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大盘点

合集下载

上海2010世博会主场馆简介

上海2010世博会主场馆简介

23
企业馆 星光灿烂
●建筑特点 外观半透明的长方体建筑,以蝴蝶元素贯穿始终,通过灯光变幻 展示出魔方的效果。 长方形的联合馆外观呈半透明状。其设计灵感来 自于“天地人合一”的中国传统道家和谐思想以及“庄周梦蝶”的浪 漫哲学故事,借古观今梦未来。 ●特别看点 身高5米“海宝机器人 “ 旧光盘做成“网格透视装” 屋顶能用热水发电 4个展区讲述城市故事
19
世界气象馆 好似一片云
●建筑特点 命名为“云中水滴”的世界气象馆以4个大小各异、方向不同的 白色扁圆球体相结合,形如云状。其外部采用亮白色膜结构,膜布上 均匀布满喷雾点,当喷雾全部开启时,整个建筑呈现一团云雾,如果 阳光高度角小于42度,在中间步行广场上的观展游客,面向气象馆, 还可能看到包围建筑的彩虹。 建筑设计充分融入了节能减排的理念,建筑采用的钢结构和膜结 构材料可全部回收再利用,外层膜结构和雾状喷泉设计可以起到降温、 节能、环保的作用,被誉为“会呼吸的皮肤”。 ●特别看点 进入世界气象馆,参观者将犹如“云中漫步”。展示世界气象科 技创新的4D影院,将让人们获得有趣的“风雨雷电”体验。具有魔幻 色彩的“气候变化云廊”,将以“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的责任”为主 线,参观者可以详细了解到全球气候变化给城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 的巨大影响和危害,通过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灾难,给参观 者以心灵的震撼。
29
35
『世博名言』
“唯有自然才是真正的工程师”——英国园艺师约 瑟芬· 帕克斯腾 “我们国家从此拥有了自由的象征!”——美国 格兰特总统 “我们人类的祖先竟然是杰出的艺术家。”—— 西班牙索图拉 “以最小限追求最大限” ——巴克敏斯特· 富勒 “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这是精神上的, 也是技术上的。” ——阿姆斯特朗 “原子被放大了一亿五千万倍,愿人类合理利用 原子能”——安德· 沃特凯恩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图及其详细介绍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图及其详细介绍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图及其详细介绍首先是永久保存的“一轴四馆”: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以及主题馆。

中国国家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图为正南方向效果图。

世博轴世博轴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入口和主轴线,地下地上各两层,为半敞开式建筑。

世博轴是世博会一轴四馆五大永久建筑之一,是一个由商业服务、餐饮、娱乐、会展服务等多功能组成的大型商业、交通综合体。

其位于浦东世博园区中心地带,全长约1000米,宽约110米,已于2006年12月28日开工,计划2009年底竣工。

世博会期间,世博轴是世博园区空间景观和人流交通的主轴线;世博会后,将成为上海第三个市级中心的都市空间景观和城市交通主轴,提供市民活动,商业服务,交通换乘的空间。

世博轴在+10.0米平台上有大型张拉膜结构顶盖和轻型钢结构阳光谷。

磁悬浮世博车站调整至南环路南侧世博轴上,磁悬浮在经过世博轴+10.0米平台上方设置车站。

在世博轴两侧的站台层下方设置站厅层,与世博轴+10.0平台相连,通过世博轴-6.0米层与轨道7号线、8号线换乘。

磁悬浮车站从世博轴玻璃顶盖下方经过。

世博轴玻璃顶盖与车站顶盖连为一体。

主题馆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永久性场馆之一,主题馆在世博会期间将承担演绎、展示主题的重任,着重反映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的背景下,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揭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的关键所在。

世博会后,主题馆将转为标准展览场馆,可举办各类专业展会,与周边世博中心、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会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会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会馆中国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图为正南方向效果图。

巴基斯坦馆主题:基于城市多样化的和谐特色:设计源自于巴基斯坦著名的拉合尔古堡巴基斯坦国家馆坐落于中国馆的西面,两国展馆仅一步之遥,设计源自于巴基斯坦著名的拉合尔古堡,这座古堡始建于1025年,又在1566年经历改造后呈现出现在的面貌。

