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

合集下载

模块二 电力机车前端部检查给油作业

模块二  电力机车前端部检查给油作业
图2-1-1 SS4改机车前端部
(一)头灯
前照灯(头灯)位于机车的前部,有夜间照明和警示作用的灯具。我国铁路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前照灯(头灯)的照明光源的发展历经了六十年代的白炽灯、七十年代的碘钨灯、八十年代的汞氙灯、九十年代的卤钨灯等多种变化。到目前大部分铁路机车照明仍然使用的卤钨灯,有些机务段改用金卤灯。下面就铁路使用过的汞氙灯、卤钨(卤素)灯、金卤灯进行简要的介绍。
【技能训练】
一、技能训练的目的
能够掌握电力机车前端部检查顺序;
能够安全正确的完成机车车体前端部检查。
二、训练设备、工具、材料
序号
名称及规格
数量
1
电力机车
1台
2
油枪
1支
3
压油机
1部
4
手电筒
1个
5
棉丝
适量
三、实训要求
(一)机车端部检查给油顺序
头灯→雨刷→前窗玻璃→左右标志灯→路徽标志牌→重联插座→扶手脚踏板→排障器→车钩及复原装置→折角塞门→制动软管。
在塞门芯排气口两侧壁上对称制有两个排气孔,排气孔上端进气口位于塞芯排气口两侧外壁上,下端排气口设在塞芯下端面上,下端面的螺孔上装有“O”形密封圈和螺丝加以密封,弹簧盖中心位置制有排气孔,折角塞门在关闭后列车主管内双向风压都可通过关闭的折角塞门的排气孔排出阀体外,达到不论任何一辆车关闭折角塞门后都能使列车管内空气排向大气使列车制动停车,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图2-1-4制动软管
1—软管接头;2—软管卡子;3—软管;4—软管连接器;5—密封圈
3.制动软管检查
(1)软管内外表面应光滑,无龟裂和其它影响使用的可见明显缺陷。与软管与折角塞门组装时应留有3~5扣的紧余量,以便漏气时加以紧固。

SS4改型电力机车高、低压实验程序

SS4改型电力机车高、低压实验程序

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高、低压电气试验程序低压试验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确认车顶无人,锁闭两节车车顶门。

2、各管路塞门在正常工作位置,总风缸压力不小于700KPa,制动缸压力不低于300KPa,并放好止轮器。

3、确认各自动开关、隔离开关、各闸刀及转换开关位置正常。

4、闭合两节车闸刀开关667QS、666QS和全部自动开关,确认658PV、650PV显示不小于96V(92.5V),电流表显示正常。

5、将两节车电子柜转换开关置“A”组;6、将逆变器电源选择开关置于“A”位或“B”位,确认逆变器电源插件板上48V、24V、15V指示灯亮,斩波器48V风扇转动正常,司机操纵台“前节车”、“后节车”、“主断”、“预备”、“零压”灯亮。

7、闭合412SK,确认司机台所有信号灯显示正常。

8、将两节车236QS、573QS、574QS、589QS、590QS置于“故障位”;591QS置于“手动位”;其余各开关、闸刀均置于正常位。

9、全车各司机控制器均置于“0”位,非操纵节电钥匙开关在断开位。

二、试验程序及要求(一)、电钥匙570QS试验1、闭合570QS287YV得电,“零位”灯亮。

2、断开570QS287YV失电,“零位”灯灭3、重新闭合570QS;正常后570QS保持闭合位。

(二)、主断路器试验1、闭合401SK主断路器4QF闭合,看,“主断”灯灭。

“零压”灯先灭后亮;2、闭合400SK主断路器4QF断开,“主断”灯亮;3、重新闭合401SK(三)、劈相机试验1、闭合404SK213KM及201KM吸合,“劈相机”灯亮。

