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蛋蛋壳质量问题分析
产蛋及蛋壳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蛋及蛋壳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作者:刘敏栾栋祖王群义来源:《家禽科学》2014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4)12-0034-02产蛋及蛋壳质量下降的原因比较多且复杂,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冬季节交替时。
笔者将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1 夏季引起产蛋和蛋壳质量下降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1 原因夏季高温,产蛋鸡采食量下降,首先表现为蛋壳颜色变浅,蛋重下降;随后表现为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蛋壳变薄、有孔蛋增多、软壳蛋增多),夏季产蛋及蛋壳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1.1.1 采食减少鸡群最适宜的温度20~25℃,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当环境温度每增高或降低1℃,鸡相应要降低或增加采食1.5g。
高温导致鸡群采食量下降,鸡群摄入的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减少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
1.1.2 电解质紊乱夏季高温,鸡没有汗腺,只能通过以下方式散热:羽毛开张增加表面散热、多饮水增加排泄散热、张口增加呼吸次数散热。
当张口呼吸次数增多时,CO2流失增多,体内的酸碱平衡紊乱,pH值增高,血液中钙的吸收量减少,导致出现蛋壳一系列异常变化。
1.2 解决方案1.2.1 降低鸡舍温度关键是降低鸡群的体感温度。
可以采取湿帘降低鸡舍的温度或使用风机增加风速降低体感温度等措施。
体感温度下降后,可以有效的缓解采食量的下降。
保证足够的采食量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1.2.2 提高能量水平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饲料中需添加能量饲料,最好是添加油脂,添加量为1%~2%。
高温季节增加蛋白饲料不能阻止蛋重和产蛋率的下降,因为多添加的蛋白质在消化时会产生更多的热量,热应激下的家禽不需要承受体内额外产生的热量。
应该添加合成氨基酸,需要添加的为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这样可以减缓产蛋率的下降和蛋重的减少。
1.2.3 添加小苏打(NaHCO3)由于夏季鸡CO2的呼出增多,血液pH值增高,导致血液中的钙吸收减少,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小苏打。
浅谈蛋壳质量下降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浅谈蛋壳质量下降的原因与预防措施作者:郝春光来源:《科学种养》2015年第09期随着养鸡业的发展,蛋壳质量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因为它不仅直接决定着商品蛋的破损率、影响蛋鸡生产效益,还与种蛋的孵化率、雏鸡质量等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蛋壳质量是衡量种鸡和蛋鸡生产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引起蛋壳质量下降的原因较多,下面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蛋壳质量下降的原因1. 鸡群周龄较大随着鸡群周龄的增加蛋重越来越重,而蛋壳质量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进入产蛋后期(36周龄后),鸡群对钙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且蛋壳腺体内碳酸酐酶活性开始减弱,会影响蛋壳的钙化过程,所以蛋壳的强度和厚度会随着周龄的增加而下降,从而导致蛋壳质量逐渐变差。
此外,产蛋后期鸡只的造血机能和其他的生理代谢机能也开始衰退,色素合成不足,这样蛋壳颜色比产蛋前期会明显变浅。
2. 环境条件不适宜①舍温过高或过低。
产蛋期鸡群最适宜的温度是18~24℃。
