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薄膜
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研究进展

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研究进展胡琼恩;李婷;马丕明;东为富【摘要】地膜在现代化农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传统塑料地膜在土壤中难以降解而导致“白色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减小土壤肥力,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推广生物可降解地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种类、性能及其应用.【期刊名称】《塑料包装》【年(卷),期】2017(027)003【总页数】8页(P34-41)【关键词】生物可降解;地膜;性能【作者】胡琼恩;李婷;马丕明;东为富【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由于农用地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及肥力,防止害虫侵袭作物,促进植物生长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因此地膜在现代农业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自1978年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后,农用地膜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生产力的飞跃[1-3]。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用塑料薄膜产量居世界首位,地膜年产量达60万吨左右,地膜覆盖面积达0.147亿hm2左右。
但是,目前我国使用的地膜主要是聚乙烯、聚氯乙烯地膜,其极难降解,降解周期达到上百年。
且地膜老化破碎后,残膜在土地中不易降解,回收利用困难,积存土壤中会造成土地污染,土壤结构严重破坏,肥力流失,农作物的产量减少。
而且此类地膜的长期使用对土地造成长久性和难以解决的危害。
因此,作为具有相同增温保湿效果,又可完全降解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的生物可降解地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我国作为塑料农膜产量和使用量都居世界第一的农业大国,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研究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4-5]。
生物降解塑料是作为能够完全生物降解的绿色环保塑料,是今后塑料地膜工业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
按降解机理的不同,生物降解塑料可分为不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完全生物降解塑料。
不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中不能完全降解的塑料,长期使用仍会造成污染。
pbat薄膜断裂伸长率

pbat薄膜断裂伸长率PBAT是一种全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可降解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关注PBAT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因为这个指标反映了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对材料的可塑性和强度有重要影响。
PBAT薄膜的断裂伸长率通常是指在薄膜受到拉伸力作用时,能够承受多大的拉伸变形,也就是较初长度的伸长程度。
该指标的测试方法通常采用ASTM D882标准,通过仪器测量薄膜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变与应力曲线,计算出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PBAT薄膜的断裂伸长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因为这个指标能够直接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和适用性。
如果PBAT薄膜的断裂伸长率过低,就说明材料的延展性不够,很容易受到外界力的破坏,使用寿命较短;如果PBAT薄膜的断裂伸长率过高,就说明材料过柔软,强度不足,容易发生拉伸失效问题。
为了保证PBAT薄膜的断裂伸长率符合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1、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
PBAT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工艺对材料的物理性能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生产PBAT薄膜的过程中,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以保证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符合要求。
2、加入添加剂。
在生产PBAT薄膜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添加剂,例如增塑剂和稳定剂等,以改善材料的物理性能,提高材料的柔性和延展性,从而提高PBAT薄膜的断裂伸长率。
