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

合集下载

世博场馆

世博场馆

国外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世博会的后续利用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

让我们来看看这四个国家的世博会是如何长远规划并付诸实际的。

大阪世博会大阪世博会的后续利用是在世博会场址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今的世博公园,包括日本庭院、自然文化园区、体育设施、游乐设施和服务设施。

在高速公路以北区域,日本庭院得到完整保留,主题区域部分保留,包括“太阳之塔”、庆典广场(现为活动广场)、世博会堂、世博美术馆(现为国际美术馆)、日本民间艺品博物馆;东西两侧展馆区域的绝大部分设施已被拆除,仅保留了钢铁馆,而水体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和利用。

其中有些展馆被拆卸到其他地方作为餐馆、展示厅、幼儿园、社区会所或公园中的休闲设施。

如今,主题区域和展馆区域形成自然文化园区,园内有广阔的草地、树木和水体。

除了保留的世博会文化设施,还新建了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在2002年,日本庭院、自然文化园区和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的游客规模分别达到26.84万、129.85万和18.56万人次。

在高速公路以南区域,世博游乐场得到完整保留,世博会馆和世博协会(现为世博纪念协会)大厦与新建的太阳广场宾馆形成管理服务区域。

在世博会外环路外侧沿线的停车场和市政工程设施用地上,建设了一大批体育设施,包括网球场、棒球场、垒球场、足球场、射击场和田径场等。

里斯本世博会地区复兴是里斯本世博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世博会的总体规划包括整个城市重建地区,具有明确的后续利用计划。

世博会场址的环境结构元素包括林阴大道、水面和广场,形成高品质的外部环境。

世博会主要展馆的后续用途包括:海洋馆成为欧洲最大的水族馆;葡萄牙国家馆成为政府办公场所;乌托邦馆成为里斯本的多功能活动中心;北部的国际联合展馆成为里斯本展览中心。

因此,世博会的核心区域得以完整保留,成为重建地区和里斯本的公共活动中心。

借助1998年的里斯本世博会,重建地区的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环境品质、景观风貌和公共设施等方面都得到了根本性改善,达到其他欧洲城市的相应水准,同样重要的是世博会带来的知名效应,实质性地推进了地区的城市复兴。

世博场馆如何后续利用

世博场馆如何后续利用
扭 黜 彝 器
看世界
世博场馆如何后续利用
●崔 晓 文
地 区复兴 是 里斯 本世博 会 的主 要 目标 之一 , 府 决心 以世 政
博会 为 动 力 , 完普 地 区的交 通条 件 、 基础 设 施和 环境 品 质 , 创造
融居 住 、 商务和 休闲 为一体 的综合 功能 地 区。
到 处 是 带 平 台 的 小 饭 馆 ,沿 布 里 斯 班 河
聚集众多研究人 员的优势 ,成为 日本新
兴 的研 究 中 心 。
南岸伸展开来 ,可以看到对岸城市 的景
色。沿河边小道是游 客和 布里斯班人夜 问散步的地方 ,在此游客可 以尽情 体验 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
升 格 为多功 能 区
濒危 物种植物 园等在 1的多功能 区域 。 人 】 如 今的 昆明 世博 园已经 成 为具 有世 界
是展出场地 ,这些场地 已得到 了较好的
7 决策 }2 O 7 4 O1
性、 民族性 、 价值 可持 续性 的会址文化遗
产。
f 。 矗l
观光风景区令游客流连忘返 。整个 公园

为实现世博 的可持续发展 ,世博
集团继续打造 (公顷的世博生 态城 , )
建 没包括休闲度假区 、 住宅区 、 高尔夫球
场 、 研 学术 交流 中心 、 上活 动 中心 和 科 水
结束 ,各国纷纷撤走了参展的园艺作
体的 区域 。世博会总场地 中 , 6 % 有 0
品, 前来参观的游客人数骤减 , 世博 园面 临艰难的转型 。
顷 ,其 中 公顷利 用原会展 区改造扩
名副其实的“ 国际展览之城 ”
建 , 没展区仅 7 公顷 新 f ) 世博会后 , 场地

