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缺素症危害及预防措施
草莓、蓝莓、西瓜、哈密瓜叶子发黄怎么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草莓、蓝莓、西瓜、哈密瓜叶子发黄怎么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草莓、蓝莓、西瓜、哈密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叶子发黄的情况,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初中的生物课本里面就有关于影响植物生长的各类营养元素的作用介绍,绿色植物叶片发黄主要是由于营养元素缺乏导致的。
草莓叶子发黄怎么办?1.干湿差距过大,植株长时间不浇水后叶子先焉萎然后变黄,也有就是长时间不浇水忽然浇如大量水后根本未适应发黄。
正确的做法:草莓浇水要模仿大自然有晴有雨才行(不干不浇),记得适度浇水。
2.环境温度的变化,在温室大棚里忽然转移到有空调的风口出而引起的发黄掉叶,缺少阳光会影响草莓光合作用,也会导致叶片蒸发减少促使植株循环障碍。
正确的做法:要放到背风而阳光充足的地方栽培。
3.微量元素缺乏或施肥过量引起的发黄掉叶。
正确的做法:如果光照和浇水正常,造成黄叶就是缺肥引起,要施一些发酵过的淘米水或每月均匀施20粒复合肥在盆边土下.4.新陈代谢和病害引起的发黄掉叶,但不会大面积的掉叶。
正确的做法:若是大面积种植草莓应先行除杂草、灭地下害虫。
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湿润土层5-6厘米),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
若是自己种的话记得定期修剪残叶或合理使用杀虫剂。
蓝莓叶子发黄怎么办?1.土壤湿度持续过高,导致根系无氧呼吸严重,最终蓝莓毛细根坏死,无法正常给植株输送水分和养分,从而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叶片发黄的现象。
改善措施:(1)控制浇水量,保持土壤湿度在18-22%之间即可。
(2)注意雨季排水,特别是地势较低或易积水的地块,种植蓝莓的地块积水不能超过24小时,否则可能导致植株永久无法恢复正常生长。
2.土壤物理结构较差,浇水后表面易板结或保水性较差,产生浇水后的水无法渗透到土层中或蒸发较快,导致大部分根系无法吸收到足量的水分和养分,产生叶片失水失养出现黄叶症状。
改善措施:(1)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的含量,最好在40-60%之间,有条件可进行整体改良,为节约成本,也可只采用穴改的方式。
草莓生理性病害诊断及防治

2 氮过剩 症 及 防治
2 . 1 症 状 。连 茬 种 植 草 莓 大 量 施 入 氮 肥 ,或 者 用 大 量 的冲施 复合 肥造 成 氮肥 过剩 。症状 为植 株 出现 组 织柔 软 ,叶 片肥大 ,贪青 徒长 ,叶色 浓绿 ,顶 端 叶 片卷 曲,叶片 易拧 转 ,花 芽分 化延 迟 、 畸形 ,生 长 紊 乱 、 易落 花 落 果 。过 量 的氮 素 还 会 使 秧 苗 烧 根 ,呈 现 枯 死 症 , 冬 季温 室 草 莓 会 表 现 果 实着 色 差 、发 白,成 熟果 实尖 部 出现绿 色 。 2 . 2 防 治 方 法 。采 用 测 土 配 方 施肥 , 防 止 氮 肥 过 量 ,适 时补 充磷肥 和 钾肥 ,增 施 有机 肥 ,加 强土 壤 的通 透性 ,避 免硝 态 氮 的产 生及 中毒 现象 ;增 加 灌 水 ,减轻 因氮 过量 引起 的 中毒症状 。
的 能力 。
2 . 4 种 子 处理
( 1:1 ) 1 0 0 0~ 1 5 0 0倍 液 , 或 用 3 0 %氧 氯 化 铜 、
7 0 %代 森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 1: 1 ) 1 0 0 0倍 液 ,或 用
6 5 %多 克 菌 可湿 性粉 剂 6 0 0~8 0 0倍 液进 行 喷淋 防
7 0 %托 布 津 可 湿 性 粉 剂 、 7 5 %百 菌 清 可 湿 性 粉 剂
4 5 %复 合肥 1 5 ~2 0 或尿 素 1 0~1 5 k g ,增强 植株 抗逆 性 ,促进 有 效花 的形成 。 2 . 3 . 3 叶面 喷肥 。在 花 生结 荚 期 ,结合 防 治病 虫 害 喷施 0 . 2 %磷酸 二氢 钾 溶 液 , 以提 高花 生抗 青 枯 病
常好 。
草莓异常果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草莓异常果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草莓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异常果,如果实不健康、形状畸形、颜色异常等问题。
这些异常果的发生原因通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土壤、水分、温度、病虫害等因素。
