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美贸易摩擦

合集下载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精选7篇)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精选7篇)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精选7篇)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篇1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中美经贸中主要摩擦问题的出现都与贸易不平衡有关,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指在中美两国双边贸易中,中方存在贸易顺差,美方存在贸易逆差。

根据中方统计,在1984—1992年的九年里,中方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自1993年始转为对美顺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美顺差呈大幅上涨现象。

根据美方统计,从1983年开始美国出现逆差,2000年升至838亿美元,美国对华逆差在该年首次超过日本,并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近两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上涨。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累计贸易顺差为2 381.3亿美元,据此估算,2007年全年顺差将突破2 500亿美元,冲高至2 600亿美元。

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发展正常经贸关系阻碍,同时也成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要求人民币升值、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借口。

根据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美国成为迄今为止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案件最多的国家。

从近年来这一问题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其色彩的政治浓度要远远大于经济,从而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

种种迹象表明,今后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仍将在纺织品进口设限、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市场经济等问题上。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这些给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一)美方原因造成的两国贸易摩擦1.经济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近年来,美国经济的低迷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形成强烈反差。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认识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认识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认识中美贸易摩擦是当前国际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全球各国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美两大经济体的贸易关系紧密,然而在近年来,双方之间的贸易纠纷时有发生。

本文将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认识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其原因以及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合作逐渐深化,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

然而,由于双方实力强大、产业结构差异明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在近年来逐渐升温。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1.经济结构不平衡:中美两国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以制造业为主导,美国则以服务业为主导。

这导致了双方在贸易上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贸易纠纷。

2.贸易逆差问题:中国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这让美国政府对中方进行指责和压力加大。

认为中国的贸易政策存在不公平的问题。

3.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作为全球经济体中两大重要国家,中美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成为摩擦的一个重要方面。

美国指责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不足,这也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一大争议点。

三、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1.对中美两国经济的影响:贸易摩擦不仅会对双方经济造成影响,也将对全球市场产生重大冲击。

中美两国经济体量巨大,如贸易摩擦升级,将会导致全球市场的动荡。

2.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间的贸易摩擦无疑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全球供应链的断裂、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问题的出现将会导致全球贸易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3.对本国产业的影响:贸易摩擦一旦升级,将对中国和美国的相关产业造成较大冲击。

一些依赖对方市场的产业将面临市场的打压,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困难。

四、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措施1.加强沟通与协商:中美双方应加强高层交流,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贸易争端,避免贸易纠纷的进一步升级。

2.推动贸易自由化:中美双方应共同致力于推动贸易自由化,减少贸易壁垒,促进互利共赢的贸易合作。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大对违法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增加对美国的信心。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话题。

这场贸易争端不仅对中美两国的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美两国在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上存在差异。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一些传统产业上面临着来自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压力。

这种经济结构的差异和产业竞争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贸易摩擦的产生。

其次,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是引发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中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贸易顺差,美国认为这对其国内产业和就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贸易顺差并不能完全反映两国贸易的真实情况。

贸易的本质是基于双方的需求和比较优势,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大量商品满足了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中国也从美国进口了大量的高科技产品、农产品等。

再者,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也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美国政客为了迎合国内部分利益集团的诉求,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试图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

这种短视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中美两国的利益,也对全球经济秩序和贸易规则造成了严重冲击。

中美贸易摩擦给中美两国都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部分出口企业面临着订单减少、市场份额下降等问题,一些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然而,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潜力,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内需、加强科技创新等措施,能够有效应对贸易摩擦带来的挑战。

对于美国而言,贸易摩擦导致其消费者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一些依赖中国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企业也面临着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此外,贸易摩擦还损害了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信誉,使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削弱。

中美贸易摩擦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贸易和投资受到抑制,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中美贸易摩擦,哎,真是个复杂的话题。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新闻上那些大头条,互相指责,互相加税。

其实,这背后可不仅仅是简单的贸易问题。

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现象,看看里面的来龙去脉。

一、历史背景1.1 开端在过去几十年中,中美两国的经济关系就像是一对打打闹闹的兄弟,时而亲密无间,时而剑拔弩张。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外国投资涌入,经济飞速发展。

