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与排比叙例
修辞手法排比与对比

修辞手法排比与对比修辞手法是用来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的一种技巧。
排比与对比是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它们能够通过对比和对称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对排比与对比进行详细论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
一、排比排比是指在文章中使用一系列相似的词、短语或句子进行并列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下面以描写风景的例子来说明排比的应用:看!这片田野,金黄一片;那片林地,翠绿一片;远处的山峦,青葱一片。
这个季节,大自然像画家一样,给大地涂上了最美的颜色。
在这个例子中,通过排比的手法,作者成功地描绘出了田野、林地和山峦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对比对比是指在文章中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差异来凸显出某个特定的观点或感受的修辞手法。
对比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突出主题。
下面以社会问题的描述为例:在这个城市,富人和穷人是如此的相隔远。
富人住在高楼大厦里,穿着名牌服装,生活富足而奢华;而穷人只能住在城市的角落,穿着破旧的衣服,艰难度日。
这是一个严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这个例子中,对比了富人和穷人的生活状况,凸显了社会不公平的问题,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和关注。
三、排比与对比的结合运用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中,排比与对比常常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下面以描述两个人的性格为例:张明和李华,性格正好相反。
张明沉稳内敛,一丝不苟;而李华活泼开朗,行动冲动。
张明喜欢安静读书,李华喜欢交朋友。
两人虽然性格不同,但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友谊。
通过排比与对比的结合运用,成功地描绘出了张明和李华性格的差异,同时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四、排比与对比的作用排比与对比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突出主题,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在文学创作、演讲演讲、辩论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排比与对比,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和思考,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总结:排比与对比作为修辞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学习使用对比和排比进行写作

修辞手法学习使用对比和排比进行写作对比和排比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在写作中起到强调和对比的作用,能够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就修辞手法的学习使用对比和排比进行深入探讨。
一、对比的运用对比是一种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较大的对立面,从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对比有时候用于描述事物的外在形象特征,有时候也可以用于揭示事物的内在含义。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对比的运用。
1. 外在特征的对比在描写景物时,可以使用对比手法来突显景物的美丽或丑陋。
比如,作者可以用银装素裹的辽阔雪原与火红的夕阳形成强烈对比,以表达冰天雪地的壮丽景致。
2. 内在含义的对比对比也可以用于揭示事物的内涵。
比如,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对比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或者是通过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等。
例如,对比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突出其差异,以凸显教育的重要性。
二、排比的运用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同类事物并列排列在一起,以加强语气,突出重点,增强表现力。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几个例子,具体介绍排比的运用。
1. 增强表现力通过排比手法,可以将若干同类型的词语或短语进行并列叙述,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例如,“他的声音悦耳、动听、动人,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通过排比的手法,使声音的美好特征得到突出和凸显。
2. 表达对立与矛盾排比也可以用来表达对立和矛盾的意义。
比如,“他既才华横溢,又谦虚有礼。
”通过排比的形式,可以将两个截然相反的品质进行并列,体现出作者对此人的全面评价。
