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对资源环境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对资源环境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构 的变化和升级导致资源消费强度增加 。三 是我国进入城市化 提速 阶段 , 镇化水平 年均增长 一个多 百分点 , 当于每年 从 城 相 农村转移 10 4 0万 一10 5 0万人到城镇 。据预算 , 城镇人 口人均能 源消费是农村人均量 的 35 ,大规 模农村人口转 移必然会相 ,倍
因。二是从消 费结构 的变化看 , 特别 是一些城镇居 民的消费 结
构正在实现从传统的“ 、 用” “ 、 、 ” 吃 穿、 到 住 行 娱 的升级 。消费结
【 关键词 】 资源环境
经济发展
近 几年来 ,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 展取得 了举世瞩 目的巨大成 就 。但 是我们在 资源和环境 l而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由于经 方
比 国际先进水平 高出 4 %;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 0 条件相近发达国家 的 2 3 ; - 倍 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率比 国外先 进水平低 1— 5个百分点 , 52 矿产 资源 总回收率比 国外先进 水平 低2 0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 追求奢侈 、 挥霍浪费的现 象大量存在。


资料统计表明 : 我国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仅相 当于世界人均 水资源 占有量的 12 1 ,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 6 0亿立方米 ; 人 均耕地不足 1 . , 5亩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 的 12 有 60多个 县市 /, 0 的人均耕地面积在 世界公认 的警戒线 0 . 8亩以下 ;人均 占有 石
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


一一 经 1感 : l


我 国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存在 问题
方面 , 我国经济基 本上还是 粗放型 , 源和资源 在生 产 能
我 国人 口众多 , 资源相对 不足 ,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 , 这是

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之路探析

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之路探析
’ 使我们去寻求一种 资源节约型 、 环境友好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21 0 0年 8月 l 0日国家发改委下发《 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试点 作为西部开发重点省份的能源大省陕西 , 资源消耗 、 境污染与经 环 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 如何充 分发挥陕西省 的资 源禀赋和 配套 工作的通知》 陕西省成为全国 5 8 , 省 币试点地区之一 。但 陕西省 究竟 这个课题才刚刚开始。在气候明 显变 暖 , 水资源 产业 优势 , 加快新能源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 实现陕西经济 的可持续健 该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 战。
作 用。由于有较好 的制造业 基础 、 科技教 育和 人才优 势、 源资源 优 1 % 和 1 % 。 能 2 0 陕西是传统的能源资源大省 , 目前能 源化工 、 煤炭开 采、 石油加 工 势, 在大开发的步骤上 , 西成为 了西部 地区聚 集国内外 资金、 陕 技术 和
人才的 “ 第一 阶 梯 ” 。
西 部 经 济
本 文 为西 北 政 法 大 学 青 年 课题 资助 项 目. 题 号 :9j0 1 课 0 xc2
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之路探析
陕 西 省 发展 低碳 经 济 之 路 探 析
祁 芸 武玲娣 崔 莉
70 6 ) 10 3 ( 北政 法 大 学 经 营院 陕 西 西 安 西
【 摘 要 】 本文从介 绍低碳经济的 内涵入手, 分析 了发展低碳经济对陕西省的重 大意义, 讨 了陕西 省发展低碳 经济的合理路径 : 探 构建 低碳经济发展 的战略规划 ;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积极发展循 环经济和 清洁 能源 ; 加大宣传, 育全 民低碳 意识。 培 【 关键词 】 低碳经济; 能减排 ; 节 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 o - cro cn m ) Lw abnE oo y 是近几年 提出的概 念 , 它是一 种

陕北资源型县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靖边县为例

陕北资源型县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靖边县为例

陕北资源型县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靖边县为例
赵彩雲;杨文杰
【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040)010
【摘要】运用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根据不同土地类型与不同消费类型计算了2011年靖边县的生态足迹,分析了生态足迹结构、生态容量结构和生态赤字结构.结果表明:靖边县人均生态足迹为5.8372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容量为
1.6426hm2,生态足迹是生态容量的3.5倍,生态赤字为4.1946hm2,区域内生态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其发展是资源耗竭型的,是不可持续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靖边县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4页(P220-223)
【作者】赵彩雲;杨文杰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新常态资源型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以陕西省府谷县为例 [J], 郝小红;刘守江;李先静
2.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r——以高平市为例 [J], 陈碧玉;张宝贵;刘敏
3.陕北石油产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靖边县为例 [J], 刘文浩;仲金虎;范天来;陈晓龙;张复;范育新
4.中西部城郊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山西省长治县为例 [J], 郭建科
5.资源型县域产业转型发展研究——以湖南桂阳为例 [J], 陈耀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探究陕西经济发展时空变化

