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材料学课后习题第1-5章

环境材料学课后习题第1-5章
环境材料学课后习题第1-5章

第一章

1-1 用自己的理解给出环境材料的定义

环境材料是指那些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可接受的经济性能,并在其制备、使用及废弃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环境影响小且再生利用率高的一类材料。

1-2 从人类的历史进程分析一下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找出材料与环境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时代都是以材料的发展来命名的,如远古时期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现代的高分子时代,都是由于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同时就材料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发展来看,也是随着历史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如20世纪60年代的半导体材料、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材料、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材料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环境材料,他们都是应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3 你认为哪些材料可以属于环境材料?试从你身边找出一些环境材料的例子。

冰箱内的全无氟制冷剂、可降解塑料、可食用包装袋、无溶剂涂料、生态水泥、环保建材、降解树脂、环境工程材料、天然资源环境材料、电磁波防护类材料、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毒害元素替代材料

1-4 用自己的理解分析一下,环境材料的研究内容应该包括哪几部分。

包括材料的环境影响评价、生态设计及清洁生产、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环境材料关键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环境工程材料。

1-5 结合自己的体会,分析一下环境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材料的环境性能将成为21世纪新材料的一个基本性能,各种环境材料及绿色产品的开发将成为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

2. 环境治理材料仍然是环境工程材料的主要研究内容,更高的性能、更长的寿命以及更低的成本成为新型环境治理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质,环境修复替代材料和废弃物的自资源化研究也将成为环境工程产业的另一大热门。

3. 大力推广环境友好型的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新材料及绿色材料制品。

4. 功能化、智能化的环境功能材料在技术进步的带动下正渐渐走下“高端”的神坛,更好的耐久性能和经济性能将成为环境功能材料研究的主攻方向。

1-6 环境材料是材料和环境两大学科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考虑如何从交叉学科这个角度去发展环境材料。

环境材料作为跨材料和环境两大领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保持资源平衡。能量平衡和环境平衡,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将环境性能融入21世纪所有的新材料开发,完善材料环境负担性评价的理论体系,开发各种环境相容性新材料及绿色产品,研究降低材料环境负担性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也将成为21世纪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

第二章

2-1 为什么把材料与能源、信息并列为线代高科技的三大支柱?考虑一下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材料、能源与信息并列的现代高科技中的三大支柱。材料是指最近发展和正在发展的具有比传统材料更具优异性能的材料,如智能材料、超导材料等。获取新材料所需的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和新工艺协同组成的体系,就是新材料技术。而能源技术则是指替代传统化合燃料能源,开发和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等一系列新能源的高科技。信息科学是有关信息产生、获取、识别、转换、组织、存储、处理、显示、控制和利用的学科。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和光电子科技为基础,集电子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科技。材料、能源与信息科技,构成了当今世界任何其他高新科技赖以发展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能源相当于城市的血液,它驱动着城市的运转。现代化程度越高的城市对能源的依赖越强,因为能源在维系着:照明、交通、餐饮、供暖、降温、自动化管理系统等的重要功能。

在今天来说,信息管理技术对于人类的活动上升到了比较重要的地位。从人类社会活动的过程来看,人们的活动所依据的就是信息。因此可以说,今天有没有信息,有没有真实可靠的信息,是大到国家、小到企业个人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二十一世纪,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尽管信息不是一个可以直接利用的资源,它不像物质资源那样直接创造财富,但是信息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事例来看信息在经济社会和其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在历史上材料被作为文明社会进化的标志;16世纪以来人类的两次世界范围的产业革命,它们的成功都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从世界科技发展史看,重大的技术革新往往起源于材料的革新;在众多工业部门中,材料的作用十分广泛且重要;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材料及其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提出更高、更迫切的需要。

2-2 使用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理论来说明材料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众所周知,材料的生产往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当生产效率一定时,除有效产品外,大量的废弃物被排放到环境中去,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因此对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而言,资源消耗是源头,环境污染是末尾。也就是说,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与资源和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3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某一材料或产品从生产到使用直至废弃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零部件和整车生产过程:不仅体现在工业废气和废水方面,而且含有重金属的零部件、含有刺激性气味的内饰件等在整车装配时对人有一定的影响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对人、环境的影响。汽车尾气排放是全世界环保呼声最高的问题,汽车排放污染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所排放的污染物产生的酸雨和光化烟雾,破坏臭氧层,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在空气中进一步反应,形成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这些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对人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危险,威胁到人类的安全.另外,汽车内饰气味等对驾乘者的直接和潜在危害以及汽车噪音等都严重影响了人的生活质量

报废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是全世界高度重视的问题。目前我国每年报废汽车200万辆,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由于我国的汽车拆解行业技术落后,汽车拆解管理混乱,大量报废汽车被野蛮拆解,通过正规途径回收的不到40%。我国超期使用报废车现象比较普遍。报废汽车形成的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4 图2-1是一个典型的开环工业生产链,从环保的角度看,若能实现闭环的工业生产链,可明显减少废弃物排放。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产品设计一个闭环生产流程。

资能源资能源资能源资能源

铁矿铁水钢坏成品(热轧钢板等)使用废弃

污染物污染物污染物污染物

2-5 除本书提出的一些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外,在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还有哪些应该注意,如沙漠化、二噁英、疯牛病等与材料与生产和使用是否有关系?

