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处理综述

合集下载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摘要:煤矿产业一直是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常伴随着矿井水的涌出问题。

这些矿井水不仅对煤矿的安全和环境构成威胁,还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潜力,以实现煤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资源化综合利用引言:水是生命之源,而在煤矿领域,水问题却常常被忽视。

矿井水的排放不仅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还污染周边水体,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冲击。

然而,矿井水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通过先进的处理技术被转化为宝贵的资源。

一、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1.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矿井水处理中一种高效而广泛应用的方法,基于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包括固体颗粒、离子、有机物等,从而提高水质并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

膜分离技术基于半透膜的原理,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但拒绝大多数溶解物和微粒穿过。

其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渗透过程。

水分子通过膜的孔隙进入膜内,这是一个自然的渗透过程。

(2)拒绝过程。

膜会选择性地拒绝大分子、离子和溶解物,使它们无法穿过膜,从而实现分离效果。

(3)浓缩过程。

在膜一侧的污染物被拒绝,水分子通过后,会导致污染物在膜一侧浓缩,从而产生浓缩液。

膜分离技术在矿井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矿井排水处理、水资源回收和高浓度废水处理等。

膜分离技术的优点包括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等。

然而,也存在膜污染、膜破坏和高能耗等挑战,需要合理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膜分离技术的长期稳定运行。

1.化学处理技术煤矿矿井水的处理技术中,化学处理方法是一种重要且常用的手段,它通过化学反应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使其符合排放标准或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

化学处理方法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添加适当的化学药剂来改变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使其发生沉淀、结合或转化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从而将其分离出来。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综述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综述
提高细煤粒过滤脱水 的指标 。
2 . 2 高 矿 化 度 矿 井 水 处 理
不能直接做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 4 ) 酸性矿井 水 。水质 P H值小 于 5 . 5 , 当开采 含 硫高 的煤层时 , 硫化物受到氧化与升华作用产生硫 酸 , 而使水呈酸性 。 目前酸性水一般处 理后达标排放或 会
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工业用水 。 ( 5 ) 含特殊污染物矿 井水 。这类 矿井水 主要指 含
高矿化度矿井水是指含盐量大 于 1 0 0 0 m g / L的矿
井水 , 主要 含有 S O , c 1 一 ,C a “,K ,N a 等 离子 ,
氟矿井水 、 含微量有毒有害元 素矿井 水 、 含放射性元 素
我 国矿井水 净 化处 理 技术 始 于 2 0世纪 7 0年 代 末 。在煤矿矿井水处 理工 艺 中, 应用 于地表 、 江河 、 湖 泊水 的净化处理 的构筑物 , 大部分被 采用过 , 像 预沉调 节池 、 反应沉淀 池 ( 或澄 清池 ) 、 过滤 池等 。净化 处 理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一l 6
目前我国苦咸水脱盐淡化处理 的两种 主要 方法是 电渗析 ( E D )和反渗透 ( R O ) 。E D法是 在外加 直流 电 场力的作用下 , 利用离子交换膜对溶 液 中离 子的选择
作者简介 : 孙宁湖 ( 1 9 7 2一) , 男, 毕业于 山东矿业 学院环境工程专 业, 本科学历 , 环保工程师 , 现工作于兖矿集 团兴隆庄煤 矿教育培 训

采用混凝 、 沉淀( 或 浮升 ) 以及过 滤 、 消毒 等工 序处 理 后, 其 出水水质 即能达 到生产使 用和生 活饮用 标准 的 要求 。选用混凝剂的原则是产 生大 、 重、 强 的矾花 ,净 水效果好 , 对水质 没有不 良影 响 , 表 面活性剂 对细煤 粒 的脱水效果 表明 , 阴阳离子 表面活性 剂能够 显著 地

