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原理
余热锅炉(分类、原理、特点、工作过程)

余热锅炉是利用工业企业炉窑及其它余热热源设备产生的余热而生产蒸汽或热水的一种供热设备。
由于“余热”种类的多样性从而使余热锅炉的结构形式各式各样,不尽相同。
余热锅炉的分类余热是在工业生产中未被充分利用就排放掉的热量,它属于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和可燃物料转换后的产物。
1按余热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高温烟气余热:它是常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产量大、产点集中,连续性强,便于回收和利用,其带走热量占总热量的40~50%,该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可用于生产或生活用热及发电。
2.3.4.高温炉渣余热:如高炉炉渣、转炉炉渣、电炉炉渣等,该炉渣温度在1000℃以上,它带走的热量占总热量的20%。
5.6.7.高温产品余热:如焦炉焦碳、钢锭钢坯、高温锻件等,它一般温度.很高,含有大量余热。
8.9.10.可燃废气、废液的余热:如高炉煤气、炼油厂的催化裂化再生废气、造纸厂的黑液等,它们都可以被利用。
11.12.13.化学反应余热:如冶金、硫酸、磷酸、化肥、化纤、油漆等工业部门,都产生大量的化学反应余热。
14.15.16.冷却介质余热:如工业炉窑的水套等冷却装置排出的大量冷却水,各种汽化冷却装置产出的蒸汽都含有大量的余热,它们都可以被合理利用。
17.18.19.冷凝水余热:各工业部门生产过程用汽在工业过程后冷凝减小时所具有的物理显热。
20.2由于余热是与其它生产设备及工艺密切相关,故余热利用又具有以下特点:1.热负荷不稳定,主要有工艺生产过程所决定。
2.3.4.烟尘的成分、浓度、粒度差别比较大。
从而使锅炉的受热面布置受影响,必须考虑防磨、堵灰及除尘。
5.6.7.烟气成分的多样性,使有的烟气具有腐蚀性。
如烟气中的SO2、烟尘或炉渣中的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等都可能对余热设备产生低温或高温腐蚀和积灰。
8.9.10.受安装物所固有条件的限制。
如有的对锅炉进、出烟口标高的限制;有的对锅炉排烟温度的限制,使其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11.12.3由于余热烟气性质的不同,故使余热锅炉的种类、结构形式各不相同。
余热锅炉原理

余热锅炉原理一、余热锅炉的组成(一)蒸汽的生产过程图19-1是一台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产汽的过程。
图19-1强制循环余热锅炉烟气,经烟道到余热锅炉入口,烟气自下而上流动,流经过热器、两组蒸发器和省煤器,最后排入烟囱。
排烟温度约为100-220℃,烟气温度从380/330℃降到排烟温度,所放出的热量用来使水变成蒸汽。
进入余热锅炉的给水,其温度约为42—126℃左右,先进入上部的省煤器,水在省煤器内吸收热量使水温上升,水温升到略低于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就离开省煤器进入汽包。
进入汽包的水与汽包内的饱和水混合后,沿汽包下方的下降管分别进入两组蒸发器,在蒸发器内的水吸热开始产汽,通常是只有一部份水变成汽,所以在蒸发器管内流动的是汽水混合物。
汽水混合物离开蒸发器进入汽包上部。
在汽包内装有汽水分离设备,可以把汽和水分开,水落到汽包内水空间,而蒸汽从汽包顶部出来到过热器。
在过热器内吸收热量,使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
根据产汽过程有三个阶段,对应的应该要有三个受热面,即省煤器、蒸发器和过三、在运行条件下受热面传热量的变化一台余热锅炉的产汽量与吸收的热量有关,也就是与传热量有关。
在运行条件下,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到余热锅炉的产汽量,现分析如下。
(一)烟气流量变化已知A余热锅炉的进口烟气量为135.5kg/s,现烟气量降为97.2kg/s;假走进口烟气温度不变,此时蒸发器产汽量将如何变化?图13 产汽量与烟气参数的关系烟气量下降为原值的71.7%,烟气的换热系数下降为原值的78.8%,假定其它各项热阻不变,总热阻增加1.23倍,传热系数下降为原值的81.6%。
由于传热系数下降的幅度小于烟气量的下降幅度,表明蒸发器出口处的烟气温度也要下降,最终平衡在一个新的位置上,经试算后,传热量为原值的73%时是合适的。
此时烟气量下降为71.7%,产汽量下降为73%,离开蒸发器的烟气温度比原设计值下降5℃,考虑到进入省煤器的烟气温度降低,省煤器的平均温差下降得多,可以认为生产饱和蒸汽的A余热锅炉的产汽量与烟气量成比例,图13示出了产汽量与烟气量的线性关系。
湖北立式余热锅炉工作原理

湖北立式余热锅炉工作原理
湖北立式余热锅炉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来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待处理的烟气从工业生产设备排出,其中含有烟尘、烟气和余热。
2. 烟气首先进入余热锅炉的烟气烟囱,通过烟囱底部的天然通风装置排出废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余热锅炉内部包含一个燃烧室,烟气沿着锅炉内部的螺旋管道流动,将其中的余热传递给周围的液体介质。
4. 当烟气通过螺旋管道时,液体介质在管道的表面形成薄膜,烟气通过与液体介质的接触,使其温度升高,并将热量传递给液体介质。
5. 通过加热后的液体介质被输送到下一个工业生产环节进行使用,从而实现了余热的再利用。
总之,湖北立式余热锅炉通过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的余热传递给液体介质,实现了热能的再利用,节约能源的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
转炉余热锅炉

转炉余热锅炉简介转炉余热锅炉是一种利用钢铁冶炼过程中的转炉废气余热来发电的锅炉设备。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废气中含有大量热能。
通过利用转炉废气的高温高压特点,将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实现能源的有效回收利用。
工作原理转炉余热锅炉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废气收集:在钢铁冶炼过程中,转炉产生的废气被收集到转炉余热锅炉中,进入余热锅炉进行处理。
2. 燃烧:废气中的燃料在锅炉燃烧室中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烟气。
3. 热交换:烟气通过余热锅炉内的热交换器,与锅炉中的水进行热交换。
烟气中的热能被传递给水,使水变为蒸汽。
