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硬质景观分析
福州市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造景分析

福州市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造景分析蔡晓乐;陈颐;林毅伟;李昭毅;谢祥财【摘要】以植物景观设计为理论基础,从兰科植物专类园中不同植物与多种园林要素的组合搭配等方面,对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兰苑、于山兰花圃、旗山兰花苑进行调查,记录园内植物造景现状,并拍照记录.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市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造景存在季相变化不明显、兰花配置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文中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具体并可实施的建议,旨在为兰科植物专类园的建设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期刊名称】《中国城市林业》【年(卷),期】2015(013)003【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造景【作者】蔡晓乐;陈颐;林毅伟;李昭毅;谢祥财【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正文语种】中文Key words:Orchidaceae, specialized garden, plant landscaping兰科植物专类园具有科研、保护、游憩、科普与开发等重要功能[1],故园内植物造景对于专类园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的。
通过植物造景,建成具有优美环境的专类园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有关科学知识的科普及科研成果的展示才能更好地进行[2]。
因此研究福州市兰科植物专类园的植物造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对福州市3个兰科植物专类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总结专类园中植物造景方面的特征,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兰科植物专类园的建设与景观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以表格和拍照的形式对福州市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兰苑、于山兰花圃、旗山兰花苑3个兰花专类园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兰科植物种类、栽培形式及专类园中景观现状等内容。
本研究3个调查地的基本概况见表1。
福州市兰科植物专类园多依山而建,设有水体,水边配置的植物相对较多。
闽江口琅岐岛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闽江口琅岐岛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闫淑君;洪伟;吴承祯【期刊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39)003【摘要】基于RS和GI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边界密度、斑块分维数、破碎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分析了闽江口琅岐岛景观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特征,探讨了该地区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琅岐岛区域整体空间构架表现为环带组合形式;在景观要素上,农业景观共有5203.89 hm2,占总面积的78%,是该区的本底,在控制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林地具有最大的斑块面积,耕地景观要素边界密度最大,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5745,景观优势度和均匀度数据表明少数景观要素控制着整个景观;该区景观整体破碎度为0.0035,其景观整体较为完整,无明显破碎化现象.【总页数】6页(P307-312)【作者】闫淑君;洪伟;吴承祯【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9【相关文献】1.闽江口琅岐岛朴树防护林种子雨时空分布特征1) [J], 闫淑君;陈莹;陈英;范海兰;林勇明;蔡园园;陈梦依;雷少飞2.闽江口琅岐岛生态足迹分析 [J], 闫淑君;洪伟;吴承祯3.闽江口琅岐岛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闫淑君;洪伟;吴承祯4.闽江口琅岐岛风景区朴树种群天然更新特征 [J], 闫淑君;洪伟;林勇明;毕晓丽;秦一芳;雷少飞5.闽江口琅岐岛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闫淑君;洪伟;吴承祯;林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校园景观全方位育人功效探讨——以福建农林大学中华植物园为例

l a n d s c a p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a s t h e s t a r t i n g p o i n t , t h e B o t a n i c a l G a r d e n o f r C h i n e s e P l a n t s i n F u j i a n
f o r e x c h a ng e o f i d e a s,e x p r e s s i o n o f e mo t i o n,e n l i g h t e n me n t o f wi s d o m a n d o u t d o o r r e c r e a t i o n. Ta k i ng t h e c a mp u s
