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的生产工艺
酱油制造工艺(3篇)

第1篇摘要:酱油作为一种调味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从酱油的起源、原料选择、发酵过程、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对酱油制造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酱油生产提供参考。
一、酱油的起源酱油起源于我国,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酱油主要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酱油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二、原料选择1.大豆:大豆是酱油的主要原料,要求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无霉变、无病虫害。
2.小麦:小麦是酱油的另一种主要原料,要求蛋白质含量高、色泽白净、无霉变、无病虫害。
3.水:水质要求清洁、无污染,pH值在6.5-7.5之间。
4.食盐:食盐要求纯净、无杂质、无有害物质。
三、发酵过程1.蒸煮:将大豆、小麦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蒸煮。
蒸煮时间一般为2-3小时,使大豆、小麦中的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充分软化。
2.粉碎:将蒸煮好的大豆、小麦混合物进行粉碎,使其成为粉状物质。
3.制曲:将粉碎好的原料与曲霉混合,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曲霉分泌的酶类物质能将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分解成氨基酸、糖类等有益成分。
4.浸泡:将发酵好的原料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吸收水分。
5.拌入食盐:将浸泡好的原料与食盐混合,搅拌均匀。
6.发酵:将拌入食盐的原料装入发酵池,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使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等物质进一步分解,生成酱油的特有风味。
四、生产工艺1.发酵:发酵是酱油生产的核心环节,发酵时间一般为6-12个月。
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发酵温度、湿度、pH值等条件,以确保酱油的品质。
2.提取: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池中的酱油提取出来,经过过滤、沉淀等工序,去除杂质。
3.调配:根据市场需求,将不同发酵时间、不同风味的酱油进行调配,以达到理想的口感。
4.杀菌:为延长酱油的保质期,需对酱油进行杀菌处理。
5.包装:将杀菌后的酱油装入无菌容器中,进行密封包装。
五、质量标准1.感官指标:酱油应具有酱香、醇厚、鲜美的口感,无异味、无杂质。
酱油生产工艺流程

酱油生产工艺流程一、前期蒸煮、制曲、发酵:原料浸泡(浸泡罐或者浸泡池) →原料进锅 (斗式提升机) →原料润水(润水绞龙) →混合料蒸煮(旋转蒸煮锅)→熟料出锅(下料斗) →熟料出料(定量绞龙) →熟料输送(皮带输送机) →熟料冷却(风冷机)→混合料接种(接种混合机) →混合料输送(平面输送机)→制曲通风(酿造专用风机)→ 温度湿度调节(加温加湿装置)→翻曲(翻曲机) →出曲(真空吸曲送料系统或人工)→ 自动化制曲 (圆盘制曲机) →盐水罐→温水罐→发酵(发酵罐) →灭菌(酱油灭菌机)→板框式过滤机→室外沉淀罐.二、中期调配:室内沉淀罐→溶糖锅→调配罐→焦糖色煮色锅→酱油浓缩锅→酱油灭菌器→酱油过滤器→包装。
三、后期包装线上瓶机→外刷瓶机→洗灭灌封一体机→贴标机→热收缩膜机→ 自动装箱机→入库。
将黄豆浸泡2-3 小时左右用斗提机提至三楼,浸泡方案有两种,一种是用水池来浸泡,一种是用浸泡罐,再输送到蒸煮锅蒸煮。
再到风冷机将物料冷却→在接种混合机将菌种接入熟料→用输送机输送到每一个曲池里面进行制曲,制曲时间 40 个小时.制曲是酱油酿造的关键流程,制曲直接影响霉活率,霉活率越高出油率越高。
目前,全国酱油的出油率普遍都在2.5 左右,而我们现在的设备工艺可以达到一吨混合料出 4 吨原油,甚至 4 。
5 吨原油。
真空吸曲机(或人工)将物料盐水搅拌以后送至每一个发酵池,发酵一定时间后就可以出原油了. 从出曲到送料整个操作过程只要几个人操作,节省劳动力。
