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最新课件)
合集下载
菌群失调胃肠道疾病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5益君康--- IBS(肠易激综合症)
益君康 益君康
健胃益肠 保君康
维护菌群平衡
+ 来士普 + 马来酸曲美布汀
+ 复方谷氨酰胺
治疗腹泻、便秘
来士普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 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肠易激综 合征的疗效观察, 武警医学, 2009.9(20):782-784。 郝云龙(武警湖北总队医院)
35~38℃,
30℃,能长期
20℃以下休眠。 耐60℃高温。
稳定性好: 45℃以下稳定
健胃益肠 保君康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1-1-8益君康---Hp
三联疗法 +
益君康
健胃益肠 保君康
1.提高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20% 2.降低根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提高患者依从性。
A 四联活菌 三重作用
A-1中国 嗜酸乳杆菌
补充
益君康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FFSS
补充
A-2日本 嗜酸乳杆菌
A-3粪链球菌 占位
夺氧 A-4枯草杆菌
健胃益肠 保君康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A-1中国嗜酸乳杆菌
促消化
增强免疫
抑杀致病菌 调节肠道蠕动
饭后
2
三联疗法之前 2周:
2#,TID。 或
三联疗法之后 2周:
2#,TID。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PPI 早、晚空腹
B.益君康 饭后,2#,TID C. 抗生素
微生态与消化系疾病PPT课件

Concept
微生态制剂
Probioti cs(益生
剂)
抗生素
Synbioti cs(合生元)
Prebioti cs (益生
元) -
Antibioti cs
共同词尾
具有某些殊途同功的作用
biotic s
Role for probiotics
阻止致病菌粘连 产生抗菌物质 结肠粘膜一 些菌种尤其 是乳酸杆菌 增加局部的IgA产生 增加粘膜IL-6/10,干 扰素γ,TNFα的分泌 稳定肠内微生物区系, 完整性, 和通透性
有害的: v 产生毒素,侵犯粘膜,引起炎症反应,激活致癌原 有益的: v 合成维生素K,复合维生素B v 产生次级胆酸 短链脂肪酸 v 发酵未消化残渣 必须的粘膜营养物 其它氨基酸 v v 中和饮食中的致癌原 亚硝胺 转化前药(prodrugs)为活性代谢产物
Role for probiotics
参与消化吸收
蛋白、糖、脂肪的吸收 Fe的吸收 钙及维生素D的吸收 合成维生素B、C、K 调节机体免疫 作为抗原刺激免 疫功能成熟 肠道屏障
肠道菌群的 生理功能
定植抗力
抗衰老作用
抗癌作用 降解致癌物质
微生物的免疫功能
促进肠道- 屏障功能 向肠道相关淋巴样 组织转递信号
粘膜免疫系统的 发展与功能 平衡促炎症及抗炎症 细胞因子的产物 启动上皮更新, 粘膜血流及蠕动
小肠
盲肠和直肠 细菌量最多的部位,主要是大肠杆 菌、厌氧链球菌、类杆菌等厌氧菌
一个成年个体所携帶的双歧杆菌或乳 杆菌菌种并非单一菌种, 其受遗传支 配 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
婴儿双歧杆菌是较常见的双歧杆菌菌种 短乳杆菌、链形乳杆菌、加氏乳杆菌、植物 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和干酪乳 杆菌等是较常见的乳杆菌菌种 目前用于生态制剂的糞肠球菌、屎肠球菌、 枯草芽胞杆菌、腊样芽胞杆菌、丁酸梭菌等 均源于肠道正常菌群中较常分离的种群,具 有一定的生理作用
微生态制剂
Probioti cs(益生
剂)
抗生素
Synbioti cs(合生元)
Prebioti cs (益生
元) -
Antibioti cs
共同词尾
具有某些殊途同功的作用
biotic s
Role for probiotics
阻止致病菌粘连 产生抗菌物质 结肠粘膜一 些菌种尤其 是乳酸杆菌 增加局部的IgA产生 增加粘膜IL-6/10,干 扰素γ,TNFα的分泌 稳定肠内微生物区系, 完整性, 和通透性
有害的: v 产生毒素,侵犯粘膜,引起炎症反应,激活致癌原 有益的: v 合成维生素K,复合维生素B v 产生次级胆酸 短链脂肪酸 v 发酵未消化残渣 必须的粘膜营养物 其它氨基酸 v v 中和饮食中的致癌原 亚硝胺 转化前药(prodrugs)为活性代谢产物
Role for probiotics
参与消化吸收
蛋白、糖、脂肪的吸收 Fe的吸收 钙及维生素D的吸收 合成维生素B、C、K 调节机体免疫 作为抗原刺激免 疫功能成熟 肠道屏障
肠道菌群的 生理功能
定植抗力
抗衰老作用
抗癌作用 降解致癌物质
微生物的免疫功能
促进肠道- 屏障功能 向肠道相关淋巴样 组织转递信号
粘膜免疫系统的 发展与功能 平衡促炎症及抗炎症 细胞因子的产物 启动上皮更新, 粘膜血流及蠕动
小肠
盲肠和直肠 细菌量最多的部位,主要是大肠杆 菌、厌氧链球菌、类杆菌等厌氧菌
一个成年个体所携帶的双歧杆菌或乳 杆菌菌种并非单一菌种, 其受遗传支 配 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
婴儿双歧杆菌是较常见的双歧杆菌菌种 短乳杆菌、链形乳杆菌、加氏乳杆菌、植物 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和干酪乳 杆菌等是较常见的乳杆菌菌种 目前用于生态制剂的糞肠球菌、屎肠球菌、 枯草芽胞杆菌、腊样芽胞杆菌、丁酸梭菌等 均源于肠道正常菌群中较常分离的种群,具 有一定的生理作用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课件

药物合成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改进现有抗菌药物的分子结构,以提高疗效和 降低副作用。
新型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分子诊断
01
利用基因测序和PCR等技术,对消化系统感染病原菌进行快速
、准确的检测和鉴定。
免疫诊断
02
开发针对消化系统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用于免疫学
诊断方法的建立。
光学诊断
03
利用内窥镜和荧光成像等技术,实现感染部位的直观观察和诊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概述 • 消化系统常见细菌感染 •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的治疗 • 预防与控制 •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研究进展
