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大厦

合集下载

上海中心大厦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分析
汇报人:XX
2024-01-24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上海中心大厦概述 • 建筑结构与技术分析 • 机电系统与智能化技术应用 • 运营管理与服务品质提升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分析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特点、设计 理念及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
通过精细化的抗震设计,采用隔震支座、耗能支撑等减震 技术,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 全。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如大模板施工、滑模施工、爬模施 工等,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建筑材料选择与性能评估
1 2 3
高性能混凝土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具有高强 度、高耐久性、高抗渗性等优点,能够满足超高 层建筑的特殊要求。
智能化技术应用
大厦在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取得 了显著成果,如智能电梯、智能 空调系统等,为超高层建筑的智 能化发展树立了典范。
绿色环保理念
上海中心大厦注重环保和节能设 计,采用了先进的绿色建筑材料 和技术,对未来超高层建筑的绿 色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基本情况
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第一高楼, 也是世界第二高楼,建筑主体为 119层,总高度632米,结构高度 为580米,机动车停车位布置在 地下,可停放2000辆。
建筑设计特点
独特的外形
上海中心大厦外形呈螺旋式上升 ,建筑表面的开口由底部旋转贯 穿至顶部,与城市的天际线和周
围环境相融合。
高科技应用
大厦采用了众多高科技技术,如智 能电梯、双层玻璃幕墙、风力发电 等,体现了绿色、环保、节能的理 念。

上海中心说明文介绍

上海中心说明文介绍

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位于中国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超高层建筑,集商务、办公、酒店、商业、娱乐、观光、会展等功能于一体。

这座巨型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高632米,地上127层,地下5层,总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41.08万平方米,地下16.72万平方米。

上海中心大厦是陆家嘴地区超高层建筑群的收官之作,定格了上海浦江之东天际线的最高定点。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外观呈螺旋上升的形态,建筑表面的开口由底部旋转贯穿至顶部,与上海金茂大厦的经典隽永的塔形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简洁明快的立体造型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天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与金茂大厦的点状和环球金融中心的线状顶部遥相呼应,丰富了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充满着对“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城市精神的诠释。

它不仅是一个竖直的微型城市,也是一个资源高度集约化、能源高度节约化的超级大楼城市。

其规划设计小陆家嘴收官之作的地位,定位为“形神兼备、秀外慧中、汇集大成”,展示出21世纪现代摩天大楼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完美理念。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过程经历了诸多挑战,但最终实现了规划者和建设者的宏伟目标。

于2016年4月27日完成分步试运营,并在同年入选上海新十大地标建筑。

这座摩天
大楼不仅是中国建筑工程的杰作,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瑰宝。

描写上海中心大厦的优美句子

描写上海中心大厦的优美句子

描写上海中心大厦的优美句子
上海中心大厦是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一座超高层建筑,是上海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高楼。

以下是对上海中心大厦的优美描写:
1. 上海中心大厦耸立于上海的繁华中心,它如同一根巨大的钢铁巨柱,矗立于浦东新区的地平线上,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大厦外观设计独特,仿佛一根巨大的石笋冲天而起,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向世人展示着中国的现代化风貌。

3. 大厦的外墙采用玻璃幕墙,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将阳光折射得五彩斑斓,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中。

4. 大厦内部设计精致,宽敞明亮的大堂中,高挑的大理石柱子与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相映成趣,彰显着奢华与尊贵。

5. 大厦内部的电梯系统先进高效,乘客在短短几秒钟内便可到达目的地,给人一种快速便捷的感觉。

6. 观光电梯将游客带到了大厦的顶层,站在观景台上,俯瞰整个上海的美景,高楼林立,繁华尽收眼底。

7. 大厦的顶层设有餐厅和咖啡厅,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美味的饭菜和香浓的咖啡,同时欣赏到壮丽的城市景色。

8. 大厦的周边设有广场和花园,游客可以在这里休闲放松,感受大都市中的宁静与和谐。

9. 大厦的夜景更是令人惊叹,灯光璀璨,与周围的高楼大厦相互辉映,美不胜收。

10. 上海中心大厦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上海的象征,代表着中国的崛起和现代化的进程。

以上是对上海中心大厦的优美描写,通过对大厦外观、内部设计、观光体验和周边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上海中心大厦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的地标之一

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的地标之一

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的地标之一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的地标之一上海中心大厦(Shanghai Tower)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一座摩天大楼,也是中国和世界上最高的双曲摩天大楼。

