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翻译六大策略

合集下载

广告翻译策略-PPT课件

广告翻译策略-PPT课件

它具体包括商标广告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广告标语口号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广告标语口号广告警示语广告正文和广告附文等广告警示语广告正文和广告附文等于根元之广告语言教程广告语言教程二影响国际广告翻译的跨文化因素二影响国际广告翻译的跨文化因素11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不同的文化价值观2不同的心理结构不同的心理结构33不同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不同的地域和人文环境10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在翻译广告时要特别谨慎否则会引起误elephant




第五,浓缩型翻译(condensed translation) Wherever you are. Whatever you do. The Allianz Group is always on your side. (Allianz Group 安联集团) 安联集团,永远在你身边。
思考题?
翻 译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广告翻译不只是简单地把一 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是使用两种不 同文化的语言来表达同一营销概念。只有顺 应相应文化传统的广告翻译才能打动读者, 影响他们的购买取向。因为社会文化存在巨 大差异,译者对广告词语的理解不能只限于 字面意义,还应该了解它的文化内涵,也就 是说,翻译工作者不仅在语言上下功夫,而 且还必须在文化上下功夫,培养文化意识。 成功的广告翻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 不成功的翻译,不仅会给企业或国家带来重 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直接影响企业或国家的 形象。


一、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 发展,我国广告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 发展。广告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 角落。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世贸组织 的加入,以及网络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使国际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成为可能。国际 广告翻译对于推动我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 化的挑战,开拓国际市场,让中国产品走 向世界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广告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广告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广告翻译的方法和技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广告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广告翻译旨在将产品的信息准确、生动地传递给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因此,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营销效果。

本文将介绍广告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译者提高广告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1、语言转换:广告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文化的沟通和融合。

译者需要灵活运用两种语言的特点,将源语言的广告信息巧妙地转化为目标语言,同时保持原有的意图和风格。

2、文化适应:广告翻译需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文化价值观。

译者需要尊重目标市场的文化传统和习惯,避免文化冲突,使广告更具有吸引力和可信度。

3、品牌定位:广告翻译需要与品牌定位保持一致,体现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独特性。

译者需要了解品牌的目标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确保广告翻译能够准确地传达品牌信息,增强品牌的形象和认知度。

方法介绍1、语言转换:在广告翻译中,译者需要注意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表达习惯的差异,尽可能保留源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同时确保广告信息的准确传递。

例如,可以将“清新一夏”译为“Cool Summer”,保留了源语言的形象和简洁,同时也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2、文化适应:在广告翻译中,译者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避免使用与目标市场文化相悖的元素或表达。

同时,可以巧妙地利用目标市场的文化元素或表达方式,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

例如,在翻译汽车广告时,可以运用目标市场的豪车文化,将“豪华轿车”译为“Luxury Sedan”,以吸引消费者的。

3、品牌定位:广告翻译需要准确体现品牌的定位和核心价值,凸显品牌的独特性和辨识度。

译者需要深入研究品牌的历史、文化和目标市场,了解品牌的目标消费者及其需求,确保广告翻译能够触动消费者的痛点,增强品牌的形象和认知度。

例如,DHL的广告标语“Delivered with Phenomenal Speed and Unparalleled Reliability”,准确地传达了DHL的核心价值和优势,即快速、可靠的快递服务。

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

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

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英文广告已成为国内外企业传递产品信息和推销产品的重要手段。

此外,英文广告也成为文化交流及传播的桥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和关注。

翻译英文广告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业务,同时也涉及到文化交流和传播,因此翻译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和文化背景。

本文将结合文化视角介绍英文广告翻译策略,以期提高翻译水平和效果。

一、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问题在英文广告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不同文化会导致不同的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观念。

因此,通过文化视角来翻译广告是非常重要的。

1.1 语言习惯和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语言和语法习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比如英语和中文的表达方式、组织结构、语调和词汇等。

这些差异会影响到广告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环境下的传达效果。

比如,日本广告在制作时常常采用简略的表达,强调图像和情感,而在英语广告中则更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因此,在翻译广告时,一定要注意广告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背景,找出相应的文化等效词,尽可能地保持广告原文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1.2 价值观和社会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文化背景,这直接影响广告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比如,美国的广告常常强调个性、自由、卫生和环保,而中国的广告则更趋向于家庭观念、孝敬父母、传承传统文化等。

因此,在翻译广告时,不仅要准确表达广告的意义,同样也要注意传递相应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

