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及组成

2滴0.5mol/L CaCl2
③检定Fe3+: 少量0.2mol/L FeCl3于试管中 少量产品溶液于试管中
1滴1mol/L KSCN
3 定量分析
3.1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0.02mol/L 400mL)
KMnO4
烧杯 盖表面皿
加热至沸并保持30min 保持水量
冷却
棕色瓶
暗处放置7天
3.1.2配制0.02mol/L Na2C2O4 溶液250.0mL 3.1.3 KMnO4溶液的标定
C2O42
m :m Fe3
C2O24
55.8 88.0
: Fe3
C2O24
55.8 88.0
四、实验步骤
1 合成
莫尔盐 5.0g
烧杯内 100mL H2O
加热溶液
10mL 氨水 6mol/L
滴加15mL 6% H2O2 约20分钟
取5滴上清液至试管中,滴加 K3[Fe(CN)6]检验是否氧化完全
25.00mL Na2C2O4
40mL 水 锥形瓶
10mL 3mol/L H2SO4
加热至75-85 ℃ (瓶口开始冒热气)
KMnO4滴定 平行3次
计算KMnO4浓度
温 度:75~850C
标定条件
酸 度:cH+:0.5-0.1mol.L-1
滴定速度:慢
快
慢
滴定终点:自身指示,30s不退色
(2) 组分含量的测定
搅拌 40 ℃ 水浴加热
红棕色
煮沸并搅拌 10分钟以上
静置
倾去上清液
沉淀中加入100mL水 搅拌、加热、洗涤沉淀
50mL热水洗沉淀
抽滤
Fe(OH)3沉淀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组成测定及表征 预习

4和15mL去离子水,微热溶解,加热至75-85℃(即液面冒水蒸气),趁热用0.0200 mol•L-1 KMnO
4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保留溶液待下一步分析使用)。根据消耗KMnO
4溶液的体积,计算产物xxC
2O
42-的质量分数。
(3)铁质量分数的测量在上述保留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近沸,直到黄色消失,将Fe3+还原为Fe2+即可。趁热过滤除去多余的锌粉,滤液收集到另一锥形瓶中。继续用0.0200mol•L-1 KMnO
实验预习八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组成测定及表征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配合物制备的一般方法。
2、掌握用KMnO
4法测定C
2O
42-与Fe3+的原理和方法。
3、培养综合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4、了解表征配合物结构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性质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K
3[Fe(C
2O
铁质量分数计算过程:
配合物的化学式
六、思考题
1、氧化FeC
2O
4·2H
2O时,氧化温度控制在40℃,不能太高。为什么?
2、KMnO
4滴定C
2O
42-时要加热,又不能使温度太高(75-85℃),为什么?
预习
1、查阅资料,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组成测定方法还有什么?
2、KMnO
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仪器:
托盘天平,电子分析天平,烧杯(100mL,250mL),量筒(10mL ,100mL),玻璃棒,布氏漏斗,吸滤瓶,真空泵,表面皿,称量瓶,干燥器,烘箱,锥形瓶(250 mL),酸式滴定管(50mL)
实验八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和组成分析

实验二十五、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和组成分析[实验目的]1. 了解三草酸合铁(III )酸钾的合成方法。
2. 掌握确定化合物化学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巩固无机合成、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实验原理]制备:(1) (NH 4)2Fe(SO 4)2+H 2C 2O 4=FeC 2O 4(S)+(NH 4)2SO 4+H 2SO 4(2) 过量K 2C 2O 4情况下,用H 2O 2氧化FeC 2O 46FeC 2O 4+ 6H 2O 2 +6K 2C 2O 4=4K 3[Fe(C 2O 4)3]+2Fe(OH)3(s)(3)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Fe(OH)3可加入适量的H 2C 2O 4将其转化为产物Fe(OH)3+3H 2C 2O 4+3K 2C 2O 4=K 3[Fe(C 2O 4)3]+6H 2O 2组成分析:(1)用重量分子法测定结晶水含量将一定量产物在110℃下干燥,根据失重可以计算结晶水含量。
