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ppt课件(11页)

合集下载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调】折桂令叹世其一:咸阳百二山河⑴,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⑵,刘兴西蜀⑶,梦说南柯⑷。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⑸,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⑺;醉了由他⑻!其二:东篱半世蹉跎⑼,竹里游亭,小宇婆娑⑽。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⑾,孟光台我待学他⑿。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⒀,也避风波。

注释⑴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二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

⑵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⑶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⑷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生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⑸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兀的般:如此,这般。

证果:佛家语。

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

此指下场,结果。

⑹蒯通:即蒯彻,因避讳汉武帝名而改。

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

他害怕事发被牵连,就假装疯。

后韩信果被害。

⑺“成也萧何”二句: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

故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⑻他:读tuō,协歌戈韵。

⑼东篱:作者自称。

⑽小宇:小屋。

婆娑:枝叶茂盛貌。

⑾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人。

少与刘秀同游学。

刘秀即帝位后,屡召不就,隐居富春江,以耕渔为生。

马致远散曲二首PPT课件

马致远散曲二首PPT课件

• 层层描景,使山市晴岚景象鲜明突出。此曲题为“山 市晴岚”,从曲中画面看,作者所写的是以“山市” 为背景的“晴岚”。“花村外,草店西”首先展现的 是“山市”,是鲜花盛放的村庄与商业性的草店。第 三句“晚霞明雨收天霁”所写的是视觉中的山市景象。 其中虽有雨过天晴的描写,但尚未直接写晴岚,只是 为晴岚的描写铺垫。第四句写残照中的四围山色,其 中虽有晴岚在,但未直接写出。直至第五句“又添铺 翠”出现,作者才把晴岚及其造成的景致和盘托出。 以“又添铺翠”这样的点睛般句子煞尾,使“山市” 与“晴岚”的意象都鲜明地呈现了出来。
曲说:“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
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
满梨园。”马致远作杂剧15种,今存7种。散
曲有小令115,套数16,残套7。在整个元代,
他是个多产作家,其散曲声誉极高。朱权《太
和正音谱》说其曲“不可与凡鸟共语,宜列群
2英021/7之/23 上”,被推为元曲家第一。
3
写作背景
马致远散曲二首
2021/7/23
1
• 教学目标:
• 1. 了解马致远的生平经历、作品风格、创作 背景、创作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充分理解
马致远散曲的艺术特点。
• 2. 领悟马致远散曲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 3. 把握马致远散曲的写作特点。
• 教学重点:
• 把握马致远散曲的写作特点,学习和理解元散 曲的鉴赏方法。
•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紧接着“晚霞”,
更具体地写出夕阳与山的一竿之距。
• “锦屏风又添铺翠”:山与雾气(晴岚)连成
一片,使“锦屏风”般的“四围山色”铺翠添 碧,更加鲜艳迷人。
此曲用简练的笔墨,描绘一幅色彩绚丽、景 色秀美、充满生机的山间暮景,表现了曲家 恬20淡21/7/平23 和、向往宁静的心态。(主旨) 9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ppt课件9页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ppt课件9页
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目的
1.了解并认识元曲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人生态度。
3.掌握本曲形象鲜明,语言生动 形象的特色.
写作背景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极 其尖锐的朝代一方面是帝王将相达官巨贾过着骄 奢淫逸的生活,城市的繁荣和商业的发达更使得 物欲横流,世风日下;另一方面是广大民众遭到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饱含辛酸,艰难度日。由于 蒙古统治者推行种族歧视政策,对科举取士又缺 乏重视,许多汉族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对世 间的黑暗不公有深切的体会
写作背景
马致远早年也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磋跎岁月, 困于下僚,终于绝了仕进的念头。晚年隐居田园,号 东篱,可见其效仿陶渊明之志。马致远在大都生活了 近二十年,与诸多曲家、杂剧艺人等都有交往,参加 “元贞书会”,被推为“曲状元”。他是元散曲创作 中最有影响的大家。
结构
本篇由七支曲子组成,可分四个层次:
这套散曲中,作者通过许多具体生动的形象 表现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深切的人生体验, 不作抽象的议论,将想说的道理、要发的感 慨,全寄寓于形象之中。
艺术特点
二 对句整饬 比拟生动 对句:马致远在作品中得心应手地运用对句,收
到整齐优美的效果。 比拟:对句中有不少还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如[拨 不断]中的鼎足对,“红尘”、“绿树”、“青山”
均拟人化了。
主题评述
在元朝统治者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像 马致远这样的知识分子.过着十分压抑而艰难的生活。 他们不满于黑暗的现实,又不肯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往往只能追求超尘出世、笑傲山林,以诗酒自娱、鄙 弃功名利禄的生活。表现出高洁的人格和愤世嫉俗的 操守,这种精神和人格无论古今都是可贵的。
艺术特点
一、形象鲜明,深理道理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双调】折桂令叹世其一:咸阳百二山河⑴,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双调。夜行船。秋思PPT课件

