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果实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识别番茄生理性病害巧防治 (2)

识别番茄生理性病害巧防治 (2)

识别番茄生理性病害巧防治病害症状:一般发生绿背果的植株下部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症状从尖叶和叶尖附近开始,叶色加深,灰绿色,少光泽。

小叶呈灼烧状,叶缘卷曲,老叶易脱落。

后期伴随果实发育缓慢,成熟不齐,着色不匀,果蒂附近转色慢,绿色斑驳相间,称绿背病。

这种植株易发生萎蔫,而且生长中容易感染灰霉病。

发生原因:该病害为生理性病害,若在果实转色阶段施用氮肥过多,使果实叶绿素含量增多,导致果实表面叶绿素分解推迟或减缓,从而影响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的形成。

当气温过高或过低时也会引起果实出现绿背果。

再就是土壤中缺乏钾、硼等元素,或土壤干燥时多会导致绿背果的发生。

防治措施:1.施用底肥时注意适量多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进行合理配比,并加入一定量含硼复合微肥。

2.采用滴灌或膜下微灌棚室,噴施新高脂膜600倍夜形成一层物理高分子膜,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土壤过分干燥。

3.果实进入转色期要注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30度。

4.定期进行叶面追肥和叶片养护,可每隔7-10天喷施*新高脂膜和光合营养膜肥,可助力植物吸收大量光肥、光能、光照、兼容常规肥料、养料供给植物生长发育至极限,*施用全年受益。

1。

番茄常见生理病害防治

番茄常见生理病害防治

番茄常见生理病害防治僵果症状:果实坐住以后,基本不发育,出现小如豆粒、大如拇指、僵化无籽的老小果实。

病因: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致使授粉、受精不良,果实膨大所需的营养跟不上,或是外界条件和内在因素使果实不能吸收利用养分而出现的症状。

防治措施:1、花期人工辅助授粉。

2、利用番茄沾花灵进行沾花。

3、严冬如遇阴雪天光照弱或夜温高的情况,植株白天制造的营养少,而夜间消耗却较大,可采取夜间补充光照或降低夜温到最低生长温度的措施,减少营养消耗,使僵果减少。

空洞果症状:空洞果是指果皮与果肉间有空洞的果实。

有三种类型:一是胎座发育不良,果皮、果壁很薄看不见种子;二是果皮、果肉生长过快及心室少的品种,节位高的花序易见到;三是果皮发育迅速,胎座发育跟不上而出现空洞果。

病因:1、激素的影响:开花前两天往花萼、花梗及花蕾上喷施激素后,果实发育速度比正常果实快,但胎座发育不良,使子房产生空洞果。

2、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少,向果实输送的营养供不应求,形成空洞果。

3、日高温超过35℃,且持续时间长,致使受精不良。

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发育的果实,呼吸和代谢作用加快,促使果肉组织的细胞分裂和种子成熟加快,与果实生长发育不协调而形成空洞果。

4、四穗以上的果实或同一果穗中迟开花的果实,营养物质供不应求时,易出现空洞果。

5、需肥量多的大型品种,生长后期营养跟不上,碳水化合物积累少,出现空洞果。

6、结果期浇水不当,也会形成空洞果。

防治措施:1、选用心室多的品种。

2、做好光温调控,创造果实发育的良好条件。

育苗期遇阴天弱光,白天适当提温,夜间控制温度在17℃左右,第一花穗花芽分化前后,通过调温,避免10℃的低温出现,开花期避免35℃以上的高温对受精的影响,促进胎座的正常发育。

3、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

开花振动授粉促进受精,再喷施15-20PPM的防落素。

4、加强肥水管理。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分配N、P、K,调节好根冠比,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发展。

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及防止对策

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及防止对策

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及防止对策番茄冬春保护地生产的面积越来越大,这一茬番茄生产的多半时间是在低温弱光、多湿条件下进行的,番茄从花芽分化到成熟各时期若环境条件不适或管理不当都易造成果实生理病害。