矿渣污染、土地盐碱化、水俣病等

中国土地沙漠化的形成,除了因力作用而造成沙丘前移入侵的自然因素以外,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砍伐、工业交通建设等破坏植被的人为因素引起沙漠化的现象更为普遍,而这些过程都与材料的使用有关。

环保专家称,“二恶英”,常以微小的颗粒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中,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业、垃圾焚烧、造纸以及生产杀虫剂等产业。日常生活所用的胶袋,PVC(聚氯乙烯)软胶等物都含有氯,燃烧这些物品时便会释放出二恶英,悬浮于空气中。

第三章

3-1 表达材料的环境影响有许多方法,试对这些方法加以讨论,并提出一种可以表征材料环境性能的无量纲指标。

能耗表示法:用能耗这项单一指标来表达其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因子:考虑了资源、能源、污染物、生物影响、区域性等因素。

环境负荷单位:用一个综合的指标(包括能源、资源、环境污染等因素来评价某一产品、过程或事件对环境的影响。

单位服务的材料消耗:在某一单位过程中的材料消耗量。

生态指数表示法:对某一过程或产品,根据其污染物的产生量及其他环境作用大小,综合计算出该产品或过程的生态指数,判断其环境影响程度。

生态因子表示法:综合考虑材料的使用性能和环境性能。

无量纲指标:环境负荷单位、生态指数表示法、环境影响因子。

3-2 近10年来,有关LCA方法学的研究一直是环境材料研究的热点,试对LCA

方法学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加以描述。

LCA 技术的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及目的的多重性,LCA 技术尚处在发展阶段。目前有待改进的主要问题是:(1)清单分析技术,特别是影响评价技术尚不成熟,需要进行很多假设;(2)LCA 的完成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所能获得的数据完整性和精度有限;(3)完成费用较高(国外做1次LCA 通常花费1 万10 万美元)。为了改进上述问题,专业人员正在努力通过下述措施,为LCA提供更好的研究基础:(1)方法学和信息的标准化;(2)软件开发,提高可重复能力和降低费用;(3)组织评审小组对分析进行校核;(4)研究和开发新的影响评价和解释技术(例如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指数法”)。

国外,在LCA方法的研究方面,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环境管理标准ISO1410和ISO1411体现了世界范围内LCA研究的共识,对于其发展最具影响力。目前LCA 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单分析和生命周期影响模型的构建。其中,清单分析的理论方法趋于完善,侧重于结合工业应用要求、面对数据采集及其进行规范化。影响评价方法研究涉及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影响评价特征化模型研究、标准化和权重确定的依据以及评价结果的规范化等。主要进展体现在一系列环境影响类型的提出和生命周期影响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毒性的量化。

我国对于LCA理论研究已呈现出在诸多领域均有涉猎的格局。总的来说,我国LCA 方法论研究当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国内区域性的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二是探索研究满足我国国情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

国内外LCA应用现状:在应用领域,LCA方法能够为企业实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支撑,有利于工矿企业部门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重功效,在国外已经成为很多大型知名企业实现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水平的重要环境管理工具,这种方法已经广泛的被国际上的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所接受,并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和推广。国外LCA 在企业层面的应用,主要基于产品的生态设计理念,很多大企业非常重视对产品的环境标志的标识工作,而引进LCA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最直接的渠道;在政府层面,国外经常运用LCA引导相应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如将LCA应用于面向产品的绿色采购政策,引导市民消费方向等。在国内,LCA的应用已涉及到很多行业,诸如高分子材料、建筑行业、石化产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实践探索。

3-3 根据你对LCA的理解,现有的技术框架是否完善,还应该进行怎样的改进?

根据ISO14000系列标准,现在LCA的技术框架主要有目标和范围定义、编目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以及评价结果解释。现有技术框架是不完善的,这也是LCA仍处于不停发展和改进的原因。迄今为止,环境影响评价被认为是LCA中技术含量最高、难度醉倒,同时也是发展最不完善的一个技术环节,环境评价是一个典型的数学物理过程,经常要用到物理数学模型和方法。不同的方法往往带有

个人和社会的主观因素和价值判断。所以在评价过程中,要清楚、详细地给出所用的数学物理方法、假设条件和价值判断依据。

3-6 本书给出了一些有关LCA的局限性,请根据LCA的原理,分析一下LCA的这些不足可否改进或避免。

改进途径:1)更多的研究和更多的数据。通过继续研究获得更好的背景清单登记数据和更好地软件工具提高LCA的决策有用性。2)更简单和更廉价的工具。建立和使用更简单和更廉价的工具,侧重有限数量的环境影响,以筛选的方法取代详细地登记清单。3)放弃现行的LCA方法,侧重特定地点的工具和信息,侧重对每个公司的准确的、实际的和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持续记录。

3-7 材料的环境影响数据库主要应包括哪些功能和结构?