双调。夜行船。秋思PPT课件
马致远善悲秋,同时代人周德清赞誉它为 “秋思之祖”,其两首作品《越调 天净沙 秋思》 和《双调 夜行船 秋思》尤为人称道。尤其《双调 夜行船 秋思》是一首套曲,被誉为“万中无一”。
-
5
【夜行船】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 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译文:人生百年就像一场梦幻,回首往日,
(二)第二至第四支曲子分别描写了帝王、豪杰、富人 的富贵无常。隐含对痴迷者的警示。
(三)第五、六支曲子叙自己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人 生态度。
(四)最后一支曲子将名利之徒与山林高士作比,表达 了不为物役、自适其乐的心志。
-
16
-
3
写作背景
马致远早年也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磋 跎岁月,困于下僚,终于绝了仕进的念头。晚 年隐居田园,号东篱,可见其效仿陶渊明之志。 马致远在大都生活了近二十年,与诸多曲家、 杂剧艺人等都有交往,参加“元贞书会”,被 推为“曲状元”。他是元散曲创作中最有影响 的大家。
-
4
马致远有富豪公子的身世,又有怀才不遇的 心情,少时轻狂潇洒迷恋功名事业而不遂,中年 过着“酒中仙”“风月主”的浪漫生活,晚年归 于“林间旧友”“尘外客”的闲适心境,其自号 “东篱”盖取效陶潜、慕山林之意。
第二支曲否定了帝王无上的权威。
-
7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 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
译文 等到坟场成为狐兔出没的地盘,这期间消
磨了多少英雄好汉。三国鼎立,虽牢固到最后也 不能久全。魏么?晋么?都同前朝一般。
直接用议论和反问对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意 义提出了怀疑
-
8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良夜。 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

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1、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世)》原文和翻译作品原文【双调】折桂令叹世其一:咸阳百二山河⑴,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⑴,刘兴西蜀⑴,梦说南柯⑴。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⑴,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⑴;醉了由他⑴!其二:东篱半世蹉跎⑴,竹里游亭,小宇婆娑⑴。

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⑴,孟光台我待学他⑴。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⑴,也避风波。

[1]解释⑴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二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

⑴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⑴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⑴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生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⑴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兀的般:如此,这般。

证果:佛家语。

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

此指下场,结果。

⑴蒯通:即蒯彻,因避讳汉武帝名而改。

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

他害怕事发被牵连,就假装疯。

后韩信果被害。

⑴“成也萧何”二句: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

故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⑴他:读tuō,协歌戈韵。

⑴东篱:自称。

⑴小宇:小屋。

婆娑:枝叶茂盛貌。

⑴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人。

少与刘秀同游学。

刘秀即帝位后,屡召不就,隐居富春江,以耕渔为生。

⑴孟光:汉代丑女,三十岁始与梁鸿成婚。

后来一起逃到霸陵山中隐居,孟光举案齐眉以进食。

全世以“举案齐眉”喻夫妻相敬相爱。

台:台盘,盛食物的器皿。

此指孟光的食案。

⑴倒大:大、绝大。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双调 折桂令 叹世》ppt课件2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双调 折桂令 叹世》ppt课件2
双 叹调
·
马 致 远

折 桂

走近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 (今北京) 人,著名元曲作 家。 青年时追求功名,中年 时期一度出仕,晚年则淡泊 名利。马致远在元代散曲家 中成就最高,被誉为“曲状 元”。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
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
写 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
典故
• 蒯通:即蒯彻,汉初的谋士。曾劝韩信背汉,“三分 天下,鼎足而居。”韩信不听,乃佯狂为巫。事见 《史记·淮阴侯列传》。元无名氏据此写了《隋何赚风 魔蒯通》的杂剧,说隋何识破蒯通诈妆风魔。赚来京 城准备杀害,那蒯通历数韩信十大功劳,不当得此恶 报,自己甘愿油烹火葬,和他生死相伴。终于得到刘 邦的赦免。
历史事件:

强秦灭亡

项羽自刎 梦说南柯

刘邦兴汉
韩信成败 蒯通装疯 萧何主宰
醉了由他
借历史事件表明兴衰成败,是非

恩怨,不过是Biblioteka 场梦。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道出世
内 容
道之险恶,人心之叵测。 结局以“醉了由他”突出“叹世”
主题,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
的态度。

1.联系历史人物表现自己的历史观、政治观。
典故
• 项废东吴:项,项羽(前232——前202),名籍。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在推翻秦政权的斗争中,起 过决定性的作用。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 郡,都彭城。彭城,在今江苏徐州市,为古东吴之 地。后为刘邦击败,被困垓下(今安徽灵壁南), 自刎乌江。故曰“项废东吴。”
•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士重来未可知。

