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缺陷(气孔与缩孔

合集下载

铸件缺陷分析PPT课件

铸件缺陷分析PPT课件

铸件在凝固末期或刚凝固 后不久产生的裂纹。
03
铸件缺陷形成原因及机理分析
原材料因素
原材料质量
使用不合格或质量差的原材料, 如废钢、生铁等,其中含有的杂 质元素和气体可能导致铸件缺陷 。
原材料配比
原材料配比不合理,如碳、硅等 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会影响铸 件的凝固过程和机械性能。
熔炼工艺因素
熔炼温度
介绍了常用的铸件缺陷检测与评估方法,如目视检查、无损检测、 金相分析等,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缺陷预防与控制措施
重点讲解了铸件缺陷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优化铸造工艺、提高原 材料质量、加强过程监控等方面。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知识收获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铸件缺陷的类型、成因、检 测与评估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铸件质量控制的重要 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他可能影响因素
生产环境
生产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清洁度等因素对铸件质量也有一 定影响。例如,湿度过高可能导致型砂粘结力下降,温度过 高则可能导致铁液冷却速度过快。
操作技能
操作工人的技能水平和经验对铸件质量也有重要影响。例如 ,合箱时定位不准确、浇注时铁液温度控制不当等都可能导 致铸件缺陷。
04
铸件缺陷预防措施与改进方法
控制熔炼温度
根据原材料成分和熔炼设备特点, 合理设置熔炼温度,避免过高或 过低的熔炼温度对铸件质量产生 不良影响。
调整化学成分
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和调整废钢、生 铁等原材料的配比,控制铁水的化 学成分,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和耐 蚀性。
减少熔炼杂质
采取过滤、除渣等措施,减少熔炼 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硫化物等杂 质,提高铁水的纯净度。
夹渣和夹杂物
01属夹杂物,夹杂 物则是金属或非金属杂质。

铸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铸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铸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一、气孔(气泡、呛孔、气窝)特征:气孔是存在于铸件表面或内部的孔洞,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多个气孔组成一个气团,皮下一般呈梨形。

呛孔形状不规则,且表面粗糙,气窝是铸件表面凹进去一块,表面较平滑。

明孔外观检查就能发现,皮下气孔经机械加工后才能发现。

形成原因:1、模具预热温度太低,液体金属经过浇注系统时冷却太快。

2、模具排气设计不良,气体不能通畅排出。

3、涂料不好,本身排气性不佳,甚至本身挥发或分解出气体。

4、模具型腔表面有孔洞、凹坑,液体金属注入后孔洞、凹坑处气体迅速膨胀压缩液体金属,形成呛孔。

5、模具型腔表面锈蚀,且未清理干净。

6、原材料(砂芯)存放不当,使用前未经预热。

7、脱氧剂不佳,或用量不够或操作不当等。

防止方法:1、模具要充分预热,涂料(石墨)的粒度不宜太细,透气性要好。

2、使用倾斜浇注方式浇注。

3、原材料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使用时要预热。

4、选择脱氧效果较好的脱氧剂(镁)。

5、浇注温度不宜过高。

二、缩孔(缩松)特征:缩孔是铸件表面或内部存在的一种表面粗糙的孔,轻微缩孔是许多分散的小缩孔,即缩松,缩孔或缩松处晶粒粗大。

常发生在铸件内浇道附近、冒口根部、厚大部位,壁的厚薄转接处及具有大平面的厚薄处。

形成原因:1、模具工作温度控制未达到定向凝固要求。

2、涂料选择不当,不同部位涂料层厚度控制不好。

3、铸件在模具中的位置设计不当。

4、浇冒口设计未能达到起充分补缩的作用。

5、浇注温度过低或过高。

防治方法:1、提高磨具温度。

2、调整涂料层厚度,涂料喷洒要均匀,涂料脱落而补涂时不可形成局部涂料堆积现象。

3、对模具进行局部加热或用绝热材料局部保温。

4、热节处镶铜块,对局部进行激冷。

5、模具上设计散热片,或通过水等加速局部地区冷却速度,或在模具外喷水,喷雾。

6、用可拆缷激冷块,轮流安放在型腔内,避免连续生产时激冷块本身冷却不充分。

7、模具冒口上设计加压装置。

8、浇注系统设计要准确,选择适宜的浇注温度。

铸件中常见缺陷

铸件中常见缺陷

铸件中常见的主要缺陷有:1.气孔这是金属凝固过程中未能逸出的气体留在金属内部形成的小空洞,其内壁光滑,内含气体,对超声波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但是又因为其基本上呈球状或椭球状,亦即为点状缺陷,影响其反射波幅。

