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基础物理实验讲义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报告纸

实 验 名 称:
姓 名:
学 号:
座 位 号:
指 导 教 师:
报 告 箱 号:
实 验 日 期: 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请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电/光学实验应画出电/光路图):
三、实验内容(简明写出实验方法、关键步骤和要测量的物理量,可提出问题):
四、实验器材、仪器(型号、规格)及注意事项:
五、实验记录(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现象、实验条件、数据等内容,不得随意涂改):
温度: 湿度:
教师签名: 日期:
实验记录附加页
六、数据处理(作图纸请另附):
七、实验分析:
八、实验结论:
实验体会及建议:
教师签名: 日期:。
复旦大学版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教学教材

实验一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1、在冷却过程中,凝固点测定管内液体有哪些热交换存在?他们对凝固点的测定有和影响?答:主要热交换有液相变成固相时放出凝固热;固液与寒剂之间热传导。
对凝固点测定的影响是当凝固热放出速率小于冷却速率,会发出过冷现象,使凝固点测量偏低。
2、当溶质在溶液中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测定的结果有何意义?加入溶剂中的溶质的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和影响?答: 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缔合和生成配合会使测量值偏大,离解会使测量值偏小,不适用上式计算,一般只适用强电解质稀溶液。
3、加入溶剂中的溶质的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和影响?答:加入的溶质的量约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0.5℃左右。
加入太多,会使溶液太快凝固;加入太少,会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不明显,测量误差会增大。
4、估算实验结果的误差,说明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答:溶液过冷程度的控制,冰水浴温度控制在3℃左右,搅拌速度的控制,温度升高快速搅拌,溶剂溶质的精确测量,溶液浓度不能太高都对其有影响。
实验二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1、压力和温度的测量都有随机误差,试导出H的误差传递表达式.答:由 H=U+PV 可得,→ dH=dU+PdV+VdP→ dH=(au/aT)v dT+(au/aV)TdV+pdV+Vdp →ΔVHm=(au/aT)VΔT+VΔp2、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研究各种液体,如苯.二氯乙烯.四氯化碳.水.正丙醇.异丙醇.丙酮.和乙醇等,这些液体中很多是易燃的确,在加热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答:加热时,应该缓慢加热,并且细心控制温度,使溶液的温度不能超过待测液的着火点,同时a,c管的液面上方不宜有空气(或氧气)存在,此外温度变化采用逐渐下降方式。
实验四燃烧热的测定的测定1、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答: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
2、在量热测定中,还有哪些情况可能需要用到雷诺温度校正方法?答:实际上,热量计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无法完全避免,它对温差测量值的影响可用雷诺温度校正图校正。
试验中心开设的试验项目-复旦大学物理教学试验中心

