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的特点

消化系统疾病的特点引言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发生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各种疾病,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肝胆等器官。
这些疾病的出现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对生活质量造成了显著影响。
本文将探讨消化系统疾病的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并提前预防和治疗。
主体1. 多样性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由于消化系统包含多个器官,不同器官受到疾病的影响方式各不相同。
例如,胃溃疡主要发生在胃黏膜,而十二指肠溃疡则发生在十二指肠黏膜。
同样地,食管癌和胃癌是消化系统中的两种常见恶性肿瘤,但其发病部位和症状却有所不同。
这些不同的疾病类型使得治疗方法和预后也不尽相同。
2. 复杂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复杂性也是其特点之一。
人体消化系统涉及多个层次的生物学过程,如机械消化、化学消化和吸收等。
因此,当消化系统发生疾病时,可能涉及多个层次的异常变化,例如消化酶分泌的不足、食物运动的障碍等。
这些异常变化相互影响,使得疾病的发展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病因、病理生理和患者个体差异等。
3. 慢性化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慢性化的特点。
例如,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程通常较长。
患者可能在很长时间内经历胃酸倒流、食物反流以及胃肠道炎症等症状。
此外,炎症性肠病(例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也是慢性疾病,往往伴随周期性的症状和复发。
这些慢性化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还给其心理健康造成困扰。
4. 多因素影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对消化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
例如,脂肪摄入过多和高盐饮食可导致高血压和胃癌等疾病的发生。
同时,个体差异也可能影响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因此,在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作用。
5. 年龄相关性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明显的年龄相关性。
例如,老年人更容易患有胃溃疡和胃癌等疾病,而儿童和青少年则更容易患有消化系统的发育异常和功能性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指南

少量多餐
每餐不宜过饱,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
饮食调整建议及食谱举例
• 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以减轻胃肠道消化负 担。
饮食调整建议及食谱举例
早餐
燕麦粥、水煮蛋、香蕉。
午餐
清蒸鱼、炒青菜、米饭。
晚餐
炖鸡肉、蒸南瓜、面条。
分类
根据发病部位和性质,消化系统 疾病可分为食管炎、胃炎、胃溃 疡、肠炎、肝炎、肝硬化、胰腺 炎等多种类型。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 包括感染、炎症、自身免疫、遗传、 环境等因素。
危险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药物使 用不当、精神压力等是消化系统疾病 的常见危险因素。
通过症状缓解程度、实验室检查结果改善情 况等指标,综合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关注 并发症的复发情况和患者长期预后。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患者营养教育和心理辅导
营养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营养知识,包括合理膳食、营养素摄入、饮食禁忌等,提 高患者对营养治疗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心理辅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 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针对某些高危人群,如肝硬化患者,可使用药物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估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根据具体并发症类型,选用相应药物进行 治疗,如止血药、抗炎药、保肝药等。
对于某些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大出血、 肠梗阻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 或改善生活质量。
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和诊断方法

