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工厂加工有机肥料的先进技术横式
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

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有机肥是生活垃圾、农产品废弃物等天然资源的厌氧发酵加压处理和化学合成而成的肥料,具有保持土壤活性,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作物产量等多种优点。
为了实现有机肥提质增效,现有多种技术模式可供选择,其中主要包括杂交微生物技术模式、纯化有机肥技术模式和无腐植酸有机肥技术模式等。
一、杂交微生物技术模式杂交微生物技术模式是通过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质的迅速分解和厌氧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厌氧发酵,进行生物转化,制成高效有机肥的一种技术模式。
常用的好氧微生物有拟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
而厌氧微生物主要是利用肠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
在杂交微生物技术模式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分解和发酵过程中相互作用,加速了有机质的降解和氮、磷、钾等养分的矿化,进而大大提高了有机肥的肥效。
在实际应用中,杂交微生物技术模式的主要步骤包括添加微生物菌剂、反复翻堆、保湿等。
首先,将适当的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加入原料堆中,利用其代谢作用,加速原料的有机分解和发酵。
其次,通过定期翻堆的方式使堆体内部温度均匀,进一步加速有机质的降解与转化,有利于生成肥效更高的有机肥。
最后,在堆体降解转化过程中,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碳氮比例合适的原料,以维持菌群较好的活性,最终制得高效有机肥。
纯化有机肥技术模式是通过经过高温烘干、热压或者筛分等手段,去除有机肥中的杂质和水分,提高有机肥的肥效和可溶性,制得高纯度的有机肥的一种技术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纯化有机肥技术模式的主要步骤包括原料筛选、预处理、高温烘干、热压、筛分等。
首先,选择优质的有机原料进行筛选和分类,以确保制得的有机肥具有较好的肥效和可溶性。
其次,通过预处理,对原料进行部分混合和粉碎等处理,为后续的处理步骤提供更佳的条件。
最后,在经过高温烘干、热压和筛分等步骤后,制得高纯度的有机肥。
三、无腐植酸有机肥技术模式无腐植酸有机肥技术模式是通过去除有机肥中的腐植酸,以提高有机肥的溶解度和营养价值的一种技术模式。
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

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手段,提高有机肥品质,进而提高有机肥的施用效果和农业生产效益的一种技术模式。
有机肥是指以动植物废弃物、农田秸秆、农畜禽粪便等为原料,通过发酵、堆肥等处理方法制成的肥料。
在农业生产中,有机肥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和植物营养补充。
由于原料的差异和加工工艺的不同,有机肥的品质存在较大的差异。
而有机肥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施用效果和农业生产效益。
为了提高有机肥的品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技术模式。
选择优质原料。
优质的原料是制造优质有机肥的基础。
优质原料应具备以下特点:富含养分,如氮、磷、钾等;含有适量的有机物质,如腐殖质和有机碳等;不含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以免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
优质原料的选择是有机肥提质增效的重要环节。
合理调配原料比例。
不同原料含有的养分和有机物质的含量是不同的,通过合理的比例调配,可以充分发挥各种原料的优势,达到优化有机肥品质的目的。
在原料中添加富含磷、钾的废弃物,可以提高有机肥的磷、钾含量,从而增强其施用效果。
科学控制发酵时间和条件。
