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总厂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冲渣水余热利用系统技术说明

冲渣水余热利用系统技术说明

冲渣水余热利用系统技术说明核心设备说明图设计基本思想余热形式余热温度热水温度2030506070℃℃输入双良节能技术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冬夏酒钢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说明酒钢7#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计划共分为三期,目标如下:第一期:从85℃-95℃的冲渣水中取热,供铁烧换热站采暖使用,目标是确认可以长周期取得稳定热源第二期:最大限度从冲渣水中取热,取得的热量供冬季采暖使用,取代蒸汽换热采暖第三期:取得的热量尽可能在冬季、夏季都能最大限度利用根据以上目标,和酒钢相关部门取得共识后,提出了三期目标的原则方案和基本原理图,在具体实施时根据最终确定的工艺参数、现场条件修改方案以下是根据目前资料提出的冲渣水进行采暖术改造工艺流程简图图1: 原采暖系统图2:采暖系统改造方案一(第一期方案)水水换热器汽水换热器水水换热器℃图3:采暖系统改造方案二(第二期方案1)图3:采暖系统改造方案二(第二期方案2)图3:采暖系统改造方案三(第三期方案)℃水水换热器冬夏系统流程简述:原蒸汽采暖流程(略)第一期采暖系统改造流程(略)第二期采暖系统改造流程(以采暖系统改造方案二(二期方案2)为例)余热流程:来自冲渣池的85℃水经过水水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回水温度为40℃左右,进入冲渣池的下一级水池。

采暖水流程1:冲渣水换热器热交换出的热水为70℃,进入热泵机组,利用驱动蒸汽的热量与余热水的热量,升温到95℃,进入二次网;采暖水流程2:采暖二次网系统的回水50度,一部分进入热泵机组利用驱动蒸汽的热量与余热水的热量,升温到95℃;另外一部分直接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放热,降温到30℃,进入冲渣水换热器,被加热的70℃采暖水加热采暖水流程1。

驱动蒸汽流程:新引驱动蒸汽管路及凝结水管路一套,驱动蒸汽在热泵内驱动热泵运行后释放热量形成凝结水,凝结水再回收进入锅炉或凝水系统。

原有加热设备运行:正常情况下,热泵机组在采暖运行时,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原有的加热设备处于备用状态,当热泵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或故障状态时,原有的换热设备运行,以确保采暖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连云港兴鑫钢铁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

连云港兴鑫钢铁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

目录一、公司简介二、生产现状及余热利用技术2.1钢铁厂生产现状、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2.2低温热的分布2.3低温热的利用状况三、冲渣水余热回收方案设计3.1空气除湿预热系统技术3.2利用钢铁厂余热系统的方案设计3.3水系统加热技术四、经济效益分析4.1增加产能分析4.2鼓风除湿效益分析4.3预热热水效益分析一、公司简介作为国内专业化ESCO(节能服务提供商),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节能解决方案,帮助用户降低经营成本,持续地创造利润,一直致力于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用户提供最专业化的服务,积累了丰富的节能改造和用户服务经验,在电力行业和工业余热回收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为了更好的向国内用户提供优质的节能服务,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让用户共享充足的资源,我们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创建合作共赢的服务模式。

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令用户摆脱经营成本高居不下的困惑,更加轻松和快乐地经营事业。

煌明科技凭借先进的产品、雄厚的技术实力和高度的责任感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节能、技术项目解决方案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卓越的品质服务,精心打造卓越的煌明科技品牌。

煌明科技研发生产的系列节电装置,严格执行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关、宾馆、商场、超市、学校、工矿企业、市政等各种用电场所。

产品应用“多元系统解决方案”,根据不同用户的用电形态及负荷状况,制定人性化的用电管理解决方案,推行能源合同化管理模式使企业在无投入零风险的情况下享受节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节约化运营水平。

可为用户节省高达12%—35%以上的用电、煤综合运营支出。

同时公司积极引用超导热管技术,为化工、造纸、印染、钢铁行业的企业客户节约大量工业余热循环利用。

开辟了节能领域的新天地。

连云港兴鑫冲渣水余热回收节能方案2011.11.01 版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高其能耗效益比,节省能耗资金。