3、加强材料的表面处理。
PBAT薄膜的表面处理可以使薄膜表面的结构更加紧密,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柔性,提高PBAT薄膜的断裂伸长率。
总之,PBAT薄膜的断裂伸长率是一个关键的物理性能指标,对保证材料的适用性和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PBAT薄膜的断裂伸长率,需要从制备工艺、添加剂和表面处理等方面进行控制和优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产出质量稳定、性能优异的PBAT薄膜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可降解材料的需求。
生物降解TPS

- 62 -工 业 技 术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将逐渐被限制。
生物可降解材料作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得到广泛的关注[1]。
由于热塑性淀粉(TPS)的机械性质尚有缺陷,因此其用途并不普遍[2]。
生产中利用其他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与其进行共混来完成材料之间的优势互补,例如PBAT、PLA、PBS、PCL 和PGA [3]。
其中PBAT 除了具有生物降解性外,还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可作为垃圾袋、食品容器等包装薄膜。
GARALDE 等将TPS 与PBAT 以不同的质量比共混,TPS ∶PBAT 质量比的增加可以改善TPS 在PBAT 基体中的分散,但会降低TPS/PBAT 共混物薄膜的拉伸强度、模量和柔韧性。
胡晨曦等[4]以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BAT/PLA/Talc 复合材料,认为Talc 可改善PBAT、PLA 的界面相容性,对复合材料熔体流动具有较大影响。
目前可生物降解的淀粉复合材料应用的主要难题在于成本较高且力学性能较低。
该文以TPS 与PBAT、Talc 进行共混,制备得到一系列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组分含量薄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湿热老化研究薄膜的耐老化性能,最后与商业产品进行对比,以改善聚合物的力学性能,降低产品成本,扩展其应用范围。
1 试验部分1.1 主要原料PBAT,KHB21AP11,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TPS,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Talc,粒径2000目,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双螺杆挤出机:KY-35型,长径比50,南京科亚化工成套装备有限公司;单层吹膜机:45-700型,大连龙尧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熔体流动速率(MFR)仪:MFI-2322S 型,承德市金建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注射成型机,EM80-V,震雄机械(深圳);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WDT-1U,深圳凯强利机械;高低温恒温恒湿箱,LRHS-504-LH,上海林频仪器。
2023年可降解性薄膜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可降解性薄膜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可降解性薄膜是一种具有良好降解性能的薄膜材料,在慢性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市场分析现状如下:一、市场规模可降解性薄膜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全球可降解性薄膜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每年增长率约为10%。
预计到2025年,可降解性薄膜市场规模将达到70亿美元。
二、应用领域可降解性薄膜在农业、医疗、包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农业领域是可降解性薄膜的主要应用领域,可降解性薄膜被用作农用覆盖薄膜、农药包装薄膜等。
此外,可降解性薄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用于药物包装、手术室感染控制等。
包装领域也是可降解性薄膜的重要应用领域,可降解性薄膜可以替代传统塑料包装薄膜。
三、发展趋势可降解性薄膜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技术改进:随着技术的进步,可降解性薄膜的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如可降解速度更快、提高了应力强度、保持良好的物理性能等。
2.政府政策支持: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可降解性薄膜的使用进行鼓励和支持,这也推动了可降解性薄膜市场的发展。
3.消费者环保意识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可降解性薄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购买环保产品,可降解性薄膜因其环保特性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4.技术创新:可降解性薄膜行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推进,诸如生物降解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功能性降解材料的研制等。