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和诊断方法一、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1. 腹部不适:腹泻、便秘、腹胀等。
这些不适可能是由于消化道功能紊乱引起的,比如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
2. 上腹部疼痛:上腹疼痛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之一。
它可以是急性或慢性的,有时可能与食物摄入相关。
3. 食欲改变:食欲减退或过度饥饿感都可能是某些胃肠道问题的表现,如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4. 恶心和呕吐:这些是大多数胃肠道问题的普遍表现,如胃食管反流、胆囊结石或胰腺问题等。
5. 肝功能异常:黄疸、身体发黄以及意识改变等都可能是肝功能异常引起的。
这些问题可能与肝硬化、乙型肝炎或其他严重肝脏问题有关。
6. 吞咽困难:吞咽时感觉有堵塞或有异物感,可能是食道炎、食管癌等胃食道问题的症状。
7. 不明原因的体重变化:无论是快速减肥还是快速体重增加都可能是胃肠道问题的表现,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二、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问诊:医生将详细地询问您的症状、过去的病史以及家族遗传情况。
这一步通常能够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您是否患有消化系统相关的问题。
2. 化验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和大便检查等。
血液检查可以通过测试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和肝功能等指标来评估消化系统健康程度。
大便检查则可用于排除消化道感染和隐血等问题。
3. 影像学检查:X射线、超声波和MRI等影像学技术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器官异常或结构问题。
4. 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是一种用于检查消化道内部情况的工具。
医生可以通过口腔或肛门将内窥镜引入体内,观察和评估食管、胃、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组织和器官。
5. 生物组织检查:例如活检和细胞学检查等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性质,进而制定治疗方案。
活检是通过获取组织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而细胞学检查则是对各类细胞进行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的观察。
6. 钡餐:钡餐是通过让患者喝下含有钡剂的溶液,然后使用X射线拍摄消化道影像。
这一方法可帮助医生了解消化系统功能异常的情况,如食管逆流、溃疡等。
消化系统疾病饮食指南

消化系统疾病饮食指南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消化功能的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胃肠道疾病、肝病、胆囊疾病等。
在治疗这些疾病的过程中,饮食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消化系统疾病饮食指南,帮助您改善消化系统健康。
一、胃肠道疾病饮食指南1.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受损引起的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
在饮食方面,建议患者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青椒、柑橘类水果,有助于胃黏膜修复。
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以减轻症状。
2. 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的疾病,患者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或便秘等。
在饮食调节方面,建议患者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
此外,避免食用高脂、高糖食物,以减少症状发作。
3. 脂肪肝脂肪肝是肝脏脂肪沉积过多导致的疾病,健康饮食对于改善脂肪肝非常重要。
患者应避免过多摄入油腻和高热量食物,尤其是动物油脂。
取而代之,应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蔬菜等。
此外,减少饮酒对改善脂肪肝也有帮助。
二、肝病饮食指南1. 肝炎肝炎是肝脏炎症引起的疾病,饮食调节对于肝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多摄入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鱼、鸡肉、豆类等。
此外,限制盐的摄入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同时,患者应避免饮酒,以免加重肝脏损害。
2. 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脏长期损害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引起的疾病,饮食调节对于肝硬化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食用过多的盐分,以防水肿加重。
