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科研信息多维展示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据 科研 管理 实践 活 动 的 特 点 , 用数 据 仓 库 维 度 建 模 的 思 想 和 方 法 构 建 了科 研 信 息 多 维 分析 模 型 . 利 实现 了从 时间、 事、 人 学科 和 人 才培 养 等 多角度 分 析 科研 信 息。 应 用 结 果表 明 : 平 台提 供 模 型 和 功 能 . 有 完整 性 、 本 具 一 致 性和 可 扩展 性 . 够 较好 地 满 足 现有 分 析 需 求 并快 速 适应 未来 的 需 求 变化 能 关键 词 : 高校 : 科研 信 息 : 多维展 示
研 队伍 的素 质 有关 外 .科 研 管 理 水平 也 是 一 个 不 容 忽 视
的 因素 建立 一 套 现代 化 的科研 管 理 模 式 . 用 信 息 化手 利 段提 高 科研 管 理 水平 . 保 证 高 校科 研 工 作 质 量 . 进科 对 促 研 工作 发展 . 具有 十分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中国教 育信息化 》 发行部 : l o .d .n c @m e eu c y
软件开发
高校 科研信 息多维展示平 台的设 计与实现
傅 川 . 云 陈 ( 海 财 经 大 学 信 息化 办公 室 , 海 2 0 3 ) 上 上 0 43
摘 要 : 文分 析 了高校 科研 信 息 多维展 示 的必 要 性 和 可行 性 , 建 了科研 信 息 多 维展 示 平 台 . 平 台根 本 构 该
数 据转 换 清洗 排序
女管 } 合 学理= = 标化 并 准
即查 时询
企业 信 息化 所遭 遇 的瓶 颈一 样 . 管 各个 管 理信 息 系 统 的 尽 运行 一定 程度 上提 高 了管理 水平 和办 公效 率 . 是 各 个单 但
基于.NET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研 机 构 管
曰 日 田 圈 口
[巫固 [
坐 兰± _
公 . ¨ 兆 1 _ 远
亘 ]
J
I
项 目管 理
。 。
成 果 管 理
I
I
[
[
学 术 管 理
图 . NET a wo k 的 层 次 框 架 结 构 Frme r
[ 关键词 ] 高校 ;科研 管理 ; 据库 数
[ 中图分 类号 ] TP 9 [ 3 3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 号] 1 0 —7 8 2 1 ) 60 0 —2 0 84 3 ( 0 0 0 —1 30
足实用性和经济相结合 、 可靠性和稳定性相 结合 、 扩 可 0 引 言 展 性 和 易 于维 护 相 结 合 、 户 积 极 参 与等 要 求 。 用 近 年来 , 随着 高等 教育 的不断 发展 , 多学 校 的 许 N T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 系统设计 校 园 网络 已初 步建 成 , 科 研 管理 方 面 主 要 还 是通 2 基 于. E 但 过 E clWod等 办 公 软 件处 理 日常 的数 据 , 用 2 1. T 技 术 平 台 x e、 r 仅 . NE We b服 务 平 台 是 一 套 标 准 , 以 使 用 C#、 可 些简单 的编 程 技 术 进行 数 据 输 入 、 询 和 更 新 。 查 高 校教 师和科 研人 员 是 脑 力 劳动 者 , 科 研 管 理没 HTML和 XML等 建立 一 个基 于 we 若 b的应 用 。它 有 纳入 先进 的 网络 技 术 , 不 能使 他 们 对研 究 资源 提 供 了不 同平 台之 间编 程语 言和不 同类 型的系统 组 就 4 ] c sf. T r 进 行充分 的 利用 。而开发 出基 于. T 高校 科 研 管 件 模 型 通 信 标 准 型 体 系L 。尽 管 Mi oot NE NE 它仍 然 承继 了原 有 开发 软 件 理 信息 系统 , 并融入 到 整个校 园管理 系统 中, 能够 作 为新 一代 开发平 台 , 就 使 科研人 员从 复杂 繁 重 的 工作 中走 出来 , 而 有更 技 术 的 很 多 元 素 : 仅 在 同 一 系 统 可 同 时 执 行. 从 不 NE 的 多 个 版 本 , 且 无 需 更 换 原 有 系 统 , 个 T 而 一 多 的时 间去思 考 、 集 和探 索 研 究 资料 、 息 , 收 信 具有 XML W e b服 务 就 能 够 适 用 于 所 有 的 设 备 , 序 员 程 很 强 的实用性 和可 操作 性 。 仍 可使 用 Vi a B s 、a a等熟悉 的编程 语言 和界 s l ai J v u c 1 高校 科 研 管理 信 息 系统 构 建 要写 的代 码量 大大 减少L 。 2 j 科 研 管理 系 统是 高 校 内部 管理 的核 心部 分 , 首 面 , NE rme r T F a wok从 层次 框 架 的结 构 上来 看 , 先 要进行 总 体规划 , 包括 人事 档案 , 机构 , 目报 告 , 项 有 三个 主要 部分 : 共 语 言运 行 库 , 务框 架 , 向 公 服 面 研 究 和评 价 , 成果 管理 , 资金 管理 , 究 和统计 , 研 专利 b的 网 络 应 用 程 序 模 板 以 及 W id w 应 用 程 序 no s 管 理 , 金管 理 , 告 生成 等 各 种信 息管 理 职 能[ 。 W e 基 报 1 ] 模 板 这 两 类 上 层 的 应 用 模 板 。 如 图 2所 示 。 总 的来说 从 功能上 可 以分为 四个模块 , 图 1 示 。 如 所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 题项 目:0 6福 建省教 育厅 B类科技 项 目( 目编 号 : 0 2 0 20 项 J 60) B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 ,高校加快了数字化 校园建设 的步伐 ,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平台和校园信
一
、
校 园信 息化 结构分 析
持 编码一 致 。 数字 校 园统一身 份认证 系统 基于 中心数 据库 对 其他 功能 留待第二 阶段 进行 开发 。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只是整个校园信息化建设 中
信 息进 行管 理 , 要分 为 : 务 管 理数 据库 、 主 教 人事 管 的一个部分 ,但它的某些信息是整个信息系统的基
统 。各高校 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由于办学层次 、 规 构成是 由网络教学平 台、各种管理软件 以及服务系