为导 向, 使校 园景 观成 为课 堂教育 的延伸 和书本知识 的补充 , 为大学的全方位教育及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关键词 : 校 园景观 ; 教育功效 ; 全方位教育 ; 福建农林 大学
中图 分 类 号 : T U 9 8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6 1 3 5 ( 2 0 1 5 ) 0 3— 0 1 1 8— 0 4
Di s c us s i o n o n a l l —r o und e du c a t i o n e fe c t o f u ni v e r s i t y c a m pu s l a nd s c a p e:
A C a s e S t u d y o f t h e B o t a n i c a l G a r d e n f o r C h i n e s e P l a n t s i n F u j i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泉州东湖公园植物景观改造提升探讨

泉州东湖公园植物景观改造提升探讨温建平;黄启堂;李胜男【摘要】通过对泉州东湖公园植物调查得知,公园现有植物包括51个科、59个属、75个种,其中有乔木类37种、灌木类16种、草本类7种、滨水类15种.综合分析公园6大分区中植物的选种及配置应用情况,总结出了植物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公园植物改造提升建议,以期能为今后园林景观植物配植设计提供些许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宜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6)003【总页数】5页(P105-109)【关键词】植物景观;提升;公园;泉州【作者】温建平;黄启堂;李胜男【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31.2公园是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公园在城市景观系统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植物是四大造园要素之一,[1]植物景观是园林景观的主体,植物选择与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
[2]但由于先进理论与实践的欠缺,公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仍不能满足人、社会及环境的多重需求。
[3]因此,很有必要通过科学的分析为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些参考及建议,以期能够提高城市的景观、生态及社会价值。
[4-5]文章以泉州东湖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为例进行调查研究。
1 泉州市自然地理概况泉州位于东经117°25'~119°05',北纬24°30'~25°56',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 ~20℃,年平均无霜期约310d以上,年降雨量约1000mm~1800mm,年日照时数1900h~2000h。
地形由平原、丘陵、山地组成,土壤为砖红壤,PH值为5~6。
以教育功能为导向的大学校园景观优化策略--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为例

以教育功能为导向的大学校园景观优化策略--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为例杨建欣【摘要】大学校园景观作为青年学生朝夕生活的场所,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
文章在诠释大学校园景观教育功能及分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其效用与体现。
同时,从教育功能的视角审视了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校园景观建设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旨在明确今后校园景观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并希望引起业界人士对大学校园景观教育功能的重视,努力构建起校园景观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期刊名称】《四川建筑》【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59-61)【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教育功能;优化策略【作者】杨建欣【作者单位】肇庆学院后勤管理处,广东肇庆526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4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大学校园景观势必存在着诸多问题。
大学校园景观营造过程中常常忽视了校园的历史文化精髓。
缺乏校园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充斥着我们的学习生活空间,故而也丧失了校园景观本该具有的、作为核心价值的教育功能。
如果我们留心周围的校园环境,不难发现,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镌刻于景观之间的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和学科办学特色实在屈指可数。
面对大学校园发展建设的快速化趋势和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必须清醒认识到校园景观及其使用主体的特殊性。
