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地区自动与人工观测降雨量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合集下载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的数据对比分析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的数据对比分析
部 门实 验室 内标定 的 ; 水 银 气压 表 的读 数 要经 过 而
订正后 才得 出本 站气 压 且 一直 沿 用 旧 的计算 公 式 , 该公式 计算 的重力 加速 度有 较大 误 差 ,04年颁 布 20
所用 资料取 自 2 0 0 3年 1月 至 2 0 0 4年 1 2月兖
州市 气象局 自动气象 站与人 工站平行 观测 期间 的地
动采集 、 传输 、 和存储 , 计算 确保 了地面 自动气象 站业 务 的正常运行 和气候 资 料 的连续 使用 , 保证 了 自动
站采集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有机衔接 。
1 基本 资料
不同而带来 的气压差为 0 O ~0 0 2h a ; 自 .1 .1 P 【 ③
动站 的气压传 感 器直 接 测 出本 站 气压 , 它是 在计 量
《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后才采用新 的重力加速度公
式:
‰ . = ^ . 0— 3. 8 × 1 一 h + 06 0。
面气象资料 。自动站 观测数据为正点时刻观测值 , 人 工观测 数据取 自正点 前 1 n的某 个 固定 时刻 。 5mi
2 各气 象要素差值 分析
1 1 8×1 一( .1 0 h—h )
如 . 9 86 0= .0 2×l 1—2 6 4 .4 2×1 一csc 0 o2o+ 5 8×1 — (o2 . 0 cs叫)]
各要素差 值定 义为 :z=人 工 站数 值 一 自动站 △
作名a- : f 介 王晓默 , ,93年牛 , r ,  ̄ 男 18 助理工程师 , 主要从事地面测报工作 , ma : m7 6 19 2 6 co m E i wx 18 3 0 @1 3 l
维普资讯
第 3 5卷第 4期

1988—2017年乌鲁木齐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1988—2017年乌鲁木齐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16期降水量大小和分布时间是影响区域经济和环境的重要因素。

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并且展开了不同层面的研究。

乌鲁木齐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年降水量发生了较大变化[1-2]。

农业生产离不开适宜的气候条件,研究地方降水演变特征,掌握乌鲁木齐市降水变化规律,合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对于发展现代化农业非常有利[3-4]。

本文通过年、月降水分布,研究近30年乌鲁木齐市年、季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变化特征,以期提高气候预测水平及以气候变化为背景的强降水短期预测能力。

1资料与方法本文对1988—2017年乌鲁木齐市气象台记录的降水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近30年乌鲁木齐市年、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

季节划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至次年2月。

2结果与分析2.1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1988—2017年乌鲁木齐市平均降水量为310.8mm ,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为419.5mm ;最小值出现在2008年,为171.8mm ;降水幅度差为247.7mm ,说明年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

但总体上近30年乌鲁木齐市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图1)。

2.2降水量季变化特征根据1988—2017年乌鲁木齐市降水量资料分析春、夏、秋、冬4季降水量年代际变化特征。

21世纪10年代冬季平均降水量最高,为52.2mm ,均较20世纪90年代冬季降水量(40.9mm )和21世纪00年代冬季平均降水量(46.1mm )高。

近30年春季降水量最小值出现在1991年,为27.7mm ;春季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998年,降水量达200.2mm ,春季降水量相差172.5mm 。

近30年来夏季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为177.9mm ;最小值出现在2014年,仅33.5mm ,降水量相差144.4mm 。