背景文化和历史差异也是影响广告翻译的重要因素。

比如,日本广告中常常引用历史人物、传统文化符号等,而这些在英语广告中并不常见。

因此,在翻译广告时,必须了解背景文化并注意传递相关信息,以便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和吸引他们的兴趣。

英文广告翻译策略和技巧是众多翻译公司和人士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文化视角,我们可以找到更加贴切的翻译方法和符合当地文化背景的表达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介绍翻译策略。

2.1 词语翻译技巧在翻译广告中,选择合适的词汇是至关重要的。

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

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

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品牌开始将他们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广告翻译策略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在文化视角下,英文广告的翻译策略更需要考虑目标受众对于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的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对于广告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因此在翻译广告时需要考虑如何使广告信息更贴近目标受众的文化。

一款在中国市场推广的产品,广告中可能需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价值观,以吸引中国消费者的注意。

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语言习惯和口语表达。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和口语表达方式,翻译广告时需要结合目标受众的语言习惯进行翻译,使广告更贴近当地人的表达方式。

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口语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差异,翻译时需要选择更符合目标受众口语习惯的表达方式。

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导致对于美的理解和需求不同,因此在翻译广告时需要考虑如何使广告更符合当地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

在东方国家,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更加注重内在美和含蓄,而在西方国家,人们更注重外在美和直接表达,因此在翻译广告时需要考虑如何使广告更符合当地的审美观念。

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考虑受众的语言习惯和口语表达,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以及注重文化营销的策略。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制定出更符合目标受众文化的广告翻译策略,从而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和市场影响力。

广告口号的翻译方法

广告口号的翻译方法

广告口号的翻译方法翻译广告口号时,有几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正确表达原意并吸引受众的注意。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翻译方法:1. 互译法:这种方法直接将源语言的口号逐字翻译成目标语言,尽量保持原文的韵律和节奏。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鲜明特点或文化内涵的口号。

2. 意译法:这种方法根据源语言的意思和文化内涵,在目标语言中使用类似的表达方式或意象。

通过诠释、比喻或类比,传达口号的信息和情感。

3. 注释法:这种方法是在翻译后的口号旁加上一两句简短的注释,解释其含义或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样可以帮助目标语言的受众更好地理解源语言的口号。

4. 创新法:这种方法是在原有的口号基础上进行重新创作,针对目标语言和受众的特点创造全新的表达。

这种方法可能会更具吸引力,但需要确保不失去原有口号的核心信息和情感。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翻译时都要确保口号的翻译准确、简洁、简明扼要,能够有效传达原意。

此外,还要注意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口号所涉及的效果和声音效果等,以确保翻译结果的质量和实用性。

当我们翻译广告口号时,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以确保翻译准确地传达原意,并在目标语言中产生类似的效果和影响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一任务。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互译法。

互译法是最直接的方法,它要求我们尽可能地逐字逐句地将源语言的口号翻译成目标语言。

这种方法可以保持口号原有的韵律和节奏,并使其在目标语言中保持相似的表达效果。

当源语言的口号具有特殊的韵律、搭配或文化内涵时,互译法是很有效的选择。

然而,有时互译法可能无法完全传达原意或产生相同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意译法。

意译法通过对源语言口号的意思和文化内涵进行解读,使用目标语言中类似的表达方式或意象来传达口号的信息和情感。

意译法可以通过转译、比喻或类比等手法表达出与源语言相似的效果。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存在文化差异的语言对,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源语言的口号。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注释法。

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

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

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广告翻译策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文化多样性的增加,广告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英文广告翻译过程中,应该采用文化视角,进行文化适应和文化转换,以确保翻译的广告能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传达准确而有效的信息。

首先,文化适应是必不可少的。

在翻译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特点,以便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翻译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过时或不合时宜的语言和词汇,以确保广告具有时尚和现代的感觉。

此外,翻译时应遵循目标文化的礼仪和文化价值观,以确保广告的内容不冒犯或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最后,翻译应注意目标语言和文化的口语和语气,以确保广告能够流畅,易于理解和接受。

其次,文化转换也是很重要的。

文化转换是指将广告内容从一个文化背景转移到另一个文化背景时所必需的操作。

这通常涉及到对广告语言,图像,音频和文化元素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广告中使用了与目标文化不符合的文化元素,如食物,衣服或场景,翻译者应考虑使用目标文化中更具代表性的元素,以确保广告具有更广泛的吸引力。

此外,如果广告中使用了一种目标文化不了解的图像或语言,翻译者应该考虑替换成更具代表性和易于理解的替代品。

最后,翻译应该注重广告的实际效果。

这意味着翻译应该注重广告的目标和目的,以确保正确传达广告的主题和信息。

例如,如果广告的目的是向受众推销某种产品或服务,翻译者应该确保广告语言和图像对受众具有吸引力,激起兴趣,从而增加他们对该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动机。

