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最全的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作文

上海中心大厦作文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一座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也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象征,成为了上海市的一张名片。
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摩天大楼,高度达到632米,共有128层,是目前世界第二高的建筑物。
其外形独特,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造型,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大厦内部设施齐全,包括高档写字楼、豪华酒店、购物中心等,为上海的商业中心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综合体。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设计融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展现出中国的创新和开放精神。
大厦的玻璃幕墙采用了最先进的隔热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大厦内部还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元素,如中国结、汉字等,使其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也离不开上海市的发展壮大。
作为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它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大都市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力的崛起。
它不仅是上海市的一张名片,更是中国的骄傲。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成,为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和人才。
同时,它也成为了上海市的一大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大厦内部设施完善,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便利的旅游体验,也为上海的旅游业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建筑,它不仅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象征。
它的建成为上海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上海中心大厦将继续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为中国的发展展现出新的风采。
《上海中心大厦》演讲介绍-精简解读

总结
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的新高度,上海的新 地标;巨龙的腾飞不仅是雄厚经济实力的 展现;绿色高层的实现将是中国,乃至整 个世界的先驱。愿这样一个造型独特、技
术创新的摩天大楼,能真正谱阅读
技术原则
• (1) 建立建筑和城市环境的友好关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营造 以人为本、健康高效的高质量微气候环境,室内环境达标率为100%。
• (2) 结合独特的气候环境与建筑本体特征,最大程度地优化建筑节 能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高建筑能 源利用效率,综合节能率大于60%。
涡轮式风力发电技术
• 据悉,在大楼最高区域的几 层内,已经规划设计了一个 巨大的“王冠”。“王冠” 内有一个精致的雨水收集利 用系统和54台垂直风力发 电机,计划每年为大厦提供 54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
•垂直风力发电机
• 风力发电具有如下的优越性 :
• 一是风力发电是一种干净的 自然能源
• 二是风电技术日趋成熟,是 一种安全可靠的能源;
• (6) 设置能源和环境信息综合监管平台,提高运营管理和物业管理 智能化的水平,最终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目标。
技术措施
• 分布式能源的利用技 术。
• 变风量空气调节技术 。
• 热回收利用技术。 • 地源热泵技术。 • 涡轮式风力发电技术
。 • 雨水收集处理和回用
技术。 • 绿色施工技术
热回收利用技术
• (3) 通过减少再生资源使用量、减少排放量等设计优化,有效利用 建筑雨污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中办公 商场不低于40%、宾馆不低于25%。
• (4) 本着因地制宜、本土材料使用最大化和绿色建材最优化的思路 ,提高3R建材利用率,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超过10%。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格式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格式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位于中国上海市陆家嘴金融区的超高层建筑,是全球最高的观光楼。
这座建筑以其特殊的设计和建筑格式而闻名,它展现了创新的建筑技术和先进的工程实践。
本文将深入探讨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格式,并介绍一些设计上的亮点。
1. 综述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格式紧密地结合了现代技术和传统建筑元素。
它的外观以一个魔幻的弧线形状为特色,充满流线感和动感。
大厦总共有128层,高度达到632米,拥有一个360度全景观测平台,供游客欣赏上海的壮丽景色。
2. 结构设计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结构使用了许多创新的方法。