发酵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发酵池,一种是采用不锈钢发酵罐.中国做了几百年的原油, 1。
味2.色。
老抽的波米度32.生抽28。
但是目前很多生抽还达不到28。
在波美度达不到的情况下使用增稠剂来提高波美度。
增稠剂易与下列物品结合:1. 未变性的蛋白质;2. 固形悬浮物;3. 其它分子;与上述物质结合后易生成沉淀物。
而广东目前使用浓缩锅,其优点:1. 将水分蒸发;2. 将酱油里面的焦化物质带走。
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的的工艺流程

一、引言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酱油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调味品,而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则是其中一种生产工艺。
它以低盐、固态发酵为特点,制作出的酱油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本文将从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的工艺流程、特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
二、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的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的原料主要包括大豆、小麦粉、盐、水等。
大豆需要清洗干净后浸泡,小麦粉也需要提前处理好。
2. 大豆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磨成豆浆,并且小麦粉也需要和水混合成浆。
3. 发酵将磨好的大豆固态发酵,不同于传统液态发酵的酱油制作工艺。
这一过程需要在恰当的温度、湿度和环境下进行,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作用。
4. 压榨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后,将其压榨出酱油。
5. 加盐和贮存低盐固态酱油需要在制作过程中控制盐的添加量,降低其含盐量,然后贮存一段时间以使味道更加醇厚。
三、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的特点1. 保留了酱油的传统风味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在制作过程中没有经过高温加热处理,能够更好地保留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
2. 盐分含量低相比传统酱油,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的盐分含量较低,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需求。
3. 工艺独特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的工艺独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使得酱油口感更加鲜美。
四、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的意义1. 保健养生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相比传统酱油的盐分含量更低,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观念,有利于保健养生。
2. 传承文化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的工艺流程延续了我国传统酱油发酵工艺,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
3. 创新发展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是酱油制作工艺的一种创新,有助于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在保留了传统酱油的风味的更符合现代人健康饮食的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一种传统的发酵食品,酱油的生产工艺也充满了传统韵味,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
