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讲座
初中英语新课标,新中考(英语教研组新课标学习活动主题讲座培训课件)

• 依据:“The facts shown that students were more active after carrying out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ies.” Said Fan.
th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science. 85. I feel excited about the lesson.
英语教研组新课标学习活动主题讲座培训课件
第二节(书面表达)
英语教研组新课标学习活动主题讲座培训课件
英语中考的可能趋势
2023年,中考全省统一命题 听力和口语结合,人机对话
Thanks
新中考“新”在哪儿?
• 全科开考,分值和计分方式变化 • 命题形式与高考衔接 • 开放性的试题增多,越来越灵活 • 命题紧扣时代热点 • 体现中国元素和地方特色
英语教研组新课标学习活动主题讲座培训课件
新中考
一、考试题型的变化 1.听力:图片理解,六选五
英语教研组新课标学习活动主题讲座培训课件
2.阅读理解 (1)短文中填句子,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
英语教研组新课标学习活动主题讲座培训课件
英语教研组新课标学习活动主题讲座培训课件
2022-2022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测试题 试题的新变化
1.考查学生看的内容明显增多
英语教研组新课标学习活动主题讲座培训课件
英语教研组新课标学习活动主题讲座培训课件
推理判断题(C篇)
• What’s Fan Biao’s attitude to the “Double Reduction ” policies?
备课组主题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备课组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备课组特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0日(星期五)下午2:00-5:00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主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五、参与人员备课组成员:张华、李娜、王刚、刘洋、赵静学校教研组长:王老师六、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1)张华老师分享阅读教学经验,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策略。
(2)李娜老师针对阅读教学中的难点,提出通过小组合作、任务型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王刚老师结合实例,分析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4)刘洋老师提出在阅读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的阅读差异。
(5)赵静老师分享阅读教学评价方法,强调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2. 教学案例分析(1)王老师选取一节阅读课,进行教学案例分析。
(2)备课组成员针对案例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王老师总结本次案例分析,强调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 专题讲座(1)王老师主讲《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从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2)备课组成员认真聆听,积极参与讨论。
4. 总结与反思(1)王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备课组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备课组成员就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七、活动成果1. 提高了备课组成员对阅读教学的认识,明确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和策略。
2. 丰富了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经验,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增强了备课组的凝聚力,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八、活动反思1. 本次教研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在活动中,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探究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探究。
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存在诸多问题,模式化的阅读教学设计,充斥着中学英语教学课堂,造成审美观的疲劳,极大的削弱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浅层化的阅读教学问题设计,更多关注具体信息获取浅层阅读,活动思维层次偏低,不能帮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品味文本和自我意义建构;碎片化设计的问题,主题意义缺失,各个问题间相对孤立,语言能力割裂发展,缺乏系统,缺乏层次;有效性缺失和逻辑性缺失,问题设计层次混乱,没有梯度,缺乏一个完整的问题链闭环理念。
故此,引导教师深入研读用于教学的语篇,并设计有效科学的问题链并落实到教学活动中,进而落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就成为当前区域内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一、文献研究分析通过文献研究,笔者认为基于布鲁姆目标设计理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以及以及张献臣(2018)提出的阅读教学的五个层次,都是一个理念的不同解读。
2022年版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希望通过强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关联互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促进课程育人目标的落实。
“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体验和实践,强调“学用结合”和“为解决问题而教”,强调为学生的素养发展和健康成长而教。
朱梦洁(2019)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变革学习方式,提升英语教与学效果,实现学科育人的重要途径。
刘芳(2020)认为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对主题和内容的挖掘,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陈力(2022)提出不是所有学生的所有学习过程,都会按照三类活动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推进,也不会是一节课、一个单元就能完美地完成的,中间常会有反复、有遗忘。
学习理解是个长期过程,对应的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也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二、不同课型的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研究笔者展开不同课型的课例研究,针对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等不同体裁,基于不同语篇类型,对阅读教学问题链进行了设计研究,对实施结果进行阶段性总结,为下一阶段活动的顺利实施做好准备。
核心素养与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完美落地指导

核心素养与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完美落地指导----北外专家莅遵开展2018年春季遵义市中小学英语教学领军人才培养活动(初中会场)在我校举行2018年5月21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专家莅遵开展2018年春季遵义市中小学英语教学领军人才培养活动在赤水市召开。
本次活动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会场,我校承办初中段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上午来自赤水市文化中学马玉兰老师、遵义市航天中学田佳灵老师和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一中学的先艺老师精彩的阅读课和听说课。
下午是北外专家蒙林老师的点评和专题讲座,就核心素养与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怎样完美落地做了报告赤水市文化中学马玉兰老师带来的七年级阅读课Unit 9 An interesting Job,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信息的获取和输出。
遵义市航天中学田佳灵老师带来的七年级阅读课同课异构Unit92a-2c An interesting job,通过“奔跑吧,兄弟”学生熟悉的综艺节目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在有趣的情境中愉快的学习和应用本节课所学。
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一中学的先艺老师带来的八年级听说课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ection B 1a-1e,先老师采用trip 的情境创设,带学生听说关于旅行的相关功能句,并让学生通过retelling and describe a trip,通过小组练习、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实现听说目标。
下午蒙林专家就上午的三堂课的闪光点和不足逐一进行点评,并提出宝贵的整改意见。
最后就“核心素养与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做了专题讲座,她深入浅出的给老师们提出核心素养的四要素: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并就这四要素做了详细解释和举例落地。
还特别细致的指导教学目标的落实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的呈现,并耐心的指导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导入(师生活动)、输入(师生活动)、内化(学生活动)和输出(学生活动),特别强调提高学习用英语做事能力的培养技巧。
初中英语教研专题讲解(3篇)