一般来讲,畸型果多发生在花芽分化期;空洞果、小粒果多发生在蕾期到幼果期;筋腐果多发生幼果期至肥大前期;脐腐果多发生在果实肥大期;裂果、日烧病多发生在肥大后期。

科学的选择品种、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能减少和防止果实生理病害的发生。

一.畸型果症状:长馒头形、菊花形(多心皮)、指形或分瓣。

病因:1.与品种有关:大果型(多心室)品种易受环境或激素影响产生畸型果,北方地区,尤其东北地区对品种有更强的选择。

2.在花芽分化或花芽发育时期,养分和水分供应过于充足,体内光合产物积累过多,超过花芽分化需求的正常值,就会分化出过多心室或心室生长不整齐造成畸型果。

3.深冬或早春连续低温,尤其低夜温持续低于8℃以下时间较长,偏施氮肥、磷肥或生长激素使用不当,易造成畸型果。

防止对策:1.选择耐低温弱光的中大果型品种如农博粉4号、农博粉帝、L402等,避免选择佳粉15号等多心室品种,另外在东北地区“保冠”越冬栽培,应当注意保温。

2.早熟栽培番茄,避免过低夜温,尤其在花芽分化期(2—4片叶)。

3.合理配肥,增施钾肥,避免偏施氮、磷肥。

4.醮花激素,选择使用沈农丰产剂二号要比用2,4—D效果好,醮花浓度要适当,用量不宜过大,避免流淌,醮花要作标记,避免重复施用,“保冠”的醮花浓度要比一般品种低一半。

5.番茄应大蕾定植(8片叶),苗龄达70—80天。

第一、第二花序花芽分化,以及分化花芽时易受逆境条件影响产生畸型果,在开花期可从花瓣、萼片以及雄蕊、子房判断是否畸型果,萼片超过10片的花朵要摘掉,柱头、子房畸型的花也要摘掉。

二.空洞果症状:果皮凹陷,从果颈至脐部易形成突起,果肉彭大不均匀,横切面无果汁,中空,果实不圆实,手感软,风味差。

在形成特点上,果皮生长发育快,胎座发育跟不上或胎座发育受外部条环境影响,果内心室膈膜很薄,不见种子,或种子数目少,果皮、心室隔壁生长过快,形成空洞果实。

番茄烂果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烂果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烂果原因及防治措施炎热多雨季节,是害虫繁殖和病害流行传播的有利环境,经常是番茄烂果现象严重,打药效果不明显,菜农苦不堪言。

经调查主要有生理性病害和病虫害所致:一、生理性病害(一)缺钙。

番茄光呼吸作用产生各种有机酸,其中草酸能引起中毒而发病。

在番茄植株体内钙充足时,草酸被钙中和,形成草酸钙,可避免草酸危害,缺钙时则易发生“脐腐病”,造成烂果。

(二)水分供应失调。

进入大量结果期,外界气温明显增高,由于叶片蒸腾量大,使本应输到果实的水分被叶夺取,叶细胞的渗透压高于绿果细胞的渗透压,叶甚至从果实内夺取水分,表现大量失水现象,组织坏死,造成烂果。

防治措施:(1)改良土壤。

选择土层深厚、保水力强的沙壤土栽种番茄,对土壤过粘或含沙过多的,应多施有机肥改良其通透性,增强其保水保肥能力。

(2)平衡施肥。

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无机肥料浓度过高,防止烧伤根系。

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结合整地每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石灰50公斤。

有机肥量每亩施3000~5000公斤。

避免使用单质肥料,追肥时应注意N、P、K肥的配合使用,N、P、K 复合肥每亩底施15~20公斤。

(3)加强水分管理。

必须保证番茄植株水分的均衡供应。

二、病虫害(一)真菌侵染。

主要有(1)灰葡萄孢菌,该病菌以菌核、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土壤中或地表越冬越夏导致灰霉病,花期是灰霉病侵染高峰期,连日阴雨是诱发灰霉病的最主要原因,该病菌从伤口、衰老的器官和花器侵入,造成烂果。

(2)霉菌,导致晚疫病,在果实上长出灰绿色水浸状硬板块,边缘不明显,后变深褐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少量白霉。

