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的药剂筛选
大豆如何防治疫霉根腐病

大豆如何防治疫霉根腐病展开全文大豆疫霉根腐病有什么症状?大豆疫霉根腐病发生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一、大豆疫霉根腐病症状及危害大豆疫霉根腐病又叫大豆疫病、大豆疫霉病,在大豆各生育期均可发病。
其危害极其严重,具毁灭性,可引起大豆绝产。
目前,有关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和为害的报道主要来自黑龙江三江平原,发病率在3%~5%左右。
1、苗期受害症状:苗期发病,在种子萌发前可引起种子腐烂;在种子萌发后,大豆种子萌发生根时即可被病菌侵染,受害根及下胚轴呈棕褐色。
出苗后由于近地表植株茎部出现水浸状病斑,根或茎基部腐烂而萎蔫或死亡,根变褐,软化,直达子叶节。
2、成株期受害症状:成株期症状表现为先下部叶片变黄,并向上扩展,随后上部叶片逐渐变黄并很快萎蔫,茎基有黑褐色凹陷条状病斑,并可向上扩展延至10~11节位。
发病轻时,症状常仅限于侧根腐烂,植株并不死亡,表现出矮化和轻度失绿,症状与缺氮相似,病株荚数明显减少,空荚、瘪荚较多,籽粒皱缩。
发病重时整株枯萎死亡,但植株不倒伏,叶片不脱落。
此时,剖开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色。
成株期发病植株的病茎节位也有病荚产生,其症状为绿色,豆荚基部初期出现水浸状斑,病斑逐渐变褐并从荚柄向上蔓延至荚尖,最后整个豆荚变枯呈黄褐色,种子失水干瘪。
二、大豆疫霉根腐病传播途径1、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病菌为典型的土传病菌,病原以抗逆性很强的卵孢子在土壤中的大豆残体中越冬。
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当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进行初侵染。
2、大豆疫霉根腐病在田间可以通过流水进行远距离传播,以侵染大豆根部为主,但带菌土壤颗粒随风雨飞溅可引起叶片发病。
湿度大时,可蔓延至叶柄和基部。
大豆生长季节,在病部不断产生大量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另外,大豆疫霉病菌可通过病残体、土壤及种子表面粘附的卵孢子,甚至种皮内的卵孢子作远距离传播。
3、大豆疫霉根腐病的菌丝体生长一定时期,在温湿度条件适宜的时候,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在作物的生长季节可以反复多次地进行再侵染。
浅谈大豆根腐病发生与防治

浅谈大豆根腐病发生与防治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1年第8期张国富侯铁成武学义一、大豆根腐病的种类及症状:大豆根腐病分镰刀菌根腐病、疫霉菌根腐病两种,在我市主要发生的是镰刀菌根腐病,也是大豆常见的根腐病之一。
主要发生在大豆苗期,病株根及茎基部产生椭圆形褐色长条形至不规则形凹陷班,后扩展成环绕主根的大斑块,有的为害侧根,该菌主要为害皮层,造成病苗出土很慢,子叶褪绿,侧根、须根少,后期根部变黑,表皮腐烂,病株发黄变矮、下部叶片提前脱落,病株一般不枯死,但结荚少、粒小,个别严重病株枯死,造成绝产。
大豆疫霉菌根腐病是检疫性病害,也是大豆毁灭性病害。
大豆各生育期均可发生。
出苗前染病引起种子腐烂或死苗,出苗后染病引致根腐或茎腐,造成幼苗萎蔫或死亡。
成株染病茎基部变褐腐烂,病部环绕茎蔓延第10节,下部叶片叶脉间黄化,上部叶片褪绿,造成植株萎蔫,凋萎叶片悬挂在植株上。
病根变成褐色,侧根、须根腐烂。
大豆疫霉菌根腐病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存活越冬成为该病初侵染源。
带有病菌的土粒被风雨吹溅到大豆上能引致初侵染,积水土中的游动孢子遇上大豆根后,先形成休止孢子,后萌发侵入,产生菌丝在寄主细胞间蔓延形成球状或指状吸器汲取营养,同时还可以形成大量卵孢子。
土壤中或病残体上的卵孢子可存活多年,卵孢子经30天休眠才能发芽。
湿度高或多雨天气,土壤粘重易发病,重茬地发病重。
大豆镰刀菌根腐病近几年在我市发生比较严重,对大豆产量影响很大。
据2008-2009年农业中心植保工作人员对我市八个平原乡镇的大豆根腐病调查结果看,每年大豆根腐病发生面积达到百万亩以上,但发生轻重不一样,轻者平均亩减产大豆20-25公斤,重者平均亩减产大豆40-45公斤,按每亩减产25公斤计算,每年全市可减产大豆2500万公斤,每公斤大豆按3.00元计算,全市每年就大豆根腐病一项可减少收入7500万元。