首先,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风性能,采用了超级高层结构设计。
其次,配备了强大的地震防护系统,以保证在发生地震时的安全。
此外,建筑使用了高性能的材料,如特殊的钢材和混凝土,以提高大厦的结构强度和耐用性。
3. 空间布局上海中心大厦的内部空间布局精心设计,以最大程度地提供舒适的工作和居住环境。
大厦的底部是一个大型的商业购物中心,上层是写字楼和豪华酒店。
此外,大厦还设有居民公寓和会议中心。
每个空间都经过精心规划,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4. 照明设计在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格式中,照明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厦外墙布满了高效的LED灯,在夜晚可以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灯光效果。
这些灯光设计不仅美化了建筑物的外观,还提供了城市夜景的亮点。
5. 绿化环境上海中心大厦致力于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大厦周围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绿色景观。
同时,建筑物内部也设置了空中花园和观景台,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
6. 环保设计上海中心大厦在建筑设计中也考虑了环境保护的因素。
大厦采用了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节能照明和高效的空调系统。
此外,大厦还安装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冲洗和灌溉,降低了对自来水的需求。
7. 消防安全作为一座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在消防安全方面非常重视。
建筑物装有多层消防设备,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烟雾探测器和安全疏散通道。
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的地标之一

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的地标之一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的地标之一上海中心大厦(Shanghai Tower)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一座摩天大楼,也是中国和世界上最高的双曲摩天大楼。
作为中国的地标之一,上海中心大厦以其壮丽的外观和独特的建筑设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一、背景介绍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始于2008年,由中国建筑设计院和美国格格罗普设计事务所共同设计。
建筑的高度达到632米,共有128层,总建筑面积约为37万平方米。
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中国的工程和建筑技术的实力。
二、建筑设计特点1. 双曲塔设计: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双曲塔的设计概念,整体呈现出曲线优美、流线型的外观。
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还让大厦在城市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 绿色建筑概念:上海中心大厦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使用了一系列的绿色建筑技术。
建筑外墙覆盖了大量节能玻璃,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大厦内还设有多个垂直绿化系统,提高了空气质量,并为城市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3. 建筑结构创新:上海中心大厦的结构设计也是一项重要创新。
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结构,这种设计可有效隔绝外界的噪音和恶劣天气条件。
建筑内部则采用了高强度的钢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抗震能力。
三、功能与用途上海中心大厦不仅是一座标志性建筑,还具备多种功能和用途。
1. 商务办公:大厦内设有豪华的写字楼空间,吸引了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的入驻。
无论是国内公司还是跨国公司,都将上海中心大厦作为其商务办公的首选地点。
2. 观光旅游:上海中心大厦的观光层位于建筑的顶部,提供了壮观的城市全景。
游客们可以乘坐高速电梯到达观光层,欣赏到上海独特的城市景观,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大厦所带来的高度和壮丽。
3. 高端餐饮与娱乐:大厦的顶部设置了高端餐厅和休闲娱乐场所,为游客和商务客户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用餐和娱乐场所。
顶层餐厅不仅提供美食,还可以欣赏到城市的全景,给人一种身处云端的感觉。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一座超高层建筑,也是上海的地标之一。
该建筑于2015年完工,高度632米,共有128层,是中国内地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第二高的摩天大楼。
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玉器“剑柄”和中国画笔的形状,整体建筑呈现出弯曲的造型。
建筑外立面以白色的玻璃幕墙为主,犹如一根圆形的巨型塔楼,独具特色。
大厦内部结构采用了一种称为“人字梁”的创新结构设计,使得建筑物在抗震和侧向刚性方面表现出色。
上海中心大厦的地上部分主要用于办公空间、酒店、观光设施和商业功能。
大厦内设有一个空中观光厅,名为“上海之巅”,位于地面高度561米处。
观光厅提供了360度无死角的全景视野,游客可以欣赏到上海的壮丽景色。
此外,大厦还设有两家豪华酒店,为来访的商务旅客提供了高品质的住宿体验。
大厦的地下部分则为商业空间和交通设施所占据。
地下商业区拥有各种时尚的购物场所、餐厅和娱乐设施,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购物体验。