公司本着“品质、诚信、执着、永恒”的企业宗旨,不断进取,面向国内外市场,争创一流品牌和企业,愿意和广大客户携手一道为企业和社会的节能降耗做最大的贡献。

高炉炉渣余热回收利用

高炉炉渣余热回收利用

高炉炉渣余热回收利用
标签:高炉渣余热回收
高炉炉渣出炉温度约为1450℃左右,通常是断续出渣,所以其热能的回收利用存在很大的难度,常见的高炉水淬处理后的只能回收炉渣10%的热量,其余90%的热量只能白白浪费。

目前,在国内外对高炉渣进行干式粒化处理的研究已进入中试阶段,效果较好,其方式分为普通式和流化床式两类。

1、普通式余热回收。

该法是先将液态高炉渣倒入一倾斜的渣沟里,液渣在渣沟末端流出时与下部出来的高速空气流接触,渣温从1550℃降到1000℃并被粒化后进入热交换器,然后在热交换器内渣冷却到300℃,热量得到回收。

该法可以回收热量40% -45%。

但相对流化床式还是偏低,且处理后渣粒度不均匀。

2、流化床式热回收。

流化床是利用空气作为流化气体,在处理过程中,钢渣颗粒与流化气体接触充分,接触面积增大,所以热交换比较充分,渣热回收率大大提高。

流化床式回收法有常规干式粒化法和熔融高炉渣粒化法两类,其中后者较为成熟,回收率可达70%。

其核心设备是熔融高炉渣粒化设备,回收热过程是:1)液态高炉渣粒从罩杯中甩出,通过与下部流化床上来的空气和水冷壁间的换热,完成回收约14%热量;2)高炉渣进而打在容器内壁,与水冷壁进行热交换,完成回收约23%热量;3)内壁反弹回来的高炉渣粒进入到一级流化床内,并与通过流化床
的空气和位于床层内的换热管间热交换冷却,完成回收约43%热量;4)一级流化床受热快速膨胀,热渣进入到二级流化床,节能型热交换,完成回收约20%热量。

该法日处理渣约7700t,过程中完全无水参与,节约了水资源,且渣粒均匀(小于2mm),适宜制造水泥。

熔融高炉渣粒化法处理高炉渣,可以实现环保和热能的双赢,值得大力推广。

安钢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的实践

安钢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的实践

安钢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的实践摘要通过对安钢目前厂区高炉冲渣水分析,大量的低温余热未能充分回收利用,既造成蒸汽的浪费,也不利于环保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回收利用高炉冲渣水的低温余热,用于生活区冬季采暖改造,节省蒸汽资源,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生活采暖实践0前言近年来,安钢在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创新、研制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全面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四新”技术,促进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的优化升级,提高了节能减排创效能力。

因此,加强能源优化利用、提高余热余能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安钢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安钢东线采暖泵站主要给安钢五生活区供暖,热源采用动力锅炉中温中压蒸汽,蒸汽使用量约15~20t/h,供应采暖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安钢的职工住宅区之一。

而安钢目前有大量的低温余热余能未能充分回收利用,部分余热余能是供应生活采暖的最佳热源,如高炉INBA冲渣水余热资源,其温度高、水量大,蕴含着巨大的热能,目前均未回收利用。

一方面,高炉冲渣水热量一部分流失对环境造成热污染;另一方面,采用动力锅炉蒸汽用于生活采暖则消耗了宝贵的蒸汽资源,增加了企业采暖成本,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因此,利用高炉冲渣水余热向生活小区供暖已成为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最佳选择。

现就安钢高炉冲渣水的余热利用技术实践做简单介绍。

1安钢高炉冲渣水现状安钢目前有3座2000m³以上级高炉,均采用INBA法水冲渣工艺,冲渣水余热均未回收利用。

其中1#高炉是2200m³高炉,其正常生产时,冲渣水循环量为1200m³/h,冲渣水温度在80℃以上,东、西两个INBA交替出渣,其中西INBA为双出铁口出渣,东INBA为单出铁口出渣。

经测算,1#高炉冲渣水有效热量为25.54MW,按照本地区的采暖设计规范,具有供应约50万平方米的采暖能力。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的可行性分析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的可行性分析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的可行性分析文章结合高炉冲渣水的余热特点,提出了三种余热回收方案,并针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标签: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可行性前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源危机的不断深化,使得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钢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耗能大户,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以高炉冲渣水为例,其温度可以达到95℃左右,一般都是在进入空冷塔冷却后,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但是其中蕴含的热量却白白浪费,而且对于周边环境造成了热污染。

