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播种机设计

合集下载

玉米、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免耕播种机的设计【波纹圆盘犁刀破茬、双圆盘式开沟器、双箱排种器一体机构】

玉米、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免耕播种机的设计【波纹圆盘犁刀破茬、双圆盘式开沟器、双箱排种器一体机构】

前言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属中温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也属西北风沙源头带,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无霜期短,春旱严重,风沙较大,气候干燥,年降雨量50~250mm。

农业用水主要依靠冰雪融溶的雪水资源补给,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糖、瓜果商品生产基地[1]。

在该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利于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和有机质,促进沙尘天气的改善,减少农田的风蚀,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02年,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了保护性耕作项目,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北方8省(区、市)建立了38个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县;后以京津地区及西北风沙源头区为重点,形成了一个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网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于2004年正式加入这个推广网络,在国家项目推动下,免耕播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免耕播种技术川。

通过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能满足保护性耕作、节能减排和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需求,推动保护性耕作迅速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4]。

新疆兵团根据地理生态特点,推广免耕播种技术,形成了玉米、小麦、大麦等;作物免耕播种技术作业规范。

关键词:开沟;排种;施肥;免耕;播种目录1引言 (1)1.1免耕播种机的国外发展现状 (1)1.2 国内发展现状 (1)1.3免耕播种机面临问题 (2)2免耕播种技术概况 (4)2.1免耕播种技术实施概况 (4)2.2主要技术模式 (4)2.3免耕播种机具的推广使用 (5)2.4免耕播种机总体结构设计 (5)3免耕部分设计方案 (7)3.1机架的设计 (7)3.2破茬刀盘的设计 (7)3.3 开沟器的设计 (11)3.4覆土轮 (14)4播种部分设计方案 (15)4.1播种箱 (15)4.2 排种轴 (15)4.3 排种器的设计 (16)4.4地轮 (16)总结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本文首先介绍了免耕播种机国外发展及国内发展现状,其中主要介绍国外和国内的免耕播种机现有机型及其优缺点,随后着重介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免耕播种机推广情况。

小籽粒中药材精密播种机设计

小籽粒中药材精密播种机设计

=;;;;;;;;;;;;;;;;;;;;;;;;;;;;;;;;;;;;;;;;;;;;;;;;;;;;;;;;;;;;;;;;;;;;;;;;;;;;;;;;;;;;;;;;;;;;;;;;;;;;;;;;;;;;;;;;;;;;;;;;;;;;;;;;;;;;;;;;;;;;;;;;;;;;;;;;;;;;;;;;;;;;;;;;;;;;;;;;;;;;;;;;;;;;;;;;;;;;;;;;;;;;;;;;;;;;;;;;;;;;;;;;;;;;;;;;;;;;;;;;;;;;;;;;;;;;;;;;;;;;;;;;;;;;;;;;;;;;;;;;;;;;;;;;;;;;;;;;;;;;;;;;;;;三摘要:文章介绍了新设计的小型中药材电动小籽粒精密播种机,该机采用电动驱动、电动排种,能够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工序。

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可满足小籽粒精密播种均匀、落籽精准、株行距可调、操作简单I::::::::::::::::::::::::::::::::::::::::::::::::::::::::::::::::::::::::::::::::::::::::::::::::::::::::{^:由_sJ.»小籽粒中药材精密播种机设计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张亚振张秀平陈林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精准农业以及环保发展意识的增强,广大农民对中、小型农业机械的需求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1小型电动农业机械研发概述目前,广泛应用的播种机械均以拖拉机为动力装置。

但是,由于拖拉机牵引的播种机在实施作业时存在机械震动较大、拖拉机进地碾压严重、工作不稳定等因素,从而直接影响播种作业质量,且作业回转半径大,不宜小地块作业,碳排放和噪声污染较大,作业成本偏高。

为此,有必要解决由拖拉机为动力进行播种作业带来的问题,客观上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动力取代拖拉机。

近几年我国个别研究机构和农机企业开始研发生产以电机为驱动动力的小型农业机械,如植保机械(电动喷雾器、无人飞机等)、草坪整修机械等,以电力为动力装置的播种机械虽有所起步,但还未进入推广使用阶段,且主要是以单行和小型播种为主。