01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是指病原菌通 过口腔和肠道侵入消化道,引起 消化道感染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感染部位的不 同,消化系统细菌感染可分为胃 炎、肠炎、胆囊炎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有大 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这 些病原体通常通过食物、水源或接触 传播。
发病机制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涉及病 原菌粘附、侵入、增殖和释放毒素等 多个环节,这些过程与宿主免疫反应 相互作用,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
志贺氏菌感染
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主要 原因,通过粪口传播,可 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
霍乱弧菌感染
是引起霍乱的病原菌,通 过水传播,可引起严重的 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胆道感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胆道感染主要由肠道细菌逆行感 染引起,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改进现有抗菌药物的分子结构,以提高疗效和 降低副作用。
新型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分子诊断
01
利用基因测序和PCR等技术,对消化系统感染病原菌进行快速
、准确的检测和鉴定。
免疫诊断
02
开发针对消化系统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用于免疫学
诊断方法的建立。
光学诊断
03
利用内窥镜和荧光成像等技术,实现感染部位的直观观察和诊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概述 • 消化系统常见细菌感染 •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的治疗 • 预防与控制 •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研究进展
01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是指病原菌通 过口腔和肠道侵入消化道,引起 消化道感染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感染部位的不 同,消化系统细菌感染可分为胃 炎、肠炎、胆囊炎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有大 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这 些病原体通常通过食物、水源或接触 传播。
发病机制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涉及病 原菌粘附、侵入、增殖和释放毒素等 多个环节,这些过程与宿主免疫反应 相互作用,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
志贺氏菌感染
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主要 原因,通过粪口传播,可 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
霍乱弧菌感染
是引起霍乱的病原菌,通 过水传播,可引起严重的 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胆道感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胆道感染主要由肠道细菌逆行感 染引起,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
肠道菌群紊乱与疾病PPT课件

肠道菌群紊乱与代谢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
肠道菌群紊乱与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机制
肠道菌群紊乱可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能量代谢异常,引发肥胖和糖尿病等代 谢性疾病。同时,肠道菌群紊乱还可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治疗建议
针对肠道菌群紊乱引发的代谢性疾病,治疗时应注重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同时可使用益 生菌、益生元等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
探索基于肠道菌群的治疗 方法,如益生菌、益生元 和粪菌移植等,为疾病治 疗提供新的途径。
个体化治疗
通过对肠道菌群的研究, 实现个体化治疗,根据患 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制定针 对性的治疗方案。
提高公众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 对肠道健康和肠道菌群的认识,增强 自我保健意识。
肠道菌群紊乱是指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异常变化,导致肠 道功能失调的现象。
影响
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便秘、腹胀等,还可能引发全 身性疾病,如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02
肠道菌群紊乱与疾病的 关系
肠道菌群紊乱与消化系统疾病
01
消化系统疾病
肠道菌群紊乱可引发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
药物治疗与抗生素使用
要点一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以缓解肠道菌群紊 乱引起的症状。
要点二
抗生素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以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
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采用中药、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调理肠道功能,改善 肠道菌群状态。
其他疗法
如按摩、运动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环境 。
治疗建议
肠道菌群PPT课件ppt演示课件

出生5天
.