发酵是制造有机肥的重要过程,可以使原料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有机酸、有机氮等可供植物利用的养分。
发酵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对有机肥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需要根据原料的性质和发酵方法,科学控制发酵时间和条件,使有机肥充分发酵,养分含量达到最佳。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有机肥的品质提高后,为了达到更好的施用效果,可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养分需求和作物生长需求,将有机肥与化肥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合施用的一种施肥方式。
通过合理配比,可以充分利用有机肥和化肥的优势,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通过选择优质原料、合理调配原料比例、科学控制发酵时间和条件,并结合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有机肥的品质,进而提高有机肥的施用效果和农业生产效益。
这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百科知识—有机肥制造工艺技术的概述新工艺制造三大部分介绍

有机肥制造工艺技术的概述新工艺制造三大部分介绍我国有机肥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定型的生产工艺技术,当前主要有两种工艺:一是由饲料生产过渡来的挤出造粒工艺,二是由化肥生产借鉴来的圆盘造粒工艺.新工艺主要制造由三大部分构成,混捏工艺,造粒、抛圆工艺还有增强剂技术。
一、目前国内有机肥生产工艺的基本状况我国有机肥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定型的生产工艺技术,当前主要有两种工艺:一是由饲料生产过渡来的挤出造粒工艺,二是由化肥生产借鉴来的圆盘造粒工艺,两种工艺的主要优缺点如下:1、挤出造粒主要优点是原料含水率低,产品干燥容易,挤出密度大,肥粒强度高。
其主要缺点是挤出肥料为柱状,机播困难,不受欢迎。
另外还有产量小,易损件费用高等问题。
2、圆盘造粒优点是产品为圆粒,适宜机播,产量相对较高。
缺点是大小返料不可避免,目的产品产率低,圆盘造粒时水分加入量大(通常为30-50%),因此烘干难,烘干费用高,烘干氮损失大。
圆盘造粒工艺尽管存在很多弊端,仍然是目前国内的主导工艺。
因此说有机肥制造技术的创新势在必行。
二、有机肥制造工艺技术的概述集挤出造粒和圆盘造粒之所长,避二者之所短面创造出的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肥制造新工艺技术。
主要技术特点是:1、一步能直接制造出球形颗粒,无大小不返料,成球率大于95%,因而生产费用低,适宜机播。
2、对原料水分要求低(平均10-20%),烘干及后处理容易,烘干费用低。
由于可以用低温烘干或晾干,因此不会影响生物菌肥的菌活数。
3、湿法造粒,易损件磨损小,费用低。
4、成功地解决了绿色肥料配方中尿素含量较高时粘盘的难题。
5、对有机肥料造粒时的各种物料有广泛的适应性。
三、新工艺主要制造由三大部分构成[混捏工艺]1、对各种物料,增强剂起到高效分散的功能。
2、是增强剂与物料的反应强。
3、对有机物料改性、减小塑性、增加密度、有利于造粒,并能减少机械磨损。
[造粒、抛圆工艺]这是本工艺的核心,为专利技术,将混捏好的物料一次滚制成圆球,无返料,效率高,强度好。
有机肥加工使用新技术

有机肥加工使用新技术传统有机肥加工方法是将畜粪便收集,人工进行堆沤;70年代,意大利等国研究并应用烘干法处理鸡粪,80年代末我国引进该方法;近年来,各国研究用高新技术处理畜粪便加工有机肥,美国、芬兰、日本研制出生物发酵法。
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在复合菌剂研究和肥料试验基础上,于1996年引进开发生物型快速发酵腐熟,工厂化生产活性有机肥技术,研制生产出蔬菜、果树、花卉等系列有机肥,对促进作物增产,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农作物品质等收到良好的效果。
1有机肥加工技术1.1塔式发酵加工工艺该工艺加工过程以禽粪原料,接种微生物发酵菌剂,搅拌均匀后经输送设备提升到塔式发酵仓内,在塔内翻动、通氧,快速发酵除臭、脱水,通风干燥形成商品有机肥。
该有机肥加工工艺的主要设备有发酵塔、搅拌机、推动系统、热风炉、皮带或料斗输送系统、圆筒筛、粉碎机、电控系统等。