(a)硬币浮在水面 (b)两股水流汇合 (3)比较水和酒精的张力 (a)用硬币悬浮比较 (b)用两股水流比较 3、相变——相临界点演示 4、热力学第二定律——热电转换演示仪 第四篇 电磁学 一、静电场 1、真空中的静电场 (1)电荷间的作用 (a)用验电器验证同号电荷相斥 (b)用手摩擦塑料带验证同号电荷相斥 (c)用铅笔摩擦锦纶丝验证同号电荷相斥 (d)用摩擦后的有机玻璃棒与丝绸验证异号 电荷相吸 (e)用带电棒演示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 相吸 (f)用验电器验证异号电荷中和 (g)板间乒乓球运动演示同斥、异吸、中和 (2)电荷间作用力的迭加——用验电器验证 电荷间作用力的迭加 (3)电力线的分布 a)单个正或负点电荷的电力线分布 b)两同号或两异号点电荷的电力线分布 c)两板平行或不平行时,板间电力线的分布 2、起电方式 (1)用有机玻璃棒或塑料棒与绸布摩擦起电 (2)用手摩擦使塑料带张开 (3)用铅笔摩擦使锦纶丝起电 (4)起电机使物体带电 (5)用起电机感应验电器 (6)用起电盘起电 (7)韦氏起电机 (8)范氏起电机 (9)滴水自激感应起电 3、静电应用 (1)用手或带电棒点亮日光灯 (2)魔球 4、导体上电荷分布特点 (1)电荷分布在外表面
(a)法拉第圆桶(两种) (b)法拉第笼(两种) (2)面密度与曲率半径的关系 (a)验电幡带电 (b)球形、枕形、卵形、凸凹形布电器带电 (c)尖端带电与球体带电的比较 5、尖端放电 (1)尖端使金属板带电 (2)电风吹蜡 (3)电风车 (4)圆桶旋转 (5)瓶内金属薄片放电 6、静电屏蔽——法拉第笼(两种) 7、静电除尘 8、介质 (1)人体带电吸引小物体 (2)静电植绒原理 (3)压电效应 9、电容器 (1)电容器样品箱 (2)对平板电容器的研究 (a)电量和板间电势差的关系 (b)电容值和板间距离、板的有效面积、板 间介质的关系 (3)电容器储能 (a)电容器点亮小电珠 (b)电容器充放电 (c)电容器火花放电 10、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阴极射线管中的电子 (2)阴极射线电子的机械效应 二、直流电 1、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2、热电偶 三、稳恒磁场 1、基本磁现象——磁铁演示同极相斥、异极 相吸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用小磁针演示磁感 应强度的方向 3、电流的磁效应 (1)磁铁对载流线圈的作用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理论知识复习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理论知识复习物理实验复习一、什么是普通物理实验?• 最基本的物理实验,包括力、热、电、光及近代物理实验• 理科、工科、医科各专业都普遍要做的物理实验。
二、物理实验对物理学在其他学科中应用的意义• 材料:物性测试、新材料的发现、制备• 化学:光谱分析、放射性测量、激光分离同位素• 生物:各类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DNA操纵、切割、重组以及双螺旋结构的分析• 医学:诊断――X光、CT、核磁共振、超声波治疗――放射性、激光、微波、γ刀结论: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在其他学科中应用的桥梁。
第二章:实验数据的处理一、为什么要处理数据?1、大多物理规律是用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来表述的。
2、实验得到的数据只有经过正确的处理才能得到公认的、合理的结论。
二、误差分析与不确定度评定• 测量——测量者采取某种测量方法用某种测量仪器将待测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
(质量、长度、体积)• 误差——测量值与真值的差• 误差的成因:1.测量方法(伏安法测电阻、热电偶测温度)2.测量者(经验、估读、疏忽)3.测量仪器及标准量(定标、环境、时效)• 误差分析的重点在测量方法(体温计、单摆测g)。
• 测量者的估读、仪器和标准量的不确定程度是可以用一定的方法评定的,称为“不确定度评定”。
三、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不确定度----被测量分散性的表征。
• 分为两类:A类---由多次测量统计分析评定的不确定度B类---其他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1)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对待测量x 进行n 次全同测量:测量次数 n 越多,uA 越小。
一般可在科学型计算器上直接得出计算结果。
1物理实验复习 2) 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1)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方法和测量经验有关),可取:(多次测量时,uB1由uA代替)(2)仪器不确定度(与仪器种类、级别及使用条件有关),可取:au,B2c• 不确定度的合成:1)单次测量:22 u(x),u(x),u(x)12BB在长度测量中,长度值是两个位置读数x1和x2之差,其不确定度合成公式为:222 u(x),u(x),u(x),u(x)B11B12B22)多次测量:22 uxuxux()()(),,AB2• 不确定度的传递:在间接测量时,待测量是由直接测量的量通过计算而得的。
