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神经卡压:内镜下腕管松解与有限小切口松解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合集下载

腕管综合症切开松解术后的护理

腕管综合症切开松解术后的护理

腕管综合症切开松解术后的护理发表时间:2016-10-13T16:09:21.45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6期作者:秦霞[导读] 腕管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卡压综合征,主要是因正中神经于腕部受压导致患者出现大鱼际肌无力、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有明显疼痛、麻木症状。

(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宜兴 214200)【摘要】目的:分析腕管综合症切开松解术后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

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8例腕管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接受切开腕管松懈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分析患者护理措施及效果。

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92.86%,对照组满意率为71.43%,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腕管综合症切开松解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可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腕管综合症;切开松解术;综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178-02腕管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卡压综合征,主要是因正中神经于腕部受压导致患者出现大鱼际肌无力、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有明显疼痛、麻木症状,且患者还有进行性大鱼际肌萎缩现象,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1-2]。

本文主要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腕管综合症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切开松解术,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方式,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疾病恢复情况更为理想,现将相关报告作出如下总结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8例腕管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例,女27理,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39岁,平均(51.14±2.16)岁。

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首次确诊者,均无明显外伤史。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桡侧均有明显手指麻木、疼痛症状,夜间或晨起上述症状更为明显;患者均存在“痛醒史”、“麻醉史”,拇指有明显外展症状,对掌无力;大鱼际肌无力症状显著,屈腕试验结果显示为阳性;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腕部下正中神经感觉与运动传导速度减慢。

综合措施治疗腕管综合征17例报告.doc

综合措施治疗腕管综合征17例报告.doc

综合措施治疗腕管综合征17例报告综合措施治疗腕管综合征17例报告【摘要】目的报道综合措施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效果。

方法对17例CTS采用手术切开腕管,结合显微镜下神经松解、电刺激、神经周围注射曲安奈德等的综合治疗措施。

结果17例术后第2天症状明显缓解;术后2周14例症状完全消失,指端感觉恢复正常。

3~6个月手指端感觉全部恢复正常,肌力恢复正常15例,好转1例,肌萎缩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

结论集显微外科技术、微创、电刺激、激素应用、恰当的手术时机等的综合措施治疗CTS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外科手术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周围神经的常见病。

自2003年4月~2006年10月,我科采用综合措施治疗CTS 1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15例,年龄25~60岁;优势手13例,劣势手4例,双手发病2例;均有手酸痛、夜间麻醒及手指皮肤感觉减退,1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拇短展肌无力和(或)萎缩;病程3个月~2年。

1.2 治疗方法在臂丛麻醉或局麻下,上肢驱血,取大鱼际纹尺侧约0.5cm平行于该纹的切口长2.5~3cm,近端不超过远侧腕横纹,皮下小心锐性解剖达腕横韧带,显露腕横韧带后,于尺侧缘将其切断直视下探明腕管内情况,去除增多的病理性内容物,在显微镜放大10倍条件下小心切开病变段神经外膜,松解神经,并视情况松解正中神经返支。

松止血带小心电凝出血点,用Sc-2002低频脉冲治疗仪(上海产)一电极板接触卡压段近侧,另一电极贴大鱼际皮肤上,设置刺激频率8~10Hz,强度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为准,连续治疗15min。

卡压段神经周围注射曲安奈德40mg加0.5%盐酸布比卡因5ml,术后予地塞米松10mg加5%葡萄糖液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用3天;常规经皮电刺激治疗及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地巴唑。

超声引导下齿钩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超声引导下齿钩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超声引导下齿钩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1. 引言1.1 疾病背景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神经压迫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腕区域的疼痛、麻木和肌肉无力。

该病症常常由于腕横韧带过度紧张或损伤引起,导致压迫手部神经而出现症状。

腕管综合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社交活动。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

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性和副作用,手术治疗则可能存在手术风险和术后康复问题。

超声引导下齿钩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方法,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精准操作,可以有效松解患者腕横韧带,缓解手部神经的压迫,从而改善腕管综合征的症状。

本研究旨在观察该治疗方法对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1.2 治疗方法概述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神经压迫症状,常表现为手部麻木、疼痛和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传统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问题。

超声引导下齿钩针刀松解腕横韧带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定位准确、疗效明显等优点,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应用。

该治疗方法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精准定位,利用齿钩针刀对腕横韧带进行松解,缓解神经受压,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超声引导下齿钩针刀松解腕横韧带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率低等优点,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对治疗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观察超声引导下齿钩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采用超声引导下齿钩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该治疗方法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手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安全性。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法,并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23例疗效分析