2、人为按压283AK试验按钮(LCU机车不做此项)213KM失电,“劈相机”灯灭;3、断404SK,201KM失电,闭合400SK,4QF主断断开。

4、劈相机自起试验(1)将591QS置于自起位,重新闭合404SK、401SK,213KM、201KM吸合,“劈相机灯”亮(2)人为按压283AK试验按钮(LCU机车不做此项)213KM失电,“劈相机”灯灭;(3)将591QS置于手动位(四)辅机试验1、空气压缩机试验(1)闭合405SK(总风缸压力大于700Kpa时,不做此项),203KM吸合,延时3S后247YV失电。

(完整版)SS4型电力机车高、低压试验程序要点

(完整版)SS4型电力机车高、低压试验程序要点

附件2-3SS4型电力机车高、低压试验程序低压试验一、试验前的准备1.确认车顶无人后锁闭车顶门;2.各管路塞门在正常工作位置,总风缸压力不小于700kPa,机车闸缸压力300kPa;3.各闸刀和自动开关均在正常工作位,控制电压不小于92.5V;4.将零压保护隔离开关236QS,牵引风速故障隔离开关573QS、574QS及制动风速故障隔离开关589QS、590QS置于“故障”位,其它各故障隔离开关在正常工作位;5.电子柜转换开关置于“A”档;6.自起劈相机隔离开关置于“手动”位,司机控制器手柄置于“0”位,辅助司机控制器置于“取出”位。

二、试验程序与要求(一)电源钥匙开关试验1.闭合钥匙570QS(1)门联锁保护阀287YV吸合,门联锁动作。

558KA、568KA、563KA、569KA及539KT、528KT吸合。

看:“零位”灯亮。

(2)断开电源钥匙570QS门联锁保护阀287YV释放,558KA、568KA、563KA、569KA及539KT、528KT释放。

看:“零位”灯灭。

2.闭合570QS(反复合断2-3次后正常,再合上570QS)。

(二)扳钮试验1.主断路器试验(简称主断)(1)闭合“主断合”按键(401SK)听:主断闭合声,恢复中间继电器562KA吸合声;看:“零压”灯灭又亮;听:时间继电器539KT释放声和继电器562KA释放声;看:“主断”灯灭(2)合“主断断”按键(400SK)听:主断断开声看:“主断”灯亮。

(3)再合“主断合”401SK(现象同(1),反复合断2-3次正常后,合上主断)。

2.劈相机试验(1)合“劈相机”按键(404SK)听:劈相机中间继电器567KA吸合后,劈相机起动电阻接触器213KM和劈相机接触器201KM吸合,同时时间继电器523KT、526KT、527KT、535KT、536KT和压缩机放风电控阀247YV吸合;看:“劈相机”灯亮。

(2)人为闭合劈相机起动继电器试验按钮283AK听:劈相机起动中间继电器566KA吸合,213KM释放后延时3s,533KT释放;看:“劈相机”灯灭。

SS4型电力机车高低压及八步闸试验作业指导书

SS4型电力机车高低压及八步闸试验作业指导书

-7-
成都机务段机车检修作业指导书(试行)
序 号
作业 项目
工具及 材料
作业步骤
质量标准
备注
作业图示
8
调 速 手 柄 试验
6. 换向手柄置磁场 削弱Ⅲ级。 7. 换 向 手 柄 退 回 “前”位。 8. 换 向 手 柄 退 回 “0”位。 9. 闭合“通风机” 开关。
6.上述 8 个电空接触器全部吸合。 7. 上述 8 个电空接触器释放。 8. “0” 位指示灯亮, 12KM、 22KM、 32KM、42KM 约延时 1s 释放。 9. 549KA、205KM、206KM、211KM、 212KM 等释放。
-9-
成都机务段机车检修作业指导书(试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序 号
作业 项目
工具及 材料
作业步骤
质量标准
备注
作业图示
恢 复 试 验 12 前 的 状态
司机控制器手轮 置 于“0”位,断开各 扳钮, 断开电钥匙并 取出。
高 13 给 匙
压 钥
558KA 和 568KA 得电吸合, 主台 “0” 位指示灯亮。保护阀 287YV 得电 闭合电钥匙开关 吸合,门连锁阀动作。主台“预 570QS。 备” 、 “零压” 、 “主断”指示灯均 亮。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2-
成都机务段机车检修作业指导书(试行)
序 号
作业 项目
工具及 材料
作业步骤 1.检查各部。 2. 闭合控制电源柜 各闸刀, 将电源柜 A、 B 组转换开关置“A” 或“B”组。 3. 将控制电源柜自 动开关逐个合上。 4. 将电子控制柜转 换开关置“A”组。 5.将零压保护 236QS 开关置 “隔离” 位外, 其余各隔离闸刀及 转换开关均置运行 位。

