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18年第二季度地方金融企业财务快报分析(1)

合集下载

“2018年上半年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交流会”综述

“2018年上半年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交流会”综述

“2018年上半年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交流会”综述 2018年以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纲领,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但同时也面临突出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对下半年发展形成巨大挑战,不容忽视。

一、上半年内蒙古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从产业发展来看,工业增长小幅放缓。

据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工业经济呈现逐步向好的态势。

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由去年底的3.1%、今年一季度的4.5%到1-5月的5.5%,增速在全国位次由去年底的第28位上升到第20位,居周边8省区第4位、西部12省区第7位。

服务业支撑力趋强。

据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显示,一季度,全区服务业同比增长5.3%,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1%和5.7%,建筑业、房地产业分别下降0.9%和4%。

从需求来看,投资延续回落态势。

据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显示,1-5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下降9.6%,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下滑态势,且幅度加大。

从资金结构看,民间投资增速同比下降31.3%。

从产业结构看,1-5月,全区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5.3%,第二产业同比下降34.5%,第三产业同比下降41.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47.9%。

对外贸易增幅显著。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资料显示,1-5月,全区外贸进出口增速2.7%,内生动力不断加强。

外贸增长1-5月较前几个月有明显回升,出口增速全国第13位,高于毗邻省区;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市场多元化进程加快。

机电高新产品进出口实现高速增长,农畜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持续发力。

从质量效益来看,企业盈利水平稳步改善。

据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资料显示,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由亏转盈已24个月。

金新农2018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智泽华

金新农2018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智泽华

金新农2018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1 页 共 3 页 金新农2018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18年实现利润为负25,432.71万元,与2017年的12,558.89万元相比,2018年出现较大幅度亏损,亏损25,432.71万元。

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经营业务,应当加强经营业务的管理。

在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经营亏损,企业经营形势迅速恶化,应尽快调整经营战略。

二、成本费用分析2018年营业成本为238,766.01万元,与2017年的249,614.74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4.35%。

2018年销售费用为13,143.06万元,与2017年的14,242.99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7.72%。

2018年在销售费用大幅度下降的同时营业收入也有所下降,企业控制销售费用支出的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

2018年管理费用为23,278.25万元,与2017年的25,370.85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8.25%。

2018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31%,与2017年的8.29%相比变化不大。

但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应当关注其他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2018年财务费用为7,232.87万元,与2017年的5,570.68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9.84%。

三、资产结构分析2018年企业资金不合理占用数额较大,企业经营活动资金紧张,资产结构不太合理。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的同时收入却在下降,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与2017年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恶化。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金新农2018年的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短期债务融资活动的支持。

企业净利润为负,负债经营是否可行,取决于能否扭亏为盈。

五、盈利能力分析金新农2018年的营业利润率为-7.76%,总资产报酬率为-4.81%,净资。

2018年金融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_

2018年金融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_

2018年金融调研报告3篇强化金融支撑助力产业转型如何发挥金融“资本血液”作用,从而促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沙河市围绕推进玻璃产业转型升级这一目标,充分发挥金融的重要支撑作用,走出了一条金融与产业共生、互动、双赢的发展之路。

搭建“ 聚金” 平台,实现“ 产融共生”引进强力外援。

开展金融推介“走出去”活动,在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组织金融推介会,与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多个金融机构建立信息联络机制,有力促进了外埠金融机构的入驻。

激活内生资本。

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雄厚、玻璃企业融资需求旺盛的有利条件,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有效激发民间资本成立各类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该市拥有各类金融机构11家,网点75家,位居邢台市首位。

借助优质平台。

加强与国内知名现货、期货、股权融资等平台沟通对接;与郑州商品交易所合作大力发展玻璃期货贸易,全国玻璃期货基准价区成功调整到沙河;与渤海商品交易所合作大力发展玻璃现货贸易,“沙玻”成为玻璃现货市场全国首个平板玻璃品种;昊天、元华等一批企业成功在天交所、石交所挂牌上市。