四、市场竞争格局可降解性薄膜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上存在着很多可降解性薄膜供应商,其中一些大型企业如BASF、DowDuPont等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一些新兴企业也加入到可降解性薄膜市场中,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来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
综上所述,可降解性薄膜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应用领域广泛,并呈现出技术改进、政府政策支持、消费者环保意识提升和技术创新等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激烈,大型企业和新兴企业都在积极参与其中。
PLA是什么材料

PLA是什么材料PLA是什么材料、PLA可分为易着色PLA、本色PLA、白色PLA、黑色PLA、耐溶剂性PLA、耐化学性PLA、耐老化PLA、耐候PLA、耐油性PLA、可降解PLA、环保PLA、医疗级PLA.PLA纤维是由日本、美国等率先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其原材料是聚乳酸。
PLA是由再生的植物资源(玉米、小麦、谷物、甜菜等)为起始原料制成,然后经纺丝生成聚乳酸纤维。
这种纤维制品废弃后,借助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 完全分解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和水, 是一种完全自然循环的可生物降解环保纤维。
在当前绿色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热潮中,需求迫切、发展快的当属环境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PLA纤维原材料又极其丰富,己被众多专家推荐为“21世纪的环境友好循环材料”,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生态型纤维。
PLA纤维因为其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能被世界所属目,从医疗卫生领域到工农业领域,特别是在纺织加工领域,随着对PLA纤维的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对PLA纤维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PLA纤维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新型环保纤维。
由于生产PLA纤维的原料一一乳酸是从可再生天然物质发醇制取的, 因而加工乳酸大的优点是不使用石油等化工原料, 从原料到废弃物均可生物降解。
PLA纤维以淀粉制得的乳酸为原料,具有生物降解性,其废弃物埋入土中后,在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下,大约经过1-2年的时间,纤维即可被完全分解为C02和H20,从而发生降解。
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过植物光和作用减少其在大气中的含量, 对地球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由于这是一个循环过程, 专家们把PLA纤维称为“21世纪的环境循环材料”.专家们预言,通过21世纪初期全球PLA聚合物和纤维的生产规模的扩大, 随着乳酸原料生产成本的降低,其价格会向接近PET纤维发展,其用途将迅速扩展,其经济效益将逐步显现出来。
PLA塑料的玻璃化温度和熔点较低,分别只有57℃和175℃,明显低于涤纶.热定形温度应介于玻璃化温度和熔点之间,加热到140℃时会收缩, 因此聚乳酸纤维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及薄膜

刚性 和光泽性 , 阻止 氧气 渗透 性 , 良好 的气 味隔绝 性 、 品安全性 。聚乳酸 薄膜与通用塑料 薄膜 的性 食
能 比较 , 如表 2所示 。
聚乳 酸 使 用 的原 料 乳 酸 木薯 淀粉 、 糖蜜 、 酪乳 清等 提取。 废 干 它 除具有 完全 生物 降 解 性 能外 , 具 有 燃 烧热 值 还 低, 燃烧时的二氧化碳发生量小 、 低能耗 等特点。
击强度提高 , 而拉仲强度 、 曲强度下降。聚乳 弯 酸共聚物的物理力学性能 , 如表 1 所示 。聚乳 酸 薄膜在室温下保存 时 , 其性能会 降低 , 需进行 稳 定 化处 理 。
作者简介 : 柴建敏( 94 ) 男 , 15 一 , 工程 师, 海市科学 技术进 步奖 上
一
等奖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 等奖项 目《 耐候光 转换无
塑料 由于性 能 优 良 , 型 加 工 方 便 , 泛 应 降解 。 成 广
用于各个领域 。然 而, 由于塑料 的降解缓 慢性 , 1 聚乳酸 ( L P A) 其使用及废弃对环境带来 了严重威胁。而且 塑 聚乳酸是乳酸通过发 酵合成 的完全生物 降 料 主要来源于石油类 的不可再生资源 , 其大量消
摘要: 由于可 生物降 解塑料 未能达 到人们 的期 望性 能 , 完全 生物 降解 塑料 已成 为研 究开发 热点 。本文介 绍 了几种 目前 比较 成 熟 的完全 生物降 解塑料 聚乳 酸( E 、 己内酯( C ) 生物 聚酯 ( H V) 主要 品种 及性 能 。 PA)聚 PL 、 PB 的
聚乳 酸 聚合 时所需 的矿 物燃 料 用 量 , 以石 油为 比
原料 的传统聚合物 , 降低 3 % 一 0 0 5 %。聚乳酸的
燃烧热值低 , 聚乳酸与其他聚合物燃烧特性 的对