当舍温高于30℃时,鸡群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这样会破坏体内的营养平衡;同时鸡因没有汗腺只能通过呼吸道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来散热,致使体内酸碱平衡紊乱,甲状腺机能下降,血液中钙含量下降,鸡群容易产薄壳或软壳蛋。
当舍温低于5℃时,鸡群的采食量也会降低,蛋壳会变薄、变脆,强度降低。
②湿度大和通风不良。
当舍内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时,会使舍内有害气体尤其是氨气的浓度较高,致使鸡只发生呼吸性氨中毒、体内较多的二氧化碳流失,这样形成碳酸钙的碳酸根离子就会不足,影响对钙的吸收,导致鸡群产薄壳蛋。
③光照时间和强度不适宜。
产蛋期鸡群所需的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光照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会降低蛋壳质量、增加蛋的破损率,光照时间缩短或强度较小有利于保持环境安静和蛋壳的形成,可以提高蛋壳质量,减少破损蛋,但是光照时间过短或强度太小又会抑制性激素的分泌,导致产蛋率下降。
3. 鸡群发病或中毒引起蛋壳质量下降的主要疾病有: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鼻炎等,当鸡群发生这些疾病时,病毒或细菌会攻击输卵管并造成损伤,蛋壳质量会随着疾病的发生直线下降。
蛋鸡蛋壳品质下降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蛋壳 主要 由无机 物 ( 占整个 蛋壳 的 9 %~ 7 和有 约 5 9 %)
机 物 ( 占蛋 壳 的 3 5 组 成 . 约 %~ %) 无机 物 中 主要 是碳 酸 钙 ( 占 9 %) 约 5 和少量 的碳 酸镁 、 酸 钙 、 酸镁 ; 磷 磷 有机 物 中主
要 为 胶 原 蛋 白 和 黏 多 糖 , 其 中 约 有 1% 的 氮 、. 的 硫 。 6 35 %
1 蛋壳 的组成 与结构
皮质类 固醇和可 的松 等激素 水平 的增高 . 加 了矿物 质 由 增
肾脏 中 的排 出量 . 蛋壳颜 色变 浅 , 使 蛋壳变 薄 。
2 . 疾病 当前 引起 产蛋率 下降和蛋壳质量 变差 的疾病 .4 2
有输卵管炎 、 非典 型新城疫 、 传染性 支气管 炎 、 蛋综合征 、 减 禽流感 、 支原体病 等。 研究 表明 , 当蛋鸡感染输 卵管炎后 , 病 原体能使蛋壳 腺体合 成和分泌钙及 色素的机能 部分或 完全
文献 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4 5 9 (0 0 — 0 0 0 1 0 — 0 02 1 16 0 2 — 2 o
当前 . 随着 蛋鸡 产业 的蓬勃 发展 . 人们 对 鸡蛋 品质 的
降低 。高 湿度能 够加 重温度 对蛋 鸡造成 的不 良影 响 . 温度 较 高时 . 相对 湿度 的降低 能使 蛋壳 品质得 到改善 。 222 光 照 青 年 母鸡 的光 照 时 间及 强度 能 够 间接地 影 .. 响蛋壳 质量 。产蛋鸡 的最适 光照 为 l~ 6小时, . 照不 2l 天 光 足或不 规律 . 会对产蛋造 成不 良影 响。 照由 1 都 光 6小时/ 天 增加 到 1 9小 时, . 壳 蛋 的 发生 率 会 大 大提 高 : 天 破 光照 时 间过 短会抑 制性 激素 的分泌 , 而抑制 排 卵和产蛋 。 从 223 应激 .. 无论何 种应 激都 会 引起鸡 体 内的 肾上腺 素 、
蛋壳问题

供应量减少 ➢ 血中有机磷水平提高,影响骨钙的再吸收。
磷与蛋壳
➢通过降低日粮磷水平来改善蛋壳质量的方法 并不可取。
➢蛋鸡日粮中有效磷从0.55 %降至0.26 %,产 蛋量无明显变化,
➢但蛋壳抗破损强度明显降低。用含0.3 %有效 磷和3.5 %钙的蛋鸡日粮喂产蛋鸡,产蛋量及 蛋壳强度均可获得最佳效果
化道系统的疾病
鸡群防病和治疗都需要用药
鸡群防病和治疗都需要用药 但有些药物(如呋喃类、磺胺类)能与碳酸酐酶结合, 使其活性降低,造成碳酸盐的形面和分泌减少也 会产软壳蛋、薄壳蛋 四环素类药物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难溶 的钙盐排出体外也阻碍了蛋壳的形成,使蛋完质 量下降 某些药物使用不当或长期使用会影响蛋壳质量
➢ 如传染性支气管炎 ➢ 产蛋综合症等疫病
导致蛋壳腺萎缩,影响蛋壳的色泽
应激
母鸡在遭受应激,尤其热应激时,壳上膜的色 素分泌会减少。 在母鸡蛋形成的最后5h期间造成的应激,尤其 在蛋壳形成过程中的生理或人为应激因素,都 会使蛋壳的质量下降,颜色变浅。
药物
有些药物如少量的尼卡巴嗪会影响蛋壳色泽, 使其变差。
➢ 可能是由蛋壳沉积速率增加和鸡蛋在蛋壳腺中的平均时 间延长所致。
摸清蛋壳形成的时间,确定对产蛋鸡补充钙的最 佳时间,提高蛋壳质量。 补钙时间(下午加强?) 饲料与营养蛋壳质量的影响。
钙与磷。