拓宽“ 聚金” 渠道,实现“ 产融互动”金融产品创新融资。

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金融新产品,推广应用了信托、私募、社团贷款、委托贷款、保理等10余种金融新产品,开展了动产抵押、股权融资等多项业务,满足了企业各种融资需求。

特别是中国银行沙河支行被确定为全国首批40家微型企业贷款业务试点单位之一,邢台市仅此一家。

行业协会牵头融资。

打破旧有传统融资模式,与兴业银行合作,依托沙河国际商会、沙河艺术玻璃协会,在全省首创由行业协会与金融机构合作融资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融资。

在全国首创由园区与金融机构担保合作模式,由德胜玻璃深加工园区投资方德金公司为入驻园内的玻璃深加工企业提供担保融资,有效破解园区玻璃企业规模小、信贷级别低等瓶颈制约。

强化“ 聚金” 举措,实现“ 产融双赢”健全组织机构。

2018年第二季度银行工作总结范文.doc

2018年第二季度银行工作总结范文.doc

2018年第二季度银行工作总结范文年初以来,我行坚持以业务经营为中心,以支持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为主要对象,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经营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努力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稳健、安全运行,取得了显著的内部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把庄河建成北黄海地区现代化生态型中心城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基本情况(一)贷款情况截至今年三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为55,369万元,比年初增加36,129万元,增加187.78%。

其中:农户贷款30,572万元,占55.22%。

农村工商业短期保证贷款14,689万元,占26.53%。

农村工商业短期抵押质押贷款8,058万元,占14.55%。

农村中长期保证贷款500万元,占0.90%。

农村中长期抵押贷款1,550万元,占2.80%。

1至3月累计发放贷款63,573万元,累收回贷款27,444万元。

到期贷款回收率100%。

收回贷款利息收入2,887万元,贷款收息率100%。

(二)存款情况三月末,各项存款余额50,923万元,比年初增加24,604万元,增加93.48%。

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3,476万元,比年初增加11,098万元,增加47.27%。

对公存款余额为26,130万元,比年初增加12,189万元,增加87.43%。

通知存款1,317万元,比年初增加100%。

(三)财务情况三月末,我行实现各项业务收入为2,981万元,其中:贷款利息收入2,887万元,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94万元。

各项业务支出2,169万元,税前利润总额1,083万元,税后净利润812万元。

(四)监管指标情况第一、资产负债状况。

一是资产总额为69,974万元,其中:流动资产62,342万元(现金及银行存款554万元,存放中央银行款项6,735万元、存放同业款项2,340万元、短期贷款52,703万元、其他应收款12万元);长期资产7,508万元(其中:中长期贷款2,663万元、长期投资3,000万元、在建工程2,21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79万元、贷款呆账准备554万元〈减项〉);递延资产124万元。

《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范文

《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范文

《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篇一一、引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其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水平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问题及提升效率的策略。

二、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资源配置现状(一)金融资源总量逐步增长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资源总量持续增加。

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业、保险业等各类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长,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

(二)金融资源分布不均尽管金融资源总量有所增长,但内蒙古自治区内各地区之间的金融资源分布仍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金融资源相对丰富;而一些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资源则相对匮乏。

三、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分析(一)投入产出分析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内蒙古自治区的金融资源配置在总体上呈现出较高的效率。

然而,在部分地区,由于金融资源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低。

(二)资源配置结构分析在资源配置结构方面,内蒙古自治区的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及边远地区的金融服务相对滞后。

这种结构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四、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一)金融资源分布不均如前所述,内蒙古自治区内各地区之间的金融资源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二)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尤其是农村及边远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相对较低,限制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五、提升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策略(一)优化金融资源分布结构应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金融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流动,优化金融资源的分布结构。

(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建设针对农村及边远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的问题,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