4. 蒸汽发电: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输送到汽轮机中,推动汽轮机转动,从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5. 回收利用:通过发电实现废气中的热能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优势与应用1. 能源回收利用转炉余热锅炉利用了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的高温高压热能,将其转化为蒸汽发电。
这种方式实现了废气中热能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通过减少能源的浪费,也能降低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2. 环保减排转炉余热锅炉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减少钢铁冶炼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固体废物。
废气经过处理后,烟尘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此外,转炉余热锅炉通过回收废气中的热能发电,还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缓解温室效应和减少碳排放具有积极的意义。
3. 应用领域广泛转炉余热锅炉在钢铁冶炼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钢铁生产过程中,转炉冶炼是一项重要工序,产生大量的废气。
通过利用废气中的热能,实现能源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转炉余热锅炉也逐渐在其他行业得到应用,如石化、化工、纸浆等领域。
结语转炉余热锅炉作为一种能源回收利用设备,在钢铁冶炼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废气中的高温高压热能转化为蒸汽发电,转炉余热锅炉实现了对废气中热能的有效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浪费。
余热锅炉工作原理

余热锅炉工作原理余热锅炉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热来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它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热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意义。
本文将介绍余热锅炉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余热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废气、废水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热来加热水或产生蒸汽。
其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烟气或废水的预处理:废气或废水首先经过预处理系统,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以保证余热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 热交换:经过预处理的废气或废水进入余热锅炉的热交换器中,与锅炉中的水或蒸汽进行热交换。
在热交换过程中,废热被传递给水或蒸汽,使其温度升高。
3. 蒸汽发生:当水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时,会产生蒸汽。
而废气或废水在热交换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正是用来加热水至产生蒸汽所需的热能。
4. 蒸汽利用:产生的蒸汽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种设备,如发电机、加热设备等,从而实现废热资源的有效利用。
余热锅炉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应用于钢铁、化工、电力、纺织、造纸、食品等多个行业,用来产生蒸汽、加热水或发电。
通过余热锅炉的应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得到了充分利用,不仅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余热锅炉通过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实现了能源的再利用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工作原理简单明了,应用广泛,对于提高工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余热锅炉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十分广阔的。
余热锅炉的工作原理

余热锅炉的工作原理
余热锅炉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中废气、废热等余热资源进行能量回收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余热回收、蒸汽发生和蒸汽利用三个过程。
首先,余热锅炉通过余热回收的方式,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高温废气、废热等
余热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这些余热资源可以来自于热风炉、高炉煤气、烧结烟气等,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这些高温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热水或蒸汽。
其次,余热锅炉将通过余热回收得到的热水或蒸汽,用于蒸汽发生。
在余热锅
炉内部,热水或蒸汽与锅炉管道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使冷水被加热成为蒸汽,同时余热资源中的热能也得到了有效利用。
最后,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加热、动力等用途。
通过管
道输送,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可以直接送入生产设备进行加热,也可以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实现能量的再利用。
总的来说,余热锅炉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余热回收、蒸汽发生和蒸汽利用三个
环节,将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热等余热资源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实现能量的再生利用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余热锅炉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余热资源特点