三、对比和排比的结合运用在实际写作中,对比和排比常常是相互配合使用的。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再通过排比的手法进行补充和强调,能够使文章更加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并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总之,修辞手法中的对比和排比是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运用这两个修辞手法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表达需求,运用相应的句式和词语进行写作。
四年级学生如何运用对比与排比写作作文范本

四年级学生如何运用对比与排比写作作文范本在四年级学习生活中,写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四年级学生如何运用对比与排比来写作,并提供一些作文范本供参考。
一、对比写作对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不同事物之间的特点或差异,可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狗和猫的对比作文范本:《狗和猫》狗和猫是人们常见的宠物,它们在外貌、性格以及与人类的互动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从外貌上看,狗和猫大不相同。
狗通常体型较大,有着浓密的毛发和长长的耳朵。
而猫则相对较小巧,身上的毛发柔软光滑,尾巴也短小。
其次,狗和猫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狗天性忠诚,对主人极为依赖,它们会竭尽全力保护主人。
而猫则较为独立,一般只在需要食物或者玩耍的时候才主动找主人。
最后,狗和猫与人类的互动方式也有所不同。
狗喜欢与人一起玩耍,它们会追着球、听从主人的指令,给人带来很多乐趣。
而猫则更喜欢独自行动,不爱亲近陌生人,喜欢自由自在地活动。
通过对比狗和猫的外貌、性格以及与人类的互动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许多方面的差异。
无论是想要一只忠诚可靠的宠物,还是喜欢一个独立自主的伙伴,都可以在狗和猫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
二、排比写作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列举相似的事物或表达相似的观点,可以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春夏秋冬的排比作文范本:《四季之美》春天,大地苏醒,万物复苏。
鲜花盛开,绿草如茵,让人陶醉在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中。
夏天,火红的太阳高挂在空中,微风习习。
炎热的天气让人们迫不及待地跳进泳池里消暑,放松身心。
秋天,金黄的稻谷在田野间摇曳着,树叶变得红黄交错,给人一种宁静与温馨的感觉。
人们也开始收获,庆祝着丰收的季节。
冬天,银装素裹的世界仿佛进入了神奇的画卷。
雪花飘落,落地铺满一片雪白。
大家堆雪人、滑冰,享受着这寒冷但美丽的季节。
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给大地带来了不同的颜色和景致。
每个季节都有着独特的美,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珍惜。
四年级作文用一些排比对比

四年级作文用一些排比对比
秋天的风,携着落叶的飘零,猛然突然用力轻轻地拂动我的脸颊。
我闭上眼睛,能感觉到着秋天的气息,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天空,再次不再再是夏日的碧蓝,的确泛着淡淡的笑的忧郁的灰。
好似是画家按错了弄翻了调色盘,将一抹淡淡的蓝色软件渲出在空中。
云朵,也没了对抗了夏日的轻飘,变的太厚重而越来越大慢,像一只只那巨大极其的白鲸,在天空里悠悠闲闲地游窜。
树木,消褪了蓝色的盛装,换套了金色的战袍。
叶子,完全没有不可能是青翠欲滴的,全部是泛着金黄,或是面带一丝冷然的的黄色,像一枚枚再再细心精细雕琢的奖章,阳光中自然散溢着光辉。
教室里,同学们继续像夏天现在这样的话欢蹦乱跳,早是变得异常稳重、沉着稳重,仿佛在诚恳的思考着什么。
老师的老师教学声,也变得异常极其十分柔情似水,像一缕阳光,轻地倒映在你算算人的心中。
我,也变得更加十分并没有像夏天这样的话无忧无虑的,可是多了几分沉思,几分感喟。
我一直在心里盘算未来的路,就就开始憧憬着未来的梦想,也就一直在深刻体会着生命成长会造成的喜悦和烦恼。
秋天的雨,淅淅沥沥,像一位温柔似水的母亲,轻地抚摸着大地。
雨水,剔透着万物,也罪孽着我的心灵。
我缓缓抬起右手头,盯着天空,心中透着了期待。
秋天的气息,让我感应到了生命的轮回,也让我也很我们我们好好地去珍惜现在的美好和幸福。
我很清楚了,秋天单单一个由深到浅的季节,它终将离去向外走去冲冲进来,冬天渐渐冲向来。
但我很明白,总之是什么东西东西季节要要怎么变迁,我都会可以不争取成长会,朝那我的梦想,你坚强地前行。
学会运用对比和排比手法

学会运用对比和排比手法在文字表达中,对比和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够有效地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对比和排比手法的定义、应用和效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
一、对比手法对比手法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
常见的对比手法有对称对比、递进对比、转折对比等。
通过对比的使用,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示事物的特点,使文章更丰富多样。
以对称对比为例,当我们写两个不同的事物时,可以针对它们的共同特点进行对比,如:1.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海格力斯,虽都具有强大的力量,但却截然不同。
宙斯是天神之王,统领天地,而海格力斯则是半人半神的英雄,战胜了许多怪物和敌人。