SS4型电力机车高、低压试验程序要点

SS4型电力机车高、低压试验程序要点

附件2-3SS4型电力机车高、低压试验程序低压试验一、试验前的准备1.确认车顶无人后锁闭车顶门;2.各管路塞门在正常工作位置,总风缸压力不小于700kPa,机车闸缸压力300kPa;3.各闸刀和自动开关均在正常工作位,控制电压不小于92.5V;4.将零压保护隔离开关236QS,牵引风速故障隔离开关573QS、574QS及制动风速故障隔离开关589QS、590QS 置于“故障”位,其它各故障隔离开关在正常工作位;5.电子柜转换开关置于“A”档;6.自起劈相机隔离开关置于“手动”位,司机控制器手柄置于“0”位,辅助司机控制器置于“取出”位。

二、试验程序与要求(一)电源钥匙开关试验1.闭合钥匙570QS(1)门联锁保护阀287YV吸合,门联锁动作。

558KA、568KA、563KA、569KA及539KT、528KT吸合。

看:“零位”灯亮。

(2)断开电源钥匙570QS门联锁保护阀287YV释放,558KA、568KA、563KA、569KA及539KT、528KT释放。

看:“零位”灯灭。

2.闭合570QS(反复合断2-3次后正常,再合上570QS)。

(二)扳钮试验1.主断路器试验(简称主断)(1)闭合“主断合”按键(401SK)听:主断闭合声,恢复中间继电器562KA吸合声;看:“零压”灯灭又亮;听:时间继电器539KT释放声和继电器562KA释放声;看:“主断”灯灭(2)合“主断断”按键(400SK)听:主断断开声看:“主断”灯亮。

(3)再合“主断合”401SK(现象同(1),反复合断2-3次正常后,合上主断)。

2.劈相机试验(1)合“劈相机”按键(404SK)听:劈相机中间继电器567KA吸合后,劈相机起动电阻接触器213KM和劈相机接触器201KM吸合,同时时间继电器523KT、526KT、527KT、535KT、536KT和压缩机放风电控阀247YV吸合;看:“劈相机”灯亮。