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及趋势。

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核心指标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概况 (1)第二节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指标分析 (3)一、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五、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六、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七、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八、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指标分析 (7)一、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8)五、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8)六、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9)七、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9)八、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统计表 (1)表2: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4)表6: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5)表8: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 (8)表14: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 (9)表16: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概况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7年):表1: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统计表第二节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指标分析一、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2: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3: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三、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元)占总值比重四、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5: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五、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6: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7: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8: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9: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指标分析一、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10: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三、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元)占总值比重四、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13: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五、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14: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表15: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表16: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17:内蒙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关于2018年1-4月全区商务及口岸工作运行情况的通报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关于2018年1-4月全区商务及口岸工作运行情况的通报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关于2018年1-4月全区商务及口岸工作运行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公布日期】2018.05.21•【字号】内商规财字〔2018〕485号•【施行日期】2018.05.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信息化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关于2018年1-4月全区商务及口岸工作运行情况的通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人民政府:现将2018年1-4月全区商务及口岸工作运行情况通报如下:一、商贸流通1-4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7.4亿元,同比增长6.8%,增幅较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41.3亿元,同比增长6.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6.1亿元,同比增长9.2%。

按照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333.5亿元,同比增长8.0%;商品零售1883.9亿元,同比增长6.6%。

运行主要特点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呈现回升态势,其中,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回升0.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回升0.4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回升0.1个百分点。

从限额以上单位的消费品类值看,汽车销售持续下降,降幅达7.5%,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烟酒类明显回升,特别是石油及制品类增幅达到8.2%;从盟市情况看,多数盟市较一季度有所回升,有9个盟市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阿盟、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增幅达到8%以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增幅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二、对外贸易据海关统计,1-4月,全区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322.33亿元,同比下降1.5%。

其中:累计进口额202.38亿元,同比下降7.4%;累计出口额119.95亿元,同比增长10.6%。

按照美元口径,1-4月,全区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0.18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累计进口额31.51亿美元,同比下降0.7%;累计出口额18.67亿美元,同比增长18.5%。

企业财务快报编制说明

企业财务快报编制说明

附件2企业财务快报编制说明一、填报范围本表为地方国有企业向国资委报送的月度财务快报格式,填报范围为地方国有企业及所属各级全资及控股企业,以及独立核算的重要区域性分公司、事业单位和基建项目。

二、报表封面(一)企业名称: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全称.(二)填表人:指具体负责编制快报的工作人员。

(三)组织机构代码: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企业(单位)法人代码证书规定的9位代码。

本代码由本企业代码、上一级企业(单位)代码、集团总部代码三部分组成.(四)所在地区:根据国家标准《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2659—2000)和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选择填列。

(五)所属行业码:根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结合企业主要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按“小类”划分填列.(六)经营规模: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局、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规定的分类标准填列,具体分为:1 大型,2 中型,3 小型,4微型。

(七)组织形式:根据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类型及有关性质填列。

具体包括:10公司制企业(11国有独资公司,12其他有限责任公司,13上市股份有限公司,14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20非公司制企业(21非公司制独资企业,22其他非公司制企业),30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40其他。

(八)上报因素:反映企业连续上报情况,或以前年度未填报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从本年度起纳入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填报范围的新报原因。

