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特征分析与实现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旅游企业大规模定制化服务运行机制与策略探讨

旅游企业大规模定制化服务运行机制与策略探讨

顾 客需 求满 足 能够 对顾 客 的需求 变化 作 出快 产品 和服 务 由企业单 方提 供 . 只能 程度 速 响应 满足 顾客 部分 需求 或者 部分 顾客 满足 顾客 多样 化需 求 的需 求

产 品特 点 产 品和服 务 随客户 的需 求而 变, 开发 周期 短
产品单 一 , 为顾客 提供标 准化 、 规格 化的旅 游产品 和服务 ; 发周期 长 开
报 )0 0年 9月 1 日: 21 4 8 吴 声 怡 、 淼 茜 ,福 建 文 化 产 业发 展 的核 心 竞 争力 研 究》 、 郑 《 ,
《 建 论 坛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0 7年 第 6期 ; 福 人 20
9 、百 度 ht:w w b iu o t / w . d . m; p/ a c
地 。 各 地 区 可 将 特 色 产 品 进 一 步 宣 传 包 装 , 文 化 旅 游 相 结 与
同 圜困
求 . 大 批 量 生 产 的 低 成 本 、 质 量 和 效 率 提 供 定 制 产 品和 以 高
服务 的生产方式 。
成 为 旅 游 产 品 、 务 的合 作 生 产 者 , 高顾 客 满 意 度 。 服 提 () 4 以延 迟 策 略 、 块 化 技 术 为 手 段 , 模 寻求 规 模 优 势
社 。0 7年 版 ; 20
在 旅 游 目 的地 和 景 区景 点 重 点 发 展 福 建 地 方 特 色 农 副 产 品 购 物 、 色 工 艺 美 术 品 购 物 、 闲 运 动 服装 鞋 帽 购 物 等 旅 游 特 休
购物市场。
4 《 化 、 易和 全 球 化 : 题 与 答 案 》 联 合 国 出版 社 ,0 0 、文 贸 问 , 20

空调压缩机大规模定制生产智能制造新模式

空调压缩机大规模定制生产智能制造新模式

Classic Case 经典案例Innovation World Weekly | 63一、实施背景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立”)的产业领域涉及压缩机及核心部件、汽车零部件、冷暖关联产品,核心业务空调压缩机全球第三,年产能3000万台,产品销往165个国家和地区。

海立具备独立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了中国空调压缩机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实验室”,成功闯出了一条“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联合开发、自主开发、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

公司产品涵盖了家用空调制冷领域,并跨越非家用空调领域,为热泵干衣机、热泵热水器、纯电汽车等绿色产品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

近年来,根据客户差异化竞争和个性化产品需求,公司开发了8个产品系列1000多个机种。

一直以来,空调压缩机制造行业始终深受淡旺季差异、产能波动大的困扰。

如何攻克行业瓶颈,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打造更低成本、更高性能、更大柔性的生产制造能力,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成为海立智能工厂项目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主题。

二、主要目标对海立现有的上海工厂、南昌工厂、绵阳工厂的A/D/L/TX/H/TH/TE 系列空调压缩机生产线导入工业机器人和信息技术,分工位逐段进行改造,同时建立采购、制造、销售信息化集成平台,实现供应链整体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实时信息采集、质量追溯和质量防错,提高压缩机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智能化水平及系统集成和综合管控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要素配置、提升制造质量稳定性、降低人工成本。

具体目标:一是智能化生产布局,通过车间改造、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每万名工人拥有500台机器人,提高劳动生产率,针对能源高耗产线进行改造,采用节能装置,从而降低能源损耗。

二是智能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和集成,缩短客户订单大规模定制周期,缩短客户个性化产品研制周期。

配合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实现压缩机柔性化装配、实现离散型制造生产线的机器人连线工程,采用制造物联技术与信息技术,实施MES 系统、SCM 系统、CRM 系统、HCM 系统、ERP 系统等信息系统集成。

