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

合集下载

碳达峰目标

碳达峰目标

碳达峰目标电力行业节能环保公众服务平台——权威、专业、创新的电力节能环保全文17049字阅读约需17分钟:胡鞍钢【摘要】中国政府明确提出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目标,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进而零排放,成为雄心勃勃的“中国方案“与路线图。

在阐释中国减排承诺及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大挑战,也是实现绿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大机遇;中国要实现2030 年前碳达峰核心目标,须建立倒逼机制,分为四个十年阶段、八个五年规划,逐步推动绿色改革绿色创新;进而明确提出了20 个方面的主要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即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及增速约束性目标、大幅度提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大幅度消减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等等,以形成“政策合力”“协同效应“,在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有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重中之重。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气候变化时代,成为人类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非传统安全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大挑战,但同时也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绿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大机遇。

对此,习近平主席明确向世界表态:中国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脚踏实地落实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1中国减排承诺与意义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了后疫情时代推动世界经济绿色复苏的设想,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进展及主要科学问题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进展及主要科学问题

第3卷第4期2021年4月Vol.3No.4Apr.2021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al Ecology:生态调查与评估!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进展及主要科学问题侯鹏,高吉喜*,万华伟,施佩荣,王永财,孙晨曦(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100094)摘要: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促进受损生态系统尽快得到恢复的主要途径。

综述分析了国内外生态保护恢复成效评估研究进展,全球生态保护修复行动持续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分类型对生态系统恢复提出倡议和制订一些国际性公约。

我国生态空间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系统性保护转变,从单一类型保护向整体性保护转变;陆地生态系统修复从生态问题修复治理到单一类型生态系统修复治理转变,再到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性综合治理的转变;生态系统修复方式由人工修复为主转变为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

生态保护成效评估研究可以概括为基于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成效评估两大类,生态修复成效评估主要是基于多尺度的成效评估。

同时,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的空间与时间基准值确定,荒漠、冰川、湿地、城市、海洋、农田等生态系统观测综合评估及成效评估技术方法体系欠缺,生态保护修复区域资料空缺的科学补充等,是生态保护恢复成效评估研究中存在的几个科学问题。

关键词: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6830(2021)04-0001-07Progress and some scientific issues on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HOU Peng,GA0Ji-xi*,WAN Hua-wei,SHI Pei-rong,WANG Yong-cai,SUN Chen-xi(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enter for Satellite Application o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Beijing100094,China).Environmental Ecology,2021,3(4),1~7.Abstract: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is the main way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damaged eco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action plans and measure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The global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action continues to focus 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and proposes initiatives and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for some types of ecosystem restoration.In China,ecology space protection has changed from rescue protection to systematic protection, from single type protection to integrated protection;l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 has changed from ecological problem restoration to single ecosystem restoration,Then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forest,field,lake and grass;ecosystem restoration has changed from artificial restoration to natural restoration,supplemented by artificial restoration.The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effectiveness includes based on biome and ecosystem,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multi-scal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At the same time,there are several scientific problems,such as the determination of space and time benchmark valu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method system of desert,glacier,wetland,city,ocean,farmland ecosystem,and the lack of scientific supplement of data 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rea.Key words:Ecological protection;ecological restoration;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effective assessment;research progress全球城市化进程、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活动等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成为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

荒漠化农牧民人居环境提升——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为例

荒漠化农牧民人居环境提升——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为例

图1 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区位示意图煤县和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之一,内蒙古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境内拥有大批历史、文化、宗教和自然景观。

由于地理条件、气候特征、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伊金图2 伊金霍洛旗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框架革命”、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系列推进行动。

(一)伊金霍洛旗“厕所革命”实践经验解决农村牧区厕所问题是人居环境改善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合国《202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显示,全世界仍有42亿人缺乏安全管理的环境卫生服务,有20亿人无法享有基本的环境卫生服务。

弥补卫生条件的缺口对于控制新冠肺炎和其他疾病的传播、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至关重要。

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卫生条件改善具有一定挑战性。

首先,委托管理协议,形成“政府监管、企业服务”的工作机制,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管护成效。