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23例疗效分析
返支 。
本组对 6例腕管采 用改 良小切 口, 本切 口腕 管减 压手 术具有 组织 损伤小 的优点 , 能通过小 切 口将 神经 卡压 因素全部解除 , 腕横韧带 切断并部 分切除 , 即将 腕 部 屈肌腱 滑膜全 部切 除 , 中神 经外膜松 解并部 分切 正 除, 但手术显露欠充分 , 对于正 中神 经返支 常存在易 卡 压的病人 , 还应采用传统手术切 口。
维普资讯
滨 州 医 学 院 学报 2 0 0 8年 6月 第 3 卷 第 3期 l
B ora,u .0 8 V 13 。o 3 MU Ju lJn 20 , o. 1 N . n

2 21 ・
手术治疗 腕管综 合征 2 3例疗效 分析
曹卫友 乔媛媛 王兆林
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足外科
【 关键词 】 腕管综合征; 外科手术
滨州市 260 ; 5632滨州医学 院病 原4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0 - 1(08 0-21 2 0 1 50 20 )3 2 - 9 0 0
腕 管综合 征 (apl u nl ydo e C S 是 临床 cra t e sn rm ,T ) n 上常见 的周 围神经卡压 综合征 ,由于正 中神经在 腕部 受到压迫 而 造成 大鱼 际肌 无 力 和手 部神 经 支 配 区疼 痛、 麻木及进行性 鱼 际肌萎 缩。我 院 20m 2 年采 05 1  ̄ 用外科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 2 例 , 3 效果 满意 , 现报告
如下 。
全恢复正常 ; 偶有轻 度症状 ; : 部分症 状 ; : 良: 可 仍有 差 症状 同术前或加 重) 优 1 , 5 , 1 , 1 , 6例 良 例 可 例 差 例。
3 讨论
腕管是 由腕横韧带和腕骨共 同组成 的骨性纤维性 隧道 , 其内走行有 9条肌腱 和正 中神 经 , 任何原 因引起 的腕 管 内容 物增加 或腕 管容积 的减少 , 可压迫 正 中 均 神经 , 本综合 征发生 。腕管综合征症状发展分为 3 引起

中 重度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返支的松解治疗

中 重度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返支的松解治疗
度症 状 。可 : 有 部 分症 状 。差 : 状 同术 前 或 加 仍 症
本组 共 1 8例 2 2侧 , 性 l 例 , 性 7例 ; 女 l 男 双 侧 患病 4例 。年 龄 3 6岁 一5 4岁 ; 程 4个 月 一3 病
重。 侧中优 l侧 、 侧 、 5 , 1 良6 可 侧 优良率 7 . 73 %。
对卡 压 的耐受性 降低 而 出现压迫 症状 。 本组 患 者 在术 中均不 同程 度 可见 一 些致 压 因
素的存在, 如①拇短屈肌尺侧腱纤维束 ; ②掌腱膜
维普资讯
18 2
第2卷 第2 l 期 20 0 7年 4月
长治 医学 院学报
J OURNAL OF CHANG ZHI MEDI AL C L C OL EGE
李 园
摘 要 目的 : 讨 正 中神 经返 支在 中、 探 重度 腕 管综合 征 中手术探 查 、 解 的必要 性 , 高腕 管综合 征 松 提
的疗效 。方 法 : 1 2 对 8例 2侧 中、 重度腕 管综合征 行正 中神 经松 解 的 同时对正 中神 经返 支进行 探 查 、 解 , 松 切 除对返 支形 成卡 压的拇 短屈肌 尺侧腱 纤维束及 纤 维腱 弓。结 果 :2侧 手 术 中均发 现 对正 中神 经返 支存 2
主干并 寻 找返支 。
来基础解剖研究[ 也发现正 中神经返支常存在 , 易卡压因素 , 如拇短屈肌尺侧腱纤维束 、 增厚的掌
腱 膜深 浅层 的纤 维束及 与鱼 际筋 膜形 成 的纤 维膜 、
122 手术步骤及重点 : .. 常规探查 、 松解正中神经 主干 ; 寻找正中神经返支并观察其走行过程中拇短 屈肌尺侧腱纤维束 , 掌腱膜深浅层形成的纤维通道 是否形成对神经的压迫。松解 、 切断致压物 , 必要 时切开神经外膜减压或外膜下注射地塞米松 。

腕管综合征诊治研究进展

腕管综合征诊治研究进展

腕管综合征诊治研究进展
薛超;徐克钢;李永平
【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卷),期】2024(45)2
【摘要】腕管综合征(CTS)是发病率最高的周围神经卡压疾病综合征,常累及手桡侧三指半的感觉和大鱼际的运动功能,轻者仅指端麻木,加重可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甚至影响手的抓捏功能。