(2)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草酸根含量5C 2O 42-+2MnO 4-+16H +=2Mn 2++10CO 2+8H 2O (3)用高锰酸钾法测定铁含量Zn 粉还原Fe 3+为Fe 2+,然后用KMnO 4标准溶液滴定Fe 2+MnO 4-+5Fe 2++8H+=5Fe 3++Mn 2++4H 2O (4)确定钾含量配合物减结晶水、C 2O 42- ,Fe 3+含量即为K +含量 [实验内容与步骤](一)三草酸合铁(III )酸钾的合成(1)Fe C 2O 4的合成 (NH 4)2Fe(SO 4)2.6H 2O (5g) 溶液静置 FeC 2O 4(二) K 3[Fe(C 2O 4)3].3H 2O 的合成20ml H 2O 5d H 2SO4酸化,△ 25ml 饱和K 2C 2O 4, 搅拌 △至沸倾去清液 洗涤沉淀FeC 2O 410ml 饱和K 2C 2O 4 水浴△ 40℃滴加12ml H 2O 2 搅拌棕色Fe (OH )3沉淀水浴△ 75℃-85℃ 8ml H 2C 2O 4 亮绿色透明溶液(2)组成分析1.结晶水称量产物在110℃下干燥,根据失重可以计算结晶水含量。
实验十一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制备及组成分析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方法
• 1、以铁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铵,加草酸钾 制备草酸亚铁后经氧化制得。 • 2、以硫酸亚铁为起始原料,与草酸钾直接 合成。 • 3、以三氯化铁为起始原料,与草酸钾直接 合成。 • 4、以硫酸亚铁铵为起始原料,经氧化、水 解制备氢氧化铁,再与草酸氢钾配位制得。
二、实验原理
2FeSO 4 ( NH 4 ) 2 SO 4 6H 2 O 4NH 3 H 2 O H 2 O 2 2Fe(OH ) 3 4( NH 4 ) 2 SO 4 12H 2 O
KOH H2C2O4 KHC2O4
Fe(OH)3 3KHC2O4 K3[Fe(C2O4 )3 ] 3H2O
g; m(KOH)= g; m(草酸)= ; 产品质量=
g g;
②检定C2O42-:
2滴0.5mol/L 少量0.2mol/L FeCl3于试管中 少量产品溶液于试管中
六、注意事项
• ①严格控制制备反应的温度低于40℃。 • ② 氢氧化铁的沉淀要完全,加热煮沸的目的在于 使胶体状沉淀转化为易于过滤、洗涤的沉淀。 • ③ 减压过滤要规范。尤其注意在抽滤过程中,勿 用水冲洗粘附在烧杯和布氏滤斗上的少量绿色产 品,否则,将大大影响产量。
实验十一
三草酸合铁(III)酸 钾的制备及组成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无机制备的一般方法。
了解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性质
• 1 、 性 质 : 三 草 酸 合 铁 ( III ) 酸 钾
K3[Fe(C2O4)3]· 3H2O 为翠绿色单斜晶体,溶 于水,难溶于乙醇。 110℃失去三分子结晶 水, 230℃分解。该化合物对光敏感,光照 即发生分解。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制备及组成分析

03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性 质研究
物理性质
晶体结构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由铁 离子、草酸根离子和钾离子组成。
溶解性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易溶于水,也溶于乙醇,不 溶于乙醚。
颜色与外观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呈现深绿色粉末或晶体。
化学性质
稳定性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在常温 下稳定,但在高温或光照 条件下易分解。
污水处理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可以用于污水处理,通过化学沉淀等 方法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制备方法
沉淀法
将铁(III)盐和草酸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氧化剂,加热搅拌至溶解,再加 入沉淀剂(如乙醇)使铁(III)草酸盐沉淀析出。
溶剂萃取法
利用不同溶剂对铁(III)草酸盐的溶解度不同,通过萃取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三草 酸合铁(III)酸钾。
实验步骤
配料与溶解
按照配方比例称取铁(III)盐和草酸盐,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
05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合 成产物表征
产物形貌
产物形貌分析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三 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微观形貌,可以发 现其呈现出规则的晶体结构,表面光 滑,无明显缺陷。
产物的粒径分布
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三草酸合铁(III)酸 钾的粒径分布,结果显示产物粒径均 匀,主要分布在几十纳米至几百纳米 之间。
01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制 备
原料选择
01
02
03
铁(III)盐