中国汽车企业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研究

中国汽车企业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研究

竞争 优势 , 走大 规模 定制 之 路 , 迎合 汽 车 工业 发 是 展趋 势 和改变我 国汽车制 造业 现状 的最 佳选择 。
2 中国 汽 车企 业 采 用 大 规 模 定 制 的 途 径 与方 法
例 如 , 马公 司制定 了大规 模定 制 计划 , 在 欧洲 宝 把 的全部业 务都 改 为按 订 单 制 造 , 且 这一 计 划 将 并
逐 步扩展 到全球 。
场竞争 空前 激烈 。传统 的生 产 方式 已经不 能 适 应 现代市 场的要 求 , 必须 创造一 种能 对不 断变 化 的市
的兴衰 。从 历 史 的 发 展来 看 , 规 模 定 制 正成 为 大
收稿 日期:20 0 7—0 0 8— 8

1 ・ 6 上ຫໍສະໝຸດ 汽车20 .0 0 7 1
维普资讯
同汽 车企业 想简单 重 复发 达 国家 的汽 车发 展 之 路
已不现 实 。一 方 面 , 围外 汽 车企 业 采 用 大 规模 定
制 为我 同客 户 提 供 定 制 化 的产 品 和 服 务 , 国企 我 业 仍采 用 大 批 量 生 产 方 式 提 供 有 限 的 产 品 和服 务 , 定 无 法 获 得 客户 的认 可 ; 一 方 面 , 同 汽 肯 另 我
车 企业要 想 参 与 世 界竞 争 , 必 须 获 得 某 方 面 的 就
传统 的生产 方式 难 以得 到 有 效 解 决 。况 且 , 国 中 汽 车市场 已 成 为 全球 市 场 不 可 分 割 的一 部 分 , 中
产模 式 , 产 方式 不 断优 化 升 级 。 汽 车 工业 每 一 生
次生产模 式 的 更 迭 , 伴 随 着 一 个 国家 汽 车 行 业 都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大体上说,大规模定制生产主要是基于以下理论和方法得以实现其目标的如图2。

图2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图2说明了大规模定制生产结合了大批量生产中的优点和单件、小批生产中的优点,采用:一、产品设计模块化。

充分利用多种的模块技术,包括部件共享模块技术(Component-sharing modularity),部件交换模块技术(Component-swapping modularity),主要部件适应模块技术(Cut-to-fit modularity),添加模块技术(Bus modularity),组合模块技术(Sectional modularity)。

模块间的高度自组织性,在产品模块化基础上,易实现标准功能模块的快速配置,快速重构产品,快速得到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二、零件的高度标准化。

通过零件的高度标准化,可以使零件的外协变得容易,自制专用件大大减少,加速新产品开发。

三、产品信息的继承性。

尽管不同定制产品在外形和功能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中的某些部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成组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借鉴已经经过生产实践考验的产品信息,继承以往的产品信息、制造工艺信息,提高产品的一次成熟性。

同时,一个新产品的设计不再需要从零开始,大大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

四、开发设计过程重组。

一般的说,普遍被设计人员接受的设计方法,是基于功能的设计方法,并且每设计一个新产品将是独立和全新的,而大规模定制强调的不是设计新零件而是组合新产品,它对关键的过程进行分析和重组,以便将以前被人为隔开但又相互关联的活动组合起来。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产品设计包括两个大的部分:全新产品开发和定制产品开发。

全新产品开发根据对市场的预测和工厂的实际能力的分析,进行新产品和标准模块的设计,这一过程需要有长远的预见性和创新性,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性,它的成败将很大地影响企业的命运。

定制产品设计则是一种常规设计和组合,主要根据合同中顾客需要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组合产品,并按具体的参数对标准模块进行变型设计。