此外,地下一层还有连接上海地铁2号线和4号线的地铁车站,方便游客和市民出行。
上海中心大厦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也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象征。
该建筑的完工对于上海的城市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海中心大厦所在的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的金融和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国际性的企业、金融机构和商业机构入驻。
上海中心大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地标和旅游景点。
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观光。
夜晚时分,大厦的外立面会点亮各种灯光,形成一个璀璨夺目的景观,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欣赏。
同时,大厦也经常被用作各类商业、文化和科技活动的场所,展示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风采。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造和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建设中面临了各种挑战和困难,包括土壤的软弱、地下水位的高涨以及施工技术方面的难题。
然而,通过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努力和创新,在克服了各种困难后,最终完成了这座令人惊叹的建筑。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成不仅仅是一项建筑壮举,更是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上海最高的建筑

上海最高的建筑上海,作为中国最富有活力和国际化的城市之一,以其迷人的风景线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物而闻名于世。
而在这座城市中,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建筑象征着上海的现代化与繁荣。
在这些众多的建筑中,有一座建筑更是高居其上,那就是上海最高的建筑。
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上海最高的建筑,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核心地带。
这座摩天大楼的高度达到了632米,拥有126层。
它不仅是中国第二高楼,也是世界上第二高的摩天大楼。
该建筑在2016年完工,并于2018年正式开放。
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理念的结合。
它的外观呈现出一种流线型的造型,犹如一片展翅欲飞的巨大飞鸟。
它的建筑结构采用了先进的钢结构和玻璃幕墙技术,使得整座建筑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绚丽的光芒。
上海中心大厦的内部空间充满了现代化的设施和豪华的装饰。
大厦内设有高档写字楼、豪华酒店、商业空间以及观光设施。
从大厦的顶层,人们可以欣赏到上海城市的壮丽景色,包括黄浦江、陆家嘴金融区以及周围的高楼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造过程可谓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壮举。
在建设过程中,工程人员克服了众多的技术难题,包括地下水位高、土层软弱、城市管线密集等。
他们采用了创新的建筑技术和先进的设备,确保了大厦的稳定和安全。
上海中心大厦的竣工也标志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它不仅给上海带来了全球关注,也成为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城市的象征之一。
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务人士前来参观和交流,并为上海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上海中心大厦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
一些人认为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可能会对城市的环境和交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同时,他们也担心大楼的高度和风险管理。
然而,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和建设符合国际标准和建筑规范,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证大楼的稳定和安全。
总的来说,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上海最高的建筑,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令人惊叹的建筑技术,展现了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形象。
上海中心大厦的技术创新英语介绍

上海中心大厦(Shanghai Tower)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其在技术创新方面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建筑的结构设计、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系统等方面对上海中心大厦的技术创新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对未来城市建设的启示。
一、结构设计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632米高的摩天大楼,其设计采用了世界首创的"上海双子塔"结构。
这种结构设计将建筑分为内外两个层级,内层为核心筒,外层则环绕在核心筒周围。
通过这种设计,大楼可以更好地应对上海地区经常发生的台风天气,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