眼镜片(透镜)焦距的测量-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FudanPhysics

眼镜片(透镜)焦距的测量注意事项:1.不要用手接触透镜表面。
2.本告示牌供实验者阅读,所以不要在上面写字,更不能带出实验室。
实验步骤:1.粗测远视眼镜片(凸透镜)的焦距以墙作为成像屏,前后移动透镜,将远处物体(窗外的建筑物)清晰地成像在屏上。
用钢尺测出凸透镜到像屏之间距离。
估算出透镜的焦距。
(有几位有效数字?)2.用自准直法测量远视眼镜片(凸透镜)的焦距在光源与反射镜之间放上物屏(有孔的屏),物屏靠近光源。
物屏与反射镜之间放上凸透镜。
移动凸透镜直到在像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记录凸透镜的位置。
3.用二次成像法测量远视眼镜片(凸透镜)的焦距在光具座上放上物屏与像屏,并使物屏与像屏之间距离大于4倍的凸透镜的焦距(粗测时的焦距)。
保持物屏与像屏之间距离不变,移动凸透镜,分别记录在像屏上清晰地成放大像与缩小像时所对应的凸透镜位置。
多次测量,计算凸透镜的焦距与不确定度(A类)4.用测得的远视片(凸透镜)的焦距值,测量近视眼镜片(凹透镜)的的焦距在物屏与反射镜之间放上凸透镜。
移动凸透镜直到在像屏上看到清晰的缩小的像。
记录像屏的位置。
在凸透镜与像屏之间放上凹透镜,移动像屏,当在像屏上看到清晰的放大像时,记录此时像屏与凹透镜的位置。
由于凸透镜与凹透镜同时放在光具座上组成的组合透镜在像屏上成像较暗。
且清晰的像也较难找到。
也可以用以下方法。
因为不记录物屏位置,所以可以用光源灯丝成像来代替物屏成像。
同时先做凸透镜与凹透镜组成的组合透镜成像(像屏放在光具座的另一端),再做凸透镜成像。
附:眼镜片(透镜)焦距的测量记录(供参考)1.粗测远视眼镜片(凸透镜)的焦距f2.用自准直法测量远视眼镜片(凸透镜)的焦距A 类不确定度=)(f u mm =±)(f u f mm3.用二次成像法测量远视眼镜片(凸透镜)的焦距A 类不确定度=)(f u mm =±)(f u fmm4.测量近视眼镜片(凹透镜)的的焦距A 类不确定度=)(f u mm =±)(f u f mm。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报告答案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报告答案
1.固体的密度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观察:一是把它放在水里或其他液体中,看浮力大小;二是拿一个装满液体的烧杯,并将烧杯底部向下扣住桌面上,用另一只手去压烧杯口,如果压不动,则说明该物质密度大于水或油;三是把盛满某种液体的容器放入一块干燥的另一种物质里,如果两者同时沉底,则所测得的物质密度要比容器本身的密度大。
2.金属的导热性与其自身晶格结构有关。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金属的晶格对温度十分敏感。
对于金属材料来说,当温度升高到某一临界值时,金属就由铁素体变成奥氏体,从而获得良好的导热性能,再继续加热,奥氏体很快转化为马氏体,失去良好的导热性能,随着温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将完全转化为铁素体,并失去良好的导热性能。
3.常用的气体分子的质量都比较小,因此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很低。
根据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理论知识可以判断出氦气、氢气和氖气的物理状态及其气压,这样就确定了被检验气体的压强。
检查氢气管是否漏气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把肥皂水涂抹在胶皮管处。
若液体呈红色,表示氢气已泄露;若呈白色,表示没有漏气;若呈黑色,则需修复后才能使用。
5.利用普朗克定律可求解:物质的能量与温度成正比,当粒子间距离足够小时(即小于普朗克长度),粒子间的引力便会消失,此时原子会处于“停止”状态。
而我们平常所做的“核裂变”等实验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也应是由于粒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在微观世界中,夸克之间也存在
着极强的吸引力,但目前还未找到可证实的例子。
复旦大学_物理实验(上)____单色仪的定标实验报告