大规模定制模式的理论研究

大规模定制模式的理论研究
业 逐 步 一 体 化 ;5 社 会 需求 多 样 化 和 个 性 化 , 品规 模 越 来 越 () 产 小 ;6 实施 可 持续 发 展 战 略 。 ()
二 、 术界 对大 规 模定 制 相关 理论 的 研究 学
17 9 0年 , 美国著名学者 阿文 ・ 夫勒( li To r在其《 托 Avn me) 未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和全球化 的进程 ,市场 的竞 争 日
益加剧 , 客户的需求 日渐多样化 和个性化 , 而使 企业 竞争的焦 从
点逐渐集中在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 多样化 的需求 上。在这 种形势下 ,传统 的大规模 生产模式不再适 应快 速多变的市场需 求, 大规 模 定 制 ( s C s miao 。 称 MC) 种 崭 新 的 生 产 Ma ut zt n 简 s o i 这 方式应运而生 , 并已成为学术界的研 究热点。然而 , 已有的研究 多是从一些具体 应用 的角度来探讨 .缺 乏从 系统 思考的角度来 对大规模定制的内在 问题 进行深入 的分 析。针对于此 .本文对
维普资讯
大规模定制模式 的理论研究
郑 江 波 , 瑞 佟
( 暨南大学 管理 学院, 东 广州 5 0 3 ) 广 16 2
【 摘 要 】文章探 究 了大规模定制模 武的产 生背景 , 深刻研 究 了其 理论 基础 。并详细 分析 了大规模定制模武 的思想 内
MC 模 式 进 行 了 深刻 的理 论 研 究 ,在探 究 M C模 式 产 生 背 景 的
性 、技术手段的刚性使其在本质上缺乏 自我调节以适应外部
环境变化的机制 , 不适应快速 多变 的市场需求。 在积极寻求新的生产模式的同时 .需要 构造 与之相应的支 撑技术群。为此 , 各个 国家均进行 了有益的探索 , 发展 了许多先 进 的制 造技术 ,如并行工 程 、计算 机辅 助设计 与制 造( A C D/ C M) 柔性制造 系统 (MS 、 A 、 F )计算 机集成制 造系统 ( I )虚 C MS 、

大规模定制在服务企业的应用策略研究

大规模定制在服务企业的应用策略研究

大规 模 生 产 模 式 从 1 9世 纪 后 半 叶 开 始 萌 芽 , 在 亨利 ・ 福特 和他 的生 产 工程 师们 手 中开 花 结果 ;
从2 O世 纪二 三 十年 代 在 美 国 工业 中广 泛传 播 ,到 第 二次世 界大 战后 成为 世 界 工 业 的 主导 生 产 模式 ,
・ 区域 经 营

全 面质 量 管 理
层 次扁 平 化
也 是管 理 的 范式 。服 务 行 业 与 制 造 业 一 样 ,不 仅
接 受 和采 用 了这 种 范式 ,还 把 它 的原 则 融 会 在 整
个 企 业 之 中 ,并 将 它 的 很 多 功 能 贯 穿 于 整 个 价
持 续 改进 产 品 生命 周 期 缩短 市 场 驱动 的质 量


大 规 模 生产 与 大 规 模 定 制
外 来 冲击 、不 确定 因 素 以及 产 品 和 工 艺 技 术 的 冲
击 等 。总 的来 说 ,市 场 需 求 发 生 了 很 大 的变 化 ,
从 统一 的市场 向 多元 化 的市 场 转 变 ,并 且 这 种 转 变 越来 越 明显 。
维普资讯
经 济理 论与经 济管 理
2 0 年第 1 期 06 1
大规模 定 制在服 务企 业 的应 用策 略研 究
韩 顺平
( 南京大 学商 学院 ,南 京 20 9) 1 0 3
稳 定 、变 化 的人 口 、变 化 的 需 求 、饱 和 的市 场 、
・ 微 型 市 场
柔 性 制 造 系统
・ 定 制 化 的提 高
数 据 资 源 经 营
资 料 来 源 : 由笔 者 整 理 而 得 。

汽车大规模定制的竞争优势及其实施策略

汽车大规模定制的竞争优势及其实施策略

摘要 : 分析 了汽 车 大规 模 生产 模 式 下 按库 存 推 动 生 产 的 弊 端 , 竞 争 战略 的 角度 比 较 了汽 车 大规 模 定 制 生产 与 大 规模 从 生产 、 完全 定 制 生 产 的不 同特 征 , 阐述 了汽 车制 造 企 业 实施 大 规模 定制 所 具 有 的 竞 争优 势 , 讨 了汽车 制 造 企 业 实施 大 规 探
Ab t a t Th s r cea a y e t ed s d a t g s f h u o b l l s u tm iai np o u t nwh c s u l t o k a d sr c : i a t l n ls s h ia v n a e t ea t mo i i o en a s so z t c o rd ci o ihi b i o s c , n t t as o a e ed f r n h r ce sa n ea t mo i s u t miai np o u t n t ea t mo i s r d c in a d loc mp rst i e e t aa tr mo gt u o b l ma s so z t r d c i , h u o b l ma sp o u t n h c h e c o o e o t ec mp eey c so z t n p o u t n f m ea p c f h o e t n s a e y I d s r e ec mp t v d a tg swh c h o l tl u t mia i r d c o o t s e t t ec mp t o r t g . t e c i s h o e t ea v n a e ih o i r h o i i t b t i i h uo b l d s e a/ u t te a t mo i n u tisc iyo t ema sc so z t n a dd s u s si rt g . ei r h s u t mia o , n ic s e t s a y i ste

