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的一种病理状态。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程度和发生率都较高,尤其在3-5天龄时较为常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黄疸指数的评估黄疸指数是评估新生儿黄疸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黄疸指数包括黄疸指数(TcB),黄疸负荷(Jaundice Load)和总胆红素(TSB)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黄疸指数(TcB),通常采用非接触式的TcB仪器进行测量。
根据WHO的标准,新生儿黄疸程度分为五个等级:无黄疸、黄疸仅限于面部和上肢、黄疸持续扩展至向下延伸至膝下、黄疸扩散到全身的大部分区域以及高度黄疸。
根据黄疸指数的值,可以判断黄疸的程度和严重程度。
二、新生儿出生后的小时数和日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中,还包括新生儿出生后的小时数和日龄。
一般来说,黄疸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开始出现,达到峰值一般在出生后的2-4天。
因此,出生后的小时数和日龄是判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是黄疸在出生后的3天后仍然存在,就有可能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三、体重减轻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中,还可以通过体重减轻率来判断是否存在高胆红素血症。
一般来说,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天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体重减轻,这是正常的。
但如果发现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天内体重减轻程度超过了正常范围,或是黄疸伴随体重减轻,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
四、主观症状评估除了上述的客观指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主观症状,如食欲不振、嗜睡、呕吐等。
这些症状可能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表现之一,在综合评估的过程中需要予以考虑。
综上所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黄疸指数的评估、新生儿出生后的小时数和日龄、体重减轻率以及主观症状的评估等。
新生儿黄疸的科普小常识

新生儿黄疸的科普小常识新生儿黄疸是未满月婴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皮肤黏膜感染特征病症,生理性黄疸7-10天自然消退,主要出现轻微食欲不振情况。
病理性黄疸是出生24小时出现每小时血清胆红素>0.5mg/d,早产儿>4周不退或消退后重复出现。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儿科常见病症,很多新手父母缺乏对新生儿黄疸知识的了解,导致出现焦虑心理。
早期监测诊断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关键,要正确认识新生儿黄疸类型,根据患儿病症病情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一、新生儿黄疸是啥?有啥症状表现?新生儿黄疸是儿科常见症状,60%以上足月新生儿出现黄疸,约5-10%的病理性黄疸需要干预治疗。
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易导致急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约50-70%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死于急性期。
近年来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新生儿黄疸治疗以肝酶诱导剂等退黄为主对症治疗。
准确评估新生儿黄疸疾病进展,采取针对性治疗护理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1.新生儿黄疸类型病因新生儿黄疸是出生28天内出现黄疸症状,生理性黄疸是单纯因胆红素代谢引起暂时性黄疸,大多数新生儿黄疸现象不需治疗。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检查诊断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要立刻就医。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原因包括红细胞较多,早产儿肝脏功能未发育成熟,肠道功能未完全成熟等。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主要原因是内脏器官发育不成熟导致。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常见原因为疾病原因引起体内胆红素过多,影响新生儿胆红素的摄取代谢。
一些肠道类疾病造成新生儿胆道不通畅,可能由于母婴特殊关系造成,如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喂养新生儿造成。
1.新生儿黄疸临床症状诊断新生儿黄疸是生长发育中的生理现象,新生儿黄疸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明显,主要特征是皮肤呈橘黄色,严重的新生儿四肢会出现橘黄色现象。
新生儿出现黄疸会伴随体温升高嗜睡等现象,新生儿黄疸通常持续10-15天,大多数新生儿黄疸不需治疗,如果宝宝黄疸生长发展迅速程度严重,黄疸现象长期不消退,出现精神萎靡吃奶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婴儿正常黄疸范围

婴儿正常黄疸范围
一、婴儿正常黄疸范围1. 婴儿正常黄疸范围2. 婴儿黄疸有哪些表现 3. 婴儿黄疸做什么检查二、婴儿黄疸怎么消三、婴儿黄疸的科学治疗
婴儿正常黄疸范围
1、婴儿正常黄疸范围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
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
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