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探究陕西经济发展时空变化
113
遥感信息
2021年3期
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间。实现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实施精准扶贫 政策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冏。伴随着陕西 省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资 源环境破坏、产业结构不发达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研究陕西省经济发展时空格局变化对于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数据主要包括统计数据 、矢量数据、栅格数 据。统计数据为2001-2013年陕西省县域GDP和人 口数据,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由陕西 各市统计年鉴补齐。矢量数据为2015年陕西省各县 行政区划矢量,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 统(http: //www. webmap. cn)中的 1 : 100 万全国基础 地理数据库。栅格数据分为DMSP/OLS夜间灯光数 据和MODIS数据。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时间尺 度为 2001一2013 年(https://ngdc. noaa. gov/eog/dmsp) o MODIS 数据为 EVI 数据(http: //www. gscloud. cn/) 和 MCD12Q1 产品数据(https: //ladsweb. modaps. eosdis. nasa. gov) o 1.3数据预处理
Using Nighttime Light Data to Explor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Shaanxi' s Economic Development
LIU Shijun,XUE Liang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yan 710119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missing data and inconsistent scales in the socio-economic stat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earch,we use continuous and easily available nighttime light data to explor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irstly,this paper preprocesses the nighttime light data of DMSP/OLS,and makes correlation analysis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istical data. Secondly, it adopts center of gravity,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Gini coefficien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and local Moran index to explor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1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irection, difference and spatial agglome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2001 to 2013,the economic aggregate in northern Shaanxi i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and the growth rate in the southern is fast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part. The time difference of Shaanxi'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 trend of decreasing volatility,and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s relatively reasonable. 2008 is an inflection point for Shaanxi? s interna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change from unbalanced to balanced. High-high aggregation and high-low aggregation are the two most common types of economic aggregation. Key words:nighttime light data?characteristic study;Shaanxi province;economic development;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策略分析——以陕西省蒲城县为例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策略分析——以陕西省蒲城县为例
19 2 7 ~195 8E 3 。45 ” 5 l 0N( 1 , 0 。01” 0 。44 ” ,34 O ~3 。03 ” 图 ) 是我 国授 时中心所 在地 . 面积约 154 k 约 占陕 西省 总面积 总 8 m ,
的 0 7 , 人 口约 7 . .% 总 6 0万 。
年 一熟的作物需要 , 于 种植 小麦 、 适 玉米 、 薯类 、 类 、 豆 棉花 、
油菜 、 花生等 作物 , 优越 的气候 条件 为发展该 区域 的农业 生 产、 农副土特产 品加工提 供了基本保障 ' 。
图 1 陕 西行 政 区划
Fi . S a n a mi it a i e a e e i ! l at n g1 h a  ̄ d nsr t ra rgo at i v n , o
Ab ta t T e rgo a e ea i ain a d a rc lua rd cin c n t n U P c e gCo ny o ha n iP o ic r nrd c d.a d sr c h e in lg n r lst t n giutr lp o u to o dio si u h n u t fS a x rvn ewe eito u e u o i n
陕西省蒲城县是我 国重要 的农业 商品生 产基地 , 区域 在
农业 生产中的地位 很突 出。蒲城 县具 有发 展农业 生 产的 优
2 蒲城 县农业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条件分析 蒲城县是全 国优质 小麦 基地 县和 全 国优 质果 品产 业化
越 自然 条件和社 会经 济条件 . 但随 着商 品农 业 的发展 , 多 许
壑中 , 于栽植 林木 , 宜 发展林业 。
( )适宜 的气候 条件 , 2 是发 展农业生产 的基本保 证。蒲 城 县属 暖温带 大陆 性季风 型气 候 , 年多 东北 风 和西南风 。 全