国内首款生物基可降解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BOPLA)在厦门投入量产

中外动态国内首款生物基可降解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BOPLA)在厦门投入量产The first domestic biodegradable biaxially oriented polylactic acid sheet (BOPLA) was put into mass production in Xiamen 日前,国内首款生物基可降解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BOPLA)在厦门投入量产。
率先攻克这项技术的,是位于厦门的全球最大BOPA(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又称聚酰胺材料)供应商中仑新材料有限公司。
BOPA是一个除专业人士以外鲜为人知的行业,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
从冷冻食品、蒸煮食品、抽真空食品的包装到日化、医药、机械、电子等众多行业产品的软包装,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近日,记者来到中仑新材,探寻制造业隐形冠军背后的奥秘。
技术成熟脱颖而出走进中仑新材旗下企业厦门长塑实业的BOPA生产车间,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机器在飞速运转,熔融挤出、铸片、水洗、同步拉伸、牵引收卷……各生产环节井然有序,自动化程度高。
据了解,目前公司一年的产能约9万t。
我国的BOPA行业起步晚,直到21世纪初才引入了BOPA生产线。
2009年成立的长塑实业,仅用6年就超越了被喻为BOPA行业鼻祖的日本企业尤尼吉可株式会社。
长塑实业总经理郑伟坦言:“取得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行业里深耕细作、不断创新的结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企业要成长,装备须先行。
建厂之初,长塑从德国进口了当时最先进的整套生产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在产品和技术上加大投入。
2013年,长塑对机械同步生产线成功改造,并掌握了同步拉伸核心技术。
2015年,在技术团队的努力钻研下,长塑引进、改造的两条世界最先进的磁悬浮线性同步双向拉伸(LISIM)生产线成功投产,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这项制备技术的企业。
其实,LISIM生产线投产初期并不顺利,为攻克技术难关,长塑实业的技术团队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研究,无数次的模拟试验,收集了大量数据参数,解决了一系列德国专家都无法攻克的难题。
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的规格

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的规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是一种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产品,具有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在手术中,医生常常使用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来覆盖受损组织、促进组织愈合,减少术后感染和炎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的规格因产品不同而有所差异,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一般情况下的规格参数。
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的尺寸规格包括厚度、直径和形状等方面。
一般情况下,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的厚度在0.1mm至0.5mm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制。
而在直径方面,常见的规格为20mm、30mm、40mm等,也可以根据手术器械的尺寸和手术部位的需求进行定制。
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的形状也有多种选择,如圆形、椭圆形、方形等,以适应不同手术场合的需要。
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的吸水率是其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
吸水率是指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吸收水分的能力,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的吸水率一般在50%至300%之间,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提高伤口的湿润度,促进组织生长和愈合。
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的降解速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降解速度是指材料在体内被降解的速度,一般分为快降解和缓降解两种。
快降解的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在短时间内被分解,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适用于需求较短的应用场合;缓降解的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在体内较长时间后被降解,适用于需要长期支撑和保护的手术。
