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定稿版
患者安全管理情况汇报

患者安全管理情况汇报近年来,我院一直致力于提升患者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措施,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得到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
现将我院患者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患者信息管理。
我院建立了完善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对患者信息进行严格保密,确保患者隐私权不受侵犯。
同时,我们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诊疗方案等进行全面记录,为医疗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二、医疗过程安全管理。
在医疗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手卫生、用药安全、手术安全等各项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过程中不发生感染、误诊、误治等意外事件。
同时,我们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三、患者权益保障。
我院建立了健全的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对患者的投诉和意见进行认真对待,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加强了医患沟通,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四、医疗质量管理。
我院建立了严格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对医疗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医疗质量的稳步提升。
同时,我们加强了医疗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五、安全文化建设。
我院积极倡导安全文化,加强了患者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宣传,提高了全院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我们建立了多种患者安全宣教活动,提高了患者对医疗安全的关注和自我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我院患者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不足和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希望各位医护人员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为患者安全健康保驾护航。
最新-患者安全文化现状与进展 精品

患者安全文化现状与进展摘要本文介绍患者安全文化的产生背景、概念、组成要素、测量工具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患者安全;安全文化;护理安全管理近年来,患者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医疗卫生行业的突出问题。
患者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而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保健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根本宗旨。
安全文化建设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差错及意外事件发生,建议医疗机构通过安全文化测评促进其现状的积极转变[1]。
本研究对患者安全文化及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为我国护理安全管理提供新的视角。
1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一词是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调查中提出来的,随后在高风险行业的安全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
由于其概念抽象且内涵复杂,目前学术界对安全文化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
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将安全文化定义为个人和群体的价值、态度、观念、能力及行为方式的产物,决定了对组织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的承诺,以及该组织的风格与熟练度。
美国卫生文化和卫生安全专家凯泽教授将安全文化定义为个人或机构行为的一种整体模式,以共同的信仰和价值为基础,不断努力,将服务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患者伤害降至最低[3]。
安全文化是将文化的所有内涵向以安全为目的的方向推进的一种统一的组织行为,以及机构内所有人员对待安全的共同态度、信仰和价值取向[4]。
不论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还是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都是根本。
2患者安全文化21患者安全文化的概念[5]于2003年将安全文化引入医院管理中,提出患者安全这一概念,即医护人员或医疗机构以共同的信仰和价值为基础,将服务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患者伤害降到最低。
其核心内涵可以理解为希波克拉底誓言无损于患者为先。
可以看出,安全文化就是将文化的所有内涵向以安全为目的推进的一种统一的组织行为[6]。
22患者安全文化提出的背景美国医学研究院在1999年发表的报告中指出美国每年因可预防性医疗错误导致44万~98万人死亡,居死亡原因的第八位,国家医疗总成本损失达170亿~290亿美元[7]。
2023世界患者安全日活动专题报告

2023世界患者安全日活动专题报告一、引言2023年世界患者安全日活动,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全球性盛会。