钙含量与钙磷比。钙是构成蛋壳的重要营养 成分 钙源又比较便宜,大量的试验证明,日粮中 钙的含量及磷的比例如何,对蛋壳质量有显 著的影响 日粮除了钙适量外,还必须使日粮中的磷等 其它养分保持平衡。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编辑ppt
14
症狀
1) 呼吸症狀:如開口呼吸,氣管囉音,奇 聲,噴嚏,咳嗽和鼻液之分泌等。
2) 除非被會破壞腎之病毒株感染或其他疾 病混合感染,否則只有本病毒所引起的 死亡率通常很低。
3) 蛋雞發生本病時常會有明顯之產蛋率下 降和生產畸形卵之發生。
编辑ppt
15
编辑ppt
16
编辑ppt
17
编辑ppt
编辑ppt
31
与蛋壳质量有关的添加剂
优蛋-49 Cu-----0.1% Mn----0.45% Zn-----0.75% 产蛋鸡饲料每吨添加1千克。 ALLTECH
编辑ppt
32
与蛋壳质量有关的添加剂
补克博士 抗打斗 Mg 治疗蛋鸡输卵管炎的药物: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香港大方西药 厂)、氨苄青霉素(安比西林 Ampicillinum )、卵输佳(齐鲁药厂)、 维生素C、
陰道
蛋之形成
受精 蛋白分泌 殼膜形成 蛋殼形成
编辑ppt
24-26小時
3
蛋之组成
由内向外: 蛋黄(yolk) 蛋白(albumen) 壳膜(shell membrane) 蛋壳(shell) 角质层(cuticle)
编辑ppt
4
蛋之构造
编辑ppt
5
蛋之构造
角质层(cuticle) 蛋壳外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功能为抵制 细菌的侵害,减少水分的散失,年轻的 蛋鸡所产的蛋具有较厚的角质层。 蛋壳(shell)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上有气孔为换气用, 老龄鸡蛋壳变薄。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编辑ppt
1
前言
蛋鸡饲养业的不断发展,蛋壳质量一直 倍受关注,据统计,蛋鸡下的蛋 ,约有 5%-6%是因蛋壳破损而使等级降低,造 成经济损失。
怎样挑选优质鹌鹑蛋?鹌鹑蛋的选购技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怎样挑选优质鹌鹑蛋?鹌鹑蛋的选购技巧
导语:鹌鹑蛋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但是在选购上是有技巧的,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下鹌鹑蛋的选购知识。
鹌鹑蛋的营养价值不亚于鸡蛋,丰富的蛋白质、脑磷脂、卵磷脂、赖氨酸、胱氨酸、维A、维B2、维B1.铁、磷、钙等营养物质,可补气益血,强筋壮骨。
功效:补气益血,枝风湿,强筋壮骨。
鹌鹑蛋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晕丰富,还有高质量的多种磷脂,激素等人体必需成分,铁、核黄素、维生素A的含量均比同量鸡蛋高出两倍左右,而胆固醇则较鸡蛋低约三分之一,所以是各种虚弱病者及老人、儿童及孕妇的理想滋补食品。
鹌鹑蛋的选购技巧1、从外表看,近似圆形,个体很小,一般只有5g左右,表面有棕褐色斑点。
2、蛋壳颜色鲜明,如果细看的话,会看到有细小的气孔,否则就是陈蛋。
3、用手轻轻摇动,没有声音的是鲜蛋,有水声的是陈蛋。
4、最后一个方法比较麻烦,把鹌鹑蛋放到冷水里,下沉的是鲜蛋,上浮的是陈蛋。
新鲜程度与蛋壳花纹无关,蛋壳颜色取决于遗传和产卵的环境。
产蛋在草堆里,颜色接近草色;位于杂草和乱石中,蛋壳斑杂。
鹌鹑蛋储存鹌鹑蛋外面有自然的保护层,生鹌鹑蛋常温下可以存放45天,熟鹌鹑蛋常温下可存放3天。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影响蛋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影响蛋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鸡蛋的营养价值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这是人们积极选购它的主要原因,但是影响人们选择判断的不是鸡蛋的内部质量状况,因为它是看不见的,反而恰恰是鸡蛋的外部性状,即蛋壳的质量优劣,因此分析影响蛋壳质量的各种因素,减少蛋壳的残破率,是提高鸡蛋经济价值的重要保障。
影响蛋壳质通的因素正常的蛋壳厚度应为0.33一a.4Umrn以上,含的碳酸钙和4%左右的其他有机物质,颜色为该品种鸡种正常的蛋壳色。
营养因素常量营养因素①钙钙是蛋壳的主要成分,约占蛋壳质量的34%,同时钙也是神经细胞兴奋、神经肌肉传导、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所必需的成分,因此饲料中钙的含量、品种及吸收率都影响蛋壳正常的质量状况。