浅析地面气象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数据差异

浅析地面气象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数据差异
24 雨 量 .
自动 气象 观 测 与人 工气 象 观 测 仪器 感 应元 件 、 测 量原 理 和数 据 采样 方 式 等方 面 不 同 , 此 观测 数 因
据有差 异是 必然 的 。人工观 测温 度 、 度 、 压数 据 湿 气
自动气 象 站利 用 翻 斗带 动 磁铁 运 动 , 吸合 干簧
管 , 生 通 断 信 号来 记 录 降水 量 的 : 工 记 录 是 定 产 人
时观测 人工器 具量 取 3 自动 观测 记录 与人 工观测 记 录差值 大于标 准 的
分 析 与 处 理
是瞬 时值 , 风速 2分钟 平均 值 。 自动 气象观 测温 度 、
湿度、 压、 气 地温 每分 钟 采样 6次 , 掉 一 个最 大 值 去 和 ・ 最 小 值 , 下 4次采 样 值 求 算 数 平 均 ; 速 个 余 风 每 秒 采 样 1次 ,求 3秒 、 2分钟 、0分 钟 滑 动 平 均 1
续 跟踪 观测 对 比 . 进行必 要 的分析 处理 并
2 观 测 仪 器 与 观 测 原 理 产 生 的 差 异
速, 原理 是 风带 动 发 电机 产 生 电流 , 电 流 大小 来 以 计 算风 速 : 自动风 速传 感 器是 通 过 风 带动 磁 棒 盘旋 转, 经过 霍尔 电路处 理脉 冲信 号 , 算 出风速 。数 字 计 信 号无 时间 和温度 漂移 , 精度 高 。 由于二者 的构造 、 原 理 、 度不 同 , 造成测 值 不 同。 精 易
2. 温 度 、 度 2 湿
自动气 象 观测通 常采 用铂 电 阻温度 传感 器测 定 温度 , 度变化 铂 电阻输 出 电量发 生变 化 , 采集 处 温 经 理来 测 量 温度 , 电 阻对 温度 变化 的灵 敏 度 高 于水 铂

乌鲁木齐市近10年气温及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乌鲁木齐市近10年气温及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Ag r i . S c i . B u l 1 . 2 0 1 6 , 2 2 ( 2 3 )

乌鲁木 齐市近 1 0 年气 温及 降水 变化 特征分析
葛欢欢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科学学院 , 新疆乌鲁木齐 8 3 0 0 5 4 )
的变 化趋 势 , 结 果 表 明各 地 区间 降水 量 的增 加 并不 是 同 步的进行 , 而是有的地区降水增加很多 , 有的地区则无 明
市2 0 0 4 -2 0 1 3 年每 日平均气温 、 日最高气温 、 日最低气 温、 2 0 : 0 0 至次 1 3 2 0 : O 0 降水量的 l 0 年气象资料 。应用 M i c r o s o f t O f f i c e E x c e l 简 单分 析 了乌鲁 木齐 市 1 0 年 间气 温
( S c h o o l o f G e o g r a p h y a n dT o u r i s mS c i e n c e , X i  ̄i a n g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U r u m q i 8 3 0 0 5 4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a k i n g a d v a n t a g e o f u r u mq i f r o m 2 0 0 4 t o 2 01 3, a t o t a l o f t e n y e a r s o f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i o n d a t a, U S - i n g t h e l i n e a r r e g r e s s i o n me t h o d t o a n ly a z e t h e c h a n g e t e n d e n c y, t h e c l i ma t i c me a n v a l u e a n d mo n t h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i r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o f u r u mq i r e g i o n we r e a n a l y z e d . An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s t a t i s t i c s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c h a n g e o f c l i ma t e,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 i n n e rl a y a d e c a d e , t h e Ur umq i t e mp e r a t u r e c h a n g e i s n o t b i g, u p t o 0 . 7 o C. T o t a l nn a u a l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h a s a t e n d e n c y t o i n c r e a s e, b u t t h e g r o wt h r a t e i s n o t b i g, a b o u t l e s s t h a n 5 mm.

