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舞台设计规范简述.
专业舞台设计的基本原则

专业舞台设计的基本原则1.台口区域(1)台口区域的高度一般在7m左右,但从发展来看有望到8~9m,特别对于流行音乐和歌舞的演出来说,其台口设计的要求比传统的演出高。
尽端式舞台无法形成舞台口,它与观众席连成一体。
(2)台口的宽度一般在16~18m 左右,18m则已经是极限。
这是受表演的限制,且演员在两台口近侧发声会产生回声感觉。
传统做法是小型为10~12m ,中型为12~14m ,一般是观众厅宽的一半。
为了适应现代的导演手法和剧情要求,可以增加台口外的副台。
(3)台唇。
伸出舞台框部分不小于1.5m 。
2.舞台(1)舞台宽为台口宽的两倍(28~32m)。
侧台应在舞台前部和表演区的一侧或两侧。
(2)舞台的深度一般为12~15m 、中型为16~18m(适应性最强)、大型为19~21m。
天幕与跑场过道应有隔墙、隔断,跑场的门宽不得小于1.5m,门高不得低于2.4m。
在舞台内的一面应进行吸声处理,以防止舞台空间内混响时间过长和产生其他的声缺陷而妨碍演出。
尽端式舞台可以为9m。
一般舞台设天桥二层,第一层天桥离台面约为舞台口的高再加0.5m,并与侧幕相距lm。
天桥宽为1.8~2.5m 。
3.舞台设备舞台的吊杆一般为3~5m/根,在表演区排列较密。
每根吊杆重约400kg 。
舞台的幕布为大幕,其他还有前幕、侧幕、前上幕、二幕、三幕、灯幕、纱幕、天幕等,均用电动吊杆升降。
大型舞台一般都有假台口,有的还有转台、车台、升降台等,时装表演时也用伸缩舞台。
4.视觉(1)视觉。
根据视觉的分辨力特点,在20~25m的距离内,可以真切地看清楚演员的表情。
由于演员的演出是在台口内3~5m处,所以视距的有效性最高是18~20m,但是实践表明,视距在29~30m处也能看清楚演员的细微动作和表情,这是因联想而产生的效果。
因此,观众厅的长度一般为30m 左右。
(2)立体感。
视距越大,人们对演员的走动变化(即对距离的变化)越迟钝。
例如,离舞台30m处的观众看舞台上演员的位置变化,只有当变化大于0.65m时才能感觉到,假如演员向观众方向迈出一小步(小于0.65m) ,则感觉不出其变化,所以立体感就大受影响。
剧场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剧场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剧场建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设计。
其舞台部分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镜框式台口、箱型舞台剧场,其它类型剧场,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剧场建筑根据使用性质及观演条件主要分为歌舞、话剧、戏曲三类。
剧场为多用途时,其技术标准应按其主要使用性质确定,其他用途应适当兼顾。
第1.0.4条剧场建筑规模按观众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601座以上大型1201~1600座中型801~1200座小型300~800座话剧、戏曲剧场不宜超过1200座。
歌舞剧场不宜超过1800座。
第1.0.5条剧场建筑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
特等剧场的技术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甲、乙、丙等剧场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二、耐火等级:甲、乙等剧场不应低于二级,丙等剧场不应低于三级;三、室内环境标准应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相应规定。
第1.0.6条观众厅面积不超过200㎡或观众容量不足300座者,可按一般建筑规定执行,不受本规范限制。
第1.0.7条剧场建筑设计除应按本规范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现行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剧场基地选择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合理布点。
第 2.0.2条剧场基地至少有一面临接城市道路,或直接通向城市道路的空地。
临接的城市道路宽度不应小于剧场安全出口宽度的总和(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800座以下,不应小于8m;二、801~1200座,不应小于12m;三、1200座以上,不应小于15m。
注:临接的城市道路宽度指可通行宽度,包括人行道,不包括绿带。
第2.0.3条剧场主要入口前面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剧场建筑从红线退后距离应符合城镇规划要求,并按0.2㎡燉座留出集散空地;二、当剧场前面集散空地不能满足前款规定,或剧场前面疏散口的总宽不能满足计算要求时,应在剧场后面或侧面另辟疏散口,并应设有与其疏散容量相适应的疏散通路或空地。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88(摘录)第七章 防火与疏散第一节 防火第7.1.1条 剧场建筑防火与疏散设计除应按现行防火规范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各条之规定。