我个人非常喜欢低盐固态法生产酱油制作出的酱油,它的口感更加醇厚,也更健康美味。
酱油的生产工艺

酱油的生产工艺发酵工程概述定义酱油是以蛋白质原料和淀粉原料为主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调味品。
由于酿制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经过复杂的生化反应和食品褐变作用,使酱油含有多种高级醇、酯、醛,酚和有机酸、谷氨酸等,形成酱油特有的香味、鲜味和色素,故酱油是一种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的调味品。
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1.蛋白质3.食盐2.淀粉4.水原料处理原料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大豆蛋白质适度变性,使原料中的淀粉糊化,同时把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杀死,以利于米曲霉的生长及原料分解。
1、豆饼粉碎豆饼粉碎是为润水、蒸熟创造条件的重重工序。
一般认为原料粉碎越细,表面积越大,曲霉繁殖接触面就越大,在发酵过程中分解效果就越好,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但是碎度过细,润水时容易结块,对制曲、发酵、浸出、淋油都不利,反而影响原料的正常利用。
所以细碎程度必须适当控制,只要大部分达到米粒大小就行。
2、润水润水是使原料中含有一定的水分,以利于蛋白质的适度变性和淀粉的充分糊化,并为米曲霉生长繁殖提供一定水分。
常用原料配比为豆饼100∶麸皮50~70;加水量通常按熟料所含水分(化验值)控制在45~50%之间(夏季控制高线,冬季控制低线,春、秋季控制中线)。
如使用冷榨豆饼,要先行干蒸,使蛋白质凝固,防止结块,然后加水润料。
润水时要求水、料分布均匀,使水分充分渗入料粒内部。
3、蒸料蒸料是使原料中的蛋白质适度变性及淀粉糊化,成为容易为酶作用的状态。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热蒸煮,杀灭附在原料表面的微生物,以利于米曲霉的生长。
旋转蒸煮锅种曲制备1、工艺流程麸皮、面粉→加水混合→蒸料→过筛→冷却→接种→装匾→曲室培养→种曲2、试管斜面菌种培养①培养基5°Be豆饼汁100ml,MgSO40.05g,NaH2PO40.1g,可溶性淀粉2.0g,琼脂1.5g,0.1MPa 蒸汽灭菌30min,制成斜面试管。
②培养将菌种接入斜面,置30℃培养箱中培养3d,待长出茂盛的黄绿色孢子,并无杂菌,即可作为三角瓶菌种扩大培养。
酱油的生产工艺

酱油的生产工艺概述酱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亚洲菜肴中的调味品,其生产工艺包括发酵、提取和酿造等步骤。
本文将介绍酱油的生产过程,并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工艺要点。
发酵阶段1.备料:酱油的原料主要包括大豆、小麦、盐和水。
在发酵初期,大豆和小麦会通过混合研磨成细粉。
2.处理:混合的豆麦粉与适量的开水混合,并用蒸汽蒸煮,以破坏酶的作用,促进发酵过程。
蒸煮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配方进行调整。
3.发酵:热的豆麦糊液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大豆中的天然酶会将淀粉转化为糖分,提供发酵所需的碳源。
4.糖化:发酵后的混合物中加入麸皮、麦芽或糖化酶,将淀粉进一步转化为糖分。
这一步骤有助于增加酱油的甜度和口感。
5.滤液:发酵混合物会通过滤网进行过滤,将固体颗粒分离,得到液体部分。
提取阶段1.脱脂:从发酵混合物中移除脂肪,以提高酱油的纯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脱脂方法包括离心、冷却和沉淀等。
2.澄清:通过沉淀、过滤或离心等方式,将混浊的液体澄清。
这一步骤有助于去除悬浮物质,提高酱油的透明度和质量。
3.进一步提取:将澄清液体加入蒸馏设备进行蒸馏,以分离出酱油中的香气成分。
蒸馏得到的蒸馏液再与其他原料混合,形成酱油的母液。
酿造阶段1.混合:将酱油的母液与盐水按一定比例混合。
加盐是为了增加酱油的咸味和抑制细菌生长。
2.储存:将混合好的酱油倒入特制的酿造罐中,进行储存和陈化。
储存时间一般需要数月至数年,以让酱油逐渐陈化和发酵,增加其颜色和风味。
3.过滤: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后,酿造罐中的酱油会出现固体沉淀。
通过过滤,将固体沉淀和杂质去除,以提高酱油的纯度和口感。