双调·折桂令--叹世

双调·折桂令--叹世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成功也是因为萧何,失败也是因为萧何;喝醉了 一切都由他去吧!
感悟 “ 叹世 ”
这首“叹世”曲,由“咸阳”——秦 王朝说起。秦国“百二山河”,何等强盛, 最后还是灭亡了。经过五年的楚汉之争, 项羽兵败乌江自刎,刘邦统一天下,建立 汉室。而辅佐刘邦平定天下立有汗马功劳 的韩信却遭到杀身之祸,连像蒯通那样的 谋士,也不得不假装疯魔以掩世人耳目。 韩信怎么也没有想到力荐刘邦重用他的萧 何,后来竟会设计杀害他。
元曲四大家
感悟 “ 叹世 ”
马致远在青年时期是积极入世的,虽生不逢
写 时,却豪情满怀,所发多为慷慨激越之音。随着 作 宦海浮沉,历尽飘泊之苦,他不禁发出“困煞中 背 原一布衣”的感叹。这样的经历,使他具有较丰 景 富的生活体验和较复杂的思想感受,而这些感受
与体验,正是他散曲所表达的内容。 他在许多散曲中抒写怀古伤今、羁旅宦游的
情愫。特别是晚年时,马致远牢骚殆尽,对人间 的荣辱得失、是是非非,力图从宁静的隐士生涯 中,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这在其《叹世》 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双调】折桂令·叹世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 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 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双调】折桂令·叹世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咸阳,万夫难攻的险固山河,因为功名两个字, 曾发动过多少次战乱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项羽兵败东吴,刘邦在西蜀兴立汉朝,都像南 柯一梦。
【双调】折桂令·叹世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韩信有功却得到被杀的结果,当初蒯通的预言哪 里是疯话?
南柯一梦
这些兴衰成败,是非恩怨,还有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 悟 “叹 世”
整 体 感 知
这支曲子借秦汉之际的历史事 件,表现对功名事业的厌弃。既然 刘项兴亡,不过一梦,韩信这样的 功臣也落得杀头的结果,那当前的 功名事业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否定,表现对现 实政治的反感,这是封建社会走下 坡路时诗人们惯用的手法。语言如 飞流入涧,一泻无余,表现了豪放 派曲家的风格。
感 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世”
写 作 背 景
马致远在青年时期是积极入世的,虽生 不逢时,却豪情满怀,所发多为慷慨激越之 音。随着宦海浮沉,历尽飘泊之苦,他不禁 发出“困煞中原一布衣”的感叹。这样的经 历,使他具有较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较复杂的 思想感受,而这些感受与体验,正是他散曲 所表达的内容。 他在许多散曲中抒写怀古伤今、羁旅宦 游的情愫。特别是晚年时,马致远牢骚殆尽, 对人间的荣辱得失、是是非非,几乎全部失 去了热情,力图从宁静的隐士生涯中,求得 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这在其《叹世》中得 到了充分的反映。
马 致 远
双 调 叹 折 世 桂 令 ·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 (今北京) 人,著名元曲作家。 青年时追求功名,中年时期一 度出仕,晚年则淡泊名利。马 致远在元代散曲家中成就最高, 被誉为“曲状元”。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 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 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 唐诗宋词鼎足并举。
感 悟 “叹 世”
写 作 特 点
1.联系历史人物表现自己的历史观、政治观。
2.作品短小精悍,概括性强,容量大。
3.语言通俗平白,简洁明快,如飞流入涧, 一泻无余。
感 悟 “叹 世”
解 读 文 本
历史事件:
强秦灭亡 项羽自刎 刘邦兴汉 韩信成败 蒯通装疯 梦说南柯
醉了由他
感 悟 “叹 世”
思 想 内 容
这首“叹世”曲,由“咸阳”—— 秦王朝说起。秦国“百二山河”,何等 强盛,最后还是灭亡了。经过五年的楚 汉之争,项羽兵败乌江自刎,刘邦统一 天下,建立汉室。而辅佐刘邦平定天下 立有汗马功劳的韩信却遭到杀身之祸, 连像蒯通那样的谋士,也不得不假装疯 魔以掩世人耳目。韩信怎么也没有想到 力荐刘邦重用他的萧何,后来竟会设计 杀害他。
感 悟 “叹 世”
思 想 内 容
“叹世”本是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但本 曲却无一字言及当世,而是通过“咏史”来 达到“叹世”的目的,“项废东吴”、“刘 兴西蜀”本是历史上极为壮丽的一页,却被 说成是瞬息幻无的南柯一梦;韩信虽屡建奇 功却不能因世而立身,蒯通劝韩信之言亦近 似疯话。看来功业无用,世道无常,人生如 梦,其牢骚之态跃然纸上,这种借古吟今的 曲笔,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感 悟 “叹 世”
思 想 内 容
这些兴衰成败,是非恩怨, 还有什么可说的 呢? 都不过是一场梦。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道出世道之险恶,人心之叵测。 结句以“醉了由他”突出 “叹世”主题,表明自己超然物 外,不问世事的态度。
感 悟 “叹 世 ”
主 旨
《折桂令 叹世》借 项羽 、 韩信 虽有奇功但不得好结果的故 事,表达了诗人“ 叹世 ”的主 不问时事 题,表明自己 超然物外 , 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