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腰椎间盘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_【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四病区腰痛病护理查房PPT课件【45页】

.
证候要点:血瘀气滞
▲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 ▲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 。
.
证候要点:寒湿痹阻
▲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 ▲遇寒痛增,得热则减,伴下肢活动受限, ▲舌质胖淡,苔白腻。
.
证候要点:湿热痹阻
▲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 ▲或见肢节红肿,活动受限 ▲口渴不欲饮,苔黄腻。
中脘 →左天枢→左大巨→左归 来→气海→右归来→右大巨→ 右天枢→中脘,每穴按摩30次 ,然后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 按摩时慢慢加力,以患者耐受 为度(腹部下陷1-2cm),直至 整个腹部发热。
.
便秘分型及鉴别要点
分型
肠胃积热 实 秘 气机郁滞
气虚 虚 秘 血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 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
病因病机
◆ 外感寒湿、经络痹阻; ◆ 感受湿热,阻遏经脉; ◆ 肾精亏损,腰失所养; ◆ 跌仆损伤、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
.
中医辨证分型
血
寒
湿
肝
瘀
湿
热
肾
气
痹
痹
亏
滞
阻
阻
虚
.
治疗--保守治疗
卧硬板床3周
骨盆牵引
中药治疗
非手术 治疗
封闭治疗
针灸治疗
理疗、推拿和按摩
.
中药
寒湿证:祛寒化湿,麻桂 温经汤加减
腰痛病护理教学查房
骨伤科 2016-09-10
.
查房目的
0
1 02
掌握便秘的证候分型、 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解决 便秘问题
掌握腹部按摩的操作方 法与步骤
腰椎间盘突出症PPT-教学或演讲

常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缺点
• •
手术治疗标准术式 近 70 年的临床资料和大量病例随访证明 其总体优、良率在 80%-90%,术后 15年 优良率仍然在 75%-90%
• •
对骨性结构破坏过多 容易发生术后腰椎不稳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优势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缺点
脊柱内固定技术及融合技术,避免了原 有术式所致的减压不彻底及脊柱稳定性 差等不足
微创 技术
• 髓核化学溶解术( Chemonucleolysis) •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 • 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
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优势
• 当今脊柱外科微创技术发展的趋势 • 手术野放大15 倍,直视效果清晰 逼真 • 创伤小,出血少,维持了脊柱的稳 定性 • 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
2. 坐骨神经痛
腹压增加时加剧 发病率L4/5>L5/S1>L3/4
腰椎间盘突出体征
腰椎侧突
姿势性代偿畸形
腰部活动受限
前屈最明显
压痛及骶棘肌痉挛
棘突间有压痛,棘旁1cm压有坐骨神经放射痛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60度以内为阳性
神经系统表现
神经系统表现
L3、4
L4、5 小腿前外 侧、足背 伸趾、伸拇 肌 无异常
L5、S1 足外侧、小 腿外后 小腿三头肌 踝反射
感觉 肌力 反射
小腿内侧 胫前肌 膝反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核磁共振表现
分型
从病理变化结合CT、MRI发现,可将其分为以 下4型: 1.膨隆型: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破裂,但表 层完整,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局限性隆起,而 表面光滑。 2.突出型: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 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 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具体分中央型、旁 中央型、极外侧型。 3.脱垂游离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 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仅可引起神经 根症状,还容易压迫马尾神经,引起马尾神经 受压症。 4.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许莫氏 (Schmorl)结节是指髓核经上、下软骨板的发 育性或后天性裂隙突入椎体松质骨内;经骨突 出型是指髓核沿椎体软骨终板和椎体之间的血 管通道向前纵韧带方向突出,形成椎体前缘的 游离骨块。这两型在临床上只有腰痛的表现, 而无神经根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护理查房PPT课件