因此,在校园景观营建之时,不仅需做好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凸显校园绿色之美,更应该清醒认识到教育功能的重要性,采取一定的手法进行教育功能的强化,让校园景观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大局。
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路易斯(Lewis.P)曾提出以Educational(教育)、Ecological(生态)、Esthetic(美学)和Environmental(环境)为主题的景观建设的4E方法,其中就提到了将园林绿地作为教育的重要功能区域[1,3]。
由此可见,园林绿地具有潜在的教育功效。
大学校园作为教书育人的文化场所,具有提高师生学习、生活、游憩、交流质量的作用。
福州市高等院校校园景观铺地应用研究

福州市高等院校校园景观铺地应用研究作者:冯莹,曾李帼,吴玉香,钱莲文来源:《广东园林》 2016年第1期冯莹1,2 曾李帼1 吴玉香3 钱莲文1(1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福建泉州362000;2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福建福州350002;3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从平面构成角度出发,研究福州市10所高等院校校园景观铺地的应用。
结果表明:校园景观铺地的材料共有14种,以混凝土、花岗岩等应用频度最高;平面构成形式有重复式、渐变式、发射式、环套式4种,重复式应用频度达到100%;块状铺装重复式的对称类型有8种,以c2mm和p4mm类型最多;福建农林大学的对称单元形种类达到12种,其中组合式占4种。
随着时间推移,校园景观铺地材料、平面构成形式及对称铺装的对称型和对称单元形日趋多样化。
关键词:景观铺地;校园景观;高等院校;平面构成形式;福州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1-0066-04收稿日期:2015-01-22修回日期:2015-02-05景观铺地,即园林铺装,是园林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1]。
景观铺地基于二维基础,其平面构成一般遵守平面图形构成的基本形式[2]。
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景观铺地被广泛应用于公园、居住小区、广场、校园等场所。
目前,关于景观铺地的研究集中在公园[3]、广场[4~5]或居住区[6~7]铺装的艺术表达分析[8~9]、设计和应用等方面。
而针对校园景观铺地的研究较少开展,任亚萍[10]从校园学生活动的角度出发,从质感、造型、尺度3个方面对校园路面铺装的特点进行简析,探讨了校园路面铺装与植物、水体景观要素的结合应用。
杨晓倩[11]等针对校园空间中学生动态迹象的特点,从铺装功能的角度分析现代地面铺装的重要性、生态性、历史延续性,提出在建设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实践运用中的理论指导和解决方法。
校园绿地景观的营造与配置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为例

2、各高校在规划和配置设计中应注重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结合,同时 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3、在具体的规划和配置方面,不同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创新和优化,既 满足功能需求,又提升整体景观效果。
参考内容二
标题:校园绿地声景观对情绪和注意力的影响——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而校园,作为我们学习的主 阵地,其环境质量对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有着重要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 将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探讨校园绿地声景观对情绪和注意力的影响。
一、背景介绍
大学校园绿地是指校园内规划、设计、建设的绿地,具有改善校园环境和生态、 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传承校园文化等多重功能。植物配置设计是指根据绿地 的特点、功能和美学的要求,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以达到绿化、美化和生态 化的目的。
在国内外,许多高校都致力于校园绿地的规划及植物配置设计。一些发达国家 的高校拥有完善的绿地系统和独特的植物景观,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 而国内的一些高校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2、灌木配置:灌木通常用于分隔空间和增加绿地的层次感。福建农林大学校 园绿地中常见的灌木包括杜鹃、茶花、海桐等,它们在开花季节为校园增添了 美丽的色彩。
3、花卉配置:花卉是校园绿地中的点睛之笔,可以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在福建农林大学的校园绿地中,春季盛开的樱花和秋季绚丽的菊花是最受欢迎 的花卉之一。
总的来说,校园绿地声景观对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声环 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压力,而不良的声环境则可能对学生的心 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应重视绿地声景观的建设和管理,以创造一 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谢谢观看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景观特色研究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景观特色研究
张伟建
