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笔记
舞蹈艺术概论审美意识名词解释

舞蹈艺术概论:审美意识名词解释一、舞蹈艺术概论1. 舞蹈艺术的定义舞蹈艺术是一种利用人体动作、音乐和空间等元素进行表达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身体的运动、姿势和舞步,以及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传达情感、思想和意境,是一种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2. 舞蹈艺术的分类舞蹈艺术可分为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舞蹈动作和风格,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理念。
3. 舞蹈艺术的发展历史舞蹈艺术自古至今在世界各地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不同文化的舞蹈形式都有独特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过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舞蹈艺术也受到了宗教、民俗、戏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
二、审美意识名词解释1. 审美意识的概念审美意识是指个体对美的敏感和鉴赏能力,是对美的感受、认识和评价的主体心理过程。
在舞蹈艺术中,审美意识决定了观众对舞蹈作品的欣赏程度和艺术价值的认知。
2. 审美标准审美标准是对美的认识和评价的规范和准则,是在特定文化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美的认知模式。
在舞蹈艺术中,审美标准包括了舞蹈动作的优美和精准、音乐与舞蹈的和谐配合、舞蹈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等方面的要求。
3. 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指人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
在舞蹈艺术中,观众通过欣赏舞蹈作品,会产生愉悦、感动、震撼等不同程度的审美情感,这些情感体验也是舞蹈艺术作品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4. 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提高其对美的理解和欣赏水平,从而推动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在舞蹈艺术中,审美教育对于培养观众的欣赏能力和舞蹈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5. 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指人们对美的评价和认识的结果,是对美的尊重与推崇,是对艺术作品的认可和肯定。
在舞蹈艺术中,观众、评论家、艺术家等审美主体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评价舞蹈作品的审美价值,形成了对舞蹈艺术的多元化认知和理解。
舞蹈艺术概论每章要点总结

舞蹈艺术概论每章要点总结第一章:舞蹈的定义和起源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节奏和空间表达情感和意义的艺术形式。
它起源于人类生活的早期阶段,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世界性影响力的艺术形式。
通过探索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中的舞蹈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定义和起源。
第二章:舞蹈的基本元素舞蹈的基本元素包括身体动作、节奏、音乐、空间和时间。
身体动作是舞蹈的核心,通过不同的动作方式和技巧,舞者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节奏和音乐则为舞蹈提供了感性和情感上的支持。
空间和时间则决定了舞者在舞台上的位置和动作的顺序。
第三章:舞蹈的类型和风格舞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和风格,如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和街舞等。
每种类型和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技巧要求。
了解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舞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和艺术表达形式。
第四章:舞蹈的表演和欣赏舞蹈的表演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和舞台表现力。
通过不同的舞蹈表演形式,如独舞、群舞和合唱舞等,舞者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观众在欣赏舞蹈时,可以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第五章:舞蹈的教育和培训舞蹈的教育和培训是培养舞蹈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系统的教学和训练,舞者能够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舞蹈教育也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第六章:舞蹈与社会舞蹈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传达出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带来丰富的娱乐和文化体验。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舞蹈也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交融,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舞蹈艺术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通过不同的舞蹈类型和风格,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舞蹈的表演和欣赏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和观众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舞蹈的教育和培训是培养舞蹈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舞者能够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舞蹈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传达出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带来丰富的娱乐和文化体验。
