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偏二甲肼热分解性能
初三化学试卷

初三化学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蜡熔化B .粉笔折断C .纸张燃烧D .车胎爆炸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 3.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 A .排球 B .塑胶跑道 C .钢质单杠 D .尼龙跳绳4.锌铬黄(ZnCrO 4)可用于制防锈涂料,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6 D .+7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冰水 B .果汁 C .碘盐 D .食醋6.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 A .酸雨的形成:CO 2 + H 2O =H 2CO 3 B .中和反应:H 2SO 4+MgO =MgSO 4+H 2O C .Fe 和盐酸反应:2Fe+6HCl =2FeCl 3+3H 2↑ D .研究水的组成:2H 2O2H 2↑+O 2↑7.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丝弯曲B .食品霉变C .水分蒸发D .矿石粉碎 8.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 +、H +、Cl -、HCO 3- B .Na +、K +、NO 3-、Cl - C .H +、Na +、OH -、SO 42- D .Ag +、Ca 2+、Cl -、NO 3-9.苯甲醇(化学式为C 7H 8O )在医疗上曾做溶剂来溶解青霉素钾盐——减轻注射时的疼痛,但由于不断有试验数据显示,苯甲醇与臂肌挛缩存在相关性,会造成患者“青蛙腿”。
因此,该方法已逐渐被淘汰。
下列有关苯甲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苯甲醇中C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7.8%B .苯甲醇是由7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C .苯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D .苯甲醇含有苯甲醇分子10.某物质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是氧化物 B .可能是化合物 C .可能是单质 D .可能是混合物二、填空题11.根据图1、图2中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偏二甲肼

薂 液态氯胺法
蕿 二甲胺和氯胺反应而得: (CH3)2NH + ClNH2 =(CH3)2NNH2 + HCl
聿 2、生产工艺
膅 本品可以氨水、氯化胺和二甲胺为原料经反应合成制得。先将氨水和次氯酸钠分别送入
一步反应器进行反应生成氯代胺,然后将氯代胺送入二步反应器与二甲胺水溶液进行合成,
生成偏二甲肼水溶液, 再将此合成液送入一系列精馏塔进一步蒸馏精馏,
蒃
虽然我国航天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但也有许多不足。目
前,我国现有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在战略武器的基础上演变延用而来的,其推进剂
(偏二
甲肼/四氧化二氮 )毒性大、污染严重、价格高、性能低,其不足是很明显的。美国、法国、
前苏联等航天大国对于推进剂的毒性和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美国从
1970 年就禁止在本土上
羄
燃烧剂和氧化剂都是呈液体形态的发动机则称为液体燃料发动机,或称为液体火箭
发动机; 两者都是呈固体状态, 则称为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或固体火箭发动机。
如果在两
种燃料中, 一种为固体, 一种为液体, 则称为固-液火箭发动机或直接称其物质名称的火箭
发动机,如,氢氧火箭发动机。 由于固态燃烧剂产生的能量比液体燃烧剂发出的能量高,所
蚆溶解情况:易溶于水、醇、乙醚、苯、甲苯、二甲基甲酰胺、正己烷及三乙胺。
袃备注:凝固点 -57.2℃,闪点 1℃,自然点 249℃,蒸气压 20 千帕( 25℃)。其蒸气与空气 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爆炸温度范围 -15~ 60℃。 四、 五、 羀相关资料
膆
早在运载火箭发明前,人们使用油和汽作燃料,汽车、轮船和飞机就是靠这些燃料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草酸晶体

12-18提优:草酸晶体受热分解实验的探究授课人:钟一飞资料查阅:草酸晶体(H2C2O4•2H2O),学名乙二酸晶体,熔点101.1℃,加热会熔化和分解(分解温度为157℃以上).同时易升华(起始升华温度为100℃)。
草酸(H2C2O4)易溶于水,熔点189℃。