这种结构设计也使得大楼在高风速环境下的振动减小,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
二、节能环保上海中心大厦在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节能环保的问题。
大楼外墙采用了先进的双层幕墙技术,可以降低建筑在夏季的冷却负荷,并减少室内空调能耗。
大楼还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实现了部分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大大减少了大楼的能源消耗。
三、智能化系统上海中心大厦在智能化系统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表现。
大楼内部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的用电情况、空调温度等参数,并进行智能调整,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大楼还应用了智能化的安全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保障大楼内部的安全。
总结回顾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一座集结构设计创新、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建筑,为未来城市建设树立了典范。
其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高度上的突破,更体现在对环保节能的重视和智能化系统的运用上。
未来,我们可借鉴上海中心大厦的经验,以更加智慧、绿色的方式建设城市。
个人观点我认为,上海中心大厦所展示的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建筑领域的突破,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种探索。
其结构设计、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未来的城市建设需要更多这样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
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我们对上海中心大厦的技术创新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上海中心大厦 (第二版)

➢ 此外,上海中心大厦还拥 有多个特色设施和服务, 如豪华酒店、多功能会议 厅、高端商务中心等,为 商务人士和游客提供全方 位的服务体验
4
建设历程
建设历程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历程充满了挑战和艰辛。 由于其超高的建筑高度和独特的结构设计,建 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和施工难点。但 是,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 制,建设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完成 了这座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工作
和可持续主要楼层和功能
➢ 上海中心大厦主要楼层包 括低楼层、中楼层和高楼 层。低楼层包括裙楼和地 下室,主要用于商业、餐 饮和停车等用途。中楼层 则包括办公、会议和酒店 等设施,为各类企业和机 构提供高品质的商务环境 。高楼层包括观光平台和 观景台,提供俯瞰上海市 区的绝佳视角
上海中心大厦
-
1 概述 3 主要楼层和功能 5 社会影响
目录
CONTENTS
2 建筑设计
4 建设历程
6 结论
2
1
概述
概述
它是中国第一高楼,同时也是 世界第二高楼,仅次于迪拜的
哈利法塔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中国上海 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是上海市的一座超高层地标性 建筑 上海中心大厦于2008年11月29 日开工建设,2016年3月12日完 成建筑总体的施工工作,于 2016年12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
2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01
02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造型独特,呈现出一 种旋转式的形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玉器——玲珑 塔,通过现代建筑工艺将其演绎出来。这 种旋转的设计使得建筑在视觉上更加稳定, 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的独特性和标志性
大厦的主体结构由混凝土核心筒和巨型斜 撑钢框架组成,这种结构体系使得建筑能 够承载超大的负荷和力量,保持稳定性。 此外,上海中心大厦还采用了多项绿色建 筑技术和智能化系统,以实现节能、环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伸臂桁架贯穿核心筒腹墙
真正的“绿色”摩天楼:
• 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多项最新的绿 色环保技术,工程将严格按照国家 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和美国LEED绿色 建筑认证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建造, 将是一座真正的“绿色”摩天楼, 同时也是世界上首座同时通过两大 体系认证的摩天大楼。是极具全球 影响力“绿色”地标。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利用改变进入 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满足负荷 变化的一种空调系统,与定风 量系统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节 能。 减少空调风机运行能耗,空调风 机的电力消耗全年平均可降低 50%以上。 利用室外新风作为冷源,降低制 冷系统的运行能耗。
大楼在运营过程中,酒店、办公等会 产生大量的热空气,特别是上海中心 大厦有24 个直接对外营业的大空间 的空中花园,在夏季会集聚温度较高 的热空气 因此,热回收利用技术就是将这部分 的热空气进行回收,采用热泵型热水 加热器,为酒店提供生产生活热水。 上海中心大厦设计成空气水热泵系统 ,采用带ECM电机的风机盘管机组。