陕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陕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有效整合 , 地域上分布较广 , 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 , 而降低 从
了对游客 的吸弓力 。 l
2 2 产 品开发层次低 . . 文化 含量不够
许多乡村旅游产 品只是表层 开发 , 品粗糙 , 产 深度开 发 不够 。 缺乏创新设计 和深度加工 。 特色不 突出; 只是片 面强 调 对乡村 自然资源 的开发 。 而忽视 了对 乡土 文化 、 乡村 民俗 等
仍然适应不 了游客的需要。例如 : 道路、 车场 、 停 洗手 问、 电 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在贫困地区 , 交通尤其成为制约其发 展的一大因素 , 陕西许多地区都具有资源优势 , 但地 处偏远 , 交通不通或通而不畅 , 目的地需要几经辗转 。 城市 内的 去 使
旅游特色村、 00个特色 “ 50 农家乐 ” 营户 的 目 , 争使 经 标 力 2 3 基础设施及 环境建 设落后 . 乡村旅游成为全省国内旅游市场的重要支撑之一。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 陕西省各项基础设施条件 首先 ,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 许多基础设施 大大改观 , 以农家乐 、 生态旅游 、 休闲旅游 、 验型农业 等为 体 主的旅游 服务项 目在全省如雨后春笋般急速成长。
析, 也不做产 品规 划设计 , 只是 简单 地利 用现有 的农 田、 果
园、 牧场、 养殖场发展旅游 , 在市场定位 不明确 、 存 低层 次开 发、 粗放经营等现象 , 乡村旅 游的巨大潜力 远未开发 出 使得
来; 而且 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 划 , 旅游布局 不合理 、 能雷 功
同, 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 系, 无法实现 区域 内资源 的
旅游休 闲功能 , 并带动农业 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乡村 旅游 活动从 2 O世纪 9 0年代正式开始 , 它以乡村性 、 民性 、 平 廉价性 、 体验性受到了都市人 的欢迎。 目 前我国乡村旅游景 区( 每年接待 游客 超过 3 人次 , 点) 亿 旅游 收入超过 50 0 亿 元, 直接、 间接就业 160万 人 , 0 乡村旅游 已经成 为 2 1世纪 我国旅游业新的成 长点 。 陕西工业经济相对不发达 , 但同时这一 区域的环境污染 程度也较低 , 生态保护 良好 , 古文化 、 建筑、 种古朴 的风 古 各 土人情在这一区域 , 特别是 乡村地区保存较为完好 。深厚 的 文化底蕴 , 良好 的生态环境和 秀美 的 田园风光 , 为陕西发展

文献检索作业-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检索作业-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检索》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学号:姓名:任课教师: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检索策略:(8分)1、课题分析:实施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在21世纪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并明确提出了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方向,保证西部地区经济、环境与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2、中图分类号:F1273、【关键词】: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The western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二、检索步骤和结果:(72分)(一)运用工具书{字词典、百科全书、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书(/)、CNKI工具书、爱问搜索(/)等}检索所选课题的主题,并写出其主题意思:(2分)西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