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的文化中心,拉合尔古堡从其建立之初就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这个城市极具象征力的地标,这座美丽而著名的古堡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巴基斯坦民族舞蹈艺术家将在馆内表演别具特色的民族舞,参观者也能品尝到当地的特色食品,如配以秘制酱汁的烧烤和醇厚香浓的巴基斯坦奶茶“Chai”等。

巴基斯坦国家馆效果图非洲联合馆概况2009年5月15日,非洲联合馆外立面设计方案已正式确定。

非洲联合馆建筑面积达2万6千多平方米,4个外立面的面积总和达9500平米,是上海世博会11个联合馆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建筑面积:2万6千多平方米造型亮点:强烈非洲元素展馆位置:C片区由1万多件钢结构搭起的非洲联合馆已挺立在世博园区内。

树木、沙漠、海鸥、动物、建筑……这些富有强烈非洲特征的元素将呈现在非洲联合馆的外立面上,勾勒出非洲大陆独具多样性的风貌,展现非洲的古老文明和勃勃生机。

在15日举行的非洲联合馆外立面施工启动仪式上,记者获悉非洲联合馆外立面设计方案已正式确定,并将全面实施。

非洲联合馆外立面效果图非洲联合馆外立面效果图“非洲联合馆的外立面设计方案多次征集了非洲各参展国总代表和各参展国驻华使节的意见。

2010上海世博会各国馆主要看点

2010上海世博会各国馆主要看点

2010上海世博会各国馆主要看点美国馆拥抱挑战国家馆日:7月2日美国馆简介:展馆位于世博园区C片区。

占地6000平方米,预算6100万美元。

外观模拟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馆内分为四个展示空间,前三个展厅分别为三幕时长约8分钟的虚拟《美国之旅》影片展示,第一幕为《美国精神》,颂扬美国自由、多元、创新的价值观;第二幕为《花园》,展示个人与社区发展的关系;第三幕为《机遇与创新》,表现了科技创新下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展区是一个步行通过的展览。

展厅创意制作由从事主题公园、博物馆以及特效剧院的设计和建设逾28年的BRC想象艺术公司负责,该公司曾获两项奥斯卡提名。

主要看点第一幕:《美国精神》可容纳500人的放映空间,3块巨大宽屏播放各式各样美国人的形象。

开放、友爱、乐观的问候:“为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精神把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无论我们来自哪个国家或是何种国籍。

”美国国庆特别演出7月2日:美国蓝草音乐歌唱家阿比盖尔·沃什本(Abigail Washburn)单独献演,南加州大学行进乐队巡演。

7月4日:著名古典女高音歌唱家安吉拉·布朗(Angela Brown)领唱音乐会,俄亥俄州立大学校友行进乐队巡演。

爵士音乐会:《一个美国传统》三位格莱美获奖歌手:爵士钢琴大师赫比·汉考克,爵士女声天后迪迪布里姬沃特,摇滚拉丁大碟得主奥祖马特里乐队。

演出时间:5月13~14日美国华裔《百姓墙》由上百面数字显示器所组成的屏幕墙,同时呈现数万张美国华裔民众的照片,按中文姓氏编排不停切换画面。

第二幕:3D电影《花园》“城市大厦”:呈半环抱状、5个侧向耸立、高13米、不规则几何状的巨大屏幕。

一个小女孩的想象力与激情,破败、废弃的城市角落魔幻般变为繁茂绚丽的花园。

没有台词,无需翻译,故事完全通过图像、声效和音乐来讲述。

微风、雨滴、暴雪和草木的随风摇曳等等的四维模拟体验。

俄罗斯馆儿童梦想中的未来之城国家馆日:9月28日文化活动日:5月1日,6月12日(俄罗斯独立日),8月22日,9月28日俄罗斯馆简介:展馆位于世博园区C片区。

上海世博会各个国家展馆介绍

上海世博会各个国家展馆介绍

上海世博会各个国家展馆介绍第一篇:上海世博会各个国家展馆介绍上海世博会各个国家展馆介绍(不看的后悔吧)[图片]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元素。