草酸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为:H2C2O4+Ca(OH)2==CaC2O4↓(白色)+2H2O.猜想假设:小方:草酸分解生成CO2、CO和H2O;小东:草酸分解生成CO2和H2O。
你的猜想: CO2和H2等。
设计实验一:小方:小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将反应装置补充完全。
实验分析一:分析各装置的作用:。
小方在实验过程中看到A、F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C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根据此现象说明小方的猜想是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按照小方的猜想,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2H2O=△=3H2O+CO2↑+CO↑。
分析小方的装置存在的不足:。
设计实验二:小东:右图是小东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图中铁架台略去),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东认为此现象是由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产生的CO2所导致。
实验分析二:此判断严密不不严密?说明理由。
不严密。
因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草酸钙沉淀。
你对小东假设的评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东的假设是没有办法配平的。
你对实验装置的评价:。
设计实验三:你的猜想如何验证呢?。
实验分析三:你的实验设计的分析:。
设计实验四:老师看过小东和小方的实验设计后认为,二个实验都有创意,但都存在不足,并对他们设计的装置作了如下改进:实验分析之四:分析各装置的作用:。
老师提示学生,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2H2O=△=3H2O+CO2↑+CO↑。
根据老师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可能看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综合分析:小方装置的缺点:1、乙二酸晶体的熔点为101.1℃,加热即熔化,故原装置中的试管口向下是无法完成实验的。
偏二甲肼苦味酸盐的合成与性能

S n h ssa d P o e te fUn y merc l m eh l y r zn ( y t ei n r p riso s m tia Di t yh d a i e UDM H)Pir t c ae
M U a — a g。 LI Xin u n W ANG a -u , HAN Qi o g IIXi Xio g n U a g x a , Xu nj n —n, a l
e n a n ls s F I H me tla ay e , T R, NMR, TG/ DTG n C Th eut h we h tt ema eo o iin o a d DS . ers l s o d t a h r ld c mp st fUDMH s o
3 8 . 6。
FT_R( r , ( m ) 3 2 , 1 2 2 ( — H ) I KB ) v c : . 0C—H) 1 1 . 0 l 7 . 0 1 4 .7 苯环骨 00 4 ( ; 6 6 5 , 1 4 , 2 1 ( 5 5 架 中 C— C ; 2 . 9 C— H) 1 6 . 7 ~ N ) )1 83 ( 4 ; 5 3 ( 3 O2 ;
采 用 热重 分 析 和 差 示 扫 描 量 热 分 析 法 对 偏 二
甲肼苦 味酸 盐 的热 稳定 性 进 行 表 征 , 果 如 图 1所 结
示 。由图 1 a 可 看 出 , 着 温 度 的升 高 , 二 甲肼 () 随 偏 苦 味酸 盐 开 始 分 解 , 热 分 解 主 要 发 生 在 1 5 8 其 7 . ~ 2 4 3 , G 曲线 显示 , 2 5 7 4 . ℃ DT 在 1 . ℃处 失 重 速 率 最
( e S c n t l r g n e i g I s i t , Xi n 7 0 2 , Ch n ) Th e o d Ar i e y En i e rn n t u e l t 1 0 5 a ia
偏二甲肼

当其水含量达10%时,对铝及其合金腐蚀最严重。 大部分非金属材料都能溶于偏二甲肼中或与其发 生作用。因此与偏二甲肼相容的非金属材料较少。
7.贮存、运输和转注
㈠ 贮存 在环境温度下,偏二甲肼密封于相容材料的容器中 可长期贮存,而质量并无明显变化。 ㈡ 运输 偏二甲肼可由铁路、公路、水路运输。运输时 应有熟悉其特性的专人押运。
主要内容: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生产方法 4.毒性与防护 5.着火与爆炸危险性 6.材料相容性 7.贮存、运输和加注 8.清洗和处理 9.安全使用守则
1.物理性质
偏二甲肼,或称1,1-二甲基联
氨。分子式 CH3 2 NNH2 ,英文缩
写UDMH(Unsymmetric Dimethyl
Hydrazine),它是一种易燃有毒、