术后2天 (3.18)
绝对卧床 头低足高 负压引流
患者无特殊 主诉
术后5天
术后3天 (3.19)
维持正压引流 头低足高健侧卧位 密切观察术口敷料,必要 时予换药
引流量渐多,色淡红
术后4天
术区伤口反复渗液, 多次行换药处理 拔除术口引流管 吸氧并给予补液
患者主诉头痛
术口换药,保 持敷料干结。 吸氧给予补液, 维持正压引流
眠可,二便调。 ➢ VAS:7分 ➢ 自理能力评分: 85 分 ➢ 跌倒评分 : 1分 ➢ 压疮评估: 22分
3
--
基本资料
➢ 证候特点:腰腿疼痛,痛有定处,腰部僵硬, 活动受限。
➢ 舌苔脉象: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细。
➢ 症型:腰痛病(气滞血瘀)
4
--
专科体查
➢ 腰板,腰肌紧张及压痛,腰部活动受限,前屈约 60°,后伸约20°,左右侧屈约20°,左右旋转约 20 °。
12
--
术后疼痛管理
评估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五天 第八天
护理措施
药物应用
甲强龙 80mg静
滴
物理治疗(术口) 偏振光、 微波
心理护理
√
体位
去枕、头 低足高位
甲强龙 80mg静
滴
偏振光、 微波
√
去枕、头 低足高位
甲强龙 甲强龙
--
80mg静 40mg
滴
静滴
偏振光、 偏振光、 偏振光、
微波
留置尿管评估内容评估内容时间时间10术后复查x提示腰椎间盘术及内固定术后改变11术后护理问题疼痛与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有关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有关焦虑与有关有管道脱落的危险与有关有废用性综合征的危险与有关腹胀与有关脑脊液漏与有关尿潴留与有关有跌倒的危险与有关3月16日3月18日3月19日3月24日疼痛疼痛术后组织损伤引起的术口疼痛脑脊液漏诱发头痛疼痛评分4分13术后疼痛管理评估时间护理措施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五天第八天药物应用甲强龙80mg静甲强龙80mg静甲强龙80mg静甲强龙40mg静滴物理治疗术口偏振光微波偏振光微波偏振光微波偏振光微波偏振光微波心理护理低足高位分散注意力评价14脑脊液漏脑脊液漏术中有硬脊膜破裂并行硬脊膜修补术负压引流量约200ml色淡红患者主诉头痛术口敷料外渗淡黄色液体15316术后3天319术后5天术后4天绝对卧床负压引流患者无特殊主诉维持正压引流头低足高健侧卧位密切观察术口敷料必要时予换药术区伤口反复渗液多次行换药处理拔除术口引流管吸氧并给予补液术口换药保持敷料干结
模拟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与传统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 键 词 ] 椎 间 盘镜 下 椎 间 盘 切 除术 ; 椎 板 切 除 ; 椎 板 切 除 ; 关 半 全 下关 节 切 除 ; 物 力 学 ; 定性 生 稳 [ 国 图 书资 料 分 类 号 ] R 8 . 3 . 中 6 153 1
A o c a ia tb l y S u yo c o n o c pi mb rDic co Bime h n c iS a i t t d fMir e d s o cLu a se t my( ED)a d S a d r s e tmyi h i M n t n a d Dic co n te
d s e t my i u a p n tb lt. M e ho Sx h m a a a e p c me swe e u e n t s su . Fie di ee e o ic c o n l mb r s i e sa iiy t ds i u n c d v rs e i n r s d i hi tdy v f rntd e m— i
刘 守应 , 卡 索 , 李志 军 , 补晓 , 成 , 康 刘 王永成
[ 要 ] 目的 摘 的影 响 。 方 法 探 讨 后 路 椎 问 盘镜 下 腰 椎 问 盘摘 除术 ( D) 乏 统 开 放腰 椎 间 盘摘 除 术 对 腰 椎 物 / 学 稳 定 性 ME _传 I J
选 用 6具 新 鲜 尸 体 脊 柱标 本 , 拟 后 路 腰 椎 间 盘摘 除的 不 同 术 式 , 次对 标 本 腰 隙进 行 处 理 , 设 模 依 ~间 共
t 3 Ho p tl f he25 s ia o PLA , H o h 01 51, Ch n h ot 00 i a;2. De a t n p rme t Anao y, I n r tm n e Mon oi M e c l g la dia Co lg le e, Ho o hh t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3 结 果
这 套 系 统具 有创 伤小 , 手术 时 间短 , 用 低 , 效 确 切 等 优 点 , 费 疗
能 广 泛应 用 于腰 椎 问 盘 突 出 症 的 治疗 ,对 于多 节 段 椎 间 盘 突
出 , 科 20 我 0 7年 采 用 后 路 腰 椎 间 盘 镜 手 术 治 疗 4 5例 (3个 9 椎 间 盘 ) 收 到较 好 的 效 果 , 报 告 如 下 。 , 现
器等 。
22 手术方法 .