展示主题为“城市发中华智慧”。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香港馆的主题是“无限城市—香港”。

香港馆“无限城市——香港”这个主题涵盖要元素:即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建设,与世界和国内城市紧密联系;四通八达能的境内交通网络;通讯科技设施先进,沟通无间断;资金、货物及信息自由流通,服及全球;中西文化荟萃,多元兼容,创意洋溢——展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都会及创意之往开来,持续发展——展示如何在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市区重建、环境保护及全民教面取得平衡,以提升现代城市生活素质。

台湾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之一,它以“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为参题,由山形建筑体、点灯水台、巨型玻璃天灯与LED灯心球幕组成,于2009年8月17动工建设。

在海峡两岸各界的支持与通力合作下,台湾馆仅用不到4个月就完成了钢结造。

成都案例—活水公园,秉承“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收集社区和公共空(污)水,通过对“生物自洁功能”的发掘,进行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营造园林景观和公共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相融,启迪人们对水的珍惜和对活水文解。

活水公园取鱼水难分的象征意义,将鱼形剖面图融入公园总体造型,喻示人类、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日本馆1.建筑外观:紫蚕岛是上海世博会各国家馆之中面积最大的展馆之一,同时也是展世博会史上规模史无前例的展馆。

2010上海世博十大热门场馆

2010上海世博十大热门场馆

盘点世博十大热门场馆:多馆蕴藏中国元素(图)10月1日上海世博会迎来中国国家馆日,园内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红色中国馆交相辉映,形成美丽风景。

中新网10月28日电中国馆的《清明上河图》,沙特馆的巨幕电影,英国馆的神奇种子,还有德国馆的啤酒和意大利馆的时装……走进上海世博园区,世界全奇景尽收眼底。

在180多天的日子里,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汇聚上海,7000多万游客蜂拥而来,上海世博园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

在上海世博会落幕倒计时之际,小编特意盘点本届世博的十大最热门场馆,希望能让曾经亲历者再次体味世博园里的美好回忆,错失机会者也能感受到上海世博会璀璨耀眼的魅力。

中国馆:展示城市发展的“中国式”智慧大红外表,斗拱巍峨的“东方之冠”,是世博园里当之无愧的“人气王”,至今已有近900万人次的游客来此参观。

在世博会接近尾声之时,甚至有游客冒雨连夜在世博园外排队等着看中国馆。

中国馆把展示的主题确定为“以东方为视角,以寻觅为主线,体现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能够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中国馆的一大亮点是“会动”的《清明上河图》。

原本5米多长的画卷被放大至128米,河水之上,是一幅长128米、高6.5米的巨幅长卷“清明上河图”。

在现代投影和三维动画技术演绎下,茶坊、码头、游船等显得栩栩如生。

此外,秦始皇帝陵出土的“一号铜车马”、世界公认濒临灭绝天然珍稀植物红豆杉等40余件“国之瑰宝”均在该馆展出。

通过金属冶炼、丝绸染织、中国古代瓷器、造纸印刷、中医药、建筑体系、海上丝绸之路等8组文物,全面展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承。

自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中国馆迎来多位“重量级人物”,获得海内外来宾的高度评价。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夫妇、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都表示对中国馆印象深刻,并对《清明上河图》尤为感兴趣。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会馆介绍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会馆介绍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会馆介绍(目前最流行的常识啊)~~很好~~很强大~~考试、面试,许多时候会用的到的吧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成为让国人最期待的盛会之一。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荐,我们对于世博会也越来越期盼了,对于很多人没能去北京现场看奥运会的人来说,2010年去上海看世博会也成了一个比较现实的梦想。

世博会不仅仅是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舞台,更是一个展现世界文化的舞台,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各个民族的风采。

近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的国馆效果图组建曝光,在世博会开始之前一起来欣赏下这些让人感叹的建筑。

中国国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阿联酋国馆展示亮点:围绕能源利用进行展示,以独特的方式告诉世人能源利用的故事上海世博会阿联酋展馆占地6000平方米,连绵起伏的橘色外壳好似一片变幻莫测、广袤无垠的沙漠。