功能:1)由于数据库的通用性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可以对同一类材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以判断不同地区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环境影响的大小。2)用户能就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得到决策信息咨询服务。3)使新研制的材料在环境性能方面有所改善和提高,为材料的生态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手段。

结构: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LCA评价软件(数据输入、评价、输出、打印等),另一部分是材料的环境性能数据(表面处理工艺流程、涂料、建材、稀土及其他各种材料的环境影响数据)。

第四章

4-1 LCA和材料流理论的异同:

LCA是一种用于估计环境承受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汇总和评价一个产品体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投入及产出对环境造成的和潜在的影响的方法,也是用以确定和估计影响环境发展的机会的方法。LCA首先辨识和量化整个生命周期阶段中能量和物质的消耗以及环境释放,然后评价这些消耗和释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后辨识和评价这些影响的机会。LCA强调所研究的体系对生态平衡、人类健康和资源消耗等方面在内的环境影响。

LCA和MFA是两种定量分析工业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统计方法,两种方法的统计口径不同,在分析材料对环境影响时有很强的互补性。LCA方法沿着材料的生命周期,统计各阶段所有的资源、能源输入和废弃物排放数据,因而可以描述单位数量的材料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并有助于系统化地寻找改进材料环境表现的途径。MFA则是统计某个区域在某个时间段内一种材料流入和流出的各种渠道与数量,因而可以描述材料流的来龙去脉以及发生的规模。如果统计的对象是一种原材料,通常可用于资源问题分析;如果统计的是一种污染物质,则可用于污染问题分析。后一种情况也称为物质流分析SFA(Substance Flow Analysis)。

4-2 从如何提高材料生产及使用的资源效率的角度,综述物质流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资源效率是指在某一生产过程中所产出的有用产品占所投入原料总量的百分比。

研究现状:物质流分析分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以及产业部门层面。具体见:书本71-75页

量子力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量子力学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量子理论基础 1.1 由黑体辐射公式导出维恩位移定律:能量密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m λ与温度T 成反比,即 m λ T=b (常量); 并近似计算b 的数值,准确到二位有效数字。 解 根据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公式 dv e c hv d kT hv v v 1 1 833 -? =πρ, (1) 以及 c v =λ, (2) λρρd dv v v -=, (3) 有 ,1 18)()(5-?=?=?? ? ??-=-=kT hc v v e hc c d c d d dv λλλ πλλρλλ λρλρ ρ 这里的λρ的物理意义是黑体波长介于λ与λ+d λ之间的辐射能量密度。 本题关注的是λ取何值时,λρ取得极大值,因此,就得要求λρ 对λ的一阶导数为零,由此可求得相应的λ的值,记作m λ。但要注意的是,还需要验证λρ对λ的二阶导数在m λ处的取值是否小于零,如果小于零,那么前面求得的m λ就是要求的,具体如下: 011511 86 ' =???? ? ?? -?+--?= -kT hc kT hc e kT hc e hc λλλλλ πρ

? 0115=-?+ -- kT hc e kT hc λλ ? kT hc e kT hc λλ= -- )1(5 如果令x= kT hc λ ,则上述方程为 x e x =--)1(5 这是一个超越方程。首先,易知此方程有解:x=0,但经过验证,此解是平庸的;另外的一个解可以通过逐步近似法或者数值计算法获得:x=4.97,经过验证,此解正是所要求的,这样则有 xk hc T m =λ 把x 以及三个物理常量代入到上式便知 K m T m ??=-3109.2λ 这便是维恩位移定律。据此,我们知识物体温度升高的话,辐射的能量分布的峰值向较短波长方面移动,这样便会根据热物体(如遥远星体)的发光颜色来判定温度的高低。 1.2 在0K 附近,钠的价电子能量约为3eV ,求其德布罗意波长。 解 根据德布罗意波粒二象性的关系,可知 E=h v , λ h P = 如果所考虑的粒子是非相对论性的电子(2c E e μ<<动),那么 e p E μ22 = 如果我们考察的是相对性的光子,那么 E=pc 注意到本题所考虑的钠的价电子的动能仅为3eV ,远远小于电子的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即eV 61051.0?,因此利用非相对论性的电子的能量——动量关系式,这样,便有 p h = λ

线性代数第五章 课后习题及解答

第五章课后习题及解答 1. 求下列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 ;1332??? ? ??-- 解:,0731332 2=--=--=-λλλλλA I 2 373,237321-=+=λλ ,00133637123712137 1??? ? ??→→???? ??=-++- A I λ 所以,0)(1=-x A I λ的基础解系为:.)371,6(T - 因此,A 的属于1λ的所有特征向量为:).0()371,6(11≠-k k T ,001336371237123712??? ? ??→→???? ??-=---+ A I λ 所以,0)(2=-x A I λ的基础解系为:.)371,6(T +

因此,A 的属于2λ的所有特征向量为:).0()371,6(22≠+k k T (2) ;211102113???? ? ??-- 解:2)2)(1(2 111211 3--==------=-λλλλ λλ A I 所以,特征值为:11=λ(单根),22=λ(二重根) ???? ? ??-→→????? ??------=-0001100011111121121 A I λ 所以,0)(1=-x A I λ的基础解系为:.)1,1,0(T 因此,A 的属于1λ的所有特征向量为:).0()1,1,0(11≠k k T ???? ? ??-→→????? ??-----=-0001000110111221112 A I λ 所以,0)(2=-x A I λ的基础解系为:.)0,1,1(T 因此,A 的属于2λ的所有特征向量为:).0()0,1,1(22≠k k T