浅谈煤矿矿井水的处理及其综合利用

浅谈煤矿矿井水的处理及其综合利用

浅谈煤矿矿井水的处理及其综合利用前言水是社会文明、经济建设和人类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 但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人均占有的淡水资源在全世界排第84 位,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70%以上, 一方面,我国的煤炭绝大部分蕴藏在北方缺水地区; 另一方面, 随着煤炭产量的不断增长, 又进一步加速了北方地区的缺水。

如何把井下排水作为一种水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已引起煤炭行业的广泛重视。

因此, 加速矿井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寻求先进而又经济可行的工艺和技术处理矿井水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 已成为保证煤矿正常生产经营, 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煤矿矿井水水质及分析煤矿矿井水是指煤炭开采过程中地下地质性涌渗水涌渗到巷道里被排出的自然地下水。

另外, 井下采煤生产过程中的洒水、降尘、灭火灌浆、消防及液压设备产生的含煤尘废水也是矿井水的一部分。

因此, 它既具有地下水特征, 但又受到人为污染。

矿井水的特性取决于成煤的地质环境和煤系低层的矿物化学成分, 其中水文地质条件及充水因素对于矿井开采过程矿井废水的水质、水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2 煤矿矿井水分类及处置矿井水的水质一般可分为含悬浮物矿井水、酸性矿井排水、高矿化度矿井排水几类。

( 1) 含悬浮物矿井水。

主要是指含有一般悬浮物的矿井水,水质的pH 一般为中性, 总硬度和矿化度不高,其构成矿井悬浮物的主要成分是粒径极为细小的煤粉、岩尘、粉等悬浮物,一般呈黑色。

对于此类矿化度不高而悬浮物含量较高的矿井水, 有较成熟可行的工艺和经验。

一般采用传统给水处理净化工艺, 混凝、沉淀( 气浮) 、过滤、消毒等工序处理, 其中混凝是水处理工艺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选用混凝剂的原则是产生大、重、强的矾花,常用的混凝剂为铝盐和铁盐混凝剂,其净水效果好,出水水质能达到矿区生产用水标准的要求,在经过过滤和消毒处理后也可达到饮用水标准。

( 2) 酸性矿井水。

矿井水综合利用

矿井水综合利用

矿井水综合利用一、井水的来源和分类矿井水通常是指煤炭开采过程中所有渗入井下采掘空间的水。

据不完全统计,在采煤过程中,全国煤矿年排矿井水约22亿m3,平均吨煤涌水量约为4m3。

井水本身的成分主要受地质年代、地质构造、煤系伴生矿物成分、环境条件、开拓及采煤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矿井水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五种类型:1) 洁净矿井水即未被污染的干净地下水。

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有的含多种微量元素,可开发为矿泉水。

2) 含悬浮物矿井水其水量约占我国北方部分重点国有煤矿矿井涌水量的60%。

水质呈中性,含有煤粉、岩粒、等大量的悬浮物。

长期外排,会破坏景观、淤塞河道,影响水生生物及农作物的生长。

3) 高矿化度矿井水、水中含有SO42-、Cl-、Ca2+、K+、Na+、HCO3-等离子,水质多数呈中性和偏碱性,带苦涩味,俗称苦咸水。

又可分为微咸水、盐水。

不能直接作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4) 酸性矿井水水质pH值小于5.5,当开采含硫高的煤层时,硫化物受到氧化与升华作用产生硫酸,而使水呈酸性。

目前酸性水一般处理后达标排放或会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工业用水。

5) 含特殊污染物矿井水这类矿井水主要指含氟矿井水、含微量有毒有害元素矿井水、含放射性元素矿井水或油类矿井水。

排放量不大,但不处理外排会污染水系。

二、矿井水所造成的污染及危害归纳起来,来自煤矿矿井水和选煤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有:(1)有毒污染物包括:汞、铅、铬等重金属;氟化物、氰化物等无机毒物及一些有机毒物,很容易被生物吸收和积累。