这个在热带沙漠气候笼罩下的炎热国度——阿联酋,将在上海世博会上用独特的方式告诉世人有关能源利用方面的故事,学习先人如何将新鲜的水送到沙漠殖民区,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先人们解决资源缺乏的经验,或者如何不用电力或其他能源而让房屋凉爽的方式。

阿联酋馆作为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展览场馆之一,运用了许多最新的科技,展示一个由被动变主动的城市环境、展示一个富有人文精神的城市、展示阿联酋致力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未来的设想。

整个展馆设计都体现了传统阿拉伯文化和现代都市的完美结合。

主题:基于城市多样化的和谐特色:设计源自于巴基斯坦著名的拉合尔古堡巴基斯坦拥有近5000年的古文明历史,著名的历史名城不胜枚举。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设计理念介绍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设计理念介绍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设计理念介绍中国馆:四根巨柱撑起东方之冠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造型亮点:充满中国元素,同时满足功能需求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和谐之塔:“螺旋摩天轮”由黄浦江畔具有110年历史的南市发电厂烟囱改造而成,具有观光功能,火电厂主厂房改造为世博会主题馆之一的未来探索馆。

塔高201米,将完整保留烟囱原貌,用25个太空舱沿螺旋轨道进行人员运输,每节太空舱载客6人,预计每小时载客总量可达650人以上。

“世博和谐塔”在夜幕中宛如一支含苞待放的白玉兰,而白玉兰正是上海市花;缓缓升降的太空舱,犹如半空中的点点星光,显示出上海的城市活力。

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无柱展示空间”永久性主题场馆,地上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万平方米。

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三大亮点:双向大跨度亚洲最大、大跨度双弦张拉桁架国内最大;单体太阳能屋面国内最大;生态绿墙世界最大。

世博会期间,主题馆将着重反映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背景下的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揭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世博会后,主题馆将转变为标准展览场馆,与周边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中心、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2008年1月22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大盘点时间:2012.7.31中国馆:东方之冠主题构思:东方之冠亮点:整个中国都成了面向世界的“中国馆”地理位置:世博园区B片区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

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

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 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市、区名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2009年8月21日讯)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41米高的体验展区里,观众将可以坐上“小火车”,沿着曲曲折折的轨道,穿梭于石桥、斗拱、庭院、瓦房这些最传统的中国城市营造元素中。

昨天,世博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团队首次披露了布展方案,中国国家馆将从核心展示、动感体验、未来畅想3个层次演绎“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并以“水”来贯穿3个楼层的展示,观众将在馆内展开一段“寻觅”之旅。

此外,清明上河图原件也有望在馆内展出。

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41米高的体验展区里,观众将可以坐上“小火车”,沿着曲曲折折的轨道,穿梭于石桥、斗拱、庭院、瓦房这些最传统的中国城市营造元素中,这是昨天早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主创人员媒体见面会上获悉的。

展示设计团队昨天首次披露了中国国家馆的布展方案,中国国家馆将从核心展示、动感体验、未来畅想3个层次演绎“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并以“水”来贯穿3个楼层的展示,观众将在馆内展开一段“寻觅”之旅。

目前,布展团队已开始进驻中国国家馆,9月底建筑交付使用后,中国国家馆布展工程就将全面展开。

明年3月完成调试中国国家馆的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国智慧”,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陈先进昨天表示,国家馆将围绕“东方的寻觅”这一主线。

以“东方”为角度,以“寻觅”为主线,立足当代改革开放30年城市的发展历程,从人文视角展现中国城市发展特点、挑战和应对之道。

在经历一场震撼、思索、惊喜的情感体验之旅后,观众最终会觅得并感悟“中华智慧”的精髓,找到应对未来城市化挑战的“中国式回答”。

中国国家馆的建筑是一个倒斗形,总体展示面积约15000平方米,分为上中下三个层面展示。

在标高49米、41米和33米,分别有3个不同高度的展厅,面积分别为8500平方米,3500平方米和3400平方米。

展示内容分为49米层核心展厅的《东方足迹》、41米层体验展厅的《智慧之旅》、33米层功能展厅的《绽放的城市》,将从核心展示、动感体验、未来畅想三个层次演绎中国国家馆的主题。