环境材料学课后思考题教程文件

环境材料学课后思考 题

1 用自己的理解给出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 答:生态环境材料是指那些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可接受的经济性能,并在其制备、使 用及废弃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且再生利用率较高的一类材料。 1 你认为那些材料属于生态环境材料?举例说明。(举例之后还要简要说明一下) 答:比如:生态水泥、环保建材、降解树脂、环境工程材料 天然资源环境材料、电磁波防护类材料、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毒害元素替代材料 2 试用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理论来说明材料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答:众所周知,材料的生产往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当生产效率一定时,除有效产品外,大量的废弃物被排放到环境中去,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因此对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而言,资源消耗是源头,环境污染是末尾。也就是说,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与资源和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 图2-1是一个典型的开环工业生产链,从环保的角度看,若能实现闭环的工业生产链,可明显减少废弃物排放。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产品设计一个闭环生产流程。 资能源资能源资能源

铁矿铁水钢胚成品(热轧钢板等)使用废弃污染物污染物污染物 4 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材料产品或过程,用物质流方法进行资源效率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资源效率提出具体的技术措施。 答:钢铁的资源效率高达10.4%,就是生产1t纯金属材料所消耗的原材料将近12t。具体技术措施:1)由外界向高炉-转炉流程内某中间工序输入废钢,可提高流程铁资源效率;2)由外界向高炉-转炉流程内某中间工序输入铁矿石等自然铁资源,可提高该流程铁资源效率。3)通过提高电炉钢比,提高铁资源效率。 5 根据你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考虑如何实现(1)金属材料,(2)高分子材料,(3)无机非金属材料(选一种)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几项可具体实施的技术措施。 金属材料:利用微生物冶金;代替含稀缺合金元素的新型合金材料和不含毒害元素的材料,以及废弃物无害资源化转化技术;少合金化与通用合金,形成绿色/生态材料体系,有利于材料的回收与再生利用。高分子材料:1)建立必要的法规,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2)回收塑料,变废为宝:燃烧废旧塑料利用热能,热分解提取化工原料和改进操作技术、设备3)发展环境友好高分子: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和合成,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合成的生物高分子。

统计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1、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D) 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2、指出下列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C) A、企业的销售收入 B、员工的工资 C、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D、汽车产量 3、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数值型变量(A) A、生活费指出 B、产品的等级 C、企业类型 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 4、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以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 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总体是(B)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5、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以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 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是(A)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这里的总体是(A)A、IT业的全部从业者B、IT业的500个从业者 C、IT从业者的总收入 D、IT从业者的消费支付方式 7、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这里的“消费支付方 式”是(A)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数值型变量 D、连续变量 8、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这里的“月收入”是 (C)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数值型变量 D、离散变量 9、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总体是(D) A、1000个消费者 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 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总花费 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 10、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A)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 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线性代数第五章 课后习题及解答教学提纲

线性代数第五章课后习题及解答

第五章课后习题及解答 1. 求下列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 ;1332? ?? ? ??-- 解:,0731 3 3 2 2=--=--= -λλλλλA I 2 37 3,237321-=+= λλ ,00 13 36 37 123712 137 1??? ? ??→→??? ? ??=-++- A I λ 所以,0)(1=-x A I λ的基础解系为:.)371,6(T - 因此,A 的属于1λ的所有特征向量为:).0()371,6(11≠-k k T ,00 13 36 37 12371237 12??? ? ??→→??? ? ??-=---+ A I λ 所以,0)(2=-x A I λ的基础解系为:.)371,6(T +

因此,A 的属于2λ的所有特征向量为:).0()371,6(22≠+k k T (2) ;211102113???? ? ??-- 解:2)2)(1(2 11 121 13--==------=-λλλλ λλ A I 所以,特征值为:11=λ(单根),22=λ(二重根) ??? ? ? ??-→→????? ??------=-0001100011111121121 A I λ 所以,0)(1=-x A I λ的基础解系为:.)1,1,0(T 因此,A 的属于1λ的所有特征向量为:).0()1,1,0(11≠k k T ??? ? ? ??-→→????? ??-----=-0001000110111221112 A I λ 所以,0)(2=-x A I λ的基础解系为:.)0,1,1(T 因此,A 的属于2λ的所有特征向量为:).0()0,1,1(22≠k k T

