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六个细节:听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讲故事

合集下载

金一南开年演讲苦难辉煌感悟

金一南开年演讲苦难辉煌感悟

金一南开年演讲苦难辉煌感悟1. 演讲中的触动点当听到金一南讲那些苦难的过往时,就像是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那些故事啊,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像电影一样在眼前播放。

比如说讲到战争年代的艰难,物资匮乏,战士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却有着无比坚定的眼神。

那眼神里可藏着对未来的希望,对胜利的渴望。

就像古诗里说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是战士们就有那种相信总有一天能胜利的信念。

这里的“长风破浪会有时”是说总会有乘风破浪的时候,“直挂云帆济沧海”就是能扬起高帆渡过沧海,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他也是个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人呢。

辉煌的部分也特别让人激动。

那些伟大的胜利,就像黑暗中的曙光。

金一南讲述的时候,感觉自己也置身于那欢呼雀跃的人群中。

这让我想到一个词“否极泰来”,苦难到了极点就会转为辉煌。

这个词的读音是“pǐ jí tài lái”,出处是周易·否和周易·泰,它的意思是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在经历了困难之后迎来美好的事情。

2. 与自身的联系我们自己的生活其实也有苦难和辉煌。

就像我们学习的时候,有时候遇到特别难的知识点,怎么学都学不会,这就是我们的“苦难”。

可是当我们终于攻克它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就是我们的“辉煌”。

比如说学数学的函数,刚开始觉得函数的图像、性质什么的超级复杂,就像一团乱麻。

但是当我们慢慢理清头绪,能够熟练地解题的时候,就好像是从黑暗走向了光明。

在工作中也是一样。

可能会遇到教学资源不足,或者学生调皮捣蛋不好管理的情况,这是苦难。

但是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新的教学资源,或者用独特的方法让学生爱上学习的时候,那就是我们的辉煌时刻。

就像金一南说的,苦难是通往辉煌的必经之路。

3. 从演讲中汲取的力量金一南的演讲让我们知道,不要害怕苦难。

苦难就像磨刀石,能把我们磨得更加锋利。

就像钻石,在形成的过程中要经历巨大的压力,但是最后才成为璀璨的宝石。

金一南先进事迹

金一南先进事迹
篇二:金一南少将畅谈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
我觉得像历史一样,当共产党那么弱小的时候,万里长征。当时蒋介石要常追,就是穷追猛打,他觉得是流寇,蒋介石讲,古往今来没有流寇能够成事者,流寇能成事吗?不管是当时在中国革命的尽头时,大家都没有想到能不能成?能成功吗?成功了。我们这个党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夺取政权,28年时间,我们这个军队1927年八一建军,到1949年夺取政权,这么短的时间,这样一个党、这样一个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到胜利,我们讲这是奇迹,中国历史的奇迹,也是世界历史的奇迹。当我们讲到我们今天经济的奇迹的时候,我们今天的经济的奇迹无法揭秘的时候,林毅夫讲,谁能够破解中国30年经济发展之迷,谁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们还要继续肩负党的使命,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使命依然是我们今天的重大命题。
[党史开讲]第二篇:中国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百多年里,古老的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有识之士一直在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无论是封建王朝内部的改革派还是新兴资产阶级,都曾经有过尝试和探索。
当初社会主义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打一个大问号,社会主义能不能救中国?当时在中国思想界,先进思想界的泰斗型人物都认为社会主义救不了中国,我们下一节就要说,中国当时这些先进的思想界如何评论社会主义能不能救中国,当时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争论是怎样的。
[党史开讲3]金一南:共产党成立初期各界如何探索救国之路
金一南:当初社会主义理念传到中国的时候,争论还是很激烈的,就是社会主义能不能救中国,我们看当时思想界泰斗型的人物梁启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发表了篇《论社会主义运动》,里面就讲,今日之中国,生产事业一无所

金一南讲座全文: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六个故事!

金一南讲座全文: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六个故事!