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能量回收效果。
同时,余热锅炉的工作原理也需要与其他设备配合,确保余热资源的有效回收和利用,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总之,余热锅炉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回收设备,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于
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余热锅炉的工作原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余热锅炉烟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余热锅炉烟气系统的工作原理一、引言余热锅炉烟气系统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余热回收设备,主要用于回收工业窑炉、焚烧炉等高温烟气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余热锅炉烟气系统的工作原理,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二、余热锅炉烟气系统的组成余热锅炉烟气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余热锅炉:主要作用是回收烟气的余热,产生蒸汽或热水。
2.烟气管道:用于连接工业窑炉、焚烧炉等烟气排放口与余热锅炉,引导烟气进入余热锅炉。
3.除尘设备:用于清除烟气中的粉尘,保护余热锅炉和烟气管道。
4.引风机:用于提供烟气流动的动力,使烟气能够顺利进入余热锅炉。
5.控制设备:用于监测和控制余热锅炉烟气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余热锅炉烟气系统的功能余热锅炉烟气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回收工业窑炉、焚烧炉等高温烟气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回收烟气的余热,可以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余热锅炉烟气系统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消耗。
四、余热锅炉烟气系统的工作流程余热锅炉烟气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1.工业窑炉、焚烧炉等高温烟气通过烟气管道进入余热锅炉。
2.在余热锅炉中,高温烟气将热量传递给锅炉内的工质,如水或蒸汽,使其产生高温蒸汽或热水。
3.通过除尘设备清除烟气中的粉尘颗粒物,减少对锅炉和烟气管道的磨损和腐蚀。
4.经过引风机的作用,处理后的烟气被排出余热锅炉,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5.控制设备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余热锅炉烟气系统的工作原理余热锅炉烟气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热力学原理和传热学原理。
具体来说,当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时,热量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传递给锅炉内的工质。
工质吸收热量后升温并产生蒸汽或热水,从而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同时,除尘设备、引风机和控制设备等辅助设备的协同工作,确保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余热锅炉的原理介绍及其类型

余热锅炉的原理介绍及其类型
余热锅炉的原理介绍及其类型如下:
原理介绍:
1. 余热锅炉是发生器、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等设备的组合,主要工作原理是高温物料在余热锅炉中吸收热量,将物料状态由气态(或接近气态)转变,同时余热锅炉出口的蒸汽或热水被回收并进入汽包进行汽水分离,再循环使用。
2. 余热锅炉内的换热器有两个功能:一是对烟气进行冷却,将余热锅炉能够回收的热量传递给冷却剂;二是实现给水逐步加热、汽化的过程,在换热过程中起到扩容的作用。
类型:
1. 自然循环余热锅炉,这类锅炉依靠锅水密度差来形成循环。
2. 强制循环余热锅炉,这类锅炉以水泵为动力,形成锅水循环流动。
3. 光管式余热锅炉,其显著特点为受热面为光管,简单可靠,经济性好。
4. 翅片式余热锅炉,其显著特点为受热面管子外侧面有翅片,增大传热面积,增强传热效果。
5. 膜式余热锅炉,它由波纹板组成锅筒,烟气和工质流动方向垂直,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和运行可靠等优点。
以上就是余热锅炉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类型。
余热锅炉在工业生产和节能减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热锅炉原理
一、余热锅炉的组成
(一)蒸汽的生产过程
图19-1是一台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产汽的过程。
图19-1强制循环余热锅炉
烟气,经烟道到余热锅炉入口,烟气自下而上流动,流经过热器、两组蒸发器和省煤器,最后排入烟囱。
排烟温度约为100-220℃,烟气温度从380/330℃降到排烟温度,所放出的热量用来使水变成蒸汽。
进入余热锅炉的给水,其温度约为42—126℃左右,先进入上部的省煤器,水在省煤器内吸收热量使水温上升,水温升到略低于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就离开省煤器进入汽包。
进入汽包的水与汽包内的饱和水混合后,沿汽包下方的下降管分别进入两组蒸发器,在蒸发器内的水吸热开始产汽,通常是只有一部份水变成汽,所以在蒸发器管内流动的是汽水混合物。
汽水混合物离开蒸发器进入汽包上部。
在汽包内装有汽水分离设备,可以把汽和水分开,水落到汽包内水空间,而蒸汽从汽包顶部出来到过热器。
在过热器内吸收热量,使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
根据产汽过程有三个阶段,对应的应该要有三个受热面,即省煤器、蒸发器和过
三、在运行条件下受热面传热量的变化
一台余热锅炉的产汽量与吸收的热量有关,也就是与传热量有关。
在运行条件下,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到余热锅炉的产汽量,现分析如下。
(一)烟气流量变化
已知A余热锅炉的进口烟气量为135.5kg/s,现烟气量降为97.2kg/s;假走进口烟气温度不变,此时蒸发器产汽量将如何变化?