舞蹈艺术概论读书笔记

舞蹈艺术概论读书笔记《舞蹈艺术概论》是一本备受关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著作,它反映了21世纪舞蹈艺术发展的不同面貌,由国际著名舞蹈学者撰写而成,其内容涵盖舞蹈概念和艺术理论、表演形式、表演各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发展与调控等等,为有关艺术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
《舞蹈艺术概论》面向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定义、理解、发掘舞蹈艺术,它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模式,以实证方法对舞蹈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进行深入研究。
它指出,要紧紧围绕舞蹈的本质,梳理舞蹈的观念,探索舞蹈的形态,归纳和总结舞蹈发展史。
它也强调了创新、合作、参与等方面,通过多理论层面的认识来深入理解舞蹈的文化内涵。
《舞蹈艺术概论》还提出了对舞蹈的探究的几个主要框架,即审美(技艺、结构、形式和表演)、历史(传统舞蹈和现代舞蹈)、政治(社会变迁、价值体系和社会阶层)、文化(媒体、社交行为和思想)、社会(通过不同概念观察舞蹈)等。
在研究过程中,要通过实证研究,对不同类型舞蹈中所蕴含着的审美、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梳理出不同特点表演形式、历史意义和影响力,从多个角度反映出舞蹈艺术的特性,提供有效的信息及研究方法。
《舞蹈艺术概论》总结出了四大创新主题:现代舞蹈的研究自发性、社会历史性价值观、参与和抗争性艺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发展。
现代舞蹈研究自发性,意味着更多的理论、知识、思考,这些都是新的研究视角,要求舞蹈学者不断发现新的观点和心态,持续激发创作的灵感;社会历史性价值观,意味着从不同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等方面研究舞蹈,探讨舞蹈作品的传播形式,发掘其中的精髓;参与和抗争性艺术,提倡将舞蹈作品中的社交、文化、社会、历史等因素融入到舞蹈中,以符合当下社会发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发展,建议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入手,强调舞蹈的多元性和融合性,为舞蹈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舞蹈艺术概论》是一本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著作,它以全新的视野深入探究舞蹈艺术,指出舞蹈如何发展,也为舞蹈表演者提出了重要建议。
舞蹈艺术概论重点名词解释笔记舞蹈考研

●什么是舞蹈艺术?1、舞蹈,艺术的一种,人体本身是它的物质载体,是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手段。
2、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思想、性格,以及社会生活矛盾冲突中的人人情感意蕴,创造出克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比表达作者、舞蹈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应生活的审美属性。
3、舞蹈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舞蹈动作过程、凝练的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的低位图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是一种空间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4、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起源于缘故人来劳动等欧东的木方在线,以及图腾崇拜、无数等活动和表现清寒、思想、意识等内爱精神世界的小。
5、与适合、音乐结合,是人力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6、也是人们社交、娱乐,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的艺术特性1、外在:直观动态性(直觉性动作性节奏型造型性)2、内在本质:抒情性●舞蹈的社会功能1、古代(1)以舞达欢(2)祭祀祈祷(3)交流、交谊择偶(4)健身、习武象功(5)教育(劳动战争狩猎礼仪)2、现代(1)自娱自乐、抒发情怀(2)交流情感、增进友谊(3)增强体质、延长青春(4)欣赏愉悦、陶冶情操(5)了解社会、认识世界(6)宣传教化、团结群众●舞蹈的种类一、生活舞蹈(1)习俗舞蹈(2)宗教、祭祀舞蹈(3)社交舞蹈(4)自娱舞蹈(5)体育舞蹈(6)教育舞蹈二、艺术舞蹈定义:由专业和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产生出主题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者广场表演给大众的作品。
1.根据风格(1)古典舞:有严谨的程式、规范的动作、高超的技巧(a中国古典舞b印度古典舞c欧洲芭蕾舞)(2)民间舞:是一切舞蹈的来源(a载歌载舞、自由活泼b巧用道具、技术结合c情节生动、形象鲜明d自娱自乐、意指统一e情之所至、即兴发挥)(3)现代舞:向往自由、淳朴自然(4)当代舞:表现当代社会、当代人物,借鉴吸收2.根据表现形式(1)独舞(2)双人舞(3)三人舞(4)群舞(5)组舞(6)歌舞(7)歌舞剧(8)舞蹈诗(9)舞剧3.根据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法和塑造舞蹈形象的特点(1)抒情性舞蹈(情绪舞):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此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情和评价。