二个省市和自治区。

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

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根据所选课题选择以下中文数据库检出其相关文献,并写出检索过程和检索结果(70分)1、《馆藏书目公共检索系统》或《超星电子图书》或《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或《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或《中国高等教育馆图书》(要求3-5条) (5分)检索式: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图书:题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①《中国西部经济与地区可持续发展》吴海鹰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年4月②《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经济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刘志文 2005年4月③《西部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周莉 1997年9月2、《读秀学术搜索》 (15分)(1)图书:(要求3-5条)题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检索式: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①《中国西部经济与地区可持续发展》吴海鹰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年4月②《中国西部地区21世纪区域可持续发展》郑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③《中国西部经济》朱昌平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0年(2)期刊论文:(要求3-5条)题名作者刊名发表时间检索式: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①试论中国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曹莉法制与经济 2011年②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刍议杨束芳李小艳理论研究 2011年③引领西部经济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王振宇现代经济信息 2011年(3)学位论文:(要求1-3条)题名作者学位授予单位学位名称学位年度检索式:①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袁纳宇四川大学硕士 2006②中国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王庆来西北大学硕士 20093、《中国知网》:(20分)(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要求5-10条/库)检索式:全文=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①发展战略、增长方式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②论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如何促进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浅谈如何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⑤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⑥对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要求1-2条) 检索式:全文=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①中国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机制与实证研究②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袁纳宇四川大学 2006年(4)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题名文献来源发表时间检索式:全文=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①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2002②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南大学2005(5)在《中国知网》检出的相关文献中选2-5条运用追溯法检出其相关文献:(要求:在追溯的【参考文献】、【共引文献】或【相似文献】或【同被引文献】中选2-3条相关文献) A、根据“如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追溯其参考文献(共18篇)的相关文献:①赵国华如何促进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②钱海婷试论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口因素与人力资源配置③陈孝胜中国西部地区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追溯其【共引文献】(共337篇)的相关文献:①周毅. 我国西部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②侯莉. 基于“不可持续困境”视角审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③王振宇. 引领西部经济大开发可持续发展B、根据“如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追溯其参考文献(共18篇)的相关文献:①孟旭光,齐亚彬,贾文龙. 西部国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难点及对策②王志萍. 论生态环境建设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③李维敏.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析b、追溯其【共引文献】(共337篇)的相关文献:①赵国华. 如何促进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②张玉清. 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考③斯崇达. 西部开发的核心是西部资源的优化配置C、根据“如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追溯其参考文献(共18篇)的相关文献:①张雪绸. 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促进西部经济发展②岳李,霍良. 我国西部地区科技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③赵国华. 如何促进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b、追溯其【共引文献】(共337篇)的相关文献:①崔平. 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②刘兴海. 加快西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③李荣锦.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4、《万方数据库》:(15分)(1)《期刊论文数据库》(要求5-10条)检索式: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①中国西部地区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②西部地区事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制约及对策○3宏观调控下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学位论文数据库》硕士/ 博士(要求2-10条)检索式: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②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研究③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论纲——一个政治经济学分析视角(3)《科技成果数据库》(要求2-10条)检索式: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①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脱贫县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②甘肃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5、在以上数据库检索的相关文献中选择最相关的两篇文献写出其中文摘要项:(5分)①格式要求:【题名】试论中国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者】曹莉【作者单位】日喀则地委党校【文献出处】法制与经济【关键词】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现状分析;解决措施;【摘要】实施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在21世纪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并明确提出了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方向,保证西部地区经济、环境与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

综合经济发展力的省际比较——以陕西为例

综合经济发展力的省际比较——以陕西为例



综 合 经济 发 展 力评 价 指标 体 系
展 力 的基 本 反 映 。在 此 以 人 均生 产 总 值
发展的动力机制的完备性程度。主要体
( 均C P 、 人 D ) 财政 收入 、 固定 资产投 资
现为制度 活力 、 人才 活力 、 观念 活力 等 ,
是对经济 发展内在品质的衡量 , 用非公 经济 比重 、 外贸依 存度 、 实际利用 外资 额、 财政支 出占G P 比重 、 D 的 人均消费 、 R&D比重 、 大专及 以上人 口比重和技术 市场交易额来表示。这些指标从市场化 程度 、 经济资源的整合能力 、 政府的干预 程度 以及 消费的活跃程度等方面综 合描 述 了一个地 区的经济活力 。其中非公经
te s se icu e o r itg ae lme t:eo o c t n t,e o o c vtl ,e o o c rda bl a d te s s ia l h y tm n ld s f u ne rtd ee ns c n mi s e gh c n mi i i r a t c n mi a ila it n u t n be y i y h a
d v lp n bl f h n iirv ae a efaueo h n i c n mi e eo me tsi rmie t d a tg s dteu b ln e e eo me t it o a x ,t e e ldt t h tr fS ax o o cd v lp n s o n n v n e aa c a i y S h t e e i tp a a n a hn

_ k a n i o ic s E a pe Ta eSh a x Pr vn e a x m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依帻 I 生过高。 陕西作为全 国重要 的能源基地 , 依托资源优势和
强大的市场需求 , 能源化工业成为全省的主导产业 , 占到全部工 业的 6 以上 , 成 在很大程度上左 右了全省工业和经济增长的起 第三产业 比重偏低 , 发展相对滞 后。 近年来 , 陕西第三产业
a D e d n Va i k: 产 总 值 . 印 n e t ra b 生
“ 十五” 时期 , 陕西 经济平均增长 1. 平均 9 1 %, 增速居全 国第 1 位 。 十一五” 2 “ 以来 , 陕西经济进 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 年均增长 1. 居全 4 %, 9
次再前移 1 , 位 超过山西 , 居第 1 , 7位 摆脱了长期
在全 国省市区中的位次徘徊在 2 位的尴尬局面。 l
陕西 占比较低 。 其中 , 房地 第 1 , 7位 属于 中游偏下水平 。 同时 , 陕西 G P总量与广东 、 D 江 支撑作用较大 的房地产业 和金融业 ,
. 比广东省低 43 6 -个百分点 , 金融业 比广东 苏、 浙江和 山东等经济强省 的绝对差距也在拉大 , 与广东省 的 产业 占比仅为 8 %, 差距从 2 0 年 的 16 4 05 82 亿元拉大到 3 80亿元 ,与江苏的差 省低 1 59 . 9个百分点。
虽然广东其他服务业 占比最大为 3 . 但其营利 7 %, 9 西与全 国平 均水平 以及经济发 达地 区的差距仍 在拉大 。0 0 广东省相 比, 2 1 性服务业 占 5 . 超过一半。 1 %, 5 而且 , 第三产业 中对经济拉动和 年, 陕西生产总值 占全 国的比重仅为 2 %, . 在全国各省市中居 5
第一 产业 中 ,附加值 偏低 的种植 业 占第一 产业 比重 为
t Sg i