钢锭中的气孔经过锻造或轧制后被压扁成面积型缺陷而有利于被超声检测所发现,如图2.2所示。

2.缩孔与疏松铸件或钢锭冷却凝固时,体积要收缩,在最后凝固的部分因为得不到液态金属的补充而会形成空洞状的缺陷。

大而集中的空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空隙则称为疏松,它们一般位于钢锭或铸件中心最后凝固的部分,其内壁粗糙,周围多伴有许多杂质和细小的气孔。

由于热胀冷缩的规律,缩孔是必然存在的,只是随加工工艺处理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尺寸和位置,当其延伸到铸件或钢锭本体时就成为缺陷。

钢锭在开坯锻造时如果没有把缩孔切除干净而带入锻件中就成为残余缩孔(缩孔残余、残余缩管),如图2.3、2.4、2.5所示。

如果铸件的型模设计不当、浇注工艺不当等,也会在铸件与型模接触的部位产生疏松,如图2.28所示。

断口照片中的黑色部分即为疏松部位,其呈现黑色是因为该工件已经过退火处理,使得疏松部位被氧化和渗入机油所致。

图2.28 W18钢铸件-用作铣刀齿,采用超声纵波垂直入射多次底波衰减法发现的疏松断口照片3.夹渣熔炼过程中的熔渣或熔炉炉体上的耐火材料剥落进入液态金属中,在浇注时被卷入铸件或钢锭本体内,就形成了夹渣缺陷。

夹渣通常不会单一存在,往往呈密集状态或在不同深度上分散存在,它类似体积型缺陷然而又往往有一定线度。

4.夹杂熔炼过程中的反应生成物(如氧化物、硫化物等)-非金属夹杂,如图2.1和2.6,或金属成分中某些成分的添加料未完全熔化而残留下来形成金属夹杂,如高密度、高熔点成分-钨、钼等,如图2.29,也有如图2.24所示钛合金棒材中的纯钛偏析。

(a)(b)(c)(d)(e)图2.29 BT9钛合金锻制饼坯中的钼夹杂:(a)剖面低倍照片;(b)X射线照相底片;(c)C扫描显示(图中四个白色点状显示为同一个缺陷,是使用水浸点聚焦探头以不同灵敏度检测的结果,其他分散细小的白色点状为与该缺陷无关的杂波显示);(d)B扫描显示;(e)3D显示5.偏析铸件或钢锭中的偏析主要指冶炼过程中或金属的熔化过程中因为成分分布不均而形成的成分偏析,有偏析存在的区域其力学性能有别于整个金属基体的力学性能,差异超出允许标准范围就成为缺陷,如图2.23和2.24、2.27所示。

铸造缺陷鉴别

铸造缺陷鉴别

2-1批缝 (飞边) 2-2抬型 (抬箱 ) 2-3 涨箱 2-4冲砂 2-5掉砂 2-6外渗豆
铸造缺陷名称及分类(3-4)
3-1冷裂 裂纹 冷隔类 3-2热裂 表面 缺陷类
4-1鼠尾 4-2 沟槽 4-3夹砂 4-4机械粘砂 4-5化学粘砂 4-6表面粗糙 4-7皱皮 4-8缩陷
3-3冷隔
3-4热处理裂纹
☆ 缺陷分类
一、常见铸件的缺陷分类

因此,分析铸件缺陷产生的原因时,要 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具体条件—缺陷 的特点,位置,采用的工艺和所用材料 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才能正确 地得出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 的技术和组织措施,有效地防止和消除 缺陷。
☆ 铸件缺陷名称及分类
铸 件 常 见 缺 陷 名称 砂 眼 气 孔 缩 孔
三、多肉类缺陷的鉴别