二、造成大豆镰刀菌根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壤中有菌源。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朱振东;霍云龙;王晓鸣;黄俊斌;武小菲【期刊名称】《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年(卷),期】2006(7)1【摘要】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生产的重要病害,该病已在我国大豆主要产区发生,并在局部地区造成较大产量损失。
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最有效的方法。
本研究目的是筛选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为病害防治和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方法对120个栽培大豆品种(系)进行接种,鉴定其对10个具有不同毒力大豆疫霉菌菌株的抗性。
有110个品种(系)分别抗1~10个大豆疫霉菌菌株,其中以河南大豆品种(系)对疫霉菌的抗性最丰富,安徽、湖北和山西大豆品种(系)也具有抗性多样性。
120个大豆品种(系)对10个大豆疫霉菌菌株共产生57个反应型,有4个抗性反应型分别与单个抗病基因的反应型一致,有7个抗性反应型与2个已知基因组合的反应型相同,其他抗性反应型为新的类型。
一些大豆品种(系)中可能存在有效的抗大豆疫霉根腐病新基因。
【总页数】7页(P24-30)【关键词】大豆;疫霉根腐病;大豆疫霉菌;抗性;筛选【作者】朱振东;霍云龙;王晓鸣;黄俊斌;武小菲【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651;S566.304【相关文献】1.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及抗源筛选的研究 [J], 李永刚;文景芝;郝中娜;孙艳伟;杨明秀;王丽芳2.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种衣剂筛选 [J], 冯涛;高虹;谢丽华;陈明丽3.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 [J], 许修宏;吕慧颖;杨庆凯;张喜萍;商承伟;付立恒;张桂珍4.抗大豆疫霉根腐病野生大豆资源的初步筛选 [J], 霍云龙;朱振东;李向华;黄俊斌;武小菲5.南方三省(区)抗大豆疫霉根腐病野生大豆资源的筛选 [J], 任海龙;宋恩亮;马启彬;杨存义;王瑞鹏;马天翔;唐玉娟;年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疫霉根腐病防治药剂的筛选与复

作用的配比混合物;其中以烯酰吗啉与霜脲氰按 1 ∶3复配、嘧菌酯和烯酰吗啉按 1 ∶1复配、霜脲氰和甲霜灵按 1 ∶3复配、嘧菌酯和霜脲氰
按 1 ∶2复配、嘧菌酯和甲霜灵按 1 ∶1复配、烯酰吗啉+甲霜灵按 1 ∶3复配,增效作用最佳。 该研究结果为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新型复配
< azoxystrobin < boscalid < benzoyl propicondzole < propamocarb. The toxicity of metalaxyl, dimethomorph, cymoxanil, flumorph and azoxys⁃
trobin were strong ( EC 50 <1 μg / mL) , the toxicity of boscalid and benzoyl propicondzole were medium (1 μg / mL< EC 50 < 5 μg / mL) , and the
toxicity coefficients ( CTC) of the mixed preparations from the selected four fungicides were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Sun & Johnson. The re⁃
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EC 50 values of the tested fungicides to P. sojae isolate was: metalaxyl < dimethomorph < cymoxanil < flumorph
防治大豆根腐病的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