(2)人为闭合劈相机起动继电器试验按钮283AK听:劈相机起动中间继电器566KA吸合,213KM释放后延时3s,533KT释放;看:“劈相机”灯灭。

SS4G机车全面检查作业程序

SS4G机车全面检查作业程序

上车:机车上部检查注意安全司机室检查:1、侧门锁闭器作用良好。

2、侧窗锁闭器作用良好,无破损。

3、副司控器安装牢固,接线卡子无松脱,铭牌清晰。

4、壁炉检查,安装牢固,接线无松脱。

5、空气制动阀,电控位置扳键位置正确,接线无松脱。

6、记点灯安装牢固,接线无松脱。

作用良好。

7、机车无线电台控制盒接线牢固,各插头无脱落。

8、电风扇安装牢固,叶片及防护罩无破损,电刷作用良好,接线无脱落。

9、前挡风玻璃清洁完整。

电热器接线牢固。

刮雨器手动作用良好,安装牢固。

遮阳帘无破损,手动作用良好。

10、风笛手动作用良好。

电控制动控制器安装牢固,铭牌清晰,手柄在取出位。

11、刮雨器开关作用灵活。

12、电钥匙及琴键开关连锁作用良好。

13、各风表指针指示位置正确,检验日期不超过三个月,各按钮开关作用良好。

14、监控器主显示屏安装牢固,无破损,按键字迹清晰。

15、各电表指针指示位置正确,鉴定日期不超过六个月。

各故障开关作用灵活。

16、主司控器安装牢固,主手柄与换向手柄机械连锁作用良好。

17、空气制动阀下部检查:(1)各塞门位置正确,各管路接头无漏风。

(2)电控阀接线无松脱,插头无松脱。

(3)53#调压阀紧固螺母紧固,手柄无松动。

(4)分水滤清器,排水作用良好。

18、座椅检查,安装牢固,各调节扳手作用良好。

19、脚踏开关作用良好。

20、主司控器下部检查:(1)各接线无脱落,线号清晰,插头无松脱。

(2)电台主机安装牢固,各插头无松脱,保险无烧损,开关位置确。

21、电炉插座检查,安装牢固,插座无烧损。

22、重连电台送话器无破损。

23、机车信号安装牢固,插头无松动,铅封完好,各指示灯无破损。

24、头灯防护罩安装牢固,锁闭作用良好。

接线无松脱。

25、轴温检测装置检查,各插头无松动。

各仪表各风表隔离开关检查。

26、副台手动风笛各管路接头无漏风,塞门位置正确。

灭火器检查安装牢固铅封完好,不过期。

27、111#放风阀应在关闭位,通风口无堵塞。

SS4机车小修作业指导书(走行部分)

SS4机车小修作业指导书(走行部分)

1. 构 架 与 轴 箱 间 隙 应 为 30-75mm。 2.同一转向架构架与轴箱间 隙之差不得大于:同轴: 10mm,同一侧:20mm。
轴箱拉杆
序 作业 工具 号 项目 材料
作业步骤
质量标准
关键 重点 工序 提示
型机车小修作业指导书(走行部分)
作业图示
轴箱轴承
3.开轴箱外盖及前 1.可见部分轴承内外套、支 盖,轴头挡板、挡 架无裂损,滚柱良好,轴头
构,依靠摩擦块阻 后,依靠摩擦块机构的摩擦
力达到均匀闸瓦间 阻力,使闸瓦托保持固定状
隙。
态。
六角螺栓 润滑
序 作业 工具 号 项目 材料
作业步骤
质量标准
关键 重点 工序 提示
型机车小修作业指导书(走行部分)
作业图示
4.试验,并调整闸 瓦与踏面的间隙。
1.闸缸保持 50kpa 时制动器 应可靠制动。 2.闸瓦间隙有无补偿,各机 构是否运转灵活,如发生卡 滞或无补偿现象应进行拆解 检查 3.闸缸保持 300kpa 时(关闭 供给塞门)闸缸每分钟泄漏 不得超过 10kpa;闸缸保压 300kpa 缓 解后 制动器应缓 解。 4.调整闸瓦与踏面的间隙为 4-8mm。
呆扳

闸瓦间隙 4-8mm
闸瓦钎及穿耳
序 作业 工具 号 项目 材料
作业步骤
质量标准
关键 重点 工序 提示
型机车小修作业指导书(走行部分)
作业图示
2.拉出或压入脱勾 杆,用手逆时针转 动手轮,闸瓦托能 随之后移;脱勾杆 恢复正常状态,手 轮不能逆时针转; 用手顺时针转动手 轮,闸瓦托能随之 前移;并能听到棘 勾的响声。
油环、挡圈,检查 挡板、挡圈、挡油环无裂损