1.2移动翻抛发酵加工工艺该工艺是在温室式发酵车间内,沿轨道连续翻动拌好菌剂的禽粪便从发酵车间一端进入,出来时变为发酵好的有机肥,直接进入干燥设备脱水,成为商品有机肥。
该生产工艺充分利用光能、发酵热,设备简单,运转成本低。
其主要设备有翻抛机、温室、干燥筒、翻斗车等。
同传统有机肥加工方法相比,有机肥快速发酵加工工艺有如下特点:①发酵时间短。
首先采用工厂化发酵工艺,接种高效活性菌剂,使微生物快速形成优势菌,缩短发酵时间,加速脱臭,一般2~3天即可完成脱臭腐熟,而农家肥常规堆沤,夏天需15~20天,冬天需2~3个月。
②能耗低。
该发酵工艺利用生物热可蒸发大量水分,低耗能,省煤、省电、劳动强度小,能较好控制发酵湿度,减少有效态物质的损失。
③环境污染小,采用封闭设备,加强工厂化生产的可控性,减少蚊蝇寄生源的裸露。
有机肥新型生产加工工艺介绍

有机肥新型生产加工工艺介绍有机肥是一种通过利用有机废弃物和生物资源来生产的肥料,具有环保、无毒、无害、无残留等优点。
随着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肥的生产和加工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新型的有机肥生产加工工艺。
首先,有机肥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
首先是原料的选择和准备,有机肥的原料包括农作物秸秆、兽粪、废弃物、菌渣等。
其中,农作物秸秆是最常见的原料,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肥料特性。
兽粪和废弃物可以通过发酵处理来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接下来是发酵过程,通过将原料进行发酵处理,可以提高有机肥的肥料效果。
发酵过程一般分为两个步骤:初级发酵和二次发酵。
初级发酵是将原料和一定比例的有机氮源放入堆肥池中,在适当的湿度和通风条件下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有机物质逐渐分解,产生一系列有机酸和微生物。
初级发酵时间通常为7天左右。
然后是二次发酵,将初级发酵的堆肥转移到二次发酵器中,进行进一步的发酵处理。
这一步骤可以提高堆肥的稳定性和肥料效果。
在二次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水分和通风等条件,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生长。
二次发酵的时间通常为15-20天。
最后是混合和包装,将二次发酵后的有机肥和其它辅助添加剂进行混合,以调整肥料的营养成分和肥效。
混合过程需要注意控制各种添加剂的比例和添加量,以确保有机肥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混合完毕后,将有机肥进行包装,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机肥包装材料有纸袋、编织袋等。
总结起来,新型的有机肥生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的选择和准备、发酵过程、混合和包装等步骤。
通过科学合理地控制每个步骤的条件和操作,可以提高有机肥的质量和肥料效果,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
此外,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有机肥的生产和加工工艺还将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

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有机肥的质量和效益,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包括有机肥原料的选择与配比、有效微生物的添加、发酵和熟化过程的控制、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施肥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进行详细介绍。
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中的有机肥原料选择与配比非常关键。
有机肥原料可以包括农艺废弃物、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
在选择有机肥原料时,要考虑其养分含量和稳定性。