单色仪的定标引言:单色仪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其中光栅单色仪被广泛应用在科研、生产、质控等环节。
无论是穿透吸收光谱,还是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如何获得单波长辐射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由于现代单色仪可具有很宽的光谱范围(UV- IR),高光谱分辨率(到0.001nm),自动波长扫描,完整的电脑控制功能极易与其他周边设备融合为高性能自动测试系统,使用电脑自动扫描多光栅单色仪已成为光谱研究的首选。
然而,单色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测量偏差,故要对单色仪进行定标。
以保证其使用的准确性。
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调节光路准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掌握单色仪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光栅单色仪实验采用WDG-300型光栅单色仪。
它的结构如图2所示,光束从入射缝S1入射后照射到平面反射镜M1上,再经过凹面镜M2的反射变成平行光束照射到光栅G上,不同波长的光束经过光栅后按不同的衍射角散射,再经过凹面镜M3的会聚后通过出射缝出射,此时只有某一波长的光束能出射。
光栅G通过传动杠和鼓轮相连,转动鼓轮,光栅G也会随之转动,从而能使不同波长的光束出射。
实验内容1.光路调整■用水平仪调整单色仪水平。
■调节光源的位置。
将光源直接照射到入射缝上,调整光源使得从出射缝处能用肉眼观察到光源的像(可转动鼓轮改变像的颜色,选择柔和点的颜色如黄色),轻微调节光源的位置使光源的像位于凹面镜中央,此时光源在单色仪准直系统的光轴延长线上。
■调节会聚透镜的位置。
调整完毕后再放入会聚透镜,调节光源和会聚透镜的位置使光源准确成像在入射缝上,像的大小要略大于入射缝。
这时,从出射缝看进去,凹面镜应该被均匀照亮(入射缝此时要开的小些),如左右不均匀,可适当调节会聚透镜的左右位置,直至单色仪中聚光镜被均匀照亮为止。
2.确定入射缝和出射缝的实际零点■入射缝零点的确定。
先将入射缝关闭(注意动作要缓慢,以免损坏光缝),并将鼓轮转至对眼睛最灵敏绿光所相应刻度处。
复旦大学 物理实验(上) 半导体PN结的物理特性实验报告

半导体PN结的物理特性实验目的与要求1、学会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电流-电压变换器的方法测量弱电流。
2、研究PN结的正向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3、学习通过实验数据处理求得经验公式的方法。
实验原理PN 结的物理特性测量由半导体物理学中有关PN 结的研究,可以得出PN 结的正向电流一电压关系满足(1)式中I是通过PN 结的正向电流,I0是不随电压变化的常数,T 是热力学温度,e 是电子的电荷量,U 为PN 结正向压降. 由于在常温(300 K)下,KT/e =0,026 V,而PN 结正向压降约为十分之几伏,则e eU/kT>>l,(1)式括号内-1 项完全可以忽略,于是有(2)即PN 结正向电流随正向电压按指数规律变化. 若测得PN 结I-U关系值,则利用(2)式可以求出e/kT. 在测得温度T 后,就可以得到e/k 常数,然后将电子电量作为已知值代入,即可求得玻尔兹曼常数k。
在实际测量中,为了提高测量玻尔兹曼常数的正确性,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流-电压变换器输人阻抗极小的特点,常用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c与基极b短接(共基极)来代替PN结进行测量. 具体线路如图下实验仪器PN结实验仪、TIP31型三极管、恒温装置1 、直流电源和数字电压表,包括—15 V——0——+ 15V直流电源、1.5 V直流电源、0——2 V三位半数字电压表、四位半数字电压表.2、LF356 集成运算放大器,它的各引线脚如2脚、3 脚、4 脚、6 脚、7 脚由学生用棒针引线连接;待测样品TIP31型三极管的e、b、c 三电极可以从机壳右面接线柱接入3、不诱钢保温杯組合,它包括保温杯、内盛少量油的玻璃试管、搅拌器水银温度计等. (实验时,开始保温杯内为适量室温水,然后根据实验需要加一些热水,以改变槽内水的温度; 测量时应搅拌水,待槽内水温恒定时,进行测量)实验内容一、必做部分:1、在室温(保温杯加入适量的自来水,为什么?)下,测量PN结正向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 9340.8 − (245.50)2
5115.35
R0
=
b
=
566.00 7
− 0.28788 ⋅
245.50 7
=
70.76078Ω