具体包括:0连续上报,1新投资设立,2竣工移交,3新设合并,4分立,5上年应报未报,6划转,7收购,9其他。

(九)报表类型码:指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报表类型码,具体包括:0单户表,1集团差额表,2金融子企业表,3境外子企业表,4事业并企业表,5基建并企业表,9集团合并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内蒙古自治区2018年第二季度地方金融 企业财务快报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区2018年第二季度金融企业财务快报,共计汇总地方金融企业199户(农村信用社每个联社为1户),其中:农村信用社94户(含农村商业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34户,城市商业银行4户,信托投资公司2户,证券公司2户,担保机构61户,金融控股集团2户。 二、财务状况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截至2018年二季度,我区地方金融企业资产总额为15825.61亿元,较年初减少1.67%;负债总额14207.14亿元,较年初减少1.88%;所有者权益总额1618.47亿元,较年初增加0.23%。本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4.24亿元,同比减少13.94%,其中:主营业务净收入128.00亿元,同比减少8.54%,投资收益35.12亿元,同比减少0.74%;营业支出138.85亿元,同比增长5.74%,其中:业务及管理费用91.45亿元,同比增长0.97%,资产减值损失37.88亿元,同比增长16.17%;实现利润总额36.44亿元,同比减少50.13%;所得税费用9.09亿元, 同比减少44.62%;实现净利润27.36亿元,同比减少51.72%。整体来看,2018年第二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净利润呈下降趋势,主要是营业收入降低,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所致。 变动趋势如下:

(二)银行和信托公司情况分析 从银行类金融企业快报情况分析,资产总额为8482.51亿元,较年初增长1.62%;负债总额7818.10亿元,较年初增长1.55%,其中:吸收存款4136.62亿元,较年初减少3.70%;所有者权益664.40亿元,较年初增长2.49%;贷款总额3493.57亿元,同比增长19.08%;不良贷款比率为2.31%,同比增长13.24%;实现净利润17.85亿元,同比减少51.61%。银行类金融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主要是随着存款利率的放开和同业资金的大幅增加,导致融资成本提高,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收入来源的利息收入减少。经营风险有所增加,需要加强防范和控制。

0501001502002018年一、二季度各项指标(亿元)18年一季度18年二季度变动趋势如下:

(三)农村信用社情况分析 农村信用社总资产5393.28亿元,较年初减少6.62%;负债总额4849.80亿元,较年初减少7.43%,其中:吸收存款为4002.30亿元,较年初减少4.31%;所有者权益443.48亿元,较年初增加3.24%;贷款总额2966.62亿元,同比增加10.41%;实现净利润9.92亿元,同比减少22.88%,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不良贷款比率13.31%,同比增长162.12%。主要是由于经济复苏较慢,市场整体情况不明朗,以致不良贷款率上升较快,所以各企业加大了贷款拨备的提取力度,也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增幅较大,收益减少。

-100.00%-50.00%0.00%50.00%0501002018年二季度银行类各项指标及变动情况(亿元)

2018年二季度增幅变动趋势如下:

(四)证券公司情况分析 证券公司资产总额498.95亿元,较年初减少4.70%;负债总额357.22亿元,较年初减少4.68%;所有者权益141.73亿元,较年初减少4.75%;营业收入6.38亿元,同比降低64.54%;营业支出10.51亿元,同比降低13.53%;业务及管理费10.38亿元,同比降低13.08%;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减少168.55%。主要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造成营业收入减少,而证券行业的业务及管理费用又减幅较小,以至于收益下降。 变动趋势如下:

-40.00%-20.00%0.00%20.00%0501002018年二季度信用社类各项指标及变动情况(亿元)

2018年二季度增幅

-200.00%0.00%-200202018年二季度证券类各项指标及变动情况(亿元)

2018年二季度增幅(五)担保公司情况分析 担保公司资产总额为182.34亿元,较年初增加1.44%;负债总额26.50亿元,较年初减少1.19%;所有者权益155.83亿元,较年初增长1.48%;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减少6.93%;营业支出0.91亿元,同比增加6.83%;业务及管理费0.65亿元,同比减少6.72%;净利润为0.61亿元,同比减少24.58%,担保类金融企业净利润出现下降趋势。全区担保行业虽然数量较多,但大部分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盈利能力不强,为规避风险,担保公司更倾向于和信誉良好的企业合作,拒绝高风险企业,导致收入大幅度下降。 变动趋势如下:

(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情况分析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68.73亿元,较年初增加3.14%;负债总额333.34亿元,较年初增加3.27%,其中:吸收存款为299.18亿元,较年初增加0.81%;所有者权益35.39亿元,较年初增加1.88%;贷款总额233.96亿元,同