对此,做好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 高炉冲渣水余热特点高炉冲渣水余热的热源温度相对较低,但是流量巨大,而且由于水中蕴含相应的化学物质,对于普通钢材有着一定的腐蚀性,做好高炉冲渣水余热的回收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还可以保护周边环境,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钢铁企业中,一般情况下,高炉冲渣水采用的是浊环水,能够减少对于水资源的消耗,但是其在冷却过程中大量的热量散失,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冲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等物质会在大气中形成酸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如何对高炉冲渣水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是當前钢铁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2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方案从目前来看,对于高炉冲渣水余热的回收,主要是以下三种方案。

2.1 采暖在对高炉冲渣水进行沉淀过滤后,进行相应的水热交换,通过循环泵,将采暖水输送至采暖用户。

将余热回收用于采暖的方法,具有投资少、设备简单、散热少、余热利用率高等优点,不过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采用的是浊环水,容易出现感到堵塞和腐蚀的现象,维护起来比较困难,对于换热设备的要求较高;二是只能在冬季使用,无法全年回收余热。

因此,如果采用这种方案,经济效益相对较差,而且对于余热的回收利用率低。

2.2 发电在对高炉冲渣水进行沉淀、过滤等预处理后,导入换热器,此时冲渣水的温度降低到40-50℃,之后回归到高炉供冲渣使用,可以对一定的余热进行回收。

高炉余热利用

高炉余热利用

3200高炉区域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余热采暖利用现状目前济钢余热利用项目主要为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共设有三个高炉冲渣水换热泵房,每个泵房安装板式换热器三台(开二备一),设计负荷为36.5MW,采暖水流量:2100t /h供回水温度:65℃/50℃供回水压力:6.5/4.5MPa根据供热负荷48W/㎡计算,可供采暖面积:76万㎡左右。

现已为钢城新苑和韩仓小区供暖。

为充分利用济钢余热资源,为济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结合济钢实际运行情况,可采用热泵技术回收高炉水冷壁等的余热水余热,加热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采暖水,用于实现济钢周边城市小区供暖。

从而实现了节约高品位一次能源,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的目的,并减少了余热排放大气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3200高炉区域余热负荷技术方案在石河西侧3200高炉区域采暖水供热管线母管处,建设3台25MW 吸收式热泵,用320烧结和400烧结锅炉蒸汽作为驱动,提取3200循环冷却水热量,把采暖循环水由65℃加热至95℃。

根据吸收式热泵蒸汽负荷占总负荷的40%--50%.热泵参数采暖水温度: 95℃/ 65℃循环水温度:37℃/ 30℃循环水量:1500t/h 采暖热水量:700t/h单台蒸汽量:18t/h蒸汽压力:2.0MPa温度:400℃负荷计算表投资估算三台吸收式热泵每台约1000元,蒸汽、水系统改造费用约1000万,合计4000万元项目收益项目建成后可采暖总负荷可达到110MW,供热面积220万平方米。

可增加供热面积144万平方米,采暖费按20元/平方米分配给济钢,收入2880万元/年,采暖配套建设费用78元/平方米按50%分配给济钢,可一次性获得费用5616万元。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高炉熔融炉渣的温度高达1400℃~1500℃,其热量大,属于高品质的余热资源。

我国高炉渣的处理工艺主要采用水淬处理,大量高温炉渣通过冲渣水进行冷却,产生大量温度为70℃~85℃的热水。

通常,为了保证冲渣水的循环利用,需要将这部分冲渣水沉淀过滤后引入空冷塔,降温到50℃以下再次循环冲渣,或自然降温后继续循环冲渣。

这个过程损失了大量的热量,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高炉冲渣水作为一种废热能源,因其温度稳定、流量大的特点,正逐渐成为余热回收利用的研究热点。

目前,对冲渣水余热的回收方式有利用冲渣水采暖、浴池用水和余热发电。

冲渣水余热发电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研发方向,但因其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投资回收期较长,目前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利用冲渣水采暖或作浴池用水,已经被北方地区的部分钢厂使用,并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高炉水渣含有CaO、SiO2、MgO、Al2O3和少量的Fe2O3,pH值大于7,呈弱碱性。

