随处可见。

”受众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容易受消费主义观念的引导和诱惑,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良好职业操守下,设计出符合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真正绿色健康、积极环保的商品,并引导消费者消费欲求的方向,形成良好的社会大众文化发展氛围。

当代设计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表现出合情合理性的特征,才能与当代消费主义的消费观互相促进、积极的发展,为设计提供更多的尝试和创新的可能。

结语
当代设计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它广泛的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处,人类消费的目的都是要满足自身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

人们的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也刺激设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二者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发展。

当代设计应该突破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创造符合时代气息和相应文化内涵美的艺术设计。

把设计方向转向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设计的实用和审美功能的密切结合,引导人类的消费观向科学、健康、积极方向转变。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