模、 特色 的不 同 , 在具 体 的教务管 理过 程 中流程 不尽 统组成 。 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是为师生的教学服务 , 例
相同, 所以其具体 的管理过程有一定的区别 , 也具有 如教学资源管理 系统 ( 习题库 、 品课程管理 、 精 学生 ; 各 自的特色。但是在运行的主要功能上有许多是相 在线考试系统等 )管理软件主要有教务管理信息系 似的, 所有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共同的。 前 尚无 统、 目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 办公 自
盖的功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 后 的软 件开发 都应基 于此 标 准开发 ,以避免 出现数
个 方 面 : 学计 划 管 理 ( 学 任 务 书 管 理 )排课 管 据不能共享、 教 教 、 软件重复开发、 各个不同的信息系统之
理、 选课管理、 学业管理( 成绩管理 、 学籍管理 )教材 间难以整合等缺点 。 、
本科毕业设计-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系统是根据现代化校园的发展而设计的基于ASP的教务处管理系统,本系统可以方便老师、学生在基于B/S架构的服务器来查找班级情况、课程安排、学期成绩和最新发布的教务信息等情况。
实现全校教师、学生信息在线查询。
还可以对新来的教师信息、学生信息进行信息录入。
由于老师上课情况复杂,可以实现信息修改,及时调整老师上课的基本情况,还可以实现学生成绩的管理,实现对学生在线成绩的修改,实现学生成绩的远程查询。
这样就简化了教学任务的管理,提高了学校的办公效率,对于老师来说,减轻了负担,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及时的查询自己的学期成绩。
关键词: 教务管理系统;;B/S;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AbstractThis system according to development that modern campus but design of according to ASP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is system can then convenient teacher, student at according to B/S structure to check to seek class circumstance, course arrangement, semester score, with latest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etc. circumstance that announce. Realize on-line search in teacher, student's information in whole school.Can also proceed to newly arrived teacher's information, student information the information record into. Because the teacher has a class the circumstance complicated, can realize the information modify, on time adjust the basic circumstance that teacher have a class, can also realizes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score, realize to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on-line score in student, realize the long range of student's score search. Simplified the management of the teaching mission like this, increases the school transact the efficiency, for teacher to say, lighten the incidence, for student to say, can on time of search own semester score.Key words: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 B/S;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1. 绪论1.1 系统的研究背景20世纪以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加,信息量急剧增长,传统的信息处理与决策的手段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信息的重要性和信息处理问题的紧迫性空前提高了,面对着日益复杂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企业间日趋剧烈的竞争形势,一个人、一个企业要在现代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具备足够的信息和强有力的信息收集与处理手段。
基于JSP的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H T ML 、 A J A X等 多种 表 现 形式 ,数 据 库 服务 器 系
My E c l i p s e 企 业 级工 作 平 台f M y E c l i p s e E n t e 卜 统、 We b服务 器 系统 和应 用 服 务 器 系统 可 以 运行 p r i s e Wo r k b e n c h . 简称 My E c l i p s e ) 是对 E c l i p s e I D E 于 包 括 Wi n d o w s N T / 2 0 0 0 / X P 、 U n i x和 L i n u x等 多 的扩 展 .利 用 它 我们 可 以在 数 据 库 和 J 2 E E的开 个操 作 系统 平 台 。普 通科研 人 员 、 科研 秘 书 、 管 理 发、 发布 . 以及应 用程 序服 务器 的整合 方 面极 大 的 员 等各级 用 户 通过 I n t e r n e t 即可登 陆并 使 用 系统 . 提 高 工 作 效 率 它 是功 能 丰 富 的 J 2 E E集 成 开 发 克 服 了时 间 、 地域 的限制 , 大 大提 高 了科 研管 理 的 环境 , 包 括 了完 备 的编码 、 调试 、 测 试 和发 布功 能 . 效率。