第7.1.2条 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剧场舞台台口应设防火幕,并应同时设置水幕保护,如受条件限制未设防火幕时,应符合第7.3.2条之规定。
第7.1.3条 舞台主台通向各处洞口均应设甲级防火门,或按7.3.2条规定设置水幕。
第7.1.4条 舞台与后台部分的隔墙及舞台下部台仓的周围墙体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小时的非燃烧体。
第7.1.5条 舞台(包括主台、侧台、后舞台)内的天桥、渡桥码头、平台板应采用非燃烧体。
第7.1.6条 变电间之高、低压配电室与舞台、侧台、后台相连时,必须设置面积不小于6m2的前室,并应设乙级防火门。
第7.1.7条 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剧场应设消防控制室,位置宜靠近舞台,并有对外的单独出入口,面积不应小于12 m2。
第7.1.8条 观众厅吊顶内的吸音、隔热、保温材料和观众厅(包括乐池)内装修材料均应采用非燃材料或难燃材料,采用可燃材料时必须作阻燃处理。
第7.1.9条 观众厅吊顶内应设置检修马道,宽度不应小于0.65m,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剧场检修马道应采用非燃材料。
第7.1.10条 观众厅及舞台内的灯光控制室、面光桥及耳光室均应采用非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第7.1.11条 观众厅屋顶或侧墙上部应设置通风排烟设施。
第7.1.12条 舞台上部屋顶或侧墙上应设置通风排烟设施,当采用自然排烟时,排烟窗的净面积不应小于主台地面面积的5%。
排烟窗应避免因锈蚀或冰冻而无法开启。
在设置自动开启装置的同时,应设置手动开启装置。
第7.1.13条 舞台内严禁设置煤气或天然气加热装置,后台使用上述装置时,应用防火墙和防火门分隔,并不应靠近服装室、道具间。
第7.1.14条 剧场建筑如与其它建筑合建或毗连时,则应形成独立的防火分区,以防火墙隔开,并不得开门窗洞,如设门应设甲级防火门,上下楼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小时。
舞台设计的基本原则

舞台的类型∙镜框式舞台:镜框式舞台是指观众位于舞台的一侧,而舞台的其余侧面被物体遮挡,以供演员和技术人员做准备工作。
∙伸展式舞台:伸展式舞台与镜框式舞台的区别在于,舞台的一部分向前突出,伸向观众席,这一部分的三面都暴露给观众。
∙圆环型舞台:圆环形舞台是指观众位于舞台的四周。
通常圆环形舞台位于剧场的中央。
观众可以近距离地欣赏表演。
∙旋转型舞台:主要通过液压设备制造出旋转的效果,会出现升降,旋转等效果。
(ll23(2l29m。
1.8~2.5m。
(3(4)视觉l)视觉。
根据视觉的分辨力特点,在20~25m的距离内,可以真切地看清楚演员的表情。
由于演员的演出是在台口内3~5m处,所以视距的有效性最高是18~20m,但是实践表明,视距在29~30m处也能看清楚演员的细微动作和表情,这是因联想而产生的效果。
因此,观众厅的长度一般为30m左右。
2)立体感。
视距越大,人们对演员的走动变化(即对距离的变化)越迟钝。
例如,离舞台30m处的观众看舞台上演员的位置变化,只有当变化大于0.65m时才能感觉到,假如演员向观众方向迈出一小步(小于0.65m),则感觉不出其变化,所以立体感就大受影响。
3)视角。
在不必转动眼睛的情况下,最舒适的水平视角为30度,俯角则为15度;在转动眼睛的情况下,水平视角为60度,俯角为30度,超过此范围则是不合适的。
4)楼座。
由于受到俯视角的限制,楼座不能太高,而挑台下的开口高度也不能太小。
三、????什么是舞台?舞台空间是由演出的形式来确定的,从古希腊的环形剧场到镜框舞台的形成,以及打破镜框舞台而出现的中央式舞台,伸出式舞台,广场演出等等。
镜框舞台是发展的最成熟,被运用的最广泛,历史上也是最长的舞台样式。
以镜框舞台简单讨论一下舞台与舞台区域的划分。
1、????剧场:是演出的场所,剧场也包括三部分:观众席、舞台、后台。
2、????舞台:一般分为四个主要区域。
(1)????基本台:专供表演喝装置景物的基本台。
幼儿园微型剧场:简易舞台设计与戏剧表演方案

幼儿园微型剧场:简易舞台设计与戏剧表演方案在幼儿园教育中,戏剧表演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式。
它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为了让幼儿园的戏剧表演更加生动和有趣,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易的微型剧场,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下面,我们将探讨幼儿园微型剧场的简易舞台设计和戏剧表演方案。
一、舞台设计1. 舞台布置在幼儿园的活动室或教室里,可以利用一块宽大的墙面作为舞台的布置区域。
通过简单的装饰和布置,比如贴上一些树木和花草的壁纸,将墙面打造成一个自然的背景。