金一南讲座全文: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六个故事!金一南讲座全文: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六个故事!1.13个人的故事在中国成立之初,我觉得党就跟一个婴儿一样:有的婴儿一出生了白白胖胖,大家说小家伙前途无量,而中国却是一个早产儿,弱弱的,能长多大谁都不知道。

当年参加一大的13个人(一共12名代表,包惠僧受陈独秀个人委托出席了一大),一开完会走走散散,各奔东西:1922年陈公博脱党,1923年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脱党,1924年周佛海脱党,1927年包惠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已经被党开除,1938年张国焘被党开除,十三个人半数以上出问题了。

其中陈公博、周佛海当了大汉奸,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判处死刑;张国焘,中共一大执行主席,亲口宣布中国成立,最后在国民党军统戴笠手下当了一个特务。

我有个比喻,历史有时候就好像别人就给你买彩票一样,你毫不在意把彩票撕了,等到兑奖那天发现中了大奖,再去纸篓找,却发现撕的太碎,再也兑不了奖了。

13个代表中有4人在革命中牺牲了,一直从头走到尾的只有两个人,和董必武。

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是在开国大典时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说的,而是在1929年底,革命最为艰难的时候说的。

中国革命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从失败走向胜利。

有的人看到了才相,但有的人因为内心相,去用一生去实现,去最终看见。

这就是仰。

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心灵鸡汤、励志书籍,我说要讲“成功学”的话,中国共产一门成功学。

中国革命历来不被人看好,中国不被人看好,中国道路历来不被人看好。

预言我们崩溃、预言我们解体、预言我们出大题目的触目皆是,但这个国家一直在前进,就沿这条道路一直在前进,直到本日有了这样辉煌的成果,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中国是有韧性的。

2.朱老总的“三天总指挥”南昌起义中,朱德并不是部队带领成员。

在广东三河坝,朱德接受任务,在三河坝殿后三天三夜,朱德也就当了这“三天总指挥”,带领两千多人,在支付伤亡五六百人的代价后,完成任务。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讲课讲稿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讲课讲稿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百年沧桑,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报告会,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2016年11月在香港的一次演讲视频,让我不禁泪流满面!新中国一路走来是如此得不易,100年前多少仁人志士尝试拯救山河破碎的中国,他们前赴后继,无畏无惧,九死一生,真可谓惊心动魄!多灾多难的中国之所以屹立不倒,只因不同时代都有中华民族的脊梁出现,这些民族之魂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奉献了自己的人生,无私无畏,只为救国图强。

我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只在历史书上模糊而知,我不知道我们的先辈是如此得担当,如此得抛头颅洒热血,在黑暗中寻找一条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光明之路,路在何方?!当我的心与先辈链接起来时,心中隐隐地痛,在车上痛哭了一场。

他们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现如今我们不配做他们的子孙,因为我们活得没有担当!良知之心是如此地柔软,如此地易痛,如此地易感,当心渐渐开始光明起来,那一刻我触到了先辈的心灵,致良知唤醒了我那颗久被尘封的心!当年四万万中国人就如一盘散沙,没有国家观念,没有民族观念,没有组织观念,人民的心在昏睡。

当年抗日英雄杨靖宇被身边的人出卖,很多人没有理想、没有信念,只有功利。

老乡劝杨靖宇不如投降,杨靖宇说过一句话:“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惊天动地的一问,视死如视归,中国的脊梁就是心中的那份担当。

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十三人,有的牺牲、有的叛变、有的被开除、有的当汉奸,最后只剩下了两个人从头走到尾:毛泽东和董必武。

几十年之前,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之路如此艰难,没有红地毯,没有夹道欢迎,不尽的流血牺牲与叛卖,为了什么?为了这个民族,为了这块土地上人民的觉醒!邓小平说:“没有毛泽东,我们至今仍在黑暗中摸索”。

唤醒民众、动员民众、组织民众,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我们的先辈如此轰轰烈烈、前赴后继,而我们如今做了什么?我们为这个国家奉献了什么?此心被问得实在惭愧,此心被问得生生地疼!历史选择了党,人民选择了党,一路走来,今天我们物质富裕,丰衣足食,但我们又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无尽地迷茫,路在何方?! 是醒来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的先辈肩膀头子很硬,扛过来了。

2024年苦难辉煌展示讲稿(二篇)

2024年苦难辉煌展示讲稿(二篇)

2024年苦难辉煌展示讲稿《苦难辉煌》读后感一名青年,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继承传统、坚定信念一直是我的不懈追求。

古语云:“温故而知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今年是建党____周年,读一些回顾革____历史的书籍,对更好的了解革____战争年代的那些人、那些事、那段历史很有裨益。

近日,我拜读了金一南教授所写的《苦难辉煌》,读完之后,感觉受益匪浅,颇受启发。

历史烽烟中,峥嵘岁月里,无数中国____人在探求救国救民、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舍生忘死,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困苦、挫折与失败后的勇往直前、百折不饶,那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仿佛出现在眼前,让我感受到信仰的无穷力量。