器 端 开发环 境 , 利用 它可 以产 生 和 执行 动态 的 . 互 本 平 台基 于 J 2 E E基 本技术 体 系 . 采用 B / S应 动 的. 高性 能 的 We b 服 务应 用 程序 J S P采用 脚本 用 体 系 结 构 ,表 现 层 则 采 用 J S P页 面 、 静 态 语言 J a v a S c r i p t 作 为 自己 的开 发 语 言
案、 结构 思路 、 主要 功 能模 块 、 数 据库设 计进 行 了详 细的 阐述 。 实现 了机 构 管理 、 项 目管理 、 科 研 成 果管理 、 科 研 成果统 计等 功 能 , 有 效的提 高了科研 管理 的效 率 。
基于混合模式的普通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要】 摘 :本文从普通 高校二级 学院的实际需求 出发 , 根据普通 高校二级 学院科研 管理 的要求 , 建立 了基于 BS CS混 /、 / 合 模 式 的普 通 高校 二 级 学 院 科 研 管 理 系统 , 系统 中对 科研 数 据 进行 分 类 、 析 、 计 ; 用 触发 器 、 储 过 程 、 务 等 方 法 机 在 分 统 使 存 事 制 对 数 据 库 进 行 了设 计 。 少 了数 据 冗余 , 数 据 库 具 有 更 高的 数 据 一 致 性 、 操 作 性 和 安 全 性 , 减 使 可 实现 了数 据 的 共 享 和规 范
目管 理 。 研成 果 管 理 , 研 补 科
接 在 网上 运 行 , 应 所 服 务 环 境 的 各 类 操 作 人 员 , 要 包 括 学 院 适 主
院 长 及 分 管 院 长 、 研 秘 书 、 通 教 师个 人 ( 其 他 浏 览 者 ) 学 科 普 或 。 院 院长 及 分 管 院 长 主要 对 本 院职 工 的论 文 、 作 、 目、 果 、 著 项 成 奖 励 等 信 息 进 行 浏览 .查 询 本 院 职 工 在 某 时 间 内 的 科研 信 息 及科 研 的汇 总 情 况 、打 印相 关 资料 等 :科 研 秘 书 主要 对本 院 职 工 信 息 、 文 、 作 、 级 各 类 科 研 项 目和 成 果 、 研 奖 励 等 信 息 进 行 论 著 各 科 录 入 、 改 和 维 护 。 时能 与 校 级 科 研 管 理 系统 进 行 数 据 共 享 . 修 同 还 能 对 院级 课 题 的 申报 、 批 、 同 、 查 、 题 等 管 理 ; 通 教 审 合 检 结 普 师 个 人 ( 其 他 浏 览 者 ) 以按 个 人 姓 名 进 行 录入 个人 有关 科 研 或 可 的 信 息 , 交 给科 研秘 书 , 时 还 能 按 姓 名 来 浏 览 、 询 本 部 门 提 同 查 已经 审 核 过 的 个 人 的科 研 信 息 和 补 贴 。 并可 以打 印输 出 。
科研管理系统

科研管理系统目的●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JSP语言里的一些结构应用系统的特点,适用场合及开发设计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的数据库和JSP知识开发设计科研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要实现对研究所、高校等单位科研情况的有效管理以及对科研活动的全程跟踪。
该系统为科研管理人员服务,使用方便,既能实现对科研信息的高效率管理和控制,又能满足研究所的决策者对科研活动的宏观管理与决策的需要,还能够为院对研究所的评价以及研究所对人员的评价提供依据。
科研管理系统是一个科研院所、高校研究所等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包括人员档案、机构设置、项目申报、科研评估、成果管理、基金管理、科技统计、成果管理、专利管理、经费管理、报表管理等多项信息管理职能。
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和科研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一套适用于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各大的科研院所较为迫切的需求。
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管理业务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为领导的决策提供较科学的依据。
一套较完善的研究院所的科研管理系统应以项目管理为中心,涵盖计划、合同、成果、专利、资金、人员、设备等方面,并可关联到办公、人事、财务、设备等其它业务系统,整个系统庞大而复杂科研活动是高校的主旋律之一,高校的科研活动日益成为反映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随着学校科研投入和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的不断增加,学校高校科研管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本项目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搭建一个大型的科研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能够快速有效的提高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高效性、科学性和透明性,并使得科研管理工作能更好的服务于全校老师,更好的为学校领导提供科研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和实施后,将大大提高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全面实现学校的网络化科研管理体系.系统将会成为联系科研活动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纽带,也将给学校整个的信息化建设带来深远而有意义的影响。
建设高水平的大学,校园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重要的一环,是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乃至建设知名的高水平的大学的关键环节。