第十七章 大规模定制

第十七章  大规模定制

2、使产品制造达到专业化
• 在一般机械类产品中,存在许多结构和功能相 似的零部件,如果将这些零部件分类和集中起 来,完全可以形成专业化企业的大批量生产。 • 这些专业化制造企业承接主干企业开发产品中 各种相似部件、零件的制造任务,并能在成组 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大批量生产模式进行生产; • 且该大批量生产模式可以协助主干企业快速提 供个性化商品的目标。
3.用网络进行生产组织和管理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负责开发新 产品的主干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发布自 己产品的结构和寻找合作伙伴的各项条 件,而各专业化制造企业可以在网上发 布自己的条件和进行合作的意图。 • 双方本着共担风险和达到“双赢”的战 略目标进行合作开发。这样的联合是动 态的,它只是为某种产品而结盟,其生 命期将随产品生命周期的结束而结束, 或在另一种产品的基础上调整成新的联 合。
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想
通过产品结构和制造过程的重组,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柔性 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把产品的 定制生产问题全部或者部分转化为批量 生产,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 单个客户或小批量多品种市场定制任意 数量的产品
三、实施的要点
• 大批量定制生产的核心策略 • ----增加订单生产中库存生产的比例, 将客户订单分离点尽可能向生产过程 的下游移动,减少为满足客户订单中 的特殊需求而在设计、制造及装配等 环节中增加的各种费用。
如松下洗衣机可根据洗涤物的重量注 水,确定洗涤时间等;也可以是针对大规 模生产的产品按要求在特定的时间、地点、 方式下交货,甚至是通过调查而在顾客不 知情的情况下实现定制 (如俄亥俄州代顿(DATON)的 CHEMSTATION公司是生产工业肥皂,他们跟 踪顾客是否将产品用完而在顾客定货之前 为他们补充存货,使用户不必再费心思下 定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特征分析与实现策略研究[摘要]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作为本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生产模式,正被国内
外许多企业研究和实践着。

定制化的高成本低效率如何有效嫁接于规模化生产是困扰企业界的难题所在。

本文简要分析了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基本思想和现实意义,研究了这种生产模式的重要特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具体策略,希望为我国企业实施大规模定制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特征;策略
1 实施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意义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企业经营环境恶化的局面短时间难以根本扭转,同时,客户需求呈现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这些向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此背景下,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受到制造企业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探索。

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Alvin Toffler)比较通俗地提出了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设想:以类似于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时间,提供客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实现是基于产品族零部件和产品结构的相似性、通用性,利用标准化、模块化等方法降低产品的内部多样性,增加客户可感知的外部多样性,通过产品和过程重组将产品定制化生产转化或部分转化为零部件的批量生产,从而迅速地向客户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定制化产品,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实现增值化服务。

不难看出,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目标就在于以规模化生产的效率和成本提供富有个性化的产品,使企业高效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扩大了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

无疑,这种生产模式是当今制造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2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重要特征
2.1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大规模生产模式追求的目标在于通过生产批量的扩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定制化生产旨在充分识别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其需求特征进行市场细分,寻求差异化的生产经营策略,但生产成本和效率受到一定的制约。

而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则是将大规模生产模式和定制化模式进行有机结合,把客户个性化的需求通过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以及物流供应等诸多流程进行重组,实现规模化生产。

在这种生产模式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占据着核心地位,因为企业只有在充分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2 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生产制造技术为支撑
大规模定制生产要在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的同时要提供客户化定制服务,是生产方式的一次革命,这就需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生产制造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技术、EDI、EOS、GPS、GIS、RF等,这些技术可以使企业更有效地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客户服务处理效率。

先进制造技术是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覆盖产品设计、生产设备、加工制造、维修服务,如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数控技术、柔性制造、集成制造、工业机器人等,这些技术在大规模定制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3 以客户细分为手段
定制化服务的最大问题在于技术开发、生产成本、生产组织与生产效率之间的矛盾。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通过对客户需求的细分,划分出不同客户群,并根据每个客户群的需求特征确定生产服务水平,从而避免为单个客户定制生产服务水平的复杂性、高成本和低效率。