病菌随风、水、雨水飞溅传播,田间病果、植株清理不彻底,交叉感染健康植株。

(3)拟茎点霉菌,引起褐纹病,果实被害时,开始产生浅褐色椭圆形稍凹陷病斑,后变黑褐色,造成果实腐烂,高温多湿,扩展迅速。

防治措施:(1)综合防治。

进行无病土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透光,尤其是阴天应严格控制灌水。

番茄果实生理病害及防治

番茄果实生理病害及防治

番茄果实生理病害及防治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生理病害发生较多,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直接影响到果实的商品性、可食性和经济效益,正确诊断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于调节和矫正,对番茄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一)脐腐病1.症状:番茄脐腐病的症状初期是果实的蒂部呈水浸状暗绿色,不久变暗褐色或黑色坏死斑。

病部果肉组织干腐收缩,脐部凹陷。

2.发生原因:番茄脐腐病发生原因主要与缺钙有关,在结果期土壤水分供应失调,光照不足,影响根活动;土壤盐基含量低酸化,土壤供钙不足,尤其沙性大的土壤;在盐渍化土壤上虽然含钙较多,由于盐分浓度高,根系对钙的吸收受阻也会发生缺钙的生理病害;铵态氮肥或钾肥施用过多造成氮磷钾失调,也易造成缺钙。

缺钙造成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导致发病。

3.防治:培育壮苗促根系发育;土壤出现酸化现象,应施一定量的石灰;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避免一次大量施用铵态氮肥或钾肥,结果后的30天是吸收钙素的关键时期,用1%的过磷酸钙、0.1%?0.3%氯化钙或硝酸钙进行根外追肥,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二)筋腐病番茄筋腐病是保护地栽培上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生理病害,冬春茬栽培的番茄多有第一、二穗果上大量发生。

1.主要症状:果实着色不匀,横切后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

发病较轻的果实,部分维管束变褐坏死,果实外形没有变化,但维管束褐变部位不转红。

发病较重的果实,果肉维管束全部成黑褐色。

2.发生原因:番茄筋腐病发生除与品种有关外,环境条件对发病较重也有很大影响,光照不足,气温偏低,连阴天,对光合作用极为不利,容易发病;地温低,湿度大或干旱,土壤钾、硼、钙等元素缺乏,氮肥施用量过大,养分吸收不平衡也易发病;光温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3.防治:选择抗病品种;进行轮作换茬,改善土壤营养,适量施用钾肥,避免土壤中大量铵态氮积累,改善棚内的光照条件是减少番茄筋腐果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三)畸形果1.症状:果实膨大后有时呈现偏圆果、尖形果、横裂果、指形果、多室双体果等,统称为畸形果。

番茄生理病害防治.

番茄生理病害防治.

番茄生理病害防治核心提示:番茄果实生理病害的种类很多,有脐腐病、畸形果、空洞果、日灼病等。

在棚室栽培时,发生较多,为害也比较严重。

一旦发生生理性病害不仅产量和品质下降,商品性差,而且在生产上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现将番茄果实上... 番茄果实生理病害的种类很多,有脐腐病、畸形果、空洞果、日灼病等。

在棚室栽培时,发生较多,为害也比较严重。

一旦发生生理性病害不仅产量和品质下降,商品性差,而且在生产上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现将番茄果实上的主要生理病害介绍如下。

一、番茄脐腐病1. 症状:该病以青果期发病最重。

病斑多产生在果实顶部,最初水渍状暗绿色,很快变为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呈扁平状,一般不腐烂,湿度大时,病斑上有某些真菌腐生,产生粉红色或黑褐色霉层。

原因:(1) 水分供应失调,特别是果实膨大期所需水分得不到满足,叶片蒸腾夺走果肉内水分,产生脐腐。

(2) 番茄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硼元素,导致脐部细胞生理紊乱,也能产生脐腐。

防治措施:(1)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均衡浇水,施足底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

(2) 在第一果穗坐果初期,喷洒1%过磷酸钙,或0.5% 氯化钙,或0.1%硝酸钙溶液,每半月左右 1 次,喷1--2 次。

二、番茄畸形果1. 症状:番茄畸形果病症有两大类型:一类是果实不开裂,但果形改变,有的果实脐部凹凸不平,有的呈瘤状突起;第二类是裂果型,果实开裂,有横裂和顶裂之分,在果蒂附近发生放射状裂果,在果肩部出现同心环状裂果。