冲 砂
三、多肉类缺陷的鉴别

5、掉砂:铸 件表面上的 块状金属凸 起物,其外 形与掉砂的 砂块相似。 在铸件的其 它部位则往 往出现砂眼 或残缺。
四、裂纹、冷隔类缺陷

1、冷裂往 往是穿过晶 体而不是沿 晶界断裂, 断口具有金 属光泽或呈 轻微氧化色 泽,通常为 浅褐色。
冷隔是铸件上未完全融合 的缝 隙 或 洼 坑 ,其 交接 边缘 呈圆 角,多出现在远离浇口的 铸件 宽大上表面和薄壁处、金 属流 股汇合处或激冷部位。
铸件表面上有粗糙不规则 的金 属瘤状物,常位于浇口附 近。 在铸件其它部位则往往出 现砂 眼。
☆ 铸件缺陷名称及分类
铸 件 常 见 缺 陷(2) 披 缝 毛 刺 浇 不 足
六、残缺类缺陷

浇不到: 由于金 属液未 完全充 满型腔 而产生 的铸件 缺肉。
六、残缺类缺陷

低压铸造常见缺陷及预防

低压铸造常见缺陷及预防

低压铸造常见缺陷及预防一、气孔:1、特征(1)气孔:铸件内部由气体形成的孔洞类缺陷。

其表面一般比较光滑,主要呈梨形、圆形或椭圆形。

一般不在铸件表面露出,大孔常孤立存在,小孔则成群出现。

(2)皮下气孔:位于铸件表皮下的分散性气孔。

为金属液与砂型(铸型、湿芯、涂料、表面不干净的冷铁)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反应性气孔。

形状有针状、蝌蚪状、球状、梨状等。

大小不一,深度不等。

通常在机械加工或热处理后才能发现。

(3)气窝(气坑式表面气孔):铸件表面凹进去一块较平滑的气孔。

(4)气缩孔:分散性气孔与缩孔和缩松合并而成的孔洞类铸造缺陷。

(5)针孔:一般为针头大小分布在铸件截面上的析出性气孔。

铝合金铸件中常出现这类气孔,对铸件性能危害很大。

①点状针孔:此类针孔在低倍显微组织中呈圆点状,轮廓清晰且互不相连,能清点出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的针孔数目并测得针孔的直径。

这类针孔容易和缩孔、缩松相区别。

点状针孔由铸件凝固时析出的气泡所形成,多发生于结晶温度范围小,补缩能力良好的铸件中,如ZL102合金铸件中。

当凝固速度较快时,离共晶成分较远的ZL105合金铸件中也会出现点状针孔。

②网状针孔:此类针孔在低倍显微组织中呈密集相联成网状,伴有少量较大的孔洞,不易清点针孔数目,难以测量针孔的直径,往往带有末梢,俗称“苍蝇脚”。

结晶温度宽的合金,铸件缓慢凝固时析出的气体分布在晶界上及发达的枝晶间隙中,此时结晶股价已形成,补缩通道被堵塞,便在晶界上及枝晶间隙中形成网状针孔。

③混合型针孔:此类针孔点状针孔和网状针孔混杂一起,常见于结构复杂、壁厚不均匀的铸件中。

针孔可按国家标准分等级,等级越差,则铸件的力学性能越低,其抗蚀性能和表面质量越差。

当达不到铸件技术条件所允许的针孔等级时,铸件将被报废,其中网状针孔割裂合金基体,危害性比点状针孔大。

(6)表面针孔:成群分布在铸件表层的分散性气孔。

其特征和形成原因与皮下气孔相同,通常暴露在铸件表面,机械加工1~2mm后即可去掉。

铸造中常见缺陷及其处理方法

铸造中常见缺陷及其处理方法

铸造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成型方法,但是在铸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影响到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铸造缺陷一直是铸造行业关注的重点之一。

铸造缺陷是指在铸造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部分或全体,包括表面和内部缺陷。

表面缺陷包括铸件表面裂纹、气孔、夹杂物、瘤子等,而内部缺陷包括铸件内部气孔、夹杂物、错位、缩孔、松散等。

这些缺陷不仅会影响到铸件的外观和性能,还可能导致铸件的损坏或失效,甚至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很多,例如金属液态流动不均匀、金属的气体和杂质不彻底排除、模具设计和制造不当、浇注温度和速度控制不当等。

因此,要避免铸造缺陷的出现,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降低熔化温度降低熔化温度是减少铸造缺陷的另一个方法。

在铸造中,金属熔化温度的过高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例如气孔、氧化、金属的分解和不均匀分布。

因此,选择一种低熔点的合金,或者添加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合金元素,可以有效地降低熔化温度,减少铸造缺陷的发生。