小型多功能精密播种机的设计

小型多功能精密播种机的设计

小型多功能精密播种机的设计
彭斌;魏敏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2(000)033
【摘要】本设计是根据国内外播种机的发展趋势,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以及本着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原则,而设计的一种能同时完成播种施肥工作的小型多功能精密播种机.该机结构上优点,使之能适应各种田地的播种.小到1-2分大的田块,大到上百亩的田块,不管是平坝,还是浅丘地区;无论是板结的土质,还是疏松的土质都能适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配置合适的播种器.通过调节犁铧和种子储存孔的行距,能够轻松地播种小麦、大麦、高粱、大豆、玉米等旱粮作物.本例着重对播种机排种器、排肥嚣、开沟器、覆土器以及镇压轮等结构进行设计选择.
【总页数】2页(P168-169)
【作者】彭斌;魏敏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机电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机电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小型多功能体育馆建筑声学设计探索——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多功能体育馆为例 [J], 邵文;张三明
2.小型多功能礼堂设计--明都礼堂建筑和声学设计有感 [J], 蔡进彬
3.小型蔬菜穴盘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J], 玄冠涛;邵园园;侯加林;王连文;吕钊
钦;史春余;刘中正
4.用设计方法学进行产品设计——小型多功能健身器的方案设计 [J], 马星国;赵洪青;吴迎春
5.小型精密播种机系统的设计 [J], 赵凌云;庞党锋;郝立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播种机设计及优化分析

播种机设计及优化分析

播种机设计及优化分析一、引言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它的设计和性能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提高农田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播种机的设计原理、现有问题和优化方案进行分析。

二、播种机设计原理1. 播种方式:播种机可以分为直播式和株式两种方式。

直播式是将种子直接撒在地面上,再覆盖一层土壤;株式是将种子埋在土壤中的犁沟内。

设计时需要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环境选择适当的播种方式。

2. 种子排列:种子排列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设计播种机时需要考虑种子排列的均匀性,可以采用槽轮或者振动装置来实现种子的均匀排放。

3. 播种深度和间距:播种深度和间距对农作物的生长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设计播种机时需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条件来确定合适的播种深度和间距。

三、现有问题分析1. 播种深度不一致:一些传统的播种机在播种深度上存在着不一致的问题。

这会导致植株的生长不均匀,影响作物的产量。

2. 播种机结构复杂:一些传统播种机的结构复杂,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进行调整和维护,不利于农作业的快速开展。

3. 播种效率低下:一些传统播种机的播种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

四、优化方案1. 优化播种机的设计结构: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简化播种机的结构,减少维护成本和维修时间。

同时,引入自动化调整装置,可以根据种植需求自动调整播种深度和间距。

2. 引入传感技术:利用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和养分含量等信息,从而根据实时数据调整播种方式和播种参数,提高播种的准确性和效率。

3. 优化种子排放装置:采用新型种子排放装置,结合槽轮和振动装置,可以实现种子的均匀排放,提高种子的利用率和作物的产量。

4. 结合智能化技术:利用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对播种机进行优化。

通过对大量农田数据的分析,可以制定更科学的播种策略,提高播种机的适应性和效率。

五、结论播种机的设计和优化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小麦精密播种机的设计

小麦精密播种机的设计
小麦播种机的类型很多,结构形式不尽相同,但基本构造都包含如 下内容:
种子箱 机架
行走轮
排种器
传动装置
镇压轮
开沟器
覆土器
小麦播种机的总体结构
二、小麦精密播种机的整机三维视图
1、种子箱 2、机架 3、地轮 4、开沟器 5、排种器 6、镇压轮/覆土器 7、传动机构
小麦播种机的发展
我国对于精密播种机的研究始于 70、80年代,之前都是以人畜力 为动力,小麦播种机结构简单,价 格低廉,小麦种子在田间分布不均 匀,出苗率差,小麦作物产量低下, 人工花费时间多。而中国人口众多, 小麦的需求量远不足以满足人们的 需求,以及需要减轻人工耗费量, 因此,我国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对小 麦精密播种机进行研究,以提高播 种的均匀性,保证种子在田间分布 均匀,播种量精确,播深一致,种 子的粒距、株距一致,以达到减少 种子使用量,减少田间间苗用工, 为种子的生长发育提供优良条件, 保证作物稳产、高产。
播种机的其他机构
二、种子箱 种子箱的形状有矩形、圆 形、梯形,所用的材料为 薄钢板,或者是塑料制成, 种子箱箱身与箱底要有一 定的倾斜度,使种子能够 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流向 排种器内,种子箱要便于 清理。
播种机的其他机构
三、地轮
地轮的作用是在机身向 前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安 装在地轮轴上的齿轮转动, 将动力传递给排种器。地 轮采用铸铁铸造成型,中 间做成镂空形状,为了节 省材料以及减轻重量,地 轮轮缘外圈有地轮爪,能 够很好地抓紧地表,增大 摩擦,减少打滑。
小麦播种机的发展
第二章 排种器