三种雨量观测仪观测降水的差异对比分析

三种雨量观测仪观测降水的差异对比分析

三种雨量观测仪观测降水的差异对比分析本文根据一些降雨数据资料,对比分析了称重式雨量传感器、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以及人工观测雨量传感器三种雨量观测仪器的数据差异,并对引起差异的原因做了分析。

标签:雨量观测仪;差异;分析对于雨量的观测,可以对旱情检测、防汛抗洪工作以及农作物生产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一般传统的观测降水方法都是人工的,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降水量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严格,逐渐产生了自动型观测仪器。

本文对三种仪器的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称重式雨量传感器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观测降水对比本文选用水文局观测场的3种降水观测仪器得出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找到产生误差的原因,提高降水量资料的准确性。

如图一,是称重式雨量传感器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得出的有效降水观测资料对比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称重式雨量传感器比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得到的数值相对偏低,但平均差值也不是很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二、三种雨量观测仪器整点雨量值分析对三种雨量观测仪器在同一时间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使结论更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如图二,是三种雨量观测仪器在同一时间得到的数据对比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称重式雨量传感器得到的数据一般比人工观测雨量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偏小,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得到的数据一般比人工观测雨量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偏大。

相对而言,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与人工观测雨量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偏差较小,更为接近。

三、三种雨量观测仪器出现误差的原因分析以下分别论述称重式雨量传感器、人工观测雨量传感器、翻斗式雨量傳感器产生误差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一些维护措施,希望在今后的观测中这三种观测设备得到的数据更加精确。

1、称重式雨量传感器误差分析称重式雨量传感器是一种可以自动测量雨量的设备,它既可以作为自动观测仪进行单独使用,也可以接在自动水文站上使用。

由于它的测量原理是通过质量变化的快速响应来测量降水量的,因此存在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数据存在偏差,包括露、霜、灰尘等,都会影响测量的精确性。

自动站与人工站雨量对比分析

自动站与人工站雨量对比分析

雨量 采集 持续 到正 点 ,人工 观测 与 自动采集 时 间有 差 异 ,当降雨 较大 时 ,两者 的 日雨量 就会有 较 大 的
误差 。
的 ,占总数 的 6 . 。随着 降水 量级 的增 大 , 自动 87
站 雨量 大于人 工站雨 量 的次数 增多 。
4 3 4 仪 器 误差 自动 站雨 量 采集 是 靠 翻斗 扫 描 ..
雨 量小 于 5 O . mm 时 , 自动站 与 人工 站 雨 量 引起 误 差 ,大多数 是 由人工 站雨 量大 于 自动站 雨量 而引起
有少 量 的降水 滞 留或 附在储 水瓶 内 , 雨量偏 小 , 使 在 低量 级 降水 中也容 易产 生误 差 。
4 3 3 异 时误 差 当 2 .. 0时观测 有雨 时 ,人 工 站 的 降水 观测 一般 在正 点前 十分 钟左 右进 行 ,而 自动站
和保 证 。在 自动站 的运行 与人 工 站观 测资 料对 比过
2 各 量 级 降水 误 差 统 计 分 析
对 20 0 4年 至 2 0 0 6年 凤 山 自动 站各 量 级 降水 1 3
数进 行 统计 , 表 1中看 出 , 0 4 至 2 0 从 20 年 0 6年 的降 水总 1数 为 4 8天 ,出现 自动 站 与人 工站 雨 量误 差 3 4
主要 出现 在降 水量 小于 5 O . mm 的量级 中 , 随着降 且
雨 量 级 的增 大 而减 少 。
表 1 2 0  ̄2 0 0 4 0 6年 自动 站 各 级 雨 量 出现 日数 及 误 差 统 计 表


差 分 异析
根据 资料 统计 表 明 ,引起 自动站 与人 工站 雨量
3 、5 、1和 0天 , 中在 1 0 、6 其 、2级 降雨量 级 中 , 人 工站 雨 量 大 于 自动 站 雨 量 引 起 的误 差 占 7 . %和 53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差异的原因分析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差异的原因分析