(完整word版)环境材料学课后习题第1-5章

第一章 1-1 用自己的理解给出环境材料的定义 环境材料是指那些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可接受的经济性能,并在其制备、使用及废弃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环境影响小且再生利用率高的一类材料。 1-2 从人类的历史进程分析一下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找出材料与环境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时代都是以材料的发展来命名的,如远古时期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现代的高分子时代,都是由于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同时就材料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发展来看,也是随着历史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如20世纪60年代的半导体材料、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材料、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材料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环境材料,他们都是应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3 你认为哪些材料可以属于环境材料?试从你身边找出一些环境材料的例子。 冰箱内的全无氟制冷剂、可降解塑料、可食用包装袋、无溶剂涂料、生态水泥、环保建材、降解树脂、环境工程材料、天然资源环境材料、电磁波防护类材料、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毒害元素替代材料 1-4 用自己的理解分析一下,环境材料的研究内容应该包括哪几部分。 包括材料的环境影响评价、生态设计及清洁生产、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环境材料关键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环境工程材料。 1-5 结合自己的体会,分析一下环境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材料的环境性能将成为21世纪新材料的一个基本性能,各种环境材料及绿色产品的开发将成为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 2. 环境治理材料仍然是环境工程材料的主要研究内容,更高的性能、更长的寿命以及更低的成本成为新型环境治理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质,环境修复替代材料和废弃物的自资源化研究也将成为环境工程产业的另一大热门。 3. 大力推广环境友好型的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新材料及绿色材料制品。 4. 功能化、智能化的环境功能材料在技术进步的带动下正渐渐走下“高端”的神坛,更好的耐久性能和经济性能将成为环境功能材料研究的主攻方向。 1-6 环境材料是材料和环境两大学科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考虑如何从交叉学科这个角度去发展环境材料。 环境材料作为跨材料和环境两大领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保持资源平衡。能量平衡和环境平衡,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将环境性能融入21世纪所有的新材料开发,完善材料环境负担性评价的理论体系,开发各种环境相容性新材料及绿色产品,研究降低材料环境负担性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也将成为21世纪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政治算术派产生于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代表作是。 2.国势学派产生于世纪的德国,创始人是。 3.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学者。 4.按照统计方法的类型,可将统计学分为和。 5.总体是由许多具有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的组成单位。 6.统计总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和。 7.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和两种。 8.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1)指标是说明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表示的与能用表示的,而指标都是能用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1.样本是从中抽出来,作为代表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12.推断统计学研究的是如何根据去推断的方法。 13.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和。 14.数学研究的是数量规律,而统计学则是研究、数量规律。 15.统计指标是说明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和的统一体。 16.理论统计学是以为中心建立统计方法体系,而应用统计学是以为中心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该全部工业企业 B 这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 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生产情况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个省的人 B每一户 C全国总人口 D全国的每一个人 4.有200家公司每位员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 A 这200家公司的全部员工 B 这200家公司 C 这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 这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该班全体学生 B 该班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 C该班的每一个学生 D该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6.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不能成为指标是( ) A所有企业 B企业数

量子力学习题集及答案

09光信息量子力学习题集 一、填空题 1. 设电子能量为4电子伏,其德布罗意波长为( 6.125ο A )。 2. 索末菲的量子化条件为=nh pdq ),应用这量子化条件求得一维谐振 子的能级=n E ( ηωn )。 3. 德布罗意假说的正确性,在1927年为戴维孙和革末所做的( 电 )子衍 射实验所证实,德布罗意关系(公式)为( ηω=E )和( k p ρηρ = )。 4. 三维空间自由粒子的归一化波函数为()r p ρ ρψ=( r p i e ρ ρη η?2 /3) 2(1π ), () ()=? +∞ ∞ -*'τψψd r r p p ρρρρ( )(p p ρ ρ-'δ )。 5. 动量算符的归一化本征态=)(r p ρ ρψ( r p i e ρ ρηη?2/3)2(1π ),=' ∞ ?τψψd r r p p )()(*ρρρρ( )(p p ρ ρ-'δ )。 6. t=0时体系的状态为()()()x x x 2020,ψψψ+=,其中()x n ψ为一维线性谐振子的定态波函数,则()=t x ,ψ( t i t i e x e x ωωψψ2 522 0)(2)(--+ )。 7. 按照量子力学理论,微观粒子的几率密度w =2 ),几率流密度= ( () ** 2ψ?ψ-ψ?ψμ ηi )。 8. 设)(r ρψ描写粒子的状态,2)(r ρψ是( 粒子的几率密度 ),在)(r ρψ中F ?的平均值为F =( ??dx dx F ψψψψ* *? ) 。 9. 波函数ψ和ψc 是描写( 同一 )状态,δψi e 中的δi e 称为( 相因子 ), δi e 不影响波函数ψ1=δi )。 10. 定态是指( 能量具有确定值 )的状态,束缚态是指(无穷远处波函数为 零)的状态。 11. )i exp()()i exp()(),(2211t E x t E x t x η η-+-=ψψψ是定态的条件是 ( 21E E = ),这时几率密度和( 几率密度 )都与时间无关。 12. ( 粒子在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仍能贯穿势垒的现象 )称为隧道效应。 13. ( 无穷远处波函数为零 )的状态称为束缚态,其能量一般为( 分立 )谱。 14. 3.t=0时体系的状态为()()()x x x 300,ψψψ+=,其中()x n ψ为一维线性谐振子的定态波函数,则()=t x ,ψ( t i t i e x e x ωωψψ2 732 0)()(--+ )。 15. 粒子处在a x ≤≤0的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解答(第五章)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习题五 5-1 振动和波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平面简谐波动方程和简谐振动方程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振动曲线和波形曲线有什么不同? 解: (1)振动是指一个孤立的系统(也可是介质中的一个质元)在某固定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系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时间的周期性函数,即可表示为)(t f y =;波动是振动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此时介质中所有质元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因此介质中任一质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既是坐标位置x ,又是时间t 的函数,即),(t x f y =. (2)在谐振动方程)(t f y =中只有一个独立的变量时间t ,它描述的是介质中一个质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平面谐波方程),(t x f y =中有两个独立变量,即坐标位置x 和时间t ,它描述的是介质中所有质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随坐标和时间变化的规律. 当谐波方程 ) (cos u x t A y -=ω中的坐标位置给定后,即可得到该点的振动方程,而波源持续不断地振动又是产生波动的必要条件之一. (3)振动曲线)(t f y =描述的是一个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因此,其纵轴为y ,横轴为t ;波动曲线),(t x f y =描述的是介质中所有质元的位移随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其纵轴为y ,横轴为x .每一幅图只能给出某一时刻质元的位移随坐标位置x 变化的规律,即只能给出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不同时刻的波动曲线就是不同时刻的波形图. 5-2 波动方程y =A cos [ω( u x t - )+0?]中的u x 表示什么?如果改写为y =A cos (0?ωω+-u x t ),u x ω又是什么意思?如果t 和x 均增加,但相应的[ω( u x t - )+0?]的值不变,由此能从波动方程说明什么? 解: 波动方程中的u x /表示了介质中坐标位置为x 的质元的振动落后于原点的时间;u x ω则表示x 处质元比原点落后的振动位相;设t 时刻的波动方程为 ) cos(0φωω+-=u x t A y t 则t t ?+时刻的波动方程为 ] ) ()(cos[0φωω+?+-?+=?+u x x t t A y t t 其表示在时刻t ,位置x 处的振动状态,经过t ?后传播到t u x ?+处.所以在 ) (u x t ωω-中,当t ,x 均增加时, ) (u x t ωω-的值不会变化,而这正好说明了经过时间t ?,波形即向前传播了t u x ?=?的距离,说明) cos(0φωω+-=u x t A y 描述的是一列行进中的波,故谓之行 波方程. 5-3 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为什么介质元的动能和势能具有相同的位相,而弹簧振子的动能和势能却没有这样的特点? 解: 我们在讨论波动能量时,实际上讨论的是介质中某个小体积元dV 内所有质元的能量.波动动能当然是指质元振动动能,其与振动速度平方成正比,波动势能则是指介质的形