世博园区及场馆后续利用的思考

世博园区及场馆后续利用的思考

助世博园区拥有的特质 ,规划好后世博园区
的功能和建设重点,由此提出的世博园区的 后续利用问题就显得愈加迫切和重要。
世博村等 。临时性场馆包括 : 国国家馆和 国际组织馆、 外
中国地区馆和企业馆 、餐饮购物和管理 中心等配套设施。


世博 园区及பைடு நூலகம்馆后续 利用的价值
( 三)世博会期间的文化传播及品牌价值
( 一)世博 园区总体建设情况
由 26 4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的为期 14天、七干多 8
万人次参观 的世博会是人类文明交流的舞台 ,国际国内各 种文化交流 与文艺演 出应接不暇,是一道多姿多彩的风景 线 ,并逐步形成 了地区沉淀的一种 文化特质 。其中由参展 者组织的国家馆 日和国际组织特别 日活动、城市特别 日活
主题会展、商贸活动 ,形成 了独特的世博商贸服务氛 围。 因此 ,在新一轮 的城市发展中 ,后世博园区应逐步向跨国
等不同类型构成的 2万多场文化演艺活动 ,汇聚了人类物
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成果 . 推动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引领 了时代 的 发展 。
二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 则
( )后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一
1 再利用、资源化原则
上 海世 博 会 的 主题 是 城 市 ,让 生活 更 美 好 ” .城 市
界城 市 ,必须考虑 1 个关键 因素 : 2 包括经济总量 、人均
GDP

后工业化的现代产业体 系、国际总部集聚度 、高端
人才 、信息化水平 、现代化立体化 的综合交通体系、金融 国际竞争力 、城市综合创新体系 .国际交往能力 文化软
历史建筑 ,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和利用 。如 : 江 南造船集团的船坞改造为下沉式露天音乐广场 ; 江南造船 集 团的部分厂房和办公楼改造为企业馆 ; 世博园区内大跨 度的厂房改建成联合展馆 。 世博场馆分为永久和 临时性两大类。临时 l 场 生 馆约 占 园区总建筑面积的 7 %左右 ,永久性场馆约 占园区总建 0 筑面积的 3%左右 。永久保留场馆包括 :一轴四馆 0 —— 世博轴 、中国馆 、主题馆 、世博中心 、世博文化 中心 ; 城 市最佳实践 区、 世博会博物馆 、 城市足迹馆 、 城市未来馆 、

上海世博会地区后续利用规划的世博理念实践

上海世博会地区后续利用规划的世博理念实践

上海世博会地区后续利用规划的世博理念实践卢柯【摘要】总结了上海世博会地区后续利用规划中的世博理念借鉴与实践体会,包括强化系统协同理念,注重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功能匹配、资源互补和联动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功能的多元复合和环境的舒适宜人;体现“低碳生态”理念,倡导紧凑布局、集约开发、绿色出行,推广应用生态环保技术;注重“文化传承”理念,强调保护历史遗存、延续城市原有脉络肌理等。

%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cept,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Shanghai World Expo site post-use planning,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systematic col aboration, emphasizing on the match between each functionzone,complementing resources and developing jointly. “People-oriented”, the Expo site wil become a comforta ble, livable and accessible public space that keeps work, life and leisure in balance. “Low carbon”. the Expo site champions compact urban design, resource-efficient development, green mobility, and eco-friendly technologies.“Heritage preservatio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district and city development plan, the Expo site wil make.【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5页(P34-38)【关键词】世博理念实践;上海世博会地区;后续利用规划【作者】卢柯【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上海世博会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一个就近了解世界城市发展历程,学习国际先进理念经验的机遇,也为上海未来的城市发展创新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2020国内外世博园后续利用方式研究(原创)