图13 产汽量与烟气参数的关系
烟气量下降为原值的71.7%,烟气的换热系数下降为原值的78.8%,假定其它各项热阻不变,总热阻增加1.23倍,传热系数下降为原值的81.6%。
由于传热系数下降的幅度小于烟气量的下降幅度,表明蒸发器出口处的烟气温度也要下降,最终平衡在一个新的位置上,经试算后,传热量为原值的73%时是合适的。
此时烟气量下降为71.7%,产汽量下降为73%,离开蒸发器的烟气温度比原设计值下降5℃,考虑到进入省煤器的烟气温度降低,省煤器的平均温差下降得多,可以认为生产饱和蒸汽的A余热锅炉的产汽量与烟气量成比例,图13示出了产汽量与烟气量的线性关系。
蒸发器的工作特性及其系统
蒸发器系统包括:两组蒸发器、汽包三种主要设备。
在此系统内是水吸收热量变成蒸汽,即沸腾过程。
由于水平管组内的沸腾过程会
影响设备的安全性,所以本节主要叙述沸腾过程的特点,以及各主要设备的安全性。
l表示三种主要设备的连接。
从省煤器出来的水进入汽包的水空间,与汽包内的水均匀混合后,从汽包底部的一根下降管到循环泵入口,水在循环泵内升压后,进入蒸发器。
蒸发器有两组,是并联的,部分水在蒸发器内汽化成汽,汽水混合物离开蒸发器进入汽包,在汽包内使汽水分离,蒸汽从汽包顶部管子引出,去用户或去过热器。
水留在空间,再进入下降管依次循环。
一四、汽包
汽包是与蒸发器紧密相连的,除了汇集省煤器来水、汇集蒸发器来的汽水混合物以外,还能提供合格的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或供给用户。
汽包的内部结构见图27,汽包的外部管路及管制件、仪表见图28。
(一)汽包内件
从蒸发器来的是汽水混合物。
当蒸汽带水时,水中溶解有各种盐类,如钠盐、硅酸等,这些盐随水滴留在蒸汽中。
蒸汽进入过热器内,水滴在过热器内汽化,将盐类积存在过热器管壁上形成垢,垢的热阻很大,增加了传热的热阻,妨碍传热,使蒸汽出口温度达不到原设计值,同时管壁不能被汽流冷却,管壁温度升高,减弱金属的强度,会使管子烧坏。
有些硅酸盐随着蒸汽进入汽轮机,又随着蒸汽压力降低附在汽轮机的喷嘴和叶片上,影响汽轮机的功率。
所以锅炉要提供合格的蒸汽供给用户。
汽包内装置一些元件就能达到改善蒸汽品质的要求,这些元件的主要任务是使蒸汽内无水滴。
1.汽与水离
(1)蒸汽带水过程分
从图27的右图中可以蒸看到,蒸发器来的汽水混合物通过四根管子进入汽包右上方的分配器,分配器是沿汽包长度布置的,分配器是由二块互成直角的钢板制成,钢板上开小孔,可以让部分汽及水通过,在四根管子出口处装的直角挡板,挡板上没有孔,挡板与分配器的形式相同,用钢条将挡板固定在分配器上,从蒸发器来的汽水混合物的动能(流速)很大,当汽水流冲击挡板时会消耗动能,部份汽水从挡板上部周沿流出,大部分水从挡板下沿流出,挡板四周流出的汽水进入分配器。
采用直角型挡板可以防止汽水流直冲时溅起小水滴,增加汽水分离的困难,但无论如何总是有水滴被溅起的,这些飞溅起来的水滴会与蒸汽一起流动。
蒸汽带水滴的多少与汽流速度、水滴直径有关。
现分析一个水滴随汽流上升所受的力:
水滴自身重力
N
6
3
g d G ρπ'=
(2)汽水分离
在汽包内的汽水分离过程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汽水混合物进入分配器。
分配器有三个作用,可以减少汽水混合物动能(利用挡板),可防止水流冲到汽包水面,可以使汽流和水流均匀分配。