防治大豆根腐病的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摘要:大豆是世界上最具成本效益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其种子富含蛋白质、油、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植物油和营养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目前,大豆种植正在扩大,相关疾病是影响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而真菌性疾病是主要因素。
大豆根腐是一种复杂、广泛传播、危险和难以预防和控制的土壤传播(和传播)疾病。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豆根腐防治的药物选择和实际应用。
关键词:大豆根腐病;杀菌剂;生物活性测定;复配;田间防效引言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豆疫霉菌、腐霉菌、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等。
其中,大豆疫霉菌与尖孢镰刀菌为优势病原菌。
大豆根腐病在大豆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均会发生,幼苗出土前该病侵染大豆种子以及幼苗造成烂种、烂苗,幼苗出土后该病侵染幼苗的茎基部,造成幼苗猝死,缺苗断垄,植株生长期该病侵染植株茎秆,造成植株矮化、甚至枯萎死亡。
影响大豆的生理活性,最终导致大豆的产量下降。
目前大豆根腐病的田间防治,常采用化学药剂拌种的方法,由于农药常年大剂量的使用,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增强,防效逐年下降。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及品种供试药剂:35%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35%丙·吡·氯虫苯FS)、6.5%精甲霜灵·种菌唑·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6.5%精甲·种·咯FS),中国农业大学;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供试大豆品种:‘黑科60’(审定编号:黑审豆2019002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1.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4个处理,处理1为35%丙·吡·氯虫苯FS(1∶250药种比包衣),处理2为6.5%精甲·种·咯FS(1∶300药种比包衣),处理3为35%多·克·福种衣剂(1∶80药种比包衣),处理4为清水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每小区面积30m2,小区分布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几种药剂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筛选试验

3 小 结
水 稻 齐穗 后 光 和 产 物 不 断 向子 粒 转移 , 部 重 穗
较 小 , 2节 间的 伸 长则 是 影 响 其倒 伏 的最 主要 因 第
素之 一 ; 论是 1 无 1叶品 种还 是 1 2叶 品种 发 生 倒 伏
量逐 渐增 加 , 与此 同 时 , 由于茎 秆 物质 向穗部 转 移力
学强度 随之减 弱 , 产 田 中往 往 也 是从 这 一 时期 开 生 始发 生倒 伏 的 。在 我们 取 样 的 7个 品种 中 , 只有 龙
。
另外 , 还发 现发 生倒 伏 的处 理 穗 长均 较 未 倒 伏 的处
理要 长 。
2 5 水稻 基部 第 1 2节 间壁厚 与倒 伏 关 系 . 、 从 节 间壁 厚 的 调 查可 以看 出 , 水稻 基 部 第 1节 间 的壁 厚 与倒伏 没有太 大 的关 系 ,而 与第 2节 间 的
的第 2节 间均较 长 ; 3节 间 倒 伏 的处 理 也 表 现 较 第
长 , 4节间是 穗下 节 间与倒 伏没 有较 大的相 关 性 。 第
粳 2 6号 全 区未 发 生 倒 伏 现 象 , 粳 2 龙 6号 与倒 伏 相 关 的几 个 性状 株 高 、 穗 数 、 部 节 间长 度 都 较 小 , 穴 基 所 以没有 发生 倒 伏 。 而在 其 它 6个 品种 中 , 论 是 无 1 1叶 品种还 是 1 2叶品种 , 高 较 高 、 2节 间长 度 株 第 较 长且 壁较 薄 的均 易发 生倒 伏 。另 外 , 2 0 在 0 8年 的 特 殊天 气影 响 下 , 稻 发 生倒 伏 的处 理 穴 穗 数 和 穗 水 有 效粒 数均 较 多 , 明 2 0 说 0 8年 的倒伏 很 大一 部分 原 因是高 产 的关 系 。
大豆种植时,常见的病毒病、根腐病、霜霉病,农户们该如何防治?