农牧区:环卫保洁多元化。

立足西部农牧区实际,因地制宜推行“户保洁、村清运、镇填埋”“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等模式,通过组建镇村保洁公司、购买村集体劳务服务、镇环卫所保洁等形式,统筹抓好农牧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通过系列举措,伊金霍洛旗在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上实现了有经费、有机构、有设施、有队伍、有制度、有监督、有奖惩、有效果,初步实现了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收集点、镇有转运站和填埋场、旗有垃圾处理厂的目标。

2.生活污水治理按照“高标准建设、专业化运营、资源化利用”要求,伊金霍洛旗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企业托管运营、远程监控运行”模式,聘请专业运营公司对小型污水处理厂统一运营管理,建成农村牧区生活污水处理总控平台,每年可节约人员工资391.5万元。

通过“回流式”人工湿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全部用于园林绿化、洒水降尘及农田灌溉。

针对位置偏远、居住分散的嘎查村,通过化粪池生物发酵、移动式污水车收集转运等方式建立了分散处理污水机制。

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惠及农村牧区80%以上的常住人口,处理后水质稳定在一级A标准。

2020年继续教育答案-生态文明建设读本-68分

2020年继续教育答案-生态文明建设读本-68分

1.()提出,必须牢牢把握物联网新一轮生态布局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深化物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1.0分)A.《“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B.《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C.《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D.《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2.()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这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它确定了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领域。

(1.0分)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3.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

(1.0分)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4.在我国,()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1.0分)A.《“十二五”规划纲要》B.十八届三中全会C.《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D.十八届五中全会5.中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主要依靠的是()。

(1.0分)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6.()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7.()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

(1.0分)A.1986B.1987C.1988D.19898.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

(1.0分)A.发展低碳经济B.推进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D.发展共享经济9.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鄂尔多斯宣言》发布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鄂尔多斯宣言》发布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鄂尔多斯宣言》发布焦玉海【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2页(P8-9)【作者】焦玉海【作者单位】中国绿色时报社【正文语种】中文在9月15日闭幕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鄂尔多斯宣言》。

《宣言》强调了政府主导、多方合作及调动私营部门、民间组织、妇女和青年参与的重要性,认可了防治荒漠化、遏制土地退化、减缓干旱、缓解沙尘暴危害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粮食安全的密切关系,承诺加强荒漠化防治,遏制土地退化,修复和重建退化生态系统。

《宣言》提出,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诺与各缔约方一道,防治荒漠化、干旱和沙尘暴,特别是在亚非地区,并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提供支持。

以各利益相关方伙伴关系的形式,通过经验共享、能力共建和示范性项目,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经济,以实现区域内和区域间土地退化零增长。

《宣言》指出,确认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是阻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会造成并加剧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如贫困、健康状况差、缺乏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丧失、缺水、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降低,以及被迫移徙等。

摆脱贫困是一项全球性挑战,贫穷、荒漠化、土地退化与干旱的恶性循环对农村人口和地方社区居民的影响尤为显著。

《宣言》提出,承认保障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的可持续性对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要深度关切荒漠化、土地退化与干旱在各国不同情况下对最弱势群体(包括青年、儿童和老年人;原住民和地方社区居民;残疾人;贫穷农户与移民等)所造成的影响。

要在各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应对干旱的防备和抵抗能力。

《宣言》指出,不可持续的土地管理与水资源利用会加剧现有的环境挑战。

承认气候变化是一项严峻的全球挑战,在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时应给予考虑。

承认土地、水及林业部门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8.25•【文号】办合字〔2017〕148号•【施行日期】2017.08.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办合字〔2017〕1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2017年4月27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了《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这是首次以联合国名义做出的全球森林发展战略,彰显了国际社会对林业的高度重视。

规划阐述了2030年全球林业发展愿景与使命,制定了全球森林目标和行动领域,提出了各层级开展行动的执行框架和资金手段,明确了实现全球森林目标的监测、评估和报告体系,并制定了宣传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导向作用。

现将《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见附件)印发给你们,供在工作中参考。

特此通知。

附件: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国家林业局办公室2017年8月25日附件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一、引言(一)愿景与使命1、森林属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陆地生态系统,对维系地球生命至关重要。