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2、婴儿黄疸有哪些表现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病理性黄疸: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染。
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染。
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水肿、心衰。
表现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
3、婴儿黄疸做什么检查胆红素检测,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要指标,可采取静脉血或微量血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TSB)。
经皮测胆红素仪为无创的检测方法,操作便捷,经皮胆红素值(TcB)与微量血胆红素值相关性良好,由。
黄疸诊断标准

黄疸诊断标准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巩膜和黏膜呈现黄色。
黄疸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机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或溶血等病理因素引起的。
因此,对黄疸的诊断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明显的皮肤、巩膜和黏膜黄染,伴有尿呈深色、大便呈浅色、全身瘙痒等症状。
在临床上,黄疸的程度可根据患者的皮肤、巩膜黄染程度来进行分级,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胆红素,正常值为总胆红素小于17.1μmol/L,直接胆红素小于6.8μmol/L。
如血清胆红素升高,提示存在胆红素代谢异常。
2. 血清转氨酶,肝功能异常时,ALT、AST等转氨酶水平常升3. 血清蛋白电泳,在肝病患者中,白蛋白水平常下降,球蛋白水平升高。
4. 凝血功能检查,肝脏功能异常时,凝血酶原时间常延长。
5. 肝脏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判断肝脏结构是否异常。
三、病史和体格检查。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曾经患有的肝病、胆道疾病、溶血性贫血等情况。
体格检查时要注意观察肝脏、脾脏是否肿大,有无腹水等表现。
四、病因诊断。
除了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外,医生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黄疸的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胆道梗阻(如胆结石、胆管癌)、溶血性贫血等。
对于不明原因的黄疸,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肝穿刺活检、胆道造五、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诊断,可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黄疸。
一般来说,当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升高,伴有肝功能异常或胆道梗阻的证据时,可以诊断为黄疸。
但需要注意的是,黄疸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因此诊断时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
六、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黄疸,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引起的黄疸,可以采用抗病毒治疗、肝保护治疗等方法;对于胆结石、胆管癌引起的黄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等。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目录新生儿黄疸分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正常值常见的几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症状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新生儿黄疸的检查新生儿黄疸应该如何治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药方湿热蕴郁中焦,发为阳黄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湿邪内蕴,肝脾失和茵陈丹参汤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轻度黄疸对新生儿具有保护作用预防高危儿发生黄疸的措施新生儿黄疸指数解析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概述湿热型黄疸热毒型黄疸瘀滞型黄疸脾湿型黄疸饮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新生儿黄疸应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常见误区诱发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有哪些?新生儿黄疸的鉴别诊断新生儿黄疸诊疗技术(含经验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方适宜技术新生儿黄疸分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正常值常见的几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症状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新生儿黄疸的检查新生儿黄疸应该如何治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药方湿热蕴郁中焦,发为阳黄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湿邪内蕴,肝脾失和茵陈丹参汤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轻度黄疸对新生儿具有保护作用预防高危儿发生黄疸的措施新生儿黄疸指数解析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概述湿热型黄疸热毒型黄疸瘀滞型黄疸脾湿型黄疸饮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新生儿黄疸应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常见误区诱发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有哪些?新生儿黄疸的鉴别诊断新生儿黄疸诊疗技术(含经验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方适宜技术展开编辑本段新生儿黄疸分类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