本次活动以“患者安全,关乎生命”为主题,旨在提高人们对患者安全的关注,倡导医疗行业各方共同努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患者安全已经成为一个跨国界的共同关切,并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来解决。
本文将在前期对患者安全日的活动背景做简要介绍后,深入探讨患者安全意识的全球问题,并结合个人观点,以期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
二、全球患者安全意识的提升在全球范围内,患者安全意识的提升已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
由于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增加。
患者权益意识的觉醒,也使得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对患者安全问题越发重视。
然而,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医疗水平和患者安全状况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患者安全成为了一个跨国界的共同挑战。
针对这一挑战,世界患者安全日活动作为一个国际性评台,为各国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机会,以此来推动全球患者安全意识的提升。
通过国际经验的共享和对话,各国医疗机构可以汲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探索和应用更加符合本国国情的患者安全管理模式,从而提升本国的患者安全水平。
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患者安全,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时代医疗安全所面临的挑战。
我认为未来世界患者安全日活动应该继续加强各国医疗领域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患者安全意识的提升,并持续为全球患者安全做出贡献。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健康医疗工作者,我深知患者安全对于医疗工作的重要性。
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医务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而提升患者安全意识对于医护人员的素质提升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参与世界患者安全日活动,我有机会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医疗工作者和患者代表,交流经验,学习先进的医疗管理理念和技术,这对于我自身的成长和医疗服务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病人安全问题现状及相关建议

塞皇!堡皇29g!塑!{中国医麓管理擂打卷荤9翔:慧凳314用)∞M年9月国内外病人安全问题现状及相关建议毛静馥∞吴国松①李会玲。
关t匍病人安全医疗机构建议中田分囊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一号1001—5329(2007)09—0056一02病人安全是在医疗过程中对于引起的不良结果或损害所采取的避免、预防与改善措施。
这些不良的结果或伤害包含了错误、偏差与意外。
‘由于近年来病人自主意识的不断提高.病人安全<P矧entsafe坷}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fWH01及欧美国家高度重视的课题。
关注病人安全.共创医患关系双赢局面,也就成为了现代医疗服务模式所追求的目标…。
2004年10月27口.世界卫生组织召集各国卫生部高级官员和医学专家在口内瓦共同发起“病人安全世界联盟”运动。
其目的在于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以确保病人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医疗差错致死人数已经越过了人类八大死亡原圜中排谊第八的数量陪.平均每10名病人中就有1名病人受医疗服务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妊疗服务中的不安全情况不但给病人带来了痛苦.还给政府公共卫生财政支出增加r负担.导致更多的经济损失.增强病人安生刻小容缓.1国外瘸人安全问曩现杖2001年.英国有超过l万的用药失误记录在案.引起I100倒死亡.美国有75万有记录的医疗失误,引起44.9万例死亡。
根据国际统计资料显示,每300例失误中就有1件是严重的,可能致命的不良事件.10%的入院病人遭受医疗过失.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例如.19981999年英国卫生部花于医疗过失的费用共计59亿英镑。
病人安全问题的直接后果就是病人伤残甚至死亡。
1984年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有3.8%的住院病人遇到医疗安全问题.其中.4.O%的病人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有70.O%的病人导致短期的伤残.有】4,0%的病人导致永久性伤残.有2.6%的病人导致死亡¨J。
1992年.美国人在C010rado州和Utah州研究发现了类似的结果.虽然程度不太一样:安全问题发生在3.7%的住院病人身上,其中,有166%的病人导致永久性残疾.有6.6%的病人导致死亡[6】。
我国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我国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研究现状及启示李远珍1ꎬ王聪智1ꎬ汪㊀苗1ꎬ张鸣明2(1.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ꎬ安徽㊀芜湖㊀241002ꎻ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ꎬ四川㊀成都㊀610041)㊀㊀摘要:㊀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是降低医疗错误发生率的重要举措之一ꎬ为促进患者安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ꎮ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医改的不断推进ꎬ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ꎮ本文阐述关于我国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研究现状ꎬ分析当前患者安全研究现状ꎬ为新形势下开展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ꎮ关