此外,限制饮水量也有助于减轻腹水的症状。
患者应选择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如米汤、鸡蛋、瘦肉等,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三、胆囊疾病饮食指南1. 胆结石胆结石是胆囊中结石形成导致的疾病,饮食调节可以减轻症状并降低复发风险。
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奶油、蛋黄等。
取而代之,应选择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等,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疗指南

药物治疗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方 便的原则,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 忌症。
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应定期监测 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内镜治 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 ,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
选择。
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 快等优点,适用于部分消化
断。
02
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用药物 治疗(如抑酸药、胃黏膜保护 剂等)、饮食调整及生活方式
改善等措施。
03
注意事项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品,保持 饮食规律,加强锻炼,提高身
体免疫力。
胃溃疡
03
诊断方法
通过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及幽门螺杆 菌检测等手段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采用药物治疗(如抑酸药、抗生素等)、 手术治疗及饮食调整等措施,根据病情严 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肝性脑病
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可能导致昏迷或死 亡。
感染
消化道疾病患者易并发感染,加重病情 。
预防措施建议
01
合理饮食
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减少 消化道负担。
02
积极治疗原发病
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发 生。
03
定期随访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并发症。
04
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增强免疫力。
家属心理支持
02
关注家属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减轻家属
的焦虑和压力。
家属协作
03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诊疗过程,与医护人员共同协作,为
患者提供全面的照护和支持。
THANKS
问诊与体格检查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系统之一。
它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囊和胰腺。
这个系统非常复杂,但是它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将我们吃到的食物分解成更小的部分,使它们能够被身体吸收和利用。
如果这个系统遭到损害,那么我们的健康就可能受到威胁。
本文将探讨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它们的症状、原因、治疗和预防。
1. 肠炎肠炎是指小肠和/或大肠的炎症。
这个疾病的症状可能会包括腹泻、便秘、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和呕吐。
这个疾病可能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或药物引起。
肠炎通常在一周左右可以自行恢复。
但是,如果感染严重,就需要看医生,医生会给你开一些药物来帮助你恢复。
预防措施:避免吃生或未煮熟的食物,保持手部卫生。
2. 肠易激综合症肠易激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其特征是痉挛性腹痛、腹胀和排便困难等症状。
它可能由各种因素引起,例如食物不良、情绪、药物、感染和生活方式等。
大多数情况下,该病并不严重,但它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因此它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治疗措施:改变饮食、增加运动、减少压力等。
3. 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部黏膜的创口。
该病的症状可能会包括胃部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胀气等。