《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战略规划》)为各层级可持续管理所有类型森林和森林以外树木,停止毁林和森林退化提供了全球框架。

《战略规划》旨在促进林业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森林文书》和其他涉林国际文书、进程、承诺和目标做出贡献。

2、《战略规划》为联合国系统开展涉林工作提供参考,加强联合国机构及其伙伴间的协调合作与协同增效,以实现共同的愿景与使命,并为加强“国际森林安排”(详见19-22段)及其组成部分的协调与指导提供了框架。

内蒙古2020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参考答案

内蒙古2020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参考答案

单选题1.贫困地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形,但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

(1.0分)A.海拔较高的地区B.人迹罕至的地区C.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区D.物种丰富的地区我的答案:C √答对2.()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1.0分)A.森林B.湿地C.海洋D.耕地我的答案:B √答对3.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0分)A.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B.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C.资源利用程度D.资源节约我的答案:C √答对4.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1.0分)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我的答案:A √答对5.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是()。

(1.0分)A.永续发展B.合作分享C.共生和谐D.绿色文明我的答案:C √答对6.党的()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0分)A.十九大B.十八大C.十七大D.十六大我的答案:A √答对7.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1.0分)A.人才B.教育C.科学技术D.制度我的答案:C √答对8.()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1.0分)A.精神文明B.物质文明C.政治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 √答对9.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

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专题自测题

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专题自测题

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专题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是在本世纪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之内。

A.1℃B.1.5℃ C.2℃ D.4℃答案:C2.《“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公共机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亿吨以内,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

A. 2 6B. 2 7C. 4 6D. 4 7答案:D3.数据中心与普通民用建筑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冷负荷大.湿负荷小B.内部负荷大,围护结构负荷小C.全年需制冷运行,室外温度变化大D.负荷受外界温度逐时变化影响大答案:D4.公共机构节能最早是在()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立作为“十大节能工程”的一项,大力推进,并且在()年以国务院令的形式,颁布《公共机构节能条理》,立法推进。

A.2030 2060B.2008 2012C.2005 2008D.2000 2010答案:C5.以下有关新形势下的我国粮食安全战略论述错误的是()。

A.以我为主B.依赖全球C.科技支撑D.确保产能答案:B6.我国加入《巴黎协定》的时间为()。

A.2015.1.1 B.2016.9.3 C.2016.4.22 D.2017.9.3答案:B7.上海提出,力争在()年前实现碳达峰。

A.2024B.2025C.2026D.2027答案:B8.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基本空间格局是()。

A.南粮北运B.东粮西输C.北粮南运D.国际进口答案:C9.《“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设置的“十四五”时期系列指标中,公共机构年碳排放总量和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下降指标分别为()。

A. 4亿吨 .5%B.3.5亿吨. 5% C. 4亿吨. 7% D.3.5亿吨. 7%答案:C10.违反反食品浪费法规定,设有食堂的单位未制定或者未实施防止食品浪费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一、引言(一)愿景与使命1、森林属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陆地生态系统,对维系地球生命至关重要。

《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战略规划》)为各层级可持续管理所有类型森林和森林以外树木,停止毁林和森林退化提供了全球框架。

《战略规划》旨在促进林业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森林文书》和其他涉林国际文书、进程、承诺和目标做出贡献。

2、《战略规划》为联合国系统开展涉林工作提供参考,加强联合国机构及其伙伴间的协调合作与协同增效,以实现共同的愿景与使命,并为加强“国际森林安排”(详见19-22段)及其组成部分的协调与指导提供了框架。

愿景3、所有类型森林及森林以外树木得到可持续管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当代和子孙后代提供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效益。

使命4、通过加强各层级协调合作、协同增效,做出政治承诺,开展实际行动,促进森林可持续管理,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贡献。

(二)森林对人类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性5、全球共有近40亿公顷森林,占陆地面积30%,对人类福祉、可持续发展与地球健康至关重要。

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约16亿)依靠森林获取食物、谋求生计、实现就业、获得收入。

6、森林提供不可缺少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木材、食物、燃料、饲料、非木质林产品和住所。