【期刊名称】《福建建设科技》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过去与现在的校园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自身具有的特色、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旨在唤起人们对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视,并对校园环境未来的改造提出几点思路.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张伟建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8
【相关文献】
1.基于景观三元论的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景观评析 [J], 杨建欣;董建文;谢祥财
2.校园绿地景观的营造与配置——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为例 [J], 薛秋华;余振辉;翁善波
3.基于感知和行为视角的校园滨水景观偏好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为例[J], 高雅玲; 张铭桓; 陈凯旋; 叶沐涵; 邓诗靖; 黄河
4.眼动分析用于校园恢复性声景观初探
——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观音湖为例 [J], 朱玉洁;翁羽西;黄钰麟;王敏华;董建文5.校园绿地声景观对情绪和注意力的影响——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J], 翁羽西;朱玉洁;董嘉莹;王敏华;董建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质景观赏析
一、硬质景观分类
1 大门与入口 2 凉亭与廊架 3 桥 1 雕塑小品 2 休息设施(如坐凳,桌椅) 3 解说设施(如解说牌,标志牌, 警示牌) 4 卫生设施(如垃圾桶) 5 铺地
1 建筑景观
2 公共设施
景观重点赏析
雕塑小品 坐凳
1 校园雕塑有着三个重要价值:
1 坐凳的材料丰富
3 小品
景观小品具有装饰美化的效果, 可分为置石,灯具等。
1 大门与入口
院门
标志性大门
2 凉亭与廊架
1)凉亭
1 提供休息小憩的作用。 2 成为校园一景。 3 体块感强烈,成为视觉上的焦 点。
2) 廊架
曲 廊
1 起到导向和连接的作用。 2 驻足观赏的停靠点
3 桥
拱桥
1 起到交通疏导,联系的功能。 2 重要景观设施,可独立成为校 园一景。 3 起到导向的作用。
三 缺点
1 缺乏一定的艺术感,造型设计有待改善。 2 种类单一,大多为人物雕塑,单调。
2) 小品
置石:
1 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 有一定的体块感和空间感。 2 视觉上的冲击和景观改 变,有吸引游人驻足欣赏。
灯具
1 照明作用 2 成为独特的艺术小品 3 与周围景观相联系,有一定的整体效果 和空间感。
石雕
1 融入一定书香气息的 石雕,传承历史文化。 2 造型独特,美化校园。 3 体块感强,与周围景观 融为一体。
5 坐凳
一、校园坐凳分类
(一)按材质分:木质和石质 (二)按形式分:自然式和规则式 (三)按是否有靠背分:有靠背和无靠背
木质
石质
规则式
自然式
有靠背
无靠背
二、校园坐凳位置
(一)与景观小品相配置
平桥
4 雕塑小品
1) 雕塑
孔子
儒家思想,以人为本
孙中山 天下为公
耕牛精神: 开拓耕耘,勇敢创新
北京林业大学雕塑赏析
龙马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 精神。激励学子积极向上,成为能力、圣贤、人才、有作为的栋梁。
南京林业大学雕塑赏析
人 与 自 然
阐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警示学子关爱自然, 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做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良好 公民。
2、能与园林景观小品相结合。比如与亭子,花架等。
(二)缺点
1、形式较为单一。座椅形状材质需要更加丰富一些。
2、座椅旁遮阴等条件不好。缺乏大乔木配置,夏季使
用率减少。
3、缺少一些校园该有的文化气息。比如研究生楼旁的
园路,铺设古诗词铺砖,可适当在座椅中加入文学元素。
(四)其他学校座椅欣赏
多功能太阳能灯座兼座椅
对比赏析:
一 共同之处
1 彰显着高校所独有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理念。 2 美化校园,与周围景物融为一体,成为校园一景。 3 围绕着一定的主题。 4 潜移默化地润泽着学生的美学修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 位,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 优点
1 体块感好,与周围景物和谐。 2 简朴大方,教育意义显著。 3 与学校的理念和阐扬的品格想呼应。
台湾艺术大学座椅
日本中京大学丰田校区
山东大学
北京大学石凳
6 解说设施
1) 标志牌
2) 警示牌
3) 解说牌
7 卫生设施
1) 垃圾桶
8 铺地
平台
碎石小路
大广场铺地
曲路:
蕴含文化气息,与古诗 词融合,赏析悦目。
嵌草铺地:
改善单调乏味的铺地 特点。
(二)单独摆放 (三)园路旁 (四)广场内
与 小 品 配 置
与 树 池 相 结 合
单独摆放 路旁坐凳
小广场木平台中的坐凳
三、校内座椅的优缺点
(一)优点 1、大多为木质材料
座椅的主要作用就是供人休息,而木质材料的感触良
好,外观亲切,不易热导性差,所以一年四季均受到人们的
喜爱,大大提高了使用率。
木质 ,石质等。
a 文化价值 b 美化价值 c 教育价值 它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 社会的价值,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
2 坐凳的形式多样
规则式,自然式等。
2 校园雕塑的表现手法
2 坐凳的作用
a 休息小憩的停靠点 b 可与广场,景观融合,形பைடு நூலகம்校 园一景。
常运用抽象与象征、隐喻和悖论的 手法表现,一般具有纪念性、象征性、 激励性、装饰性等特点,突出思想审美、 重视德育潜化,展现积极向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