(2)放射性污染物包括:天然铀、镭、氡的 系列核素。

(3)无机污染物包括:无机酸、盐类和无机悬浮物。

矿井水的大量排放对环境产生很大危害,主要表现在:(1)引起大量水资源流失,破坏地下水资源,造成矿区生产、生活严重缺水。

(2)污染地面及地下自然水体。

据统计,我国30条500km以上的河流中有18条受到污染。

3) 危害周围农田和各种设施。

三、国家政策2007年初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矿井水利用专项规划》正式发布。

矿井水处理工艺综述

矿井水处理工艺综述

华北自然资源丨论文Huabei Natural Resources矿井水处理工艺综述高占彬\宁掌玄■",叶军建3,乔元栋4,杨霖堃5,李波6(1.2. 3.4.5.6.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山西大同037009)摘要:矿井水是煤矿行业的废水,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

矿井水大致分为5类:洁净矿井水、悬浮物矿丼水、高矿化度矿丼水(苦咸水)、酸性矿井水和特殊污染型矿丼水。

文章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矿丼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为同行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矿井水;水处理技术;煤矿开采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519 (2021) 01-31-31矿井水的分布特性和特点我国幅员辽阔,煤矿大多分布在北方缺水地区。

煤炭占 据着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的半壁江山,在国民经济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1],煤炭 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2.0%。

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 工业燃料动力、发电能源直接由煤炭提供,约60%的重要化 工原料由煤化工下游产业所生产。

我国地理环境是东南部 地区雨水丰沛,而西北部地区降水量少且富含大量的煤炭 资源,由于煤炭的开采已经不再是浅煤层开采,造成地下 水不断下降,导致该地区用水日益匮乏。

全国80多个重点 矿区中,80%属于缺水矿井,42%属于严重缺水。

水作为矿 井日常生产、工人生活、消防及除尘的必备资源,直接关 系着矿井能否正常生产[2]。

我国矿井大部分处于干旱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开采地 下水,水位持续下降。

水资源同时也制约着矿井的发展,尤其处于缺水地区,合理运用水资源对矿井的发展起着不 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我国煤矿的矿井水未做处理直接露天 排放,白白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不仅造成地区水资源的极 度浪费,而且污染周边环境及农田。

矿井水主要污染物类型有悬浮物矿井水、酸性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含特殊污染物矿井水等。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 (3)三、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 (4)3.1 现有技术的主要特点 (6)3.2 技术应用中的成功案例 (7)3.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8)四、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展望 (10)4.1 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11)4.1.1 高效节能技术的应用 (12)4.1.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13)4.1.3 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应用 (14)4.2 未来矿井水处理技术的关键领域 (16)4.2.1 深度处理技术领域 (17)4.2.2 矿井水回用技术领域 (18)4.2.3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领域 (20)五、技术改进与创新的建议 (21)5.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处理效率 (22)5.2 推广先进工艺,提升产业水平 (23)5.3 强化人才培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24)六、结论 (26)6.1 对当前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总结 (26)6.2 对未来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展望 (28)一、内容概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矿矿井水的排放问题日益严重。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障水资源安全、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实现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当前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煤矿矿井水主要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井下废水。

地下水是矿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地表水则是矿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煤炭开采的不断扩大,矿井水量逐渐增加,矿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主要污染源包括: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煤矸石堆场渗滤出的水、地面塌陷引起的污水等。

这些污染物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矿区居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

针对煤矿矿井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技术,适用于去除悬浮物、颗粒物等污染物;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氧化还原、沉淀等技术,适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污染物;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技术,适用于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矿井水处理综述

矿井水处理综述

矿井水处理综述摘要: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尤其是煤炭资源,它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

然而,在煤矿挖掘过程中,需要向外排出大量的矿井水,对周围地下水产生较大的危害,导致淡水资源严重污染。

因此,在煤炭采掘过程中,需要对矿井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减少煤炭采掘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浪费。

据相关资料证明,煤炭矿井水资源的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决定煤矿企业长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将逐步建立较完善的矿井水利用法律法规体系、宏观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实现矿井水利用产业化。