一、排种器的简介 二、排种器的总体结构 三、排种器的零部件 四、排种器内种子的运动情况
排种器的简介
对于任何一种播种机来说,核心就是排种器, 它决定播种机工作质量和工作性能优劣的重要因 素,播种机能否满足农业技术的要求或满足程度 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排种器的工作状 况。排种器可谓播种机的心脏,通常配置在种子 箱的底部或侧壁式箱内。 排种器的工艺实质: 通过排种器对种子的作用,将种子由群体化为 个体、或均匀的种子流或连续的单粒种子。

一器四行针孔气力式蔬菜播种机的设计

一器四行针孔气力式蔬菜播种机的设计

一器四行针孔气力式蔬菜播种机的设计针孔气力式蔬菜播种机是一种高效、精准的播种设备,能够大大提高
播种效率和种植质量。

在这种机器中,采用气压驱动针孔机构进行播种,
能够保证每一颗种子都能被准确地种植到预定的位置上,并且种植密度均匀。

首先,设计这一种播种机的关键是针孔机构。

针孔机构通过气压控制,将种子排放到被播种的土壤中。

这种设计能够保证播种的深度和角度都是
一致的,从而避免了种子落地后的移位或者重叠现象,确保了种植的准确
性和一致性。

其次,播种机的结构应该尽可能简单,便于维护和清洁。

播种机主体
采用轻质材料制造,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易于携带和存储。

播种机的各个
部件应该易于拆卸和清洗,方便用户对机器进行日常维护。

另外,播种机的操作界面也应该简单易懂,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设置,调整种子的播放量和间距,以适应不同蔬菜种植的需要。

操作界面也应该
设计人性化,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和舒适。

最后,为了提高播种机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设计中应该考虑到机器
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使用高品质的零部件,合理设计机器结构,确保播种
机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依然能够保持高效、稳定的播种效果。

综上所述,一器四行针孔气力式蔬菜播种机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针
孔机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整体结构的简洁性和易维护性、操作界面的人
性化和操作便捷性,以及耐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因素,从而为种植户提
供一款高效、便捷、稳定的播种设备。

一种用于麦冬苗栽培机[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用于麦冬苗栽培机[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429165.1(22)申请日 2019.12.30(73)专利权人 四川省源地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618400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洛水镇南元村四组(72)发明人 庞刚华 (51)Int.Cl.A01G 9/16(2006.01)A01G 9/24(2006.01)A01G 9/26(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用于麦冬苗栽培机(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麦冬苗栽培机,包括机架和栽培装置,机架安装在栽培装置的上端,通过在机壳的内壁设置保温层,可保存制热器产生的温度,对于夜间保温有较好的效果,避免麦冬苗因低温死亡,降低麦冬苗的死亡率,可保持栽培机架内部的湿度,避免栽培机内部过于干燥,提升了麦冬苗的成活率,在湿帘的同侧安装有灯管,起到照明的作用,便于查看麦冬苗,通过将渗透孔与软管粘接连接,软管具有伸缩性,在栽培容器的底部设置滑块,滑块与滑轨嵌合连接,可将栽培容器拉出机架,便于对麦冬苗施肥、松土与驱虫,提升栽培机便捷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CN 211793263 U 2020.10.30C N 211793263U1.一种用于麦冬苗栽培机,包括机架(1)和栽培装置(2),机架(1)安装在栽培装置(2)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置有机壳(11)、加热器(12)、温度计(13)和栽培容器(14),机壳(11)的两侧安装有加热器(12),机壳(11)的侧壁安装有温度计(13),机壳(11)的内部设置有栽培容器(14);所述栽培装置(2)设置有驱动装置(21)、检修门(22)、散热孔(23)和控制板(24),驱动装置(21)的侧壁安装有检修门(22),驱动装置(21)的另一侧壁开设有散热孔(23),散热孔(23)的同侧安装有控制板(24)。