可以使用一些简易的道具来装饰舞台,比如花簇、小动物玩偶等。
2. 灯光和音效利用一些简易的灯光和音效设备,比如彩灯和音响,为舞台营造不同场景的氛围。
比如使用蓝色的灯光和水流声音效,模拟海洋场景;使用黄色的灯光和鸟鸣音效,营造森林场景。
二、戏剧表演方案1. 故事选择选择适合幼儿园孩子的简单有趣的故事,比如《三只小猪》、《熊出没》等,让孩子们在表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2. 角色扮演在表演中,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小猪、大灰狼、小熊等。
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不同个体之间的角色转换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3. 制定表演计划在表演前,可以制定一个简易的表演计划,包括角色分配、台词学习、动作设计等。
通过简单的排练和准备,让孩子们对表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体验。
4. 舞台表演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可以利用简单的道具和服装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比如小猪的尾巴、大灰狼的面具等。
通过表演,让孩子们展示自我,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能力。
总结回顾通过上述简易的舞台设计和戏剧表演方案,可以为幼儿园的戏剧教育增添一些新的元素和生动的形式。
在舞台设计上,利用简易的布置和装饰,营造出不同的场景氛围;在戏剧表演方案上,选择简单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场舞台设计规范

安全疏散通道
设计合理的安全疏散通 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 观众和演职人员能够快 速疏散。
消防安全演练
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 提高全体人员的消防意 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舞台保养与维护
01
定期检查与保养
对舞台结构、设备和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与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安
全隐患。
02
专业维护与维修
委托专业的维护和维修团队,对舞台进行全面、细致的维护与维修,确
舞台道具配置
布景道具
根据演出内容,配置相应的布景 道具,如山、水、树木等。
表演道具
为演员表演提供必要的道具,如 乐器、服装、道具等。
道具管理
建立完善的道具管理制度,确保 道具的安全、完好和有效利用。
03
舞台视觉效果设计
舞台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原则
遵循协调、对比、突出重点等原则,使舞台色彩与演出主题相符 合,营造出所需的氛围。
舞台安全与维护
舞台结构安全
舞台结构稳定性
确保舞台结构稳固,能够承受各种演出设备和演员的重量,防止坍 塌事故。
舞台材料选择
选用优质、耐用的材料,如钢材、木材、混凝土等,提高舞台结构 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舞台基础设计
根据舞台规模和用途,设计合理的基础结构,确保舞台不发生倾斜、 沉降等现象。
舞台设备安全
烟雾动态
通过控制烟雾的流动、扩散等动态效果,营造出 所需的视觉效果和气氛,引导观众的感受。
舞台投影效果
投影设备
01
选择合适的投影设备,如投影仪、投影幕等,以确保投影效果
的清晰度和亮度。
投影内容
02
根据演出需求,设计合适的投影内容,如文字、图像、视频等,
以增强舞台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剧场设计要求

侧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过道长,不经济。
前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左右联系不便。
4.2.3 后台布置
4.2.4 照明设计
4.2.4 照明设计
面光 第一道面光光轴与大幕线夹角应为50°,射 至表演区中心为30 ° ~45 °。第二道面光光轴与 大台唇前沿夹角为5 0°~60°。面光桥净高不小于 2m,射光口800---1200面光桥应有方便通道与耳 光室、天桥、灯控室相通。
耳光 耳光光轴应能射至表演区中心线的2/3处, 或大幕线后6m处。耳光室应分层设置,最下层应 高出地面2.5m。每层净高应大于2.1m,射光口 与层高同高,置护网。内墙面应深色、不反光。各 层间有运灯具的通道。
O点:舞台面大幕线中央 ,舞台面0-0.3m 观众厅俯角不大于20°,仰角不大于40° 观众席偏座水平控制角θ41° ~ 48°,首排观众水平角β不大于120° 观众厅视距25-36m C =0.12m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不超过22个;长排法双侧有过道不超过50个
