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脊柱外科历史与现状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脊柱微创手术是一种高新技术手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这种手术是指利用先进的微创技术,通过小切口或针孔,直接进入椎间隙,矫正椎体畸形,隆起塌陷的椎体等,通过电子显微镜、内窥镜等仪器,进行精细手术操作,达到恢复椎间盘、减轻肌肉痉挛和神经压迫等疾病的良好效果,是一种低创、高效、安全、可靠的手术治疗方式。
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全球脊柱领域的热门技术,使得传统的开放手术技术逐渐被微创手术技术替代。
据医疗专家研究调查显示,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呈现出以下几种市场发展现状:一、市场规模扩大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患者的康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尤其是针对股骨神经痛、颈椎病、腰椎病等临床,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已经成为主流的手术方式。
据相关数据统计,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20亿元逐年增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已超过800亿元。
二、技术不断进步随着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和设备不断更新,为脊柱微创手术的操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便,同时对术者的操作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为了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现在的微创手术手术器械已经从单一的刀片切割演变为更加复杂多样的模块化设备。
三、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家医疗企业纷纷进军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
目前,国内的脊柱微创手术企业主要有人福医药、安琪酵母、朗迪医疗等,国际上也有美敦力、梅医旗下的孟德尔生物、德泰生物等,他们都把脊柱微创手术作为集团的重点发展领域,力求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四、市场人才缺口由于目前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尚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因此对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相当大。
在国内百家脊柱手术中心中,脊柱微创手术只有少数医生能够进行,并且医生的操作技巧和设备的配备程度,也因地区和医院不同而有所差异。
五、政府政策推动随着国家医改的推进和利润严厉的管制,脊柱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医疗制度的发展趋势,政府也正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脊柱微创手术的发展,助力行业发展。
脊柱微创医疗简介

微创、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 少、疗效显著等。
脊柱微创医疗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治疗效果
微创技术可以更精确地定 位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 果。
减少并发症
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恢 复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微创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痛 苦,缩短康复时间,提高 生活质量。
脊柱微创医疗的历史与发展
该技术适用于各种脊柱疾病的手术治 疗,尤其适用于脊柱畸形、脊柱肿瘤 等复杂病例的治疗。
3D打印技术在脊柱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利用三维打印设备制造出精确 模型或实物的技术。
3D打印技术还可以用于制造定制的植入物或器械 ,例如定制的椎间融合器或固定器,以更好地适 应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变情况。
05
脊柱微创医疗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
总结词
安全、高效、恢复快
详细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放手术。然而,脊 柱微创医疗通过小切口和内窥镜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 患者在术后恢复较快,减少了并发症和疼痛,提高了生活质量。
案例二:颈椎病的前后路微创手术
前后路微创手术包括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和颈椎后路减压术,通过小切口和显微技 术对颈椎进行减压和融合,缓解症状并恢复颈椎稳定性。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颈椎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脊柱侧弯的微创矫形手术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疾病,表现为脊柱偏离中线,影响外观 和心肺功能。
微创矫形手术包括经皮脊柱侧弯矫形术和内镜下脊柱侧弯矫形术,通过 小切口或内镜技术对脊柱进行矫形和固定,纠正侧弯并改善心肺功能。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脊柱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微创技术在患者脊柱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脊柱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脊柱外科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
本文将对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首先,脊柱微创手术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脊柱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脊柱微创手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具有减少患者创伤、缩短康复时间的优势。
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脊柱微创手术来解决脊柱疾病问题。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有望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其次,脊柱微创手术行业竞争激烈。
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吸引了众多医疗器械制造商和医疗机构进入市场。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脊柱微创手术相关产品,包括微创手术器械、立体导航系统、影像设备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性能,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进行竞争。