具有强烈鱼腥味的无色透明液体。
分子量:60: 63.1℃ 密度(20℃):0.7911
g cm3
比热(卡∕克•℃)(20℃):0.653 汽化热(卡∕克)(20℃):139.9
燃烧热(千卡∕克分子)(25 ℃):474.11
2.化学性质
2.物理方法 (1)活性炭吸附法 (2)离子交换法 (3)焚烧法 3.光催化氧化法
(1)直接氧化法
(2)间接氧化法( TiO2 光催化氧化)
4.新型处理技术 (1)低温等离子技术 (2)fenton降解技术 (3)生物降解技术 细菌 水生植物
草酸偏二甲肼的合成与稳定性研究

程 中 还 具 有 应 用 价 值 , 以作 为 偏 二 甲肼 的 再 利 用 方 可
收 稿 日期 : 0 - 0 1 2 1 1 —5;修 回 日期 : 0 10 ・ 5 0 2 1 -31
2 C 2 ( H ) NNH 3 2+H OOC C - OOH 一
( ) CH NNH ‘HOOC- COOH ・H - NN ( ) CH3 2 2. 实 验 方 法 3 ( )草 酸 晶 体 结 晶 水 的 去 除 称 取 一 定 量 草 酸 晶 1
肼还具有很大 的应用价值 , 利用 它可 以合 成 出性 能优 良
国外 在报废偏 二 甲肼 的再利 用方面 , 只有美 国和俄
药 品 与 试 剂 :偏 二 甲肼 ( 量 大 于 9 % ) 草 酸 含 7 ,
( 析 纯 ) 无 水 乙 醇 ( 析 纯 ) 分 , 分 。
2. 实 验 原 理 2
罗斯等航 天大 国做 了很多 的研究 。 , 大 多都 停 留在 但
草酸 偏 二 甲肼 的合 成 与 稳 定 性 研 究
33 7
文 章 编 号 :1 0 9 4 2 1 ) 4-3 3 0 6—9 1( 0 0 0 7 — 4 0 1
草 酸 偏 二 甲肼 的 合 成 与 稳 定 性 研 究
慕晓目, 0 苟小莉, 刘祥萱, 张有智
(第 二炮 兵 工程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71 0 5 2) 0
摘 要 : 研究 了 利 用 报 废 液 体 推 进 剂 偏 二 甲肼 合 成 草 酸 偏 二 甲肼 , 采 用 元 素 分 析 、 T I 外 光 谱 分 析 、H N 并 F— R红 。 MR核 磁共 振 波谱 分 析 、 C 热 分 析 、 外 可 见 分 光 分 析 等 方 法 对 其 进 行 了 分 析 表 征 。结 果 表 明 , 酸 偏 二 甲肼 合 成 工 艺 简 单 、 全 高 效 , 熔 点 为 DS 紫 草 安 其 1 3~ 6 ℃ , 始 分 解 温 度 约 为 1 0 3 4 1 4 初 . 6℃ , 8 具有 良好 的 热 稳 定 性 和 水 溶 液 稳 定 性 , 比 液体 偏 二 甲肼 , 酸 偏 二 甲肼 更 安 全 、 容 相 草 更 易贮 存 , 处 理 报 废 偏 二 甲肼 提 供 了新 的发 展 方 向 。 为
加热 草酸钾 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加热草酸钾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草酸钾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工业和实验室应用。
在化学实验中,人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加热草酸钾的情况,以促使化学反应的进行。
加热草酸钾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其中涉及到生成氧气、氧化物和碳酸钾等产物。
本文将探讨加热草酸钾的反应过程,并深入讨论其产生的化学式的意义。
通过对草酸钾的性质和加热反应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化学过程的机理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组织架构和章节安排。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我们简要介绍了草酸钾的基本信息以及本文涉及的主题。
文章结构部分(即本节)则详细说明了文章的章节安排,让读者了解整个文章的框架。
目的部分则明确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和目标。
-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分为草酸钾的性质、加热草酸钾的反应和化学式的意义三个小节,依次展开讨论。
在草酸钾的性质部分,我们分析了草酸钾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后续讨论加热反应和化学式提供基础。
在加热草酸钾的反应部分,我们探讨了草酸钾在加热下的反应特点,引出了化学式的深入探讨。
最后,在化学式的意义部分,我们解释了化学式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读者理解草酸钾的性质提供更深入的认识。
-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应用和展望三个小节。
总结部分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归纳,强调本文的主要发现和观点。
应用部分则探讨了草酸钾的化学式对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