美国的公司发现,中国这个市场真是个金矿,纷纷抢着来投资。

可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一些产业感到了威胁。

这个时候,贸易摩擦的种子悄然埋下。

1.2 发展时间一晃就到了21世纪。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这可把美国给吓了一跳。

于是,贸易摩擦开始加剧。

从关税到技术转让,再到知识产权,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双方的关系像是处于一场拉锯战。

互相指责,互相施压。

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谁也不肯退让一步。

二、影响2.1 对经济的冲击这种摩擦可不是只在新闻上吵吵而已。

对两国经济的影响可大了去了。

美国对中国的关税一上,进口商品的价格就立刻飙升。

普通消费者的钱包受到了直接的打击,日常生活成本提高。

而中国呢?也不好受,很多出口企业面临订单下降,失业率开始上升。

2.2 全球供应链再说说全球供应链。

现在的世界经济已经是紧密相连的。

中美之间的摩擦,不仅仅影响到两国。

很多国家都被卷了进去。

比如,东南亚的国家,突然成了新的“加工厂”。

一些企业为了避免高关税,把生产线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这样一来,原本的供应链被打乱,整个市场都在震动。

2.3 心理影响这场贸易摩擦对人们的心理也有很大影响。

许多人开始对未来感到不安。

投资者的信心受挫,股市起伏不定。

消费者在购物时也变得犹豫,担心自己买到的商品价格又会涨。

我们在这个不确定的环境中生活,真是让人心慌。

三、应对策略3.1 协商与对话面对这种局面,双方其实都知道,打下去没有好结果。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对话与协商。

双方都要放下架子,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讨论。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原因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原因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原因近年来,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备受关注。

这一问题不仅影响着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就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一、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概述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贸易关系对全球经济格局具有重大影响。

近年来中美贸易关系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贸易逆差、贸易限制、关税争端等方面。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之间的重要贸易争端,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1. 结构性问题中美两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美国以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而中国以制造业为主导。

这种结构性差异使得中美贸易的本质存在着天然的逆差。

美国认为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对自身造成了不公平竞争,这也是导致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

2. 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美国政府在贸易政策上明显倾向于保护主义。

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中国进口商品的进入美国市场,包括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采取反倾销措施、限制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等。

这些措施不仅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也对全球贸易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

3. 不公平贸易行为指责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存在一系列不公平贸易行为,中国政府对外国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市场准入障碍措施、国有企业受到国家补贴、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

这些问题被认为对美国企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4. 政治因素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政治争议,这些争议不仅仅影响着双边关系,也直接影响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与美国存在着明显分歧,这也使得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更加持怀疑态度。

5.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发生了改变。

中国经济的崛起使得美国对中国的竞争态势发生了变化。

中国的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这对美国的制造业产生了直接冲击,因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限制中国商品的进入。

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贸易不平衡:中美贸易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即美国对中国进口大于对中国出口。

美国认为这种贸易不平衡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导致失业增加,工人收入下降,故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贸易逆差。

二、知识产权保护:美方指责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不足,包括技术转让、强制要求美国公司分享技术等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引发了贸易争端。

三、市场准入:美国指责中国对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准入存在限制,特别是在金融、电信、互联网等领域。

这使得美国企业难以进入中国市场,成为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国家安全考虑:美国认为中国通过一些贸易手段侵蚀了自己在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方面的优势地位,威胁到了自己的国家安全。

美国采取了限制中国投资、技术和产品进入的措施。

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加强沟通与合作:中美两国应加强高层对话与沟通,增强互信,避免贸易争端升级。

双方可以通过谈判与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二、扩大市场准入:中国可以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法治化水平,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

美国也应对本国企业加强市场准入限制的问题加以反思,开放中国市场。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应加大力度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并鼓励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水平。

四、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一个独立、公正、透明的争端解决机制,使双方在贸易争端中能够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解决,避免采取单边主义措施。