高校科研专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受理时交的申请费、 专利代理费、 实质审查费、 授权后交 的登记 印刷费 、 专利年费 、 年终是 否奖励 等相关 信息 。 专利综合查询模块 : 可根据发明人所在单位名称、
・
【 收稿 日 】06 0 — 8 期 20 — 3 2 【 作者简介】 郭元锋 (99 )男 , 1 一 , 江苏徐州人 , 7 硕士研究生 ,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 事知识产权 、 开发管理等工作 。 网络
() 1 实用性 : 确保完成科研专利管理业务工作 实 际需 求 的功 能 。
() 2 系统 性 : 由于 采 用 面 向对 象 的编 程 语 言 和 编
方便用户进行高效的操作 , 可靠性方 面的设计 主要是 防止 用户输 人非 法 的数据 。
本 系统 的输 人和 一般 的类似 系统 的输人 有些 点不
工 作的特 殊性 , 而只 有具 备 相应 权 限 的用 户 才 能查 看 相应 的专利 , 此次设 计 的科研 专 利 管理 信 息 系统 正是 采 用 C S模式 进行开 发 与设计 。 /
蠢l {囊 l 耋 l l 粪 l l 蓁
图 2 系统 总功能 图
1 系统功能结构
重庆工学院科研专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由专利
管理、 综合 查询 、 系统维 护与设 计等模块 组成 。整个 系 统选用 Mioot n o s 00 X c sfWidw 0/ P作 为操 作 系统 , r 2 采 用 Mioo Q S R E 00作 为数 据库 平 台 , c sfS LE V R20 r t 采用
利受理、 专利授权 、 专利 实施各个阶段的法律状 态、 专利 奖励 、 专利 费用 、 专利 纠纷等信息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姓名:徐迪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软件工程指导教师:杨季文20090501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文摘要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文摘要本课题以某高校实际项目为背景,结合逐步发展起来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J2EE构架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论文首先介绍了项目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内容以及系统开发涉及的相关技术,如J2EE、Struts及XML等。然后,结合某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概况,分析了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需求,包括功能分析和业务流程分析。接着,基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有成果,从系统框架、开发工具、功能模块、及数据库设计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以个人信息管理、查询统计、数据交换等模块为例着重进行了说明。随后,本文用了较大篇幅从界面生成、查询管理、审批流转及数据交换等功能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实现。最后,通过部分具体模块的实际效果图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演示。该系统实现的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模块能够完成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与共享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字典的使用实现了系统的柔性,提高了代码复用率,减少了后期维护工作。相关工作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其他系统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字:科研信息管理系统、柔性、数字化校园、数据交换
作者:徐迪义指导老N.-杨季文英文摘要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ScientificResearch
ManagementSystematUniversities
Abstract
Thispapertakesanactualprojeel/applicationasbackground,bases
on
theconstruction
ofdigitalcampus,designsandimplementsascientificresearchstatisticsmanagement
system.Thefirstpartofthispaperistheintroductionto
thebackgroundofthe
project/application,thestate
ofartinthisdomainathomeandabroadandseveral
techniquesinvolved,suchasJ2EE,StrutsandXML.Thesecondpartofthispaperisthe
requirementanalysisofsystem.The也irdpartofthispaperpresentsthedesignofthe
system,includingtheframeofsystem,functionalmodulesanddatabaseschema.Theforth
partofthispapergivestheimplementofthesystem.Thispaperespeciallytakespersonal
informationmanagement,queryandnumericalstatement,examineandapprovework-flow
anddataexchangeforexampletoillustratethe
implementin
detail.The
fifthpartofthis
papershowstheeffectofthesystem.