受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矿井水的杂质成分与含量差异也很大。

通过查阅文献,对煤矿矿井水的处理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煤矿开采矿井水矿井水处理煤矿矿井水是指在采煤过程中,所有渗入井下采掘空间的水,有时也含有少量渗入的地表水。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主要有:中和酸性水、絮凝处理去除悬浮颗粒物、反渗透去除可溶性盐类等技术以与组合。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煤矿矿井水回收利用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

1 矿井水的分类[1](1)洁净矿井水。

即未被污染的地下水。

基本符合饮用水标准,可开发为矿泉水。

(2)含悬浮物矿井水。

其水量约占我国北方部分重点国有煤矿矿井涌水量的60%。

水质呈中性,含有煤粉、岩粒等大量的悬浮物。

长期外排,会破坏景观、淤塞河道,影响水生生物与农作物的生长[2-4]。

(3) 高矿化度矿井水。

水中含有SO4 2-、Cl-、Ca2 +、Na+、HCO3-等离子,水质多数呈中性和偏碱性,带苦涩味,俗称苦咸水,又可分为微咸水、盐水。

不能直接做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4)酸性矿井水。

水质PH值小于5.5,当开采含硫高的煤层时,硫化物受到氧化与升华作用产生硫酸,而使水呈酸性。

目前酸性水一般处理后达标排放或会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工业用水。

(5)含特殊污染物矿井水。

这类矿井水主要指含氟矿井水、含微量有毒有害元素矿井水、含放射性元素矿井水或油类矿井水。

2 国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我国矿井水净化处理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矿井水处理技术综述

矿井水处理技术综述

矿井水处理技术综述摘要:矿井水是具有煤矿行业特点的废水,也是一种水资源。

本文对矿井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含悬浮物矿井水和特殊污染型矿井水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矿井水;处理技术;方法和原理;工艺流程;处理效果Abstract: the mine water is a coal min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f wastewater, is also a kind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min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summarized, and the coal mine water, containing high salinity suspended mine water and special polluting of min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Keywords: mine wat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Method and principle; Process; Treatment effect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矿井水是矿井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下涌水,在开采过程中会受到粉尘和岩尘的污染,是具有煤矿行业特点的废水。

大量矿井水的流失,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污染了矿区周围农田及地表水系。

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并加以利用,不但可防止水资源流失,避免对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于缓解矿区供水不足、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矿井水水质状况随煤矿开采的品种、类型、方式以及煤矿所处的区域和地质构造等不同有较大的差异。

矿井水按水质主要分为4类:洁净矿井水、含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和特殊污染型矿井水。

除了洁净矿井水可直接利用外,矿井水的利用都需要相应的矿井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含悬浮物矿井水处理技术、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技术和特殊污染型矿井水处理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水处理综述摘要: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尤其是煤炭资源,它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

然而,在煤矿挖掘过程中,需要向外排出大量的矿井水,对周围地下水产生较大的危害,导致淡水资源严重污染。

因此,在煤炭采掘过程中,需要对矿井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减少煤炭采掘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浪费。

据相关资料证明,煤炭矿井水资源的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决定煤矿企业长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将逐步建立较完善的矿井水利用法律法规体系、宏观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实现矿井水利用产业化。

受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矿井水的杂质成分与含量差异也很大。

通过查阅文献,对煤矿矿井水的处理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煤矿开采矿井水矿井水处理煤矿矿井水是指在采煤过程中,所有渗入井下采掘空间的水,有时也含有少量渗入的地表水。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主要有:中和酸性水、絮凝处理去除悬浮颗粒物、反渗透去除可溶性盐类等技术以及组合。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煤矿矿井水回收利用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