解剖畸形果,心室数均多于正常果。

2.原因:(1) 在植株花芽分化期或花芽发育期持续遇低温或高温天气。

(2) 使用激素时,气温较高,激素浓度又偏大,或点花时,花尖端留有多余的激素,使果实不同部位发育不均匀所造成。

(3) 浇水不均匀,特别是在采摘一周前,不要浇大水,以防裂果。

(4) 微量元素缺乏( 主要是钙、硼)三、番茄空洞果1. 症状:该病指果皮与果肉胶状物之间具有空洞,果实生长发育迅速,胎座发育跟不上而出现空洞果。

番茄果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预防

番茄果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预防
21. 017 0
蚤北园艺
病虫 防治
番茄果实生理性病害 的发生及预 防
安 拓 高 扬
序 上 ; 注 意 合 理 灌 水 , 免 干 旱 后 下 雨 或 大 水 漫 要 避 灌 造 成 土壤 含 水 量 剧 增 。
3 畸 形 果
番 茄 在 生 长过 程 中 , 由于 缺 乏 某 种 营养 元 素 或
遭 受 不 良环 境 的 影 响 ,植 株 生 长 发 育 失 调 ,容 易
使果 实 发 生 各 种 生 理 性 病 害 ,严 重 的 将 失 去 商 品 价值 。
1 空洞 果
表 现 的形 态 很 多 , 的果 实 变 形 , 椭 圆形 或 有 呈 尖 桃 形 , 的在 果 柄 基 部 有 瘤 状 凸 起 , 的果 脐 开 有 有
多施 有机肥 , 使根 能充分生长 , 很好地 吸收养分和 能 力 。 水分 ; 在生长季节 , 可喷硼和钙溶液 2 3 ; 次 做好遮 5 脐 腐 ( 腐 ) 顶 病
阴保 护 , 果 阳光 很 强 , 用 报 纸 做 成 纸 筒 套 在 花 如 可 果 实 顶 部 变 为 黑 褐 色 , 斑 向里 凹 陷 , 革 质 病 多
过 高 时 , 隔 畦覆 盖 帘 子 或 覆 盖遮 阳 网 。 四是 喷 施 可 8 %比久 ( 9 20 0 30 0 m /g的 可溶 性 水 剂 , 5 B ) 0 - 0 gk 或
22 预 防 措 施 .
为 了防 止 裂 果 , 注 意 深 耕 土 壤 , 要
01 酸 锌 或 硫 酸铜 溶液 , . %硫 以增 加 番 茄植 株 抗 日烧
氮 、 、 的 配合 , 免 施 氮 过 多 ; 用 生 长 激 素 浓 磷 钾 避 使

番茄果常见生理病害防治

番茄果常见生理病害防治

番茄果常见生理病害防治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是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一旦环境条件恢复正常后,生理病害停止发展,有时还可恢复正常。

生理病害的原因很多,如温度不适、光照不足或过强、水分失调、营养失调以及药害、肥害等栽培管理不当因素。

一、绿背果1.症状:果实变红后,在果实肩部或果蒂附近残留绿色区或斑块,始终不变红,果实红绿相间,绿色区果肉较硬,果实味酸,口感差。

2.发病原因:偏施氮肥,番茄植株长势过旺的情况下发生,尤其在氮肥多、钾肥少、缺硼、土壤干燥时,发病最为严重。

3.防治方法:果实膨大期,及时补钾,喷施含钾和硼的复合微肥。

二、茶色果1.症状:果实成熟后变红,但红中显露出褐色而使果实呈茶褐色,果实表面发污,光泽度差,商品性明显降低。

2.发病原因:低温、弱光是产生茶色果的根本原因,果实成熟期温度低于24℃,叶绿素就会增多,并延迟番茄红素形成,导致茶色果的出现;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钾、硼缺乏,在连作、土壤盐演化的温室,若再过量施肥,都容易引起茶色果。

3.防治方法:进行果实催熟处理,避免忽干、忽湿或过干、过湿。

或过量施用氮肥,避免营养生长过旺。

三、脐腐果1.症状:在果实乒乓球至鸡蛋大小的幼果期发病,开始果实顶部(脐部)最初呈水浸状暗绿色或深灰色,很快变为暗黑色,果肉失水,顶部呈扁平或凹陷状,病斑有时有同心轮纹,果皮和果肉柔韧,一般不腐烂,空气潮湿时病果腐烂。