它可能由感染、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过多饮酒所引起。
如果不能治疗,胃溃疡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和肿瘤等。
治疗措施: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等。
预防措施:避免吸烟、减少饮酒、规律饮食等。
4. 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肝病,它会导致肝细胞逐渐死亡和分解,转而被肝脏组织取代。
该病的症状可能会包括腹泻、腹水、腹部肿块、乏力、乏力等。
它可能由病毒感染、酗酒、药物滥用、肝脏疾病或任何重复损伤引起。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治疗措施:肝功能测试、加强营养、输注药物等。
预防措施:保持健康,避免饮酒过度、使用非法毒品。
5. 胆囊炎胆囊炎是指胆囊的炎症,它可能由结石、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的疾病,涵盖了许多常见的疾病,如胃溃疡、胃癌、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
正确的诊断是制定有效治疗计划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流程。
一、病史采集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收集详细的病史对医生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询问病人关于疾病起始时间、症状的出现、病情发展的情况等。
例如,对于胃溃疡患者,医生可能会询问疼痛的性质、位置和出现频率等。
通过掌握病人的病史,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类型,并指导后续的检查和诊断。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观和检查一些身体部位,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可能性。
例如,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的症状,胃癌患者可能会有腹部肿块等。
体格检查还包括对腹部的触诊、听诊等具体操作,医生可以通过这些操作进一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粪便检查、尿液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了解病人的生化指标、感染情况、肿瘤标志物等。
例如,对于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可以通过测量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来评估疾病的活动程度。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X线、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核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对消化系统内部器官的详细图像,帮助医生发现异常变化。
例如,对于胃溃疡的诊断,可以通过胃镜检查或者X线钡餐检查来观察溃疡的位置和形态。
五、组织学检查对于一些疑难的病例,组织学检查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组织学检查通常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物进行。
医生会从患者的消化系统器官中取得组织样本,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病变的严重程度等,为最终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六、其他辅助检查除了上述常见的检查方法,还有一些其他辅助检查可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如呼气测试、功能性检查等。
消化系统疾病综述

治疗原则包括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和心理 治疗等。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药 物,如解痉药、止泻药、抗抑郁药等。
肠癌
类型
肠癌是发生在肠道的恶性肿瘤, 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结肠癌、直 肠癌等。
症状
早期肠癌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 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腹痛、 腹部肿块、便血、排便习惯改变 等症状。
内镜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如息肉、早期肿 瘤等,可通过内镜进行切除或消融治疗。
对于严重疾病或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可 考虑手术治疗,如胃大部切除术、肠癌根 治术等。
预防措施建议
饮食调整
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和过度饮酒。增加蔬菜、水果 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
物摄入。