连 续 硬 膜 外 麻 醉 成 功后 , 卧 于 弓形 手 术 架 俯
r r p ra h Z A i i .C d optlf iy oS ad n ,iy 70 2 S ad n ,hn i p o c H NGX — a o H si Lnif hn og Lni 6 3 ,hn og C i oa bo ao 2 a
Ke r s I tr e tb a ikd s lc me t S r ia r c d r s mi i l v sv ; Dik s o e y wo d n e v r rl s ipa e n ; e d u gc l o e u e , n ma l i a i e p yn s oc p
微 内窥 镜 椎 间 盘 手 术 ( ire d so ydsco y ME 系 统 , m co n oc p i tm , D) e
动 , 后 用 长 针 头 注 射盐 水 在 突 出间 隙 冲洗 , 盘 内髓 核 碎 屑 术 将 清 除 干 净 , 用 1~ 6号 橡 胶 管上 下 探 查 椎 管 内是 否 通 畅 n。 再 41 ] 做 完 一 个 间 隙再 进 行 下 一 个 间 隙 ,若 有 出血 可 用 小 棉 片压 迫 或 双极 电凝 止 血 , 理 盐 水 冲 洗 , 洗 后 拔 除 通 道 管 , 切 口 生 清 从 处 留置 引流 条 , 紧密 缝 合 全 层 , 闭合 切 口 。术 后 绝对 卧床 3 , d 3d后 下 床 活 动 , 用 抗 生 素 5 7 , 个 月 内禁 止 弯 腰 、 应 ~ 1 d 坐位 , 并 行 下 肢 直 腿 抬 高 及 腰 背 肌 功能 锻 炼 。
这 套 系 统具 有创 伤小 , 手术 时 间短 , 用 低 , 效 确 切 等 优 点 , 费 疗
能 广 泛应 用 于腰 椎 问 盘 突 出 症 的 治疗 ,对 于多 节 段 椎 间 盘 突
出 , 科 20 我 0 7年 采 用 后 路 腰 椎 间 盘 镜 手 术 治 疗 4 5例 (3个 9 椎 间 盘 ) 收 到较 好 的 效 果 , 报 告 如 下 。 , 现
器等 。
22 手术方法 .
连 续 硬 膜 外 麻 醉 成 功后 , 卧 于 弓形 手 术 架 俯
r r p ra h Z A i i .C d optlf iy oS ad n ,iy 70 2 S ad n ,hn i p o c H NGX — a o H si Lnif hn og Lni 6 3 ,hn og C i oa bo ao 2 a
Ke r s I tr e tb a ikd s lc me t S r ia r c d r s mi i l v sv ; Dik s o e y wo d n e v r rl s ipa e n ; e d u gc l o e u e , n ma l i a i e p yn s oc p
微 内窥 镜 椎 间 盘 手 术 ( ire d so ydsco y ME 系 统 , m co n oc p i tm , D) e
动 , 后 用 长 针 头 注 射盐 水 在 突 出间 隙 冲洗 , 盘 内髓 核 碎 屑 术 将 清 除 干 净 , 用 1~ 6号 橡 胶 管上 下 探 查 椎 管 内是 否 通 畅 n。 再 41 ] 做 完 一 个 间 隙再 进 行 下 一 个 间 隙 ,若 有 出血 可 用 小 棉 片压 迫 或 双极 电凝 止 血 , 理 盐 水 冲 洗 , 洗 后 拔 除 通 道 管 , 切 口 生 清 从 处 留置 引流 条 , 紧密 缝 合 全 层 , 闭合 切 口 。术 后 绝对 卧床 3 , d 3d后 下 床 活 动 , 用 抗 生 素 5 7 , 个 月 内禁 止 弯 腰 、 应 ~ 1 d 坐位 , 并 行 下 肢 直 腿 抬 高 及 腰 背 肌 功能 锻 炼 。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方法。
及动 脉瘤破裂 , 本组 1 G C栓 塞治疗 未发生上 述并 发症 , 3例 D 笔者体会 是: 手术实施全麻 , 以免术 中患者不配合而造成操作
困难 ; 前 充 分 了解 动 脉 瘤 的大 小 及 瘤 颈 宽 窄 , 脉 瘤 的 形 状 术 动
参
考
文
献
1 陈灏珠 主编 . 实用内科学[ ]北 京 : 民卫生出版社 , 0 . 07 M . 人 2 11 1. 0 2 欧 阳墉主编 .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诊断学 [ . M]北京 : 民卫生 出版 人
来, 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 创伤, 保持腰椎 的力
学稳定性 , 减少 术后 并 发症 等方 面 , 到 了这 一 目标。ME 达 D Ⅱ是近年在 ME 基础上发展的高技术化和改 良部分手术器 DI 械并配套化 的精 良显微 内窥 镜锥 间盘手术 系统 , 具有其 分辨 率更高 , 操作更方便的优点 。我 院于 2 0 03年 7月至 20 年 7 05 月采 用该 显微 内窥 镜手 术系统下治疗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12例 0 共 10个 间隙, 果满意 , 1 效 报告 如下 。
积 水 严 重 时 应 尽 早 进 行 脑 室 引流 手 术 治疗 。
总之 , 自发性 S H, A 应及 时进行 D A检查 明确 诊断 , S 力争
早 期 血 管 内微 创 治 疗 。G C栓 塞 治疗 为 我们 提 供 了一 个 相 对 D
适应性更广 、 疗效 良好 的选择途径 , 具有创伤小 , 其 安全可靠 , 手术后恢复快 , 成功 率高 等特点 , 目前 比较理 想 的 S I 治 是 Al
椎 间 盘 镜 髓 核 摘 除 术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及动 脉瘤破裂 , 本组 1 G C栓 塞治疗 未发生上 述并 发症 , 3例 D 笔者体会 是: 手术实施全麻 , 以免术 中患者不配合而造成操作
困难 ; 前 充 分 了解 动 脉 瘤 的大 小 及 瘤 颈 宽 窄 , 脉 瘤 的 形 状 术 动
参
考
文
献
1 陈灏珠 主编 . 实用内科学[ ]北 京 : 民卫生出版社 , 0 . 07 M . 人 2 11 1. 0 2 欧 阳墉主编 .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诊断学 [ . M]北京 : 民卫生 出版 人
来, 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 创伤, 保持腰椎 的力