4 3
毛发 表( 订正 图 订正) 经 测湿 , 差 也很 大 。在 自动 气 生 较 大 的对 比误差 。根据 目前 自动 气 象站 的 实 际情 误 象 站 中 , 湿 敏 电容 全程 测 湿 , 量原 理 与人 工 观 测 况 , 量 的对 比观测 应 以一次 降 水过程 为起 止点 。 用 测 雨 差 别很 大 。 敏 电容在 相对 湿度 8 %以下 时 , 湿 0 线形度 25 气 压 . 好 , 湿性 能 较好 。在 低 温 下 , 敏 电容 的测 湿性 能 测 湿 自动 与 人工 观 测 的气 压 ,在 拔 海高 度较 低 的 台
人 : 观 测 和 自动 观 测 时 间 上 的 不 同 步 导 致 两 种 观 测 目的 观 测 环 境 还 是 存 在 差 异 的 , 这 也 必 然 造 成 观 测
结 果 l 现差 异 ,这种 差异 随气 象要 素 的时 间变 化 速 数据 存在 差 异 。例如 : 工站 气压 表在 室 内 , 叶 l 人 自动站
1 2 仪器原 理差异 .
气压 表 和气 压传感 器 的安 装位 置存 在着 较 大 的
自动气象 站 中使 用 的气 象 传感 器 与人 工观 测用 高 度差 , 因此 , 自动 站 气压 缺 测 用人 工 站 代 替 时 , 当
的仪 器 在原 理上是 不 同 的 。 自动 气象 站 的传 感 器有 必须 进行 高度差 订正 , 新计算 海平 面气压 。 重


作者 简 介 : 人勇 (9 3 ) 男 , 龙 江 省绥 化 市 人 , 北农 业 大 学 , 生科 , 理 工 程 师 郭 17 一 , 黑 东 专 助
维普资讯
第 3期
郭 大勇 : 自动 气象 站 与人工 观测 数据 差 异 的原 因分析 。