CTS虽然体征极为典型,但疑难病例常需与神经根型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及其他外周神经卡压性疾病、脊髓病变等相鉴别,才能准确诊断,精准治疗。

对轻中度CTS患者可行夹板固定、局部药物注射等保守治疗。

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缓解后又复发、合并大鱼际肌萎缩或腕管内出现病理改变的CTS患者,都应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CTS的主要手术方式有开放性腕管松解减压术(OCTR)、微创小切口腕管松解减压术(MICTR)及内镜辅助下腕管松解减压术(ECTR),这3种术式各有优劣,但在临床疗效上没有显著差异。

该文就CTS诊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5页(P100-104)
【作者】薛超;徐克钢;李永平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超声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2.感觉过敏型腕管综合征1例诊治体会
3.腕管综合征诊治述要
4.手腕部结核性腱鞘滑膜炎致腕管综合征诊治经验
5.腕管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腕管镜与小切口松解治疗腕管综合症的对比研究

腕管镜与小切口松解治疗腕管综合症的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 号 :6 17 R 8 .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0 22 6 2 1 )00 4  ̄2 1 0 -6 X(0 2 2 -0 5
腕管 综合 症是 正 中神经 在 腕管 内受 压引 起 的临 床症 候群 , 常见 的周 围神 经 卡压 疾 病 之 一 _ 。对 是 】 ] 于 临床症 状重 、 守 治疗 效 果 欠 佳 的患 者 应 采 取 腕 保
迫止 血 , 防止形 成术 后血 肿 。 参 考文 献 :
[ ]顾玉东 , 1 王澍 寰, 侍德. 手外科手术学 [ . M]2版. 上海 : 旦大学 复
出 版社 ,9 95 0 19 :3 .
例 、 6例 、 1例 , 良率 为 6 .7 ; 管镜 组 分 中 差 优 66% 腕
别 为 6、 、 、 例 和 5 . 2 , 0 0 。术后 3个 月 46 1 8 8 % P< .5
管切 开减 压 的手 术 方 式 治 疗 。随 着 医 学 的发 展 , 微 创理 念 已逐步 为骨 科 医师 所 接 受 , 目前 我 院 骨 科 通
侧作 0 5o . m的第 2 条线 , 再垂直第 2 条线末端向桡 侧 画 1c 长 的第 3条 线 , m 此线 即为 人 口标 志 ; 指 环
8 .5 ( 0 0 ) 0 9 % P> .5 。两组术后均无神经损伤并 发症 , 腕管镜组有 1 发生伤 口血肿 。结论 例
部小切 口法都是治疗腕 管综 合症的有效安全 的手术手段 , 掌部小切 口法短期效果更好 。
双孔道 腕管镜法 和掌
关键词 : 腕管综合症 ; 管镜 ; 腕 小切 口法 ;el Kl y分级
oe apltne ees:a r d mzdta J .JHad S r pncra u nlrl e a o i r l[ ] n ug a n e i

综合措施治疗腕管综合征17例报告

综合措施治疗腕管综合征17例报告

综合措施治疗腕管综合征17例报告
卢忠存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9)005
【摘要】目的报道综合措施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效果.方法对17例CTS采用手术切开腕管,结合显微镜下神经松解、电刺激、神经周围注射曲安奈德等的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17例术后第2天症状明显缓解;术后2周14例症状完全消失,指端感觉恢复正常.3~6个月手指端感觉全部恢复正常,肌力恢复正常15例,好转1例,肌萎缩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集显微外科技术、微创、电刺激、激素应用、恰当的手术时机等的综合措施治疗CTS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总页数】2页(P765-766)
【作者】卢忠存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手外科,广西,河池,54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8.79
【相关文献】
1.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腕管综合征63例报告 [J], 徐永东;詹欢腾;张新武;黎细平
2.小切口加药物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报告 [J], 许光跃;徐燕;蒋纯志;董鸿俊
3.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腕管综合征63例报告 [J], 徐永东;詹欢腾;张新武;黎细平
4.改良显露的小切口法治疗腕管综合征42例报告 [J], 余晓军;陈雪松;管力;王晓凤;
张泽龙
5.关节镜下治疗腕管综合征30例报告 [J], 范明君;徐小生;王龙剑;俞鹏征;王文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20卷 第33期 2016–08–12出版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ugust 12, 2016 Vol.20, No.33·循证医学·www.CRTER .org白杰,男,1982年出,陕西省子长县人,汉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在职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许玉本,主任医师,西安市红会医院手外二科,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344 (2016)33-05009-08 稿件接受:2016-06-14腕管综合征神经卡压:内镜下腕管松解与有限小切口松解的效果及 安全性评价白 杰,许玉本,夏 雷,周海振(西安市红会医院手外二科,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引用本文:白杰,许玉本,夏雷,周海振. 腕管综合征神经卡压:内镜下腕管松解与有限小切口松解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33):5009-5016.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33.020 ORCID: 0000-0002-4534-956X(许玉本)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1987 年,Okutsu 等首次采用内镜下腕管松开减压术,可分两大类:单切口技术和双切口技术。