首先,土壤是影响草莓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草莓偏爱酸性土壤,而过碱性的土壤会导致草莓生长不良。
此外,土壤的肥力也会影响草莓的生长发育,过度施肥或肥料中一些元素过量会导致异常果的产生。
其次,水分的供给与草莓的正常生长密切相关。
水分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草莓的果实发育。
水分过多会导致草莓根系窒息,无法正常吸收养分;而缺水会导致草莓果实变小、颜色不鲜艳。
另外,温度也是影响草莓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草莓喜欢温暖的气候,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草莓果实出现腐烂现象,而过低的温度会导致果实发育不良或者呈现畸形形状。
此外,病虫害也是引起草莓异常果的一个主要原因。
草莓常见的病虫害有灰霉病、红蝽、蚜虫等。
这些病虫害会破坏草莓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导致果实变小、畸形或者发育不全。
为了预防草莓产生异常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防止措施:1.选用适宜的土壤:选择适合草莓生长的酸性土壤,可以避免土壤过碱性对草莓生长的不良影响。
同时,定期检测土壤肥力,并适量施肥,确保土壤中的养分含量适宜。
2.合理控制水分供给:根据草莓的需水量,及时、适量地给予水分,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对草莓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可以通过覆盖保湿膜和调节灌溉量等方式,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控制温度:根据草莓的生长要求,适当调节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草莓果实的影响。
可以通过遮阳网、温棚等方式,调节温度,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
4.防治病虫害:定期巡视草莓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同时,加强对草莓植株的保护,增强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可以减少异常果的发生。
总之,草莓异常果的发生通常与土壤、水分、温度和病虫害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防止草莓产生异常果,我们需要合理选择土壤、控制水分、温度和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为草莓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草莓生理原因引起烂果及防治方法

1、由于管理不善,草莓缺素,特别是缺钙,引起生理性软果烂果。
2、由于田间积水,草莓被浸泡,或草莓与地膜接触的地方积水,导致烂果。
叶面补钙应在草莓吸收钙的高峰期进行,可起到很好的补钙效果。
现蕾初期之前开始喷施2-3次钙,镁,硼等套餐营养嘉美脑白金,也可以在果实泛白时再用2次嘉美脑白金,增加亮度和硬度,同时还有一定的提高糖分的作用。
注:钙注意提早使用!
生理性问题一旦发生,再去想办法解决已经晚了,一定要注意提前预防。
因此钙肥补充,应该提前进行。
(1)草莓定植20天后,草莓正处在花芽分化的关键期:此时补钙主要是满足根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行补钙!一般冲施1000倍液嘉美红利+海力宝3公斤,同时喷施1000倍液嘉美脑白金1-2次。
(2)草莓现蕾期要进行补钙,以保证花器官正常生长发育,减少畸形果的发生。
(3)幼果膨大期,充足的钙能促进果实细胞壁形成,促进幼果膨大,减少果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如软果、着色不良、僵果、畸形果等!
(4)草莓果实采摘后出现缺钙高峰期,应及时用嘉美红利灌根,叶面喷施嘉美脑白金,此时若不增施钙肥,极易出现缺钙症状,影响草莓新叶的生长及接下来的花芽分化!
(5)连续雾霾天(低温寡照)后要注意补钙。
因阴天寡照会降低叶片蒸腾拉力,会减少对钙的吸收,因此要及时补钙!。
草莓小叶病的防治

草莓小叶病的防治草莓小叶病又叫草莓缺锌症,观察草莓生长情况时会发现叶片生长不正常,但不会有严重坏死,可能在草莓叶片上看到红红的一片,这是明显特征。
严重缺锌时,叶子可能会变成黄,但叶脉仍然是正常颜色,叶片边缘是很显眼的黄色。
缺锌的草莓作物纤维状密密麻麻的根多且长。
果实大小不正常,而且数量较少。
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小叶病的成因及防治。
草莓小叶病的成因小叶病很大程度上是缺锌导致的,经常发生在砂质土壤或盐碱地中,将草莓种植在这种地中,容易导致草莓缺少锌元素。
盐碱地是碱性过大,同样酸性过大的土壤也不适合草莓植株的发育,需要一个合适的pH值。