养分含量高的原料可以提高有机肥的肥效,稳定性好的原料可以减少发酵过程中的气味和杂质。
有机肥原料的配比也需要合理,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来确定不同比例的原料进行混合,以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
有效微生物的添加是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中的重要环节。
有效微生物可以促进有机肥的分解和转化,提高有机肥的肥效。
常见的有效微生物有嗜热菌、嗜冷菌等,可以通过购买相应的微生物制剂进行投入。
在添加有效微生物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投入量和添加时间,以保证微生物的活性和存活率。
发酵和熟化过程的控制也是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中的关键环节。
发酵和熟化是有机肥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可以有效降解原料中的有害物质、消除异味,并提高肥料中的养分含量。
在发酵和熟化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气等参数,以保持适宜的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物分解速度。
还可以通过堆肥转堆、翻堆等方式增加氧气供应,促进发酵和熟化的进行。
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模式中的施肥机械化也是关键措施之一。
传统的有机肥施肥方式往往需要大量人工,在施肥效率和质量上存在一定问题。
而采用机械化施肥可以提高施肥的效率和精度,减少肥料的损失和浪费。
常见的施肥机械包括有机肥施肥车、喷施机等,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要和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精确施肥。
有机肥生产技术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策略探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教育也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要适应新的变化,采取创新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互联网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在线课程、教学视频、学习网站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设计有趣、生动的课堂活动。
互联网还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通,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的教学工具和平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游戏、数学软件等工具来设计数学学习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作业平台来组织学生做作业,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与家长和社区的力量结合起来,形成“互联网+教育+家庭+社区”的合力。
互联网可以提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平台,家长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反馈。
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联系社区资源,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或实践指导,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探索创新的策略。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教学工具和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数据分析和评估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与家长和社区形成合力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通过这些创新策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生物有机肥工厂化生产技术