舞蹈艺术概论

名词解释1.表演性动作:指具有描绘人的情感,展现人的思想,刻画人的性格功能的舞蹈动作。
这类动作具有一定类型性和概括性的艺术特点。
2.舞蹈造型性: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艺术所具有的美感形象,必须通过提炼和美化了的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符合造型艺术审美规范要求的人体动作和姿态表现出来。
舞蹈造型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体动作姿态的造型;一是指舞蹈队形画面的造型(即舞蹈者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和相对的静止画面,亦称舞蹈构图)。
3.民间舞: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
4.模仿论:这是艺术起源中最古老的理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
他们认为文艺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
只是由于模仿的对象不同,所用的媒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艺术种类。
有一些人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模仿许多事物,而另一些人则用声音来模仿。
舞蹈者的模仿则只用节奏,他们借姿态的节奏来模仿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
5.巫术论:是现代西方最占优势的一种艺术起源的理论,为不少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家和文艺理论家所赞同。
这种理论创始人为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
他提出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限,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因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魔法巫术,祭祀礼仪等活动。
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其主要的内容。
6.舞蹈意境:在舞蹈作品中,已经过提炼美化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结合其他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情景交融,并能引发观众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
7.舞蹈题材: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
是舞蹈编导对其掌握的社会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
8.舞蹈主题:舞蹈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
9.舞蹈环境:舞蹈作品中特定的空间与时间,是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和舞蹈情节事件发生的具体生活场景。
舞蹈艺术概论笔记

舞蹈艺术概论笔记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古老的文化传承、宗教实践、或日常生活中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被称为“人类的母亲”,它极具激情,可以唤起人们精神上的活力,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
舞蹈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在每一个文化中都有其不可代替的地位,其艺术性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舞蹈的定义可以从若干方面来界定:一是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由舞台表演,芭蕾、街头舞、广场舞等活动组成;二是舞蹈是一种体育运动,需要大量训练,以达到良好的表现效果;三是舞蹈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表达情感、记录历史、创造社会关系、反映价值观念甚至超越文字。
舞蹈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发展史,在西方,舞蹈艺术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其中突出表现形式有古典芭蕾、现代舞、街舞等,古典芭蕾被认为是比较传统和正式的一种形式,而现代舞和街舞则更具有随性和自由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舞蹈大致可以划分为宫廷舞和民间舞两大类,融合着汉、魏、晋、唐清元等不同朝代的历史特色。
随着中国文化的变迁,舞蹈的表现形式也是多姿多彩的,从古典舞到现代舞,都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还可以帮助身体舒展,增强体能,对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舞蹈是一种视觉、听觉、触觉、心理之综合体,是一种结合体力、技巧、动态表演艺术性和审美性的综合体,涉及到空间动态艺术、技巧性艺术、情感性艺术、美感性艺术、表演性艺术等多项艺术内涵。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也可以培养学生们对艺术的兴趣,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生活的多样性,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最终培养学生们多元的文化修养和思维习惯。
总之,舞蹈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其发展史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审美价值,可以唤起人们精神上的活力,帮助他们解压疲劳,最终可以让学生们更加充分地发挥创造力,终其实现自己的价值。
舞蹈艺术概论重点笔记

舞蹈艺术概论重点笔记
舞蹈艺术概论的重点笔记可能包括:
1.舞蹈的定义和分类,舞蹈可以分为民族舞蹈、芭蕾舞、现代舞等不同类型。