再有,如果土质过硬或者有特别硬的土层,这种土壤结构会导致土壤缺锌。
土壤中特殊元素含量高时,也会导致同样的情况发生。
比如磷元素。
水分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大家在判断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
草莓小叶病的防治措施1.这种病的防治很简单,直接将缺少的元素灌溉至叶片根部,多施肥,改良土壤环境。
或者喷洒药物,例如硫酸锌溶液,施药时要谨慎,否则会对作物造成一定损伤。
2.草莓缺素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病害,常见的有缺钙症,特点是果实变硬,颜色发黑,表面种子特别多,果实也比较小缺锌症,也就是小叶病,草莓缺硼:最早叶子也会发生皱缩现象,变黄也是无法避免的,叶子边缘像烧焦了一样,作物长得很小,不容易成活。
果实多出现畸形,里面颜色发生改变,不是正常的红色,长不高。
草莓缺磷,叶片开始时颜色比较正常,没有明显特征,但是长芽很少。
严重时,叶片颜色发生改变,像晒黑的肤色。
草莓缺氮,叶片长着长着就会发红,叶柄不坚实,严重时叶子颜色如老叶一般发黄,而真正的老叶会变成明显的红色。
缺素症的现象有些很难分辨,一旦发生缺素,及时施肥是有效的缓解措施。
草莓生长离不开肥料,因为土地是年年都在种植作物的,地里本身的肥力,元素的含量,都是偏低的,及时施加有机肥可以更好的使作物生长,有了充足的营养,草莓才能正常结果,就像我们的生长一样,也是需要各种微量元素。
草莓缺素症成因及防治措施

草莓缺素症成因及防治措施
薄,施用有机肥不足或管理跟不上,杂草多,易发生缺氮症。
1.2缺磷:草莓缺磷时叶片呈青铜色至暗绿色,叶片近叶缘处呈紫褐色斑点,植株生长不良,叶小。
当土壤中含磷少或在含钙多、酸度高条件下磷素不能被吸收时,易发生缺磷现象。
疏松的沙土或有机质多的土壤也可能缺磷。
只要叶片中含磷量低于0.2%即出现缺磷症。
1.3缺钾:草莓缺钾时老叶的叶脉间产生褐色小斑点。
砂土,有机肥、钾肥少的土壤或氮肥施用过量,产生拮抗作用时即发生缺钾现象。
1.4缺铜:草莓缺铜时新叶叶脉间失绿,出现花白斑。
在石灰性或中性土壤中,有效铜含量低于0.2xlo…即缺铜。
1.5缺铁;草莓缺铁时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新出叶叶肉褪绿变黄,无光泽,叶脉及脉的边缘仍为绿色.叶小、薄,严重的变为苍白色,叶缘变为灰褐色枯死。
当土壤中ph值达到8时,即导致草莓根尖死亡,生长受到严重限制。
其植株幼嫩部位很需要铁,老叶中的铁又难于转移到新叶中去,新叶的叶绿素形成受到影响,则出现黄化性缺铁症。
1.6缺镁:草莓缺镁时在老叶的叶脉间出现暗褐色的斑点,部分斑点发展为坏死斑。
砂土或钾肥用量过多,妨碍对镁的吸收利用即发生缺镁现象。
1.7缺钙:草莓缺钙时多在草莓开花前现蕾时,新叶端部产生褐变或干枯,小叶展开后不恢复正常,多在土壤干燥或土壤溶液浓度高,影响对钙的吸收和利用时易发生缺钙现象。
2缺素症防治方法2.1科学施肥:在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的基础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科学合理的配置各种元素的肥料。
草莓缺钙让“水果皇后”变“恶魔果实”

G绿色农科Green agricultural 草莓因汁多味美、形色美艳,素有“水果皇后”的美誉,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如钙、磷、铁等)和大量的维生素C,其经济价值一直较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草莓以其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等优势俘获了广大种植户的“芳心”。
草莓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其栽培形式也由原来的单一露地栽培转变为露地与多种保护地形式并存,特别是反季节设施草莓栽培近些年发展尤为迅速,栽培草莓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然而伴随着草莓大量种植以及国外品种的大量引进,草莓种植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情况,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草莓缺素症问题。
一旦某种元素缺乏,草莓植株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状,这将直接导致草莓产量降低与品质下降,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钙素在草莓植株体内不易移动,因此较难重新分配。
大量的钙存于叶片中,老叶中多,而幼叶中少,因此缺钙会使嫩叶和分生区首先受害。
钙是细胞壁胶层中果胶钙的重要成分,与膜的功用有着密切关系,可使相邻的细胞壁相互联结,增大细胞的坚硬性,降低膜的透性,改变膜对离子的亲和性与选择性。