生活方式改善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免 疫力。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 力,保持心情愉悦。
、黄疸等症状。
酒精性肝炎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炎症,表 现为肝区疼痛、肝肿大等。
药物性肝炎
使用某些药物或毒物导致的肝脏损 伤,症状因药物种类和剂量而异。
肝硬化
病因
长期慢性肝炎、酗酒、胆汁淤积等是导致肝硬化 的主要原因。
症状
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 病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
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病毒、戒酒、改善 胆汁淤积等。
诊断与治疗
胃癌的诊断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活检,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04
肠道疾病
肠炎
类型
肠炎可根据病程和病因分为急性 肠炎和慢性肠炎,其中急性肠炎 多由于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而 慢性肠炎则多与免疫异常、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系统疾病1. 龙眼肉治胃下垂:龙眼肉10余枚,加水小半碗,煮沸,冷却,加入鸡蛋1只,打匀,蒸熟后食之,或:鸡蛋1只,打入碗中,不要搅散,少许白糖撒在其上,蒸数分钟,蛋白凝固蛋黄未熟时将龙眼肉塞入蛋黄中,蒸熟食之,每日1-2次。
2. 治胃酸过多方:取猪瘦肉150-200克,冰糖100-150克。
猪肉切片加水300-350毫升,煮沸后放入冰糖再煮沸10分钟,晚上临睡前服食。
每隔5-7天1次,一般2-3次可愈。
3. 白英汤治胃酸过多:白芨15克、蒲公英20克(呕吐酸水较多者,可加海螵蛸12克),加水适量,沙锅煎煮,滤渣取汁饮用。
每日1剂,分2次温饮。
服药期间应忌口辛辣食物及含糖饮食,以免刺激胃酸分泌。
4. 饭后嚼口香糖可防胃酸返流: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饭后嚼口香糖不但可以使口气清新预防龋齿,还能防止胃酸返流,有助减轻胃食管返流病的烧心和胸痛症状。
5. 嚼芝麻止胃泛酸:每个人都有过胃泛酸的经历,取适量芝麻细细咀嚼之后咽下,片刻之后就可止住泛酸。
6. 向日葵盘治胃病:胃痛:葵花盘1个,猪肚1个,加水炖烂,吃肉喝汤。
向日葵花盘药用以单头为好,最好花盘上带弯曲的蒂把者,药效更高。
7. 青木瓜汁治胃痛:用青木瓜3-4个,将其剖洗干净放入榨汁器里把汁榨出来,每天分三次喝。
最多喝上十几木瓜汁胃病就可痊愈了。
喝汁期间禁食:点心、甜食、糖果、熏肉、熏鱼、浓茶、汽水、油炸食品、香料、酸性食品。
8. 佛手治胃痛:佛手20克,先加水,煎汤后去渣取汁,再与粳米100克煮粥,粥成时加红糖适量(也可不加)。
每日分2次食用,治慢性胃炎所致胀气、疼痛等症。
9. 大枣丁香治胃痛:大枣7个去核,丁香40粒研末并分成7等份装入枣内,炒熟后分别研成细末,每次1份(一个枣),日服两次,温开水冲服,轻则一个疗程,重者两个疗程见效。
10. 治胃痛验方:乌贼骨、贝母等份研细末,每次服3克,适用于胃痛泛酸。
青木香研细末,每服3克,适用于胃痛气滞症。
11. 香油炸生姜治胃疼:鲜姜洗净切成薄片,带汁放入绵白糖内沾一下,放入烧至六七成热的香油锅里,炸至姜片颜色变深出锅。
每次2片,饭前热吃,一日3次。
10天左右见效。
12. 淮山药治胃病:将淮山药碾成细粉状,开水冲服,在早上吃早饭前和晚上睡觉前各服一次。
其味甘平,可加蜂蜜、猪油调和,量自便。
一般胃病只需250克即可,病重者,再追加250克便可痊愈。
13. 仙人掌煮猪肚治慢性胃炎:取新鲜猪肚一个里外洗净,入少量食盐后抓揉二三遍,再用清水洗净备用,将仙人掌两大片,去刺、皮、洗净,放入猪肚中用高压锅煮30分钟,熟烂后食用,连吃三付。
14. 蒲公英治疗浅表性胃炎:每次取蒲公英末10克,用纱布包紧后放入茶杯中,再用沸水冲泡,当茶饮,每日数次。
同时服用香砂养胃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两次。
此方适应:胃脘胀痛、胃纳不佳、胸闷、有嗳气等。
15. 猪心加白胡椒治胃炎:猪心六七个,白胡椒10克。
把猪心切成3-4厘米的薄片,白胡椒研末,均匀地撒在猪心片上,然后蒸熟,清晨空腹食用。
一天吃一只猪心,约撒20-30粒白胡椒研的粉末。
一般食用7天即愈,患者不妨参考试用。
16. 甘蔗汁治慢性胃炎:将新鲜的甘蔗榨汁后,取15毫升,再与15毫升葡萄酒混合服用。
或可以用甘蔗汁30毫升与少许生姜汁混匀服用。
均每日早、晚各饮1次。
17. 佛手粳米粥治慢性胃炎:佛手20克,先加水,煎汤后去渣取汁,再与粳米100克煮粥,粥熟时加红糖适量(也可不加)。
每日分2次食用,治慢性胃炎所致胀气、疼痛等症。
18. 枸杞藕粉治急性胃炎:枸杞子25克,藕粉50克。
先将藕粉加适量水调匀,再用开水冲成糊状,加入枸杞子,煮沸后食用。
每日2次,每次100-150克,可治疗急性胃炎。
(2)便秘:19. 食疗治便秘:可选用下列食物治便秘:<1>菠菜猪血汤<2>冰糖炖香蕉<3>芋头煮粥<4>清蒸茄子。
20. 维生素K3治习惯性便秘:口服维生素K3,每次20毫克,每天3次。
本法副作用小,1-2周即能开始自主排便。
21. 按压穴位治便秘:两手中指按压两侧迎香穴(鼻孔两侧凹陷处)5-10分钟,出现酸痛为止,可刺激大肠,治便秘和大便困难。
22. 马铃薯汁治便秘:生的马铃薯(土豆)汁,在清晨空腹时及午饭前后各服半杯,加些蜂蜜更好。
23. 胡萝卜汁治便秘:胡萝卜500克,挤汁,加蜜糖15克,水适量,炖半小时后服用,每天1次,连服数次。
24. 荷叶茶防治便秘:在夏天采集一些鲜荷叶晾干备用。
用时,每天撕下一块干荷叶放在茶杯里用开水冲泡当茶饮,两天后便秘即缓解。
25. 塞鼻法治便秘:取香油200毫升,放锅中加温,待表面取烟时,加入20克紫草,搅拌片刻,候温,用纱布漏取红色药液,瓶装备用。