键词:㊀患者参与安全ꎻ患者安全ꎻ主动参与中图分类号:R73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1-7550(2019)06-0130-03㊀基金项目: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护理教育分会教育科学基金项目(GJHLZ160043)ꎻ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4tszy020)㊀作者简介:李远珍(1965-)ꎬ女ꎬ学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护理质量管理和护理教育研究ꎮ㊀通讯作者:张鸣明ꎬE-mail:mingming-zhang@163.comꎮ㊀㊀患者参与患者安全(PatientsforpatientsafetyꎬPFPS)是WHO提出的患者安全项目ꎬ是指充分发挥患者的主体价值和核心作用ꎬ通过患者主动参与行为ꎬ帮助医务人员减少和避免各种医疗安全问题ꎬ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ꎬ提高服务质量ꎬ从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有序的发展[1]ꎮ1㊀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概述1.1㊀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提出㊀PFPS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ꎬ来源于患者权利运动的兴起ꎬ参与权被视为患者的最基本权利之一[2]ꎮ美国医学研究所在1999年发布 是人ꎬ孰能无错 的研究报告ꎬ这份报告引起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广泛思考与关注ꎮ患者参与患者安全(patientsforpatientsafetyꎬPFPS)是2005年WHO世界患者安全联盟倡导的患者安全的6个行动纲领之一[3]ꎮ旨在代表患者的心声ꎬ建立患者和患者安全提倡者㊁卫生保健人员㊁照顾者等多方参与的国际合作网络ꎬ倡导患者安全ꎬ协助医疗工作者减少和避免危害患者健康的一切医疗过失行为ꎮ2017年我国医院协会发布«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ꎬ 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patientsforpatientsafetyꎬPFPS)这一名词首次标准地出现在患者安全目标中[4]ꎮ1.2㊀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任务㊀通过借助国家政府部门㊁教育机构和私人组织及企业的支持ꎬ建立患者和患者安全倡导者㊁用户㊁卫生保健人员参与的国际网络ꎻ实施促进患者安全及相关文化的医患调查ꎻ协助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设计和评价在医院或国家卫生保健体系中患者积极参与的减少医疗过失的项目ꎻ为用户㊁患者及组织机构参与的更安全的卫生保健体系制定政策和指南ꎻ建立卫生保健用户项目咨询网络ꎬ以使需要在本国或本地区启动患者安全或倡导 患者为患者安全 哲学的国家提供支持与帮助ꎮPFPS具体的任务包括患者参与安全防护㊁参与不良事件报告㊁参与用药安全㊁参与诊治决策㊁参与健康管理[5]ꎮ1.3㊀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意义及重要性㊀PFPS项目的意义在于ꎬ患者参与和合作将有力推动WHO世界患者安全联盟项目的实施ꎻ患者的角色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主动性ꎬ目的在创建安全可靠㊁令人尊敬㊁对患者和卫生保健工作者富有同情心及具有人性化的卫生保健系统和服务ꎻ患者参与将促使卫生保健成为真正以患者为中心体系的实现ꎬ尤其在它故步自封或忽略更为安全的卫生保健同时ꎬ患者的参与更能促进其改善ꎮ2㊀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管理的国内研究现状2008年我国首次在«患者安全目标手册(2008)»当中增加了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ꎬ这是在患者安全目标中提出患者参与患者安全ꎬ可适用于不同等级的医疗卫生机构ꎮ主要包括:第一ꎬ指导患者在就医时提供真实病情和信息ꎬ并告诉患者信息对诊疗过程的重要性ꎬ提高患者对诊疗方案的理解ꎻ第二ꎬ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的疾病健康知识ꎻ第三ꎬ邀请患者参与管理医疗安全ꎬ尤其对于接受手术前和药物治疗时患者ꎻ第四ꎬ公开医院接待患者投诉的相关部门和方式[6]ꎮ2009年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修订«综合医院评价标准(修订稿)»和«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ꎬ包括医院功能与任务㊁病人安全目标㊁病人的服务㊁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㊁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㊁医院管理及医疗质量评价标准等七大部分[7]ꎮ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4-2015)明确指出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ꎬ构建患者安全文化[8]ꎮ2.1㊀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㊀影响PF ̄PS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ꎬ第一ꎬ患者自身因素:所患疾病㊁人口学特征㊁主观情感等是影响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ꎮ李娟等人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参与意愿不同ꎬ年龄大者更少关注自身健康[9]ꎮ许壁瑜等调查发现ꎬ手术患者比非手术患者更关心自身安全[10]ꎮ王冰寒等人通过调查615例住院患者ꎬ已婚的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更好ꎬ参与医疗保险的患者用药安全行为更好[11]ꎮ第二ꎬ外界客观因素:医护人员及医院的相关因素ꎮ杨汉喜等人调查发现护理人员的学历㊁职称㊁科室安全文化氛围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12]ꎮ王冰寒等人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态度得分越高和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呈现正相关[11]ꎮ2.2㊀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㊀近年来我国研究者对PFPS评价体系的构建也进行了初步探索ꎮ朱琴等人通过文献回顾㊁德尔菲法㊁专家小组讨论法及百分权重法筛选指标ꎬ确立PFPS质量评价指标体系ꎬ为评价患者参与自身安全提供了系统的评价工具[13]ꎮ叶旭春等人运用格拉泽传统扎根理论法ꎬ采取对34例出院或即将出院的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ꎬ分析并获得8个关于 