再次,脊柱微创手术行业面临挑战。
虽然脊柱微创手术在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技术复杂和高昂的设备投入,使得手术费用较高,导致一些患者不愿意选择脊柱微创手术。
此外,脊柱微创手术的推广和普及程度与医生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医生对脊柱微创手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最后,脊柱微创手术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脊柱微创手术的操作难度逐渐降低,手术风险减小,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满意度。
同时,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引入脊柱微创手术,培训医生进行技术学习和实践,提高这一领域的医疗水平。
可以预见,随着脊柱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市场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在近几年的发展趋势良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潜力。
然而,面对竞争激烈和挑战重重的局面,行业参与者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降低手术费用,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脊柱微创手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发展背景及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发展背景及市场现状分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引起胸腰背痛的主要原因,患者易发生骨折,锥体为最易发生骨折部位。
骨折疏松导致的锥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药物镇痛、支具外固定等,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开放手术临床开展较少)。
保守治疗无法纠正脊柱畸形,且患者常伴有较长时间的腰背痛,同时长期卧床又可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及褥疮等并发症出现。
手术治疗方案疗效较为明显,疼痛控制较为迅速,特别是微创治疗,在快速控制疼痛的同时,患者能够较快活动,减少卧床导致的骨质疏松加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微创治疗方案主要包括PVP手术和PKP手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各种治疗方案对比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经皮锥体成形术(PVP):1984年法国放射医师Galibert首先用经皮锥体穿刺注入骨水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治疗锥体血管瘤获得显著的止痛效果,开创了经皮锥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随后该技术逐渐被用于锥体转移性肿瘤,锥体骨髓瘤及骨质疏松性锥体压缩骨折患者,由于其具有良好疗效及极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很快获得放射科、骨科及神经外科等相关科室医生认可,成为治疗以上疾病的主要方法。
PVP适应症包括:(1)骨质疏松症锥体压缩骨折;(2)锥体转移瘤;(3)锥体转移瘤;(4)锥体血管瘤。
经皮锥体后凸成形术(PKP):经皮锥体后凸成形术于2002年首次在国内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锥体骨折,该技术与PVP相比,增加球囊扩张步骤,将脊柱压缩部位撑开后,再注入骨水泥,PKP对于椎体高度丢失明显、陈旧性骨折伴假关节形成的患者是更好的选择,PKP可以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
PVP与PKP对比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目前国内PVP/PKP市场主要厂家包括凯利泰、美敦力、山东冠龙、苏州爱得等,脊柱微创手术需要较长时间学习,临床操作难度较大,医生需要积累操作经验,具有较强黏性,新进入者相对较难被医生采用。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脊柱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极小切口进入体内,利用微型内窥镜和特殊工具进行手术的技术,它的优点在于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率低等。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脊柱微创手术已经成为脊柱外科的一种主流技术。
一、脊柱微创手术市场概览1、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0亿美元。
而中国在全球脊柱微创手术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脊柱手术的数量达到了500万例以上,其中脊柱微创手术的比例逐年增加,预计到2023年我国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将超过40亿人民币。
2、市场增长趋势脊柱问题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随着高龄化的加剧和职业性疾病的增多,脊柱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同时,人们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倾向于选择脊柱微创手术。
因此,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长。
二、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现状分析1、市场主要参与者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国际医疗器械巨头和本土企业。
例如,美敦力、德国梅花生物医药、Medtronic等国际巨头公司都在大力发展脊柱微创手术产品,并且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同时,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也积极布局脊柱微创手术领域,例如华大基因、航天长峰、新大陆等公司都推出了相关产品。
2、市场存在的问题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受医保政策限制,一些高价的脊柱微创手术仍然难以为大众接受。
其次,由于脊柱微创手术需要高超的技术和专业的医生操作,医生的整体水平和技术水平不足也制约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一些患者还存在对于脊柱微创手术的了解程度不足,对于手术效果的期望不太现实等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三、未来市场趋势预测1、市场持续增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脊柱疾病的患病率将逐渐增加,这将推动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稳步增长。
2024年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脊柱微创手术作为一项先进的外科手术技术,已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对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商机。
