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福建农林大学分子生物学课件.ppt

福建农林大学分子生物学课件.ppt
construction of chromosome
RNA splicing
discovery of split gene; splicing during gene expression domain

ribozyme
Cech: catalytic RNA molecules Cuenoud(1995):catalytic DNA molecules
生物信息学
医药科学
化学生物学
海洋资源
生物材料
环境保护
学科交叉是创新之源
• 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发展的趋势。 • 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
顿大学等成立了跨越生物学、物 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科 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
“化学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重
要的新兴交叉学科
• 2000年3月25-26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会化学部主持召开了“化学生物学” 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 京医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 兰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 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 科学院等,对“化学生物学(chemical Biology)” 讨论。
样品制备技术
• 蛋白质的提取原理、分级法 提取技术方案及策略
• 生物体液中蛋白质的亲和提 取及与质谱快速鉴定技术
双向凝胶电泳技术
• 双向电泳技术原理 • 2D胶的不同染色技术和应用策略 • 2D重复性研究及高重复性、高匹
配率的实施 • 2D图谱分析技术及分析
生物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
• MALDI-TOF生物质谱仪原理、应用和进展 • MALDI-TOF特点、对样品的要求 • 银染法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的技术 • 蛋白质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及数据库 • Q-TOF生物质谱仪原理、特点及蛋白质序

福建农林大学答辩PPT模板

福建农林大学答辩PPT模板
标题03
《生物安全学报》、《林 业经济问题》、
标题02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林学院学报》、
标题04
《亚热带农业研究》、《武 夷科学》7种学术期刊。
誠智 明德 創新 博學
四段文字页
1 学校主要出版有《福建农林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林学院学报》、
02.Text Here 联合举办4个本科专业教育 项目,居福建省高校首位; 03.Text Here 合作共建了全球第二所农业 特色孔子学院。
誠智 明德 創新 博學
三段文字页
标题01
标题02
标题03
福建农林大学简称“福建农大”,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全国建校最早的农林院校之一,是福建 省重点建设3所高水平大学之一 ,是农业部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 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校园环境优美,鸟语花香,先后荣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 位、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称号。
誠智 明德 創新 博學
一段文字页
福建农林大学简称“福建农大”,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 州市,是全国建校最早的农林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硕士学 位授予权单位和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教育部本 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 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答辩人:XXX
指导老师:XXX
福建农林大学答辩PPT模板
Report Replies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蘑菇培训资料》ppt课件

《蘑菇培训资料》ppt课件

14
精选版
防治方法
❖ 做好环境卫生 ❖ 使用清洁覆土:1在未受疣孢霉污染地方取土
2对覆土进行处理 ❖ 使用清洁无污染水源 ❖ 管理时注意通风透气 ❖ 在覆土和转潮时喷杀菌剂处理 ❖ 注意治虫防病:及时防治菇蚊(蝇) ❖ 病菇房材料必须处理后才回田作肥料
15
精选版
蘑菇上主要杀菌剂及使用方法
❖ 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处理覆土用2500倍液在调水结束 时喷覆土.
❖ 堆制过程中培养料含N量过低,会减弱微生物活动,堆温不易升高,会 延长堆制时间.
❖ 堆制过程中培养料含N量过高,若发酵不彻底,会造成氨,胺和酰胺含 量过高,抑制菌丝生长.

水牛粪 黄牛粪 奶牛粪 猪粪 鸡粪 兔粪

C 39.78 38.60 31.79 25.00 4.10 13.70

N 1.27 1.78 1.73 0.56 1.30 2.10
度控制24度左右,湿度70-80%左右,以确保菌种 尽快萌发,定植,吃料. ❖ 菌丝定植后,应注意温度(注意降低料温)和通风控 制,降湿.促进菌丝向料层蔓延. ❖ 菌丝吃料2/3或播种前,要进行吊菌丝(连续喷水2 天)
9
精选版
覆土与后期管理
❖ 覆土材料:团粒结构好,孔隙多,保水力强,含适量 腐殖质,不带病菌和虫卵,中性,成粒的粘壤土.用 稻田的犁底层的土壤,江河湖冲积土.
❖ 覆土消毒:福尔马林薰蒸,喷杀菌剂处理. ❖ 覆土调水:原则少量多次,要少喷勤喷. ❖ 覆土调水结束后,最后一次结合喷适当的杀菌
剂.(施保功,扑海因,高效杀菌剂等)
10
精选版
出菇阶段管理
❖菇蕾出现与喷水管理 当气温下降(200C以下),菇 床出现米粒状菇时,要及时打一次出菇水(打重水) 连续段子实体生长需要大量水分,所 以要经常喷水,但喷水后应注意及时通风,防止菇 面有水珠凝聚.