大肠杆菌、肠球菌、
梭菌 占主体
断
奶
双歧杆菌占优势
到 成
年
中老年
4
双歧杆菌 成人型菌群
.
肠道有益菌及其作用
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是人肠道中有益菌的代表,主要是降 低肠道pH,抑制韦永氏球菌、梭菌等腐败菌的增殖,减 少腐败物质产生,同时也因pH下降而对病原菌的生存与 增殖很不利。
5
.
乳杆菌(lactotacillus)
乳杆菌是人们认识最早、也是研 究较多的肠道有益菌。最常见的 应用例是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 始生产饮用的用人工培养的嗜酸 乳杆菌及其接种培养的发酵乳和 酸乳,用以纠正便秘及其他肠道 疾病。
6
.
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十分明 显,以至成为近年保健食品 开发的一个热点。
.
肠道菌群
1
.
1g 10g
20g
20g
1000g 200g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人体肠道菌群及其构成
人类肠道菌群约有100余种菌属,400余菌种,其中以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需氧菌 比较少。形态上有杆菌、拟杆菌、球菌、拟球菌和梭菌等等。这些细菌产生各种酶,起 着对人体有益、无关和有害的作用.
3
无菌 双歧杆菌进一步 有害菌进一步
致这种平衡的破坏,某种或某些
菌种过多或过少,外来的致病菌
或过路菌的定植或增殖,或者某
些肠道菌向肠道外其他部位转移,
即称为肠道菌群失调(enteric
dysbacteriosis)
9
.
10
.
肠道微生态的调节
一般性调整措施; 利用有益活菌制剂及其增殖促进因子;
肠道菌群紊乱与疾病ppt课件

肠道菌群可称为人体一个新的器官。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益生菌 Probiotics
定义:live micro-organisms which confer a health benefit on the host when administered in adequate amounts . WHO(2001)
Dysbiosis, an imbalance between harmful and protective bacteria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肠道菌群紊乱与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朱元民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肠道细菌的建立及功能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结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每年世界范围内发病人数超过100万,死亡过 半。
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 ,年均 增长率接近5%。
年龄、肥胖、炎症性肠病等是结肠癌发病的危 险因素。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益生菌 Probiotics
定义:live micro-organisms which confer a health benefit on the host when administered in adequate amounts . WHO(2001)
Dysbiosis, an imbalance between harmful and protective bacteria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肠道菌群紊乱与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朱元民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肠道细菌的建立及功能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结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每年世界范围内发病人数超过100万,死亡过 半。
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 ,年均 增长率接近5%。
年龄、肥胖、炎症性肠病等是结肠癌发病的危 险因素。
肠道菌群失调症教学演示课件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 合征等,会对肠道菌群产 生影响。
其他疾病
如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 疾病,也与肠道菌群失调 有关。
其他因素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菌群的结构和 功能会发生变化,容易导致菌群失调 。
精神压力
生活习惯
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 也会对肠道菌群 响,导致菌群失调。
免疫力下降
肠道菌群对宿主的免疫系统有 重要影响,失调会削弱免疫力 ,增加感染风险。
引发其他疾病
肠道菌群失调症还与多种疾病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肥胖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闭
症等。
02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病因
饮食因素
01
02
03
饮食结构不合理
长期摄入高脂、高糖、低 纤维的食物,容易导致肠 道菌群失衡。
肠道菌群失调症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 录
• 引言 •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病因 •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症状 •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诊断 •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治疗 •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预防
01
引言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定义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指肠道内菌群平衡被打破,有益菌和有害菌比例失衡,导致的 一系列消化道症状。
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宿主相互依存,维持着动态的平衡状态,参与宿主的营 养吸收、代谢、免疫调节等生理过程。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出现肠道菌群 失调症。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危害
消化不良
肠道菌群失调症会导致食物消 化不完全,引起腹胀、腹泻、
便秘等消化不良症状。
营养吸收障碍
肠道菌群参与宿主的营养吸收 过程,失调会影响营养物质的 吸收和利用,导致营养不良。
消化系统细菌PPT课件

.