互动式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主题ꎬ分别为 决策性㊁照护性㊁诉求性 信任㊁信息㊁沟通㊁支持 和 有利 ꎬ根据其不同临床情境ꎬ互动式参与患者安全的理论框架可促进PFPS管理的研究及实践具指导意义[14]ꎮ张露茜等人全面考察PFPS的影响因素和表现ꎬ通过文献分析法㊁专家咨询法和改良的德尔菲法咨询专家意见ꎬ修正指标评价体系ꎬ初步形成一套评价患者参与诊疗的指标体系[15]ꎬ最终确立了由6项一级指标㊁21项二级指标和9项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患者参与诊疗指标体系ꎮ2.3㊀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及效果评价的研究㊀我国部分研究者针对患者安全策略和效果评价进行了逐步探索ꎮ赵雪光等人通过患者自建信息本㊁主动意愿性访谈㊁健康小组交流学习心得ꎬ出院后进行随访及电话回访等方式ꎬ建立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管理模式不仅可在住院期间控制血糖ꎬ也能改善院外患者血糖状况[16]ꎮ管莉倩等人采用患者参与安全管理ꎬ在手术前访视患者告知手术目的㊁风险和相关信息ꎬ告诉术中使用高危药物和放置引流管等事项ꎬ术后3天内回视患者[17]ꎬ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可以能提高医疗服务透明度ꎬ提高手术安全性ꎬ降低术后并发症ꎮ邵志伟等人成立给药安全管理小组ꎬ开展护士安全教育ꎬ改善健康教育流程和查对流程提高患者参与给药积极性[18]ꎬ研究结果表明可有效预防和降低给药差错ꎮ梅思娟等人通过随机分组28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ꎬ患者参与PICC安全管理可提升自我效能水平ꎬ并且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9]ꎮ2.4㊀其他方面㊀部分研究者开展患者参与患者安全量表的编制ꎮ杨青美等人修订与评价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态度调查问卷ꎬ可用于评价医疗机构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水平[20]ꎮ王冰寒等人通过文献回顾法㊁半结构质性访谈法㊁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量表ꎬ用于检验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21]ꎮ除了一级研究之外ꎬ部分学者进行文献相关的二级研究ꎮ李雨璘等人针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进行系统评价ꎬ认为关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研究不多ꎬ仍然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验证患者不同参与方式的有效性ꎬ对于研究者来说今后的研究方向为PFPS后效果的评价[22]ꎮ孔淑贞等人分析2006-2016年发表关于我国PFPS的文献ꎬ发现目前关于参与患者安全主体大部分为患者(及照顾者)和医护人员为主ꎬ研究热点主要为医护患多方对PFPS的意愿㊁影响因素及患者参与方法㊁参与内容[23]ꎮ3㊀启示和展望目前PFPS得到了患者自身的重视ꎬ诊疗过程中患者和照顾者参与医疗安全有助于及时发现不良因素㊁可有效的避免医疗缺陷㊁保证医疗安全ꎬ增加医疗透明度[24-25]ꎮ通过初步文献回顾ꎬ对我国PF ̄PS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启示ꎮ我国缺乏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和探讨ꎬ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对PFPS模式进行了诸多探索ꎬ将PFPS纳入院内患者安全评审系统当中ꎮ英国设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基本标准ꎬ其中包括 参与度和信息 ꎬ通过以患者的经历为中心的评审方式ꎬ通过现场调查㊁询问就医经历㊁征收投诉和建议ꎬ从而对医院服务进行相关评价[26]ꎮ美国医院评审联合委员会作为发展最完善的医院评审体系之一ꎬ患者安全目标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ꎬ并将其作为医院患者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27]ꎮ除此之外ꎬ其他国家设置患者安全管理委员会:医院成立患者安全管理委员会ꎬ邀请患者或照顾者参加ꎬ为患者和照顾者提供发表自身意见和建议的渠道ꎬ通过患者和照顾者参与对医疗质量的监督和评价ꎬ以及医疗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ꎬ有利于促进医疗安全ꎬ提高医疗护理质量[28-29]ꎮ第一ꎬ我国医院可借鉴国外成熟PFPS模式ꎬ构建适合我国不同科室㊁不同等级医院的PFPS模式ꎮ第二ꎬ目前开展PFPS的研究主体为护士ꎬ而医生㊁药师及其他医务工作者都为PFPS的主导者ꎬ拓展PFPS研究的主体ꎬ构建全方位的医院PFPS体系ꎬ未来需要多方㊁多层面促进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相关研究ꎬ可进行大样本㊁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ꎬ为临床提供最佳循证依据ꎬ从而提出适用于不同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具体策略ꎮ第三ꎬ除了运用传统方式之外ꎬ可将智能手机终端运用于PFPS中ꎬ高效落实PFPSꎬ可逐步实现全程PFPS的效果评价ꎮ将互联网智能远程医疗㊁跟踪报道和全程健康管理融为一体ꎬ成为新时代下患者安全和健康管理新模式ꎮ第四ꎬ2008年我国已将 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纳入到«患者安全目标»实施细则当中ꎬ也作为«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评审指标之一ꎮ如将患者参与患者安全上升到规章制度或法律层面ꎬ更加具有实施效率ꎮ参考文献[1]㊀CATHYDꎬRACHELDꎬTERRYI.Patientsafety:acultureofopen ̄nessandsupportingstaff[J].Surgery(Oxford)ꎬ2018ꎬ36(9):509-514.