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调频广播覆盖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合集下载

黄冈电台调频覆盖工程的解决方案和面临的问题

黄冈电台调频覆盖工程的解决方案和面临的问题

黄冈电台调频覆盖工程的解决方案和面临的问题摘要本文通过对调频覆盖存在的问题和调频覆盖的新技术的分析,谈谈我市的调频信号覆盖技术实施和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调频广播;覆盖;技术目前,由于调频广播具有技术成熟、抗干扰能力强、音质清晰优美、信息传播量大、信息传播快捷、同时便于接收等优点,受到各级广播电视部门重视,得到迅猛发展。

然而,由于调频广播特殊的技术要求和频率许可政策的规定,特别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很大,调频广播电台的无线覆盖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从技术上根本解决调频广播电台的无线传输问题,是进一步扩大调频广播无线覆盖的根本途径。

1 影响调频广播信号传输的几种因素调频广播虽然抗干扰能力强、音质清晰优美,但是信号传输受地理环境和电磁环境影响很大。

1.1调频广播的技术特性对信号辐射的影响调频广播发射机输出的调频波是通过调频天线辐射,以空间波形式传播的,且频率较高,近似于直线传播。

调频天线一般有垂直偶极子天线和水平偶极子天线,两种天线都有较好的场形。

垂直极化天线由于电场是垂直于地面的,由于极化方向与接收天线(收音机拉杆天线)振子一致,所以接收效率较高,被广泛采用。

但是垂直极化天线的的安装占用位置太大,不易组成组合天线阵。

而水平极化天线安装占用面积不大,容易在不同方向上组成天线阵,保证了各个方向上的增益。

水平极化天线抗干扰能力强,组合成天线阵后功率容量大,因而被广泛常用于多频率信号发射,提高了辐射效率。

1.2自然环境对调频信号辐射的影响调频波由于采用了空间波传输方式,调频广播的信号传输受地形和物理条件影响很大。

如果在信号传播途中,有高山、森林和高大建筑物阻挡时,会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输效果,接收信号的质量会下降。

另外,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通信业务增加,各类电磁波相继出现,空间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

这就使得调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来自电磁波的干扰,以及高大建筑物的屏蔽,造成接收质量的下降。

1.3功率容量和频率资源的影响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在理想地形条件下,按照地球半径来计算,挂高100m 的天线,视距为50km。

调频广播覆盖技术探讨

调频广播覆盖技术探讨

调频广播覆盖技术探讨摘要:本文根据调频广播技术特点,针对当前调频广播的技术发展,对调频同步技术应用于调频广播覆盖工程进行了的研究。

关键词:调频覆盖技术研究0引言近年来,由国家投资、各地实施广播电视节目农村无线覆盖工程。

对于覆盖区域为平坦区的,设计相对简单;而对于山区设计要复杂得多。

1影响调频接收效果的几种因素1.1客观因素1.1.1地形、地貌大山、沟壑都可以对调频电波的传播造成影响。

地形、地貌越复杂,影响越大。

在实践中,我们对此深有体会。

在离我们调频发射台直线距离1 km的某路段,由于地势较低,信号传输通路的前方受到一小山丘和大片密集高楼的阻挡,正向信号的衰减非常严重,信号不能反射回来,因而该路段接收场强比同距离的其它地点明显偏低了15 dB左右,导致了接收效果不理想。

1.1.2电磁环境在中心城市的部分区域,各个广播电台使用的频率密集拥挤,邻邻频干扰不可避免,各种无线电通讯、汽车、工业电磁污染等交织形成的互调,以及交调再成的新干扰源,凡此种种造成这些区域电磁环境相当复杂,即使场强较大,也难以很好地接收调频无线广播。

在离我们调频发射台距离4.3 km的某路段,信号场强尽管高达72dB,但进行移动接收时仍会听到断续的“喳喳”声干扰。

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为市区高楼密集,工业、电气设备、汽车等干扰比较复杂,因而对接收场强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十多个分贝。