选择纯度高、杂质少的铁 (III)盐作为原料,如硫酸 铁、硝酸铁等。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设计性实验)姓名:小土豆实验日期:2012-11-05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引言:三草酸合铁(III)酸钾合成工艺有多种,例如,可采用氢氧化铁和草酸氢钾反应;也可用硫酸亚铁铵与草酸反应得到草酸亚铁,再在过量草酸根存在下用过氧化氢氧化。
K3[Fe(C2O4)3]·3H2O为亮绿色晶体,溶于水(0℃时4.7g/100g水,100℃时117.7g/100g 水),难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110℃失去结晶水,230℃分解。
该配合物对光敏感;可进行下列光反应:2 K3[Fe(C2O4)3] 2FeC2O4+3K2C2O4+2CO2因此,在实验室中可用碱草酸根含铁(III)酸钾作成感光纸;进行感光实验。
另外,由于它具有光的化学性质,能定量进行化学反应,常用作化学光量计材料。
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方法。
2.加深对铁(Ⅲ)和铁(Ⅱ)化合物性质的了解;3.掌握容量分析等基本操作。
4.学习用高锰酸钾法测定C2O2-4与Fe3+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三氯化铁和草酸钾直接反应制备。
FeCl3 +3K2C2O4== K3[Fe(C2O4)3] +3KCl用稀H2SO4可使三草酸合铁﹝III﹞酸钾分解产生Fe3+和C2O4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C2O2-4,此时Fe3+不干扰测定,滴定后的溶液用锌粉还原。
2Fe3+ +Zn==Zn2+ +2Fe2+过滤除去过量的锌粉,使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Fe2+通过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及浓液计算得到C2O42-和Fe3+的含量。
5Fe2+ + MnO4- + 8H+==5Fe3+ +Mn2+ +4H2O三、主要仪器和试剂台秤,抽滤瓶,布氏漏斗循环水泵,棕色容量瓶,烧杯,量筒,草酸钾(K2C2 O4 H2O,化学纯),三绿化铁(FeCl3·6H2O,化学纯),H2SO4(2mol/L,0.2mol/L) ,KMnO4标准溶液(0.0200mol/L),锌粉(分析纯),丙酮。
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

综合实验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方法。
2.熟悉化学分析、热分析、电导率测定等方法在化合物组成分析中的应用。
3.了解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光化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三草酸根合铁(III)酸合成工艺有多种,例如,可采用氢氧化铁和草酸氢钾反应;也可用硫酸亚铁铵与草酸反应得到草酸亚铁,再在过量草酸根存在下用过氧化。
本实验采用三氯化铁和草酸钾直接反应制备。
K3[Fe(C2O4)3]·3H2O为亮绿色晶体,溶于水(0℃时4.7g/100g水,100℃时117.7g/100g水),难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110℃失去结晶水,230℃分解。
该配合物对光敏感;可进行下列光反应:2 K3[Fe(C2O4)3] 2FeC2O4+3K2C2O4+2CO2因此,在实验室中可用碱草酸根含铁(III)酸钾作成感光纸,进行感光实验。
另外,由于它具有光的化学性质,能定量进行化学反应,常用作化学光量计材料。
用稀H2SO4可使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分解产生Fe3+和C2O2-4,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C2O2-4。
此时Fe3+不干扰测定滴定后的溶液用锌粉还原。
为过滤除去过量的锌粉,使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Fe2+通过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及浓液计算得到C2O2-4 和Fe3+的含量。
用电导体测定配合物的摩尔电导体Km可确定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从而确定配合物离子的电荷数,进一步确定化学式和原子结合的方式三、主要仪器和试剂天平,台秤,电导率仪,抽滤瓶, 布氏漏斗循环水泵, 棕色容量瓶,烧杯,量筒蒸发皿。
草酸钾(K2C2O4·H2O, 化学纯), 三氯化铁(FeCl3·6H2O,化学纯), K3[Fe(CN)6]﹞(化学纯), NaOH (2mol/L), H2SO4 (2mol/L,0.2mol/L), KMnO4标准溶液(0.0200mol/L), 锌粉(分析纯), 丙酮。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和组成测定

结论:在1mol产品中含C2O42- mol,Fe3+ mol,该
物质的化学式为
。
五、注意事项
1. 水浴40℃下加热,慢慢滴加H2O2。以防止H2O2分解。 2. 减压过滤要规范。尤其注意在抽滤过程中,勿用水冲
洗粘附在烧杯和布氏滤斗上的少量绿色产品,否则,将大
大影响产量。
六、思考题
1、能否用FeSO4代替硫酸亚铁铵来合成K3Fe[(C2O4)3]? 这时可用HNO3代替H2O2作氧化剂,写出用HNO3作氧化剂的 主要反应式。你认为用哪个作氧化剂较好?为什么?