展望部分则展望了未来对草酸钾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章节安排,本文将全面深入地探讨加热草酸钾化学式的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和应用推广价值。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加热草酸钾这一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过程,并分析其中所涉及的化学式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草酸钾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和性质变化,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提供理论支持。
偏二甲肼与二氧化氮的热化学方程式(二)

偏二甲肼与二氧化氮的热化学方程式(二)偏二甲肼与二氧化氮的热化学方程式1. 热化学方程式介绍热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表达式。
它描述了在化学反应中吸热或放热的过程。
2. 偏二甲肼偏二甲肼(N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在化学反应中可以起到氧化剂的作用。
偏二甲肼的热分解方程式偏二甲肼可以通过热分解产生气体,反应方程式如下:N2O2(l) → 2NO(g) + O2(g)该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偏二甲肼的氧化反应方程式偏二甲肼也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将其他物质还原为氧化物。
一个例子是与亚硝酸钠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N2O2(l) + 2NaNO2(aq) + 2H2O(l) → 2NaOH(aq) + 2HNO2(aq)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需要吸收外界的热能。
3.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N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深蓝色气体。
它在大气中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也可以作为氧化剂参与化学反应。
二氧化氮的生成反应二氧化氮可以通过偏二甲肼的热分解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如下:2NO(g) + O2(g) → 2NO2(g)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需要吸收外界的热能。
二氧化氮的其他反应二氧化氮还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例如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和亚硝酸盐:3NO2(g) + H2O(l) → 2HNO3(aq) + NO(g)该反应也是一个放热反应,释放出热能。
总结偏二甲肼与二氧化氮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作为氧化剂、还原剂参与各种化学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些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草酸偏二甲肼 DSC 曲线均出现了2个吸热峰。结合草酸偏二甲 肼的 TG/DTG 曲线,可以判断出第一个峰为草酸 偏二甲肼的熔化吸热峰,第二个峰为其分解吸热 峰。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分解峰温 Tp也随之增 大,这服从热分解行为的一般规律。各升温速率 下DSC 测得的热分解特征数据见表 1。
2 p
)
=
–
7
564.21×(1/
Tp) + 6.132 5,计算并得出其热分解活化能 E = 62.89 kJ/mol,指前因子 ln A = 15.06。通过热重 – 红外联
用分析其分解机理,推测出草酸偏二甲肼热分解产物主要为 CO2、H2O 及 NH3等。 关键词:草酸偏二甲肼;热重– 红外联用;热分解
1 实验部分
1.1 草酸偏二甲肼的制备 按n (偏二甲肼)∶n(草酸) = 2,称取一定量的偏
二甲肼于一密闭反应器内,称取一定量的去除结
晶水的草酸加入适量无水乙醇配制成饱和溶液。 在常温下,将饱和草酸无水乙醇溶液加入到装有 偏二甲肼的反应器内,并不断搅拌,得白色草酸 偏二甲肼晶体。将产品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然 后提纯、烘干,以备分析表征。 1.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中的应用,采用TG / DTG、DSC 及热红联用技术对草酸偏二甲肼的热分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热分析