[2]㊀ToErrIsHuman:BuildingaSaferHealthSystem[pressrelease].WashingtonꎬDC:InstituteofMedicine:1999.[3]㊀AUSTINHEALTH.Centerforpatientexperience[EB/OL].(2017-11-16)[2017-11-17].http//www.austin.org.au/page?ID=366.[4]㊀NATIONALHEALTHSERVICE.NHSnationalconstitution[EB/OL].(2017-07-08)[2017-11-15].http.http://www.princi ̄palsmonth.org/igx_temp/NHS_Constitution.pdf.[5]㊀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ꎬ2008.[9]㊀李娟ꎬ曾婷ꎬ杨静.患者参与自身医疗安全意愿及影响因素现状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ꎬ2014ꎬ20(9):60-62.[10]㊀许壁瑜ꎬ韩丹ꎬ梁雪莹ꎬ等.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现状调查.中华现代护理杂志ꎬ2010ꎬ16(24):2877-2880.[11]㊀王冰寒ꎬ张艳ꎬ颜巧元.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ꎬ2018ꎬ18(7):931-937. [12]㊀杨汉喜ꎬ陈红霞ꎬ陈燕燕ꎬ等.手外伤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ꎬ2016ꎬ16(10):1396-1400.[13]㊀朱琴ꎬ颜巧元.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ꎬ2018ꎬ53(5):587-591.[14]㊀叶旭春ꎬ刘朝杰ꎬ刘晓虹.基于扎根理论的互动式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论框架构建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ꎬ2014ꎬ49(6):645-649.[15]㊀张露茜ꎬ杨妮ꎬ闫京豫ꎬ等.患者参与诊疗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护理服务为切入点[J].中国医院ꎬ2018ꎬ22(11):24-27. [16]㊀赵雪光ꎬ胡睿ꎬ于艳艳ꎬ等.患者参与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 3C 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ꎬ2016ꎬ24(6):513-516.[17]㊀管莉倩ꎬ林红ꎬ龙小红.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ꎬ2014ꎬ35(10):1557-1558.[18]㊀邵志伟ꎬ周瑞红ꎬ周燕ꎬ等.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管理在预防临床给药差错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ꎬ2012ꎬ27(9):51-52. [19]㊀梅思娟.肿瘤患者参与PICC安全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ꎬ2013ꎬ13(7):57-60.[20]㊀杨青美ꎬ周静ꎬ李军文ꎬ等.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态度调查问卷的修订与评价[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3ꎬ31(2):215-219.[21]㊀王冰寒ꎬ颜巧元ꎬ刘义兰ꎬ等.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ꎬ2018ꎬ18(6):817-821.[22]㊀李雨璘ꎬ聂燕丽ꎬ黄燕ꎬ等.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ꎬ2011ꎬ11(8):903-909.[23]㊀孔淑贞ꎬ杨惠云ꎬ孔德玲ꎬ等.2006-2016年我国关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ꎬ2017ꎬ17(6):814-818.[24]㊀曾娜ꎬ颜巧元.患者参与静脉化疗安全模式框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ꎬ2014ꎬ49(10):1162-1167.[25]㊀张鸣明ꎬ李静ꎬ李雨璘ꎬ等.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国内外研究分析[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ꎬ2011ꎬ32(8):1-3. [26]㊀NATIONALHS.Patientengagementinpatientsafety:aframeworkfortheNHS[EB/OL].(2016-05-30)[2017-11-17].https://www.england.nhs.uk/signuptosafety/wp-content/uploads/sites/16/2016/05/pe-ps-framwrk-apr-16.pdf.[27]㊀AGENCYFORHAELTHCARERESEARCHANDQUALITY.Guidetopatientandfamilyengagementinhospitalqualityandsafety[EB/OL].(2013-06-30)[2017-11-16].https://www.ahrq.gov/professionals/systems/hospital/engagingfamilies/guide.html.[28]㊀朱琴ꎬ颜巧元.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案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ꎬ2018ꎬ53(7):893-896.[29]㊀张鸣明ꎬ文进.参与WHO 患者为患者安全 活动ꎬ做一个明智的患者[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ꎬ2006ꎬ6(1):3-5.(收稿日期:2019-05-06㊀本文编辑:黄㊀蕊)。
国内外患者安全教育现状与策略

国内外患者安全教育现状与策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
由于医学认识存在局限,疾病不断发展变化,医疗服务是一个存在风险、不断认知、持续改进的过程,在拯救生命、维护健康的同时也给患者安全带来一定风险。
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球范围的高度重视,强化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成员国卫生行政部门及医务界的共识。
患者安全是指在诊疗过程中病人不受到伤害。