把测量数据代入式(13)和(15)(参见教材第二章,p.19)中可求出相关系数
γ=
∑ ∑ ∑ xi
yi
−
1 n
xi
yi
=
20060.8 − 245.50 × 566.00 7
Sk =
Sy
∑ ∑ xi2 − (
xi )2 n
∑ ∑ ∑ ∑ Sb = Sk
xi2 n
= Sy
n
xi2 xi2 − ( xi ) 2
式中,Sy是测量值yi的标准偏差,即
∑ ∑ S y =
ν
2 i
=
n−2
( yi − kxi − b)2 n−2
根据上述公式即可算出各个系数(斜率 k 和截距 b)的不确定度值,初看上去计算似乎很麻烦, 但是利用所列的数据表格,由表中求出的那些累加值Σ即可很容易算得。
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使用时,人们常借助各类传感器注 1),先将待检测的物理量(如温度、 光强、压力、磁场等)转化成电学信号,再用示波器来监测,这使得示波器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 注 1):各种传感器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定标:如光电传感器,我们需要通过严格、科学的过程,对
其在强度响应、波长响应、时间响应等特性进行标定,才能用于有关的测量。
直线拟合的不确定度估算:(以 y = kx + b 为例)
斜率 k 和截距 b 是间接测量物理量,分别令测量数据的 A 类和 B 类不确定度分量中的一个分量
为零,而求得另一个分量比较简单,最后将两个分量按直接测量的合成方法求出合成不确定度,这
种方法被称为等效法。
可以证明,在假设只有yi存在明显随机误差的条件下(且y的仪器不确定度远小于其A类不确定 度),k 和b的不确定度分别为:
进行,这对提高计算速度将会有极大的帮助(参见表 2),并使工作有条理与不易出错。其中表内双 线右边的计算是为了确定R0和α的误差项用的。
表2
3
i t / ℃ Rt / Ω ( xi ) ( yi )
1 19.10 76.30 2 25.10 77.80 3 30.10 79.75 4 36.00 80.80 5 40.00 82.35 6 45.10 83.90 7 50.10 85.10
补充实验 1:数字示波器的使用(补充教材) 补充实验 2:锑化铟磁阻传感器的特性测量(补充教材) 补充实验 3: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测量及应用(补充教材)
第三循环: 光华楼西辅楼 802 室 补充实验 4 必做,实验 5-3、实验 5-11 中选做一个
补充实验 4:LCR 串联谐振电路(补充教材) 实验 5-3:直流电桥 实验 5-11: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
Resistance / Ω
78
76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Temperature / 0C
5
补充实验 1 数字示波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数字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学会用数字示波器测量未知信号的参数; 4. 学会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操作。
7
= 0.99757
45825.9 − (566.00)2
7
说明:电阻Rt与温度t的线性关系良好,所以取R0的有效数字与R对齐,即R0=70.76Ω;又因为t7-t1 = 31.00 ℃,R7-R1 = 8.80Ω,取k有效数字为以上两个差值中较少的位数 3 位,则k = 0.288Ω/°C。由此 可以得到电阻与温度的相关关系为:
n = ∑ xi =∑ yi =
7 245.50 566.00
t×t ( x2i )
364.81 630.01 906.01 1296.0 1600.0 2034.0 2510.0
∑ xi2 =
9340.8
Rt × Rt ( y2i )
5821.7 6052.8 6360.1 6528.6 6781.5 7039.2 7242.0
R
SD N
P
------------------------------------------------------------
0.99767
0.23811
7
<0.0001
80 ------------------------------------------------------------
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
2014 年 9 月
0
课程安排
第 1 周:讲课—绪论课(大教室) 第 2 周:讲课—数据处理课(大教室) 第 3-16 周:12 次实验课、1 次讨论课(光华楼西辅楼 8 楼实验室) 第 17 周:答疑、考试(笔试)