高炉水渣杂质在冲渣水中以固体颗粒或悬浮物的形式存在,日积月累,杂质会使采暖系统中的管道、阀门、散热器发生大面积淤积、堵塞,所以高炉冲渣水作为采暖热源时不适于直接使用。

通过间接换热的形式重复利用冲渣水进行采暖或作为浴池用水是高炉冲渣水利用的技术点,而高炉冲渣水专用换热器适用于换热介质在高悬浮物、高黏度等恶劣工况下的实体应用。

冲渣水余热回收出利器冲渣水专用换热器是由螺旋状扁管换热元件制造而成的新型高效换热器,螺旋扁管的截面为椭圆形,其管内外流道均呈螺旋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该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压降小。

管壳式换热器在壳程为了减少死区和短路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折流板,相应地增加了阻力,而螺旋扁管的应用使得壳程中介质的曲折流动变为直接螺旋流动,没有死区,不必设置折流板。

取消折流板降低了阻力,并大大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冲渣水专用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压降≤30kPa,而板式换热器和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压降均为50kPa~100kPa。

高炉水冲渣余热利用

高炉水冲渣余热利用
sa h n,He e ,0 3 6) b i 6 01
Absr c : e pr be offe n tr e p rt r e n lw i witr uta— fle ig s tm f s f t r ta t Th o lm e dig wae g tm e au e b i g o n n e ll ’ i trn yse o o twae sa in i ove y m e nso ea tto s s l d b a fh t—e ha gn t u plse e g r xc n ig wi s r u n r y fom t r wa h n lg o l s u n c . h wae s ig sa fb a tf r a e Ke or s: l s u n c yW d b a tf r a e;w ae ; wa h n lg; s r l s e e g tr s i g sa u p u n r y;u iiai tlz t on

高炉 水 冲渣水 的温度 为 6 9 0~ 0℃ , 经过 沉 淀池 淀 、 渣 后 , 『 高炉 渣进 行 循 环利 用 , 抓 『将 j 而热 量 没 有得 到利 用 。唐钢不 锈钢 公 司二期 软水站 采 用河 道 水作 为原 水 , 经过 高 密 澄清 池 +V形 滤 池工 艺处 理
S OLeabharlann / m / ( gI )2 8 50
D H
71
含 盐 镀/ mg L) ( /
Ca /( / “ mg L)
4 9 10
61 8
关键词 : 炉; ; 高 水 冲渣 ; 热 ; 用 余 利
中 图分 类 号 : 7 7 X 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6— 0 8 2 l ) I 0 6 0 1 0 5 0 ( 0 l 一 0 8— 2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技术方案目录1 概述 (1)1.1项目名称 (1)1.2编写单位 (1)1.3设计依据 (1)1.4设计原则 (2)1.5设计范围 (2)2 技术条件及指标 (3)2.1气象资料 (3)2.2设计条件 (3)2.3项目简述 (4)2.4工艺简述 (4)3 工艺技术方案 (6)3.1建筑物采暖热指标 (6)3.2供热能力分析 (7)3.3工艺技术方案 (8)3.4冲渣水换热站 (9)3.5备用热源 (11)3.6.能源介质管网 (11)3.7主要设备清单 (12)4 土建部分 (13)4.1概述 (13)4.2主要设计依据 (13)4.3厂区自然条件 (13)4.4建构筑物 (14)4.5计算采用的程序 (14)5 供配电设施 (15)5.1设计范围 (15)5.2设计依据 (15)5.3 供电及负荷计算 (15)5.4电气传动及控制 (16)5.5电缆敷设 (16)5.6 照明 (17)5.7防雷与接地 (17)5.8电气设施防灾 (18)6 自动化仪表及控制要求 (20)6.1设计范围 (20)6.2装备水平 (20)6.3主要检测 (20)6.4控制要求 (20)6.5仪表选型 (21)6.6控制室 (21)6.7通讯 (21)7 给水、排水 (22)7.1生产用水 (22)7.2生活给水 (22)7.3 排水 (22)8 采暖、通风、空调设施 (23)8.1采暖设施 (23)8.2通风设施 (23)8.3通风设施 (23)9 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 (24)9.1施工条件 (24)9.2 大件运输 (24)9.3 建厂物资 (24)9.4 劳动定员 (24)10 运行管理 (26)10.1调试和试运行 (26)10.1日常运行管理 (26)10.3异常运行 (26)11 投资概算 (27)11.1工程概况 (27)11.2 编制依据 (27)11.3费用构成 (28)11.4成本及收益分析 (29)1 概述1.1项目名称某集团炼铁总厂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中新4#、5#2580m3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工程。