生物有机肥工厂化生产技术生物有机肥作为一种微生物肥料,需要符合国家标准NY884-2012.简言之,就是在有机肥的基础上添加了生物功能菌,使肥料中的活菌,比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东样芽孢杆菌等,每克的含量达到2000万以上即可。
一、生产原料生物有机肥生产的原料主要有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
也可用泥炭、肥土等作原料。
二、菌种用于生物有机肥生产的菌种,首先必须具备对固体有机物发酵的性能,即能通过发酵作用使有机废物腐熟、除臭和干燥。
目前用于固体有机物发酵的菌种有:丝状真菌(Fial mentous Fungi)、担子菌(Bsidiomycetes)、酵母菌(Yeasts)、放线菌(Actinomycetes),也可采用光合作用细菌与上述的一些菌种制成发酵剂,用于固体有机废弃物的发酵。
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包括:适用于原料降解腐熟去臭的菌、纤维分解菌、半纤维分解菌,尤其是木质素分解菌以及高温发酵菌等,固氮微生物、解磷微生物以及芽孢杆菌。
三、配料技术配料因原料来源、发酵方法、微生物种类和设备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配料的一般原则是:在总物料中的有机质含量应高于30%,最好在50%~70%;碳氮比为(30~35):1,腐熟后达到(15~20):1;pH值为6~7.5;水分含量控制在50%左右为宜,但加菌发酵时水分含量可调节到50%~70%。
具体配方因有机物料成分来源而定。
四、发酵腐熟方法有机物料发酵腐熟的方法及其效果与所采用的发酵工艺和设备紧密相关,一般包括以下3种1、平地堆置发解法。
在发酵棚中将调配好的原料堆成宽2m,高1.5m的长堆,视温度进行翻堆。
2、发酵槽发酵法。
一般发排槽内长6~10m、宽6m,高2m,若干个发酵槽排列组合,置于封间或半封闭的发酵房中,每槽底部埋设1.5mm的通气管,物料填入后用高压送风机定时强制通风,以保持槽内通气良好,促进好气微生物迅速繁殖,使用铲装车专用工具定期翻堆,每3天翻堆一次,经过25~30d发酵,温度由最高时的70~80℃逐步下降至稳定,即已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工厂化加工有机肥料的先进技术横式国外工厂化加工有机肥时间比较早,总结形成了许多成熟的技术模式;国内工厂化加工有机肥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各种新工艺层出不穷。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工艺模式是否先进实用,决定着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国内加工有机肥料的先进技术模式一、堆腐加工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也叫堆肥,堆腐加工有机肥料是最常用的有机肥料加工办法。
堆肥过程是微生物把大分子有机废弃物分解成无机物和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完成堆肥过程的微生物是土壤和有机原料中本来就有的,堆肥初期细菌和酵母菌占优势,堆肥后期真菌和放线菌占优势。
细菌有需氧性的形成孢子的杆菌属,还有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等);典型的真菌有曲菌、镰刀菌、青霉菌和酒曲菌等属;放线菌有链丝菌、诺卡氏菌和小单孢子菌等属。
用作堆肥的废弃物的化学成分由于这些微生物的活动而发生改变,糖和淀粉最容易被微生物利用,类脂物或脂肪的抗降解作用不大,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有中等的抗降解作用,木质素的抗降解作用最大。
有机物经堆制后所形成的腐殖质既是土壤改良剂,也是优质肥料。
堆肥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热温度可达50〜55°C,能杀灭垃圾、粪便中的病菌、虫卵和蝇蛆。
中国古代在农事活动中已使用堆肥法,真正对堆肥技术进行科学探讨始于1920年,英国的霍华德在印度把牲畜粪便、树叶、垃圾等放入土坑,贮存6个月,进行厌氧发酵。