五、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协商与改革:中美两国可以共同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完善国际贸易规则,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

六、深化经济合作:中美两国可以在全球贸易中加强合作,推动双边贸易增长,扩大贸易规模,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

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沟通与合作,扩大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争端解决机制,推动国际贸易规则改革以及深化经济合作等措施,以实现双赢的局面,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对策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对策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对策首先,不公平贸易政策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保护本国产业的措施,如设立高关税、非关税壁垒、强制技术转让等。

这些政策使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却限制了美国企业的进入和发展。

美国指责中国的不公平贸易政策导致了贸易失衡,进一步引发了贸易摩擦。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美国企业普遍抱怨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得不够,认为中国对侵权行为打击力度不够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产权侵权国家之一,这导致了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受到了巨大损失。

美国政府要求中国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确保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

第三,市场准入壁垒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企业抱怨中国在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和不公平待遇。

这些限制包括强制技术转让、对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不平等的投资待遇等。

美国政府要求中国打破这些市场准入壁垒,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和平等的机会。

最后,政治因素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推动因素。

两国之间存在一些意识形态和政治利益的冲突,在贸易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主义的举措,诸如对钢铝产品加征关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这引发了中美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

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双方应采取以下对策以化解矛盾和推动合作。

首先,通过对话和磋商解决贸易争端。

双方应积极回应对方关切,通过对话机制探讨和解决中美两国在贸易方面的问题,避免贸易战的升级。

其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应加大力度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法治化的保护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外国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三,推进市场准入。

中国应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壁垒,为外国企业提供公平和平等的市场机会。

同时,加强与美国等国家的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

最后,化解政治因素的干扰。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篇一《中美贸易摩擦,这事儿咋闹起来的》咱就说这中美贸易摩擦啊,就像是两个人本来好好做买卖,突然就开始闹别扭了,让人挺莫名其妙的。

我给你们讲讲身边的一个事儿,让你们感受感受这事儿到底咋回事儿。

我有个朋友,他家是做玩具出口生意的,大部分的玩具都销往美国。

以前那日子过得挺滋润的,货一批接一批地发,钱也赚得盆满钵满。

他厂里的工人也多,大家天天忙得热火朝天的。

可这贸易摩擦一开始,麻烦就来了。

美国那边突然提高了关税,这可不得了啊!就好比你本来卖个玩具能赚10块钱,这下好了,因为关税一提高,成本上去了,利润就被啃掉了一大块。

我那朋友开始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

为啥美国要这么干呢?这里面原因还挺复杂的。

一方面,美国这是想保护自己国内的产业。

他们觉得中国的东西太便宜了,把他们自己的厂子都抢了生意。

比如说那玩具厂,中国做的玩具又好看又便宜,美国的孩子都喜欢,那美国自己的玩具厂就没多少生意了,所以他们就想来这么一招,提高关税,让中国的玩具变得贵一点,这样他们自己的玩具就有市场了。

再一方面啊,美国还老是拿着什么贸易不平衡来说事儿。

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太多,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太少。

但这事儿吧,也不能光怪中国啊。

中国的东西质量好,价格还实惠,美国人当然愿意买。

就像我朋友家那玩具,设计新颖,质量又好,美国的家长们都爱给孩子买啊。

篇二《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咱们有啥招儿》我朋友那玩具厂碰到这事儿,不能干坐着等死啊,得想办法应对。