WHO公布了关于全球患者安全的十大事实,患者安全问题是构成医疗纠纷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医学教育家认为,患者安全教育是21世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患者安全教育应始于医学院校[1],所有健康科学类的高等院校都应为在校学生提供患者安全教育课程。
本文将回顾国内外患者安全教育现状并探讨加强我国患者安全教育的应对策略。
1国外患者安全教育现状美国医学研究院发表了《卫生保健专业教育:质量的桥梁》报告,建议通过卫生保健专业教育改善卫生服务质量,将安全能力列为卫生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六种核心能力之一。
以后,美国在患者安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包括退伍军人事务局和美国国家患者安全基金会所做的努力,患者安全教育几乎涉及各年级本科生(二至四年级医学生、注册前本科护生)甚至研究生,还针对卫生保健者(如护士、药剂师、医师、医院管理者等)开展的患者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患者安全概念、概述;系统理论、人的因素理论、风险管理、差错上报、分析、伦理、国内患者安全资源、团队监督、患者安全的评价、循证策略、安全改善的科学研究、其他行业安全措施、安全改善工具、措施、核心胜任力。
英国的患者安全课程多集中于四年级本科生及少数研究生,培训内容包括安全胜任力、安全因素(实践和环境)、系统的角色、风险评估、危险情境意识、差错的性质、不良事件、沟通、处理和分析差错、从他人经历中学习。
英国医学协会向医学本科生提出以下建议[3]:了解英国医疗行业药物使用现状,了解医疗差错发生机制及风险预防原则,提供安全医疗服务的能力。
临床实践中的患者安全问题及改善措施

临床实践中的患者安全问题及改善措施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患者安全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日益凸显。
医疗事故的发生不仅对患者本身造成严重伤害,还会给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
因此,提高患者安全意识和实施相应的改善措施是当前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任务。
一、患者安全问题的现状1.手术相关的患者安全问题手术是医疗实践中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但也是最容易发生意外和风险的环节之一。
手术中可能会出现手术相关感染、手术错误、手术时间安排不当等问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2.药物安全问题药物治疗是医疗实践中常用的手段,但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时有发生,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3.医疗器械使用不当问题医疗器械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果医务人员使用不当、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器械故障、交叉感染等患者安全问题。
4.护理质量不佳问题护理是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必须接受的一项服务,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如果护理过程中存在过失、疏忽等问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伤害。
二、改善患者安全的具体措施1.加强患者安全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患者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
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医务人员熟悉各种安全操作规范和流程,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健全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规范各种安全操作,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按照规范操作,减少医疗风险。
3.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管理是一种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整合性管理模式,通过优化医疗流程和规范化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医疗机构应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检查,降低患者安全风险。
4.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改进医疗质量。
国内外病人安全问题现状及相关建议

20 0 1年 .英 国有 超 过 1万 的 用 药 失 误 记 录 存 案 . 引 起 11 0例 死 亡 .美 国有 7 0 5万 有记 录 的医疗 失 误 ,引起 4 ~ . 9万 4
例 死 亡 根 据 国 际统 计 资料 显 示 .每 30 失 误 中就 有 1 0 件
是 严 重 的 .可 能 致 命 的不 良事 件 , 1 %的 入 院 病 人 遭 受 医 疗 0 过 失 . 由此 而 产 生 的经 济 损 失 数 额 巨 大 ,例 如 , 1 9 — 19 9 8 99
中 图 分 类 号 R1 7 9
文献 标 识 码 B
病 人 安 全 是 在 医 疗 过 程 中对 于 引起 的 不 良结 果 或 损 害 所 采 取 的避 免 、预 防 与改 善措 施 。 这些 不 良的 结 果 或 伤 害 包 含
响 .而 这 些 失 误 最 终 可 导致 严 重 伤 残 甚 至 死 亡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存 一 份 新 闻公 报 中指 出 .病 人 安 全 问 题 在 世 界 各 国不 同程 度 地 存 存 . 但 在 发 展 中 国家 尤 为 严 重 .发 展 中 国 家 至 少 有
近 年 来 .我 国 医疗 卫 生 事 业 取 得 长 足 进 步 。2 0 0 4年 我 国