ThispaperdesignsadataexchangemodulebasedonXML,realizesdataexchange
betweenheterogeneousdatabases.ThispaperHuesdatadictionarywhichallowsthe
l'ease
ofcodetoenhancetheflexibilityofthesystem.Thispaper
couldbeavaluablereferenceto
thedevelopmentofothersystems.
Keywords:Scientificresearchinformationmanagement
system,flexibility,digital
campHu,
datainterchange,
WrittenbyXudiyi
SupervisedbyYangJiwen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研究生签名:缎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日期:导师签名:一日期:荆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绪论1.1课题背景第一章绪论
随着国家对科研的投入逐年增加,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支持,从而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高等学校如何对科研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己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来构建和完善信息化校园。通过构建基础设施、开发业务系统、整合现有资源、提供综合服务,提高教学质量、支持科学研究、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在这过程中,如何借助实时、高效的平台与科学的管理办法提高科研管理服务的现代化、规范化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Ilj。有些高校提出了“数字校园”与“大学资源计划URP(UniversityResourcePlanning)”[21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理论,以指导信息化建设的进行。URP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是一个为所有应用提供基础服务的统一平台。各种应用系统通过这个统一的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应用整合。该平台使得高校繁杂的校务管理智能化和高效化,信息和资源得以充分共享;同时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高校内部和外部的有关资源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按照集成的处理方式将高校的科研管理、人事管理、招生管理、学籍管理、师资管理、就业及毕业管理等各项校务与教学活动紧密的互动和共享,从而消除了校园网上的“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现象。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后续的应用系统设计和实施提供统一化、规范化的要求。但建立一个完善URP系统有很大的难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12】。对许多高校来说,URP系统也不可能完全购买,它只能是一个逐步建设的过程。目前一些理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本身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并拥有信息领域的专家,自主研发能力强,在数字化校园系统建设方面(包括科研信息管理系统)方面做了一些独立的研究。此类高校的共享数据中心正逐步建立,但现有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其他部门的需要。例如,人事处在制作报表统计时经常需要教职员工的科研信息;科研处在生成科研报表时也需要从人事系统中获得人员基本信息,并从共享数据库中获得全校统一的编号表信息。但现有的系统很难保证这些数据同共享数据中心数据的一致性;同时,科研处正在运行的软件及其管理体制,无法对科研项目的实施第一章绪论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及时进行监控,从而达到有效的管理。本课题所涉及的某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全校已经建立了覆盖所有建筑和机构的网络系统。同时,依据一定的数据共享中心规范,初步建立了共享数据中心,并在此基础上采用J2EE架构开发了人事处、学生处等部门的管理软件,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正是基于该校现有数据共享中心已有一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考虑通过逐步研发和集成完善的思路下,本课题研制的是数字化校园中的一个科研信息管理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与共享数据中心交互,可以随时录入科研成果,帮助教师管理好个人的科研信息;同时,科研管理部门也可以即时准确统计结果,完成各种项目的审批和管理,等等。通过这个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员工的工作量,而且可以减少办公费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在世界发达国家已发展了几十年,并形成了完整、成熟、细分的产业链。专业的数字校园产品和服务由专业公司和ERP厂商主导建设,产业化运作成熟完善,具备相当完备的规模。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数字校园项目基础设施完备,应用建设比较全面。学校都高度注重服务在整个建设周期中的所占份额,通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建设效果令人瞩目【3】。国内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大多始于20世纪90年代,比发达国家起步晚了10"20年【4】。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校园网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15J。目前,我国大多高校已完成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并引进或开发了一批应用管理系统,如财务管理、教务管理、人事管理、考试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但这些系统大多是由高校各部门、各院系在不同时期,根据各自需求独立完成的,再加上大学校园管理的特殊性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导致高校信息化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统一规划、且系统间无法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孤岛”。总体上,由于缺乏良好的灵活性、拓展性和适应性,现有系统很难满足高校日益发展的各种需求。因此,许多高校己开始探索和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第三阶段: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校园中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面数字化,实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