读完全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发:一是实事求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保证。

____的领导人审时度势,结合实际,研究和探索出一条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____之路,没有照搬国外的经验。

如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____年的发展,中国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历史的告诉我们:中国革____的胜利是因为走了“自己的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是因为走了“自己的路”,这就说明只有根据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取得成功。

对照检查自己,还存在些不求实的问题,例如遇到困难,总想找客观理由、客观原因,对待工作盲目乐观,做工作不深不细,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工作标准和质量,所以我必须保持一颗求实的心,把实事求是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持从容和沉着、清醒和冷静,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二是群众路线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坚强依靠。

中国____之所以能战胜____,取得国家的领导权,是因为当时中国____雄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____的胜利,____反动派的失败,绝不是偶然的。

与其说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勿宁说这是人民选择的结果。

因为人民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书写历史的真正主人。

沿着历史的长河一路走来,我们不难发现,中国____能够发展壮大,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体现了人民的选择;中国____能够纠正自身错误而不断进步,成为中国革____、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更是体现了人民的选择。

(完整版)学习金一南教授《苦难辉煌》心得

(完整版)学习金一南教授《苦难辉煌》心得

九十年艰苦征程,九十年灿烂辉煌———学习金一南教授《苦难辉煌》心得今年至此我们伟大政党建党九十周年,院党委组织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认真研读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一书,支部通过发放纸质版和电子版教材等形式方便大家进行学习研讨。

金教授的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此次学习,对我党的发展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透过文字依稀可见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人民军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革命的胜利;全国各族人民克服重重困难,紧跟党中央开展轰轰烈烈的国家建设。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历尽艰难才能铸就辉煌,才会彰显其伟大,才能像凤凰涅盘,重获新生。

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清王朝的统治,但并没有改变国家贫穷落后被欺凌的局面,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像三座大山依旧沉重地压在旧中国人民的头上。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也让这个沉睡多年,历经改革与失败的东方文明古国重新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12位先进知识分子,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从此中国革命开启了新的纪元。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恐怕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在当时混乱的中国社会存在,并赢得中国的未来;又有多少人会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

但是百折不挠却早已昭示了他们的光明前途和未来,才有了60年前新中国扬眉屹立在世界东方。

党和军队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并逐步走向成熟:“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经过“三湾改编”的人民军队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迫使红军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遵义会议”的召开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西安事变”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经过八年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假和平阴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基本解放了全中国……“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我们在毛主席的文章和诗句中会找到答案。

党员大学堂学习心得-从苦难走向辉煌.doc

党员大学堂学习心得-从苦难走向辉煌.doc

党员大学堂学习心得:从苦难走向辉煌最近我聆听了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主题讲座,这不是我第一次接触《苦难辉煌》,去年末的支部党课也讲了这个主题。

金教授的讲课加深了我的理解,再现了一幅20世纪初中国革命历经磨难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画面,引发了我的思考:是什么引领我们党带领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理想信念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

金教授说:造就大英雄的时代,即是产生大叛徒的时代。

在革命形势严峻困苦时,张国焘信仰动摇,从一名中国共产党创办人之一走向叛党投敌之路。

1927年,在革命最危急的关头,贺龙、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冯雪峰、徐特立等一批同志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徐海东同志与毛泽东同志从未谋面却愿意服从领导,陈赓同志救了蒋介石却主动逃离国民党。

在战争时期、在白色恐怖时代,共产党员坚守真理靠的是什么?我想,横眉冷对白色恐怖的背后是忠于信仰的力量,在从与不从的行动背后是忠于共产主义的党性。

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面对的困难和挫折,相比于前辈们面对的生死考验,实在是微不足道,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恩,没有理由不奋进。

我们要继承发扬革命前辈和交行前辈的优良传统,坚决按照总行党委有多大担当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有多大成就指引,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为交行的转型发展大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人民群众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会想到,这个几十个人的党能背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个党?我想最不可忽视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雄厚的群众基础。

我们学习了很多革命精神,每一种精神都有人民群众的身影。

彪炳史册的长征告诉我们,是沿途不断加入队伍的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不断供给的物品,助力革命星星之火得以保存。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以生存,离不开江西从九岁小孩到八十岁老人站岗放哨、探敌情、抓坏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革命。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成为口号,我们做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得是客户体验,切实服务好内外部客户。