反观农村乡镇,由于各种电磁污染较少,电磁环境相对纯净,即使场强较小,却能获得良好的调频广播接收效果。

广州台在肇庆市区设立的调频发射点,发射天线不高,且功率仅为1 kw,在其覆盖区域,包括肇庆市区及高要、云浮等周边地区,尽管场强不高,部分地点仅为40左右,但收听质量却均较为理想,声音清晰、响亮,无干扰杂音。

1.1.3高大建筑、森林、高山调频波较易受高大建筑、森林、高山的阻挡、吸收,从而使调频广播接收效果大打折扣。

广州台在东莞乌石排山顶设立了一调频发射点,尽管东莞厚街和虎门镇与该发射点直线距离不远,但由于受到大岭山和水帘山等山丘的阻挡,所以东莞厚街和虎门镇的一些区域覆盖不够理想。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摘要:本文围绕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进行分析,包括地理环境、信号传播特性和发射设备等因素对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以及优化技术包括天线系统优化、发射功率控制和调制方式与编码技术优化。

通过合理选择和优化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广播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关键词:调频广播;覆盖范围;影响因素;优化技术一、引言:调频广播作为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信息传播和娱乐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信号传播特性和发射设备等。

为了提高广播覆盖的效果,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技术。

本文将围绕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调频广播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影响调频广播覆盖的因素(一)地理环境地形起伏、山脉、丘陵、平原等因素会改变无线电信号的传播路径和覆盖范围。

比如,山脉和丘陵地区会产生衰减和阻塞,使信号无法覆盖到远距离或区域内的某些区域。

而平原地区则能够提供更广阔的传播路径,有利于信号的传播和广播覆盖。

其次,建筑物与自然障碍物也会对调频广播的覆盖产生一定影响[1]。

高层建筑物、山峰、树木等物体都会对信号的传播产生阻碍和阻挡,导致信号的衰减和弱化。

尤其是在城市等高密集建筑区域,高楼大厦往往会对信号的覆盖造成更大的影响,需要通过调整天线的位置和增加发射功率来弥补覆盖缺陷。

(二)信号传播特性首先,传播路径损耗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因为多种因素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常见的传播路径损耗因素包括自由空间路径损耗、穿透损耗、反射和绕射损耗等。

其中,自由空间路径损耗是指信号传输距离增加时,信号功率密度随距离的平方而衰减。

穿透损耗是指信号穿过物体时由于物体的吸收和散射造成的损耗。

这些损耗因素会使信号强度减弱,限制了调频广播的传输范围。

其次,多径效应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信号经过不同路径进行传输,产生多个到达目标点的信号,产生相干叠加或者相消干涉的现象。

调频广播覆盖中的技术问题分析

调频广播覆盖中的技术问题分析

调频广播覆盖中的技术问题分析调频广播覆盖中的技术问题分析我国广播对音频信号的传输主要是调频的形式,调频广播具有诸多优势,如果传输的距离比较远,可以立体声广播;干扰面积小;使用费用低等等。

但是调频广播较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诸多影响,如果广播信号遇到高山、森林等阻碍,就可能会造成信号的质量降低,包括信号在高楼林立的区域、地下通道等地方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所以优化调频广播的覆盖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1.1影响调频广播覆盖的电磁因素我国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广播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又广播的使用频率朝着越来越密集的方向發展,造成信息传输通道过于拥挤。

城市中由于需要对多个不同的广播调频进行信息传输,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其他调频的影响,导致不同调频的传输信号质量大大降低。

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电子产品充斥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使用的汽车、手机等物品会对调频信号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这些干扰会严重影响调频信号的接受和传输,用户在接收的调频信号也往往存在干扰声音。