作为中国的地标之一,上海中心大厦以其壮丽的外观和独特的建筑设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一、背景介绍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始于2008年,由中国建筑设计院和美国格格罗普设计事务所共同设计。

建筑的高度达到632米,共有128层,总建筑面积约为37万平方米。

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中国的工程和建筑技术的实力。

二、建筑设计特点1. 双曲塔设计: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双曲塔的设计概念,整体呈现出曲线优美、流线型的外观。

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还让大厦在城市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 绿色建筑概念:上海中心大厦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使用了一系列的绿色建筑技术。

建筑外墙覆盖了大量节能玻璃,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大厦内还设有多个垂直绿化系统,提高了空气质量,并为城市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3. 建筑结构创新:上海中心大厦的结构设计也是一项重要创新。

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结构,这种设计可有效隔绝外界的噪音和恶劣天气条件。

建筑内部则采用了高强度的钢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抗震能力。

三、功能与用途上海中心大厦不仅是一座标志性建筑,还具备多种功能和用途。

1. 商务办公:大厦内设有豪华的写字楼空间,吸引了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的入驻。

无论是国内公司还是跨国公司,都将上海中心大厦作为其商务办公的首选地点。

2. 观光旅游:上海中心大厦的观光层位于建筑的顶部,提供了壮观的城市全景。

游客们可以乘坐高速电梯到达观光层,欣赏到上海独特的城市景观,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大厦所带来的高度和壮丽。

3. 高端餐饮与娱乐:大厦的顶部设置了高端餐厅和休闲娱乐场所,为游客和商务客户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用餐和娱乐场所。

顶层餐厅不仅提供美食,还可以欣赏到城市的全景,给人一种身处云端的感觉。

上海中心大厦 事迹

上海中心大厦 事迹

上海中心大厦事迹
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第一高楼,总高度632米,也是世界第二高楼。

这座
摩天大楼的建设过程中充满了创新和挑战,是中国现代建设者的智慧、创新、努力和坚持的体现。

在建设过程中,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者们克服了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上海中心大厦建造在200多米厚的软土地基上,要在这样的地基上建造600
米以上的超高建筑,难度极大。

其次,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如1000吨重的阻尼器用来消弭风的力量,使大楼能够承受风和地心的力量。

此外,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过程也充满了故事。

参与大厦建设的人们团结一心,不断克服困难和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工程奇迹。

例如,大厦的筹建组成员之一梅雪,用16年的青春年华全程参与、见证了大厦的建设和运
营过程。

她形容建设过程就像在游戏中打怪升级一样,一关一关地克服过来。

如今,上海中心大厦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们可以乘坐高速电梯到达大楼的126层,俯瞰着蓝天白云下的上海,感受中国现代建设者的智慧和创新。

总的来说,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新的历程,是中国现代建设者的智慧、创新、努力和坚持的体现。

这座摩天大楼不仅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一座超高层建筑,也是上海的地标之一。

该建筑于2015年完工,高度632米,共有128层,是中国内地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第二高的摩天大楼。

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玉器“剑柄”和中国画笔的形状,整体建筑呈现出弯曲的造型。

建筑外立面以白色的玻璃幕墙为主,犹如一根圆形的巨型塔楼,独具特色。

大厦内部结构采用了一种称为“人字梁”的创新结构设计,使得建筑物在抗震和侧向刚性方面表现出色。

上海中心大厦的地上部分主要用于办公空间、酒店、观光设施和商业功能。

大厦内设有一个空中观光厅,名为“上海之巅”,位于地面高度561米处。

观光厅提供了360度无死角的全景视野,游客可以欣赏到上海的壮丽景色。

此外,大厦还设有两家豪华酒店,为来访的商务旅客提供了高品质的住宿体验。

大厦的地下部分则为商业空间和交通设施所占据。

地下商业区拥有各种时尚的购物场所、餐厅和娱乐设施,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购物体验。

此外,地下一层还有连接上海地铁2号线和4号线的地铁车站,方便游客和市民出行。

上海中心大厦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也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象征。

该建筑的完工对于上海的城市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海中心大厦所在的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的金融和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国际性的企业、金融机构和商业机构入驻。

上海中心大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地标和旅游景点。

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观光。

夜晚时分,大厦的外立面会点亮各种灯光,形成一个璀璨夺目的景观,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欣赏。

同时,大厦也经常被用作各类商业、文化和科技活动的场所,展示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风采。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造和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建设中面临了各种挑战和困难,包括土壤的软弱、地下水位的高涨以及施工技术方面的难题。