从百年沧桑金一南演讲稿

从百年沧桑金一南演讲稿

从百年沧桑金一南演讲稿百年沧桑金一南演讲稿,当提到这个名字,许多人都会想起那个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的老人。

金一南,一个战斗在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线的老人,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

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金一南先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历史学者,也是一位声音嘹亮的演讲家。

他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中国历史的研究造诣极深。

在每一个演讲中,他总是以幽默、深情、饱含责任感的语言,向听众们传递着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

百年沧桑,历经盛衰兴废。

金一南先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这一百年来中国经历的世代更迭,意气风发的狂澜壮阔,展示在听众面前。

他用他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揭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同时也指出了我们所需面对的问题。

在金一南的演讲中,他提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历史故事。

无数先贤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民众的福祉,不顾个人的生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金一南通过生动的故事和详实的数据,将历史呈现在全体听众面前。

他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要为国家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一南还特别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

他引用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变革来论证这一点。

他告诉我们,文化是一个国家繁荣和生生不息的根基。

只有保持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才能保持民族的精神血脉。

他认为传统文化不是被所谓的现代文明所淹没,而是能够与之共存的。

在他看来,只有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才能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并引领国家走向繁荣。

金一南的言论也涉及到了年轻一代的教育。

他呼吁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他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个人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他鼓励年轻人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跨越传统和现实的鸿沟,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

金一南的演讲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让人无法忘怀。

他在演讲中的真诚和热情使人们感受到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他的每一个观点和言论都让人们深思,并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六个细节:听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讲
故事
113个人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我觉得党就跟一个婴儿一样:有的婴儿一出生了白白胖胖,大家说小家伙前途无量,而中国共产党却是一个早产儿,弱弱的,能长多大谁都不知道。

当年参加一大的13个人(一共12名代表,包惠僧受陈独秀个人委托出席了一大),一开完会走走散散,各奔东西:1922年陈公博脱党,1923年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脱党,1924年周佛海脱党,1927年包惠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已经被党开除,1938年张国焘被党开除,十三个人半数以上出问题了。

其中陈公博、周佛海当了大汉奸,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判处死刑;张国焘,中共一大执行主席,亲口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最后在国民党军统戴笠手下当了一个特务。

我有个比喻,历史有时候就好像别人就给你买彩票一样,你毫不在意把彩票撕了,等到兑奖那天发现中了大奖,再去纸篓找,却发现撕的太碎,再也兑不了奖了。

13个代表中有4人在革命中牺牲了,一直从头走到尾的只有两个人,毛泽东和董必武。

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是在开国大典时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说的,而是在1929年底,革命最为艰难的时候说的。

中国革命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从失败走向胜利。

有的人看到了才相信,但
有的人因为内心相信,去用一生去实现,去最终看见。

这就是信仰。

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心灵鸡汤、励志书籍,我说要讲“成功学”的话,中国共产党是最大一门成功学。

中国革命从来不被人看好,中国共产党不被人看好,中国道路从来不被人看好。

预言我们崩溃、预言我们解体、预言我们出大问题的比比皆是,但这个国家一直在前进,就沿这条道路一直在前进,直到今天有了这样辉煌的成果,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有韧性的。

2朱老总的“三天总指挥”南昌起义中,朱德并不是部队领导成员。

在广东三河坝,朱德接受任务,在三河坝殿后三天三夜,朱德也就当了这“三天总指挥”,带领两千多人,在付出伤亡五六百人的代价后,完成任务。

没想到,主力军却全军覆没,本来是殿后的2000多人成了部队仅存的力量,朱德带领大家回到井冈山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跑了,仅剩800人。

这800人跟着朱德,这800人是丢了魂的队伍,朱老总给他们一个魂。

陈毅后来讲,朱总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低落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光明前途,这是总司令的伟大,我们讲什么叫力挽狂澜,这就叫力挽狂澜。

这支800人队伍里面没有几个人,想到22年之后百万雄师过大江,但每一个自愿留下来的人从朱德身上都感受到了革命一定胜利的信念。

我们从来不反对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但从来不能排除领导者意志是中流砥柱,没有中流砥柱,只有随波逐流。

你看朱德,
关键时刻中流砥柱,“队伍不要溃散,不要散伙,一定要干到底!”3历史教授的言论自由我们经常讲和平演变,我看很大程度是自我演变,自我颠覆!一个人民大学搞历史的教授认为,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甚至现在很多学者都认同这个观点。