这种无论在地位、力量还是形象上的差异,让人们对它们的了解更加深入。
2.在生活中,咖啡和茶都是人们喜爱的饮品,但它们在色泽、风味、功效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咖啡色泽深沉、苦涩的味道让人精神焕发,而茶清香幽雅、苦涩的味道则显得更为温和养人。
通过这些对比,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事物的特点,进而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排比手法排比手法是通过将几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以强调事物之间的关系。
排比手法使得文章结构清晰,节奏感强,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常见的排比手法有叠词排比、平行排比和对仗排比。
以叠词排比为例,当我们希望强调同一类事物的多个方面时,可以通过叠词排比来实现,如:1.生活就像赛跑,有时快、有时慢,有时高、有时低,有时成、有时败。
然而,无论怎样,都不能停下脚步。
2.勤奋让我们忠于事业,努力让我们取得进步,坚持让我们成就梦想。
通过这些排比,加强了文章的表达力,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三、对比和排比手法的作用对比和排比手法的运用可以提升文章的修辞效果,增强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文采风格。
具体效果如下:1.突出事物的特点: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排比与对比的不同运用场景

排比与对比的不同运用场景排比与对比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中有着不同的运用方式和效果。
本文将从文学作品、演讲和论述、广告宣传以及教育教学等方面来探讨排比与对比的不同运用场景。
一、文学作品中的排比与对比在文学作品中,排比和对比常常被用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艺术感。
排比通过将相同或相似的句式结构进行重复,使作品显得节奏感强、语言优美。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就使用了排比手法:“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种排比的运用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而对比则常用于描绘事物的对立面,通过对比来突出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对比被广泛运用来展现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死亡”、“行动还是犹豫”等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他的复杂心理。
二、演讲和论述中的排比与对比在演讲和论述中,排比和对比可以使演讲者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
排比的重复和平行结构可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记忆性,使听众更容易接受和记住演讲内容。
例如,马丁·路德·金的名言:“我有一个梦想,我有一个梦想,我有一个梦想……”就是通过排比的方式来强调和重复他对种族平等的追求。
而对比则常用于对比两种不同的观点或立场,以展示自己观点的优势。
通过对比,演讲者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辩论中,对比可以用来比较两种相对立的观点,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辩题。
三、广告宣传中的排比与对比在广告宣传中,排比和对比被广泛应用,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增强产品的吸引力。
排比可以通过重复的句式和词语来强调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使广告更加生动、有力。
例如,一则汽车广告中可以使用排比手法:“速度快如闪电,外观美如艺术品,安全稳如岩石。
”这种排比的运用使广告更加生动有力,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而对比则常用于对比产品的差异和优势,以使消费者更清楚地了解产品的特点和选择。
小学生如何运用对比与排比进行写作

小学生如何运用对比与排比进行写作写作是小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的重要训练之一。
对比和排比是两种常用的写作手法,可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组织思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文将讨论小学生如何运用对比和排比进行写作。
一、对比的运用对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对比可用于描述人物、事件、事物等不同方面。
1. 描述人物:小学生可以运用对比来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
例如,描写一个外向的人:某人张开双臂,笑容灿烂,他总是脸上带着阳光般的笑容,真诚待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某人手插在口袋里,目光游离,他总是一副木讷的表情,不愿与人交流。
2. 比较事件:小学生可以通过对比来描述不同事件的发展过程、结果和影响等。
例如,某一天,开心的小明和烦恼的小红都迷路了。
小明伸出双手向路人求助,热心的人停下了脚步帮助他。
小红则默默地站在一旁,哭泣着。
这种对比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和结果。
3. 比较事物:小学生可以通过对比来描述不同事物的特点、功能和用途等。
例如,鸟和鱼的对比。