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如抗菌、渗透性、透明性等。
抗菌功能可以有效地预防伤口感染,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渗透性可以促进伤口的排水和排泄,减少感染和炎症的发生;透明性可以让医生清晰地观察伤口的情况,方便术中操作和术后观察。
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的规格参数包括尺寸、吸水率、降解速度和特殊功能等多个方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定制。
在手术中使用合适的规格的博纳膜可吸收生物膜,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速度,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线(UV)辐射固化西米淀粉/ PVA聚合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Mubarak A. Khana *, S.K. Bhattachariaa, M.A Kaderb, K. Baharic 摘要 西米淀粉/聚乙烯醇(PVA)聚合物薄膜是通过紫外线(UV)辐射固化来制备的。不同的混合物对应不同的西米淀粉和PVA的浓度组成。薄膜的拉伸强度(TS)和断裂伸长率(EB)的测定已有了研究。当西米淀粉和PVA的比为 1:2时制成的薄膜显示出最高的TS和EB。在紫外线辐射条件下通过接枝酸性丙烯酸单体来制备薄膜,从而使薄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得到改善。由两种单体2 - 二乙基-羟甲基1,3 - 甲基丙烯酸甲酯(EHMPTMA)、2-丙烯酸辛酯(EHA)和光引发剂组成一系列配方。优化单体浓度、浸泡时间和辐射量来提高薄膜的力学性能。在50%的EHMPTMA、48%的EHA和2%的光引发剂、浸泡时间为5分钟下,反应制得的膜TS为6.58MP达最大值。制备的薄膜可以进一步用核磁共振波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表征。 关键词:生物混合物;西米淀粉;聚乙烯醇;紫外线辐射;单体处理;光固化
1.引言 淀粉,一种常见的生物材料,是最丰富而廉价的聚糖源,具有“生物降解性能”和易溶于水的特点( Cascone et al., 2001; Zhai, Yoshii, Kume, & Hashim, 2002 )。淀粉与合成聚合物的共混物被广泛的研究,由于这些混合物是被特别处理过的,因此它们是可生物降解的( Arvanitoyannis, 1999; Graaf &Janssen, 2000; Graaf&Janssen, 2001; Kaplan,
1998 )。对于不能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来说,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被认为最有发展潜力( Albertson, 1980; Albertson, Barenstedt, & Karlsson, 1994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薄膜由低密度聚乙烯、大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组成( Arvanitoyannis,Biliaderis, Ogawa, &Kawas
-aki, 1998; El-Rahim,Hegazy, Ali, & Robic, 2004)。发现高的淀粉含量(>30%)对低密度聚乙烯/淀粉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有相反的作用。这两种气体的渗透性和水蒸汽传输速率的增加与混合物中淀粉的含量成正比。但添加剂如淀粉在PE 中的加入 量可以促进微生物消耗量和PE连锁氧化反应( Jana, Banerjee,& Maiti, 1998; Raj, Raj, &
Kumar, 2002; Wool, Raghavan,Wagner, & Bilick, 2000 )。含有助氧化剂、紫外线降解促进剂和小粒径颗粒(<10%)淀粉的聚乙烯薄膜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购物袋、垃圾袋和农业覆盖物。 通过化学改性淀粉接枝共聚乙烯基单体近年来已被研究( Athwalle&Vidyagauri,
1998; Kiatkamjormwong, Chomsaksakail, &Sonsuk, 2000 )。如今,辐射加工技术被用来提高聚合物产品性能,因为在光照射下聚合物分子间趋向于发生化学反应( Gehring,
2000 )。聚乙烯醇/淀粉混合凝胶使用伽玛射线和电子束照射( Zhai et al., 2002; Zhai, Yoshii,& Kume, 2003 )。结果表明,在光的照射下PVA与淀粉分子间发生了接枝反应而不是发生PVA的交联反应。通过辐射改性的淀粉基塑料布已被研究( Zhai et al.,
2003 )。调查表明,辐射诱导交联可提高淀粉基片的性能。辐射应用于接枝(Tamada, Seko,&Yoshii; 2004)和交联( Zhao, Mitomo, Nagasawa, Yoshii, &Kume; 2003)来合成各种高分子材料。光固化技术被证明是一个重要的交联聚合物的方法,因为它们的官能团发生了光诱导反应( Foussier Rabek,1993)。激发光引发剂产生活性自由基,自由基引发生物聚合物发生后续反应,从而使两条高分子链之间容易发生交联( Kaplan,19