SS4型电力机车走行部趟检作业指导书

SS4型电力机车走行部趟检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SS4型电力机车走行部趟检- 4 -总则适用范围 SS4型电力机车走行部趟检作业 任职条件 初级工及以上 岗位名称 机车检查保养员作业工具及及用品录像电筒、钢尺、内外卡尺、高度尺、检点锤。

作业材料 棉丝、黄油、钢丝刷、记号笔、油漆笔。

作业范围 SS4型电力机车走行部趟检。

安全风 险提示1.工作场地整洁。

2.按规定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工作前要认真检查所使用工具,严禁使用不合格量具。

4.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工具、设备。

5.工作场地严禁接打手机,严禁使用明火或吸烟,并注意室内通风情况。

6.机车到达检查台位,按规定设置防溜措施,将机车的前后端防护牌立起加锁,将小闸手把置缓解位后,方可开始作业。

7.由机车前部开始,按规定检查线路行走,按规定检查顺序作业,避免漏检。

使用正确检查方法作业,不得锤击压力及易损部件,不得大力拉拽、摇晃导线或油管等带状部件。

编制依据 1.机务段《韶山4型电力机车趟检作业范围及标准》关键工序 标识说明作业者、班组工长、质检员;:视频留存 ; :拍照留存。

重点提示标识说明 :八防(防裂、防脱、防燃、防断、防爆、防火、防腐、防飏);:注意安全; :安全防护;编制说明 非正常情况处置在重点提示栏一并说明SS4型机车走行部检查作业流程图- 6 -前窗玻璃头灯近光灯、标志灯- 7 -防脱装置防跳装置钩头钩舌- 8 -牵引台防跳凸- 9 -缓冲器钩尾框车钩托板- 10 -牵引销止退螺栓- 11 -折角塞门检验标识防尘堵- 12 -排障器信号传感器序号作业流程作业项目工具材料作业内容及标准关键工序重点提示作业图示车体百叶窗。

1.外观检查车体百叶窗。

录像电筒、检点锤1.车体百叶窗不得有破损、严重锈蚀。

:渡板作业防滑防摔:脱、断、裂扫石器砂箱踏面防脱装置砂管踏面闸瓦闸瓦钎及穿销闸瓦托制动器箱体锁紧机构轴温传感器轴箱轴箱拉杆接地装置圆弹簧油压减振器速度传感器脂罐风管序号作业流程作业项目工具材料作业内容及标准关键工序重点提示作业图示无漏油,喷油位置准确,喷油量适当,润滑脂的喷射中心应在轮缘与踏面过渡园弧的轮缘侧(即车轮检查器测量轮缘厚度的测量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第一章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办法一、机车检查基本知识检查人员应对机车构造、各部件名称及结构、部件安装位置及正常工作状态熟练掌握。

在检查机车时手、眼、身、步、法运用自如,以正确的姿势,适当的方法,按规定的顺序、步骤进行。

局部检查顺序原则上为先上后下,由里向外进行。

以检查的部位为“点”,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连成“线”,使所检查的部位都包括在检查顺序中。