鸟儿翩翩起舞于天空之中,漫天飞舞的羽毛让人赞叹;而鱼儿则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畅游,色彩斑斓的鳞片让人目不暇接。
这种对比使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了两者的不同之处。
二、排比的运用排比是指将同类的事物或观点依次列举出来,并通过平行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凸显其重要性或突出效果。
排比常用于修辞、叙述和议论文中。
1. 修辞:例如,“愿我们的友谊永不消逝、愿我们的关系永不疏远、愿我们的梦想永不泯灭。
”这种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表达更加生动且有力度。
2. 叙述:例如,描述四季的变化,“春天,大地回春、百花争艳;夏天,阳光明媚、绿树成荫;秋天,金风送爽、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冰天雪地。
”这种排比的叙述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四季的变化。
3.议论文:例如,“生活需要热情,需要责任,需要努力。
只有拥有这些,我们才能迎接挑战,取得成功,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作文中如何运用排比和对比手法

作文中如何运用排比和对比手法在作文中,排比和对比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下面将介绍如何运用排比和对比手法来提升作文的表达效果。
首先,排比是一种将相同或类似的词语或短语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让读者读起来更加流畅,能增加文
笔的丰富性。
例如,在写描述某个景物时,可以使用排比手法来表达
充分的细节和感受,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花丛中鸟儿鸣叫,蝴蝶翩翩起舞,人们笑语
盈盈,阳光下的大地犹如一幅彩画,美不胜收。
其次,对比是指通过对比两种或多种事物的差异来突出要表达的观点。
对比可以使文章更加有张力,引起读者的思考。
比如,在写论述
一个问题时,可以使用对比手法来突出其两个不同的方面:虽然科技带来了便利,但它也带来了人们变得更加孤独;虽然现代
化改变了社会,但也使一些传统文化不再被重视。
在追求高效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
我们是否也应该保护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排比和对比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富有
表现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度使用这两个手法,否则会导致
文章累赘和繁琐。
恰当地使用排比和对比手法,能提升作文的表达能力,让读者对文章中的观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总结起来,排比和对比是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排比,可以使文笔更加丰富,增强节奏感;而通过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差异,引发读者的深思。
在运用这两个手法时,需要注意适度和灵活性。
希望以上的观点能对你在作文中运用排比和对比手法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训练:对比叙例与排比叙例
一、素材主题:用勇气和善良温暖道德寒冬
【引言】相信大家对小悦悦事件和“碰瓷”事件(代指那种扶起老人后被骗钱或被反咬一口的事件)已经再熟悉不过了。
然而,就在小悦悦事件以及“碰瓷”事件处在舆论的风头浪尖之时;当社会的道德底线不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时,他们的出现让人们感动至深、荡气回肠,使人们阵痛的心灵感到一丝暖意……
二、相关素材
【事件一】:2011年10月23日傍晚5点多钟,她和爱人隋美正开车经过龙口市通海路富龙搅拌站附近时,看见前方一名年轻女子倒在路中,头上、身上都是血,显然是被车撞伤。
这里往来车辆很多,过往的司机一不留神很可能会再次撞到这位女子。
担心女子会有危险,刁娜和爱人隋美正立即下车营救。
两人站在受伤女子前方,打手势、喊话,指挥过往的车辆绕开受伤女子,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在指挥的过程中,一辆飞驶而过的小轿车躲闪不及,车辆反光镜将刁娜挂倒。
经医院诊断,刁娜右小腿两处骨折,其中一处是粉碎性的。
一条腿,换来了一条命。
经过半个多月治疗,刁娜被撞断的右腿正逐渐愈合,看上去仍是伤痕累累。
她说,现在使不上劲,只能拄着拐杖慢慢锻炼,不过,“一条腿换一条命,值!”
刁娜用“一条腿”换“一条命”的行为很让人费解。
她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自身却付出沉重的代价,值吗?为什么她会选择这样去做呢?以下是记者采访她时的对话:
记者:如果以后你的腿行动不方便了,你觉得值吗?毕竟帮助的是个陌生人.
刁娜:腿受伤了,还可以康复,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我觉得值,毕竟我没大碍!
记者:当时是怎么想的?不害怕吗?
刁娜:后怕了,当时没害怕。
就是想下去救她,不想让小悦悦的事件悲剧重演!
记者:有没有想过自己小小的举动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
刁娜:完全没有想到!我希望会有所改变!让世界充满爱!
记者:你在救人的瞬间想的是什么啊?
刁娜:不想让她死!
“腿受伤了,还可以康复,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一条腿换一条命,值!”……多么朴实而又发自肺腑的感言啊!而她只为不想让人死。
她勇敢地选择获得了社会的敬重,她值得;如果能唤起公众对生命紧急救助的意识,将更加值得。
刁娜用“一条腿换一条命”的义举传开后,被网友冠以“最美女孩”的称号。