前置挖掘式小型履带川麦冬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前置挖掘式小型履带川麦冬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前置挖掘式小型履带川麦冬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李爱潮;郑志安;黄璐琦;高磊;崔宝聪;魏青
【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
【年(卷),期】2024(46)9
【摘要】针对川麦冬收获时根土分离难度大、易损伤茎苗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前置挖掘式小型履带麦冬收获机,由挖掘装置、输送筛选装置、液压装置和行走装置等
组成。

为确定收获机的可行性,根据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法构建入土角度、振
动链的输送速度、振动轮的振动频率对麦冬收获损伤率、明茎率和带土率的回归模型,优化回归模型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即机器的前进速度为0.1m/s、入土角度为20°、振动链的转速为190r/min、振动轮的振动频率为600Hz。

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
参数组合下,麦冬收获损伤率为2.94%,明茎率为96.7%,带土率为12.5%,达到了较
为理想的收获效果。

研究可为麦冬收获机的完善和作业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总页数】8页(P58-65)
【作者】李爱潮;郑志安;黄璐琦;高磊;崔宝聪;魏青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25.7
【相关文献】
1.阜阳市研制的小型履带式玉米收获机试验成功
2.小型履带收获机中途试验机的研发及应用
3.4YL-130型履带自走式叶菜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4.跨式油茶果收获机
履带底盘行走液压系统设计与试验5.履带自走式缓坡地王草收获机底盘设计与试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冬播种机的设计摘要:当今社会,农业机械在机械工业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农耕的生产自动化,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将会出现并使用,本课题来源于当今社会机械工业麦冬播种设备的创新和更新换代基础之上,通过设计出麦冬播种机,从而来满足当今社会麦冬播种设备不足的缺陷。

国内麦冬播种机设备的研发及制造要与全球号召的高效经济、播种质量好,效率高等主题保持一致。

近期对机械行业中麦冬播种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传统的麦冬种子在没有麦冬播种机而需要人工播种的情况下,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所以设计一个专用的麦冬播种机势在必行。

本文运用大学所学的知识,提出了麦冬播种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中所必须的理论计算和相关强度校验,构建了麦冬播种机总的指导思想,从而得出了该麦冬播种机的优点是高效,经济,并且播种质量高,运行平稳的结论。

关键词:麦冬播种机;质量;设计;经济;结论The design of Ophiopogon japonicus seeder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disciplinary mutual infiltration, mutu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various industry, extensive use of new structure, new materials, new technology, the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is large, efficient, reliable, energy saving, Recently, the use of machinery industry, bearing and shaft sleeve shaft were investigated, found that the shaft, bearings and bushings in the machinery industry is one of the key parts.Come very naturally in the assembly of the installation is also very simple. In the installation if the use of artificial pressure with not only the labor intensity is too large and the size of each other is not easy to ensure the shaft, bearing and shaft sleeve, so the design of a special press be imperative. Graduation project this time is a tube axial compressive loading machi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to design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main parts of the strength check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is efficient, economical, and high safety, stable operation. The overall plan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wo axle sleeve on the plane, the motor reducer to provide power through belt drives the screw rod to rotate, and drives the head movement, a nut, a rotary motion of the linear motion of press. Block type safety clutch overload protection with teeth,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pipe after drilling through the drilling template.Key words:Machine manufacture;Crankshaft;Processing craft;Fixture;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3)3. 播种机的类型 (6)4. 播种机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8)5. 麦冬播种机总体方案结构的设计 (10)5.1 麦冬播种机的总体方案图 (12)5.2 麦冬播种机的工作原理 (14)6. 机械结构的设计 (14)6.1 电机的选型计算 (15)6.2 链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6)6.3 弹簧的设计计算 (17)7. 开沟器及其起落机构 (18)7.1 开沟器的要求 (21)7.2 开沟器的结构类型 (21)7.2.1 芯铧式开沟器 (22)8. 镇压轮的结构类型 (23)9. 三维软件设计总结 (24)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机械设计是一门通过设计新产品或者改进老产品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应用技术科学。

它涉及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主要研究产品的尺寸、形状和详细结构的基本构思,还要研究产品在制造、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机械产品的应用。