在检查过程中,根据锤击的声音、部件的工作状态、部件的温度及颜色和气味等线索为依据,准确地判断分析故障原因和查找故障处所。

视故障的程度,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办法和措施。

二、检查机车要求做到顺序检查按步骤,姿势正确不错漏;锤敲螺栓分轻重,耳听眼看无松动;鼻闻气味无焦糊,手触部件试温度;仔细检查要周到,机车故障排除掉。

三、机车检查方法机车检查分为锤检法、手检法、目视检查法、测量法和测试法五种。

(一)锤检法锤检法分为锤敲、锤触、锤撬三种。

1.锤敲法锤敲是靠检查锤敲击零部件时所发出的声响及手握锤柄的振动感觉来判断螺丝的紧固程度或部件是否发生断裂。

锤敲法适用于14mm以上的螺栓和弹簧装置及适宜用锤敲击来判别的容易发生断裂的部件。

使用锤敲检查时应根据螺栓的大小、部件的状态和位置,用力适当掌握好轻重以免损坏部件。

对带有压力的管接头、磨擦工作面、光洁度较高的部件和14mm及其以下的螺栓禁止用锤敲击。

2.锤触法锤触主要适用于一些较细的管子、卡子和14mm以下的螺栓等,看其是否裂损松动。

3.锤撬法用锤尖或锤柄撬动零部件的间隙及横动量等。

(二)手检法手检法分为手动检查和手触检查两种。

对锤击无法检查和不适宜用锤检的部件应采用手检法。

1.手动检查适用于较细小的螺丝、管接头、各种阀门、仪表、电器及接线等。

手动检查包括:晃、拍、握、拧。

采用“晃动看安装,手拧试松动”的方法,判断各风、油管及接头是否有松缓、漏泄等现象,各种电器开关、风、油管路塞门位置是否在正常工作位等。

2.手触检查适用于检查有关部件的温度。

手触检查时应先用手指感觉温度,再用手背判断温度。

手被接触部件表面的持续时间与相应的温度如下:(1)平热:温度为40℃左右,能长时间手触;(2)较热:温度为70℃左右,手触能持续约3秒;(3)强热:温度为90℃左右,不能手触;(4)激热:温度为150℃以上,部件变色冒烟烧损。