在总结最后,文化视角的广告翻译策略涉及到文化适应、文化转换和注重实际效果,以确保翻译的广告具有准确性、适宜性和有效性,从而能够在广告的主要文化背景下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和接受。

经典广告翻译及其方法

经典广告翻译及其方法
而广告的主要功能就是要打动 读者,诱发其消费欲望。广告翻译 亦然,它强调的是译文的效果,不 仅要提供明白易懂的商品信息,而 且还要具有原文的感染力,让译文读 者也能获得同样的感受。为了让读 者对所宣传的产品有一个良好的印 象。广告翻译中实现在功能对等的 基础上的等效。
Examples
〔1〕 Good to the last drop. 〔麦氏咖啡〕 汉译: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2〕 Let’s make things better. 〔Philips 照明产品〕 汉译:没有最正确,但求更好。 〔3〕 Fresh up with Seven - up. 〔七喜饮料〕 汉译:君饮“七喜〞,醒脑提神。 〔4〕 Connecting people. 〔NOKIA 通讯产品〕 汉译: 〔科技〕 以人为本。
“无票乘车,罚款五元〞〔中国公交汽车广告〕
12
“如果您无票乘车,请在伦敦治安法院前下车。〞〔伦敦地铁〕
12
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属于 文化现象背后的、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 稳固因素.
而中西广告创意对此则有明显的差异,中国 广告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重逻辑思维。
Examples
10
10
不同的心理结构
相比较,西方人的心理结构较复杂松散,“人本 〞、“认知〞、“行为〞为其基本内容,形成西方特有 的文化心理。
在西方,个人主义是近代文化的主流,它是集 团生活下激起的对抗,整个社会弥漫着尊重个人自 由及个人英雄主义的气氛。作为西方社会生活现象 之一的广告当然无法摆脱与文化本身的粘着关系, 并受制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
中国电信广告
“为了传达“电信沟通,心意互通〞这个理念,
中国电信广告不惜用五个不同的生活片断:沟通

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翻译策略

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翻译策略

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翻译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汉之间的商业交流日益频繁,广告作为商业宣传的重要手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英汉广告语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文化差异现象,因而需要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来保证广告宣传的有效传达。

本文将探讨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1.文化内涵差异英华两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其文化内涵在广告语中得到充分体现。

由于两国文化传统的差异,很多经典的英文广告语在进行翻译时难以完美表达其文化内涵。

英文广告中常见的“Got milk?”(你喝牛奶了吗?)在汉语中直译可能会失去原汁原味的幽默感,因而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翻译调整,以便更好地与中国消费者进行情感交流。

2.习惯用语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习惯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广告语的翻译需要特别注意。

英文广告中常见的“grab a bite”(随便吃点东西)在汉语中无法直译,需要根据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口味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广告宣传的精准传达。

3.文化符号的差异文化符号在广告语中起着重要的表征作用,然而英汉两国的文化符号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代表着热情和爱情,而在中国文化中红色则代表着喜庆和吉祥。

在进行广告语翻译时需要特别考虑文化符号的差异,以避免文化误解和传达偏差。

翻译策略1.保留原意,调整表达方式在进行英汉广告语翻译时,应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宣传效果,但是需要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的口味进行相应调整。

“It's finger lickin' good”(香到手指都想舔一船)在中国市场可能会适当调整为“回味无穷”,以更好地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情感需求。

2.采用当地化表达在翻译英汉广告语时,应采用当地化的表达方式,使之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情感。

“Just do it”(只管去做)可以在中国市场中翻译为“只争朝夕”,以强调中国消费者对于自我实现和成功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广告的创作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广告翻译需要译者有扎实的英文功底和深厚的中文功底,唯有这样才能翻译出精彩、准确、生动、简洁、鲜明、富于艺术感染力的中英文广告。

本文从广告翻译策略这一角度出发,分析并探讨了六种常见的广告翻译方法。

关键词:广告翻译;策略;原文;译文;译者1. 引言广告几乎无处不在,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现代生活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广告作为一种促进产品销售的大众传媒手段,在向国内消费者介绍国外商品的性能和质量,或者向国外消费者介绍并推销中国产品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成功地实现广告功能,即传播信息功能、劝说功能、塑造形象功能、刺激消费功能,广告的制作者在创意、文字、图画、色彩、字体、修辞等方面要运用艺术原理,创造出精辟独到、生动形象、效果非凡的广告词(谭卫国,2003:62)。