二、改善铸造工艺改善铸造工艺是减少铸造缺陷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铸造过程中,要确保铸造设备的操作规范和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对原材料、模具、涂料、冷却剂等进行检测和控制。

同时,在铸造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过度加热或冷却,并确保金属液体的均匀流动,以避免出现不均匀分布或过热的情况,从而减少铸造缺陷的发生。

三、质量检测和控制质量检测和控制是减少铸造缺陷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铸造完成后,应对铸件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控制包括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金相分析、硬度测试等。

通过这些检测和控制方法,可以及时发现铸造缺陷,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重新铸造,从而保证铸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培养专业人才铸造行业的专业人才对于减少铸造缺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铸造行业需要拥有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铸造技术的各个方面,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因此,铸造企业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从而减少铸造缺陷的发生。

缩孔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缩孔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缩孔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缩孔是一种常见的材料断裂问题,它通常发生在材料中的孔洞或裂纹处,导致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下降。

缩孔的原因很多,包括材料的制造过程、材料的化学成分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等。

本文将就缩孔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展开讨论。

我们来看一下导致缩孔的主要原因。

其一是材料的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材料在铸造、锻造或焊接过程中,由于工艺参数的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容易产生内部缺陷,如气孔、夹杂物等。

这些内部缺陷会在材料中形成缩孔,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其二是材料的化学成分对缩孔的影响。

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存在会增加材料的脆性,使其更容易形成缩孔。

例如,硫、磷等元素会降低钢材的韧性,增加缩孔的发生几率。

此外,材料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也会促使缩孔的生成。

其三是外部环境对材料的影响。

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例如高温、高压或腐蚀性介质的作用下,材料容易产生缩孔。

这是因为在这些极端条件下,材料的内部结构容易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缩孔的形成。

针对缩孔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处理方法。

首先,要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材料的制造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材料的内部缺陷尽量减少。

同时,要加强对原材料的筛选,避免使用含有大量非金属夹杂物的材料。

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来减少缩孔的发生。

例如,可以降低材料中硫、磷等元素的含量,增加钢材的韧性。

此外,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合金设计,使材料具有更好的抗缩孔能力。

对于在特殊工作环境下容易产生缩孔的材料,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使用耐热合金材料,可以减少缩孔的发生。

在腐蚀性介质中工作的材料可以选用耐蚀材料,提高材料的抗蚀性能。

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测和维护也是减少缩孔的有效手段。

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材料中存在的缺陷,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另外,对于承受重要载荷的结构材料,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缩孔是一种常见的材料断裂问题,其产生原因复杂多样。

通过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强维护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缩孔的发生。

铸造缺陷 (1)

铸造缺陷 (1)

主要针对铸件谈下这几种缺陷:1、气孔:铸件内部或表面有大小不同的孔眼,孔的内壁光滑,多呈圆形。

原因分析:1、砂型太紧或型砂透气性差2、型砂太湿,起模、修型时刷水过多3、砂芯通气孔堵塞或砂芯未烘干4、浇注系统不正确,气体排不出去2、缩孔:铸件厚、断面处出现形状不规则的孔眼,孔的内壁粗糙原因分析:1、冒口设置不正确2、合金成分不合格,收缩过大3、浇注温度过高4、铸件设计不合理,无法进行补缩3、砂眼:铸件内部或表面有充满砂粒的孔眼,孔形不规则原因分析:1、型砂强度不够或局部没舂紧,掉砂2、型腔、浇口内散砂未吹净3、合箱时砂型局部挤坏,掉砂4、浇注系统不合理,冲坏砂型4、渣眼:孔眼内充满熔渣、孔形不规则原因分析:1、浇注温度太低,渣子不易上浮2、浇注时没挡住渣子3、浇注系统不正确,挡渣作用差5、粘砂——铸件表面有砂粒,外观粗糙。

形成原因是:型砂耐火性差,浇注温度太高;砂子粒度太大,不符要求;未刷涂料或涂料太薄。

6、冷隔——铸件上出现未被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缝隙。

形成原因是:合金流动性差、铸件太薄;浇注温度太低;浇注速度太慢或浇注中曾有中断。

7.夹砂在铸件的上表面有局部翘起舌状的疤块,在疤快和铸型之间夹有型壳材料。

在用湿型铸造厚大平板类铸件时极易产生。

铸件中产生夹砂的部位大多是与砂型上表面相接触的地方,型腔上表面受金属液辐射热的作用,容易拱起和翘曲,当翘起的砂层受金属液流不断冲刷时可能断裂破碎,留在原处或被带入其它部位。