乌兰乌苏站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温、湿度数据差值分析

乌兰乌苏站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温、湿度数据差值分析
力矩不足或过大 。 当力矩不足时 , 而 易产生螺栓 松脱 , 力矩过
发动机的附件总类 很多 , 有柴 油滤清器、 机油 滤清器 、 空 气滤清器 、 风扇 罩、 水温表 、 箱盖、 水 油压表 、 感应等 。如果缺
乏对附件检查和维护保养 ,将严重影响发动机 的正 常工作 , 减少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 因此对 附件的检查和保养是必不可
2 温度数据差值分析
受到天气 、 云量 、 风速变化 的影响 , 导致气温会出现波动。
3 湿 度 数 据 差值 分析
() 1湿度的 比较。由图 2对 比表明 , 相对湿度差值以负值
居 多 。人 工 站 平 均 相 对 湿 度 比 自动 站 1月 和 5 1 — 0月 大
1 3 而 l~ 2月、 - 自动站 比人工站大 I2 - %, 1 l 2 4月  ̄ %o最小相 对 湿度均为人 工站高于 自动站 ,最大差值为 1 ,差值为 0月
0 2 C。 . ̄
() 2数据差值原 因分析 。首先是 由于 自动站与人工站观
() 温 自动站 都 比人工 站测值高 01 1 气 .℃以上 , 而湿度大
多数 自 动站 比人工站测值低 1 %以上 ,温湿度差值均达 到了 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管理 的要求 。 自动站与 ( 第 4 下转 6页 )
测仪器的测温原理不同造成 的偏差。自动气 站 的温度是 由
铂 电阻传感器 根据铂 电阻值随温度变化 的原理来 测定温度 的。它 的采样速率 为每分钟 6次 , 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
自 20 0 4年起石河子垦 区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了一批 自 动气象站 ,自动观测 数据与人工 观测数据之 间有一定 的差
其次是 自动站 与人工站观测时间不同所 引起 的偏差。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 1 资料 和 方法
大小选择 t 检验数据序列的差异性 。数据序列标 准差 计算方法如下 :
\ / 耋
2 数据 差异对 比分 析
( 2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观测数据对 比差值分析 . 1 对 比差值直接反映了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
之 间 的 相 对偏 差 旧。将 自动 站 雨 量 分 为 4级 (.~ 01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0 2 09 (0 )5 00 70 10 — 79 2 1 0— 04 — 5 1
P e i i t n Di e e c n l t i ewe n Au o t n r cp t i f r n e a d Rea i t b t e t mai a d a o f vy c Co v n in lOb e v t n o e u iRe i n n e t a s r ai v rUr mq g o o o C A a— o gC O Xn ,H N n R NQ a , N a l n H I n hn ,A i Z A G J , E u nJ G H i i g Y g u I —a
( rmq Me oo gcl ueu U u q 3 0 2 C ia U u i t rl i ra , rm i 0 0 , hn ) e o aB 8
Ab t a t Ba e n r i f l d t b e v d a t mai al n n al n Ur mq u i g t e 2 0 — s r c : s d o an al aa o s r e u o t l a d ma u l i u i r 0 4 c y y d n h 2 0 , h s a t l n lz d t e o s r a in d f r n e a d i e s n a d ds u sd te c reain 0 8 t i ri e a ay e h b e t i e e c n t r a o c v o f s n ic se h orlt 0
6.%,即 6 . 47 47 %的 自动 站 观测 雨 量 数 据 高 于人 工 站 , 与李 亚丽 等人 的研 究 结果相 似 l。 这 j 4 f
降雨(. m 降雨量< . m) 00 < 0r a 05 0 m 频率较高 , 数据对 比差异 不大 ,故 选取 以降雨 量 > . 00 mm样 本数 据 , 5
研究论文
第5 卷 第5 期
21年 1 01 O月
沙 漠 与 绿 洲 气 象
De e ta d Oa i eeo oo y s r n ssM t r l g
乌鲁木齐地区 自动与人工观测降雨量的 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柴岩红 , 曹 兴, 张 军, 任 泉 , 海亮 荆
( 乌鲁木 齐市气 象局 , 新疆 乌鲁木齐 80 0 ) 3 0 2
均值计 算公 式 为 :
_ J =1
∑(一 ) \ / ‘ £
F b
显 著性 差异 检验 可 以检验两 个数 据序 列是 否存 在 显 著差 异 性 , 算 其 平均 值 、 准 差 , 据样 本 量 计 标 根
严重影响天气预报 、 气候分析。但 国内对两种观测 数 据差 异 的分 析 多集 中在 气 温要 素 上l8对 干 旱 区 l 6, I 降雨量 的差异对 比分析甚少。 本文对乌鲁木齐地区 5 个不 同背景气候 下 的站点 降雨量数 据进行对 比 分析 , 为评估数据 的代表性 、 准确性和连续性提供
结果 [ 8 1 。本文使用乌鲁木齐地区不同背景气候的 5
个 狈站 20 -2 0 0 04 08年 ( 大西 沟站 为 20 07年一 2)8 ( 0 年 )的 自动 与人工 降雨量 观测 资料 进分 析 。 自动站
9 , 个 比例仅为 3 %。乌鲁木齐地 区过程降雨量绝 . 3
大部分 集 中在 2 .m 以下 ,降雨 量级 主 要 以微 到 50 m 小雨 为主 , 中到 大雨较 少 。研究认 为 , 人工 站 与 自动 站观测 的最 大值 分别 为 6 .、89 746 .mm, 自动站 观测

要 : 用乌 鲁木 齐地 区 2 0- 20 年 自动与人 工站观 测降雨量数据 , 利 04 0 8 分析 了观 测
数据 的 差 异 以及 产 生 差 异 的 原 因 , 分 析 了 自动 观 测 与 人 工观 测 降 雨量 的相 关性 。 结果 表 并 明 :47 6 .%的 自动 站 观 测 降 雨 量 数 据 高 于人 工观 测 数 据 , 对 比 差值 范 围在 一 .~ m 之 间 . 32 1m 平 均 差值 为 - .9m 对 比 差 值 的 频 率分 布 呈 偏 正 态 , 布 曲 线较 陡 , 02 m; 分 差值 分 布 较 集 中 : 对 比数 据 的 粗 差 率 、 致 率 分 别 为 59 9 .%, 雨 量 百 分 误 差 在 ± %以 内的 占 8 % . 差 一 .%、01 降 4 9 误