1.2编写单位XXXXXX1.3设计依据(1)依据某集团炼铁总厂新4#、5#2580m3高炉冲渣系统生产状况,及未来负责供热的建筑物热工情况等。

(2)甲方提供的厂区现状图;(3)国家及相关行业颁发的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4)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201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6-2000(2008年版);《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GB 50632-2010;《钢铁企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721-2011。

1.4设计原则(1)根据采暖水对水质、水温、水压的不同要求,充分挖掘厂内宝贵余热资源,设计了高炉冲渣余热利用循环系统,以实现冲渣水余热的二次利用、节约新水,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2)结合区域水处理现状,充分发挥现有设施潜力,尽可能降低投资、减少占地面积。

(3)采用先进、高效、节能的设备和国内外先进、可靠、成熟的水处理工艺进行相应的水处理设计。

(4)最佳的泵组组合和合理的调配方式满足某周边住宅小区冬季采暖要求系统投运后,不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1.5设计范围高炉冲渣水换热站的工艺设计,包括冲渣水换热系统、采暖循环系统、备用蒸汽系统,站房建筑、结构,电气及自动控制系统等。

2 技术条件及指标2.1气象资料(1)室外计算温度年平均温度9.6℃供暖室外计算温度-15.1℃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8.6℃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18.3℃(2)风向、风速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2.9m/s冬季最多风向NE冬季最多风向的频率14%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 3.5m/s (3)冬季日照百分率60%(4)最大冻土深度118cm(5)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18.5hPa (6)极端最低气温-26.9℃(7)其它年平均最大降雨量533.7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286.2mm最大积雪深度70mm基本风压0.55KN/m2基本雪压0.25KN/m22.2设计条件2.2.1高炉冲渣水基本参数2.2.2备用饱和蒸汽供汽量:30t/h;供汽压力:0.3MPa;温度:133.5℃。

2.3项目简述本项目计划利用某集团炼铁总厂xin4#、5#高炉冲渣水系统余热及剩余蒸汽做为热源,向城区内采暖用户供热。

本项目充分响应我国关于环境治理有关政策及号召,减少能源浪费及污染物排放,拓展企业经营思路、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

4#、5#高炉容积均为2580m3高炉。

根据甲方提供的高炉生产状况,两座高炉日出铁量5934吨,日产渣量1780.2吨,高炉热熔渣的物理平均温度约为1650℃,冲渣水循环量为1000~1200m3/h。

冬季冲渣循环水温:高炉出渣时冲渣水平均温度为76℃~78℃,未出渣时平均温度为66℃~68℃,本项目中选取平均温度70℃为计算温度。

2.4工艺简述为了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发展,降低能源及水资源消耗,增加企业效益,减少环境污染,本项目计划采用公司所属高炉的冲渣水做热源,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将冲渣水与高效换热器换热,将换热后的二次水接入厂区采暖循环供热管网向厂区内建筑物供热。

项目的构成及流程见下图: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另外,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本项目能较好的利用厂区现有生产设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本方案编制过程中拟选用设备先进、安全,工艺较成熟,同行业内已有较多先例,各类设施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节能方面满足各级政府及行业内相关技术要求,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均有可靠保障。

是国家鼓励,企业迫切需要的节能环保项目,项目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3 工艺技术方案3.1建筑物采暖热指标由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一般具有供热范围广,供热面积大的特点,很难于准确统计所有单体建筑的采暖耗热量,不能详细、精确计算每栋建筑物的热负荷。