结果表明,草酸偏二甲肼热分解主要发生在 180.4 ~ 217.6 ℃ 之间,峰值温度约为 199.2 ℃,分解过程
为吸热反应。利用
Kissinger
法研究了草酸偏二甲肼非等温动力学方程式为
ln(
β
/
T
0
217.62பைடு நூலகம்℃
0.018 0.012 0.006 0.000
TG/mg
116.87 ℃
–1
199.19 ℃
– 0.006
100
200
300
400
温度/℃
图 1 草酸偏二甲肼的TG/DTG 曲线
Fig.1 TG/DTG curves of UDMH oxalate
图 2 为草酸偏二甲肼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
DSC 曲线。
10
DSC/(mW·mg–1)
6
2
a 162.6℃ c 199.0℃
–2 a 2.5 ℃/min
b 5 ℃/min
–6 c 10 ℃/min
b 177.5℃ d 203.9℃
d 15 ℃/min
–1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温度/℃
图 2 草酸偏二甲肼非等温DSC 曲线
中图分类号:O622.6; V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 – 2191(2011)06 – 0079 – 03
液体火箭推进剂偏二甲肼在长期的贮存和使 用中,难免会出现质量下降甚至报废等情况。对 于废弃的偏二甲肼,国内通常是采用返厂再生精 馏或进行焚烧等传统处理方法。但现行处理方法 存在投资成本大、对环境有污染等问题。国外在 对废弃偏二甲肼再利用方面曾做过大量研究[1–4], 也提出很多方案,但大多也都停留在实验室阶 段。在多年的实验研究中,笔者发现偏二甲肼可 以和草酸发生反应生成固体草酸偏二甲肼。而且 研究表明,草酸偏二甲肼是一种新型的核燃料后 处理 Purex 流程污溶剂的无盐洗涤剂[5]。同时,利 用其作为中间体,还可以合成性能优良的含酰胺 基双子表面活性剂[6]。
收稿日期: 2011 – 08 – 03 作者简介: 慕晓刚(1981 – ),男,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特种燃料分析检测与安全防护技术。 电子信箱: muxg2001@
· 80 ·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hemical Propellants & Polymeric Materials
表1 草酸偏二甲肼非等温 DSC 曲线热分解特征数据 Tab.1 Thermal de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 data for
热红联用仪:采用 NETZSCH STA409 型热重 分析仪和 BRUKER VERTEX 70 型傅里叶变换红 外光谱仪联用,样品用量约为 3.25 mg,升温速率 10 ℃/min,N2流速约为 50 mL /min。
TG/DTG 分析:采用日本岛津公司 TGA– 50 热重分析仪,样品用量约为1.80 mg,升温速率 10 ℃/min。
2011年第 9卷第 6 期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hemical Propellants & Polymeric Materials
· 79 ·
草酸偏二甲肼热分解性能研究
慕晓刚,王煊军,刘祥萱, 李霞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25)
摘 要:基于草酸偏二甲肼在核燃料后处理 Purex 流程污溶剂的洗涤及在双子表面活性剂合成
含能材料的热分解性能研究备受国内外的关 注,它是进行燃烧和爆轰等基础理论研究必不可 缺的前提[7]。由于草酸偏二甲肼是由高能液体火 箭推进剂偏二甲肼合成,因此作为一种潜在的含 能材料,很有必要对其热分解性能进行研究。文 中主要运用 TG(热重分析)、DSC (差示扫描量热) 分析技术分析研究了草酸偏二甲肼的热分解温度 及热分析动力学,通过热红联用技术对草酸偏二 甲肼的热分解机理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2011年第 9卷第 6 期
至180.4℃ 时,草酸偏二甲肼失质量开始加快, DTG (微商热重)曲线显示在 199.2℃ 处,失质量速 度最快,草酸偏二甲肼失质量约为86.1 %。草酸 偏二甲肼的热分解主要发生在180.4℃ 到 217.6 ℃ 之间。
DTG/(mg·s–1)
2
180.36 ℃
1
86.11%
DSC分析:采用NETZSCH DSC 204 型差 热扫描仪,样品用量约为 0.66 mg,N2流速约为 50 mL/min,4 种升温速率分别为 2.5、5、10、 15 ℃/min。
2 结果与讨论
2.1 草酸偏二甲肼的 TG/DTG和 DSC 曲线 用热重法对草酸偏二甲肼的热稳定性进行表
征,其热重曲线如图1 所示。可以看出,草酸偏 二甲肼的失重大致经历了2 个阶段,第一阶段失 质量约为 9.1 %,116.9℃ 处失质量最大,外推起 始温度约为 85.6 ℃,失重曲线相对比较平坦,可 以判定此时为失水阶段,这是由于草酸偏二甲肼 烘干不完全和其容易吸潮所致。当温度继续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