更进一步说,她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道德的重新考量和对生命救助的再次审视。
【事件二】无独有偶,同刁娜一样,“最帅西装男”他的出现,也给“寒冬”的社会又添一份温暖………
10月30日17时左右,龙口市69岁的王明新老人在骑电动车经过东莱街一个路口时遭遇车祸,躺在了马路中央。
路旁的行人却视而不见。
这一幕被经过这里的孙义良看到,到安全地带,并电话通知了老人家属和120。
被救老人的家人,他把老人抱通过网上发帖寻找好心人,孙义良被朋友“揭发”,并被多家媒体报道,网友称他为“最帅西装男”。
“最美女孩”刁娜舍腿救人,“最帅西装男”孙义良救人不留名,他们都在用勇气和关爱帮助他人,用人性之善为道德寒冬“破冰”。
【事件三】然而,为了救人,为了营救一个陌生人,他付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
2011年10月19日晚8时40分左右,31岁的山东汉子牛作涛和朋友李女士在二沙岛南侧江边散步,路过二沙岛晴波路东段时,突然听到“扑通”一声,有人喊“有人跳江自杀了”。
牛作涛把手机和钱包塞到李女士手上,脱下皮鞋,说了句“我去救人”,就一跃跳入水中。
目击者刘先生说,当时周围大约有十几个人,一直在想法救人。
有市民脱下外套希望伸到江面将两人拉起,但距离太远。
有不少人试图向往来船只呼救,也无效果。
等附近餐厅服务员拿来长水管救人,两人已沉入江中。
目击者称,被江水向东冲了约10米远后,那名女子沉入江中。
此时,牛作涛已经游到岸边,他几次伸出手,想抓住岸边石壁,却无法抓稳。
之后也沉入江中。
“牛作涛把手机和钱包塞到李女士手上,脱下皮鞋,说了句“我去救人”,就一跃跳入水中。
”这个看似普通平常的动作和语言则细致地体现了牛作涛的无私、勇敢和舍己为人。
他为了营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义无返顾、毫不犹豫地跳入江中。
体现了一个军人极高的道德素质和无畏的精神。
虽然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这种精神却留存于世,为这个社会留下了重要的精神财富。
三、思考感悟
两个月前,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令人扼腕。
当小悦悦事件还处于舆论的风头浪尖时,女孩刁娜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用她的血肉之躯,为被撞伤的女孩挡住往来的车辆。
一条腿换一条命,值了!一句话将刁娜的善和美展露无余,他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再后来,牛作涛和孙义良的出现,使道德寒冬冰封的良知被唤醒。
这绝不是因为他们外表美,更重要的是他救人的义举和助人为乐的品格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
曾经我们身处道德危机的关头因为分别不清是否“碰瓷”而对跌倒的老人熟视无睹,对身边悲剧事件的主角也只会冷眼旁观。
而他们在危难之时,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用人性之善捍卫道德的尊严。
他们的这种行为让人赞赏和尊敬。
我们可能都有如同他们一样的爱心,但当真正面对急需救助者时,也许我们未必会有他们一样的勇气,不惜代价营救一个陌生人。
这份勇气才是最可贵的,也正是目前这个社会所缺乏的。
付出爱心需要勇气,然而勇气的培育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他们用勇气和善良去温暖道德的寒冬,用爱和乐观证明人间自有真情在,用人性的善良与光辉,书写着传奇的感人故事。
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续写爱与正义的篇章。
四、教材援例(九上)
排比叙例
高尚的志趣实现人生价值。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自己的志向不惜牺牲一切,纵然艰辛,却实现了人生价值。
为了阻止战争,墨子不惜以身犯险,与楚王唇枪舌战,终使生灵免于涂炭;为了黎民苍生,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力主改革,数遭贬谪而不悔,终成一代名臣;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六出祁山,一生鞠躬尽瘁,终被千古传唱万民敬仰。
对比叙例
【1】身材矮小的晏子,智慧过人,出语不凡,他是美的;双腿残疾的孙膑,用兵如神,兵法传世,他也是美的;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妙笔生花,动人的乐章传遍全球,他更是美。
相反,衣着华贵的慈禧太后,祸国殃民,背负了千古罪人的骂名;标榜高贵的德国纳粹,滥杀无辜对犹太人犯下滔天罪行,遭到国际社会谴责;名牌傍身的郭美美,虚度人生竟然在网上炫富,让网友鄙视。
【2】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安妮在阴冷的密室生活两年。
两年里,她经历了飞机的狂轰乱炸,她听见了亲人离别时的撕心裂肺的啼哭,她忍受着每天听到脚步声时恐惧的无助,所有人都承受不住这漫漫长夜,她却说:“那个黑暗,大雨的夜,那风,疾飞的云,如此迷人”;所有人都为自己是否有明天惴惴不安,对和平的期待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消耗殆尽时,她却说:“我仰望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的战争也会告终和平和安详会重新回来。
”
五、写作训练
请围绕“用勇气和善良温暖道德寒冬”这一观点,运用排比叙例续写一个片段,并使之与下文的第一句话形成对比叙例。
老人不扶事件,小悦悦事件都曾一度让人们感到道德的冬天已经来临,而有些人却不愿看到人们内心的寒冷。
【参考示例】
“最美女孩”刁娜奋不顾身保护受伤的女子,用自己的身躯为道德寒冬“破冰”;“最帅西装男”孙义良毫不犹豫地救护摔倒老人,用自己的行动为道德寒冬“破冰”;山东汉子牛作涛舍生取义搭救轻生女子,用自己的生命为道德寒冬“破冰”。
有了这些人的行动和精神,我相信这个冬天不会再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