4.灭菌:酿造完成后的酱油会进行灭菌处理,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微生物,确保酱油的安全性和保质期。
5.存储和包装:灭菌的酱油会存储在密封容器中,并进行包装,以保持其质量和口感。
常见的包装形式包括玻璃瓶、塑料瓶和袋装等。
结论酱油的生产工艺经过多个步骤的精心设计和控制,保证了酱油的质量和口感。
酿造酱油的制作工艺和传统工具

酿造酱油的制作工艺和传统工具酿造酱油是一门古老而复杂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酱油被视为重要的调味品,它的制作工艺和传统工具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方式,其中包括了发酵、熬煮等一系列步骤。
本文将介绍酿造酱油的制作工艺和传统工具,带您一窥这一古老工艺的魅力。
酿造酱油的制作工艺首先包括了发酵的过程。
选择优质的大豆和面粉作为原料,通过清洗、浸泡、蒸煮等一系列步骤,将大豆磨成豆饼或豆腐,并加入面粉进行混合。
然后将混合物放入传统的酱缸或坛子中,加入盐和麸皮等配料。
酱缸或坛子通常是由特制的陶瓷或石制成的,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有助于酱油的发酵过程。
发酵过程是酿造酱油的核心部分。
酱缸或坛子里的混合物会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发酵。
发酵的时间通常在数月到数年之间,不同的酿造工艺和地域会有略微的差别。
在发酵过程中,豆饼或豆腐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会分解成氨基酸和糖类,为酿造酱油提供风味和色泽。
此外,一些微生物会产生酿造酱油所需的酶类,促进发酵过程。
发酵完成后,酿造酱油的下一步是提取酱和沉淀物。
传统的方法是用布包裹酱缸或坛子的口部,倾斜容器并利用自然重力将酱液流出。
这种方式被称为“滴漏法”,效果较为理想。
另一种方式是使用压榨机械,对酱缸或坛子进行压榨,将酱油从沉淀物中分离出来。
无论是哪种方式,最终得到的酱油都需要经过过滤和澄清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悬浮物。
酿造酱油的最后一步是熬煮。
将提取的酱油倒入大锅中,进行慢熬煮。
熬煮的过程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以保持酱油的风味和质地。
这一步骤有助于调整酱油的浓度和口感。
传统的熬煮方式是用柴火和铜制的酱锅进行煮制,因为柴火可以提供独特的香气,而铜锅则能更好地保持酱油的优质。
然而,现代工业生产方式通常采用了电加热和不锈钢锅,以提高效率和控制质量。
除了制作工艺,酿造酱油还有许多传统工具是不可或缺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陶瓷酱缸或坛子。
这些酱缸或坛子由高温烧制而成,具有透气性和保温性的特点,有助于酱油的发酵过程。
酱油的生产工艺流程

酱油的生产工艺流程酱油是一种由大豆、小麦、盐、水等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调味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酱油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选择优质的大豆和小麦作为主要原料。
大豆通过去杂、清洗等工艺处理后,进行浸泡,使其软化。
而小麦则经过清洁除杂、清洗,并用清水浸泡。
接下来,将浸泡好的大豆和小麦分别进行破碎。
破碎过程中需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有利于后续的发酵过程。
破碎后的大豆和小麦通过过滤器去除渣滓,并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形成糊状。
然后,将大豆糊和小麦糊混合在一起,称之为混合物。
然后,将混合物加热至一定温度,并加入适量的盐。
同时,也要加入酿造酵母,起到发酵的作用。
发酵是酱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发酵的时间一般为几个月到一年不等,完全取决于酱油所需的口感和质量。
在发酵期间,温度、湿度和氧气的控制非常重要。
这些条件有助于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从而使酱油产生特有的风味。
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后,酱油会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此时,需要对酱油进行压榨,使其脱水。