统计学第一章练习题19785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 C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不具有 2.”统计”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统计描述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分析 3.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这里语种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4.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是否应该插入广告的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5.学生的智商等级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定序数据包含定类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数据 B定类数据包含定序数据的全部信息 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是平行的 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 7.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 8.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9.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 A所有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单位 B所有居民是总体 C某个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

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10.统计学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 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 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的定量研究 11.统计学的总体性特点是指() 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的数量特征 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的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 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 D从现象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的性质和规律 12.统计研究中的大量观察法是指() A一种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 B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C收集大量总体资料的方法 D要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1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业 14.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是() A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 C离散变量 D任意变量 1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16.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 D数量性、综合性、同质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作业

第五章中断系统作业 1. 外部中断1所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H。 2. 对中断进行查询时,查询的中断标志位共有、_ _、、 _ 和_ 、_ _ 六个中断标志位。 3.在MCS-51中,需要外加电路实现中断撤除的是:() (A) 定时中断 (B) 脉冲方式的外部中断 (C) 外部串行中断 (D) 电平方式的外部中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级别的中断请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顺序响应。() (B) 同一时间同一级别的多中断请求,将形成阻塞,系统无法响应。() (C) 低优先级中断请求不能中断高优先级中断请求,但是高优先级中断请求 能中断低优先级中断请求。() (D) 同级中断不能嵌套。() 5.在一般情况下8051单片机允许同级中断嵌套。() 6.各中断源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是否能任意设定? () 7.89C51单片机五个中断源中优先级是高的是外部中断0,优先级是低的是串行口中断。() 8.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申请信号,都会标记在MCS-51系统中的()中。 (A)TMOD (B)TCON/SCON (C)IE (D)IP 9. 要使MCS-51能够响应定时器T1中断、串行接口中断,它的中断允许寄存器 IE的内容应是() (A)98H (B)84H (C)42 (D)22H 10.编写出外部中断1为负跳沿触发的中断初始化程序。 11.什么是中断?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12. 什么是中断源?MCS-51有哪些中断源?各有什么特点? 13. 什么是中断嵌套? 14.中断服务子程序与普通子程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15. 中断请求撤除的有哪三种方式? 16. 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有哪三大作用? 17. 把教材的P82页的图改为中断实现,用负跳变方式,中断0(INT0)显示“L2”,中断1(INT1)显示“H3”。(可参考第四章的电子教案中的例子) 18.第5章课后作业第9题。 第五章中断系统作业答案 1. 外部中断1所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13)H。 2. 对中断进行查询时,查询的中断标志位共有 IE0 、_TF0_、IE1 、 TF1_ 和_TI 、_RI_六个中断标志位。【实际上只能查询TF0、TF1、TI、RI】 3.在MCS-51中,需要外加电路实现中断撤除的是:(D) (A) 定时中断 (B) 脉冲方式的外部中断 (C) 外部串行中断 (D) 电平方式的外部中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D ) (A) 同一级别的中断请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顺序响应。(YES)