2020国内外世博园后续利用方式研究(原创)
世博园后续利用方式分析
11
国际经验
世博园的可持续利用已成共识
三种方式:拆除、保留、改建
完全拆除的方式不可取,保留与改建成为趋势
阶段
世博园后续利用特点
世博园后续利用案例
19世纪中后期
1. 后续利用意识从无到有
2. 世博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后续利用仅
仅局限于部分展馆再生利用
3. 世博会对城市改建和建设造成影响
2.“改建为公园”成为另一种趋势
1939—1940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会后经过多年发展成了纽约市第二大公园即可乐娜 公园。其中科技馆、昆斯艺术博物馆、公园剧院等仍在对外开放。
二战后至20世纪末期
1. 后续利用延续“改建为公园”方式 2. 城市发展纳入世博园的后续再利用范
畴,“展馆再利用”演变为“园区 再利用”
企业 政府
公共 服务
政府办公场所 综合公共设施
商业 经营性场所
1998年 1998年 2005年
2000年 2000年 1999年 2010年
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览会 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览会 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 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
葡萄牙国家馆 乌托邦馆 中型场馆 法国馆 挪威馆 中国馆 世博轴
全部保留,转为主题公园经营。
沈阳世界园艺博览园
2006年 1260
恢复为沈阳植物园,部分保留大型温泉、综合馆等重要场馆。
后续利用效益
长期亏损,后 以地产平衡 公益效益 门票收益
台北世界园艺博览园
2010年 600
花博会成为花博公园,除流行馆以外其他展馆全数保留;大佳河滨 公园恢复为河滨公园,争艳馆转型为会展中心,其他场馆由相应的 政府部门接手管理及运营,其余户外空间将免费对外开放。

世博园区后续利用与规划的思考

世博园区后续利用与规划的思考

世博园区后续利用与规划的思考(作者:伍开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5101619031)1 摘要如今世博会已落下帷幕,世博园区的后续利用成为了主要的问题。

而我认为,园区利用应该遵循主体延续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弹性原则、体现地方文化原则和依照城市发展规律原则。

上海世博园的后续利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场馆再利用、园区及绿地再利用和设施再利用。

制定科学合理而又富有前瞻性的世博会后续利用计划,可为世博园区发展提供战略引导,满足上海城市后续发展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世博会的长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应。

2 关键词世博会世博场馆世博园区后续利用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圆满落下帷幕。

世博反响好评如潮,我们除了领略世博园的夺目光彩,赞叹景观的美轮差奂,称道志愿者服务的尽职尽责,以及收获难以数计的观感启迪之外。

世博园区的后续利用及规划成了我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3 园区后续利用原则3.1 依照城市总体发展趋势原则根据世博园区总体规划,世博后园区将建设目标定位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高效率的花园式综合型国际贸易中心。

3.2 主题延续原则整个世博会规划建设及后续利用均应服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原则。

上海世博会不仅仅是6 个月的世博庆典,更是未来60 年不落幕的全球盛会。

通过对部分建筑设施以及风景园林软景观的保留,以达到提升该区域标志性的目的。

3.3 经济性原则基于世博建设先期投入成本甚巨,在后期风景园林建设中应尽可能减少投入,绿化树木花草以及风景园林设施予以最大程度保留,将多余资源以就近原则转移到城市其他建设区域。

3.4 弹性原则根据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预留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可以保证后续开发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

预留城市空间以风景园林形式存在,为城市后续发展提供潜力空间的同时体现环境效益。

3.5 体现地方文化原则会后的世博园区将成为上海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上海作为全球化城市的高品质城市生活,更体现独特的上海城市的文化特征与精神。

昆明世博会会址场馆整体保留后的利用及实践探索

昆明世博会会址场馆整体保留后的利用及实践探索

昆明世博会会址场馆整体保留后的利用及实践探索昆明世博会会址场馆整体保留后的利用及实践探索摘要:“99世博会”结束后,昆明世博园作为会址场馆整体保留的产物,在市场化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着运营成本高昂、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经验借鉴的困难和挑战。