钙含量不足,会引起软壳蛋、破壳蛋,严重的产蛋鸡出现痉挛、血清钙迅速减少,骨质疏松;钙含量过量时则影响鸡的适口性,并干扰磷的吸收,同时蛋壳出现白噩状沉淀,两端粗糙等质量问题。
磷是蛋壳形成的主要调节成分。
蛋壳中含磷只有0卜116%,它决定蛋壳的弹性和韧性,适宜的钙磷比例才能促进蛋壳的正常生成。
日粮中总磷应不低于0.1%,当饲料中磷含量高于0.5%则影响蛋壳质量,反之磷水平过低,也降低产蛋性能。
微量营养因素①锰锰是蛋壳形成必须的微量元素,它参与酸性粘多糖的形成,而粘多糖是蛋壳钙化的基质。
锰摄入不足则产蛋量和孵化率都下降,蛋壳变薄有疤痕。
日粮中锰的含量应为55一60mglkg,含量过低时,不论日粮中钙磷含量多少,都会导致蛋壳质量下降。
②镁日粮中缺镁会引起蛋壳厚度及强度降低。
一般日粮中镁的含量都能满足产蛋鸡的生产需要,但当日粮中镁含量过高(>3500mglkg )时,则引起蛋壳厚度变薄。
维生素①维生素几参与机体钙磷吸收,调节骨组织钙的代谢,促进钙磷在蛋壳腺内的正常分泌。
日粮中缺,则2一个月后蛋壳变薄,继而无壳蛋明显增多,产蛋量随之减少;若日粮中VD,过多,也会出现机体中毒症状,导致血管和肾小管钙化。
一般产蛋鸡日粮中VD3含量为②维生素参与蛋壳腺中钙的吸收和沉淀,正常情况下机体能合成所需的Vc,不需要另外添加,但在高温应激条件下,机体合成Vc的能力下降不能满足需要,这时蛋壳质量会明显下降。
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软壳蛋、沙壳蛋增多,该如何改善?

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软壳蛋、沙壳蛋增多,该如何改善?蛋壳主要由95%的碳酸钙和3.5%的有机基质蛋白质组成,它包裹着鸡蛋内容物,不仅维持着鸡蛋的形态,同时还可以抵御外界损害。
蛋壳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蛋鸡养殖业的重点问题之一,蛋壳变薄、软壳蛋、无壳蛋、蛋壳变粗或沙壳蛋、颜色改变、斑点蛋等均是蛋壳质量不好的表现。
蛋壳质量下降通常会导致鸡蛋在收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较高的破损率,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图片来源与网络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蛋壳质量问题造成的效益流失达5亿多元,品牌蛋因水印蛋和水纹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30亿元。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遗传因素,蛋壳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影响,品种不同,蛋壳品质也有较大差异,若是蛋鸡存在较大产薄壳蛋、软壳蛋的几率,则其受精卵所孵化的后代有较大的显性遗传表现。
还有通常白壳蛋破损率高,暗褐色蛋壳质量比浅褐色蛋壳质量要好。
其次随着蛋鸡的日龄增加,子宫蛋壳腺分泌功能降低,色素沉积受阻,容易形成褪色蛋、白壳蛋或者蛋壳发暗,造成鸡蛋质量下降。
图片来源与网络除此之外在日常管理中,如疫苗接种、噪声、惊吓、气候转变、环境湿度、饲料改变、不定时喂料或饮水等不良应激都会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导致蛋鸡出现产蛋率下降和蛋壳质量改变。
饲粮营养元素也是造成蛋壳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与蛋壳组成结构密切相关的营养物质包括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钙、磷、镁、锌、锰、铁及VA、VB、VD3 等,如果长期缺乏或比例搭配不均,很容易影响蛋壳的矿物盐沉积,进而导致蛋壳出现过薄、厚薄不均或软壳等,这也是商品蛋容易破壳的重要原因。
当然,许多疾病也会对蛋鸡产蛋量及蛋壳质量产生影响,比如生殖道感染、卵巢炎、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鸡蠕虫病和产蛋下降综合征等疾病通过对输卵管影响导致蛋壳颜色变白、变薄,破损率增加。
某些抗生素和抗虫药使用不当,会导致蛋鸡产蛋性能降低,蛋壳质量发生软壳蛋、色素沉着、药物残留等不利影响,如果长期大量使用还会增加肝肾负担产生中毒现象,最终引发减蛋综合征、蛋壳品质下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9年第39卷第03期 总第266期 | 57
鹌鹑蛋蛋壳质量问题分析
周元军1 ,孙相俞2,万建美3
(1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振兴街道办事处畜牧站,山东 聊城 252100;2 山东质德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聊城 252100;3 山东久久和牧农牧集团,山东 临沂 276000)