最新精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答辩动态ppt模板

最新精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答辩动态ppt模板

理论基础
点击添加标题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2 点击添加照片文字性说明 Add your text here please
点两下图片,右击图片点更改图片,改成自己要用 的图片即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Meaning Of The Research
研究意义
Add your text here
点击添加文字
Add your text here
点击添加文字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Working difficulties
实践难点
点击添加标题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 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 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点击添加标题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 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 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点击添加标题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 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 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最新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精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PPT课件

最新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精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PPT课件

(1)基因重组:有性杂交、细胞融合、准性生殖
(2)突变:病原物受极端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致病性突然改变
(3)适应:原有小种对抗病品种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4)转变:原的劣势小种上升为优势毒性小种
第二节
一、 植物病害预测概述
(一)概念
植物病害预测预报
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 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 限之后病害的发生流行状况,称为 预测;
三、现代化预测预报的发展趋势与任务
(一)新技术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进行病害预测:
GIS:是将病害地理学、绘图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计算 机硬件和各种软件支持下将不同来源的空间地物属性信息与地理 定位信息相结合,并进行叠加分析,以数据或图象形式发布预测 结果。
遥感技术:利用装载在飞机或人造卫星的平台上的照相机或 多光谱扫描仪(MSS)等遥感传感器,测定和收集从地表目标物 反射的辐射或电磁波数据,从而获得目标物及其相关信息。遥感 技术能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大量的及时而有效的数据。
4、植物病害流行呈现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周期性和季节性; 地域性和田间分布模式
(2)流行阶段划分 S型流行曲线是多循环病害季节性流行的基本形式 1.00 0.95
病 情 0.50
0.05 0 指数增长期 始发期
逻辑斯蒂期 盛发期
衰退期
植物病害流行的三个阶段 病害始发期是预测预报和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点源
线源
三类菌源的顺风单向传播图
区源
2. 病害传播的田间图式
(1)中心式传播和弥散式传播 中心式传播:有明显发病中心。初始菌量少,病原物繁殖能力强,
再侵染重要的病害。如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小麦锈病。 弥散式传播:无明显发病中心。初始菌量作用大, 再侵染为次要

茶叶审评实习福建农林大学十种茶类.ppt

茶叶审评实习福建农林大学十种茶类.ppt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 操作,起锅即成。
9/30/2020
四、安徽-黄山毛峰
9/30/2020
品质特征:
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 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 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 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 峰。
漫,花香的熏染,使黄山茶叶格外清香,风味独具。
9/30/2020
加工工艺: 1.采摘
清明、谷雨前后,有50%的茶芽符合采摘标准时开采,每隔2~3天巡回采摘一次, 至立夏结束。 2.杀青
是在平锅上手工操作,火温150~180℃,不能忽高忽低,要平稳一致,每锅投叶量 250~500克(嫩叶量少,老叶量多),以双手尽量将叶子全部提起,翻拌快,抖散 开,使茶叶接触锅面受热均匀一致,而又不使闷气,不焦,达到炒匀炒透,经3~4分 钟,叶质变软,稍有粘性,叶面失去光泽,呈暗色即为适宜,便可进入揉捻。 3. 揉捻
产地环境:土壤类型比较复杂。中山区(内山区)主要是黄棕
壤,即普通黄棕壤与山地黄棕壤,母质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 角闪片麻岩,土壤深厚达1.5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和 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岗地区(外山区)属下蜀系成土 母质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土层虽厚,但耕作层浅薄,质地黏 重,底层常有不透水粘盘层,肥力和通透性较差,PH5—6.5;其 次少部分沿河两岸及谷地,多为冲积土类,即沙质壤土(乌沙 土),土层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为高产茶园区。
9/30/2020
六、太平猴魁
9/30/2020
9/30/2020
品质特征: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