2.舞蹈的历史演变,从古代的宗教舞蹈到现代的舞蹈表演,舞蹈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
3.舞蹈的艺术特点,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能力。
4.舞蹈表演的技巧和要素,舞蹈表演包括舞蹈动作、音乐、服装、灯光等多个要素。
5.现代舞蹈的发展趋势,现代舞蹈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舞蹈表演、舞蹈创作、舞蹈教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6.舞蹈表演的评价标准,舞蹈表演的评价标准包括舞蹈技巧、舞蹈表现力、舞蹈意境等。
7.舞蹈组织和机构,舞蹈机构
包括舞蹈学校、舞团、舞蹈剧院等,这些机构在舞蹈教育和表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8.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舞蹈与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舞蹈表演中经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
9.舞蹈文化的重要性,舞蹈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0.舞蹈表演的观赏方法,观赏舞蹈表演需要对舞蹈技巧、舞蹈表现力、舞蹈意境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1、艺术:系借助于富于情感的形象塑造或意绪的渲染,真实地反映现实或精神生活,并表白作者审美理想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又称造型艺术。
系指运用特定的物质材料,在二度或三度空间内进行视觉审美创造的一种静态艺术。
一般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
3、绘画:是使用特定的工具和物质材料,调动构图、造型、设色、笔法等艺术手段,在纸或布等平面上塑造可视艺术形象的一种美术。
4、雕塑:是通过物质实体(例如青铜、大理石、木料等)来简要、概括地塑造艺术形象的美术样式。
与绘画在平面上展示内容的最大不同处是,雕塑主体是在空间中显示自身的艺术魅力的。
5、工艺美术: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家、花鸟画家陈之佛,早在1937年就为工艺美术下了定义:“是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实用之中使与艺术的作用相抱合的工业活动。
”6、建筑美术:系指在建筑物的形体、建筑组群布局、内外空间组织结构、平面立面的形式布陈、色彩的选择、装饰气氛的营造等方面都具有设计审美意匠的一种美术样式。
建筑美术也属于表现性的艺术范畴。
7、音乐:是通过在时间中展开的音响来揭示精神内涵并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听觉艺术。
8、舞蹈:是以人体的姿式、动态以及不断变化着的造型富于夸张美地展示生活的某一个侧面和强烈地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方式。
9、生活舞蹈:一般指人们为自己生活中的某种需要而跳的舞蹈,实用的目的性比较明确。
生活舞蹈主要有: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教育舞蹈等六类。
10、艺术舞蹈:主要指在舞台或广场上表演的舞蹈,这类作品往往是专业或业余的舞蹈工作者,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并借鉴既有的舞蹈之长,进行艺术创造的产物。
它们具有主题明确、情感丰富、形式结构完整、艺术形象鲜明的特点。
11、欧洲的古典舞:一般即指芭蕾舞,其表演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足尖舞鞋并用足尖着地跳舞,俗称“足尖舞”。
相传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18世纪传入俄国,逐渐形成了风格有别的意大利学派、法兰西学派和俄罗斯学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舞蹈舞蹈是以人体本身为物质材料,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得人们内在的深层的精神世界,以生动具体可被感知的舞蹈形象来表达舞蹈创作者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的艺术形式。
是一种时间性与空间性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舞蹈表现性舞蹈表现性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属性。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语言表现主题情思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人的情感是其艺术特长。
舞蹈在表现人多方面的复杂情感及其所达到的细腻、强烈程度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
舞蹈艺术形象离不开人体动作造型的具象性,所以不论什么形象都具有一定的再现性特点,但是这种再现是饱含表现性的再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现。
第二章舞蹈的艺术特性舞蹈动态性舞蹈动态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因为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动作是舞蹈的创作者与观众交流的媒介,舞蹈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以及人们对舞蹈进行的审美感知活动都需要通过舞蹈动作得以体现。
由于舞蹈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所以舞蹈的动态性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空间范围内表现为舞蹈的造型性,在时间范围内表现为舞蹈的节奏性。
舞蹈节奏性舞蹈节奏性是舞蹈艺术特色之一,舞蹈艺术本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是舞蹈与音乐紧密结合的纽带。
节奏是构成舞蹈的基本要素,只有符合一定运动规律的、节奏化的动作才可能成为舞蹈动作,而且只有合乎节奏的舞蹈动作才能使人们从中体验和感受舞蹈艺术特有的韵律美。