铸件的上表面越大,型砂体积膨胀越大,形成夹砂的倾向性也越大。

8.鼠尾在铸件的表面上有不规则的条状浅沟,其边缘是圆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疏松:又称为 显微缩松,是铸件凝固缓 慢的区域因微观补缩通道 堵塞而在枝晶间及枝晶的 晶壁之间形成细小孔洞, 疏松的宏观断口形貌与缩 松类似,微观形貌为分布 在晶界和晶壁间,伴有粗 大树枝晶的显微孔穴,缩 孔、缩松、疏松的形成与 合金的凝固特性关系密 切,凝固温度间隔窄的合 金具有逐曾凝固的特性, 在顺序凝固条件下易形成 集中缩孔,补缩容易,凝 固温度间隔宽的合金具有 体积凝固特性,补缩困 难,易形成缩松和疏松。
10、降低球墨铸铁的硫、磷含量 和残留镁量,用稀土镁合金处理 时,应适当提高碳、硅含量 11、降低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 延长浇注时间 12、点冒口,在浇注后一段时间 内,想明冒口内补注高温金属 液,以提高冒口内补缩金属液 量,延长冒口内补缩金属液量保 持高温的时间,提高冒口的补缩 效率 13、捣冒口,用棒搅动明冒口内 的金属液,阻止其表面过早凝 壳,以提高明冒口的补缩效率 14、鉴于合金的缩松倾向具有遗 传性,在选择合金的成分和熔炼 工艺时,除了要注意加强精练和 变质处理,降低合金中低熔点杂 质元素的含量外,还应注意对金 属炉料的选择,例如,在生产易 产生缩松的厚截面球墨铸铁件 时,应选择本身没有缩松的优质 生铁作为金属炉料,并应控制回 炉料和废铸铁的用量
8、冒口数量、尺寸、形 状、设置部位以及冒口与 铸件连接不合理,补缩效 果差 9、内浇道尺寸或位置不 当,使铸件不能顺序凝固 或在铸件中形成局部热节 10、合金中易形成低熔点 粗的杂质元素含量过多, 使凝固温度间隔增大,例 如铸铁中硫、磷含量过多 时会在凝固后期形成低熔 点共晶,使铸件产生疏松 11、砂箱、芯骨刚度差, 型、芯紧实度和强度低而 不均,使铸件同时产生胀 型、缩沉和缩孔(缩松) 缺陷,对凝固过程中会产 生石墨化膨胀压力的球墨 铸铁件,情况更加严重 12、最新的研究表明:合 金的缩松倾向具有遗传 性,例如在化学成分相同 的条件下,用缩松严重的 生铁熔炼的铸铁液浇注的 铸件缩松缺陷严重
铸造缺陷
2006年9月12日
名称与简图
定义与特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验与鉴别
形成原因 1、由于炉料潮湿、锈蚀 、油污、气候的潮湿,熔 练工具和浇包未烘干,金 属液成分不当,合金液为 精炼与精炼不足,使金属 液中含有大量气体或气体 物质,导致在铸件中析出 气孔或反应气孔。 2、型、芯未充分烘干, 透气性差,通气不良,含水 分和发气物质过多,涂料 未烘干或含发气成分过 多,冷铁、芯撑有锈斑、 油污或未烘干,金属型排 气不良,在铸件中形成侵 入气孔。 3、浇注系统不合理,浇 注和充型速度过快,金属 型排气不良,使金属液在 浇注和充型过程中产生紊 流、涡流或断流而卷入气 体,在铸件中形成卷入气 孔。 4、合金液易吸气,在熔 炼和浇注过程中未采取有 效的精练保护和净化措 施,使金属液中含有大量 夹渣、气体和产气成分, 在充型和凝固过程中形成 析出气孔和反应气孔。 5 、型砂、芯砂和涂料成 分不当,与金属液发生界 面反应,形成表面针孔与 皮下气孔
(1)、缩孔:铸件在凝 固过程中因补缩不良而在 热节或最后凝固部位形成 的宏观孔洞,缩孔形状不 规则,孔壁粗糙,常伴有 粗大树枝品、夹杂物、气 孔、裂纹、偏析等缺陷, 缩孔上方或附近的铸件表 面有时会出现凹陷,缩孔 2、缩孔、缩松 按分布特征可分为集中缩 、疏松(显微缩 孔和分散缩孔两类。 松) (2)、缩松:缩松是细 小的分散缩孔。缩孔的宏 观断口形貌呈海绵状,有 时要借助放大镜才能发 现,有缩松的铸件密封性 能较差,进行液压或气压 试验时易渗漏,缩松严重 的铸件在凝固冷却或热处 理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