广告语言本身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力,同时具有宣传性、鼓动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广告翻译,正如广告制作者的促销目的一样,要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使其对产品产生兴趣和需求,同时形成良好印象,最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实际的购买行动。

因此,广告翻译难度大、责任大,翻译要形象、准确、生动、简洁、鲜明、富于艺术感染力。

本文拟从广告翻译策略这一角度出发,分析并探讨六种常见的英汉广告翻译方法。

2. 英汉广告翻译的六大常见策略2.1 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直译,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把句子视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同时考虑语篇和语境的制约,保留原文句子结构和修辞,努力再现原文的形式、内容和风格(同上),也就是把原文的语法结构转换为译文语言中最接近的对应结构,词汇做到一一对应。

例如:例1:眉笔像花瓣一样柔和。

(眉笔广告)Our eyebrow pencils are as soft as petals. (谭卫国,《英汉广告修辞翻译》)这则广告翻译用了明喻“as…as”的句型,和原广告词中的比喻修辞取得一致,同时加入了英语中押头韵的修辞手法(“pencils”和“petals”属于押头韵,重复了字母“p”),将原句的意思表达地非常准确,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例2:中国河南——功夫的摇篮。

(河南旅游广告)Henan in China—the cradle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谭卫国,《英汉广告修辞翻译》)这则广告是判断式暗喻,判断词“是”在两个句子中均被破折号取代,结构一致,英语基本是按照汉语词序一对一地翻译出来的,是典型的直译,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例3:Challenge the limits.(SUMSUNG)挑战极限。

(李克兴,《论广告翻译的策略》)这是三星电子产品的广告,其汉语完全按照英语的词序翻译而来,原句是动宾结构,译句也一样,是典型的一一对应的翻译方法。

例4:No problem too large. No business too small.(IBM)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没有不做的小生意。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这则广告也是依据英语的词序直接翻译而来,体现了IBM 公司的技术实力,又表现了它的商业道德,想顾客之所想,事无巨细的工作作风。

例5:Unlike me,my Rolex never needs a rest.(劳力克斯手表)与我不同,劳力克斯从不需要休息。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这则广告说劳力克斯手表不需要休息,暗示了走时准确、劲头十足、提供24 小时的永恒服务、质量上乘、不需停下来修理的特点,巧妙地宣传了产品的优良品质,把产品人格化,使产品具有人情味。

此句用了直译法,明确而清晰地传达了广告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内涵。

很显然,以上所有广告词的翻译,其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基本和原句一致,采取直译的翻译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再现原广告的形式、内容和风格,有明白易懂的特点。

2.2 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如果用直译法处理,译文不忠于原文,或不能为目标读者所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译者不得不舍弃或改变原文的形式或修辞,使用目的语的习惯表达法,或运用读者易懂的切合原文意思的词语,并选用恰当句式来传达原文的涵义和精神,通常取原文内容而舍其形式,容许译者有一定的创造性,但原文的基本信息应该保留(同上:63)。

例如:例6:输入千言万语,奏出一片深情。

(文字处理机)This word processor plays a tune of deep feeling whenever you are typing. (谭卫国,《英汉广告修辞翻译》)这是一句蕴含隐喻而且对仗工整的广告词,原句很难用直译的方法传达引申的涵义,只能采取意译,虽然译句不是那么对仗工整,但也传达了原句的精神,加上“feeling”与“typing”押韵,读来生动流畅(同上)。

例7:We’re not in the computer business. We’re in the results business.(IBM)唯我电脑,成效更高。

(曾晖、张志儒,《试评几则英文广告的翻译》)我们尝试着用直译法来翻译这一广告,译文如下:我们不在经营电脑,我们是在经营成效。

这叫人费解,这家商店不卖电脑,而卖“成效”,“成效”是什么?怎么来量化呢?怎么个卖法呢?所以这样翻译反倒失去了广告的作用,原来广告的作用是为了突出其电脑的质量好、成效高,不如采用意译同时注意字数和押韵,翻译为:唯我电脑,成效更高。

这样既保持了原文风格,又不失原意,一目了然。

例8:Everything is extraordinary. Everything tempts.(Cartier)直译:一切都很出名,一切都很诱人。

意译:件件超凡脱俗,样样新颖诱人。

(亚地亚饰品)(曾晖、张志儒,《试评几则英文广告的翻译》)原文是个装饰品广告,两句说的基本上是一个意思,重复“Everything”一词是为了强调每一件饰品都是精品。