6 . , 过 23 比重 较 大 , 于 全 国平 均 水 平 1 9% 超 3 /, 高 O多个 百分 点 ,
农林牧渔业发展很不均衡 , 现代设施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第二 产业 占据地区生产总值 的“ 半壁江山” 其中工业一枝独秀 , , 占第
2 O
总 第 1 4期 6
和 S E 015 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 比较高 , S =. , 4 模型具有较好 的拟 看 , 的综合经济实力还 比较薄弱 , 陕西 仍属于发展中的经济欠发 合度 , 自变量在 5 且各 %的显著性水平上与因变量显著线性相关。 达省份。 2 1 在 0 0年全国 l 7个过 万亿 元的省份 中 , 陕西居最后
Adu td S d E r r f jse R t . ro o
M o e d l R R Sq a e u r
5q a e u r 1 .9 9 9
_
. 9 9 8
. 9 9 8
aP e i os ( o sa t , 动 , . rdc r :C n tn )劳 t 固定 资 本形 成
三、 冷静思考准确定位认清省情探寻出路 阶段 , 欠发达省份 的基本省情并没有彻底改 观。 要实现从经 济
从陕西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看 , 经济增长仍处于粗放投入 伏变化。 D 发展速度相对滞后 。 传统服务产业 比重 欠发达省份向中等发达省份 的“ 大跨越 ”针对 目前陕西发展现 占 G P比重逐年回落 , , 现代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 服务水平 也低 。0 0年 , 21 陕西 状, 我们需要冷静思考 , 准确定位 , 寻制约陕西经济发展的困 高 , 探 D 6 %,低于全 国平均水平 6 4 . 7个百分 惑、 障碍和瓶颈 , 积极寻求适合陕西眢 睛的发展路 子 , 实现可持 第三产业 占 G P比重为 3 .

S g. i
Re i u l s d a To a tl
. 4 1 5 7 . 5 0 1 4
3 0 3 2
. 0 0 5
资料 来源 : 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2 0 、0 整理得 出。 (0 62 1 ) 1
在“ 十二五 ” 间陕西要跻 身中等发 达省份 , 须要超 越 期 必 3 4个省份 , — 特别是要超越内蒙与安徽。 2 1 从 0 0年的 G P总量 D