经历过10年左右的亏损,世博园在国家、云南省和昆明市相关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于2010年开始转型升级,其经营业绩从2011年开始不断改善,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昆明世博园在经营思路、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调整和转变,对类似的政府大型活动结束之后场馆整体或部分保留后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市场化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昆明世博园场馆整体保留开发利用一、昆明世博园概况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简称世博园)位于昆明市北郊金殿风景名胜区旁,为第十四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场,占地218公顷,植被覆盖率76.7%,是一个集中国各地特色和世界多国风格各异的园艺精品、庭院建筑和科技成就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景区。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结束以后,昆明市政府决定将所有展会场馆予以保留,将世博会会址作为经营性事业单位,并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

目前,世博园景区拥有五大室内展馆,分别为中国馆、国际馆、人与自然馆、科技馆、大温室;七个专题展园,分别为树木园、药草园、竹园、蔬菜瓜果园、盆景园、茶园,世界名花艺石园;三大室外展区,分别为中国室外展区、国际室外展区、企业室外展区。

其中,竹园占地2.5平方米,荟萃了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各类竹子319种、5000多丛;花园大道长达850米,集中展示了各种时令鲜花300多万盆,并构筑了新颖独特、寓意深刻的“世纪花钟”、“世纪花船”、“五洲花柱”、“四海花溪”等景点。

世博园共种植了各类植物2551种、200多万株(丛),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12种,这里宛如绿的世界、花的海洋、园林园艺精品的殿堂。

世博园备有60辆八人座电动游览车及3辆多人座拖挂式小火车,建设了世界风味美食广场、茶园餐厅、商业步行街、世纪广场、艺术广场,以及竹轩、兰圃、梅苑、荷厅等服务单元,集饮食、娱乐、购物、休闲于一处,供游客观光、餐饮和休息。

101221世博会后续规划

101221世博会后续规划

购物休闲 餐饮服务
曼哈顿以洛克菲勒中心为 主要区域的中城CBD,是纽约 著名的商业区,也是许多著名 大公司的总部所在地。除商务 楼功能外,还发挥其消费、娱 乐功能。
反思二 过度追求视觉形象冲击 设计方面注重鸟瞰形象,缺少人性化的考虑, 巨大的体量以及空间的封闭不仅造成了空间 的冷漠,同时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交流的匮乏。商务区没有活力和生机,工作 在其中的人们毫无归属感。
宽阔的街道与冷漠的建筑缺乏互动
空旷无设施的巨大广场
轴线几何的广场缺乏亲切感
回归
人性化尺度,注重多样化活动需求 以人为本,满足人的日常生活活动需求,注 重公共空间和生活,注重细节尺度设计。满 足普通市民和游客日常生活多样化活动需求。
亲切自然的踏步座椅
不同高度分层的步行空间
畅通的骑楼商业空间
建筑与外环境自然过渡
一轴四馆、庆典广场、特钢大舞台、世博村、船舶馆、城市最佳实践区
8处15栋 4处4栋 12处
生态 资源
基础 设施 资源
公园绿地
交通设施 地面道路
越江隧桥
市政设施
轨道交通 公交枢纽 供水设施
பைடு நூலகம்
雨水设施 污水设施 供电设施
世博 理念
燃气设施 环卫设施 防灾设施
后滩公园、世博公园、白莲泾公园
3处
世博期间围栏区内所有建成道路全部保留
世博品牌资源
“曾经的世博举办地”,世博自身具有的国际性、高端性文化内涵丰富性等特征,加上低碳、人本、多元的世博 理念,上海世博概念将成为地区无形的、永久标志。
类型 分类
内容
数量
历史 文化 资源
工业遗存 保护建筑 保留历史建筑
世博遗存
海军司令部、飞机库、总办公楼、三山会馆、办公楼、红楼、2号船坞、溶剂厂保护建 筑群 将军楼、黄楼、江南造船厂职工医院、溶剂厂部分厂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
一、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方式
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是关系世博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纵观历届世博会,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A)拆除或废弃。