(完整word版)环境材料学第11-15章

11章 11-1.用LCA方法分析木材的环境性能。结合考虑全球温室效应影响,讨论种树和种草对减少CO2的效果。 书上:P209的(1)再生性,P210的(2)固碳作用 木材属于环境材料。环境材料就是一种与环境之间具有友好性或协调性的材料。它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低的环境负荷值。 木材来源于树木。树木是自然界光合作用的产物。即在太阳能作用下,6CO2+6H2O →C6H12O6+6O2。这一过程中环境的友好性表现在: (1)就物质而言,生产1t树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等)吸收了大气中1.16t CO2,同时向大气中放出1.12tCO2。因此生产树木或木材,一方面可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CO2的含量,减缓温室效应的强度;另一方面为人类以及其它动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大量氧气。这是最基本的环境性能。其实,木材生长过程中具有的环境性能准确地说就是森林所具有的多种生态效益,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等。所以说木材原材料的生产过程完全是一个净化自然、改良环境的过程。 (2)就能源而言,由上面的等式可见,木材生长所需的能源来源于太阳提供的辐射能。木材生长就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的光能不断转换为自身的有机分子的化学能的过程。太阳辐射能是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一种可再生能源,与钢铁、水泥等材料加工中所用的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相比,不仅数量上无穷无尽,而且对环境无污染。这正是我们人类一直想大力利用太阳能的原因所在。木材生长恰恰是利用了太阳能这一非常清洁、取之不尽的能源,并且在能量获得、转换过程中,是完全直接、自主的,无需任何人工手段。因此,木材生长在能源利用方面采用了最佳的方式。 11-2.如何利用木材的环境特性来减少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的环境负担性? 书上:P210的(3)木材的调湿性(4)木材的视觉特性(5)木材的触觉特性可以作为使用过程的参考。 加工过程: 总之,木材的生产加工比较容易,不象金属材料要经过冶炼和煅烧、塑料要经过许多化学反应等这样一些能耗高、三废多的过程。木材一般经过锯、铣、刨、钻等工序就可制成各种元件,通过榫槽、简单的金属构件或胶粘剂可方便地将它们组装成制品。可见木材的加工与木制品的生产主要是通过机械加工手段,改变木材的大小与形状制得元件,然后组配成制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相变和化学反应,因此能量消耗和废水、废气的排放均很小,虽有一些刨花、锯末等废弃物,但至少也可将它们燃烧用于提供能源。 使用过程:(对书上的三个方面的补充) 木材是一种多孔轻质材料,导热系数较小,为热的不良导体。木材或木质人造板作为墙体或装饰材料,对居室的温度具有调节作用。 木材具有吸湿与解吸作用,调湿性是木材的独特性能之一。用木质材料作为墙体或装饰材料,能直接缓和室内空间的湿度变化。这样可减轻壁体结露、物体腐朽以及细菌大量繁殖等不利现象的发生,并为人类生活提供舒适的湿度环境。另有研究表明,经木材装修的住宅与未装修的住宅相比,其室内温湿度条件明显更适宜于人类生活。

统计学课后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1章导论 1、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经估计,森林公园生长着25000颗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颗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该研究的总体是() A、250颗成年松树 B、公园中25000颗成年松树 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 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 2、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成年松树的高度。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颗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该研究所感兴趣的变量是() A、森林公园中松树的年龄 B、森林公园中松树的数量 C、森林公园中松树的高度 D、森林公园中数目的种类 3、推断统计的主要功能是() A、应用总体的信息描述样本 B、描述样本中包含的信息 C、描述总体中包含的信息 D、应用样本信息描述总体 4、对高中生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85%的高中生愿意接受大学教育。这一叙述是()的结果

A、定性变量 B、试验 C、描述统计 D、推断统计 5、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学作业,在图书馆找到一本参考书中包含美国50个州的家庭收入中位数。在该生的作业中,他应该将此数据报告来源于() A、试验 B、实际观察 C、随机抽样 D、已发表的资料 6、某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任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他注意到,雇员的午饭要么从家里带来,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这种数据的收集方式可以认为是() A、观察研究 B、设计的试验 C、随机抽样 D、全面调查 7、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 B、感兴趣的总体或样本 C、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 D、了解数据分布特征 8、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总体是() 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 B、所有的大学生 C、该大学所有的一年级新生 D、样本中的200名新生

结构化学练习之量子力学基础习题附参考答案

结构化学练习之量子力学基础习题附参考答案

量子力学基础习题 一、填空题(在题中的空格处填上正确答案)1101、光波粒二象性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02、德布罗意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宏观物体的λ值比微观物体的λ值_______________。1103、在电子衍射实验中,│ψ│2对一个电子来说,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 1104、测不准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5、一组正交、归一的波函数ψ1,ψ2,ψ3,…。 正交性的数学表达式为,归一性的表达式为。1106、│ψ(x1,y1,z1,x2,y2,z2)│2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7、物理量xp y- yp x的量子力学算符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达式是_____。 1108、质量为m的一个粒子在长为l的一维势箱中运动, (1)体系哈密顿算符的本征函数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体系的本征值谱为____________________,最低能量为____________ ; (3)体系处于基态时,粒子出现在0 ─l/2间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 (4)势箱越长,其电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光谱波长__________ ; (5)若该粒子在长l、宽为2l的长方形势箱