18
我国的卫生标准:
饮用水: ≤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 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瓶装汽水、果汁: ≤5个大肠菌群
.
19
(三)防治原则 1、无菌操作 2、避免不洁饮食 3、抗生素
.
20
志贺菌属 通称痢疾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1、抗原构造与分类:
有O、K抗原,无H
抗原。依据O抗原和
生化反应不同将志贺
菌属分为4群、40多
个血清型(含亚型)
.
21
根据O抗原分类:
菌种 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 宋内志贺菌
群型
亚型
A 1~10
B
1~6,X,Y变种
C
1~15
D1
.
22
2、抵抗力: 弱,对热、酸、消毒剂敏感。
.
23
(二)致病物质
1、侵袭力: 菌毛—有利于细菌粘附至肠粘膜
2、毒 素:
内毒素 局部(肠壁)
肠粘膜通透性升高→毒素吸收→发热、神志障碍、休克
破坏肠粘膜→炎症、溃疡、粘液脓血便
肠壁植物神经→肠蠕动失调、痉挛→腹痛、里急后重
.
24
全身:内毒素血症
❖ 外毒素(A群Ⅰ、Ⅱ型) 志贺毒素 STX 有3种毒性,与内毒素协同作用,损伤上皮 细胞,加重局部和全身症状。
.
25
(三)所致疾病:痢疾 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 粪—口传播,经消化道感染,潜伏期1-
素 ——可使肠道细胞中cAMP、cAGP的水平
升高,引起肠液大量分而导致腹泻。
.
9
占临床分离菌总数的50%和G-总数的80 %, 将近50%的败血症、70%以上的泌尿道 感染和大量的肠道感染是由肠杆菌科细菌引 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9
16
• 粪肠球菌、粪链球菌:兼性厌氧 1、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产生乳酸、氨基酸、维生素、酶及抑 菌物; 2、分泌两类细菌素,一类对相关的菌有抑制作用,可阻碍病原微生物接触肠粘膜细胞;另一类具有广谱抗菌 活性,抑制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假单胞菌;
• 屎肠球菌:正常菌群,条件致病; 抑制肠道病原菌衣原体、寄生虫等;
生素(其中长双歧杆菌合成B2和B6的作用尤著)。
2020-11-19
15
• 枯草杆菌:需氧菌 1、生长过程中产生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抑制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 2、消耗氧,造成肠道低氧; 3、刺激动物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 4、合成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 5、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
2020-11-19
14
• 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是人肠道中有益菌的代表,其所以有益,主要是降低肠道pH,抑制韦永氏球菌、梭菌等腐败菌的 增殖,减少腐败物质产生,同时也因pH下降而抑制病原菌。
• 乳酸杆菌:抑制病原菌和调整正常肠道菌群、抗癌与提高免疫能力、调节血脂、促进乳糖代谢; • 双歧杆菌:抑制肠道致病菌、治疗腹泻、防止便秘、免疫调节与抗肿瘤、调节血脂、各种杆菌均能合成大部分B族维
• 中度:慢性腹泻,类似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正常肠道菌显著减少,过路菌增多,一般不能自然恢复,需治疗 才能纠正;
• 重度:原籍菌大部分被抑制,少数菌种过度繁殖占绝对优势,如由服用抗生素引起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导致的伪 膜性肠炎等。必须积极治疗。
2020-11-19
9
肠道菌群紊乱
过路菌显著增多、双岐杆菌与乳杆菌减少常见于中老年人,大多数情况下无临床症状,可有消化吸收功能 不良、食欲不佳、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2020-11-19
13
食母生:干酵母(死菌); 乳酸菌素片:含乳酸菌的发酵产物; 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 培菲康: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活菌) 美常安(妈咪爱):屎肠球菌、枯草杆菌;(活菌) 乳酶生:粪肠球菌;(活菌) 金双歧: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活菌)