4.2.2 乐池
4.2.3 后台布置
后台演员活动路线 后台是剧场的演出准备部分。 大型剧场的后台包括:化妆室及其他演出服务
用房、排练厅或练功房、舞台仓库、技术设备 用房、行政管理用房。 一般中小型剧场仅设置化妆室及演出服务用房
4.2.3 后台布置
化妆室的布局
后包或侧后包式
房间比较集中,便于管理; 演员候场较远,车台与演员流线交叉干扰。
4.1.3 座位排列
座席横排曲率 为使观众不以不舒适的侧身坐姿面向舞台
,横排座位应有一定曲率,使每位观众都 能正对表演区。
剧场的曲率半径 R ≥ 2S(S 为最大视距 ) 。 宽度不大的观众厅,后部座位可以采用直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3.0.3 条剧场主要入口前的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剧场建筑从红线退后距离应符合城镇规划要求,并按不小于0.20m2/座留出集散空地;2 当剧场前的集散空地不能满足前款规定,或剧场前面疏散口的宽度不能满足计算要求时,应在剧场后面或侧面另辟疏散口,但其宽度不得小于3.50m。
尚应满足车行视距要求;3.0.6条剧场总平面设计应功能分区明确,避免人流与车流交叉。
布景运输车辆应能直接到达景物出入口。
3.0.7 条剧场总平面设计应为消防提供良好道路和工作场地及回车场地,内部道路可兼作消防车道,其净宽不应小于3.50m,3.0.10 条演员宿舍、餐厅、厨房等附建于剧场主体建筑时,必须形成独立的防火分区,并有单独的疏散通道及出入口。
4.0.5 条剧场设吸烟室时,有池座和楼座时应分层设置。
4.0.6条剧场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厕所应设前室。
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
5.2.4条座席排距应1 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80m,软椅不应小于0.90m,2 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1.00m;软椅不应小于1.10m。
3 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楼座及池座最后一排座位排距应至少增大0.12m。
5.2.5 条每排座位1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22 座,单侧时不超11 座;2 长排法:双侧时50 座,单侧有走道时25 座。
5.2.6 条观众席应预留残疾人轮椅座席,座席深应为1.10m,宽为0.80m,位置应方便残疾人入席及疏散,并应设置国际通用标志。
5.3.2 条池座首排座位排距以外与舞台前沿净距不应小于1.50m,与乐池栏杆净距不应小于1m;当池座首排设置残疾人席时,应再增加不小于0.50m 的距离。
5.3.3 条两条横走道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20 排,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座位不宜超过10 排。
5.3.4条走道宽度除应符合计算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边走道不应小于0.80m,纵走道不应小于1.00m,2 长排法边走道不应小于1.2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9
3 观众厅设计规范
3.7 观众厅案例实景
Page 10
3 观众厅设计规范
3.7 观众厅案例实景
Page 11
4 舞台设计规范
一个完善的舞台应包括:主台、 侧台,乐池,舞台幕,舞台灯光, 有些机械化舞台在主台后面还加设 一个后舞台。如天津大剧院、国家 大剧院、德国科隆市立剧院、朝鲜 平壤大剧场等都是比较典型的机械 化舞台,其核心是主舞台也称基本 台。
露天剧场设计规范简述
目录
剧场的使用性质及观演条件 剧场的规模分类 观众厅设计规范 舞台设计规范 后台设计规范 声学设计规范
1 剧场的使用性质及观演条件
1.1 根据剧场建筑的使用性质及观演条件可分为歌舞、 话剧、戏曲三类。剧场为多用途时,
其技术标准应按照其主要ຫໍສະໝຸດ 用性质确定,其他用途应适当兼顾。1.2 由于不同剧种演出对舞台要求差别很大,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写意,另一种是写 实。我国传统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是写意派表演的典型,一般没有布景,只用一桌几椅, 一块儿“帷帐”,表演简练而夸张,以鞭示马,持浆当舟,通过演员细腻的唱念做打,将 剧情、环境、气氛刻画的淋漓尽致,这类演出对舞台要求并不高。另一种是写实派,如歌 剧、舞剧、话剧,演员与场景同等重要,场景要求尽量逼真,要有纵深感。因而硬景、软 景、灯光颇多,形成了舞台比较大。