照字面意思直译两个“一切”显得生硬,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汉语讲究对偶,忌字面重复,第二种译法显得词句优美,并且准确地表达了饰品精美的品质。

例9:Cooking Without Looking.(Minute Rice)转眼就熟。

(迷你米饭)(曾晖、张志儒,《试评几则英文广告的翻译》)当然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成:不用看就熟了。

顾客在饭店吃饭,一般都不希望等很长时间,若直译只能表达该饭店煮饭达到了某种熟练的程度,而意译“转眼就熟”,不仅表明煮饭技巧熟练,而且花时间极少,更能迎合顾客不愿等待的心理。

例10:Every time a good time.(McDonald’s)分分秒秒欢聚欢笑。

(麦当劳)(李克兴,《论广告翻译的策略》)其译文准确地表达了原句的意思,虽然原广告的押韵没有在译文中以相同的形式再现,但译文用对仗的手法——欢聚欢笑,作了适当的补偿处理,从而使译文通顺流畅,有很强的可读性。

笔者试着把它译成:吃得开心,玩得痛快,来体现这是一家餐饮店,同时可以娱乐。

虽然以上的翻译没有一条其关键词在词义上和原广告词完全一一对应,句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原广告词的核心内容、深层意思和基本信息仍然在译文中得以保留。

2.3 创译法(Creative Translation)创译指有一定创造性的翻译,但不是纯粹的创作。

创译要求译者有丰富的知识、大胆的想象和拓展性的思维方式,译者不局限于字面意思,善于挖掘深层涵义,同时大胆地加入其个人创造。

例如:例11:Connecting People.(Nokia)(李克兴,《论广告翻译的策略》)科技以人为本。

(诺基亚)例12:A great way to fly. (李克兴,《论广告翻译的策略》)新加坡航空,飞越万里,超越一切。

(新加坡航空)例13:Quality Services for Quality Life.(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李克兴,《论广告翻译的策略》)凝聚新动力文康展新姿例14:Good to the last drop!(雀巢咖啡)(李克兴,《论广告翻译的策略》)滴滴香浓,意犹未尽!例15:It happens at the Hilton.(Hilton)希尔顿酒店有求必应。

(李克兴,《论广告翻译的策略》)以上五个例子的汉语译文中,已经很难找到原文的痕迹了。

诺基亚的著名广告词“Connecting People”,即使再让翻译家重新翻译,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翻译,但很难想到是“科技以人为本”。

译文和原文可以说相距十万八千里,但是译文能够从本质上反映诺基亚的特点,使其品牌定位非常清晰,做到促销产品的目的,不失为一条好的广告翻译语。

例(12)的汉语翻译也是一样,完全是译者的再创造,倘若不看译文,读者很难看出这是有关新加坡航空的广告,译者创造性地加入了“新加坡航空”和“超越一切”的补充字样,突出了主题,强调了其“超越一切”的特点。

例(13)的英语和汉语意义上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它们却是香港政府部门一个对应的双语广告宣传(李克兴,2004)。

笔者把它译成: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享受。

例(14)中,“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的英语翻译很棒,非常有创意,看到这样的广告词,人们似乎看到、闻到了香喷喷的滴滴咖啡,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意境美,让人回味无穷,倘若把good 改为sweet,那意境更美,味道更甜更香。

例(15)不能根据字面意思翻译为“一切发生在希尔顿酒店”,这给原句的广告效应大打折扣,“希尔顿酒店有求必应”则明确显示了该酒店为顾客全心全意服务的态度,看了此广告给人一种放心、安心、舒心的感觉,从而达到了宣传的目的。

由此可见,上述广告的翻译已基本脱离了翻译框架,原广告词的痕迹已荡然无存,属于重新创造的一类,从中我们也看到了译者的智慧和独创性。

2.4 增补型翻译(Supplementary Translation)这一类翻译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于一定的目的,适当增加了译文的内容。

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对原文某些关键词的词义进行挖掘、引申和扩充,将原文的深层意思加以发挥或使其隐含意思凸现,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译文的意义明显超出原文,是典型的超额翻译。

其二是出于中文习惯上的考虑,比如汉语里的四字成语,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内涵丰富,所以在广告用语中常常会看到对仗工整的成语(同上:64)。

例如:例16:Beyond your imagination.(Korean Air)意想不到的天空。

(韩国航空)(李克兴,《论广告翻译的策略》)显然“天空”一词是译者增加的,原句中根本看不到天空的影子,增加后凸显了韩国航空的特点,也和航空建立了联系,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里笔者把它译成:广阔的天空,绝妙的旅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