(三)目视检查法在使用锤检和手检的同时也要进行目视,做到手、眼、锤、灯协调配合,动作一致。

并对各仪表的检定日期、指针位置及外观、弹簧垫片及平垫状态和油位的确认等进行目视检查。

(四)测量法使用塞尺、直尺、卷尺及专用工具测量有关部件的间隙、距离、行程等各种限度。

(五)测试法使用仪表、仪器测试电压、电流、电阻的数据及电路状态等。

四、机车给油的基本方法1.压入式给油使用压油机对各辅助电机轴承、各牵引电机轴承、各种轴销等压入软油脂进行给油。

2.注入式给油使用油壶对各压缩机、各牵引电机抱轴承及齿轮箱等进行给油。

补油时不得超过最高油位刻度线。

3.点式给油使用反射油枪,对直径较小的穿销及磨擦接触面较小的部位进行给油。

4.弧形给油使用反射油枪,对采用点式给油不能满足其润滑要求穿销或销套等部位进行给油。

5.线式给油使用反射油枪,对磨擦接触面较大的部位进行给油。

6.抹入式给油对适用于采用软油润滑的较大磨擦接触面进行给油。

(两位置转换开关应使用工业凡士林润滑)五、机车检查、给油注意事项1.机车置于平坦直线上。

2.地沟应放渡板,禁止无渡板跳跃地沟。

3.应穿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防止异物落入电机、电器内。

5.上、下地沟不得跳跃,注意人身安全。

6.M14以下螺母不锤击,有开口销螺母不锤击,压力容器和受压部件及光洁度表面不锤击,螺母棱角不锤击。

第二章SS4型电力机车检查给油作业程序一、机车走行部检查、给油作业程序A节车前端→A节车车钩装置→A节车第一转向架左侧各部→A节车第二转向架左侧各部→中间连接处左侧→B节车第二转向架右侧各部→B节车第一转向架右侧各部→B节车车钩装置→B节车第一转向架左侧各部→B节车第二转向架左侧各部→中间连接处右侧→A节车第二转向架右侧各部→A节车第一转向架右侧各部→A节车前车钩缓冲装置→A节车第一转向架车底各部→A节车第二转向架车底各部→A节车后车钩缓冲装置→中间车钩连接处→B节车后车钩缓冲装置→B节车第二转向架车底各部→B节车第一转向架车底各部→B节车前车钩缓冲装置→B节车前端二、机车中部检查、给油作业程序A节车司机室各部→左侧走廊门→A节车Ⅰ走廊→A节车Ⅰ端子柜左侧插座→A节车第一牵引通风机组→A节车Ⅰ低压电器柜→A节车第一制动电阻柜及通风机组→A节车主变压器室左侧各部→A节车Ⅱ高压电器柜→A节车Ⅱ高压室内各部→A节车Ⅱ整流柜→A节车电源、电子柜→A节车空气制动柜→A节车Ⅲ走廊左侧Ⅱ端子柜各部→B节车Ⅲ走廊右侧各部→B节车干燥器装置→B节车Ⅱ走廊→B节车劈相机→B 节车压缩机组→B节车第二牵引通风机组→B节车Ⅱ低压电器柜→B节车第二制动电阻柜及通风机组→B节车变压器室右侧→B节车Ⅰ高压电器柜→B节车Ⅰ高压室内各部→B节车Ⅰ整流柜→B节车空调器主机及Ⅰ端子柜右侧插座→B节车司机室各部→B节车Ⅰ走廊→B节车Ⅰ端子柜左侧插座→B节车第一牵引通风机组→B节车Ⅰ低压电器柜→B节车第一制动电阻柜及通风机组→B节车主变压器室左侧各部→B节车Ⅱ高压电器柜→B节车Ⅱ高压室内各部→B节车Ⅱ整流柜→B 节车电源、电子柜→B节车空气制动柜→B节车Ⅲ走廊左侧Ⅱ端子柜各部→A节车Ⅲ走廊右侧各部→A节车干燥器装置→A节车Ⅱ走廊→A节车劈相机→A节车压缩机组→A节车第二牵引通风机组→A节车Ⅱ低压电器柜→A节车第二制动电阻柜及通风机组→A节车变压器室右侧→A节车Ⅰ高压电器柜→A节车Ⅰ高压室内各部→A节车Ⅰ整流柜→A节车空调器主机及Ⅰ端子柜右侧插座→右侧走廊门三、机车走行部检查作业程序顺序步骤检查部位检查内容及要求A 节车前部1.前端外观 1.头灯、近灯光及标志灯外观完好。