毕业答辩ppt模板-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毕业答辩ppt模板-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生态工程的前景展望
“四位(1,2,5,7)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式 1,厕所 2,猪禽舍 3,沼气池进料口 4溢流渠 5,沼气池 6,通风口 7,简易日光温室
‼离开地球,我们还能够找到第二块生
存之地吗?
“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 示
二、牧业生态工程概述
牧业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畜牧学原理, 参 与人工辅助能量和物质, 建成以畜禽为其基本 组分的畜牧业生产工艺体系。这种工艺体系是 一种科学的人工生态系统, 它具有整体性、系 统性、地域性、集约性、高效性、调控性等特 点, 力争实现饲料( 草) 量最大、畜禽产量最 高、物质和能量转化最合理, 经济效益最好和 生态平衡最佳等目标。
四川草地畜牧业发展优势
草地资源丰富
雨量充沛 牲畜资源独特
畜产品绿色无公害
四川省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草地生态环境脆弱,草地资源面临 退化
草地畜牧业生产条件恶劣,牧民经 济收入低
生产者受教育水平低
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模式
生 产 力 技 术 研 究 提 高 草 地 第 一 性 天然草地合理放牧利用技术 与 已 有 的 成 熟 技 术 配 套 、 集 成 川 西 北 牧 区 草 地 畜 牧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技 术 模 式 畜 牧 业 持 续 发 展 可 持 续 利 用
三、牧业生态工程设计
平面设计
结构设计
垂直设计 时间设计
牧业 生态 工程
工艺设计
食物链设计 设计、规划、调 整和改造生产工 艺,达到资源充 分利用和物质循 环再生目的。
农业生态工程:
加工厂
桑基
有 机 物 质