他就开始琢磨各种对策,这过程那叫一个艰辛。

首先呢,他想着能不能降低成本。

于是就和原材料供应商砍价,软磨硬泡了好久,总算是把原材料的价格稍微压下来了一点。

然后又改进生产流程,提高工人的效率,能多省点人工成本。

这就好比自己家过日子,能省一点是一点。

接着他又想到开拓其他市场。

以前都是一股脑儿地往美国卖,现在得不能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啊。

于是就派销售员到欧洲、东南亚这些地方去跑市场。

刚开始那真是困难重重,语言不通,文化也不一样,不知道当地人喜欢啥样的玩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Abstract: With the on-going growth of Chinese economy and import-export trade,and with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gained from the WTO negotiations by the main industries having come to an end, China has entered into a period of highly frequent trade conflicts, especially in the Sino-US trade. As we see it, the Sino-US trade frictions in recent years are focused on four following aspects: anti-dump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MB appreciation and countervailing, while the root cause is the imbalance of the trade. As the Sino-US trade environment is be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ever-changing, we shall not only study reasons why we have entered a period of high Sino-US trade frictions, but also find out the social impact of the frictions. This is the primary task of this paper. Finally, we also made a number of policy proposals a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ino-US trade friction.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 以及入世谈判中主要产业获得的过渡期大部分结束, 中国已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更是屡见不鲜。

在我们看来,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人民币升值”、“反补贴”四个方面,而产生摩擦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

面对复杂多变的中美贸易环境,我们不仅要研究中美贸易进入摩擦高发期的原因,而且要了解这些贸易摩擦对我国造成了哪些影响,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工作。

最后,针对贸易摩擦的现状,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产生原因;解决途径。

引言: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对中美贸易摩擦历史进程及其特征的分析,二是对现阶段中美贸易摩擦表象及其原因的探求,三是对中国政府可能采取的应对贸易摩擦措施的讨论。

正文:一、中美贸易摩擦历史进程及特征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美贸易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978~1989年期间,中美贸易的规模有限,增长也较为迟缓。

摆脱了众所周知的非经济因素影响以后,以1992年中国开始推进市场化改革为契机,20世纪90年代的中美贸易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入世”更是给中美贸易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中美贸易取得了长足进展。

到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增加到创纪录的3337.4亿美元1。

中美贸易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为世界所瞩目,也必然成为影响两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图表 1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总额的变化3当然,贸易合作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贸易摩擦。

就当代国际关系视野来看,作为中美经贸关系的一部分,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进程应该统一于中美经贸关系和中美政治关系的大历史进程之中。

我们认为,当代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80-1989年的经济性摩擦阶段;(2)1990-2001年的政治化摩擦阶段;(3)2002年至今的制度化摩擦阶段。

(1)1980-1989年的经济性摩擦阶段从现有资料来看,1979年1月欧共体对中国出口的糖精进行反倾销行为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首例反倾销案件;中美建交以后的第一次双边贸易摩擦发生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理性透视中美贸易摩擦》周文贵,周晓宇(文献来源: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于1980年,当年的7月2日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了首次反倾销调查。

1 1980-198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纺织品的配额问题上。

纺织品一直以来是中国输美的最大宗商品,也是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出口拳头产品和争取外汇的主要来源。

中美恢复经济关系以后,中国也是从纺织品对美出口开始,积累了宝贵的外汇,为国内经济的起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79年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对进口中国纺织品的七大类商品实行限额,中美展开了第一次纺织品协定的谈判。

1980年、1983年和1987年中美达成三个纺织品协定,美对华纺织品配额限制品种由最初的8种扩大到87种,覆盖了中国输美纺织品的85%,主要包括对绵运动杉、运动服、太阳浴衣、棉布西服式男上装和男童上装、棉布睡衣和便服等进口的限制,而且美国的行为经常是单方面的,中国对此作出了强烈的反应。

期间,中美贸易摩擦的另类问题就是反倾销问题,此类商品是附加值较低的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主要有打火机和工业用品之类的东西。

1985年后,中美贸易中的转口贸易问题又日益凸显出来。

2这期间,美国处理对华贸易摩擦的主要方式和手段,除了谈判签订协议以外就是实施反倾销报复,对中国进口产品实施高额关税。

据统计,1979-1989年间,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的数量是18件,其中对机电产品的反倾销有4件,对纺织品的反倾销有12件,其他2件,分别占同期世界所有对华反倾销数量比重的6%、12%和3%,涉及金额10多亿美元。

3这期间,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特点有:(1)大多数贸易摩擦的起因都在经济性质的范畴内,且多表现为技术性问题,这种现象是建立在这个时期内中美两国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基础之上。