1 矿井水的分类[1](1)洁净矿井水。

即未被污染的地下水。

基本符合饮用水标准,可开发为矿泉水。

(2)含悬浮物矿井水。

其水量约占我国北方部分重点国有煤矿矿井涌水量的60%。

水质呈中性,含有煤粉、岩粒等大量的悬浮物。

长期外排,会破坏景观、淤塞河道,影响水生生物及农作物的生长[2-4]。

(3) 高矿化度矿井水。

水中含有SO4 2-、Cl-、Ca2 +、Na+、HCO3-等离子,水质多数呈中性和偏碱性,带苦涩味,俗称苦咸水,又可分为微咸水、盐水。

不能直接做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4)酸性矿井水。

水质PH值小于,当开采含硫高的煤层时,硫化物受到氧化与升华作用产生硫酸,而使水呈酸性。

目前酸性水一般处理后达标排放或会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工业用水。

(5)含特殊污染物矿井水。

这类矿井水主要指含氟矿井水、含微量有毒有害元素矿井水、含放射性元素矿井水或油类矿井水。

2 国内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我国矿井水净化处理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在煤矿矿井水处理工艺中,应用于地表、江河、湖泊水的净化处理的构筑物,大部分被采用过,像预沉调节池、反应沉淀池(或澄清池)、过滤池等。

净化处理后的矿井水可用于生活或工业用水。

沉淀、混凝沉淀、混凝沉淀过滤、反渗透等净化处理技术目前已得到广泛采用。

达标排放的矿井水,常使用沉淀或混凝沉淀处理法; 处理后作为生产用水或其他用水的,常使用混凝沉淀过滤(混凝澄清过滤)处理法; 处理后作为生活用水的,必须再经过消毒处理。

含盐量较高的矿井水,处理后要作为饮用水,还必须在净化后再经过淡化处理[5-7]。

含悬浮物的矿井水处理构成矿井水悬浮物的主要成份是粒径极为细小的煤粉和岩尘,一般呈黑色,靠自然沉淀去除困难。

目前,对于矿化度不高而悬浮物含量较高的矿井水的处理,有较成熟可行的经验。

根据悬浮物的特性,对工业用水净化处理常用的主要方法有混凝、沉淀。

一般采用混凝、沉淀(或浮升)以及过滤、消毒等工序处理后,其出水水质即能达到生产使用和生活饮用标准的要求。

选用混凝剂的原则是产生大、重、强的矾花,净水效果好,对水质没有不良影响,表面活性剂对细煤粒的脱水效果表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显着地提高细煤粒过滤脱水的指标。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高矿化度矿井水是指含盐量大于1000 mg/L的矿井水,主要含有SO4 2-,Cl-,Ca2+,K+,Na+等离子,硬度相应较高,水质多数呈中性或偏碱,带苦涩味,少数有酸性。

我国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的含盐量一般在1000 ~3000 mg/L之间,少量矿井达4000 mg/L以上。

因这类矿井水的硬度往往较高,既不适用于生活饮用,更不适宜作锅炉用水。

对于矿井水矿化度高而又想处理为饮用水和生产用水使用的矿区,就要通过采用净化和淡化工艺来实现。

当前高矿化度矿井水采用化学法、膜分离( 包括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热力法、稀释排放法以及消耗利用等方法。

目前我国苦咸水脱盐淡化处理的两种主要方法是电渗析(ED) 和反渗透(RO)。

ED法是在外加直流电场力的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溶质和溶剂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含盐水经过电渗析后便可得到淡化水和浓缩液(浓水)。

一般淡化水量为总进水量的50% ~70%。

当进水含盐量小于4000 mg/L 时用此法较为经济。

电渗析法优点是不需要再生、可连续出水,工艺系统简单,与离子交换法串联使用可制取纯水; 缺点是水回收率低(一般为50%左右),采用浓水循环工艺虽可使水回收率提高,但其循环方法及控制药剂的投加,目前尚少成熟经验,易发生极化结垢。