然而,通过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努力和创新,在克服了各种困难后,最终完成了这座令人惊叹的建筑。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成不仅仅是一项建筑壮举,更是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上海中心大厦运营介绍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运营介绍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运营介绍方案一、运营介绍方案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位于中国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摩天大厦,高度为632米,是中国第一高楼和世界第二高楼。

作为上海地标性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务人士前来参观和入驻。

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厦的运营管理水平,本文将就上海中心大厦的运营介绍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运营理念上海中心大厦的运营理念是“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空间”,致力于为广大游客和商务专业人士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全方位的体验,助力于上海市的国际化发展。

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追求创新和发展,为上海中心大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运营服务为了实现运营理念,上海中心大厦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观光服务:上海中心大厦设有观光平台,为游客提供360度的城市视角,同时还有讲解员进行专业的导览。

2.商务服务:大厦内设有高级写字楼,为各类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并配备了先进的设施和设备,提供一站式的商务服务。

3.餐饮服务:大厦内有多家高品质的餐饮场所,提供中西式菜肴和各类特色小吃,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需求。

4.商业服务:大厦内设有购物中心,汇集了各类国际品牌的商店,为顾客带来一站式的购物体验。

5.会议服务:上海中心大厦还设有多个高级的会议厅和会议室,可满足各类商务活动的需求。

四、运营管理上海中心大厦的运营管理是由一支高效的团队来负责,他们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管理技能。

为了更好地实现运营管理目标,大厦管理部门将采取以下措施:1.人力资源管理:精心挑选和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素质水平,为顾客提供更加周到和专业的服务。

2.安全管理:加强对大厦设施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大厦的安全运营。

3.成本管理:提高大厦的能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4.市场营销:采取多种渠道进行市场推广,提高大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游客。

五、社会责任作为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上海中心大厦肩负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将以践行社会责任为己任,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上海最高的建筑

上海最高的建筑

上海最高的建筑上海,作为中国最富有活力和国际化的城市之一,以其迷人的风景线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物而闻名于世。

而在这座城市中,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建筑象征着上海的现代化与繁荣。

在这些众多的建筑中,有一座建筑更是高居其上,那就是上海最高的建筑。

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上海最高的建筑,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核心地带。

这座摩天大楼的高度达到了632米,拥有126层。

它不仅是中国第二高楼,也是世界上第二高的摩天大楼。

该建筑在2016年完工,并于2018年正式开放。

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理念的结合。

它的外观呈现出一种流线型的造型,犹如一片展翅欲飞的巨大飞鸟。

它的建筑结构采用了先进的钢结构和玻璃幕墙技术,使得整座建筑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绚丽的光芒。

上海中心大厦的内部空间充满了现代化的设施和豪华的装饰。

大厦内设有高档写字楼、豪华酒店、商业空间以及观光设施。

从大厦的顶层,人们可以欣赏到上海城市的壮丽景色,包括黄浦江、陆家嘴金融区以及周围的高楼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造过程可谓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壮举。

在建设过程中,工程人员克服了众多的技术难题,包括地下水位高、土层软弱、城市管线密集等。

他们采用了创新的建筑技术和先进的设备,确保了大厦的稳定和安全。

上海中心大厦的竣工也标志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它不仅给上海带来了全球关注,也成为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城市的象征之一。

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务人士前来参观和交流,并为上海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上海中心大厦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

一些人认为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可能会对城市的环境和交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同时,他们也担心大楼的高度和风险管理。

然而,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和建设符合国际标准和建筑规范,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证大楼的稳定和安全。

总的来说,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上海最高的建筑,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令人惊叹的建筑技术,展现了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第一高楼,高度632米工程投资额:148亿元工程期限:2008年—2014年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上海中心大厦,将构成上海陆家嘴天际线的塔尖。

2008年8月30日,高达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宣布正式启用。

与此同时,毗邻环球金融中心,正在准备开工建设一幢更高的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大厦。

根据规划,上海中心大厦的主楼为124层,总高度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65.5米(原公布为580米),这两个高度均超过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成之后,上海中心大厦将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的占地面积3.04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2.5,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5.88万平方米——远远超过毗邻的环球金融中心(38万m2)。

不过,在总建筑面积中,上海中心大厦的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7.9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达到约17.92万平方米(包括地下停车库面积约1万平方米,2000个停车位)。

另外,上海中心大厦规划有5层的裙房,高度约35米。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上海市有关部门曾经公布上海中心大厦高度为580米,此次,报告中提及其主楼高127层,结构高度约为565.6米,而建筑高度将达到惊人的632米。