1、改进铸型工艺设计,合理设置 浇冒口系统、冷铁和补贴,保证 铸件在凝固过程中获得有效补缩 2、改用补缩效率高的保温冒口、 发热冒口、压力冒口及电热冒口 3、改进铸件结构设计,减小铸件 壁厚差,使铸件厚壁与薄壁部位 平滑过渡,尽量避免形成孤立热 节,在铸件的孤立热节等冒口补 缩距离达不到的部位,采用内外 冷铁以加快该部位的凝固速度 4、对重要铸件,可在计算机数值 模拟基础上进行计算机辅助设 计,优化铸件结构和铸造工艺 5、加强合金精练,净化金属液, 减少合金中溶解气体和低熔点杂 质的含量,以利于凝固补缩 6、采用悬浮浇注技术,在浇注过 程中往金属液中随流加入晶粒细 化剂或微冷铁,加快合金凝固速 度并细化晶粒 7、提高铸型刚度和强度,防止型 壁位移和拍型 8、调整合金成分,进行良好的变 质或孕育处理,缩小合金的凝固 温度间隔,提高其铸造性能,以 利于型内金属液向内浇道和冒口 方向顺序凝固,提高浇冒口系统 的补缩效果 9、凝固温度间隔宽的合金铸件, 例如球墨铸件,宜采用均衡凝固 工艺,充分利用凝固时的石墨化 膨胀补偿铸铁的液态收缩和凝固 收缩
4、型腔铸造时,应保证型和芯内 应开排气通道,合型时要填补芯 头间隙,以免钻入金属液阻塞通 气道;型腔最高处及易窝气的部 位应设置出气冒口;大平面铸件 可倾斜浇注,并在型腔最高处设 置出气冒口,芯撑和冷铁应干燥 、无锈、无油污;砂型要扎足够 多的出气孔;型腔中不得混入铁 豆、煤粒、粘土等杂物,并控制 水分及碳质材料的含量,减少粘 土的含量,提高型腔的透气性; 涂料要烘干并不含易发气的物质 5、金属型铸造和压力铸造时, 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和铸型温度, 在铸型内合理设施排气塞和溢流 槽,必要时可采用真空吸铸、真 空压铸、吹氧压铸和在惰性气体 保护下浇注等方法防止铸件产生 气孔。 6、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壳型 铸造等可与真空吸铸相结合,以 防止铸件产生侵入气孔和卷入气 孔。 7、修改浇注系统设计,保证金属 液连续平稳地充型。 8、降低树脂砂的树脂和固化剂加 入量,采用低氟或无氟树脂及粒 型圆整、粒度适中,灼减量和微 粉含量低的原砂和再生砂,以降 低树脂砂的发气量,提高树脂砂 的透气性。
1、气孔超出验收标 准时应报废 2、单独的大气孔可 进行焊补 3、成群分散的小气 孔可采取侵渗处理 方法进行填补,质 量要求高的铸件可 采用热等静压处理 法消除气孔
(1)卷入气孔:金属液在 充型过程中因卷入气体而 在铸件内形成气孔,多呈 孤立存在的圆形或椭圆形 大气孔,位置不固定,一 般偏铸件中上部 (2)侵入气孔:由型、芯 、涂料、芯撑、冷铁产生 的气孔侵入铸件表层而形 成气孔,多呈梨形或椭圆 形,尺寸较大,孔壁光 滑,表面多呈氧化色 (3)反应气孔:由金属液 内部某些成分之间或金属 液与型、芯在界面上发生 化学反应而形成群分布的 气孔。位于铸件表层的针 头形或腰圆形反应气孔称 为表面针空与皮下气孔, 由金属液与型、芯涂料发 生界面反应所至;分散或 成群分布在铸件整个断面 上或某个局部区域的针头 反应气孔通常称为针孔, 由金属液内某些成分之间 发生化学反应所引起,位 于铸件上部的反应气孔常 拌有夹渣 (4)析出气孔:溶解在金 属液中的气体在铸件成型 过程中析出而形成的气孔 呈细圆形、椭圆形或针头 形,成群分布在铸件整个 断面上或某个局部区域 内,空壁光亮,铝合金铸 件析出的气孔通常称为针 孔,在热节与厚截面处较 严重