中国国家馆展示创意总监姚开阳透露,“水”是贯穿各个展馆的元素,观众在各处都能看到水,其中有真实的水,也有高科技制作出来的虚拟效果。

中国国家馆将于9月底交付使用,10月份开始布展,明年3月完成调试。

展示立体《清明上河图》在标高49米、面积8500平方米的上层展厅《东方足迹》,发展和时空转换将会有一个关键词。

在展厅的中间,会有一个超常规设计的巨幕影厅,可以容纳600至700名观众同时观看,这里将播放一部展现城市化宏伟气势的电影,由著名导演陆川领衔制作。

“这里会展现30年变化中城市建设的历史,并且展示在这个史无前例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信念。

”中国国家馆展示总设计师潘公凯表示。

在展厅北面的墙上,将是一幅放大了数百倍、全长100米的《清明上河图》画卷,观众可以看到1000多年前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汴京的景象。

据透露,这幅《清明上河图》将用投影的方式展现。

原作中共有900多个人物,目前制作团队正试图通过高科技,让这些人物在墙上立体起来,观众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观众的时空转换之旅在梦回千年之后,又将在下一个展区回到现代,靠近展厅的另一侧区域,将通过意象化的绿色植物建构出一个梦幻的绿色环境,其中还穿插新老城市人在同一屋檐下和谐相处的影像装置,以体现未来中国城乡一体的理念。

据透露,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的原件将有望在中国国家馆内进行展示。

潘公凯表示,《清明上河图》目前至少有六个版本,包括北京和台湾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最有希望来中国国家馆的是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但考虑到文物本身的珍贵性,可能展示时间不会有整个世博会期这么长。

主办方也希望,能邀请到尽可能多的版本前来参展。

轨道车带观众穿梭空中在高41米的动态体验展区《智慧之旅》展厅,观众将可以乘坐轨道车游览中国传统的砖瓦房、石桥、庭院、园林,发现传统中国的营建智慧。

潘公凯表示,中国作为一个自古以来的农耕国家,木结构建筑一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将在这一层做重点展示。

在这里,观众还能够看到一些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与四大发明有关的文物。

此外,场馆内还会展出一些低能耗、循环利用的展品,让参观者体验现代的中国智慧。

最后,观众将进入展馆最低的一层,即33米高的《绽放的城市》展厅。

为了疏散客流,这部分的设计较为简洁、高雅和现代。

整个空间以白色为基调,利用内装修的流线型造型和光影变换,来营造一个充满未来感的舒展空间,重点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生活的智慧面向未来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交一份“中国式的回答”。

在这里,将展示减少碳排放、无污染新能源等技术和理念。

由于这一展厅的面积较小,为了避免观众在这个层面逗留时间过长造成拥挤,因此将尽可能采用快速参观的方式。

参观将以预约为主由于受展馆电梯容量和展示空间的限制,中国国家馆预计1天的最大接待能力约为5万人次,观众完整参观完3个展厅大约需要45分钟的时间。

由于中国国家馆最低的展厅也有10层楼高,观众上下都要通过中国馆四根立柱内的电梯。

考虑到排队时间较长,因此中国馆的参观将主要以预约为主。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能够参观,目前也有不少专家建议中国国家馆延长开放时间,或者在世博会结束后继续开放一段时间,主办方也正在做这方面的考虑。

陈先进最后表示,世博会有近200个国家馆或国家展区,比较和竞争在所难免。

中国是东道主,中国国家馆又是最大、最高、最显眼的展馆,所以中国国家馆的展示内容和方式必须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将体现好看、好玩、文化底蕴和创意水平等特点,采用艺术装置的手法来营造空间与造型,利用多媒体影像手段和多维的艺术综合手法表现设计理念。

给中国馆命名一市民连取78个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公开征名以来,早报热线陆续接到众多市民的来电,其中,来自山东的李先生一人就起了78个名字。