医疗 机 构 总 数 达 到 2 . 家 .总 诊 疗 人 次 数 为 2 . 96万 20 3亿 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内二科:徐敏近年来关于患者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焦点,患者安全是全世界医院共同面对的问题,受到各个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住院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2.9%~16.6%,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占3%~13.6%,2.6~16.6%导致患者永久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51%是应该可以预防的。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4%的住院患者遭受某种不良事件的伤害,70%的不良事件导致暂时性功能失能,14%的异常事件导致死亡。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英国英国卫生部在2000年报告估计,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0%,一年约发生不良事件850 000件,英国仅由此而延长住院发生的费用一年达20亿英镑,国家卫生部门支付诉讼索赔额每年约4亿英镑。
2000年6月英国国家健康照护机构(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发表一份类似的调查报告”An Organization with a Memory”指出 1999年当年,至少有400名英国人死于医疗所造成的伤害,同时将近10,000人曾因药物而产生严重反应或后遗症。
英国政府在2001年7月正式成立国家病患安全机构(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 负责全国医疗不当事件的信息收集及分析,并由教育训练推广与改善活动来降低医疗损失。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澳大利亚卫生保健质量研究1995年报告,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6.6%。
新西兰和加拿大的研究提示,不良事件发生率也高达10%。
总之,1999年至2004年间美国、英国、澳州、新西兰及日本等国家、对于病人安全的问题,陆续规划相关措施与政策,以保障病人的就医安全,已成为近年来欧美国家最重视的议题。
患者安全国内现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风险事件、患者不安全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者在500万人次,约19.2万人因此死亡,构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者占13%。
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护士条例》于2008年1月23日经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1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
2005年1月卫生部下发《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持续深入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首项任务就是要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与“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的文献总量年度变化规律图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护理安全: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确保病人的安全,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
护理安全的内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来自于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身体安全;二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范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从而避免来自于患者的医疗纠纷法律安全。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①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警惕性②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③建立完善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④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发生⑤遵循感染的发生与医疗废弃物的规定⑥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⑦建立实验室“急危值”报告制⑧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的发生--都与护士相关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相关性指标严重医疗不良事件的调查分析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案例分析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临床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相关性指标如: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卧床病人压疮等)给药错误……美国相关调查表明:在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统计中,医生占38%、药师占11%、护士占38%,同时,在其他人员的差错、事故中,2%源于护士。
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案例分析:深圳孕妇感染事件开庭:46人索赔两千万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表现: 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月14日发生切口感染166例。
潜伏期为20~30天。
切口部位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头挟出。
清创换药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向。
调查: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