脱水后的酱油会漏出一部分浑浊物质,需要再次过滤,以提高酱油的质量。
经过过滤后,酱油需要进行煮沸和氧化处理。
经过煮沸,酱油中的微生物和不可溶性物质会被杀死或沉淀。
氧化处理有助于改善酱油的颜色和风味,并使其更加稳定。
最后,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工艺处理,酱油即可进行包装和出厂。
一般来说,常见的包装方式有瓶装、袋装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总结起来,酱油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破碎、发酵、压榨、过滤、煮沸和氧化等环节。
每个环节的参数控制和工艺技术都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酱油的品质和口感。
正是通过这些工艺步骤的精心处理,才能生产出优质的酱油产品。
酱油的生产工艺

二淀粉原料
1小麦 2 麸皮 3 米糠及米糠饼 4其他含淀粉的原料
第六页,课件共有45页
三 食盐
• 食盐使酱油具有适当的咸味,并且与氨基酸 共同给以鲜味、增加酱油的风味。
• 食盐还有杀菌防腐作用,可以在发酵过程中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杂菌的污染,在成品中有 防止腐败的功能。
•
第七页,课件共有45页
四水
• 酱油生产中水的用量非常的大,对水的要求 虽然没有酿酒那么严格,但必须符合饮用水 的标准。
• 凡是符合卫生标准能供饮用的水如自来水、 深井水、清洁的江水河水湖水等均可使用。
• 如果水中含有大量的铁、镁、钙等物质,不 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影响酱油的香气和 风味,一般来说在酱汁中含铁不超过 5ppm。
给酱油加入添加剂和把不同批次质量有 差异的酱油适当拼配,调制出不同品种规格 酱油的操作称为配制。
通过配制可以使成品酱油的各项理化指标 符合标准。配制得当,可以稳定质量、降低 成本、节约原料、提高出品率。
第三十七页,课件共有45页
第三十八页,课件共有45页
酱油的过滤
• 将酱油和原料、微生物分离出来,防止酱油 变质。
4.喷雾保湿设备使用的喷嘴启用国外进口原件,湿 度能符合各种种曲生长要求,保证种曲质量。
第十五页,课件共有45页
四 制曲
• 制曲是种曲在酱油曲料上扩大培养的过程。 制曲过程的实质是创造曲霉菌适宜的生长条 件,促使曲霉充分发育繁殖,分泌酱油酿造 需要的各种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氧化 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转氨酶等。
酱油的浸出工艺
水─────────────────────
三淋油─→加热────────
二淋油─→加热─┐ 成熟酱醅─→第一次浸泡─→第二次浸泡─→第三次浸泡─→残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曲子的好坏不仅决定着酱油的质量,而且 还影响原料的利用率。
厚层机械通风制曲设备
厚层机械通风制曲是将曲料置于曲池内,其 厚度一般为25~30cm,利用风机强制通风, 使空气从曲池假底的孔眼通过曲料层,散 发至空间,再被吸入风机内循环使用。
• 凡是符合卫生标准能供饮用的水如自来水、 深井水、清洁的江水河水湖水等均可使用。
• 如果水中含有大量的铁、镁、钙等物质, 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影响酱油的香 气和风味,一般来说在酱汁中含铁不宜超 过5ppm。
第三节酱油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一 原料粉碎
• 将原料进行粉碎的目的就是减少原料的粒 度,增大原料的表面积。使原料在以后的 糖化,发酵等等跟容易进行。粉碎的质量 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能源的消耗等。
酱油发酵是将成曲拌上一定的水和 盐水,装入发酵容器中,保持一定的 温度,利用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酶,将 成曲中的复杂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有 机物质的过程。
一、 酱油生产各种发酵工艺比较
• 1.天然晒露发酵工艺 • 是传统的发酵工艺,即经过长期日晒酿造
出具有浓厚酱香, 风 • 味美好的产品。如“龙牌酱油”,“生抽
曲池是固体厚层通风制曲的主要设备, 一般呈长方形,通用规格为长8~10m,宽 1.5~2.5m,用钢筋、混凝土、砖、钢板或 木材制成(如图所示)。
厚层机械通风制曲设备
1-曲床 2-风道 3-鼓风机 4-电动机 5-入风口 6-天窗 7-帘子 8-曲料 9-曲池罩