用时将蘸有紫草油的棉球塞于一侧鼻孔内,1小时后取出,再另取一棉球蘸紫草油后塞入另一侧鼻孔,每日每鼻孔各塞2次。
治疗便秘,效果较好。
26. 苦丁茶蜂蜜治便秘:头天睡觉前冲好苦丁茶,第二天清晨起床空腹用冷苦丁茶水冲上25克至50克的蜂蜜饮用,喝完苦丁蜂蜜茶后,再喝上一杯白开水,一般2小时—4小时后可通便。
27 麸皮拌萝卜丝治便秘:麸皮性甘凉,有清热止汗及调和肠胃的功效。
萝卜一般为白萝卜,其性也寒,有消食下气作用,萝卜丝拌麸皮同用治便秘,可谓相得益彰。
需提醒的是,麸皮与萝卜均为偏寒性的食物,因此,用来辅助治疗阴虚津亏,精血不足的便秘尤为适宜。
28. 冬瓜瓤治便秘:冬瓜瓤500克,水煎汁300毫升,一日内分数次服下,润肠通便。
29. 莲子芯治便秘:我是一名严重的便秘患者,我听别人讲莲子芯去火,可治疗便秘,于是我买了一些莲子芯泡水试服。
服了两天后就有大便的感觉,且大便时比以前轻松一些。
就这样,我坚持吃“苦”三年,便秘毛病完全消失。
30. 热敷疗法治便秘:连须葱头5个,生姜1块,食盐9克,豆豉10粒。
上药共捣成饼状,烘热后贴脐上,胶布固定,良久大便可通。
如不通,可再敷。
31. 红薯叶治便秘:生红薯叶250克,加油盐炒熟,一次吃完,每天2次。
32. 猕猴桃治便秘:每日清晨起床后空腹吃一两个猕猴桃,隔一小时再用早餐。
便秘之苦就可减轻。
33. 通便立即奏效法:多吃燥热食物,会造成大便梗塞,有一秘法可立即奏效。
将一把葱捣碎拌成饼状,贴在肚脐中,用热水袋装开水熨葱饼。
注意不要造成烫伤。
34. 车前子治便秘:车前子50-100克,加水500ml,文火熬煮30分钟,一次口服。
一般12小时后,大便即解,巩固数天后便秘即解除。
35. 干艾叶治排便不畅:把干艾叶洗净放入茶杯,用开水冲泡当茶饮用,如怕苦可适当放点糖,一天冲泡数次。
36. 首乌决明茶治便秘:先将生何首乌切成薄片,将决明子在锅中炒暴(以不焦黑为度),然后装瓶备用。
每天取何首乌5克决明子3克放入茶杯,用沸水冲泡后加盖焖10分钟,即可代茶频饮,每天一剂。
常饮此茶对缓解中老年人便秘有明显效果,并有调脂降压的作用。
37. 黑豆治便秘:把黑豆炒熟研末,用麻油调匀,每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每天2次,每次1汤匙。
38. 治习惯性便秘:取炒决明子10—15克,蜂蜜20-30克。
先把决明子用布包好后打碎,倒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左右,冲入蜂蜜后搅拌。
一次服下或早晚分服。
每日一剂。
39. 土豆治便秘:取鲜土豆500克,洗净后捣烂绞汁,将汁液放入锅中,以小火煎熬至黏稠时,加入一倍量的蜂蜜,再熬至黏稠如蜜,冷却后装瓶,每日2次,每次1匙,用开水冲服。
40. 鲜枸杞子治便秘:先将鲜枸杞20-30克捣烂,用开水冲服,每日1次。
服用1-3次即可通便,疗效颇佳,但切勿过量,否则易引起腹泻。
41. 槐角茶治便秘、痔疮:买500克鲜生槐角,洗净后上笼蒸,蒸一次晒一次,一共蒸9次,晒9次。
然后用适量蜂蜜放入锅内加热,待蜂蜜融化后将晒好的槐角倒入锅内,搅拌均匀待凉后装入容器。
每天取3-5粒泡水喝,泡出的水呈金黄色。
连续喝10天以后会见效,也可常年当茶喝,并对慢性咽炎也有好处。
42. 苦丁蜜茶治便秘:睡觉前冲好苦丁茶。
第二天清晨起床用冷苦丁茶水冲25克蜂蜜,空腹饮用。
喝完苦丁蜂蜜茶后,再喝上一杯白开水,一般2-4小时后可通便。
43 习惯性便秘食疗方:核桃仁100克,捣碎,同白糖50克,黄酒150毫升一起放入砂锅中,用旺火煮开,文火再煎10分钟,待温服完。
日服两次,连服10天,用于老人习惯性便秘。
44. 香蕉黑芝麻治习惯性便秘:黑芝麻50克入锅炒熟,然后盛入碗中,用香蕉蘸黑芝麻食用。
每天食用蘸过黑芝麻的香蕉.45. 治便秘有妙招:杏仁粉两勺与一块豆腐,放少许盐和芝麻油一起拌均匀后,放在微波炉中加热后食用。
每天分早晚两次服完,连服一周大便即可通畅。
46. 治老年便秘症:猕猴桃1个(洗净去皮)、鲜番茄1个(洗净),鲜黄瓜1条(洗净不去皮)。
将以上3种水果用榨汁机榨成汁,分3次少加蜂蜜和水冲服(最好在饭前30分钟服),连服1周为1疗程。
忌食干燥辛辣食物。
47. 手指操治便秘:左手拇指用劲按右手掌心数回,捏大拇指到小指,从指根到指端,一段段捏上再捏下数个来回,每指捏完再重捺掌心,再换右手按左手。
眼睛闭着,全神贯注做手指操。
坚持半年可见效。
48. 鲜丹参治疗便秘:每天用鲜丹参三十克,水煎代茶饮,连服一周后,不仅胸闷消失,便秘亦随之而解。
49. 海带治便秘:取海带60克,温水浸泡几分钟后,放入锅中,加水煮熟。
然后取出晾凉,拌入佐料即可食用。
一次吃完,每日一次。
本法对湿热燥结便秘疗效佳。
脾胃虚寒蕴湿者忌服。
50. 治习惯性便秘法:取鱼腥草5-10克,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每日饮水量不限。
10日一疗程,停药复发继服仍有效。
此药中药店有出售,有利尿、消炎、解毒、排脓、祛痰作用。
51. 刺玫瑰花茶能通便:每天捏一点刺玫瑰花放入茶缸里,用开水冲泡成淡黄色频饮,有点苦味。
黄色没了再重新泡。
可消炎、驱火,治肠炎、便秘、高血压等疾病。
52. 洋葱治便秘法:洋葱若干,洗净后切成细丝,一斤细丝拌进一两半香油,腌半个小时后,一日三餐当咸菜吃,一次吃3两,常吃有利于大便通畅。
(3)虫症:53. 马齿苋治钩虫病:鲜马齿苋250克(干品150克),白醋50克。
将马齿苋加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每天2剂,早、晚各空腹1剂,每次服药后饮白醋50克,7天为1个疗程。
54. 槟榔治绦虫病:槟榔(中药店有售)少许,水煎服用,但必须在饭前,而且最好空腹。
待服药后泻出绦虫,更须查看是否泻出绦虫头部。
如未泻出,绦虫还会继续在肠道内生存,须再服药一次。
55. 麝香止痛膏治蛲虫病:夜间,将麝香止痛膏一块贴在肛门口上,次日晨揭去,上面可见粘住的虫子。
用此法每晚一次,连贴一周,即可治愈。
57 香油蒜泥治蛲虫:取独蒜头3-5个,香油少许。
将独蒜头捣烂如泥,加入香油少许,拌成泥浆状,取适量纱布包裹成小包,在睡时放在肛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