3.4 观众厅坐席第一排与舞台高度关系分析 舞台面距第一排座席地面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3.4.1 镜框式舞台面,不应小于0.60m,且不应大于1.10m; 3.4.2 伸出式舞台面,宜为0.30~0.60m,附有镜框式舞台的突出式舞台,可与主台齐平; 3.4.3 岛式舞台台面,不宜高于0.30m,可与观众席地面齐平。 3.5 观众厅适宜距离 观众席对视点的最远视距,歌舞剧场不宜大于33m;话剧和戏曲剧场不宜大于28m;伸出 式、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20m。 3.6.观众厅坐席 3.6.1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时座位数不超过22座,单侧有走道时不超过11座;
3.1.2 为控制偏座 的水平控制角(由台口两侧向观众厅同侧各引一直线,二线相交的夹
角),观众席应布臵在此区域内,根据不同剧种宜控制在28°—50°之间。
3.1.3 首排观众距舞台或银幕的距离:在剧院中以水平视觉而定(指观众眼睛与台口两侧 边缘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卢),因人的清晰视觉为30°,转动眼睛的最大清晰度为60°, 因此最佳坐席范围在30°—60°之间,最前排卢应不超过120°。
Page 12
4 舞台设计规范
4.1 舞台的类型 根据舞台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可分为 镜框式舞台、开放式舞台和可变式 舞台。 4.1.1 镜框式舞台有利于舞台灯光、 舞台机械的设臵,场景转换比较容 易。
4.1.2 开放式舞台与观众席浑然一
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整体感强。 4.1.3 可变式舞台和观众席可根据 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形式。
3.6.2 长排法:双侧有走道时座位数不超过50座,单侧有走道时不超过25座。
3.6.3 坐席排距:短排法≮0.9m,长排法≮1.1m。 3.6.4 短排法纵走道宽度≮1.0m,长排法纵走道宽度≮1.2m,横走道净宽度≮1.0m,横走 道之间的座位不超过20排;靠后墙设臵座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座位不宜超过10 排。
Page 6
3 观众厅设计规范
3.1 观众厅视线设计(续)
Page 7
3 观众厅设计规范
3.2 观众厅的平面形式
3.3 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 跌落式剖面
•
矩形平面
•
钟形平面
•
沿边挑台式剖面
•
扇形平面
•
挑出式楼座剖面
•
多边形平面
•
包厢式楼座剖面
•
曲线形平面
•
综合型剖面
Page 8
3 观众厅设计规范
Page 3
Page 4
2 剧场的规模分类
2.1剧院组成主要包括五部分, 即观众厅、观众附属用房、舞台、 后台用房和机电设备声学系统等 2.2 剧场按观众容量可分为:
α)特大型: 1601座以上 b)大型: 1201---1600座 c)中型: 801---1200座 d)小型: 300---800座
Page 14
4 舞台设计规范
4.3 侧台 4.3.1 侧台又称副台,主要作为存放布景和更换布景的辅助空间。一个好的舞台设计 应便于快速换景。侧台位臵、尺寸、空间大小要恰当。
4.3.2 侧台地面一般应高于室外地面1米左右,应设门直通室外。
Page 15
4 舞台设计规范
4.4 后舞台 4.4.1 中小型剧场一般不设后舞台,大型剧场机械化程度高的舞台一般都设后舞台,其 作用如下: 1. 延伸景区,增加深远壮丽的场景效果 2. 可从天幕后架设大型背景幻灯投射天幕,提升场景效果。 3. 在后舞台设机械化转台,提高换景能力。 4.4.2 后舞台一般与主舞台同宽,深度视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要大于1/2宽度。当设臵转 台时要满足转台直径要求,转台直径多为14-17m,要有存放景片的地方,高度一般8-
2.3 话剧、戏曲剧场不宜超过1200座 歌舞剧场不宜超过1800座。
Page 5
3 观众厅设计规范
观众厅的设计最基本 的要求是看得清清楚、听 得舒服以及有氛围。 3.1 视 线 设 计 3.1.1 视线设计应使观众 能看到舞台面表演区的全 部。当受条件限制时,也 应使视觉质量不良的偏座 的观众能看到80%表演区。 图3-1观众席的布臵区域及视角
Page 13
4 舞台设计规范
4.2.主台 台口和主台尺度表如下:
剧种 观众厅容量 1200-1400 歌舞剧 1401-1600 1601-1800 500-800 话剧 801-1000 1001-1200 500-800 戏曲 801-1000 1001-1200 台口 宽 12-14 14-16 16-18 10-11 11-12 12-13 8-10 9-11 10-12 高 7-8 7.5-8.5 8-9 5.5-6.5 6-7 6.5-7.5 5-6 5.5-6.5 6-7 宽 24-27 27-30 30-33 18-21 21-24 24-27 15-18 18-21 21-24 主台 进深 15-21 18-21 21-24 12-15 15-18 15-18 10-12 12-15 15-16 净高 16-20 17-20 18-24 13-17 14-18 15-19 12-15 13-16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