-98; Salamone, 1996)。 这项工作主要研究利用紫外线辐射固化技术制备西米淀粉/聚乙烯醇 ( PVA ) 聚合物薄膜和研究薄膜的不同物理机械性能。在紫外线辐射条件下通过接枝丙烯酸单体来制备薄膜,从而使薄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制备的薄膜可以进一步用NMR和SEM来表征。 2.实验 2.1 材料 西米淀粉来自马来西亚核技术研究所。聚乙烯醇PVA (MW 15,000) 从Fluka, Switzerland购买,Darocure-1664光引发剂来自于默克 (德国)。2 - 二乙基-2羟甲基1,3 - 甲基丙烯酸甲酯(EHMPTMA)、2-丙烯酸辛酯(EHA)单体和光引发剂Darocure-1664都来自德国默克。 2.2方法 因为西米淀粉不溶于水,而淀粉和聚乙烯醇的混合物在热水中(大约70℃)在15分钟内可以形成均匀溶液。通过改变聚乙烯醇的浓度,形成不同的配方来制得该溶液。标1给出了混合物的不同组成。聚合物薄膜可以通过使用这些配方倒在硅布上来制备,由紫外线(UV)来固化薄膜。西米淀粉/聚乙烯醇(PVA) 聚合物薄膜的力学性质(TS和EB)用常用的测试仪器(INSTRON, model1011,UK)来测定。荷载力为500N。cross-head速度为2 mm/min,长度为20 mm,宽度为10 mm。所有的样品在20℃和相对湿度为50%条件下测定。而且所有的测定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图(1). 组成(W / W)的西米淀粉/ PVA共混
图(2). 单体配方组成(W / W) 制备接枝西米淀粉/聚乙烯醇薄膜的四个配方被称为F1–F4,由两种单体EHMPTMA 、EHA和光引发剂Darocure-1664来制备。表2给出了它们在各配方中的组成。制得的薄膜浸泡不同的时间于各配方的单体中,然后在使用紫外固化仪(IST Technik,德国),在紫外线下辐射固化。灯的功率为2KW,电流为9.5 A,波长为254-313 nm(传播速度为4 m/min)。薄膜在紫外先下由传送带传送,每次传送薄膜为50cm。24h之后,固化膜的力学性质就被测得。聚合物薄膜的荷载能力在通过用组分单体接枝后,取决于薄膜在后续处理过程中质量的增加。 %PL= {(W2-W1)100}/W1 其中W2,W1分别为处理之后和处理之前的质量。 3.结果和讨论 3.1.西米淀粉/PVA组成的优化 3.1.1.西米淀粉/PVA膜的拉伸强度 西米淀粉/PVA膜的制备可使用一系列配方(Z1, Z2 and Z3)。图1给出了紫外线辐射量对西米淀粉/PVA的影响。观察到最初拉伸强度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等达到最大值之后,TS值开始减小。TS值增加是因为聚合物链交联度的增加。在最大辐射量时,聚合物链断裂,从而混合物的TS值减小。西米淀粉 /PVA薄膜采用Z1组成来制备,辐射20次,TS值可达最大,为4.5MP。表1还指出,随着西米淀粉浓度的增加,TS的值减小。
图1.不同的西米淀粉/ PVA薄膜对紫外线辐射的拉伸强度剂量 3.1.2.断裂伸长率(Eb) 弹力被视为任何聚合物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和断裂伸长率(Eb)有关。紫外线辐射量对Eb的影响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看到,辐射量增加,Eb值也增加,和TS的变化形式相同,当达到最大值时,Eb也随着辐射量的增加而减小。西米淀粉/PVA薄膜采用Z1组成来制备,辐射20次,Eb值可达最大。交联度随着辐射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Eb值比较大。高紫外辐射量降解聚合物,辐射达最大时,会使Eb值减小。 一直以来,Z1在紫外线照射20次表现出最佳的性能,这个组合有利于以后的研究。 图2.在不同的西米淀粉的断裂伸长率/ PVA薄膜对紫外线辐射剂量。 3.2.西米淀粉/聚乙烯醇上接枝丙烯酸单体 对西米淀粉/ PVA薄膜的研究揭示了其相对较低的力学性能,如TS和EB。一个合适的单体对改善混合物特性起着重要的作用,(Rahman, Khan, Ali, & Mustafa, 2001)。功能性丙烯酸单体,它控制紫外光固化膜的物理性质(Ferdous, Mustafa, & Khan,2003)。三丙烯酸酯单体相比于单丙烯酸酯单体固化速度较高(Decker, 1998)。没有浸泡的多功能不饱和乙烯基单体可用于辐射交联。这些单体的反应活性取决于各种因素,如双键的数目、形状和大小(Khan, Ali, Yoshii, & Makuuchi, 2001)。一个多功能乙烯基单体能促进快速自由基传播反应,通过双键嫁接,形成网状(交联)结构的聚合物。不同配方(F1,F2, F3,F4)使用两个不同的单体,EHMPTMA(密集的三官能单体)、EHA和光引发剂(Darocure1664)。在不同紫外线辐射量下(2, 4, 6, 8 和 10 次),把薄膜浸泡在单体中3分钟,确定一个最优的生物共混固化膜配方。并研究了经过24小时紫外线照射之后薄膜的物理性质。
3.2.1.聚合物负载(PL) 如图3所示,紫外线辐射下,使用配方(F1-F4)制备西米淀粉/ PVA共混物(混合物的Z1组成)。这些数据表明,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聚合物的交联也增大,直到达到最大值。从图3观察到PL值随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直到辐射强度达到最大值后,PL则开始下降。辐射强度继续增加,PL值进一步下降。西米淀粉/ PVA共混物在使用F4的配方(50%EHMPTMA),在紫外线第六次照射时PL值最大,为8.2%。 在光引发剂存在条件下,EHMPTMA可以促进自由基诱导传播反应,通过使用双键,固化而形成网状结构的聚合物。当PL达到最大值之后,由于残余饱和度的增加,所以能以更快的速度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限制了流动性。在高的辐射强度下,初级自由基与初级自由基相结合形成了许多新的初级自由基,而不是发生单体的混合聚合反应。在较高的紫外线辐射强度下,共混物发生降解,这也导致PL值的降低。图3还描绘了单体配方EHMPTMA的浓度对聚合物交联度的重要影响, 随着EHMPTMPA浓度的增加,PL值也增加。
图3.西米淀粉/ PVA薄膜在不同的单体聚合物负载制定针对不同的紫外线辐射剂量在3分钟浸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