• 通风是为好气性的曲霉菌生长发育提供氧, 促进曲霉生长;又将代谢后产生的二氧化 碳气体从曲料中排出;同时控制因曲霉菌 的呼吸产热所引起的品温上升,保持适宜 的产酶温度,以提高酶活力,有利于原料 的氮利用率和酱油质量的提高,所以循环 使用的湿热空气中要适时掺入新鲜空气。
三 种曲的制作
• 种曲的培养 种曲即酱油发酵时所用的种子,它是生产所需要 的菌种(米曲霉、酱油曲霉、黑曲霉)经培养而 得到的含有大量孢子的曲种。 生产上不仅要求孢子多、发芽快、发芽率高, 而且必须纯度高。种曲的优劣,直接影响酱油的 质量、杂菌含量、发酵速度、蛋白质和淀粉的水 解程度,因此种曲制造须十分严格。 种曲制备的流程概要如下: 菌种 → 斜面试管培养 → 三角瓶培养 → 种曲 (扩大曲)
1小麦 2 麸皮 3 米糠及米糠饼 4其他含淀粉的原料
三 食盐
• 食盐使酱油具有适当的咸味,并且与氨基 酸共同给以鲜味、增加酱油的风味。
• 食盐还有杀菌防腐作用,可以在发酵过程 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杂菌的污染,在成品 中有防止腐败的功能。
•
四水
• 酱油生产中水的用量非常的大,对水的要 求虽然没有酿酒那么严格,但必须符合饮 用水的标准。
二 酱油的发展历史
• 中国的酱油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誊。三 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酿造酱油了。 最早的酱油是用牛、羊、鹿和鱼虾肉等动 物性蛋白质酿制的,后来才逐渐改用豆类 和谷物的植物性蛋白质酿制。将大豆蒸熟, 拌和面粉,接种上一种霉菌,让它发酵生 毛。经过日晒夜露,原料里的蛋白质和淀 粉分解,就变化成滋味鲜美的酱油。
酱油的分类
• (一)按生产工艺分类 • 1 酿造酱油 • 2配置酱油 • (二)按色泽分 • 1浓色酱油 • 2淡色酱油 • (三)按成品物理状态分 • 1液体酱油 • 2固体酱油 • 3粉末酱油
第二节 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
一、蛋白质原料 1、大豆 2、豆粕 3、豆饼 4、其他蛋白质原料
二淀粉原料
酱油的生产工艺
第一节 概述
• 一定义 • 酱油是以蛋白质原料和淀粉原料为主经微
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调味品。由于酿制过 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经过复杂的生化 反应和食品褐变作用,使酱油含有多种高 级醇、酯、醛,酚和有机酸、谷氨酸等, 形成酱油特有的香味、鲜味和色素,故酱 油是一种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的调味品。
一 原料的粉碎
五谷杂粮磨粉机
粉碎机的工作原理
• 连接轴和电机轴直接相连,电机启动运转 时,带动连接轴以及套在连接轴上的磨盘 一起运转。待磨物料从料斗进入磨粉套, 磨盘的心轴和磨粉套之间的相对运转,破 碎力使物料绞碎成小块颗粒;绞碎后的小 颗粒在磨盘的螺旋运动下被带进两块磨片 中间,磨片齿纹的相对运转,使物料在短 时间内被粉碎成细小颗粒(粉剂);粉从 磨片的齿沟流出,甩向四周,同时被装在 磨盘上的刮粉板带下,从出粉口出来。
王”均采用此法。 • 缺点:原料利用率低,发酵周期长,劳动
强度高,资金周转慢, • 卫生条件差。
• 2.稀缪发酵工艺
• 有常温稀缪发酵和保温稀缪发酵之分。上世纪四、五十年 代, 国内大型厂采用此工艺,目前只有个别产品用此法。
二 蒸煮
• 旋转蒸煮锅
☆ 技术参数
1、容 积:5m³(0.5m³、2 m³、3 m³、5 m³、 8 m³); 2、工作压力:0.16~0.2Mpa 3、设计压力:0.22Mpa 4、回转转速:0.72rpm 5、电机功率:1.5-3kw 6、锅体(内径):Φ2100mm(碳钢) 7、回转直径4740〔5T〕
•
厚层机械通风制曲的优点
厚层机械通风制曲采用机械翻曲,减少劳动 力和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节约制曲面积, 提高厂房利用率,厚层机械通风制曲虽电 力消耗较大但由于只用简易的设备,不配 空调,投资费用小,所以迅速在酿造行业 推广并普及,目前国内采用厚层机械通风 制曲的厂已超过三分之二了。
翻曲机
第四节 酱油发酵
三 种曲的制作
• 自动种曲培养机
• 1.具有安全型快开门
• 装置,使用方便。 2.电器控制系统采用
• 进口元件质量可靠。 3.空气净化滤芯,无
• 菌水滤芯等均采用美
• 国进口材料,国内加工,
• 并返销美国。 4.喷雾保湿设备使用的喷嘴启用国外进口原件,湿 度能符合各种种曲生长要求,保证种曲质量。
四 制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