上海中心大厦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由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于2008年11月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它将超过20.5米的金茂大厦和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也将成为完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摩天大楼。

2010年7月19日,上海黄浦江两岸风景。

项目地块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坐落在小陆家嘴的黄浦江沿岸,地块的正式名称是E14单元Z3-1、Z3-2地块,其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北对金茂大厦,东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做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陆家嘴金融城最重要的标志性功能建筑。

根据制定于1993年的《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所在地以及陆家嘴Z3-2地块,将建设3幢超高层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品”字形布局。

其中,陆家嘴Z3-2地块是“上海中心”所在地,Z3-2地块座落在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的东泰路、银城南路和花园石桥路交界处。

地块北侧是金茂大厦,东侧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南侧是滔滔黄浦江。

项目所在地块曾被称作“小陆家嘴核心区域最后一块待建地块”,被用作陆家嘴高尔夫练习场,目前租期已满的土地早已被收回,土地收回等准备工作也都完成,只待“上海中心”方案确定、择日动工的消息。

上海中心大厦高达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是首次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重达85万吨的绿色环保建筑。

大厦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可使风载降低24%,减少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双层表皮内外立面间的空中中庭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可以改善大厦内空气质量,创造宜人的休息环境;创新的幕墙技术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眩光度降低14%;大厦螺旋顶端可以用来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大厦顶部将安装风力涡轮发电机,为建筑提供绿色电能。

设计方案上海中心项目的规划方案投标始于2005年4月,前后历时三年多,共进行了三轮,十多家国际及国内一流的设计单位参与了这一方案的竞标。

2006年上海市政府启动全球方案征集计划,当时包括国际著名的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等都提交了正式的设计方案,国内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也组织了集团内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此前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设计的方案,其建筑被称为“Shanghai-Center”。

但这一方案在项目正式启动之后不久就被否定。

2008年4月24日,在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上海中心的最后两个候选方案曝光——龙型方案和尖顶型方案。

最后中标的龙型方案,来自美国GENSLER事务所,建筑外观宛如一条盘旋升腾的巨龙,“龙尾”在大厦顶部盘旋上翘,“其优势在于顶端可以借由天线,进一步攀高”;而最后落选的尖顶型方案,来自国际顶尖级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领导的英国福斯特事务所,建筑呈笋型结构,下部宽阔,由三点支撑,到最高处变成一个尖顶,在交错的钢筋掩映下,犹如“竹笋”破土。

两个方案的建筑高度都在580米,分别比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高出近160米和88米。

而且,在两个方案中,上海中心与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一样,都将设计专门的“上海最高观光平台”。

在方案确定前,有关方面曾表示,两个方案规划总体造价相当,但建造起来各有难度,龙型方案的优势在于顶端可以借由天线进一步“长高”。

最终,上海中心确定了“龙型”外观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裙楼的入口部分采用亲切透明的设计风格,以此来迎八方客。

裙楼本身为购物聚会的理想选择。

位于大厦前显著位置的圆形下沉式广场通向裙房的地下部分,以及去往观光厅的电梯。

投资方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拟与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上海建工集团合资组建项目公司开发Z3-2地块,分别占股45%、51%和4%,注册资本54亿元。

随着陆家嘴金融开发区的发展,现在对于金融企业入住供不应求。

根据整个陆家嘴地区的规划,小陆家嘴地区是1.7平方公里,总的面积也有所控制。

从黄浦江到上海中心一共是三个层面,靠黄浦江第一层面大致都在100米左右,第二个层面比如说像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包括上海船厂,最高一个层面就是环球金融、上海中心和金茂。

所以对于整个陆家嘴地区的建筑容量、高度,也是随着陆家嘴金融功能的需求发展来确定的。

上海中心大厦乃城中之城,上下共分为九个区域,每区12到15层不等。

每一区的幕墙间都有大量的公共空间,而每一区本身也分为不同的功能块来迎合租客的日常需要。

不同的电梯负责将人送到不同的楼层,地下停车场也和周围的金茂,环球金融中心联通。

规划五大业态作为一幢综合性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以办公为主,其他业态有会展、酒店、观光娱乐、商业等。

大厦分为5大功能区域,包括大众商业娱乐区域,低、中、高、办公区域,企业会馆区域,精品酒店区域和顶部功能体验空间。

其中“世界之巅”即是功能体验区,有城市展示观看台,娱乐,VIP小型酒吧、餐饮、观光会晤等功能。

另外,在本项目的裙房中还设有容纳1200人的多功能活动中心。

此外,机动车停车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2000辆。

2008年8月31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宣布对外开放位于94层、97层和100层的三个观光厅,其中,其中位于474米高的100层观光厅是一条长达55米的悬空观光长廊,“是目前世界上人可到达的最高的观光设施。