-40.00%-20.00%0.00%20.00%40.00%00.511.522018年二季度担保类各项指标及变动情况(亿元)

2018年二季度增幅比增加17.52%,不良贷款比率13.73%,同比增加247.59%;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加77.7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利润有所上升,但不良贷款率增长较大,仍需进一步加强防范、控制经营风险。 变动趋势如下:

(七)金融控股公司情况分析 金融控股公司资产总额为999.80亿元,较年初减少1.78%;负债总额822.17亿元,较年初增加0.50%;所有者权益177.63亿元,较年初减少11.12%;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减少29.23%;营业支出0.31亿元,同比减少17.23%;业务及管理费0.30亿元,同比减少18.23%;贷款总额1.09亿元,同比增加96.68%;净利润为0.57亿元,同比减少32.78%。内蒙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内蒙古财信投资集团本季度均有收益,但较上期收益均出现下降,主要是融资渠道单一,资本规模小,融资成本高,市场化运作实力不强,业务量减弱,导致收益降低。

-50.00%0.00%50.00%100.00%024682018年二季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类各项指标及变动情况(亿元)

2018年二季度增幅变动趋势如下: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本季度,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外,其他类金融企业效益有所下滑;农村信用社类、银行类金融企业(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不良贷款率均有所增加。 我区地方金融机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占全区经济总量中比重较小,实力偏弱,区域分布不平衡。虽然总体经营效益有下行趋势,但新型农村机构经济效益还是有所增长。金融企业的不良贷款率有所增长。所以各地区、各机构要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落到实处,要严控金融领域的信用违约风险,防范各种潜在的外部风险,采取行政、市场等各种措施化解风险。一是优化业务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各类金融企业机构要积极应对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发展趋势,优化已有的业务、扩展中间业务、创新金融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稳妥的实现业务多元化,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迎合经济“新常态”;二是积极稳妥地消化不良

-60.00%-40.00%-20.00%0.00%20.00%40.00%00.20.40.60.811.22018年二季度金融控股公司类各项指标及变动情况(亿元)

2018年二季度增幅贷款,要密切关注不良贷款可能转化为政府债务的可能性,制定政策引导银行类与信用社类金融企业建立呆账核销制度和债务重组与减免制度,逐步消化不良贷款;三是加强对银行、信用社和新型农村机构的财务和资产监管力度,督促其加快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好贷款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化解。农村信用社是直接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是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肩负着满足“三农”金融需求的重任。要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统筹考虑当地经济市场潜力,满足自身经营能力和资本充足率要求,合理确定股本,科学配置股权,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进一步减少非生产资金的占用数量,促进农村信用社稳步健康发展;四是对于其他类地方金融机构需加强监管,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我区地方金融企业资产质量,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促进地方金融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五是加快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的作用。切实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新兴产业等的信贷支持。增强我区地方金融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促进金融企业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及时处置资产损失,提高资产质量,准确核算损益,有效保全资产,促进金融企业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四、其他方面的说明 (一)单位变动 担保类:新增12户担保公司,变动如下: 序号 企业名称 企业代码 1 开鲁县鑫鲁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092604767 2 通辽市众合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095838788 3 通辽市天信中小企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660953106 4 巴彦淖尔市山圣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578855144 5 巴彦淖尔市正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585177708 6 巴彦淖尔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MA0MWAC13 7 内蒙古桑农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686549195 8 内蒙古京致亨担保有限公司 694964815 9 巴彦淖尔市吉泰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695901381 10 巴彦淖尔市益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570647420 11 内蒙古五原县鸿鼎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772249260 12 满洲里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772217090

银行类: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报送大合并数据,因此将13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由原来隶属各旗县的包商村镇银行纳入包商总行旗下进行填报。并新增10户区外包商村镇银行。新增单位如下:

序号 企业名称 企业代码 1 湖北荆门掇刀包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76973649 2 北京昌平包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621181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