a e a e o 一 .9 r m;t e r q e c iti u in o i e e c a u h w d t e a i1 o ma v rg f 02 a h f u n y d srb t f d f r n e v l e s o e h p r a e o f t n r 1 d sr u in wi t e e it b t n c r e a d t e d f r n e e e r t e o c n r t d t e c a s it b t t se p r d s i u i u , n h i e e c s w r a h rc n e t e : h o re i o h r o v f a d f r n e r t n o sse t r t f c mp r o aa we e 5 8 % a d 9 .% rs e t ey n i e e c ae a d c n itn a e o o a i n d t r 8 f s n 01 e p ci l,a d v

b t e n te t o wa s h e ut s o d ta 47 ri fl d t b ev d a tmaia1 r ew e h w y .T e rs l h we h t6 .% an al aa 0 sr e u o t 1 wee s c v
47
研究论文
沙 漠 与 绿 洲 气 象
Des r n ssM ee r l g e ta d Oa i t o o o y
第5 第5 卷 期
21年 l 01 0月
研究发现 , 在业务 的使用过程 中 , 由于观测仪
器 和观 测 方式 的差 异 , 种 不 同观 测 记 录存 在 一定 两 的差 异 性 _1 u [ 正 了观 测仪 器 造成 的差异 , l。S n】 _ 订 苑 跃 等【、 生 兰 等 l 王 晓 默 等 _ 湿 润 、 干 旱气 候 8陆 1 4 l 、 1 _ 对 半 环 境 下 的 自动 与人 工 降雨 数 据 差 异 及 差 异 的原 因 作 了深 入 的探 讨 ,认 为差 异 会 造成 数 据非 均 一 性 ,
百分 率 为 1 .%; 种 观 测 结 果 呈 线 性 正 相 关 , 关 系数 为 09 9 观 测 数 据 产 生 差值 是 多 10 两 相 . 。 9
方 面 因素 综 合 影 响 的 结果 。
关键 词 : 自动观 测 ; 工 观 测 ; 雨量 差 异 ; 关性 人 降 相
中 图分 类 号 :4 21 P l. 3
的业 务观 测规 范进 行 。由于 干旱 区降雨稀 少 ,微量
值较人工站常偏大 ,平均偏 高 01 l,相对偏高 . ml 9 T 46 . %。如 图 1 所示降雨量对 比差值范围在一 . 1 3 ~. 2 0 m m之间, 平均对 比差值为一 . m。 09 2 m 其中差值为正 的 样本 数 为 3 4个 , 占总 样 本 数 的 1.%, 值 为 0 25 差 的 比例 为 2 . 2 %,而 差 值 为 负 的样 本 比例 高 达 7
49 50 99 1 .~ 49 ≥2 . m 从 小 到 大 排 序 , .; .~ .;0 2 .; 50 m) 0
1 仪器 和资 料 . 1
在实 际大气中对于一个要素不能简单地将单个
数据 进行 对 比,而 是要查 看一 个完 整 资料系 列对 比
在 0149mm 的雨 量 级 问 , 本 数 为 18个 , .~ . 样 5 占总 样 本数 比例 5.%, 12. m量 级 的样 本数 仅 为 78 而 > 50n i
采用 S 3 1 L — 型雨量传感器 , 高度 7 承水 口径为 0 H, O 20mn 测量降水强度 ≤4m / i, 0 l, m mn 测量分辨率 为 01 m 人_ 站承水 口径 、 .m ; [ 高度与 自动站一致 , 降雨 量 用量 杯 定 时量取 [ 9 1 种 不 同观 测 方式 均 按 相应 。两
h g e h n t a y i h r t a h t b ma u l o s r ai n a d t e i e e c r n e o 一 2 0 m wih n n a b e v t ; n h d f r n e a g d f m 3 t 1 o f r m t a

r a h d 1 .% ; h o r l t n c e c e to e t o o s r a i n d t a 9 9 wi b i u i e r ec e 0 1 t e c rea i o f in f h w b e t aa w s0 9 t o y0 s l a o i t v o h n
收稿 日期 :0 0 1— 0 修 回日期 :0 10 — 4 21—22 ; 2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