我说,民国时期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中国任人宰割。

你不能以为你青春时期是在民国度过的,就认为那是最好的时期。

当时姜文就不满意了,发了一条微博:“民国时期最好的,我怎么不知道了?”然后这个人民大学教授就给姜文的微博下面评论:“姜文,你的片子在民国时期都能播啊,没有电影审查把你卡住。

”很快就有网友回复:“民国没有电影审查吗?1929年民国电影审查制度、1935年民国电影审查制度没有吗?”然后这个历史教授又回了:“起码我们知识分子在民国时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国保找我们谈话啊。

”网友回复:“闻一多怎么死的?李公朴谁杀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今天才是最好的时期!你天天在大学里骂共产党,你还当着教授,谁也没拿你怎么着!今天是最好的时期!”4李光耀为何学汉语1950年9月15号美军仁川登陆后,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专程从美国飞到日本与麦克阿瑟会谈,讨论中国人会不会干预朝鲜。

麦克阿瑟说,中国不会干预,你看看中国那糟糕透顶的历史,一百年来没打赢过谁,放心。

所以杜鲁门是心满意足的回去。

所以10月7号不是麦克阿瑟,而是杜
鲁门下下令美军越过三八线。

10月8号毛泽东主席下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中美两国朝鲜半岛迎头相撞,中国在整个朝鲜战争显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顽强的防御能力。

朝鲜战争让西方国家看到,中国已成为可怕的对手,她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洗礼。

从历史长河上看,1949年新中国成立,对国民党政权的胜利还不足以昭示我们建设强大国家的决心,以及共产党政权在全世界华人心目中的合理性合法性,我们需要上对外战争的胜利。

不期而遇,战争来了,我没躲过去,我们迎上去了。

我们出境作战过鸭绿江,在全世界华人心目中确立了新中国政权的合理性合法性。

为什么这么说,这有什么逻辑联系?新加坡的李光耀,朝鲜战争期间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

李光耀后来回忆,当时他出入西欧海关时,海关的官员对他这个华人学生无不肃然起敬,因为华人正在朝鲜跟联合国军打仗,打得美军步步后退。

李光耀说他由此下决心学华语。

李光耀当年20出头了华语一踏糊涂,受到的是西方教育从来没有想过学汉语,而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却促使李光耀学好了汉语,你说什么样的逻辑关系?5华阳礁官兵的挥手2010年我登上了祖国南海的华阳礁,守礁官兵说,金教授你来了就多待一会儿,中午吃过饭再走,我们给你炒青菜豆芽吃。

要知道当时所有的供给都是靠交通艇一点点运上去的,包括蔬菜和淡水。

我说,我们
有严格规定必须返回军舰,不许消耗官兵的任何补给。

由于暗礁的缘故,军舰无法靠岸,必须乘坐交通艇往返,当我们返回的时候,官兵列队欢送,小艇越来越远,官兵跳在水里还送,刚开始水深齐腰,走到最后海平面水深齐颈,我们的视野里还一排脑袋,这样举手送别。

七年后的现在,我国的填海造陆技术可以说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

当年涨潮时都会被淹没的华阳礁现在有26万平方米,比原来扩大了300倍。

还有永暑礁,现在已经变成了永暑岛,283万平方米,比原来扩大了347倍,永暑岛上3000米飞机跑道、深水港、商店、超市、邮局、银行一应俱全,条件已经大为改善。

6末代港督谈港独香港必须去殖民化。

小平同志过去讲,香港问题就是一句话——“一点都软不得”。

共产党为什么胜利?共产党绝不是妥协团体,而是战斗团体,这是我们力量的来源。

去年11月,我在香港讲学,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也来了。

来干什么?灭独来了!1997年他离开香港时,给我们留了很多暗钉子暗哨,弄得我们很多事情不好办,被我们领导同志称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对于去年香港的宣誓风波,彭定康讲:“宣誓是非常严肃的事,变成学生玩的游戏是不对的,其中危险在于港独注定要引发中国方面反弹,是适得其反的效果。

他们应该谈论治理和民主问题,独立是不可能的,应该认识到,假装存在独立的可能性是危险的!”彭定康知道危险在哪里。

他对港独分子说,“你们旗
帜就是治理和民主,今天搞港独,不但大陆百分之百反对,香港大多数也反对,自我孤立,搞偏了!”我说那一帮家伙在做梦呢,我在香港看他们自己画的香港国地盘,还画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好大一块!我说你们这帮港独分子真敢做梦,彭定康连梦都不敢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