森林能够保持水土,提供清洁空气,防止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降低洪水、山体滑坡、雪崩、干旱、沙尘暴和其他灾害发生的风险,是80%陆地物种的家园。

森林可为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巨大贡献。

7、开展森林可持续管理,可使所有类型森林成为健康、高产、适应力强、可再生的生态系统,为世界各地人们提供必要的商品和服务。

在许多地区,森林还拥有重要的文化及精神价值。

《联合国森林文书》指出,“森林可持续管理是一个动态和不断发展的概念,旨在维持并提高所有类型森林的经济、社会与环境价值,为当代和子孙后代造福。

”8、可持续管理森林和森林以外树木对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至关重要,包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目标15(“森林可持续管理,防治荒漠化,停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损失”)。

9、为肯定森林对人类的非凡贡献,联合国大会将每年3月21日定为国际森林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庆祝活动,提高公众对森林问题的关注并开展行动。

(三)趋势与挑战10、尽管森林为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福祉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但由于对木材、食物、燃料和纤维的需求,毁林和森林退化仍在许多地区持续发生。

毁林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与经济问题,而非林业本身,包括贫困、城市发展,以及农业、能源、矿产和交通运输等产出更高、收益更快的土地利用政策。

11、森林面临的风险包括非法采伐或不可持续采伐、火灾、污染、沙尘暴、风暴、病虫害、外来物种入侵、碎片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等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威胁着森林的健康及作为高产和强适应性的生态系统能力。

12、随着人口快速增长,人均收入提升,全球对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给森林带来了压力。

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达到96亿,为满足未来对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各层级应立即采取行动,加强跨部门政策协调,实施森林可持续管理,包括保护森林、恢复森林和扩大森林面积。

13、在全球层面,应减少森林治理体系破碎化,加强涉林国际组织、机构和公约之间的协调。

14、在区域、国家和地区层面,森林问题的跨部门协调薄弱,林业主管部门和利益攸关方未能充分参与到土地利用规划的决策过程。

15、为有效实施森林可持续管理,投融资、能力建设和环境友好型技术转让等至关重要,尤其需要通过新的渠道,为包括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筹集更多资金。

实施森林可持续管理还需要各层级建立良好的治理体系。

(四)加强行动实施森林可持续管理面临的机遇16、《战略规划》为联合国系统内外各层级主体保护全球森林当前和未来的多重价值、功能和效益,开展切实行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7、《战略规划》建立在2015年全球通过的一系列里程碑式文件的基础上,包括《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18、联合国系统可通过推动一系列全球目标,支持所有类型森林和森林以外树木的可持续管理,落实上述文件,实现森林的愿景与使命。

(五)国际森林安排19、“国际森林安排”由联合国森林论坛(UNFF,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职能委员会之一)及其197个成员国、秘书处、森林合作伙伴关系、全球森林资金网络和UNFF信托基金组成。

UNFF是全面综合讨论森林问题的联合国机构,负责监督落实《战略规划》,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以及全球森林资金网络的运行。

20、UNFF秘书处、信托基金和森林合作伙伴关系为UNFF工作提供支持。

森林合作伙伴关系是由14个重要涉林国际组织组成的自愿性伙伴关系,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担任主席单位。

UNFF及其秘书处和森林合作伙伴关系的职能列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2015/33号决议。

21、“国际森林安排”的合作伙伴包括多个涉林国际、区域、次区域和非政府组织和进程。

“国际森林安排”肯定各层级主要群体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在推动和实现全球森林可持续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国际森林安排”的目标是:(1)推动所有类型森林的可持续管理,特别是《联合国森林文书》的履行。

(2)加强所有类型森林及森林以外树木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贡献。

(3)加强各层级涉林问题的合作、协调、统一与协同增效。

(4)促进国际合作,包括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北北合作及三方合作,以及各层级的公私伙伴关系和跨部门合作。

(5)根据《联合国森林文书》,加强森林治理体系,完善执行机制,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管理。

二、全球森林目标23、《战略规划》的核心是2030年要实现的六大全球森林战略目标和26项具体目标。

下文列出的全球森林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以下简称“全球森林目标”)建立在《联合国森林文书》四项全球森林目标的基础上,并将其涵盖其中。