”然而,环球金融中心宣称的这个“最高”记录,将在上海中心大厦建成之后,随着后者“顶层功能体验区”的开放而被打破——不过到时,真正的“世界之巅”也不一定能属于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外层幕墙逐层收窄,赋予了大楼优雅的锥度造型。

而幕墙上的一条V型沟槽则是用来突出大楼的螺旋造型。

14万平方米柔性幕墙,共19317块,要求能够抵御13级台风,难度系数在幕墙界堪称世界之最。

外幕墙玻璃设置了重重防护。

第一道防护是使用自爆率接近于零的超白玻璃,第二道防护是在玻璃中加杜邦SGP结构性胶,这种胶承载力更大、耐久性更强,即使玻璃在剧烈的锤击试验下慢慢破裂,所有碎片也能牢牢附着在胶片上。

位于大楼顶部整合在幕墙中的风力发电机组可降低大楼能耗,同时漏斗形的护墙能将雨水收集入蓄水池中,处理后作为大厦中水使用。

中水年利用量达23.5吨,雨水年利用量约2从左至右:迪拜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设计高度828米(162层);莫斯科(Russia Tower)俄罗斯大厦,设计高度612米(118层);韩国仁川双子塔(Incheon Towers),设计高度613米(151层);美国芝加哥螺旋塔(Chicago Spire),设计高度609米(150层)。

世界第一高楼目前,世界上已经建成最高的商业大楼,应该是阿联酋迪拜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Burj Dubai)。

哈利法塔由迪拜地产巨头艾马尔地产公司(Emaar Properties)开发,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

美国SOM、比利时Besix、韩国三星组成的建筑联合体负责实施,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负责设计方案(他也是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者)。

2004年9月21日正式开工。

该楼采用多管塔状结构,基座形似花瓣,主楼为Y型结构,外形富于太空时代风格。

建造这座巨型建筑共使用33万立方米混凝土、6.2万吨钢筋及14.2万平方米玻璃。

大厦内设有56部高速升降电梯,速度最高达每秒17.4米,由地面直达162楼顶层,只需2分钟。

另外还有双层的观光升降机,每次最多可载42人。

为了修建哈利法塔,共调用了大约4000名工人和100台起重机。

2009年1月17日,哈利法塔高度达到了最终的828米,是人类历史上首个高度超过800米的建筑物,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高建筑物。

此前世界最高建筑物,是553.3米高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建成于1973年。

2010年1月4日晚,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黙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揭开被称为“世界第一高楼”的“迪拜塔”纪念碑上的帷幕,宣告这座著名建筑正式落成,并将其更名为“哈利法塔”。

哈利法塔地上为162层,楼板面积达34.4万平方米。

39层以下为乔治·阿玛尼设计的豪华酒店,43至108楼有高达700间豪华公寓供出售,76楼还有一座游泳池,111层至154层为办公室和会议室,124楼为观景平台(约442米),156层以上的楼顶塔尖内包含通讯广播设施。

哈利法塔内部设计了4个避难所,每30层一个,用于对付火灾和恐怖袭击近年来,众多“在建”的超高层大楼正在迅速突破人类的超高层建筑极限。

高度609米的芝加哥“螺旋塔”,2007年6月开建,原定于2011年底完工,但是由于金融危机为退后。

螺旋塔建成后将取代澳大利亚墨尔本的Q1大厦(323米),成为世界最高的住宅大楼。

韩国准备投资30亿美元,建造613米高的松岛仁川双塔,作为新松岛市的城市开发区中心。

2007年9月,612米高的俄罗斯大厦破土动工,它是莫斯科国际商业中心的关键建筑,由福斯特事务所设计。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大楼宣布停工,预计要到2016年才能建成。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全球有4个号称高于千米的“待建大楼”(计划),全部位于中东:科威特早在2005年,策划建一座1001米高的“丝绸城”;巴林也于2006年提出要建1022米高的“穆尔詹塔”;2007年3月,迪拜房地产公司“纳克希尔”宣布,计划在迪拜建一座高达1200米的“Al-Burj塔”;2008年2月,有媒体披露,沙特亲王阿勒瓦利德掌控的帝国控股公司,计划投资建设高达1600米的“英里塔”(MileHighTower),预计投资百亿美元——“英里塔”一旦建成,将比“哈利法塔”高出近8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