位, 是万亿元俱乐部中经济力量最弱 的成员 。 陕西 G P绝对 D
表 2 M o eS m ma y d lu r
量比位居第 1 的广东 省少 3 8 9 8 名 5 8 . 亿元 ,仅相 当于广 东的 52, 2 经济规模依然偏小 。
t e Es i a e h tm t . 6 4 9 5 8 0 9 29 71 9
单 位 : 元 亿
年 份 生 产 总 值
2 1 . 2 o o 6
在 全 国位 次
21
2 01 0
济欠发达省份跨进 中等发达省份,实现富民强省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5 . 9 2 3 3 2 8 . 2 5 7 7
3 7 . 8 1 5 5 3 3 . 2 9 3 7
国第 3位 , 跻身全 国经济发展“ 第一方阵” 即便是 ,
在受金融危机 冲击影响最为严重的 2 0 0 9年 , 增速
2 1 年 G P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 1 13 8 00 D 达 0 2 . 亿 4 元, 成功进入“ 万亿 G P D 俱乐部” 占全国生产总值 ,
的份额也由 2 0 0 5年的 2 %提升至 2 %。 . 1 . 5 2 0 陕西省人均 G P达到 2 9 7元 , 0 9年 D 14 按 年平均汇率换算 , 3 1 为 2 3美元 , 突破 3 0 0 0美元 ,
( ) 一 总量 进 入 “ 万亿 元 俱 乐部 ” 均 GDP突 人
破 40 0 0美 元
数 据 来 源 : 据 《中 国 统 计 年 鉴 》 2 0 根 ( 0 6— 2 1 ) 01整 理得 出 。
21 0 0年 , 均 G P又 突破 40 人 D 0 0美 元 , 到 4 0 达 08
近年来 , 陕西 三次产业 结构虽有所优化 , 但产业结 构整体
松散 , 优势不优 , 劣势更劣 , 转型升级压力大 , 的发展条件下 在新 将受到严重制约, 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
S a d r ie t n a dzd Co f ii n s e fce t
Be a t 8 3 3 . 0 . O O C
( ) 五 结论 : 陕西经济增 长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表 4为 S S P S输出的回归系数分析 , 中可 以看出 , 从 资本的 来看 ,陕西与安徽 的 G P总量还 差 2 3 . D 2 58 5亿元 ,与内蒙差 5 8 2亿元 , 5 与黑龙 江的差距虽 然较 小 , 251 为 4. 2亿元 , 但是 边际报酬率为 0 4 , . 7 劳动的边际报酬率为 1 4 , 表 明单位资 14 . 7 . 7< 0 本投入带来的产出低于单位劳动投 入带来 的产出 , 明在现有 从 G P增速看 ,0 0年陕西略高于安徽 ,比内蒙增速低 0 说 D 21 . 4个 的技术水平下 , 陕西经济增长 中资本 的贡献率不 如劳动 , 与陕 百分点 , 要赶超的压力仍比较大。 西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吻合 。 【 0+B> , 明陕西 目前 1表 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 阶段 , 即处于 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增 长的前期 阶段。
21 2O
l 9 1 9
等更高 的 目标和要求 , D G P跨过 万亿元是一个重
大的机遇 , 也是一个新 的起点 。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 握 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客观地 回顾陕 西经济发展历程 , 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 对于
2 0 0 6 20 0 7 20 0 8
表 4 C ef in s o f c ta ie
Un t r a d z d s a r ie d M o e d l Co f IIn S e C e t
B 1 ( ntn) Co s a t St Er o d. r r . 1 5 g
( ) 业 结 构不 尽合 理 , 务 业是 经济 发展 的 短板 二 产 服
二产业 的八成以上 。 工业中资源类初级产业 占比偏重 , 能源工 对
4 3 2 . 1
固定 资 本 形 成 劳 动
.4 77 107 . 4
. 2 04 . 1 23
. 6 3 . 6 . O 8 8 1 12 O I . 3 4 9 3 . O 17 . l O l
表 3 AN0VA
M o e d1
1 Re r s in g e so Su m o f S u rs q a e 7 . 1 0 00 2 3 . 0 2 1 6 1. 0 a 5 0 57 6 . 2 O 0
d f
Men a S u r q ae
近年来 , 陕西经济连年跨越新台阶,0 6 20 年跨
( ) P连 续九年保 持两位数增 长跻 身全 二 GD
国“ 第一 方 阵 ”
越 40 0 0亿元 ,0 7年跨越 5 0 亿 元 ,0 8年跨 20 00 20
上 70 0 0亿元 , 在全国的位次前移 2位, 分别超过了 广西 和江西 , 位居第 l , 8位 特别是 在艰难 的 2 0 09 年, 经济总量依然跨上 8 0 亿元台阶, 00 在全国的位
美元 , 人民币达到 2 1 3 , 7 3 元 比上年增加 5 8 元 。 16 人均 G P在 全国的位 次 由 2 0 年 的 2 位 提升 D 01 3 至1 5位。0 0年人均 G 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21 D
的 9 . , 20 年 提 高 2 .个 百 分点 。 05 比 0 1 % 66

经 济 总量 过 万 亿发 展 实现 大 跨越
近年来, 陕西省委、 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 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 院及有关部门出台的各 项政策措施 ,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 , 依 据陕西省情 , 将战略部署中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 坚持 以人为本 、 科学发展 , 经济发展进入了前所未 有 的崭新 阶段 , 取得了令人瞩 目的成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