“鼎”、“冠”、“红”等字眼是市民给中国馆取名的最爱。

1.今年34岁的李先生是山东人,在上海做生意。

“我平时的爱好就是看书,看的书多了,空闲的时候就想出来这么多名字了。

”李先生笑言,自己给中国馆起了78个名字,个个都很喜欢。

李先生起的名字中包括文舞艺箢、百史争鸣、东方神州、先使、国色风采、龙凤皆翼、东方博俯等。

2.太原市民韩秀英女士建议:昌晶馆。

寓意:昌代表中国民族繁荣昌盛,蒸蒸日上;晶代表圣洁无瑕;五个日代表光芒四射,光照全球。

3.初三学生徐家为中国馆命名为:瑞德鼎,是英文redbuilding(红色建筑物)的谐音,瑞德也表示吉祥。

4.张秀珍女士给中国馆取名“虹鼎”,意寓风雨过后见彩虹,历经磨难成世博,祝世博成功,并希望中国强盛、人类和平。

5.浙江丽水李卫光先生取名“方程式”,寓意符合21世纪数字地球潮流,与“东方之冠”的模型结构立体空间的严谨设计理念相吻合。

爱尔兰馆:城市之旅爱尔兰展馆由5个长方体展示区组成,错落有致地分布于不同层面,五个展示区由倾斜的过道连接,分别展现的是爱尔兰根据文化艺术划分的不同时代的国家和城市生活特色。

在上海世博会上,爱尔兰国家馆将着重展现其经济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空间及人民都市生活的演变,体现爱尔兰在城市化进程中对空间有效利用以及都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观者进入展馆,将沿着美丽的利菲河畔“漫步”,开始一段城市之旅。

旅途中,观众们将能看到由军事建筑改建重修的各式美术馆,能看到爱尔兰城市交通的演变过程,同时,观众们还将“踏上”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第一主干道欧康纳儿大街,感受城市的变迁。

通过对城市的游览及品味,参观者将能深刻体会到爱尔兰人民在有效利用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的努力。

捷克馆:文明的果实主题:“文明的果实”造型亮点:展馆外部将设计一个模拟天然降水的装置。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捷克馆的主题定为“文明的果实”,将通过展现虚拟的城市化景观阐述城市本身就是文明的果实的理念,并聚焦技术创新包括新能源技术的使用和交通拥堵的解决之道等个人文明成果。

捷克展馆的外观将体现捷克首都及历史中心布拉格的风貌,外墙为白色,表面覆盖由硬橡胶制成的冰球。

捷克多次在国际重大冰球项目比赛中获胜,而冰球也是捷克重要的出口商品,捷克希望通过冰球体现该国的特色。

捷克将在世博园区的C片区使用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租赁馆进行展示。

在捷克展馆内,参观者将感受通过高科技手段呈现的漂浮流动的城市景观,他们可以在松软的草坪上行走,也会看到鳞次栉比的街道。

同时,捷克馆也将展示该国的文化,并通过影片形式讲述捷克人民的生活。

捷克展区总代表史代理克(Ing. Pavel A. Stehlik)表示捷克馆将带给参观者美妙的体验,他们将在这一空间感受虚拟城市,在互动的城市中创造神奇,发现城市的魅力。

捷克展馆通过“文明果实”的形式体现了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既保留了大量的原始历史城区,又结合了21世纪城市设计。

瑞士馆:缆车观景游世博主题构思:城市与乡村的互动造型亮点:瑞士馆的外形是一个幻想中的瑞士地图地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瑞士馆的外形是一个幻想中的瑞士地图,围绕整个建筑的是高16米的帷幔,帷幔在建筑构造上是个谜———悬浮着的网状物用可降解材料制成,材质可以食用,回收处置丝毫不会带来环境污染。

展馆把科学幻想(房屋正面的太阳能科技)和美学的设计梦想融为一体,堪称是工程师艺术和科幻王国的建筑艺术混合物,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它并不寻求简单的几何形式,而是利用互不相称或者混合的元素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时,它的形式和功能、内部和外观,都经由房屋正面的半透明性材质互相交叠。

作为一个高智能展馆方案,瑞士馆的另一特点是,把未来城市在科技和自然间的混合性参照中国阴、阳原则表现出来,从而在都市的空间获取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