2.前窗玻璃、刮雨器、路徽及机车标志完好。

3.排障器无变形,距轨面应为80-110mm。

4.脚踏板无变形。

2.车钩提杆装置车钩提杆无变形,提钩时能自动开放无卡劲,钩舌全开位220-250mm。

3.车钩 1.车钩摆动灵活,钩体各部分无裂纹,油润良好。

2.钩舌销无折损,开口销完好,油润良好。

3.钩舌各部无裂纹,钩舌与锁铁磨擦部油润良好。

4.钩舌锁闭作用良好,锁闭位110-130mm。

5.下锁销油润良好。

6.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815—890mm。

4.制动软管 1.折角塞门状态良好,卡子无松动,各部无泄漏。

2.防尘堵及安全链齐全、完整。

3.连接器无缺陷,胶圈无老化丢失,口面与地面垂直。

4.制动软管卡箍牢固。

5.软管无松动、老化、龟裂,水压试验不超过3个月。

6.制动软管与机车中心线夹角为45°。

总风联管同制动软管平均管软管无裂纹,截止塞门位置正确,卡子无松动。

重联插座重联插座完好牢固,插座盖关闭严密。

A 节5.车体外观车体平整,百叶窗无破损。

司机门窗侧窗、侧门完好,扶手、脚踏安装牢固。

车左侧6.第一砂箱 1.砂箱盖严密,锁闭良好。

2.砂量充足,砂质纯净干燥无异物。

3.砂箱体无变形,各部无开焊,安装螺栓齐全紧固。

7.第一动轮轮缘喷油器1.油箱体无变形不漏油。

注油口盖齐全密封良好,油量充足。

2.各风管、油管无松动不漏油。

8.第一轴箱悬挂装置1.弹簧座无裂纹安装螺栓牢固,弹簧上下压盖位置正确,定位锁杆良好,串销垫圈开口销齐全。

2.弹簧无裂损,压缩高度285mm-305mm。

3.弹簧座定位良好。

9.第一轴箱 1.箱体和拉杆无裂纹、芯轴卡圈无脱落。

2.轴箱内侧油封无漏油。

3.轴箱端盖无变形漏油,各安装螺栓齐全无松动。

4.轴箱吊耳、串销、开口销(45°)状态良好。

5.轴温传感器安装牢固,无脱落、松动、外观无破损,插头连接良好,性能良好,不得有任何固体靠在传感器上或者碰磨传感器。

6.轴温传感器连线绝缘护套无破损,紧固良好,无脱落、松动、接磨。

10.第一轴箱速度传感器1.速度传感器安装牢固,接线良好。

2.插座牢固无破损。

3.防尘罩完整。

11.第一轴箱油压减振器安装螺丝紧固,座无裂纹,体无漏油。

12.第一动轮制动器1.制动缸端盖螺栓齐全紧固;制动缸风管无漏泄;制动缸安装螺栓齐全紧固。

2.传动螺杆的密封罩良好。

3.脱钩装置良好。

4.调整螺母作用良好。

5.闸瓦吊杆螺栓紧固。

6.闸瓦托定位调整螺栓无松动。

7.闸瓦安装正确,无裂纹不偏磨,厚度不小于10mm,缓解后闸瓦与轮箍踏面间隙应为6-9mm。

8.闸瓦吊杆螺栓紧固,开口销完好,油润良好。

9.传动螺杆注油堵无松动、破损。

13.横向油压减振器安装螺丝紧固;座无裂纹,体无漏油。

14.纵向磨擦减振器1.橡胶弹性球铰链无裂损。

2.弹簧外罩安装螺丝齐全牢固,弹簧完好。

3.三角棒及三角导框无裂纹,三角导框厚度不小于6.3mm,磨擦片完好,厚度不小于2.5mm。

座无开焊。

15.橡胶堆 1.无裂损老化,自由高度273mm,垫板卡板安装牢固。

2.侧梁无开焊裂纹。

16.辅助电路入库插座1.安装牢固,外盖及导线无破损。

2.开盖检查插座无烧损。

17.第二动轮制动器参照第一轮制动器。

18.第二轴箱油压减振器参照第一轴箱油压减振器。

19.第二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参照第一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20.第二轴箱 1.同第一轴箱。

2.接地线安装螺栓无松动,软连接线断股不超过1/3。

21.第二砂箱参照第一砂箱。

22.左蓄电池及接线1.蓄电池柜安装螺丝牢固,柜门锁闭良好。

2.接线端子螺丝紧固,接线无过热变色。

3.定期开柜检查:蓄电池箱完好,无异状,接线无松动烧损,单节连接板无变形烧损。

安全阀严密。

电解液无泄漏,各部无腐蚀。

23.总风缸左侧 1.总风缸截断塞门111、113均在开放位,手把安装牢固。

2.排水阀关闭无漏泄、不松动,排水试验作用良好。

24.控制电路入库插座及行灯插座安装牢固,接线无松脱,插座无烧损。

25.第三砂箱参照第一砂箱。

26.第三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参照第一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27.第三轴箱参照第一轴箱。

28.速度传感器参照第一轴箱速度传感器。

29.第三动轮制动器参照第一动轮制动器。

30.第三轴箱油压减振器参照第一轴箱垂向油压减振器。

31.横向油压减振器参照第一轴箱横向油压减振器。

32.侧向磨擦限制器参照第一磨擦限制器。

33.橡胶堆参照第一橡胶堆。

34.第四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参照第一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35.第四轴箱 1.同第一轴箱。

2.接地线安装螺栓无松动,软连接线断股不超过1/3。

36.速度传感器参照第一轴箱速度传感器。

37.第四动轮制动器参照第一动轮制动器。

38.第四轴箱油压减振器参照第一轴箱垂向油压减振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