幕墙系统:
结构示意图
内层幕墙
外层幕墙支 撑体系
外层幕墙
整栋建筑
外幕墙系统采用双银LOW-E玻璃,通过热 反射达到保温功能;幕墙设计了特制的彩釉, 可以有效阻挡夏天的强烈阳光,抑制光污染 上海中心大厦外层幕墙逐层收窄,赋予了大 楼优雅的锥度造型。而幕墙上的一条V型沟 槽则是用来突出大楼的螺旋造型。
1区:大堂、 商业和餐 饮
平面功能分区:
商务休闲层中庭功能排布, 中庭悬挑近14米。
上海中心大厦为钢筋混凝土 和钢结构组合而成的混合结 构体系,竖向结构包括核心 筒和巨型柱,水平结构包括 楼层钢梁、楼面桁架、带状 桁架、伸臂桁架和组合楼板。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筒
上海中心大厦高空屋顶上,平均风速估计可 达到每秒8至10米,非常适合利用来风力发 电。屋顶的外幕墙上安装风力发电机,产生 的电力,供屋顶、观光层中的设备使用。这 不仅将为大厦提供绿色能源,“空中风电场” 有望成为浦东超高层建筑观光的新热点。
大厦的塔冠有一个巨大的雨水收集 槽 ,将雨水收集储存在蓄水池里, 处理后作为大楼的中水使用,一年 可以节省300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
7-8区十字形布置
5-6区切角方形布置
1-4区方形布置
巨型柱断面示意图
上海中心钢管混凝土巨柱构造
巨型框架柱由8根钢骨混凝土主柱、4根次柱。主 柱截面尺寸最大为3.7X5.3米。 主巨柱设于核心筒内隔
墙对应位置,通过伸臂 桁架协同抗侧力,可获 得相对较大的力臂。
次巨柱主要作用是减小 环带桁架跨度,故不设 伸臂桁架与核心筒连接, 避免伸臂与核心筒角部 连接构造的困难。
项目建成后需展现浦东改革开放成果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时代风貌。
——高大且造型时尚
建成后的“上海中心”将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组成和谐的超高层 建筑群。 作为陆家嘴“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一驾,上海中心大厦必须与现有的两座 大厦形成互补。
——与环球、金融 相搭
2006年上海市政府启动全球方案征集计划,项目立项之后,由全 国知名建筑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体将在全球征集的19个方案中初步筛选 出9个初选方案,此后再从9个方案中选出4个,最终圈定两个方案作 为最终实施候选方案。最后一次招标,两个设计方案获得入围资格, 分别为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 “尖顶型”方案以及美国Gensler建筑 设计事务所的“龙型”方案及。
尖顶型方案,由英国设计, 大厦在交错的钢筋掩映下,犹 如一只摩登“竹笋”破土新生。 尖顶型呈笋型结构,下部宽阔, 由三点支撑,到最高处变成一 个尖顶。尖顶型方案外观新颖 漂亮,不过,整个建筑只依赖 3个支撑点承载,对施工将是 个考验。
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 所的“龙型”方案外观像一条 盘旋上升的龙,“龙尾”顶部 上翘,又如同一支倒放着的祥 云火炬。上海中心的横截面类 似一个三角形,以顺时针方向 向上旋转并一直延伸到顶端, 而顶端是开放式顶棚的设计。
大厦造型来源-------中国传统的图案------龙
外皮做成旋转收缩上升 的样式,让大楼更加具 有动感。将尖角改为圆 弧状,以减小风压的影 响。圆润的角度能包容 硬朗的环球和金茂。而 最终玻璃的消耗仅增加 18%。
两个立方体的旋转
内圆外方
内圆外三角
由三段圆弧构成曲边三 角形(其中一边切角) 作为上海中心外围几何 的基本构形,旋转上升 并均匀缩小,演进为一 个平滑光顺的非线性扭 曲面,形成了大厦独特 的立面造型。
造型设计对节能的影响:
同等面积的不同形状平面围合 的建筑物的表面积变化。 这种圆润三角形的结构,在照 顾造型的前提下,极大的减少了 建筑物的表面积,从而减少了与 外界的能量交换和能量损失,是 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上海中心大厦戏称为 “热水瓶”。双层幕墙 像热水瓶一样,之间的 空腔成为一个温度缓冲 区,避免室内直接和外 界进行热交换,起到冬 暖夏凉的作用,采暖和 制冷的能耗比单层幕墙 降低50%左右 。
设计师创新性地通过对双层幕墙体系 进行分区及让外幕墙呈缓慢旋转的形 态,在内外墙体之间大胆创造了24个 “空中花园”,不仅为在超高建筑中 工作与生活的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 验,而且通过分布于“空中花园”的 商店及餐厅,降低了楼内人群下到地 面的交通需求,从而降低能耗。
这个巨大的空间没有一 点钢筋水泥结构。钢结 构臂架从内幕墙板块中 穿出。
内层幕 墙 外层幕 墙
中庭
幕墙支撑体系: 吊杆 轮辐支撑 水平支撑
幕墙通过自身的震动消耗外 力作用。实际中幕墙即能受 到拉力,也能受到压力。 滑移支座要确保不能被卡住, 如果支座卡住,幕墙会被压 爆。
14万平方米柔性幕墙,共19317块,要求能 够抵御13级台风,难度系数在幕墙界堪称世 界之最。 为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下“玻璃雨”, “上海中心” 外幕墙玻璃设置了双重防护。 第一道防护是使用自爆率接近于零的超白玻 璃。第二道是在玻璃中加特种结构性胶,这 种胶承载力更大、耐久性更强,即使玻璃在 剧烈的锤击试验下慢慢破裂,所有碎片也能 牢牢附着在胶片上。
Zone9:2110
9区:观光 区域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
两层高 的设备 层
8区:酒店 及精品办 公
地下5层 地上121层
总建筑面积为 574058m2 地上总建筑面积为 410139m2 建筑总高度 632m
2-7区:办 公区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 大楼集商业 办公 酒店 观光于一体 是一座综合性超高摩天大楼
三幢摩天大楼分别象征着中国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金茂大厦代表着中国从 过去奔向新世纪,整体钢结构的设计 从中国古代宝塔层层叠叠的形式和向 空中逐渐收缩的特征获得灵感。环球 金融中心代表中国向世界开放、引进 外资的当代,属于一种非常经典的现 代建筑简约风格。上海中心则面向未 来,以中国—永恒的未来为愿景。
6-8区:8根主柱
1-5区:8根主柱+4根次柱
在外框柱与核心筒之间设置伸臂桁架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结构侧移。对 于框架——核心筒结构,设置伸臂桁架后侧移显著减少。
为什么1、3区没有设置 外伸臂桁架?