中运动, 则其本征函数集为____________,本征 值 谱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9、质量为m 的粒子被局限在边长为a 的立方箱中运动。波函数ψ 211(x ,y ,z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粒子处于状态 ψ 211 时,概率密度最大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体系的能量为 2 247ma h ,其简并度是_______________。 1110、在边长为a 的正方体箱中运动的粒子,其能级E = 2 243ma h 的简并度是_____,E '= 2 2827ma h 的简 并度是______________。 1111、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可近似看作是质量为μ= 2 121m m m m +的一维谐振子,其势能为V =kx 2/2,它 的 薛 定 谔 方 程 是

第五章 课后练习题与答案

第五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 D )A.恢复党的思想路线B.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3.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D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B ) A.根本目的B.根本任务 C.发展动力D.根本特征 5.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一词是在( D ) A.1980年B.1982年 C.1978年D.1992年 6.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 D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D.实现共同富裕 7.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领导人是(C ) A.刘少奇 B.毛泽东C.陈云 D.周恩来 8.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 A )A.社会主义的本质 B.社会主义的特征 C.社会主义的目标 D.社会主义的原则 9.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C )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0、党执政举国的第一要务是:( A ) A、发展 B、创新 C、改革 D实践 二多项选择题 1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D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不断进行改革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E.实现按劳分配 12.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ABDE ) A.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B.物质条件与社会条件的统一 C.民族特色与基本特征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E.根本任务与根本目标的统一 13.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是(ABCDE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D.适应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要求 E.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的正确结论 14.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中包含的价值目标是(.CDE ) 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D.消除两极分化 E.实现共同富裕 15.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是( ABCD ) A.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C.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D、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16.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ABCD)A.由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B.由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决定的

环境材料学复习重点

环境材料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6个) 1、环境材料:是指在加工、制造、使用和再生过程中具有最低环境负荷、最大使用功能的 人类所需材料。 2、材料环境负荷值:指对某一具体材料在其生产过程中耗用的资源和能源的多少,以及其 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气态、固态和液态之和)多少的综合值。 3、材料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原料采集和处理、材料制造、产品制造、运输、销售、使用、 再循环、直至最终处理和废弃等环节组成的生命链。 4、生命周期评价(LCA):是对材料和产品进行环境表现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具体是通 过确定和量化与评估对象相关的能源消耗、物质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来评估某一产品、过程或事件的环境负荷。 5、酸雨: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在强光照射下进行光化学作用,并和水汽结合而形成 硫酸和硝酸,使得雨雪pH下降,一般将pH小于5.6的雨称为酸雨。 6、再生资源: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以各种形式储 存,但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途径而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物料的总称。 7、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 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8、腐植酸:是动、植物遗骸,主要是植物遗骸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地球化学的 一系列过程形成和积累起来的一类有机物质,广泛存在于风化煤、泥炭和褐煤中。 9、避害技术:将有害物留在生产过程内部处理,将有害物在进入环境之前转化为无害物, 在排放到环境以前进行消化,避免污染环境生态加工技术。 10、材料生产的资源效率:某一生产过程中所产出的所有产品占所投入原料总量的百分比。 11、固体废弃物:指人类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以及生活等过程中提取目的组分之后而 被丢弃的固体泥浆状的物质。 12、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材料。 13、吸附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的材料,常见有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沸石 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等。 14、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二、填空题(4个) 1、全球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有毒物质污染、酸雨、生态环境 破坏。 2、可降解塑料的三种类型:光降解型、生物降解型、光生物降解型。 3、环境材料的生态设计目标考虑的要素包括:先进性、协调性、舒适性。 4、我国“十二五”提出的环保四项约束性减排指标分别是:SO2、NOx、COD、NH4-N。 5、生态加工技术包括:再循环利用技术、避害技术、控制技术、补救修复技术。 6、材料资源的系统物质流包括:自然物质流、经济物质流、废弃物质流。 7、清洁生产的内容:1)能源2)生产过程3)产品。 8、膜材料按照孔径大小分为三种:微滤、超滤、纳滤。 三、简答题(3个) 1、简述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及其区别。 答:能源是指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可以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电能、热能、机械能、光能、声能等。能源按照形成条件以二类:一类是在自然界现存在,可以用一定技术开发取得,

统计学贾俊平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亲爱的,一章一章来,肯定能弄完的,你是最棒的!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思考题 i.i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岀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答案同1.3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 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1.8统计应用实例 人口普查,商场的名意调查等。 1.9统计应用的领域经济分析和政府分析还有物理,生物等等各个领域。 第二章思考题 2.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应注意什么问题 与研究内容有关,由别人调查和试验而来已经存在,并会被我们利用的资料为“二手资料”。使用时要进行评估,要考虑到资料的原始收集人,收集目的,收集途径,收集时间使用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2 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指出各自适用情况概率抽样:抽样时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每个单位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到的概率。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如果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