因此,对我国调频广播覆盖工程的筹划阶段,就应该将电磁环境对调频广播信号传输的诸多影响周全的进行考虑,应该将信号发射平台建设在干扰比较少的区域。

1.2影响调频广播覆盖的地理因素调频广播信号在传输时,碰到障碍物就可能会影响传输质量。

因此,自然中存在的高山、沟壑等地理环境都会对信号造成干扰。

自然自理环境的情况越复杂,对于调频广播信号的干扰也就更大。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地理地貌种类繁多,其中不乏高山、丘陵地带等独特地貌,这给我国调频广播信号的传输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因此,信号发射台的建设位置,不应该选择地势较低的区域,应该尽量避免高山、高楼地点,应该充分考虑到自然地理对于调频广播信号的影响。

二、优化调频广播的覆盖技术2.1合理的选择和安装发射天线通常而言,为了有效避免共塔天线之间形成的干扰,假使共塔天线不大于3,那么使用垂直极化天线,假使共塔天线大于3,那么就使用水平极化多层反射天线。

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是指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对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传输范围和质量进行覆盖的一种技术手段。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也面临着种种问题。

本文将分析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地形地貌影响:一些山区、丘陵地带以及城市建筑密集区域存在着地形地貌复杂的问题,这会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播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信号覆盖范围有限,信号质量不稳定。

2. 电磁干扰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无线电波使用也日益普遍,各种无线设备的电磁辐射会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播产生干扰,降低信号质量,影响接收效果。

3. 设备老化问题:部分地区的广播电视设备由于年代久远,技术水平较低,导致设备老化严重,无法满足现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播需求,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4. 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人口稀少的地方,广播电视无线覆盖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信号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信息需求。

1. 深入挖掘频谱资源,合理规划频率利用:通过深入挖掘频谱资源,合理规划频率利用,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优化广播电视无线覆盖资源的分配,达到资源共享和优化利用的目的。

2. 更新升级设备技术,提高传输质量:对于设备老化的广播电视设备,应及时更新升级,采用新的先进技术设备,提高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保证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传输。

3. 科学规划广播电视传输网络: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广播电视传输网络,避免地形地貌复杂地区的影响,克服地形地貌对信号传输的限制,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

4. 强化电磁干扰管控,提高信号稳定性:针对电磁干扰问题,加强对电磁辐射的管控,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性,减少电磁干扰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5. 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加强对广播电视信号的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信号传输中的问题,保障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正常传输。

6. 采用新技术提高信号传输质量: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技术、宽带传输技术等,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效果。

调频广播覆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

调频广播覆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

调频广播覆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调频广播因其优秀的音质和抗干扰性能而成为城市广播覆盖的主要手段。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展,调频发射台的功率也跟着成数量级地增大,由原来的100W、300W上升到1KW、3KW、甚至10KW,而发射天线的高度也由几十米上升到百余米甚至三四百米。

已经逐步形成高塔大功率覆盖的格局。

一、高塔大功率FM覆盖带来的问题从广播业界的技术角度来看,高塔大功率覆盖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建设方便,省事省力,见效快。

但其固有缺点和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因调频广播工作于米波段,极易因高大建筑物和其他物体反射形成多径干扰;2.因高山和低谷等地形因素会产生收不到信号的阴影区;3.大区制覆盖因频率不能复用造成规划困难;4.频谱利用率低,浪费本已紧缺的频率资源;5.不能解决长距离交通线的连续覆盖问题。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还有更重要的三条缺点:1,浪费能源。

覆盖区场强不均匀度可达60dB,大量超出需要的无效辐射,形成能源的巨大浪费!2.污染环境。

大功率FM发射台在天线附近周边地区辐射场强超过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已是不争的事实;3.对航空无线电业务造成干扰。

根据民航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文件以及我国上海浦东、虹桥、广州白云、荆门、流亭等机场航管部门的报告都说明,大功率FM广播电台和寻呼发射台的互调产物是造成航空无线电业务遭受严重干扰的主要原因。