舞蹈的节奏一般可分为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二者在舞蹈作品中相辅相成。
舞蹈造型性舞蹈造型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艺术所具有的美感形象必须通过提炼和美化了的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符合造型艺术审美规范要求的人体动作和姿态表现出来,所以说舞蹈是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
舞蹈的造型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体动作姿态的造型;二是指舞蹈队形、画面的造型。
舞蹈虚拟性舞蹈虚拟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由于舞蹈在创作中,以比拟和写意的手法对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行概括提炼而产生舞蹈动态形象,它调动和引发出观众的联想从而使其得到审美感知。
虚拟性的舞蹈动作的艺术特点是虚与实的辩证统一。
因为舞蹈具有虚拟性,所以它可以无限扩大舞蹈的艺术空间,表现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
舞蹈抒情性舞蹈抒情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是一种表情艺术,抒发人的主体情感是其艺术特长。
用语言或其他艺术手段难以表达的人们的强烈情感和内在精神世界,往往只有舞蹈才能予以充分的表现,所以说抒情性是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同时也是舞蹈区别于其他人体文化的主要标志。
舞蹈长于抒情并不是对舞蹈表现比较复杂的情节与人物矛盾冲突的否定。
舞蹈综合性舞蹈综合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的本体构成与音乐、美术和诗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音乐可以与舞蹈共同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可以对舞蹈的环境与气氛进行渲染并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交待和展现剧情的任务,而舞美对于交待舞蹈环境、表现人物情感和推动情节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说舞蹈是一种时间性与空间性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的艺术。
第四章舞蹈的种类生活舞蹈生活舞蹈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直接和紧密联系、人人都可以参加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舞蹈活动。
包括:习俗舞蹈、宗教舞蹈、社交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等。
宗教舞蹈宗教舞蹈是表演宗教思想、进行宗教活动的舞蹈形式。
宗教舞蹈区别于商业性舞蹈、宫廷舞蹈和民俗舞蹈,它与宗教经文教义密切相关,是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在宗教中或作为通向彼岸世界的桥梁,或作为降魔驱疫的法术,或用来歌颂宗教偶像。
社交舞蹈社交舞蹈是用以人际间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舞蹈的总称。
狭义的社交舞蹈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广义的社交舞蹈还包括在节日、集会中所跳的具有自娱性又有表演性的民间舞或集体舞。
西方的社交舞蹈主要指流行于舞会、舞厅、或其他公共场合的舞蹈。
中国早在汉代时就曾出现过一种名叫“以舞相属”的礼仪性社交舞蹈,宋代以后逐渐失传。
自娱舞蹈自娱舞蹈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跳的舞蹈。
特点有:舞蹈是自我娱乐与交际的一种手段;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动作简便易学;舞蹈有促进情感交流的作用。
体育舞蹈体育舞蹈是将强身性、竞技性与表演性、娱乐性相结合的舞蹈。
有三种形态:表现体育题材内容的舞蹈;体育与舞蹈结合的项目;体育中的舞蹈。
艺术舞蹈艺术舞蹈是舞蹈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经过分析、集中、概括所创造出的主题思想鲜明、艺术形式完整、具有较高技艺水平、塑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由舞蹈演员表演并供人审美欣赏的舞蹈。
根据舞蹈作品的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和戏剧性舞蹈三大类。
古典舞古典舞专指各民族中长期流传至今的、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舞蹈,是历代舞人在本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不断提炼、加工、创造后逐渐形成的。
它具有自成体系的美学原则、鲜明独特的风格特色、完整的表现手法和严谨的训练方法,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舞蹈中具有代表性意义。
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是当代舞蹈家根据传统古典舞蹈风格创造的舞蹈训练方法和舞蹈作品。
它以保留至今的中国古代舞蹈形象为材料、以戏曲舞蹈动作为基础、借鉴了芭蕾训练方法,大量吸收了武术、杂技的技巧。
具有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意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和谐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
民间舞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等。
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各民族、各地的民间舞都具有本民族或地区的风格特色。
民间舞有用于自娱的,也有用于表演的。
现代舞现代舞是19世纪末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
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情实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社会生活。