同年,意大利人G.G.贝卡里也向政府申报专利,他堆肥的方法同霍华德相似,只是不用土坑而用混凝土堆肥坑。
经过几千年发展,世界各地形成不同的堆肥模式,总结出丰富的堆肥经验。
(一)自然堆腐加工有机肥料1.倒堆法选择距水源较近,运输方便的地方,首先把地面捶实,然后于底部铺上一层干细土或草碳,或在地面建各种用于堆肥的设施,如水泥池、发酵床等。
再在上面堆积各种用于堆肥的有机废弃物和发酵调节物质,在肥堆表面覆盖一层泥或盖一层塑料薄膜。
当发酵堆的温度上升55°C以后,用机械或人工倒堆,使堆体温度降低下来,把边缘腐熟不好的材料与内部的材料混合均匀,重新堆起。
倒堆一般进行2〜3次,等堆肥的温度恒定下来,不再进行倒堆。
2.通气法通气法也是在地面堆积各种有机废弃物和发酵调节物质,使其发酵加工成有机肥料。
通气法发酵原理与倒堆法一样,不同的是通气法用通气替代了倒堆,减轻倒堆的工作量。
通气法也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许多方法。
埋秸秆捆畜禽粪便加人秸秆末或木屑及其它调节物质,在地面或堆肥设施内堆积;堆积的过程中在肥堆中间埋人捆成直径在20cm左右的玉米秸秆捆,埋入秸秆捆的数量根据堆的大小而定,一般捆与捆之间的距离在lm左右。
有机物在发酵过程中通过秸秆捆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使有机废弃物发酵腐熟成有机肥料。
放竹竿将畜禽粪便加人秸秆末或木屑及其它调节物质混合铺在地面,厚度为10〜20cm,在平面上每隔lm放上两根直径为10〜15cm 的竹竿,在竹竿中部竖起两根竹竿,然后均匀地堆撒80〜100cm厚的秸秆末和粪便为一层。
逐层堆成底宽4m、顶宽1〜1.5m、高2m、长度视情况而定的肥堆。
然后用泥抹面,厚约2〜3cm,两天后抽出竹竿。
竿孔留作肥堆通风供氧。
在夏、秋季竿孔需用纱布封好,用泥固定以防止生蛆。
肥堆在夏、秋季约20d左右即可腐熟使用,冬季一般需延长10d。
(二)机械化设施化堆腐加工有机肥料1.倒池法选择远离居民区、水电条件方便的地点,修建7个以上并排在一起、三面围起来一面开口没有顶的水泥池子,池子高2m左右、长5m 左右,宽比选购的铲车宽lm左右,池子间连接的墙是带孔的。
把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发酵菌剂和发酵调节物质先堆在第一个池子当中,隔一到两天再从第一个池子用铲车把发酵物料倒到第二个池子当中,再隔一到两天再从第二个池子用铲车倒到第三个池子当中,依次类推,发酵物料从第一个池子倒到第七个池子,基本发酵腐熟成有机肥料。
2.倒堆法将畜禽II便加入秸秆末或木屑及其它调节物质堆在大的厂房内或露天的水泥地面上,当肥堆温度升到55C时,用铲车或推土机倒堆,经过几次倒堆后,有机物料基本发酵腐熟成有机肥料。
3.长拔法购买专门用于翻堆的机械(见图7-1),将畜禽粪便加入秸秆末或木屑及其它调节物质混合均均匀,在大的场房内或露天的水泥地面上,根据翻堆机的宽度与高度,把发酵原料堆成一定宽度与髙度的长条形堆,当肥堆温度升到55°C时,开动翻堆机从条垛头翻动到尾。
定期翻动,使有机物料基发酵腐熟成有机肥料。
4.发酵床法在加工有机肥料的场房内的地面铺设支架,再在架上铺上木板,将畜禽粪便加入秸秆末或屑及其它调节物质混合均均匀,堆在木板上面,通过木板下面自然通风或者向木板下面鼓风,使有机物料自然发酵腐熟。
中间如果温度过高,可以用铲车进行翻堆。
5.管道鼓气在地面或者发酵设施的底层铺设管道,管道上有通气孔,再在铺有管道地面上堆积畜禽粪便、秸秆末或木屑及其它调节物质,每天用鼓风机向通气管道内鼓风,为有机物发酵供氧。
可以在肥堆中插入探头,实时检测发酵物料的氧气含量,通过计算机可控制控制鼓风机开关,实现自动供氧,调控发酵进程。
(三)堆腐与污水处理相结合在大规模生猪养殖场内,不可避免地产生粪便与粪水,粪便与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直接用做肥料与灌溉,会危害作物的生长。
把粪便加人其它有机物料,再加人粪水进行堆肥,既解决猪场粪水污染环境,又可以加工出髙质量的有机肥料。
具体方法如下。
猪场排污方式改造如果猪场粪便排放方式是水冲粪,要对猪舍进行改造,改水冲粪为干清粪,猪粪清理完后的粪渣可以改用水冲,这样可以减少猪场的粪水排放量。
1.建设堆肥场与粪水收集池在猪舍下风头挑选一空地作为堆肥场地,并在堆肥场建立猪粪水收集池,收集猪舍排出的粪水。
2.长垅堆肥收集木屑、蘑菇渣、作物秸秆末等有容易吸水的有机物料,掺入猪粪、微生物菌种等,混合均匀,在堆肥场地内堆成三角形长垅,垅的长度根据堆肥场地大小而定,宽度应与物料翻抛机宽度而定。
在有机肥加工原料堆成的长垅中间用机械开沟,再用污染水泵抽取收集池收集的猪舍排出粪水,浇到肥料开好的沟中,使物料吸足水分但不能使粪水流出,再用混好的物料把灌满粪水的沟盖严。