因此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采暖建筑物的热负荷常常采用估算法。

本项目建筑物热负荷计算,采用面积指标估算法。

该方法计算简便、误差小,在国内外集中供热工程中普遍采用。

民用住宅、公共建筑按地块功能及容积率确定。

根据《建筑气候区划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赤峰市建筑气候属于严寒地区,建筑物的热工能性要求见下表:建筑物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K—W∕(㎡•K)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设计热负荷均为采暖热负荷,按照国家节约能源的法规政策、《建筑气候区划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以及鞍山市建筑物围护结构实际情况和气象条件、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已有建筑物的实际建筑结构型式、相邻区域已经实施集中供热的实际供热指标等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采暖热指标采取以下数值:(1)采取节能措施前:2008年以前(含2008年)民用住宅55W/m2;公共建筑75 W/m2;综合指标57.4 W/m2;建筑属性比例:住宅:公建=8.8:1.2。

(2)采取节能措施:2008年以后:民用住宅50W/m2;公共建筑65W/m2;综合指标51.8W/m2;建筑属性比例:住宅:公建=8.8:1.2(3)采取节能措施前后(旧有建筑+规划新建筑):旧建筑与新建筑比例为6.0:4.0,经过整理分析和计算本区域内的综合热指标为55.16W/m2。

3.2供热能力分析3.2.1冲渣水供热能力分析依据某集团公司现有产能规模和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结合高炉系统的生产现状,对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能力进行评估,可回收热量值见下表4-1。

各高炉正常稳定运行时,能够回收利用的冲渣水余热总量为35.0~42.0MW,可以供应的市政建筑约70.1~85.6万m2(其中还充分考虑换热器换热效率及采暖热媒循环过程中热损失,对计算结果进行适当修正,修正系数为0.85)。

3.2.2备用蒸汽供热能力分析厂区内饱和蒸汽管网可以每小时提供30t饱和蒸汽(蒸汽压力:0.3MPa,温度为133.5℃),作为高炉修风等原因停产时的保安热源,防止管网或设备因结冰而损坏;并作为冬季极寒季时的补充热源。

饱和蒸汽可提供的总热量为18.0MW。

3.3工艺技术方案3.3.1工艺流程简介将高炉冲渣水池内符合回收条件的高炉冲渣水由冲渣水余热回收循环泵加压送至安装于冲渣水换热站内的渣水过滤器,经过滤后,进入渣水换热器中与给采暖循环水交换热量。

渣水在完成热交换后,通过渣水循环管道再次回到高炉冲渣系统,再次冲渣、加热,回流至高炉冲渣水池,进行第二次循环。

采暖循环系统中采暖供水,则通过采暖循环管道送至集中供热管网,经各类采暖设备散热后,水温降至设计值,再通过管道回到冲渣水换热站内,经换热器加热后,使其温度恢复到设计值后,由采暖循环泵加压后再次循环使用。

为了保证采暖系统符合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统一要求,并保证冬季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厂区蒸汽管网上接出一趟蒸汽管道,送至冲渣水换热站内,作为冬季保安蒸汽和补充热源。

在各个换热过程中,各种热媒的温度分别为:高炉冲渣循环水:70/55℃;补充蒸汽:压力:0.3MPa,温度为133.5℃;采暖循环水供回水温度:63/48℃。

3.4冲渣水换热站分别在4#、5#高炉冲渣系统附近,新建一座冲渣水换热站。

4#高炉配套冲渣水换热站建筑物尺寸为:长×宽=25×12,室内净高5m,为地上单层建筑物;5#高炉配套冲渣水换热站建筑物尺寸为:长×宽=25×10,室内净高5m,建筑物架空布置,底标高不小于5.5m。

新建冲渣水换热站内设必要的吊装设备和通风装置。

冲渣水换热系统的全部工艺设备均安装于换热站内。

主要设备包括:渣水过滤器、渣水换热器、采暖补水水泵、水处理设施、起重机、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等。

3.4.1过滤装置过滤装置采用高炉冲渣水专用复合过滤装置,分为粗过滤器和精过滤器两种。

针对高炉冲渣水的悬浮物特点进行分级处理,确保处理后水中悬浮物含量不大于20mg/L,并能实现装置全自动反冲洗,过滤效率高、性能稳定。

粗过滤装置为一级过滤,安装在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冲渣水管路入口处。

该装置为可拆卸型,装置内部滤芯可拆卸,便于清洁及维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