另外,必须对其进水进行深度预处理,并使铁化合物含量不超过100μg/L。

RO法是借助于半透膜,在压力(一般为3~7MPa)作用下进行物质分离的方法。

它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无机盐、低分子有机物、病毒和细菌。

适用于含盐量大于4000mg/L的水的脱盐处理较经济。

此法与电渗析法相比,其优点是产品水的回收率、脱盐率以及水的纯度均较高;缺点是操作压力高,对进水水质要求高,浓水若得不到适当处理,将会造成二次污染。

反渗透脱盐技术目前在国内仍处于深入研究和试用阶段。

酸性矿井水的处理酸性矿井水为pH值小于的矿井水,pH值一般为3~,个别小于3,总酸度高。

我国的煤矿酸性水主要分布在南方,水质比较复杂。

易溶解煤及其围岩中的金属元素,故矿井水铁、锰重金属以及无机盐类增加,使矿化度、硬度升高。

抽排过程中易腐蚀设备与排水管路,危害工人健康;排至地面,会改变土壤酸碱度,使土壤板结和作物枯萎,地表水酸度上升,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酸性矿井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8]:(1)中和法(利用石灰石、石灰进行中和)。

是目前煤矿酸性水常采用的处理方法,中和剂有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石灰等碱性物质。

其中尤以石灰石及石灰中和剂应用的最为广泛。

(2)生物化学方法(微生物法)。

其原理是: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在酸性条件下将水中Fe2+氧化成Fe3+,然后再用石灰石进行中和处理,以实现酸性矿井水的中和及除铁。

此法的优点是:对Fe2+具有很高的氧化率;Fe2+氧化细菌无需外界添加营养液;处理后的沉淀物可综合利用;利用生物转盘工艺是可靠的,日本于1976年已建成两座这种处理站。

缺点是:反应器体积大,投资高;煤炭矿井水成份复杂,常含有一些不利的重金属(如Pb、Zn 等),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

(3)湿地生态工程处理法。

该法具有投资省、运行费低、易于管理等突出的优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上世纪70年代,有美国专家在湿地上建造人工浅池沼,在底部铺上碎石灰石,上面填入混合肥料或其他一些有利于根系生长的有机质,在混合肥料上种植香蒲(一种植物)。

酸性矿井水流经人工湿地后,pH值可上升,并可去除50%以上的污染物(如铁可降低80%左右)。

但此法处理效果并非很理想,有些酸性矿井还需要进行其他化学处理[9]。

含特殊污染物矿井水处理这类矿井水主要指含氟矿井水、含微量有毒有害元素矿井水、含放射性元素矿井水或油类矿井水。

排放量不大,但不处理外排会污染水系。

饮用高氟水容易产生骨质疏松、氟斑牙等病症。

我国北方一些煤矿矿井水含氟超过1mg/L。

含铁、锰矿井水一般是在地下水还原条件下形成的,大多呈现Fe2+,Mn2+的低价状态,有铁腥味,容易变混浊,可使地表水的溶解氧降低,这类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或外排。

含重金属矿井水主要指含有Cu,Zn,Pd等元素的矿井水,这些元素的浓度符合排放标准,但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所以不宜直接饮用。

放射性元素水主要指含有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的U,Ra 等天然放射性核素及其衰变产物氡Rn的矿井水。

对于这类矿井水,首先应去除悬浮物,然后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3结语煤炭作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仅要关注煤炭资源的经济效益,也要关注其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科技水平的提高正为煤矿开采技术的高效、集约、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10]。

因此,针对不同的水质情况和回用的具体要求,开发研究工艺简单、技术可靠、管理方便、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药剂,仍是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和利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1]张先,矿井水利用规划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国矿业大学(北京)图书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图书馆,2007:1~2[2]杨静,李福勤,邵立南,等.矿井水中悬浮物特征及其净化关键技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3):458-460.[3]王彦,赵勇,煤矿矿井水主要处理技术.能源环境保护,2005,19(6):15 ~17 [4]肖利萍,井水混凝处理试验研究.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1,32(6):33~35[5]绪文,杨静,邵立南,等.我国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煤炭学报,2008,33(1):63-66.[6]福强,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问题及发展前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5). [7]志勇,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信息,2013(23)[8]炎荣,关于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5). [9]李华民,王永刚,初茉,煤化工产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J].煤炭工程,2009(11).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