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

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刚出生的婴儿很容易出现黄疸的现象,有时侯宝宝在出院前就有黄疸升高,有时是回家几天以后才出现;所以妈妈需要细心观察,一旦发生不正常的黄疸,就必须回医院检查;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妈妈就不需要担心,因为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发现超过了生理性的范围,就必须注意是不是有其他的病变,所以妈妈要特别注意宝宝回家后的肤色变化;专家认为,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一、生理性黄疸通常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两个星期就要注意了;病理性黄疸的原因Reasons黄疸不必中断哺乳如果经过种种检验证实,是因为喂母乳引起黄疸的话,也不必中断母乳的哺喂,除非指数高到需要换血的地步,可暂时停止哺喂母乳两天,等黄疸消退后再重新喂母乳;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因为新生儿不需要那么多的红血球;红血球被破坏的代谢产物就是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高,即“高胆红素症”,会引起黄疸;一般胆红素分为直接型与间接型,直接型的胆红素主要是肝脏胆道的问题;间接型的黄疸是由于红血球破坏过多,使胆红素太高,这可能会造成脑部核黄疸,所以都需注意;1.红血球破坏过多红血球破坏过多,这多半是间接型的高胆红素造成,它可以自由进出脑部,一旦脑部发育不成熟、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早产,就更容易造成伤害,因为黄疸主要就怕对脑部造成伤害;黄疸太高会造成脑部产生核黄疸,导致脑部神经发展障碍,甚至会死亡;但如果胆红素指数不高就可能没有问题;黄疸也可能由于在妈妈怀孕的时侯,抗体由胎盘传到宝宝身上,宝宝就可能会造成溶血问题妈妈与宝宝的血型不合,大部分O型血型的妈妈生A型血型或B型血型的宝宝比较容易发生,因为妈妈体内有抗A、抗B的抗体,但专家强调,这不代表O型血型妈妈生的孩子一定会有问题;而蚕豆症的孩子由于红血球酵素的缺乏,在某些状态下红血球很容易被破坏,而造成溶血,或者本身先天血球构造不良的宝宝也可能造成溶血性的黄疸;2.肝脏代谢减少新生儿的肝脏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胆红素经肝脏排泄出来,代谢来不及也会造成黄疸;如果宝宝因为感染造成肝脏功能有问题,或者肝、胆道有先天性异常也会导致黄疸升高;3.混合型当然也有可能以上两者原因均有,这需要由医生来判断比较好;4.喂母乳造成许多人会认为喂母乳与黄疸有关,其实并不尽然,专家认为要把其他造成黄疸原因都排除,才能说是因为母奶造成黄疸;由于前1个星期的黄疸,有可能是因为喂食不足所导致脱水,这时如果指数小于20mg/dL就没有问题,因为至今还没有因母乳性黄疸产生脑病变报告的文献,所以一般不用终止母乳喂食,但如果超过20mg/dL,可以暂时停止喂母乳,用婴儿奶粉辅助;如果在48小时之内黄疸改善再重新喂食母乳,胆红素可能会稍微回升2~4 mg/dL,对宝宝不会有影响;母乳所产生的黄疸,大约会在1~3个月内完全消失;新生儿易发哪些疾病新生儿是指刚出生0--28天的出生婴儿,这个时候宝宝时很脆弱的,很容易就感染疾病;而且新生儿的很多常见疾病是只有宝宝在新生儿时期才会有的;年轻的父母要特别对待;1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性、表浅的微弱呼吸,是分娩过程中产程过长,引起严重缺氧之故,若胎儿心率每分钟超过160次或低于100次均为缺氧征象;轻者一般经清除呼吸道异物、拍打屁股、弹脚心,呼吸可很快恢复;严重者可致脑细胞坏死或于24小时内死亡;2头颅血肿和产瘤新生儿出生数天内见头部出现一圆形肿物,若触之见边缘清楚,不超过骨缝,称为头颅血肿;若触之边缘不清楚,肿块超过骨缝,有波动感,称为头皮水肿,即产瘤;一般血肿可在1至4个月吸收,而水肿可在出生2至3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引起;有颅内出血者表现为烦躁不安,高声尖叫,呕吐、抽搐、前囟膨隆,头向后仰,两眼凝视,呼吸困难,不吃不喝,嗜睡,肌肉松弛,反射消失;这是一种危重症,抢救不及时易至死亡;4新生儿肺炎这也是一种严重病症;新生儿患肺炎时很少咳嗽,仅表现一般状况差,反应低下,口吐白沫,烦躁,哭声无力,不吃奶,体温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青等;本病应送医院抢救;5新生儿溶血症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或是婴儿患有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引起;表现为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等;血型不合常见于母亲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者;这种血型不合事实上很常见,但引起溶血症者仅%,原因不清;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是一种见于男婴的遗传病;由于体内缺乏这种酶,一旦缺氧、接触樟脑丸、服用磺胺药、注射维生素K等即可诱发溶血;6新生儿败血症若婴儿在出生前孕妇有细菌感染,或在分娩时胎膜早破细菌经产道上行感染给胎儿,或胎儿出生后发生脐炎,皮肤生疮等,使细菌进入婴儿血循环中而发病;本病表现为少吃,哭声低,体温不升,黄疸加重,高热和寒颤等;此为危重病应及时就医;出生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由于对外界环境尚不适应,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很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脐炎、脓疱疮、新生儿肺炎等;但只要做好家庭内预防工作,这些病还是可以避免的。