中图分类号:S816.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3-0057-02
正常情况下,鹌鹑蛋蛋壳上有一些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蛋壳较厚且不易破损。
白壳蛋(蛋壳上无花纹,图1)或蛋壳上有白点或外表包裹一层白色半透明雾状物质(图2)是蛋鹌鹑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通常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 3及复合多维也难起到明显的效果。
本文的目的是简要分析出现以上蛋壳质量的可能原因。
蛋壳外表面包裹的一层白色半透明雾状物质为尿酸盐。
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或动物源蛋白、鱼粉、豆粕或全脂大豆等蛋白质源含量过高时会导致体内核酸和嘌呤代谢终产物尿酸生成过多,并随尿液排出,在蛋经过泄殖腔时附着在外壳膜上形成雾状。
实际生产中,蛋鹌鹑料的粗蛋白含量约21%~22%,非常接近小体型家禽出现核酸和嘌呤代谢能力的上限。
在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就会导致肾功能异常。
如变质饲料导致氧化应激或饲料钙磷比例失调。
笔者发现,当蛋鹌鹑养殖户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部分过期变质的颗粒料时,外壳包裹雾状物的蛋比例明显增加。
这可能与饲料中油脂等原料的氧化酸败,蛋白质及淀粉等营养物质的变质有关。
因此,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小苏打(约0.5%~1%),同时注重饲料的能量蛋白平衡和抗氧化会很好地改善这个问题。
白壳蛋是另一种生产中常见的蛋壳质量
问题。
为了深入理解其对蛋壳质量的影响与本质,笔者收集不同的鹌鹑蛋样品,并根据蛋重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鹌鹑蛋蛋壳出现不规则黑色斑点、蛋壳较厚且不易破损的原因,结果发现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钙磷比例均会影响鹌鹑蛋蛋壳。
关键词:鹌鹑蛋;饲料;蛋白质;钙;磷
图1 白壳蛋与正常蛋
图2 雾状蛋壳与正常蛋
58 | 2019年第39卷第03期 总第266期 |
和蛋壳品质将其分为3组分别进行检测分析:
A 级为大蛋,
B 级为中蛋,
C 级为白壳蛋。
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A 级蛋的蛋重、蛋壳重、蛋白重、蛋黄重、蛋壳比例、蛋黄比例及蛋黄/蛋白值均高于B 级和C 级蛋。
可以看出白壳蛋(C 级)的蛋壳重量及比例均低于正常蛋。
通过进一步透光率检查表明,白壳蛋的透光率明显高于A 级蛋和B 级蛋(图3和图4),说明白壳蛋的蛋壳厚度也较低。
鹌鹑蛋壳色素主要由胆绿素和原卟啉组成,且胆绿素IX 和原卟啉IX 都是在蛋壳形成的最后阶段产生,也就是角质层达到最大分泌量时产生。
一般来说,色素越多,蛋壳越厚,耐压强度也越高,蛋黄重、蛋重、蛋黄/蛋清的比例与蛋壳颜色也有一定关系。
也就是说蛋壳颜色越深,蛋壳品质往往越好。
当鹌鹑所产蛋的蛋壳斑点颜色变浅,表明鹌鹑的生产性能下降,蛋品质降低,此时壳中钙含量降低,蛋壳强度也随之下降。
众所周知,蛋壳是由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方界石附着在有机支撑物上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少量有机质,钙的含量在35%以上,鹌鹑产蛋期间,蛋壳中60%~75%的钙直接由饲料供给,因此饲料
中钙磷是影响蛋壳质量最为重要的营养因素。
有研究表明,饲料中的钙含量低会引起蛋壳厚度降低,进而会提高蛋的破损率。
由于钙磷的消化吸收及体内代谢利用存在密切关系,二者在饲料中需要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使蛋壳质量达到最佳效果,磷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钙吸收障碍。
综上所述,A 级、B 级和C 级鹌鹑蛋的蛋壳质量的差异可能与饲料中钙磷比例的失衡直接相关,特别是钙低磷高的钙磷比例异常。
因此,要谨慎考虑蛋鹌鹑料的钙磷含量及其比例关系。
此外,还应考虑维生素D 3的影响。
□□
图3 蛋壳透光度比较(左下C 级、右下B 级、
上A 级)
图4 蛋壳透光度(C 级),可见表面有较多厚
度低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