创始人被公认为美国女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
当代舞当代舞是不同于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等舞蹈风格的一种新的风格的舞蹈。
在内容上主要反映和表现当代现实生活,塑造新时代的人物形象。
在形式上不拘一格,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广采博收,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舞蹈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并加以革新创造。
独舞独舞是由一个人表演的舞蹈。
可以是结构完整的独立作品,也可以应用在大型舞剧和舞蹈中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独舞要求演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表演技巧以及较强的刻画人物的能力。
双人舞双人舞是由2个人合作表演的舞蹈。
以相互协调和对比性较强的动作、姿态、造型来共同表达舞蹈的主题。
双人舞要求演员在表演时配合默契、相互烘托。
双人舞可以是结构完整的独立舞蹈作品,也可以是大型舞剧和舞蹈中的组成部分。
三人舞三人舞是由3人合作表演的舞蹈。
可以是结构完整的独立舞蹈作品,也可以是大型舞剧和舞蹈中的组成部分。
可以是具有一定人物、情节的舞蹈,也可以是无情节的抒情性舞蹈。
群舞群舞是4人以上舞蹈的总称,是表演性舞蹈中最常见的一种样式。
群舞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出现,也可以作为舞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以烘托艺术气氛、展示地方特色或作为独舞、双人舞的陪衬,为塑造人物服务。
组舞组舞是指将几个结构相对完整、独立的舞蹈组织在一起,用以表现一个统一的主题。
在大型舞剧中,采用组舞的结构形式,将一定数量的舞蹈连在一起表现特定的内容,是丰富舞剧色彩、提高和加强舞蹈化程度的艺术手法之一。
舞蹈诗舞蹈诗是以舞蹈为主要艺术手段,综合音乐、舞美等艺术手段,通过对人物内在精神世界具有诗的凝练的抒发或对一定生活事件具有诗的概括的展现,创造出浓郁的诗情、诗意的具有深刻诗的内涵的舞蹈体裁。
我国已有的大型舞蹈诗作品,大致可分为音乐舞蹈史诗、舞蹈抒情诗、舞蹈叙事诗和舞蹈组诗四类。
歌舞歌舞是一种歌舞结合的艺术表演样式。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既长于抒情,又可以叙事,能表达人们复杂细腻的思想情感和表现广泛的生活内容,在艺术传达的过程中,可以从视听两方面影响观众,因此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被人们所接受并喜欢。
歌舞剧歌舞剧是以歌舞为主要艺术手段来展现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艺术样式。
舞剧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手段表现一定戏剧情节内容的舞蹈体裁。
是一种以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四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性的舞蹈表演艺术。
舞剧由多种舞蹈样式组成,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舞蹈场面、生活场景、哑剧等等。
舞剧中舞蹈场景的安排需服从于表现题材内容、塑造人物形象和舞剧结构的特殊规律。
抒情性舞蹈抒情性舞蹈又称“情绪舞”。
其主要特征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来直接抒发舞者的思想情感,以此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
这类舞蹈作品或直抒胸臆或以物寄情。
优秀的抒情性舞蹈往往既带有舞者的个性特征,又概括了时代和人们普遍的情感特色,能引起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
抒情性舞蹈按其形式可以分为抒情性群舞和抒情性小品。
叙事性舞蹈叙事性舞蹈又称“情节舞”。
其主要特征是通过舞蹈中不同人物的行动所构成的情节事件来塑造人物,表现作品的主题内容。
叙事性舞蹈不同于舞剧,篇幅较短小,情节较简单。
这类舞蹈中有许多是取材于寓言或故事,常用夸张、比喻、拟人化的手法,以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舞蹈形象来表现某种生活哲理。
第八章舞蹈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舞蹈内容舞蹈内容是舞蹈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生活及作者对其审美的评价。
构成舞蹈作品内容的要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
舞蹈形式舞蹈形式是舞蹈内容的物质外化形态。
主要包括舞蹈语言、舞蹈结构和舞蹈体裁。
舞蹈语言是指表现一定情感内容的舞蹈组合,是组成一个舞段的基本单元。
舞蹈结构是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
舞蹈体裁是指舞蹈作品的表现形式,又称为“舞蹈样式”。
舞蹈题材舞蹈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所反映和表现的生活内容材料。
舞蹈作者从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选择可以用舞蹈艺术形式表现的生活内容材料,并经过提炼、概括和加工,才能形成为舞蹈作品的题材。
舞蹈题材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舞蹈题材指作品所反映的生活范围或生活类型,狭义的舞蹈题材指作品中所反映的具体生活现象。
舞蹈主题舞蹈主题是指舞蹈作者在舞蹈作品中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描绘和舞蹈形象的塑造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
舞蹈作品的主题是舞蹈作者经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运用舞蹈思维对舞蹈素材加以选择、剪裁、概括、集中,提炼为舞蹈题材过程中的主要的思想情感的结晶,体现舞蹈作者对舞蹈表现的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对理想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