学稳定性 , 减少 术后 并 发症 等方 面 , 到 了这 一 目标。ME 达 D Ⅱ是近年在 ME 基础上发展的高技术化和改 良部分手术器 DI 械并配套化 的精 良显微 内窥 镜锥 间盘手术 系统 , 具有其 分辨 率更高 , 操作更方便的优点 。我 院于 2 0 03年 7月至 20 年 7 05 月采 用该 显微 内窥 镜手 术系统下治疗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12例 0 共 10个 间隙, 果满意 , 1 效 报告 如下 。
积 水 严 重 时 应 尽 早 进 行 脑 室 引流 手 术 治疗 。
总之 , 自发性 S H, A 应及 时进行 D A检查 明确 诊断 , S 力争
早 期 血 管 内微 创 治 疗 。G C栓 塞 治疗 为 我们 提 供 了一 个 相 对 D
适应性更广 、 疗效 良好 的选择途径 , 具有创伤小 , 其 安全可靠 , 手术后恢复快 , 成功 率高 等特点 , 目前 比较理 想 的 S I 治 是 Al
椎 间 盘 镜 髓 核 摘 除 术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科普(必备)

预防调护
(2)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 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导致本病复发。
(3)在寒冷、潮湿季节未注意保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 部位,加之劳累容易诱发本病的复发。
预防调护
(4)术后的病人虽然该节段髓核已摘除,但手术后该节段上、下的脊 椎稳定性欠佳,故在手术节段上、下二节段的椎间盘易脱出,而导 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切记,脊髓型腰椎间盘突出不宜使用推拿治 疗!!!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
运动治疗
①五点支撑法 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 双肘5点支撑,将臀部抬起, 臀部尽量抬高。保持10秒,重 复20次/组,2-3组/天。
②四点支撑法(拱桥支撑法) 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双脚,双2-3组/天。
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 ➢腰痛,最常见坐骨神经痛马
尾神经受压
目录
1 熟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 2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 3 掌握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4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 —牵引治疗(卧位、立位、倒立位) —药物治疗(消炎止痛、营养神经等) —物理治疗( —针灸治疗(夹脊穴、膀胱经穴等) —推拿治疗( —运动治疗(吊单杠、游泳等) —封闭治疗(得保松+利多卡因)
属“腰痛病”范畴,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 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以腰4-5和腰5-骶1之间突出最多。
解剖生理
椎间盘是椎体之间的连接部分,除第1、2颈椎之间,骶椎 和尾椎之间无椎间盘外,其余椎体之间均存在,成人共有椎 间盘23个。
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组成,是一个富有 弹性的软垫,它和脊椎后关节构成脊柱运动的基础,同时可 承受压力、缓冲震荡。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学查房ppt

02
03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疼痛部位、性质 、程度、伴随症状等,以 及可能的诱因和缓解因素 。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姿势、步态,进 行腰部活动度、肌肉力量 、感觉等检查,以及直腿 抬高试验等。
疼痛评估
使用疼痛量表对患者疼痛 程度进行评估。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观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 生理曲度变化等情况。
CT检查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 、位置和形态,以及神经 根受压情况。
MRI检查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 、位置和形态,以及神经 根受压情况,同时可评估 髓核退变程度。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了 解患者全身情况及是否存在感染 等。
尿液检查
尿常规、尿培养等,了解泌尿系 统情况及是否存在感染等。
及早发现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避免病情加重。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职业等。
体征
腰椎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
病史
既往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症状
腰痛、下肢麻木、肌肉无力等。
治疗过程与效果
非手术治疗
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摘除术、腰椎融合术等。
特点
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下腰 部腰椎间盘发病率最高,L4/5、 L5/S1间隙最为常见。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 盘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
,导致纤维环破裂。
外伤
急性或慢性外伤可导致 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
遗传因素
基因突变与腰椎间盘突 出症的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