大豆种植时,常见的病毒病、根腐病、霜霉病,农户们该如何防治?1、大豆病毒病大豆病毒病指的不是具体的某一种病害,它是很多病毒病的总称,当大豆感染病毒病以后,根据危害的严重程度,患病植株和正常植株相比,比较矮小,并且到了结荚期时,观察大豆荚,出现结荚少的现象,严重影响最终的产量。
针对病毒病,能预防的提前预防,不能提前预防的,等到发病后,及时防治,越早防治造成的危害越小,可用药剂有盐酸吗啉胍+磷酸二氢钾(或者芸苔素),有农户反应,在防治过程中,由于当地的抗性增加,效果不好,这种情况可加入一些有机硅助剂,来提高杀菌剂的防效。
2、大豆根腐病大豆根腐病,一种真菌性的病害,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危害部位主要集中在大豆的根部,该病从大豆播种发芽开始,到收获前,都有可能患病,如果患病后的大豆,没有及时防治,一是会影响最终的产量,二是会导致大豆的含油率低,收益不高。
当大豆田间出现根腐病以后,尽快购买药剂进行防治,和上述病害一样,越早治疗,危害越小,可用药剂有多菌灵、福美双、苯醚甲环唑等单剂,如果单剂效果一般,可使用复配药剂,比如噻菌铜+恶霉灵、福美双+恶霉灵、福美双+恶霉灵等,这些药剂既能通过喷雾防治,也可以进行灌根处理,都能治疗根腐病。
3、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的危害也不小,该病害分布广泛,主要是霜霉菌侵染所致,当大豆感染霜霉病以后,整株大豆基本上都能被侵染,比如叶片、豆荚、豆粒等,影响最终的产量和品质。
针对大豆霜霉病,在化学药剂预防和防治时,也是建议越早越好,目前市面上可用药剂有百菌灵、多菌清、福美双等单剂,但是以上药剂据一些农户反应,由于常年使用,抗性增加,现在的防效已经一般,这种情况下,农户们可换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试试,或者使用复配药剂代森锰锌+甲霜灵、霜脲氰+代森锰锌、烯酰吗啉+嘧菌酯等等,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剂,另外根据危害严重程度和防效,可多次喷施。
关于此,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在下面评论中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种衣剂筛选

有极 端 大风 , 所 以水 稻倒 伏 面积小 、 倒伏 程 度轻 。
2 . 4 9月 气 象条件 对 水稻 生长 的影 响
9月 上旬 平均 气温 降低 0 . 7 ℃, 降水减 少 2 7 . 1 mm, 日照增 加 1 1 . 8 h , 9月上 旬虽 略有 低温 但 日照充 足 、 降 雨少 有 利于水 稻 的灌 浆结 实 , 有利 于粒 重 和 产 量 的增 加 。9月 中旬 平 均 气 温 升 高 1 。 C, 降 水 为零 , E l 照 减 少
0◆ … 0O ◆ 。o. oO00 0● 0 0 ●OO ●oo● 00● o0● 00O OO0 OO● oo. 00 。 c ● 00◆ o0● o0● o0● o00 OOO000 0O 000● o0● OO● 00◆ OO0O0 0o0◆ O0● … O O ◆ 0o◆ 00●oo 0O0 000● oo● O0● 000 OO◆ 0 0 ●000 Oo● 00O OOO OO● 0
别为 2 0 0 、 3 0 0 、 4 0 0 mL; 处理 4 ~6用顶 苗新 拌种 , 每1 0 0 k g种 子 用量 分 别 为 1 0 0 、 1 5 0 、 2 0 0 mL; 处 理 7为对 照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1 0 — 1 7
基金项 目 : 公益性行业专项 , 作 物 疫 病 监 测 防控 技 术 研究 与 示 范
1 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室 内 种 衣 剂 试 验
试 验 药剂 : 亮盾 ( 6 2 . 5 g / L精 甲・ 咯 菌腈 ) 、 顶 苗新 ( 4 . 2 3 种菌 唑 ・ 甲霜 灵 ) 、 美派安( 5 0 克菌丹) 、 金 雷 ( 6 8 精 甲霜 ・ 锰锌 ) 、 3 5 多・ 克・ 福( 3 5 多 菌灵 ・ 福美 双 ・ 克百 威 ) 。 每种药 剂设 置 5 ~ 7个试 验 量 , 每 处理 4次 重 复 , 以3 5 多・ 克・ 福 为对 照 药 剂 , 另设 空 白对照 。计 算 抑 菌率、 E C S 0 , 从 而计 算 出 回归 方 程 , 根 据 回归方 程筛 选 出试 验 的用 药 量 。同 时根据 回归方 程 得 出亮 盾 和顶 苗 新 两种 种衣 剂 抑菌 效果 较好 , 从 而选 择此 两种 药剂 作 为 田间试验 的供 试 药剂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剂 : 安 克 胜新 依 达 农 药 有 限 公 司 ;6 %恶 霜 锰 锌 西 4 可湿 性 粉 剂 : 香港 泰 达 农 化 发 展 公 司 ;7 %霜 霉 威 2 水剂 : 津 汉邦 ;0 天 7 %乙磷 铝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成 忠等 u s 害 分级 标 准 在施 药 后 3d 的病 、 5d 7d 查 发 病 情 况 ,计 算 病 情 指 数 及 防治 效 和 调