1、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 固收缩大于固态收缩,凝 固时间过长 2、浇注温度不当,过高 易产生缩孔,过低易产生 缩松和疏松 3、合金凝固温度间隔过 宽,糊状凝固倾向强,使 低熔点成分最后凝固时得 不到有效补缩,易形成缩 松和疏松 4、合金中杂质和溶解的 气体过多,在合金凝固过 程中杂质和析出的气体被 推向结晶前沿阻塞补缩通 道,使缩松和疏松加重 5、合金中缺少晶粒细化 元素,凝固组织晶粒粗 大,易阻塞补缩通道,形 成缩松和疏松 6、浇注系统、冒口、冷 铁、补贴等设置不当,使 铸件在凝固时得不到有效 补缩 7、铸件结构不合理,壁 厚变化突然,孤立的热节 得不到补缩
铸件内部的气孔采用超 声波检验与射线检验, 铸件表层的气孔采用渗 透液或磁粉检验各类气 孔的鉴别,除应根据它 的形状、大小与分布特 征外,有时还须根据他 们的形成原因,辅以测 定合金的化学成分及溶 解在金属液内的各种气 体和杂质的含量,型、 芯、涂料的成分、水分 和发气性,以及检查和 分析铸型的浇注系统与 排气条件,方能确定, 必要时,还应进行金相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检验,以及X射线分析 等,才能准确鉴定气孔 的类别和成因
6、浇注温度过低,金属 型温度过低,金属液除渣 不良,粘度过高,使在浇 注和充型过程中卷入的气 体及由金属液中析出的气 体来不及排出铸型或上浮 到冒口或出气口中去 7、在气候潮湿季节熔炼 易吸气的合金时,合金液 大量吸气,造成铸件成批 报废。 8、树脂砂的树脂和固化 剂加入量过多,树脂含氟 量过高,原砂和再生砂的 角形系数过高、粒度过 细,灼减量和微粉含量过 高,使型砂的发气量过 高,透气性过低
1、非铁合金熔炼时,炉料、溶剂 、工具和浇包要充分预热和烘 干,去锈去油污,多次重熔炉料 的加入量要适当限制 2、防止金属液在熔炼过程中过度 氧化和吸气,加以脱氧、除气和 除渣,在浇包内的金属熔池表面 加覆盖溶剂,防止金属二次氧化 、吸气和有害杂质返回熔池。用 铝对铸钢、铸铁脱氧时,应严格 控制残留含铝量,吸气倾向严重 的钢液,应尽量避免用铝脱氧, 可采用AVD、VOD、多孔塞吹惰性 气体、喷粉法等对钢液进行炉外 精练,脱除钢液中的气体与有害 杂质;对球墨铸铁,应加强脱 硫,降低原汤的含流量,在保证 球化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球化剂 的加入量,降低铸铁的残留含镁 量并加孕育剂处理;熔炼易氧化 吸气的非铁合金时,采用真空熔 炼、吹惰性气体或高效精炼剂等 加强对合金液的净化处理 3、浇注时金属液不得断流,冲型 速度不易过高,铸件浇注位置和 浇注系统的设置应保证金属液平 稳的充满型腔,并利于型腔内的 气体能畅通的排出,易氧化和吸 气的合金,可采用真空浇注或在 控制气氛下浇注
防止方法
补救措施
气孔是出现在铸件内和 或表层,截面呈圆形、椭 圆形、腰圆形、梨形与针 头状,孤立存在或成群分 布的孔洞,大气孔常孤立 存在,小气孔常成群或分 散分布,暴露在铸件表面 的气孔称为表面气孔;位 于铸件表皮下的腰圆形分 散的气孔称为皮下气孔; 分散分布在铸件内部、状 如针头的气孔称为针孔; 1、气孔、针孔 成群分布在铸件表层、状 如针头的气孔称为表面针 孔、气孔壁一般较光滑, 气孔常与夹渣与缩孔并 存,气孔按形成原因分 为:卷入气孔、侵入气孔 、反映气孔和析出气孔。 (1)卷入气孔 (2)侵入气孔 (3)反应气孔 (4)析出气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