此外,钙还是ATP 的水解酶、磷脂水解酶等酶的活化剂,是细胞酶和液泡膜结构中的黏结剂,因此钙素的缺乏会引起草莓细胞壁以及细胞膜等的改变,使细胞不能正常分裂,细胞膜难以保持稳定,草莓细胞更易遭受不良环境的侵袭。
最新研究表明,钙还参与了植物的成花过程,缺钙会影响草莓花的形成。
草莓缺钙让“水果皇后”变“恶魔果实”草莓缺钙症状 草莓缺钙症多出现在开花前现蕾时,新叶端部及叶缘变褐呈灼伤状或干枯,叶脉间褪绿变脆,小叶展开后不能正常生长,根系短、不发达、易发生硬果。
在较老叶片上叶色会由浅绿到黄色,逐渐发生褐变、干枯,大约在下面花茎1/3处,距离叶的中肋处还会形成糖浆状水珠。
缺钙导致草莓植株的根短粗、色暗,随着缺钙加重而逐渐呈淡黑色,浆果表面会有密集的种子覆盖甚至可布满整个果面,果实组织变硬、味酸。
缺钙发生的条件/原因1.品种 草毒缺钙症主要与品种有关,发生程度因品种而差异甚大,尤其对钙素需求量大且对钙素特别敏感的草莓品种,极易发生缺钙症,重者发病株率在13%以上。
大棚草莓几种缺素症及防治方法

大棚草莓几种缺素症及防治方法
王艳敏;郝进良;郑俊好;张卫霞
【期刊名称】《现代农村科技》
【年(卷),期】2022()7
【摘要】1缺氮症1.1症状。
新叶淡绿色,老叶叶缘变红,叶柄脆硬直立,茎红色,数量少,严重时新叶黄色,老叶红色。
一般开始缺氮时叶子逐渐由绿色向淡绿色转变,随着缺氮的加重,叶片变成黄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叶略小,植株生长不良。
幼叶随着缺氮程度的加剧,叶片反而更绿。
老叶的叶柄和花萼呈微红色,叶色较淡或呈现锯齿状亮红色。
土壤贫瘠且没有正常施肥、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时植株易缺氮。
1.2防治方法。
施足底肥,以满足春季生长期短而集中的生长特点。
如发现缺氮,每亩追施硝酸铵11.5 kg或尿素8.5 kg,施后立即灌水。
花期也可叶面喷施0.3%~0.5%尿素溶液1~2次,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 kg。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王艳敏;郝进良;郑俊好;张卫霞
【作者单位】邯郸市永年区农业农村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
【相关文献】
1.草莓缺素症及其防治方法
2.大棚草莓的八种缺素症
3.草莓几种缺素症及其防治措施
4.如何识别与防治大棚番茄几种主要病害及缺素症
5.草莓的八种缺素症及防治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莓缺素症危害及预防措施
在草莓生长期内,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缺乏某些元素会导致相应的疾病发生,而我们将其这种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而引起的生理病害称为缺素症。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草莓缺素症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吧。
1、缺钙
草莓缺钙多操心在开花现蕾期,新叶端部及叶缘变褐呈灼伤状或者干枯,叶脉褪绿变脆,小叶展开后不能造成生长,根系短而不发达,极易发生硬果。
预防措施: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发现缺钙时,0.2~0.3%氯化钙或用0.3~0.5%硝酸钙溶液叶面喷施;严重缺钙时,应该每亩用47%生化黄腐酸钙2千克,浇水时顺沟冲施。
2、缺镁
草莓缺镁是,最初是上部叶片边缘黄化或变褐焦枯,进而叶脉间褪绿并出席暗红色斑点,部分斑点会变为坏死斑。
焦枯严重时,茎部叶片呈现淡绿色,焦枯现象随着叶龄的增长和缺镁程度加重而发展,一般沙质低栽培草莓或者氮肥和钾肥施用过多时极易出现缺镁症。
预防措施:平衡施肥,防止氮肥和钾肥使用过量,发现缺镁是及时喷施低浓度硫酸镁叶面喷施,一般每隔10天左右喷施一次,连续2-3次。
3、缺铁
草莓缺铁是,幼叶黄化、失绿,开始叶脉仍然为绿色,叶脉间变为黄白色,严重时,长出的新叶变白,叶片边缘坏死或小叶黄化。
预防措施:增施有机肥。
及时排水,保持土壤湿润,发现缺铁是,及时用低浓度的硫酸亚铁叶面喷施。
4、缺硼
草莓缺硼是,叶片短缩呈环状,畸形,藕皱纹,叶缘褐色,老叶叶脉尖失绿,叶片上卷,匍匐茎发生较慢,根少,授粉结实率低,果实畸形或呈瘤状,果实种子小,果实品质差。
预防措施: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发现缺硼时,及时喷施大男大女的硼砂溶液叶面肥。
5、缺铜缺锌
草莓缺铜时,新叶脉间失绿,出现花白斑;缺锌时,老叶变窄,特别是基部叶片缺锌越重窄叶部分越伸长,缺锌严重时,新叶黄化,叶脉微红,叶片边缘有明显锯齿形边。
预防措施:发现缺铜,用0.1~0.2%硫酸铜溶液叶面喷施,一般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发现缺锌,及时用0.05~0.1%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