由于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及频率规划多是10年以前制定的,那时寻呼业和调频广播刚起步不久,对干扰的认识还远不充分,已不适应当今电磁环境现状。

(参见国家标准GB6364-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国家军用标准GJBZ20093-92 VHF/UHF航空无线电通讯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国家军用标准GJBZ2081-94 87-108 MHz频段广播业务和108-137 MHz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

)当时规定的17dB的防护率早已被突破,10KM的防护间距也已形同虚设。

调频有线广播推广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调频有线广播推广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线广 播 从传 输方式 而言 , 主要 为音 频传输 、 音频 共缆 传输 和调频 共缆 传 输三种 。 传 输介质有 裸铁丝 、 音频 电缆 、 光缆 三种 。 近几年来 , 随着 有线 电视的 迅 猛 发展 , 光纤 技术在有 线 电视 传输 中的应用 , 县市 到镇乡 、 村完成 了二级 光缆联 网工程 。 如何 在这 张有 线传 输 电视 网络 中普及 发展 农村广 播 , 已成 为业 内人士 共 同关注 的焦点 。 调频广 播与有 线 电视共 缆传 输不 失为 有线广播 进一步发 展壮 大 的新 路子 。 笔者所在 的沥海镇 通过 近几年 的努力 , 全镇2 2 个行政 已安装野 外型调频 广 播4 9 5 只, 室 内型调 频广播 1 2 o o  ̄, 村村建 立 了广播室 , 2 0 0 5 年底 , 全镇 实现 了调
工作。
4 、 当村 广播 室距 安装 陷波器 的线路太 远 时 , 村F M 信号 电平传输 中衰 减后
术基 础上看 确 实 比较 可行 、 科学。 在 这其 中也 注意到 了该 方案在 实 际操作 中值 得注 意 的几个 技术 问题 。 关 于镇 ( 乡) 广 电站的 广播 机房 原则上, 镇乡站的广播机房毋需再单独设立 , 可以和有线电视机房设在一 起。 一般的机房只要安装一台多功能调频机 , 即可满足镇乡站 自办节目的需要, 条件 较好 的地方 , 也 可考虑配 备音频 工作站 。 在几 年的实 践过程 当中 , 应关注 到 以下几 点技 术 问题 。 。 1 、 各镇 乡站 机房 多功能调频 调制器 的输 出频应全市统 一 , —般频率 可落在 8 8 1 0 8 H z 之间选 择 , 这 样做有 多种好 处 : _ 是可 以节省频率 资源 , 全市 乡镇 统一 使 用统 一频率 传送 调频 广播 信号 , 可 以给市 台 留出更大 的频率 空间 ; 二 是给全 市统 一定 做接收 音箱带来 方便 。 我市 的农 村调频 接收音箱 在考虑 无线 干扰 和 今 后 频率 预 留等 因素 , 统 ~定做 为 1 0 1 . 2 Hz 的点 频接 收音 箱 。 2 、 镇( 乡) 站机 房最好 采用变频 技术传 输市 台的广播信 号。 考 虑到农村 广播 普及 后 , 作 为一个 很好 的宣传教 育阵地 , 镇 乡站不管 现在 , 还是将 来都有办 广播 自办 节 目的需 要 。 变频传 输技术 可以很好 的解决 自办节 目与上级 台节 目相 互干

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问题和处理对策探究

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问题和处理对策探究

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问题和处理对策探究发布时间:2022-10-30T05:31:28.105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2期6月作者:唐颂钧[导读] 在无线网络覆盖建设过程中,调频广播发射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颂钧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南宁分中心广西南宁 530001摘要:在无线网络覆盖建设过程中,调频广播发射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有线广播形式来说,新的广播调配技术有着更为广阔的覆盖范围,并且这一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广播调频系统也得到了高效、高质量的发展。