第1篇一、引言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阶段,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能力和素养。
为了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加强英语教研工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讲解。
二、初中英语教研的意义1.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通过开展英语教研活动,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英语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丰富教学资源教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共享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研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
三、初中英语教研的主要内容1. 教学策略研究(1)教学方法研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研究: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和结果。
2. 教材研究(1)教材内容分析:对教材进行深入剖析,挖掘教材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2)教材整合:根据教学需求,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使教材更具实用性。
3.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1)教师自编教材:根据教学实际,编写适合学生的自编教材。
(2)网络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3)教学课件制作:制作高质量的英语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反思与研究(1)教学案例分享: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互相学习、借鉴。
(2)教学问题研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寻求解决方案。
(3)教学成果展示:展示教学成果,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四、初中英语教研的组织与实施1. 制定教研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年度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2. 组织教研活动(1)开展教研讲座:邀请专家、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浅议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

浅议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1. 引言1.1 介绍新课改对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新课程改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能力培养,阅读理解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被赋予了更多的重视。
新课程改革所引入的任务型教学、多元评价等教学理念,都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不再只是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各种任务和活动来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阅读活动,进行讨论、解析和分析,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水平。
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能力,这就需要他们能够运用英语进行跨学科的阅读和理解,这对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支持,促进了学生在理解、分析和运用英语知识方面的能力发展。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英语教育也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
目前,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整体上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许多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读完文章,而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容。
由于课程压力大、课外学习时间有限,很多学生只注重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其他类型的阅读材料缺乏练习和积累。
由于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局限性,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培养和提升。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知识的输入和学生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许多学生在阅读时缺乏自主思考和分析能力,导致理解能力不够深入和全面。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学校和教师们共同努力来改进和提升。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改革和措施,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良好阅读理解能力的初中学生。
公开课主题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获取信息、拓宽视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我校特举办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旨在探讨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认识,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2. 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活动内容1. 阅读教学理论研讨(1)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与目标。
(2)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阅读教学经验,探讨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2. 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展示(1)教师分组进行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展示,包括:a. 阅读前策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b. 阅读中策略: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c. 阅读后策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反思,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2)各小组展示结束后,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共同探讨优化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
3. 阅读教学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分析阅读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2)教师针对案例,提出改进建议,探讨如何优化阅读教学设计。
4. 阅读教学反思与总结(1)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阅读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专家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四、活动安排1. 时间:2022年9月15日(星期四)下午2:00-5:002. 地点:学校多功能厅3. 参与人员:全体初中英语教师、教研组长、教务处领导4. 活动流程:14:00-14:30 签到入场14:30-15:00 专家讲座15:00-16:00 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展示16:00-16:30 阅读教学案例分析16:30-17:00 阅读教学反思与总结五、预期成果1. 教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阅读教学计划。
关于“读-思-言”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进一步探究

关于“读-思-言”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进一步探究摘要:初中英语阅读需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而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
黄教授的“读-思-言”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正是针对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提出的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
它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更注意强调学思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深思“深学”,同时培养他们获得知识、整合内容、思考以及应用的能力。
关键词:“读-思-言”,思维能力,反思众所周知,英语阅读能力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它是英语学习者发展其它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
英语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促进词汇积累。
以读促写,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大有帮助,是学好英语的主要手段和有效方法。
但反观自己平时的阅读教学以及平时所听到的一些阅读课堂,不难发现,不少英语教师对于英语阅读教学往往停留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上,而忽视了对教材文本的整体理解,致使学生未能进一步对阅读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更无法形成有效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而这次在英语学科素养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黄远振教授关于“初中英语读-思-言教学模式实践”的讲座,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教学,谈几点反思和就此模式所进行的一些教学设计和方法的改进。
一、对自己平时阅读教学的反思回顾平时的阅读教学,我发现自己在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我们知道仁爱英语在教材的编写上,Section A是听说课,Section B是语言实践,Section C是阅读课,Section D是读写课。
而在进行Section C的教学时,我有时会让学生边听边看课文,把一堂阅读课当作听说课来上,或注重词义、句子,注重解释生词、词语搭配、语法结构等表层的教学。
学生在阅读之后就仅仅他们浅层次的理解下故事情节,而忽视了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思想的引导,无法帮助也没有提供机会让去学生欣赏、咀嚼、消化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