外伸臂桁架 位于第2、4、 5、6、7、 8区。 研究表明,伸臂桁架数量 与减小侧移并不成正比。 高层结构设计中,伸臂桁 架的位置及数量应做敏感 性分析。
建筑造型、空间与结构体系
--以上海中心大厦为例
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新地标 中国绿色建筑体系认证
美国LEED绿色建筑体系认证
世界最高绿色建筑
软土基上建造的85万吨单体
世界最大体积民用建筑底板浇筑 幕墙设计、安装难度世界之最
我国安装最高的能源中心
该项目位于陆家嘴核心区Z3-2地块,东 泰路、银城南路、花园石桥路交界处, 地块东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面为金 茂大厦。场地四周高楼林立,是众多跨 国企业、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驻地。 早在20年前,上海规划了在金融贸易区 建设三栋标志性建筑。上海中心为最后 一块“拼图”。
核心筒 +巨柱
核心筒 +巨柱 +伸臂桁架
核心筒 +巨柱 +伸臂桁架 +环带桁架
本工程核心筒在立面上共分为9个区域,墙体厚度随高度上升而 递减,其厚度从1200mm变化至500mm。其中在4区、5区避难及设备层墙 厚发生突变。 核心筒截面在1区至4区呈正方形九宫格筒体。到第5区后,四个角 部的墙体开始向两边收缩,形成切角方形布置。至第7区时,原有的九 宫格变为十字型五宫格筒体。
上海中心大厦引入健康监控系统,为 安全保驾护航:该系统部署在20各个 楼层上,最低地下五层,最高地上 124层。 大厦的沉降随着建设高度的增长而加 大,最大达到45mm。系统可以检测 风速、地震、倾斜度等,检测到大厦 在各种情况下(地震、台风等)是否 安全。
通过上述多项绿色建筑技术的 实施,从理论上计算,上海中 心大厦每年可以节约能源成本 1930 万元人民币,成本节约率 可以达到25%左右。 其中,中央机组占36%,空调 通风系统占33%,灯光控制占 24%,外围护系统占7%,节能成 果相当可观。
主要功能:
作为一幢综合性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以办 公为主,其他业态有会展、酒店、观光娱乐、商业等。 大厦分为5大功能区域,包括大众商业娱乐区域,低、 中、高、办公区域,企业会馆区域,精品酒店区域和顶 部功能体验空间。其中“世界之巅”即是功能体验区, 有城市展示观看台,娱乐,VIP小型酒吧、餐饮、观光 会晤等功能。另外,在本项目的裙房中还设有容纳 1200人的多功能活动中心。
这种圆润三角形的结构,在照顾造型的前提 下,极大的减少了建筑物的表面积,从而减 少了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和能量损失,是一种 十分有效的手段。
Zone1:6432
Zone3:5643
Zone5:4750
Zone7:2056
相对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 的近似正方形的平面布 局,这样的布局少了视线和光线死角,不仅可以让办公人 员能在更多的角度欣赏大厦周围的美景,而且在冬季阳光 可以更多的进入建筑内部 ,减少了建筑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