但是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信号质量较差、用户接收不稳定等情况存在其中,为此,这也是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针对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望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问题分析;处理对策现阶段,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且这一技术在调频广播中的应用,促使系统的音质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另外,在数字化发展背景下,对于传统的调频广播发射技术来说,手机、计算机带来的普及性,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渠道,这就导致传统调频广播发射技术无法从最大程度上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同时,也是该项技术变成人们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主要原因。

为此,相关技术人员要对调频广播发射技术进行不断改革创新,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与现代信息进行充分结合,从而为调频广播发射技术提供新的发展动力,推动调频广播发射技术向高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迈进。

一、调频广播发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一)信号传输不具备较高稳定性针对调频广播发射技术中,信号传播不具备较高稳定的情况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详细来说:第一,一般情况下,调频广播发射系统大都采用的是短波信号传播的方式完成信号传输,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接受到电台传来的信号,由此可以看出,这一传播方式使得电台信号的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际 ,分析 调频 广播 技 术 中的 几个 要点 ,与同仁 分享 。 看 出 ,发射机 功率对 有效场 强或有 效覆盖 区的增 大不
是很 明显 ,实际工作 不必过 于追 求大功率 发射机 ,以
1 发射 机 功 率 的选 择
降低 成本 、优化 发射系统 设计 。另外过 大功率 发射 不 利于 广播 同步 ,也容 易产生交互 调干扰 ( 如干 扰 民航
0 ~1 7MHz 专用通信的三阶互调 2 调 — f 频2 f 频l 调 就 调频 广播 发射机 功率 的确定 ,要 考虑 以下几个 技 1 8 3 ,是 调频 广播 覆 盖 中谨慎 术条件 :首先是 保证 工作覆 盖区的调 频信号 接收场 强 是 设计时 应 该关注 的 指标 )
达到 国家标 准 ,如在 我国标准 中 ,调频 广播 G 制 2波 选 择 因素 ,一般 除 电磁环 境较 差的大城 市外 ,调频 广 kW 左右 的中小功率设备 。 段有效接 收场 强为 一 1d V ( 贝微伏 ) 5 B l 分 a 。其次要考 播 发射 优选 1 虑广播 的天馈 线增 益与衰耗 指标 ,另外还 要研 究工作 覆 盖 区 的地 形 及 反射 衰 落 因素 。 其 中核 心 的 接收 场
图 1 偶 极 子 天 线 示有效 覆盖半径 主要 由天 线挂
高 决定 ,也就 是说 相关 的馈线长 度指标 至关 重要 ,其 接 收效果 最好 ,按普 通接 收机 以拉杆 ( 单鞭 状 )天线 中低 损耗 馈线 是提 高有 效覆 盖 的很好 选择 。 为 主的 实际情 况 ,一 般调频 广播 都选 全 向辐射 效率 高 另外 ,馈 线 的频率 特性和 匹配 阻抗 对发射 效率也 的垂 直极化 天 线 。但 在频率 紧张 ,空 中信号干 扰 严重 很关 键 ,是提高辐射 效率 、实现 理想覆盖 的有效措 施。 的大 城市 ,也 可选择 水平极 化天 线 ,回避干扰 、优 化 同时馈线功率容量也 由尺寸和填 充介 质材料决定 ,要求
实 际 条 件 下形 成 有 效 覆 盖 的 关 键 指标 ,应 按 工 作 要 调 频 发射 系统优 化 是技 术 部 门必 须考 虑 的课 题 , 求 ,选定 方 向图 匹配 的发射 天线 。两 种极化 下偶极 子 除 上面 环节外 ,调频 覆盖 设计还 要兼顾 以下技 术 因素 天 线的辐 射功 率方 向如 图 2所 示 。 和 成 本原 则 : ( )根据理 论分析 结果 ,广播 网在天 线高度 和功 1
2 广 播 发 射 天 线 的思 考
算 的覆盖半径为 :5 = 6 2 1 d 9 — 0g l 其 中 ,d 6 m 即 :在偶极子天线 、1 0MHz :1 0 k 0
( )天线极化 方 向。 1
指调 频广 播辐射 波在 空 中的电场 方 向,常 用的有
电场 垂直 于地面 )和水 平极化 ( 电场 平行 工作频率的 l W 功率发射机下 ,满 足计算的理论有效 垂 直极化 ( k 覆盖半径 约为 1 0 k 6 W ( 不计天馈线及地形衰落 ) ,影 于地面 )两种 。由于极化方 向与接 收天线振 子 一致时
调频广播频率高 ,具 有直线视距传输特性 。以地球
n辐 l 射 I