2.发病原因:直接原因是缺钙造成的。

缺钙的原因:一是水分供应失调,干旱条件下供水不足,或忽干忽湿,使番茄根系吸水受阻、根系活力下降,钙的吸收被抑制;二是过量使用氮素及钾肥时,钙的吸收被抑制;三是高温干燥使钙的吸收及其在植株体内的移动受阻;四是生长调节剂处理过的果实易发生脐腐病。

3.防治方法:一是避免氮钾肥过多的同时又一次性施入大量的速效性肥料;二是防止土壤干燥,增加灌水量;三是进入结果期后,每7天喷一次0.1%~0.3%的氯化钙水溶液,也可连续喷施绿芬威3号等钙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果实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果实上的生理性病害在番茄栽培中普遍存在,对产量及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大型畸形果
大型畸形果主要产生于花芽分化及发育时期,即在低温、多肥(特别是氮素营养过多)水分及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点部位营养积累过多,正在发育的花芽细胞分裂过旺,心皮数目过多,开花后由于各心皮发育的不均衡,而形成多心室的畸形果。

防治上要选用不易产生畸形果的品种,及时摘除畸形果,育苗期间温度不宜控制过低,水分及营养必须调节适宜。

二、番茄脐腐病
果实顶部腐烂,变为黑褐色,组织被破坏,凹陷。

遇湿度大时,其上出现黑色霉状物,病果提早变红,但无商品价值。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缺钙。

生育期间水分供应失常也能造成脐腐病。

防治上宜采取的措施是:酸性土壤应施用石灰调节;施肥时注意维持土壤适宜浓度,不要施过量的化肥,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尽量避免土壤高温及湿度的剧烈变化;坐果后,在易发生脐腐病的地块用0.4%~0.5%的氯化钙喷叶或喷1%的过磷酸钙、0.1%硝酸钙及爱多收6000倍液,从初花期开始,半月一次,连喷2次以减轻病害。

三、番茄空洞果
空洞果是果皮与果肉胶状物之间是空洞的果实。

空洞果发生的主
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开花时遇到低温,不能正常受精,形成空洞果。

二是使用生长刺激素时,由于浓度过高或在蕾期处理而形成空洞果。

此外,光照不足,幼果期温度过高,后期营养跟不上及结果期浇水不当,也会出现空洞果。

防治措施是:在番茄开花期要严格控制温度,白天适温为20~30℃,夜间15~20℃。

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即激素处理的方法与浓度要适宜。

一般采用15~20mg/kg的防落素在开花期喷施,防止落花。

激素处理后,要加强肥水管理。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增施N、P、K肥。

四、豆果
豆果也叫僵果,果实坐住后,基本不发育,小如豆粒,大如拇指,僵化无籽的老小果实。

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温度过高或过低,授粉受精不良、光照不足,果实膨大所需的养分供应不上,或是许多外界条件和内在因素使果实不能吸收利用养分而出现症状。

防治措施是:①进行人工辅助授粉;②用番茄灵沾花。

据观察,严冬温室栽培,果实生长后期易产生僵果,特别是长期阴雪天气,光照弱,夜温高,白天叶片制造的养分少,而夜间消耗又大,也易形成僵果。

遇到这种情况,可在夜间补充光照,将夜温降至7~10℃,维持最低生长温度,减少消耗,使僵果减少。

五、裂果
番茄果实在发育后期易发生裂果现象。

裂果有的以果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裂开,有的以果蒂为中心呈放射状裂开,也有不规则的侧
面裂果和裂皮。

裂果的生理原因是果实表皮缺乏弹性,抵御不住来自果实内部的较强膨压。

特别是果实在膨大初期的高温强光及土壤干燥的条件下,果肩部表皮老化,由于降雨或大量灌水,果实迅速膨大而产生裂果。

防治上宜选用抗裂品种,防止土壤干燥后骤湿,避免果实受强光直射,增施硼素肥料,增强果皮的可塑性。

六、番茄日烧病
在高温季节或高温条件下,由于强光直射,果肩部分温度上升,部分组织烫伤、枯死,产生日烧病。

防治措施是:采用圆锥架或人字架,绑秧时将果穗调到架内叶荫处,及时适度整枝打杈,保证植株叶片繁茂,防止强光直射果实。

适当增施钾肥以增强其抗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