4. 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草酸根时,在滴定时先滴 入8mL左右的 KMnO4标准溶液,然后加热到343~358K (不高于358K)直至紫红色消失,再用KMnO4滴定热溶 液。这是什么道理?
5C2O42-+2MnO4-+16H+ ===10CO2↑+2Mn2+ + 8H2O 5Fe2+ + MnO4- +8H+ ===5Fe3+ + Mn2+ + 4H2O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托盘天平,分析天平,抽滤装置,烧杯 ( 100mL ) , 电 炉 , 移 液 管 ( 25mL ) , 容 量 瓶 (50mL, 100mL),锥形瓶(250mL)。
②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往草酸亚铁沉淀中,加 入饱和K2C2O4溶液10mL,水浴加热313K,恒温下慢慢滴加 3%的H2O2溶液20mL,沉淀转为深棕色。边加边搅拌,加完 后将溶液加热至沸,然后加入20mL饱和草酸溶液,沉淀立 即溶解,溶液转为绿色。趁热过滤,滤液转入100mL烧杯中, 加入95%的乙醇25mL,混匀后冷却,可以看到烧杯底部有 晶体析出。为了加快结晶速度,可往其中滴加KNO3溶液。 晶体完全析出后,抽滤,用乙醇—丙酮的混合液10mL淋洒 滤饼,抽干混合液。固体产品置于一表面皿上,置暗处晾 干。称重,计算产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
引言:三草酸根合铁(III)酸合成工艺有多种,例如,可采用氢氧化铁和草酸氢钾反应;也可用硫酸亚铁铵与草酸反应得到草酸亚铁,再在过量草酸根存在下用过氧化氢。
K3[Fe(C2O4)3]·3H2O为亮绿色晶体,溶于水(0℃时4.7g/100g水,100℃时117.7g/100g水),难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110℃失去结晶水,230℃分解。
该配合物对光敏感;可进行下列光反应:
2 K3[Fe(C2O4)3] 2FeC2O4+3K2C2O4+2CO2
因此,在实验室中可用碱草酸根含铁(III)酸钾作成感光纸;进行感光实验。
另外,由于它具有光的化学性质,能定量进行化学反应,常用作化学光量计材料。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方法。
2.加深对铁(Ⅲ)和铁(Ⅱ)化合物性质的了解;
3.掌握容量分析等基本操作。
4.学习用高锰酸钾法测定C2O2-4与Fe3+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三氯化铁和草酸钾直接反应制备。
Fecl3 +3K2C2O4== K3[Fe(C2O4)3] +3Kcl
用稀H2SO4可使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分解产生Fe3+和C2O2-4,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C2O2-4,此时Fe3+不干扰测定,滴定后的溶液用锌粉还原。
2Fe3+ +Zn==Zn2+ +2Fe2+
过滤除去过量的锌粉,使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Fe2+通过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
及浓液计算得到C2o2-4 和Fe3+的含量。
5Fe2+ + MnO4- + 8H+==5Fe3+ +Mn2+ +4H2O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
台秤,抽滤瓶,布氏漏斗循环水泵,棕色容量瓶,烧杯,量筒,草酸钾(K2C2 O4 H2O,化学纯),三绿化铁(FeCl3 6H2O,化学纯),H2SO4(2mol/L,0.2mol/L) ,KMnO4标准溶液(0.0200mol/L),锌粉(分析纯),丙
酮。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
称取12g草酸钾放入100mL烧杯中,加20mL水,加热使全部溶解.在溶液近沸时边搅拌加入8mL,三氯化铁溶液(0.4g/mL),将此溶液在冷水中冷却即有绿色晶体析出,析出完全后减压过滤得粗产品。
将粗产品溶解在约20mL热水中,趁热过滤。
将滤液在冰水中冷却,待结晶完全后抽滤晶体产物先用少量冰水和丙酮洗涤,晾干,称重,计算,产率。
记录数据:2.70g
数据处理:
Fecl3 +3K2C2O4== K3[Fe(C2O4)3] +3Kcl
162.5 437
3.2g m
理论产量:m=8.6055g
产率:ω%=6.70÷8.6055×100%=77.86%
2.配合物的组成分析