内镜下腕管松开减压术的优势在于腕横韧带在腕管内被横断,且正中神经的覆盖组织得以保留,这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加快术后恢复。

其优点主要是可以缩短术后手部功能障碍的时间,减少术后疼痛及无力的症状,使患者早期自理生活和恢复工作,节省经济费用。

小切口管切开松解:自1991年以来,许多术者通过使用开放式小切口技术(2.0-3.0 cm)。

小切口行腕管松解减压术的疗效确切、切口小、组织创伤小、术后瘢痕小、手术耗时少、康复期短、少有瘢痕增生及疼痛,并可根据需要延长切口,虽然显露不充分,操作不便。

摘要背景:研究已经证实,相比腕管切开减压,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在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手握力、手捏力、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瘢痕组织发生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目的:系统评价内镜下腕管切开减压与小切口开放腕管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 、EMbase 、Web of Science 、CNKI 、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纳入对比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术与改良小切口管切开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止2005年11月1日。

由2位作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以及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偏倚风险评价。

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1个RCT(706例患者)。

分析结果显示,①相比改良小切口管切开松解,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能缩短住院时间(P < 0.05)、提高术后症状缓解率(P =0.16),减少返回工作时间(P < 0.05)和降低术后总并发症(P < 0.05);②在手握力值和手捏力值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③结果说明,与小切口腕管切开减压相比,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在住院时间、返回工作时间、术后症状缓解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且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此次分析结果。

关键词:组织构建;组织工程;腕管综合征;腕管切开减压;内镜下;小切口主题词:腕管综合征;减压术,外科;组织工程Bai Jie, Studying for master’s degree, Attending physician, Second Department of Hand Surgery, Honghui Hospital of Xi’an, Xi’an 710054, Shaanxi Province,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Xu Yu-ben, Chief physician, Second Department of Hand Surgery, Honghui Hospital of Xi’an, Xi’an 710054, Shaanxi Province, China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doscopic release versus mini-open release for carpal tunnel syndromeBai Jie, Xu Yu-ben, Xia Lei, Zhou Hai-zhen (Second Department of Hand Surgery, Honghui Hospital of Xi’an, Xi’an 710054, Shaanxi Province, China)AbstractBACKGROUND: Existing evidence has shown 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 is superior to the open release i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grip and pinch strength, hospitalization time as well as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scar tissues.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doscopic release versus mini-open release for carpal tunnel syndrome.METHODS: A computer-based search of 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 EMbase, Web of Science, CNKI, CqVip and Wanfang databases was perform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omparing endoscopic release with mini-open release for patients with carpal tunnel syndrome were included, and the publishing time was up to November 1st , 2015. Two authors independently screened, extracted data and assessed the risk of bias of the included literatures. Then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RevMan 5.3 software.RESULTS AND CONCLUSION: A total of 11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volving 706 patients were included.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compared with mini-open release, endoscopic release could not only significanthy decrease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andcomplications (P < 0.05), but also achieve better symptom relief (P =0.16). Howev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ip and pinch strength between the two treatmen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mpared with the mini-open release, the endoscopic release contributes to 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better symptom relief and lower risk of complications. But large-sample and high-qual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re needed to provide more reliable evidence for these findings. Subject headings: Carpal Tunnel Syndrome; Depression, Surgical; Tissue EngineeringCite this article: Bai J, Xu YB, Xia L, Zhou HZ.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doscopic release versus mini-open release for carpal tunnel syndrome.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6;20(33):5009-5016.0 引言 Introduction腕管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1]。

腕管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正中神经分布区域指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夜间症状尤甚。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为88-125/10万,尤以中年女性多见[2]。

近年来,随着电脑办公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

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式主要以保守为主,包括休息、支具固定、封闭注射、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超声疗法等;而对于严重以及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主张采用手术治疗[3]。

腕管综合征手术目的主要是将腕横韧带切断,增加腕部容积,减轻正中神经卡压症状[4]。

目前腕管综合征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腕管切开减压(open carpal tunnel release ,OCTR)和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 ,ECTR),其中腕管切开减压又分为传统腕管切开松解术 (traditional open carpal tunnel release ,TOCTR)和改良小切口管切开松解术(mini-open carpal tunnelrelease ,MOCT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