果。
以药 剂 活性 成 分 的有 效 含量 计 算 ,所 有 药 剂均 设 5 个 试 验 浓 度 ,其 中 5 %烯 酰 吗 啉 、9 %甲 霜 灵 和 0 7
t hh r o e T ee trefn iie hbt e g w h o o toasJ . h s e u g d si ii d t o t f p a h c n e h r
my e il in f a t ,t e Cs v l e r 0 1 0 c l sg i c n l h E o au s we e . 2 8  ̄ / , a i y t mL g O 1 6 3p / n .6  ̄/ . e p ci ey T et r ef n i .5 g mL a d 0 3 0 3 p mL r s e t l. h h e u g — g v
治 效 果 ,尤 其是 耐病 品种 辅 以 甲霜 灵 处 理 防病 效 果 明显 “ 中国虽 然 已经 培 育 出一些 抗 大 豆疫霉 菌 。 1 生理 小 种 的品 种” 号 ,但 由于各 地 大 豆 疫霉 菌生 理小 种 结 构不 明确 ,而 且 该 病 菌 变 异率 高 ,因此
病 的 化 学 防 治提 供 依 据 ,也 为 防 止 甲霜灵 抗 药 性
的产 生筛选 替代 药剂 。
收稿 日 :2 1 一0 —2 ;修 回 日期 :2 1 —0 期 0l 3 3 0 1 3—2 5 基 金项 目:公 益性 行 业 ( 农业 ) 科研 专 项 (— 0 0 3 1 ) 3 2 ,2 100 5 1 通讯作者 :文景芝 ,女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从事大豆疫 霉根腐病研究。E m ijh e2 0 Cyho o . - a w n 00m ao. me hz e n
效 果 将 感 病 大 豆 品种 合 丰 2 播 种 于温 室 的花盆 5 中 ,待 幼 苗 子 叶完 全 展 开 后 ,每盆 保 留长 势 一 致
11 供试 菌 株 .. 1
化 的大豆 疫霉 菌 J 2 。 一4 1 . 供 试 药 剂 9 %甲 霜灵 可湿 性 粉 剂 : 州 鹿 .2 1 7 温
c n e r t 0.  ̄g m L.Th s h e u ii sha g e o c ntai o 1 0 on f / e e tr e f ngcde d hih r
疫 霉 根 腐 病 药 剂 筛 选 试验 ,但 主要 是 针 对 杀 菌 剂
对 菌 丝 生 长 和无 性 繁殖 的影 响 ,未 涉 及 杀 菌 剂对
cd s i h bt d s o a gu f r t n a d g r i ain c np e e i e n i i p r n i m ma i n e n t o i lt — e o o m o
l , n n i i d o s o e f r t n o e 50 p r e t n e h y a d i h b t o p r oma i v r5 . e c n d rt e e o u
r s e tv l atr7d s a ngf ng i s e p c iey, fe pryi u ede .
越 冬 结 构— — 卵孢 子 形 成 的 影 响 。本 试 验 的 目的 是 对 大 豆 疫 霉菌 进 行 药 剂 筛 选 ,为 大 豆疫 霉 根腐
Ke r s o b a ;P y o t o a ro n t m o ;F n i y Wo d :S y e n b t phh r o t a d se r t u g— cd S r e ig i e; c e n n
摘 要 :采 用 实 验 室测 定 和 温 室 盆 栽 方 法研 究 了 8 杀 菌 剂 种
由 大 豆 疫 霉 菌 ( b t hb r o e af n P yo to sy uma n& p a  ̄K
对大豆 疫霉 菌( h t hh r 庙e 菌丝 生长 和繁 殖的影 响 P yo toas ) p D 及 它们 对 大豆 疫 霉根 腐 病 的接 种 防 治效 果 。 结果 表 明 ,
。
甲霜灵锰锌 可湿性粉 剂对 大豆疫霉 菌的菌丝生长和繁殖 具
有很 好 的抑制 作用 ,该 3 药 剂能够 明显抑 制 茵丝 生长 , 种
该 病 可 发 生 在 大豆 的整 个 生 育 期 ,病 原 菌 侵
抑制 中浓度 ( o值依 次 为0108 ̄ / 、0163 ̄ / E ) . x mL .5 t mL 2 g g 和 03 03g / L . gm 。浓度 为 l . th L时,对孢子 囊形成和 6 00 ̄ n g 萌 发 的抑 制 率 均 为 10 0 %,对 卵孢 子形 成 抑 制 率 分别 为