蔗基
鱼塘
珠江三角洲建立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

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的同源克隆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的同源克隆PowerPoint 演示文稿
18
植物总RNA提取的难点 1.内外源RNase的污染。 2.多酚类物质的干扰 3.蛋白质的干扰 4.多糖的干扰
19
创造一个无RNase的环境
20
1.器械的消毒:用0.1%DEPC—二乙基焦碳酸盐 (Diethyl Pyrocarbonate )浸泡处理2hr以上, 然后高压灭菌去除DEPC;或高温(250℃) 干热消毒4hr以上或200℃干热消毒过夜。
9
植物DNA提取的难点
1.多酚类物质的干扰:多酚类物质被氧化后,与DNA 分子发生不可逆的结合,使提取的DNA样品呈棕 褐色。
2.多糖类物质的干扰:多糖与DNA形成粘稠的胶状 复合物,DNA被包埋在这种复合物中难于溶解。
3.其它次生物质的干扰:乳胶、树脂等,与DNA共 沉淀。 这种褐色、粘稠的DNA不易被限制性内切酶和Taq DNA聚合酶所识别,从而导致PCR扩增和酶切的 失败 。
29
植物RNA提取过程中蛋白质污染的排除
30
1.在冷冻条件下研磨植物材料,以抑制 RNase的活性。 2.在提取缓冲液中加入蛋白质变性剂(苯 酚、胍、SDS、CTAB等)。 3.利用蛋白酶K降解蛋白质。 4.利用苯酚、氯仿抽提。 5.用70%高氯酸钠溶液沉淀蛋白质。
31
植物DNA和RNA的检测
5.研磨时加入大分子聚合物或吸附剂除多酚: PVP、PVPP:2-6.0%(W/V);活性炭: 0.1-0.3%(W/V)。
13
6.高盐去多糖法:在氯仿/异戊醇的抽提后的水相 中加入0.5V的5MNaCl混匀,然后加入2V的无 水乙醇沉淀DNA,大部分多糖留在上清液中; 在DNA的水溶液中,加入5MNaCl使其终浓度 为0.5-3.0M,以2.0M除糖效果最好。
植物基因的同源克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科主要建设内容
——实验室建设
近5年,投入科研资金、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资金、 学校实验室建设资金共1000多万元,进行实验仪器 更新换代,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液相 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 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 分光光度计等,使实验室的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 为学生实践教学创建了重要的平台。
三、学科主要建设内容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较完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经过35年建设,茶学专业已建立了多种类型的校内
外教学实践基地,丰富和拓展实践教学空间。现有 1个茶叶教学试验加工厂、1个校内茶叶实训基地, 10个校外科教基地,分布闽南、闽北、闽东3个福 建各具特色的茶叶主产区,包括福州鲤鱼洲国宾馆 的生态茶园。
在种质资源、茶叶质量安全、茶叶加工工程与茶业 机械、特种茶(乌、花、白茶)研究、茶叶经济与茶 文化研究等方面优势明显,居全国先进水平。
二、学科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学科方向
4个具有特色与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 (1)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 (2)茶叶质量安全与标准化; (2)茶叶加工与工程; (3)茶叶经济与茶文化。
教师总数的40%,其中,“茶学教学团队”和 “茶叶加工系列教学团队”获2007年校教学团队。
一、学科概况 ——师资力量
1位教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2位教师被聘为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委员,1位为全
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乌龙茶国际标准制定; 1位教师担任国家农业部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 1位教师主持国家级茶产业科技特派员茶产业创业链; 1位教师聘为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委员; 1位教师担任《茶叶科学》编委; 1位教师担任福建茶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1位教
理事长单位和“中国茶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
一、学科概况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茶学、食品科学和生物科学等方面的基本 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茶树栽培育种、茶叶加 工、茶叶评审检验、茶叶经营管理、茶叶营销贸易、 茶文化传播、教学与科研等综合型的高素质农业科 学技术人才以及“懂技术、会经营福建省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 2位教师获“福建省百千万人才”荣誉称号; 1位教授受聘农业部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一、学科概况 ——人才培养
茶学专业设有专科、本科、硕士、农业推广(园 艺) 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已形成: 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学科教育体系。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2012年已招生,实行 “1+3(2)”模式。
福建农林大学茶学学科做为福建茶产业重要的技术支 撑,几乎与所有龙头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与广西、广东、湖北和江西部分企业开展了合作; 与日本、韩国、英国茶叶界等开展了交流。
二、学科主要建设内容
二、学科主要建设内容
茶学学科在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实验 室建设等方面取得快速发展,
二、学科主要建设内容
拥有3个研究所: (1)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研究所; (2)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 (3)中国白茶研究所。
二、学科主要建设内容
——实验室建设
较完备的实验室条件: 茶学专业拥有7个专业实验室:茶树栽培室、茶叶加
工室、茶叶生化室、茶叶审评室、茶叶种质资源保 存室、茶叶综合利用与精深加工室、茶文化室,实 验室面积2000 m2多; 2008年,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特色专业实验室被国家 财政部列入“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实验室”。通过项 目建设,有效提升了专业实验室的水平,推动本专 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学科主要建设内容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茶学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分三个层次: (1)由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实施科研项目的茶叶企业构成; (2)与省内外科研机构联合和协作(中茶所、安农、浙大、
本专业自1975年创办以来,已为社会培养本科生1800多名, 硕士研究生毕业并授予博、硕士学位50多名;目前在校博、 硕士研究生30多人。
本专业定位准确,办学目标明确,培养方案科学可行,取 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近5年的茶学专业就业率均保持 98%以上,呈现茶学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态势。
一、学科概况 ——社会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大学茶学专业
学科发展与建设概况
报告人:孙威江 2013-7-14
一、学科概况 二、学科主要建设内容 三、学科教学科研成果 四、教学改革
一、学科概况
一、学科概况 ——办学历史
福建农林大学是福建省唯一的高等农业院校; 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业创建于1975年; 2012年成立茶学院,办学地点在安溪,占地1200亩,
投资5个亿。
安溪茶学院大门
校区概况

安溪茶学院校区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达25万
平方米,并于2012年实现首届招生。同时学院被确认为福
建省高等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试验田。
一、学科概况 ——办学历史
■ 硕士点: ●1993年获准设立茶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 博士点: ◆2003年获准设立茶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 重点学科: ★2005年茶学学科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学科 ★2010年被列为“福建省茶产业科技创新重点战略联盟”
一、学科概况 ——人才培养
茶学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010年开始招收台湾全 日制学生就读茶学专业。
茶学研究生面向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 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招生,截至目前已招收: 2个韩国和马来西亚硕士生,1个韩国博士生,2 个日本进修生,1个英国进修生,1个韩国交流访 问学者。
一、学科概况 ——人才培养
一、学科概况 ——师资队伍
专业共有专任教师25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0名; 博士生导师5名;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名,
占专任教师的53%;多人次赴国外学习交流。
一、学科概况 ——师资力量
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的教师占有100%; 近五年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和表彰的教师有8位,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