①C2O2-4的测定准确称取约1g合成的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绿色晶体于烧杯中,加入25mL 3mol/L的硫酸使之溶解再转移至250mL容器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均。
移取25mL试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0mL3mol/L硫酸,在70~80℃水浴中加热5min后,趁热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浅粉色,且30s 不褪色即为终点,计下读数。
平行测定三次,每次滴定完后溶液保留。
数据处理:
2MnO4- +16H+ +5C2O42- ===2Mn2+ +10CO2↑+8H2O
2 5
v×c n1
∵n(C2O42-)=5÷2×C(MnO4-)×V(MnO4-)×250÷25
∴n=0.02×11.70×10-3×5÷2×250÷25=5.85×10-3mol
又ω(C2O42-) = n(C2O42-)×M(C2O42-)÷1.0057g×100%
∴ω(C2O42-)=5.85×10-3mol×88g/mol÷11.0057g×100%=51.48%
②Fe3+的测定往上述滴定后的每份溶液中加入1g锌粉、5mL3moL/L硫酸振荡8~10min 后,过滤除去过量的锌粉,滤纸用另一个锥行瓶承接。
用40mL 0.2mol/L的硫酸溶液洗涤原锥行瓶和沉淀,然后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浅粉色,30s不褪色即为终点计下读数平行测定三次。
5Fe2+~MnO4-~5Fe3+
5 1 5
c×v n1
∵ν(Fe2+)=ν(Fe3+)
∴n(Fe2+)=n(Fe3+)
又n=5×C(MnO4-)×V(MnO4-)÷1×250÷25
∴n=5×0.02×2.14×10-3÷1×250÷25= 2.14×10-3 mol
又ω(Fe3+) = n(Fe3+)×M(Fe3+)÷1.0057g×100%
∴ω(Fe3+)=2.233×10-3 mol×56 g/mol÷1.0057g×100%=11.70%
n(C2O42-)=5.85×10-3 mol n(Fe3+)=2.14×10-3 mol
表
ω水=[1 – m(Fe3+)-m( C2O42-)-m(K+)]/1.0057×100%
=[1 –56×2.14×10-3-5.85×10-3×88-2×10-3×3×39]/1.0057×100% =13.06%
∴ω
水
五、注意事项
制备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时,可以往溶液中加入少量丙酮或乙醇,促使晶体析出完全。
六、误差分析与讨论
1.读取误差:称量药品、配制溶液以及量取溶液时,都会有人为因素导致读取误差,因此
读取误差给本实验带来的影响是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原因之一。
2.滴定误差:滴定待测溶液时,不能很好的把握终点,会造成实验数据的不准确,所以亦
影响本实验。
3.操作误差:本实验的化学反应或滴定反应都要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如果操作时没有达
到温度范围,会影响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而使实验不准确。
七、思考题
1.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固体和溶液应如何保存?
答: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固体应该避光保存,放在阴凉处
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溶液应该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的测定原理。
2.用化学式表示本实验Fe3+和C2O2-
4
的测定原理如下:
答:Fe3+和C2O2-
4
+ 2 MnO4- +16 H+ = 2Mn2+ + 10CO2↑+ 8H2O
5 C2O2-
4
5 Fe2+ + MnO4- + 8 H+= Mn2+ + 5 Fe3+ + Mn2+ + 4 H2O
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
分析
(设计性化学实验)
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班级:药物制剂1102班
姓名:李兴国
学号:112450214
实验日期:201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