6 . 、5. 45 % 95 %和 5 .%。 接 种 防 治 试 验 结 果 显 示 , 以 上 3 50
染大豆的根 、茎 、叶和部分豆荚 ,引起根腐 、茎 腐 、植 株 矮 化 、枯萎 和死 亡 。在 环 境 条 件 有 利 于
病 害发 生 的条件 下 可导 致大 豆 绝产 14 年在 美 。 98
t no Ph tp toas 庙ea wel s h i c nrl f cso h - i f yo hh r Q s la ter o t f t nP y o oee
tp to a r o n tm o fs y e n u d ri o u ain c n i o h h r o t d se r t o b a n e n c l t o d — a o o t n w r n e t a e .T e r s l h we h t 5 % d me h — i e e i v si td h e u t s o d t a 0 o g s i to mop . r mea x l rh WP 9 % 7 tl y a a d 5 % R d m l MZ WP e h i d n 8 io i - x it be y —
城农 药 厂 ;5 %烯 酰 吗啉 可 湿 性 粉 剂 : 北 威 远 生 0 河 物有 限公 司 ;5 %甲 霜灵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 圳 市 8 深 瑞 德 丰 农 药 有 限公 司 ;7 %霜 脲 锰 锌 可 湿性 粉 剂 : 2 山 东 曹 达 化 工 有 限 公 司 ;7 %代 森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0
国东北部 的印第安纳州首次发现该病 ,目前 已传
播 到世 界各 大豆 产 区u 。 大 豆对 疫 霉 菌 的抗 性 由显 性 单 基 因控 制 ,防 治该 病 的 主要 方 法 就 是 选 用抗 病 品种 ,但 由于 该 病 菌 的遗 传 差 异 极 大 ,在美 国 和加 拿 大 已有 多 个 抗 病基 因被 不断 产 生 的新生 理 小种 克 服 【 3 1 些 研 。一 究 表 明 , 甲霜灵 对 大 豆疫 霉 根 腐 病 具 有 一定 的 防
的 5 大豆 苗 备 用 。试 验 设 8 药 剂 处理 ,以接菌 株 个 但 不 施 药 为 对 照 ,另 设 不 施 药 也 不 接 菌 为空 白对
照 ,每处 理重 复 3 ,每 重复 1 株 苗 。试 验采 用郝 次 0 中娜 等 的接 种方 法 接 种 大 豆疫 霉 菌 , 8 处 理 随 个
妇
一
扁虫阳治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试 验 材 料 .
1 - 供 试 药 剂 对 大 豆 疫 霉 菌 卵 孢 子 形 成 的 影 .3 2 响 参 照 1 .的方 法 ,在 含不 同浓 度药 剂 的 C .1 2 A平 从 吉 林 省 的大豆 田土 壤 中分 离纯 板上 接 种 大豆 疫霉 菌 ,2 ℃黑 暗条 件下 培养 ,3 5 0d 后镜 检 ,每个 培养 皿 随机 观 察计 测 5 视 野 的卵孢 个 子数 量 ,以不含 药 剂 的 C A平板 为对 照 ,各 处 理均 重复 3 ,计算 卵孢 子形 成抑 制率 。 次 1 . 供 试 药 剂 对 大 豆 疫 霉 根 腐 病 的 接 种 防 治 .4 2
机分 布 。接种 保湿 4 后在 各个 处理 的大 豆苗 上喷 8 h
施 相 应 的 药剂 ( 剂 浓 度见 表 3 ,然 后转 入 正 常管 药 )
1 . 供试 药 剂对 大豆 疫霉 菌菌 丝 生长 的影 响 供 .1 2 试 菌 株在 普通 胡 萝 b 琼脂 ( A)平 板 上 2 黑 暗下 C 5 培养 6d ,用 打孔 器从 菌 落边 缘 打取 直 径 为 8mm的 菌碟 ,移 至 含不 同浓度 药 剂 的 C A平 板 中 央 ,浓 度
c n r l n f c n P y o b h r o t a d se r to o b a o tol g ef to h t t o a r o n t m o fs y e n i e p
m D r eI n 'i e b 如 wee 7 . %, 8 8 a 3 6 . % , 幽e  ̄v u g c sw ) w  ̄ r 34 6 .% n 05
种 药剂 喷 药 后 7d防 效 依 次 为 7 . 、6 . 3% 4 88 %和 6 .% ,其 05 余 的 5 杀 菌 剂 防 治 效 果相 对较 差 。 种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杀菌剂 ;药剂 筛选
Ab t a t T e e e t feg t u g cd so r wt n r p g - s r c : h f c o ih n i i e n g o h a d p o a a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