医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
使用中和未启用的戊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支杆菌,测浓度为0.137%。
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被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
一、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各科室兼职监控人员没有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形同虚设,工作不到位。
二、对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执行不力。
该院的医院感染预防意识淡薄,在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措施等环节存在严重疏漏,违反了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关于消毒剂配制、有效浓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规定。
三、有关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对病人负责的精神。
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浓度应为2%,浸泡4小时,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浓度为1%)当作20%的稀释200倍供有关科室使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0.005%,且长达半年之久未能发现。
由于有关人员对病人极端不负责任,直接导致这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四、部分医护人员违反消毒隔离技术的基本原则。
6月份现场调查发现,手术室浸泡手术刀片、剪刀的消毒液近两周尚未更换,明显违背有关规定。
摘自--卫医发[1999]第18号关于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通报案例分析:宿州眼球事件2005年12月11日,宿州,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
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手术间进行了一例中耳炎手术,患者排出大量含绿脓杆菌的脓性分泌物,之后于上午10点,在这间手术间进行了眼科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十位病人全部做完手术。
下午开始出现感染……管理工作不重视,这样的事还会出现!无菌手术室与污染手术室混用,管理混乱手术器械存在混用情况,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短,不能保证灭菌时间,采用浸泡法消毒,导致手术器械污染操作过程中污染使用的医疗器材被污染医疗护理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护理工作领域中与患者安全相关的因素技术因素护理不良事件的危害增加病人痛苦增加病人费用影响医院效率影响医院信誉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2、不良事件的管理流程3、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一、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开发人力资源,打造质量体系三、完善有效沟通机制,正确执行医嘱四、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关键问题的管理五、树立法律意识, 强化法制观念六、规范护理文书管理,提供有力信息七、加强高难有创技术的准入管理八、建立不良事件通报系统九、应用医疗不良事件分析工具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十、接受定期检查与考评安全管理中的细节问题一、坚持预防为主,确保质量安全1、加强细节管理,保证护理安全细节体现品质细节决定成败强化护理安全过程控制,将差错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2、加强流程管理强化安全程序实施常规工作流程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流程落实危重病人抢救程序启用人力资源应急管理流程二、开发人力资源,打造质量体系1、合理配备护士资源保障护理人力需要2、加强护士资格准入,认真落实岗位培训3、注重专科护士培养,提高专业技能水平4、积极培养资源护士,强化临床应急能力三、加强重点环节管理,预防安全隐患输血安全管理管道护理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管理预防病人走失、跌倒、烫伤护理缺陷管理重危病人安全管理评估、告知、预报、监控制度四、加强关键问题的管理关键制度的实施与管理查对、抢救、差错事故管理、消毒隔离等关键病人的看护与管理疑难危重、术后、新入院及有发生医疗纠纷可能者关键人员的关心与管理护理业务骨干,新上岗的护士、进修人员、实习学生,因家庭、社会、人际关系、意外事故等所致精神负担、心理压力大的人员关键环节的重视与管理手术、创伤性操作、特殊检查与治疗时五、加强风险管理严格防止手术做错部位,做错病人,做错手术建立识别病人的核对单执行手术复核制度:手术护士、手术医生及麻醉师再次确认病人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发生建立患者跌倒与压疮的风险评估报告表,寻找危险因素针对患者跌倒与压疮发生的潜在危险,制定护理计划并明确预防措施保证婴儿安全,防止婴儿丢失建立母婴分离查对卡鼓励报告医疗护理不良事件提倡主动报告威胁患者安全的不良事件建立无惩罚性护理差错上报制度分析错误发生原因,从管理、流程、制度上进行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六、疑难危重病人护理,层层落实把关疑难危重病人报告访视制度:填写报告卡,护理部质控组现场查看并指导疑难危重病人护理专家会诊组:副主任护师及专科护士长会诊,具体指导重危病人护理质控组:每季度对全院重危病人进行质量检查危重病人床边交接班制度:做到“三清”----病情清、治疗清、护理清结束语安全隐患、差错事故对于我们来说,机率可能只是1%,甚至更小,但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将是100%!关爱生命健康,保障患者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是我们刻不容缓的工作!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