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导语: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是多少,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黄疸,这是一种幼儿的身体常出现的问题,而新生儿身体抵抗力非常弱,而又有很多新生儿的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是多少,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黄疸,这是一种幼儿的身体常出现的问题,而新生儿身体抵抗力非常弱,而又有很多新生儿的疾病,很多父母就会很担心,但是光担心是不够的啊,我们需要了解,今天看看这个黄疸的一些知识吧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那么,怎么区分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呢?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足月儿的黄疸在2周后就退下,皮肤应该是正常的颜色。
而正常的胆红素值应该是小于17.1umol/L,在17.1-34.2umol/L是隐性黄疸,在34.2-171umol/L是轻度黄疸,在171-342umol/L是中度黄疸,大于342是重度黄疸。
黄疸还是需要积极的治疗,并且要检查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即为正常。
另外,生理性黄疸的孩子除了皮肤黄染外,在食欲和精神方面都没有。
新生儿黄疸标准指标

新生儿黄疸标准指标现如今初生儿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最近出生儿疾病开始肆虐,这种疾病使我们孩子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苦痛折磨,为此,很多家长也是愁坏了,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诊,孩子的病却少有起色,而且久而久之,这种疾病还会衍生出其他疾病,出生儿黄疸指数是衡量我们初生儿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生儿黄疸标准相关内容吧。
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17.1umol为正常值范围治疗方法:1、病因治疗先应明确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除病因。
2、药物治疗(1)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每日4~8mg/kg,副作用有嗜睡及吮奶缓慢。
(2)糖皮质激素:可用泼尼松每日1~2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0.3~0.5mg/kg,但应根据引起黄疸病因慎重使用。
3、光疗凡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均可进行光疗,一般血清总胆红素达205.2~256.5μmol/L(12~15mg/dl)以上时使用。
若已确诊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症时,一旦出现黄疸即可使用光疗。
使用光疗时应注意:①光疗箱温度应保持30℃左右,湿度60%。
②婴儿应全身赤裸,用黑纸保护双眼,并遮盖睾丸,除喂奶及护理操作时暂停外,应持续照射。
③定期用蓝光辐射计测其功能。
最有效的光谱波长427~475nm的蓝光。
灯源与婴儿距离50cm,总瓦数为160~320W。
使用光疗的副作用有发热、腹泻、皮疹、核黄素缺乏、血小板减少、青铜症等,停光疗后可自行恢复。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新生儿黄疸标准的内容,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对我们出生儿黄疸指数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当我们的儿童出现相关的情况就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免去我们家长的困扰,让更多的人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
刚出生的婴儿很容易出现黄疸的现象,有时侯宝宝在出院前就有黄疸升高,有时是回家几天以后才出现。
所以妈妈需要细心观察,一旦发生不正常的黄疸,就必须回医院检查。
?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妈妈就不需要担心,因为是正常现象。
但如果发现超过了生理性的范围,就必须注意是不是有其他的病变,所以妈妈要特别注意宝宝回家后的肤色变化。
?
专家认为,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
一、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
二、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两个星期就要注意了。
?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Reasons?
黄疸不必中断哺乳?
如果经过种种检验证实,是因为喂母乳引起黄疸的话,也不必中断母乳的哺喂,除非指数高到需要换血的地步,可暂时停止哺喂母乳两天,等黄疸消退后再重新喂母乳。
?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
因为新生儿不需要那么多的红血球。
红血球被破坏的代谢产物就是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高,即“高胆红素症”,会引起黄疸。
一般胆红素分为直接型与间接型,直接型的胆红素主要是肝脏胆道的问题;间接型的黄疸是由于红血球破坏过多,使胆红素太高,这可能会造成脑部核黄疸,所以都需注意。
?
1.红血球破坏过多?
红血球破坏过多,这多半是间接型的高胆红素造成,它可以自由进出脑部,一旦脑部发育不成熟、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早产,就更容易造成伤害,因为黄疸主要就怕对脑部造成伤害。
黄疸太高会造成脑部产生核黄疸,导致脑部神经发展障碍,甚至会死亡。
但如果胆红素指数不高就可能没有问题。
?