肠道内细菌总数100亿个,400-500菌种,重量1Kg左右; 多种需氧菌、 、兼性厌氧菌,厌氧菌为需氧菌的1000倍;
厌氧菌、
2020-11-19
4
• 原籍菌:专性厌氧,低免疫原性 类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
• 共生菌:一般无传染性 芽孢菌属
• 外籍菌:过路菌,病原菌,高免疫原性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2020-11-19
6
• 通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不会致病,当宿主有功能性改变或外界理化改变可致肠道微环境紊乱,生理情况下机体通 过反馈机制自稳;
• 当肠道自身无法纠正菌群失调时,某些肠道致病菌可致病,常为过路菌群,其次为共生菌,极少数为原籍菌。
2020-11-19
7
1、生物屏障
肠道菌群的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促进消化吸收,有效将肠道内细菌、毒素局限于肠腔内
2020-11-19
17
• 地衣芽孢杆菌:
• 对葡萄球菌、酵母样菌等致病菌有拮抗作用,而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消化性链球菌有促进生长作 用。
• 此外通过生物夺氧效应使肠道缺氧,有利于大量厌氧菌生长,造成肠道低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等有益菌生长。
2020-11-19
12
• 微生态制剂分类:
益生菌probiotics 对宿主有利无害的活菌群和(或)死菌,包括菌体成分和代谢产物制成;
以双歧杆菌为有效菌:贝菲得、回春生、双岐王、金双岐、丽株肠乐; 以乳杆菌或乳杆菌+双歧杆菌为有效菌种:昂立1号、三株、培菲康等;
以需氧菌为主的活菌制剂,利用其耗氧特点,在肠道内形成厌氧环境,从而有利于占肠道菌群绝大部分的厌氧菌与兼性 厌氧菌的生长,而保持肠道菌群的正常构成,有以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为活性菌的促菌生、整肠生等制剂。
2020-11-19
5
• 胃:PH<2.5 杀菌作用,PH>4,细菌繁殖 进食时胃内细菌数:104/ml
• 小肠 :肠液量大,胆汁酸、消化酶、氧气有杀菌作用 空肠:103-105/ml,G+需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回肠:105-107/ml,厌氧菌↑,双歧杆菌、类杆菌;
• 回盲瓣以后: 1010-1012/ml,98%厌氧菌,双歧杆菌、类杆菌;肠球菌、链球菌;潜在致病菌浓度较低;
肠道微生物和消化系统疾病
2020-11-19
1
• 1、肠道正常菌群分布 • 2、肠道菌群功能 • 3、菌群紊乱和微生态治疗 • 4、菌群紊乱相关的消化系统疾病
2020-11-19
2
肠道正常菌群分布
• 肠道微生物是指在宿主消化道中存在的细菌、病毒、真菌等,以定植于肠道黏膜上的微生物菌群为主,通常 情况下有益于宿主建立稳定的内环境。
2020-11-19
10
肠道菌群紊乱诊断
• 有引起菌群失调的原发病; • 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 • 实验室依据:A、便涂片球杆比紊乱;(参考值1:3;康白标准3:7);B、便培养B/E<1;C、便涂片或培
养中,非正常细菌明显增多;
2020-11-19
11
菌群紊乱的微生态治疗
• 微生态制剂特点: 1、口服制剂,能粘附于人体胃肠黏膜细胞并定植; 2、在胃酸和胆汁中有良好稳定性; 3、能产生抗微生物物质或有抗菌活性; 4、保质期长、菌种优良、活菌量高、不含耐药因子
2、化学屏障
代谢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提供代谢能量,降低肠道PH,促进肠蠕动,抑制致病菌生长;
3、免疫调节
70%免疫组织存在于肠道,微生物刺激建立体液黏膜免疫
4、营养代谢
促进胆汁酸、胆固醇等肠肝循环,大肠杆菌合成维生素K、SASP经细菌分解为5-ASA。
2020-11-19
8
肠道菌群紊乱 • 轻度:潜伏性,菌群失调较轻,临床上无不适或轻微排便异常,为可逆改变,病因去除后即可恢复。
• 胎儿肠腔相对无菌,出生后数小时出现细菌定植: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类杆菌。。。。
2020-11-19
3
有学者曾提出,一个健康人全身寄生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有1271g之多,其中眼1g、鼻10g、口 腔20g、肺20g、阴道20g、皮肤200g,当然最多的还是肠道,达1000g,总数为100亿个,相当于人 体细胞数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