这种解决场馆的方式往往备受争议,因为拆除或废弃可能造成国民资源的浪费,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拆除是为了避免持续地为场馆后续开发进行投资,不造成新的浪费。

爱知世博会就采用了拆除的处理方式。

爱知世博会的主会场原本是一个公园,场馆建造采用模块化的方式,便于装配、拆除和再利用。

世博会后,只保留日本馆和少部分日本企业,其余场馆全部拆除,并恢复原来的公园为“绿色主题公园”。

1984年的新奥尔良世博会因亏损280万美元,机会后仍增添630万美元的亏损等原因,中途停用世博会设施。

51 B)保留。

基于国内外场馆的后续利用经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a)保留标志性建筑,成为城市和国家的象征。

这一类规划主要考虑标志性建筑的代表性。

例如1851年伦敦的“水晶宫”,1889年巴黎的埃菲尔铁塔,1958年布鲁塞尔的原子能结构球形博物馆等。

b)保留部分功能性园区的建筑主体,发展相应的产业。

这一类规划主要考虑大部分建筑功能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以及今后运营的基础设施和交通需要。

总结相关园区后续利用,可分为科技研发型,如1993年的韩国大田世博会将国际展览区建成“大田科技城”,并建立大田世博会纪念基金会负责财产行政管理;娱乐设施型,如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保留了游艺场,并计划添造游乐区等;多功能场馆型,如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成为中医医疗系统、语言学校、餐厅等多功能中心;艺术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型,如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将英国馆改建为西雅图艺术博物馆;主题公园型,如1999年昆明园艺博览会会址开辟为“昆明世博园”。

(如表4)c)场馆建设初始以改造或扩展
城市区域为目标,选址于需要改造的区域,展览结束后,低成本实施快速改造,融入整个城市发展。

如纽约世博会,1939年纽约世博会选址于郊区的沼泽和垃圾场,拟建成城市公园,展览会后,公园形成雏形,1964年再次在同一地点举办世博会,整修扩建,最终建设成为纽约昆斯区的法拉盛·可乐娜公园,至今,仍保留水上公园、溜冰场等娱乐设施。

表4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
场馆后续利用分类历届世博会的选择
科技开发型
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的部分建筑开发为高科技工
业研究中心,1993年大田世博会的“大田科技城”
娱乐设施型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古竞技场娱乐区开辟为顶级娱乐公园,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游艺场”,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的“乌托邦大厅”成为多功能海洋演出场所
多功能场馆型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成为中医医疗系统、语言学校、餐厅等多功能中心,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的加拿大展馆现为温哥华贸易与会议中心
艺术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型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美术馆现为科学与工业博物馆,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将英国馆改建为西雅图艺术博物馆,1974年斯波坎世博会将华盛顿州馆改建为歌剧院、会议中心现为艺术中心,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将墨西哥馆迁移改建为图书馆
主题公园型1999年昆明园艺博览会会址开辟为“昆明世博园”
资料来源:周秀琴、李近明,文明的辉煌:走进世博会历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阿尔弗雷德海勒著,吴惠族等译,文明的进程: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世博会回眸与展望[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王晓云,世界博览会与城市旅游:互动中共创辉煌[J].旅游学刊,2004(2):70-75.
二、世博后续利用规划注意事项
世博会会展场馆的成功转型要考虑很多影响因素,如场馆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地理位置、建筑本身的功能定位、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状况、基础设施等等。

42上海世博会后续利用规划与黄浦江两岸的综合开发计划紧密相连,世博园区的后续利用规划要注意:规划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要求科学性、前瞻性、先进性,注重后续建设利用的可持续性;世博园区规模较大,功能多样化,应避免后续使用的单一性,强调主导功能的导引、功能的多样化和功能之间的关联度,例如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后续利用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世博会会址开发成集国际贸易、会议、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注重后续利用周期,后续利用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基础设施超负、土地闲置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