黄疸也可能由于在妈妈怀孕的时侯,抗体由胎盘传到宝宝身上,宝宝就可能会造成溶血问题(妈妈与宝宝的血型不合),大部分O型血型的妈妈生A型血型或B型血型的宝宝比较容易发生,因为妈妈体内有抗A、抗B的抗体,但专家强调,这不代表O型血型妈妈生的孩子一定会有问题。
而蚕豆症的孩子由于红血球酵素的缺乏,在某些状态下红血球很容易被破坏,而造成溶血,或者本身先天血球构造不良的宝宝也可能造成溶血性的黄疸。
?
2.肝脏代谢减少?
新生儿的肝脏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胆红素经肝脏排泄出来,代谢来不及也会造成黄疸。
如果宝宝因为感染造成肝脏功能有问题,或者肝、胆道有先天性异常也会导致黄疸升高。
?
3.混合型?
当然也有可能以上两者原因均有,这需要由医生来判断比较好。
?
4.喂母乳造成?
许多人会认为喂母乳与黄疸有关,其实并不尽然,专家认为要把其他造成黄疸原因都排除,才能说是因为母奶造成黄疸。
由于前1个星期的黄疸,有可能是因为喂食不足所导致脱水,这时如果指数小于20mg/dL就没有问题,因为至今还没有因母乳性黄疸产生脑病变报告的文献,所以一般不用终
止母乳喂食,但如果超过20mg/dL,可以暂时停止喂母乳,用婴儿奶粉辅助。
如果在48小时之内黄疸改善再重新喂食母乳,胆红素可能会稍微回升2~4 mg/dL,对宝宝不会有影响。
母乳所产生的黄疸,大约会在1~3个月内完全消失。
新生儿易发哪些疾病
新生儿是指刚出生0--28天的出生婴儿,这个时候宝宝时很脆弱的,很容易就感染疾病。
而且新生儿的很多常见疾病是只有宝宝在新生儿时期才会有的。
年轻的父母要特别对待。
(1)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性、表浅的微弱呼吸,是分娩过程中产程过长,引起严重缺氧之故,若胎儿心率每分钟超过160次或低于100次均为缺氧征象。
轻者一般经清除呼吸道异物、拍打屁股、弹脚心,呼吸可很快恢复。
严重者可致脑细胞坏死或于24小时内死亡。
(2)头颅血肿和产瘤新生儿出生数天内见头部出现一圆形肿物,若触之见边缘清楚,不超过骨缝,称为头颅血肿;若触之边缘不清楚,肿块超过骨缝,有波动感,称为头皮水肿,即产瘤。
一般血肿可在1至4个月吸收,而水肿可在出生2至
(3)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引起。
有颅内出血者表现为烦躁不安,高声尖叫,呕吐、抽搐、前囟膨隆,头向后仰,两眼凝视,呼吸困难,不吃不喝,嗜睡,肌肉松弛,反射消失。
这是一种危重症,抢救不及时易至死亡。
(4)新生儿肺炎这也是一种严重病症。
新生儿患肺炎时很少咳嗽,仅表现一般状况差,反应低下,口吐白沫,烦躁,哭声无力,不吃奶,体温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青等。
本病应送医院抢救。
(5)新生儿溶血症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或是婴儿患有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引起。
表现为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等。
血型不合常见于母亲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者。
这种血型不合事实上很常见,但引起溶血症者仅%,原因不清。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是一种见于男婴的遗传病。
由于体内缺乏这种酶,一旦缺氧、接触樟脑丸、服用磺胺药、注射维生素K 等即可诱发溶血。
(6)新生儿败血症若婴儿在出生前孕妇有细菌感染,或在分娩时胎膜早破细菌经产道上行感染给胎儿,或胎儿出生后发生脐炎,皮肤生疮等,使细菌进入婴儿血循环中而发病。
本病表现为少吃,哭声低,体温不升,黄疸加重,高热和寒颤等。
此为危重病应及时就医。
出生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由于对外界环境尚不适应,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很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脐炎、脓疱疮、新生儿肺炎等。
但只要做好家庭内预防工作,这些病还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