从产品角度进行的市场细分可以充分识别客户需求,进而确定目标市场,寻求差异化市场机会,为各个客户群提供所需要的产品,达到规模化生产的成本和效率;而从物流角度进行市场细分,可以明确各个客户群的物流需求,在此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物流服务战略,提供客户所需要的物流服务,有效化解定制化生产批量过小的弊端。

2.4 以产品结构的模块化、零部件和生产工艺的通用化、标准化为平台
产品结构的模块化,充分考虑了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是企业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的重要基础,模块化产品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技术设计的效率,便于企业根据客户差异化的要求快速重组产品,而且为产品零部件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产品结构的模块化可以使企业更好地实现产品的可持续创新研究、设计和市场开拓。

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装配就能构成不同的产品,满足各个客户群的不同要求,模块化设计把产品的多样化与零部件的标准化有效地结合起来。

而零部件和生产工艺的通用化、标准化是规模化生产的前提和实现途径,可以加快企业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的速度,实现客户个性化产品的多重组合。

3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实现策略
3.1 高效、准确地获取客户需求信息,细分客户群
企业的竞争优势归根结底在于企业为客户所创造的让渡价值,准确地获取客户需求信息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条件。

大规模定制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有效整合来提升其准确获取顾客需求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迅猛,电子商务使企业跨越中间环节,不仅降低了产品的流通成本而且有助于企业更及时、准确地获取客户需求信息;此外,电子商务系统还提供了制造商与客户、制造商与合作伙伴快速沟通的平台,这个平台是企业理解和引导客户需求、与顾客和合作伙伴一起进行定制产品设计的基础。

同时,大规模定制的企业通过CRM,进行客户群细分,将客户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上下游传递共享,针对这些需求信息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和物流配送,为客户提供快速、满意的定制产品。

3.2 构建企业高效敏捷的开发设计平台
大规模定制生产型企业要以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尽快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高效敏捷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

敏捷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是企业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为目标,结合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产品开发方法,有效整合企业现有的产品线,采用设计产品族和统一并行的开发方式,开发通用化的产品设计平台,实现产品结构的模块化、零部件和生产工艺的通用化、标准化,最大程度地减少重复设计开发,发挥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开发和生产成本,缩短订单响应时间。

3.3 依托柔性化的生产制造系统
多样化的产品对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刚性生产线是专门为少数产品设计的,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模式要求企业具备柔性的生产制造能力,它主要通过企业柔性制造系统与虚拟企业的有效整合及采用柔性管理来实现。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和高柔性的加工系统,能根据加工任务或生产环境的变化迅速进行调整,以适宜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

虚拟企业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企业联盟式的制造模式,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将合作企业连接起来,实现产品开发、设计、制造、装配、销售和服务,进行有效地控制与管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及提升企业的柔性制造能力。

3.4 塑造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系统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它开始于客户需求,结束于客户满
意。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大规模定制模式,需要具有足够的柔性和响应速度来承接客户的订单,迅速地提供定制产成品,因此,充分利用互补的外部优势,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构建成供应链系统,共同形成合作竞争的整体优势,是保证大规模定制模式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

而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如快速反应(QR)、有效客户反应(ECR)、准时制管理(JIT)、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MI)、提前运送通知(ASNS)等供应链管理方法,就能更好地协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资源,提高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最终客户提供准确、迅捷的服务。

3.5 应用差异化延迟策略
大规模定制模式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通过生产中性产品或通用化、标准化的零部件,尽量使产品保持中间状态,尽可能推迟产品的个性化的制造,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待得到客户的订单后,再根据客户对产品的功能、外观等个性化要求,在离客户尽可能近的地点如各地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完成组装,这就是可行而实用的差异化延迟策略。

表面上的延迟实质上是为了更快速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即通过个性化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实现低生产成本、高反应速度和高顾客价值。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这一极具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新型生产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并付之于实践,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这种先进的生产模式对促进我国制造企业赢得全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它的实现需要企业全方位改造原有的生产经营系统,并以强大的创新能力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曾凤华.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实施策略[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6(4):169-170.
[2]马玉芳,汤兵勇.大规模定制生产中的客户关系管理[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23(5):724-728.
[3]何桢,车建国,崔庆安.大批量定制实施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97-200.
[4]王剑芳,李发.基于大规模定制下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6(3):58-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