24、全球森林目标具有自愿性和普遍性,支持“国际森林安排”目标,旨在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及其他国际涉林公约、进程、承诺和目标做出贡献。

25、《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愿景、宗旨与承诺为全球森林目标提供了背景框架。

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相互联系,包括了森林可持续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

26、全球森林目标旨在鼓励各国及国际、区域、次区域和非政府组织和利益攸关方自愿开展行动,做出贡献,加强合作,并为此提供框架。

全球森林目标还为联合国系统内部、森林合作伙伴关系成员组织及其他涉林机构和进程加强涉林问题的协调合作提供参考。

27、全球森林目标涵盖广泛的专题领域,需要各方自愿开展行动,做出贡献并进行合作,以实现目标。

专题领域反映并涵盖了《联合国森林文书》中的44项政策、措施与行动,在《战略规划》附录中列明。

一项专题领域可对应多个全球森林目标。

全球森林战略目标一通过森林可持续管理,包括保护和恢复森林、造林和再造林,扭转全球森林覆盖下降的趋势,并加大努力防止森林退化,应对气候变化。

1.1 全球森林面积增加3%。

1.2 保持或增加全球森林碳储量。

1.3 到2020年,推动所有类型森林的可持续管理,停止毁林,恢复退化森林,在全球大力开展造林和再造林。

1.4 大力提升全球所有类型森林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影响的恢复力和适应力。

目标1支持并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6.6、12.2、13.1、13.3、14.2、15.1、15.2、15.3、15.4和15.8以及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5、7、9、11、14和15等。

全球森林战略目标二增加森林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改善以森林为生者的生计。

2.1 消除所有以森林为生者的极端贫困。

2.2 推动小型林业企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小型森林企业)获得金融服务,包括优惠贷款,并支持其融入价值链和市场。

2.3 大幅提升森林和树木对粮食安全的贡献。

2.4 大力增强林产工业、林业企业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等做出的贡献。

2.5 在相关公约和国际文书的职责和工作的基础上,提高所有类型森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的贡献。

目标2支持并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1、1.4、2.4、4.4、5.a、6.6、8.3、9.3、12.2、12.5、15.6和15.c以及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4、14和18等。

全球森林战略目标三大幅增加世界各地森林保护区及其他可持续管理林区的面积,提高可持续管理林区林产品所占比例。

3.1 大幅增加全球森林保护地面积或其他通过有效地域保护措施保护的森林面积。

3.2 大幅增加具有长期森林经营方案的森林面积。

3.3 显著提高可持续管理林区林产品所占比例。

目标3支持并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7.2、12.2、12.6、12.7、14.2、14.5、15.2和15.4以及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7、11、12和16等。

全球森林战略目标四从各渠道大幅增加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实施森林可持续管理,加强科技合作与伙伴关系。

4.1 在各层级从各渠道大力筹措各层级资金,开展森林可持续管理,并为发展中国家实施保护森林和再造林等森林可持续管理活动提供充分激励机制。

4.2 从各层级大幅增加各渠道各层级林业资金,包括公共(国家、双边、多边和三方)、私营和慈善资金。

4.3 大力加强在林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南北、南南、北北和三方合作及公私伙伴关系。

4.4 显著增加制定和实施林业投融资战略及从各渠道获得资金的国家数量。

4.5 通过多学科科学评估等方式,改进森林相关信息的可收集性、可用性和可获得性。

目标4支持并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2.a、15.7、15.a、15.b、17.1、17.2、17.3、17.6、17.7、17.16、17.17、17.18和17.19以及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19等。

全球森林战略目标五通过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等方式,完善森林可持续管理的治理体系,提高森林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贡献。

5.1 显著增加将森林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或)减贫战略的国家数量。

5.2 通过大力强化国家和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加强森林执法与治理,并大幅减少全球非法采伐和相关贸易。

5.3 国家和地方各部门和机构的涉林政策和规划应一致、协调、互补,符合国家法律,并确保利益攸关方、当地社区和土著居民参与其中,充分承认《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

5.4林业主管部门应充分参与土地利用规划与发展的决策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