从第三周开始,每周二下午 13:00—15:00 实验室开放,每个实 验室在该时段均有教师或助教值班,欢迎同学前来预习或答疑。
则 Rt = 70.8 + 0.288t
验证及比较最后的计算结果: 利用计算机软件(Origin 7.5)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发现:其斜率、截距及其标准偏
差,以及测量值yi的标准偏差与直接用所述公式进行计算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仅讨论A类不确定度, 而B类不确定度未考虑)。
86
[2006-12-23 14:16 "/Graph1" (2454092)] Linear Regression for Data1_B: Y=A+B*X
第四循环: 光华楼西辅楼 805B室 实验 7-10、实验 7-13 皆必做
实验 7-10:量子论实验—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观察与测量 实验 7-13:X 光实验—X 光透视与食盐晶体的结构分析
第五循环: 光华楼西辅楼 805A室 实验 6-1 必做,实验 6-2、补充实验 5 中选做一个
实验 6-1:眼镜片(透镜)焦距的测量 实验 6-2:牛顿环 补充实验 5:光的衍射(补充教材)
∑ ∑ ∑ ∑ [
xi2
−
1 n
(
xi )2 ] ⋅[
y
2 i
−
1 n
(
yi )2 ]
[9340.8 − (245.50) 2 ] × [(45825.9 − (566.00) 2 )]
7
7
=k×
∑ ∑ xi2
−
1 n
(
xi )2 = 0.28788×
∑ ∑ yi2
−
1 n
(
yi )2
9340.8 − (245.50)2
示波器发展简史注 2) 根据实现技术不同,实验室中使用的示波器可分为两大类: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 在阴极射线管(后来也叫显像管,Cathode Ray Tube,简称 CRT)诞生后不久,Karl F. Braun 于
1897 年发明基于 CRT 的模拟示波器,他将待监测的电压信号施加在平板电容两端引起电子束的纵向 偏转,以便在荧光屏上观测信号的变化。早在 1919 年,就有人将示波器用于实验室测量,但使示波 器更通用的触发-扫描功能则是在 1946 年前后才发明。
最小二乘法应用举例 应用最小二乘法处理物理量的测量数据是相当繁琐的工作,容易出现差错。因此,工作时要十
分细心和谨慎。为便于核对,常将各数据及计算结果首先表格化。
例:已知某铜棒的电阻与温度关系为: Rt = R0 + α ⋅ t 。实验测得 7 组数据(见表 1)如下:试用最
小二乘法求出参量R0、α 以及确定它们的误差。
+0.04 -0.19 +0.32 -0.33 +0.07 +0.15 -0.09
16 361 1024 1089 49 225 81
∑ν
2 i
=
2845×10-4
根据表 2 中所求得的数据,代入公式(12)(参见教材第二章,p.19)则可得:
α = k = 7 × 20060.8 − 245.50 × 566.00 = 1472.6 = 0.28788Ω/ 0C
t/ ℃ Rt / Ω
19.10 70.10 79.75
表1 36.00 80.80
40.00 82.35
45.10 83.90
50.10 85.10
∑ ∑ 此例中只有两个待定的参量R0和α,为得到它们的最佳系数,所需要的数据有n、 xi 、 yi 、 ∑ ∑ ∑ xi2 、 yi2 和 xi yi 六个累加数,为此在没有常用的科学型计算器时,通过列表计算的方式来
二、实验仪器: 数字存储示波器(SDS1102CML)、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SG1005S)、面包板、同轴电缆(BNC)。
三、实验原理:
示波器简介 示波器是一种监测电学信号随时间变化特性的常用测量仪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万用电表只能
测量电学信号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对直流信号)或有效值(对交流信号);示波器还能测量反映 电压和电流信号(需用采样示波器)随时间变化特性的物理量,甚至还能捕捉各种非周期性信号(如 脉冲)。可测量的物理量包括:幅度、频率、直流偏置、占空比等,用双踪示波器还可以检测两路信 号在幅度、频率和相位之间的相对关系。
Rt = 70.76 + 0.288t
按补充资料中的公式计算 k 和 b 的不确定度,可得
∑ S y = SRt =
ν
2 i
=
n−2
2845 ×10−4 = 0.239(Ω) 7−2
4
Sk = Sα =
Sy
=
∑( ∑ xi2 −
xi )2 n
0.239
= 0.239 × 0.03699 = 0.0088(Ω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