半径尺 = 3 0 k 的理想球体来计算对端天线挂高均为 6 7 m
1 0 m 的微波地面 中继距离 ,即视距约为 5 m,因调 0 0k

频 广播 传输视 距远 小于 l 调频 发射机 有效覆 盖半 W k
内蒙古广播与 电视技术 2 1 年 第 2 卷 第 2 0 1 8 期 7 ~7 8 9

浅析调频广播覆盖中的几个 丁
刘兴 梅 白学 南 , 张增 赋 ,
1 .内 蒙古广播 电影 电视 局微 波传输 总站 内蒙古 呼 和 浩特 市 ,2
3 包头 电视 台 7 0发射 台 内蒙古 包头市 . 1 0 0 0 1 3 4
强 ,以全 向偶极子辐射 场强公式 : E=8 6 l P 6. +1 g 一 O 2 1d 2 1 0g + 0g入和 G制 2 波段 电磁波接收场强 门限 电平 调频广播 工作频率 为 8 ~l 8MHz 7 0 ,其发射天线 5 d / 为基准 ,进行单 点发射覆盖半径计算 ,其 主要以偶极子天线为主 ,如单偶极子 、双偶极子等 ,在 Bu m 1 中场强 E单位为 d u m,功率 P单位 为 k ,覆盖半 实 际工作 中辅 助以 反射面 等调整辐 射方 向和 区域 ,实 B/ W 径 d单位 为 k ,工作波长入单位为 i 。例如 :工作频 现对 不同地 形的有效 覆盖 。下面就 以偶 极子 天线 ( m n 如 率 10MHz( =3 0 m)的 l W 发射机在场强 门限下计 图 l所示 )为例 ,分析 天线 选择 的主要 指标 。 k
00 5 108
【 摘
要 】本 文从工作 实际 出发 ,剖析调频 广播覆 盖 的技 术要 点 ,供 参考与借 鉴 。
【 关键词 】调频 广播 有效接收场 强 极化 偶板 子
0 g P为功率 ,单位 为 k ) W , 随 着无线 覆盖 工程 的深入 ,调频 广播音 质好 、便 响场强的功率 因子为 1 L P ( 于移 动 收 听 的 优 势得 到 充 分 发挥 。 本文 结 合 工 作 实 即功率 增大一 倍 ,场强只能增加 3d V,从这里可 以 B“
作 者简介:刘兴梅 内蒙古广播 电影 电视局微波传输总站 工程师
白学南 内蒙古广播 电影电视局微波传输总站 副站长 高级工程师
张增赋 包头 电视台 70发射台 台长 高级工程师 1
. -
7 ・ 8・
第 2期
浅 析 调 频 广 播 覆 盖 中 的 几个 技 术 问 题
3 馈 线指标及其重要性
辐射 效率 ,如呼 市地 区呼 市台和 内蒙 古台信号 ,包头 发射 总功率小于馈 线额定功率容量 ,或最大传输 功率 。 地 区的 l 5 6 MHz 1 5 9 MHz的干扰 隔离措 施。 0 . 与 0 . ( 2)方 向 图。
4 系统优化 因素
指 天线辐 射功 率的空 间分 布规 律 ,是调频 广播 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