利用三角形长垄堆肥的特殊造型,使大量较低温度的空气进入高温堆肥中,在与大量的微生物菌体和物料(包括水分)进行接触过程中,变成较热空气而上升,从堆肥的顶部排入空中,由于热空气上升能带走大量的水分,这就是所谓的烟函效应原理,合理调控堆肥中的废水含水率,提供优良生物菌种,保持堆肥长期处于髙温阶段,就可以处理大量养猪场的有害废水,而废水中大量的有害物质,在堆肥中经过微生物菌群的降解后,成为无害化或有机肥料中的重要物质。
当发酵温度达到55C财,用翻拋机对肥堆进行翻动;当夏季水分蒸发量较大,肥堆水分不足时,可以在物料堆成的长垅上继续开沟,继续用污水泵灌人猪舍II水,调控物料的水分含量在50%。
微生物在进行高温堆肥发酵处理粪便和废渣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所产生的热能来处理废水,实现养猪场粪便废渣、废水生物堆肥综合处理后零排放。
二、卧式发酵国内近几年工厂化加工有机肥料技术发展很快,出现了大量有机肥料加工工艺,目前在国内应用最多是卧式发酵。
卧式发酵也叫槽式发酵,各地也坯有其它的叫法,其建设过程与发酵方法如下。
选擇远离居民区、有电条件的地方建立堆肥场。
在场内建设发酵车间,发酵车间的顶为阳光板,屋架要进行防腐防锈处理,车间大小根据发酵槽的大小与多少而定,发酵车间走向在北方寒冷地区一定为东西走向,在南方温暖地区根据地面情况而定。
在发酵车间内建发酵槽,先砌两个高1.5m左右,长60〜80m左右的墙,两墙之间的距离10m左右,在墙上铺设导轨,再在导轨上架翻拋机。
将畜禽粪便调理剂和微生物菌剂按比例用进料车直接送入发酵车间,然后定期使用卧式移动翻拋机对物料进行翻拋搅拌。
发酵槽的一端为腐熟物料出口,另一端是发酵原料的入口,与原料堆积场相接;发酵槽可为若干个,平行布置,在各发酵槽的端部横向装有导轨,通过导轨翻拋机可以在不同发酵槽间转换;各种发酵原料从车间进料口一端进去,从发酵车间的出料口一端出来,就发酵腐熟成有机肥料。
卧式发酵的核心设备是翻抛机,各地开发出各种类型的翻拋机,翻抛搅拌形式有旋耕机式、螺旋式、链轨式等形卧式发酵工艺之所以在全国发展很快主要是该工艺有以下特点:①卧式发酵工艺使进料、配料、搅拌和通气四道工序在翻抛过程中一次完成,简化了工艺流程,实现了工业化连续生产②通过阳光板采温,减少了产品烘干的工序,降低了能耗,并减少了由于烘干过程生的废气污染;③设备造价低,操作简单,维修方便;④生产运行成本低。
第二节国外工厂化加工有机肥料的先进技术模式国外工厂化加工有机肥料的时间比较长,各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总结出一些较为成功的技术模式,并在生产中广泛使用。
一、德国沼气发酵在养殖场周围建设大的沼气发酵池。
把牛粪尿、猪粪尿等用刮板刮到一个池中,再用污水泵抽到沼气发酵池,厌氧发酵。
在用肥季节,通过阀门把沼气发酵池中的粪污水打入喷肥车的贮粪箱中,把粪污水拉到田间,直接喷洒到田间。
这一技术模式的优点是处理粪便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成本较低。
缺点是畜禽养殖量要有与其配套的农田面积,一般一头牛必需配套有lhm2农田;必须有专门的洒粪车用来喷洒粪污。
二、意大利鸡粪快速加工有机肥料(一)工艺过程对鸡舍进行改造改养鸡方式为生物发酵床养鸡,即鸡粪不是每天都清运,而是对鸡舍进行改造,先在鸡舍下面铺一层草炭、锯末等吸附性比较强的物料,再在物料上撒上微生物菌剂,再在上面建铁栅栏,在铁栅栏上养鸡,鸡粪尿通过铁栅栏掉在吸附物料上面,每年清运鸡粪一次。
鸡粪尿在鸡舍内经过微生物的作用缓慢发酵,出鸡舍时基本巳发酵腐熟。
快速膨化烘干鸡粪从鸡舍清运出来后,直接运到有机肥料加工厂,传送到烘干筒内,通入高温空气,快速烘干膨化。
粉碎造粒烘干膨化后的鸡粪,经过粉碎,然后挤压成柱状颗粒,就成为有机肥料成品。
(二)特点(1)降低了建厂投资从源头上对原料进行处理,改工厂发酵为在鸡舍进行发酵,一是减少了工厂发酵的设施,降低了建设有机肥料厂的投资;二是鸡粪尿在鸡舍内发酵,产生发酵热,有利于提高鸡舍的温度,这在冬季比较冷的地方有利于鸡的生长。
⑵极大的缩短了工厂加工的时间鸡粪在鸡舍基本上已充分发酵,减少了鸡粪在工厂发酵这一重要环节,直接进行烘干膨化,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髙了加工效率,对于工厂来讲,缩短加工时间可明显的降低生产成本^⑶提高了有机肥料使用效果鸡粪发酵、烘干后再进行粉碎造粒,使用到田间后遇水后膨胀成粉末,增加了与土壤接触的面积,有利于作物吸收养分。
三、日本餐厨垃圾快速堆肥技术(一)工艺过程一次快速发酵蔬菜加工的下脚料、食堂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收集装人快速发酵箱内,加入微生物发酵菌剂,调节温度,在发酵箱内经过90min后完成一次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