期间,双方都将经贸关系作为战略合作关系的有益补充。

(2)就主体的行为来说,所有的摩擦基本上以美国为主动,中国处于被动的地位。

(3)所有摩擦解决的模式为:美国提出调查和立案——中国提出解释——美国作出裁决和制裁——中国作出让步——双方达成协定。

针对美国的反倾销裁决,中国消极对待,少有应诉和抗争。

(4)贸易摩擦的商品对象与中国对美出口最大宗的商品基本一致,大多数摩擦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纺织品、化工材料和1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课题组:《同异之间——我国与美日欧大国经济摩擦的特点分析》《国际贸易》2004年第3期3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课题组:《同异之间——我国与美日欧大国经济摩擦的特点分析》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上。

1(2)1990-2001年的政治化摩擦阶段1989年6月中国国内发生的政治事件,以及后来东欧与前苏联的突变改变了中美的战略合作关系。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性质和目标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

由此,中美双边的贸易摩擦日益恶化。

1990-2001年间的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最惠国待遇问题。

最惠国待遇其实就是正常贸易待遇,它是指美国给予“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最惠国待遇期限只有一年,需每年经审议后才能延长,它是冷战的产物。

1989年前,由于战略合作的需要,这种审议不过是例行公事。

但自1990年后,每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便成为中美两国和美国国内对华政策辩论的一大焦点。

1993年克林顿还将对华最惠国待遇与人权挂钩。

200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从而结束了这场自1980年以来的年度审议的争议。

(2)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问题是1990年代中美贸易纠纷中的核心,中美之间围绕知识产权的争议好几次走到了贸易战的边缘,因为美国经常以“特别301条款”对中国进行威胁。

虽然双方于1992年1月17日签署了《中美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但美国将中国经常列入年度特别“301”报告里的“重点观察国家”的名单之中。

(3)纺织品配额限制问题。

由于输美纺织品贸易对中国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整个1990年代里纺织品贸易的配额问题依然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

在中美之间签订了第四和第五个纺织品协议的前提下,美国仍然不顾中国的反对,经常单方面违背协议而每年连续扣减中国所获的配额,同时还以虚假的转口贸易为借口对中国进行反倾销立案,使双边纺织品贸易摩擦冲突不断。

(4)反倾销问题。

据统计,1990-2000年间,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事件共61起,反倾销行为的频率明显加大,而且其处罚的随意性也更大,其中中国企业消极应诉及其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是主要诱因。

(5)贸易平衡与市场准入问题。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既有统计的原因,也有贸易转移的原因,还有历史的问题。

据中国的统计,在双边贸易中,美国从1993年才开始处于逆差的地位;而美国的统计显示,从1983年起美国就处于逆差地位。

1990年代,美国以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为由,公开指责中国对其产品出口设计贸易壁垒,对中国施加更大开放市场的压力。

1992年10月,中美达成了市场准入谅解备忘录。

1993年后,中国由被动开放向主动开放市场方向转变,市场准入问题得以缓解。

这期间,美国处理对华贸易摩擦的方式和手段仍然以反倾销的贸易报复为主,同时加大了对经济制裁手段的使用力度。

经济制裁是西方国家围堵共产主义国家的惯用伎俩,也是美国防范和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

1989年至1991年美国对中国实行全面的经济制裁。

1992年后情况逐渐好转,但美国一直保持对中国出口实行歧视性的管制和禁运政策。

在1990年代,美国对华实施经济制裁的主要内容是以防扩散为由限制对华的高技术贸易。

1(3)2002年至今的制度化摩擦阶段2001年底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以后,中美贸易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但入世的效应也激发了双边贸易摩擦的日益加深。

由于世界贸易组织机制的存在,中美贸易摩擦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入世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贸易不平衡问题。

据统计,2003年中美贸易总额为1263亿美元,中国对美的出口额为924.7亿美元,进口额为338.6亿美元,中国对美贸易的顺差为586亿美元。

由于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问题,美国便要求人民币升值,同时将国内制造业270万的失业责任也归咎于此,这是不公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