上述第二个作用是靠分配器本身阻碍了水流向下冲到汽包水面,第三个作用是靠分配器上的小孔,因为汽水混合物是从四个管口进入汽包的,管口处的汽水混合物多,其余地方少,沿汽包长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通过分配器上的小孔,就能使汽水混合物沿分配器均匀流出,这是因为流经小孔有流阻,孔前和孔后有压力差,如果孔前的混合物分布不均匀就会造成孔前的压力分布不匀,依靠压差的作用,使孔前的混合物分布均匀,达到各个小孔均有混合物流动的情况。
水流靠重力从分配器下部水平板上小孔流出,蒸汽多从垂直板上小孔流出。
第二阶段:蒸汽从垂直板上小孔流出后,因前方有隔板,必须向下流然后再向上折向左上方出口,见图 27中箭头所示。
当汽流改变方向时,在惯性力作用下,质量大的水滴从汽流中甩出来降落到水面。
同时蒸汽流从小孔进到汽空间后,流通截面增加,流速降低,使得原来被汽流携带的较小水滴能分离出来。
第三阶段:通过分离元件进行细分离
汽包上方装有金属丝网分离器和百叶窗分离器,金属丝网分离的原理是这样的:垂直于汽流方向的金属丝遇到汽流中的水滴,水滴会
被粘附于丝网上,使水滴离开汽流。
金属丝网是很多层压在一起的,丝网的面积大,因而可以捕集到大部分水滴,水滴沿金属丝流下来进入集水管。
百叶窗分离器是多层挡板,汽流在挡板中多次改变流动方向,使汽流中水滴受离心力作用甩到挡板上,在挡板上形成水膜,沿挡板流下来进入集水管。
采用集水管将水直接送到汽包水面以下,可防止收集的水滴再被汽流带走。
经过三个阶段的分离过程,蒸汽带的水份很少,可以满足要求。
通常要求蒸汽含盐量为0.1ppm,含杂质为1ppm。
(二)排污
锅炉运行中,给水带入的杂质只有极少部分被蒸汽带走,大部分留在汽包内水中,随着运行时间的延续,水中含杂质的数量不断增加,超过一定浓度会使蒸汽品质变坏,因此要排出一部分含杂质(盐类)浓度大的水,这就是“连续排污”,汽包内的水称为“锅水”。
锅水含杂质浓度最大的区域在水面以下100mm处,通常排污管装在水面以下200mm处,以防水位波动时排不出水,排污管是沿汽包长度布置的,管上开小孔或小槽,锅水沿小孔或小槽进入排污管、排出汽包。
排污有两种,一种是连续排污,一种是定期排污。
图27和28上均有标明。
定期排污主要排去汽包下部的软渣和锈皮等,所以装在汽包下部。
(三)水位
1.加磷酸盐
为了保持水的碱度(PH值),需要钠盐。
加加磷酸磷酸盐的管路上装三个阀,二个关断阀,一个逆止阀,防止汽包内水倒流入磷酸盐管
路。
2.取样管路
汽包内锅水的取样是从连续排污管路的支路上取得的,见图28中V112B (A炉是V112C),因连续排污管路是开启的,适用于锅水的连续取样以供化学分析用。
4.安全阀PSV117A(B)
汽包上部装有二个安全阀,是折角型式的,见图30所示。
阀芯杆上有弹簧,靠弹簧力将阀芯压在阀座上,阀的下部经喷管与汽包管相连。
当汽包压力升高,阀芯下部的力超过上部的弹簧力,阀芯向上移动,开启阀门,蒸汽通过喷管,压力降低,排入大气。
当蒸汽流出去后,汽包内压力下降,弹簧力又大于下部的力,阀芯又下降到阀座上,关闭阀门。
安全阀的阀芯采用圆盘式的,其面积大,因压力升高引起的作用力就大,效果好。
安全阀上有手动杠杆,必要时可以用手来操作安全阀。
安全阀在使用前,要试验动作压力,证明其能按预定动作压力而动作。
否则要进行调整以满足要求。
图52 汽水管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