这方面包括选择、订购、验收、安装、调整、操作、维护、修理和改造各产业所使用的机械和成套机械装备,以保证机械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机械产品的应用。

这方面包括选择、订购、验收、安装、调整、操作、维护、修理和改造各产业所使用的机械和成套机械装备,以保证机械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研究机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过度耗费方面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这是现代机械工程的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而且其重要性与日俱增。

机械的种类繁多,可以按几个不同方面分为各种类别,如:按功能可分为动力机械、物料搬运机械、粉碎机械等;按服务的产业可分为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力机械、流体机械、仿生机械等。

另外,机械在其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用等过程中都要经过几个工作性质不同的阶段。

按这些不同阶段,机械工程又可划分为互相衔接、互相配合的几个分支系统,如机械科研、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运用和维修等。

机械可以完成人用双手和双目,以及双足、双耳直接完成和不能直接完成的工作,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好。

现代机械工程创造出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复杂的机械和机械装置,使过去的许多幻想成为现实。

人类现在已能上游天空和宇宙,下潜大洋深层,远窥百亿光年,近察细胞和分子。

新兴的电子计算机硬、软件科学使人类开始有了加强,并部分代替人脑的科技手段,这就是人工智能。

这一新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影响,而在未来年代它还将不断地创造出人们无法想象的奇迹。

人类智慧的增长并不减少双手的作用,相反地却要求手作更多、更精巧、更复杂的工作,从而更促进手的功能。

手的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人脑的智慧。

在人类的整个进化过程中,以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脑与手是互相促进和平行进化的。

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之间的关系近似于脑与手之间的关系,其区别仅在于人工智能的硬件还需要利用机械制造出来。

过去,各种机械离不开人的操作和控制,其反应速度和操作精度受到进化很慢的人脑和神经系统的限制,人工智能将会消除了这个限制。

计算机科学与机械工程之间的互相促进,平行前进,将使机械工程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新的一轮大发展。

19世纪时,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还很有限,在欧洲的大学院校中它一般还与土木工程综合为一个学科,被称为民用工程,19世纪下半叶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进入20世纪,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机械工程开始分解,陆续出现了专业化的分支学科。

这种分解的趋势在20世纪中期,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后期间达到了最高峰。

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扩大到远非个人所能全部掌握,一定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过度的专业化造成知识过分分割,视野狭窄,不能统观和统筹稍大规模的工程的全貌和全局,并且缩小技术交流的范围,阻碍新技术的出现和技术整体的进步,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

封闭性专业的专家们掌握的知识过狭,考虑问题过专,在协同工作时配合协调困难,也不利于继续自学提高。

因此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又出现了综合的趋势。

人们更多地注意了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领域,合并分化过细的专业。

综合-专业分化-再综合的反复循环,是知识发展的合理的和必经的过程。

不同专业的专家们各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足够的综合知识来认识、理解其他学科的问题和工程整体的面貌,才能形成互相协同工作的有力集体。

综合与专业是多层次的。

在机械工程内部有综合与专业的矛盾;在全面的工程技术中也同样有综合和专业问题。

在人类的全部知识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有处于更高一层、更宏观的综合与专业问题。

机械工程通过不断扩大的实践,从分散性的、主要依赖匠师们个人才智和手艺的一种技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有理论指导的、系统的和独立的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是促成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机械大生产的主要技术因素。

动力是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

17世纪后期,随着各种机械的改进和发展,随着煤和金属矿石的需要量的逐年增加,人们感到依靠人力和畜力不能将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英国,纺织、磨粉等产业越来越多地将工场设在河边,利用水轮来驱动工作机械。

但当时的煤矿、锡矿、铜矿等矿井中的地下水,仍只能用大量畜力来提升和排除。

在这样的生产需要下,18世纪初出现了纽科门的大气式蒸汽机,用以驱动矿井排水泵。

但是这种蒸汽机的燃料消耗率很高,基本上只应用于煤矿。

1765年,瓦特发明了有分开的冷凝器的蒸汽机,降低了燃料消耗率。

1781年瓦特又创制出提供回转动力的蒸汽机,扩大了蒸汽机的应用范围。

蒸汽机的发明和发展,使矿业和工业生产、铁路和航运都得以机械动力化。

蒸汽机几乎是19世纪唯一的动力源,但蒸汽机及其锅炉、凝汽器、冷却水系统等体积庞大、笨重,应用很不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