2.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近年来,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并预计将以每年7%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
这一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增长的趋势吸引了众多厂商和投资者的关注。
3.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
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麦迪逊、迈瑞医疗、美敦力、Depuy Synthes等。
这些公司在市场上推出了各类脊柱微创手术产品,如螺钉、钩子、融合器等。
另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新的参与者也在不断涌现。
一些创业公司和初创企业通过开发独特的产品和技术来突破传统厂商的壁垒,并在市场上取得一定的份额。
4. 市场驱动因素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的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
首先,人口老龄化是促进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进而推动了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的需求增长。
其次,技术的不断提升也是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
随着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优势逐渐显现,进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这种方式进行治疗。
此外,医疗保健支出的不断增加也为脊柱微创手术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
各国政府和保险公司对医疗行业的投入不断增加,提高了患者对高质量手术的需求,进而推动了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的发展。
5. 市场前景与挑战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首先,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欠缺是制约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脊柱微创手术是一项高度复杂的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各项标准和规范。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标准和规范的不统一和缺乏。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对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在过去的十年中,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由于脊柱微创手术对软组织的牵拉和剥离较少,因而能够降低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组织牵开器及一些特殊手术器械的出现,外科医生可以通过一个小切口来完成以往的手术操作。
与开放手术相同,微创手术的目的同样是对神经结构进行充分减压,稳定脊柱运动节段,以及脊柱畸形的矫正。
本文概述了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现状,并对后路腰椎管减压及后外侧融合技术的关键生物学概念进行讨论。
一、传统腰椎手术面临的问题腰椎微创后路手术建立在以下几个重要概念之上:(1)避免自动撑开器对肌肉的挤压伤,(2)避免剥离和切断重要肌肉的腱止点,尤其是多裂肌在棘突上的止点,(3)尽量利用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肌肉解剖间隙入路,(4)通过减小工作通道的宽度来降低对周边软组织的损伤。
脊柱后路微创手术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降低对后方两组椎旁肌肉的损伤。
(1)一组是深层的旁正中横突棘肌群,包括多裂肌,棘间肌,横突间肌和短回旋肌。
(2)另一组是较表浅的侧方竖脊肌群,包括最长肌和髂肋肌。
这些肌肉从胸腰段脊柱开始一直延伸到尾端。
其中多裂肌在脊柱动态稳定的维持中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经后路腰椎管减压和融合手术对椎旁软组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传统手术操作范围大,多裂肌的腱止点部位被广泛剥离,自动牵开器的使用造成肌肉的挤压伤,所有上述操作都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继而造成肌肉力量的减弱。
Kim等比较了传统开放固定手术和经皮固定手术病人的躯干肌肉强度,结果发现接受经皮固定手术的病人其腰椎伸肌力量改善了50%,然而开放手术病人无改善。
在进行脊柱翻修手术病人的肌肉活检组织中可以发现选择性的Ⅱ型肌纤维萎缩,广泛的肌纤维重组(一种神经再支配的表现)以及肌纤维虫蛀样改变。
导致上述病理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术中自动撑开器的使用。
Kawaguchi等认为自动撑开器对椎旁肌肉的挤压损伤机制同止血带对四肢肌肉的损伤类似。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发展现状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发展现状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在快读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开始追求更多的娱乐,科技水平的提升,使得他们的娱乐水平更加多样化。
但是万事有利就有弊,在活动的同时,他们遭受的意外的伤害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很多医院引进了新技术进行患者的意外伤害治疗。
在这些技术当中,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应用是最多的,因为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伤口小,基本上没有什么副作用,很适合现在实际的需求。
近些年来,我国的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发展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是有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
本文主要对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发展现状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生活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但在活动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为了解决伤害的问题,微创脊柱外科手术被开发出来,然后在患者意外伤害治疗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和传统的手术有着较大的区别,微创脊柱外科手术通过一些特殊的仪器、手术器械以及其它的手段机械能能患者脊柱疾患的治疗,治疗过程中基本上是微创的。
和传统的开放性脊柱外科手术,微创特性使得治疗伤口变小,患者手术后的后遗症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对于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它可以分为椎间孔镜、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后凸成形术和胸腔镜等微创技术,这些完善的技术使得它的发展情况还是不错的。
下面我们对微创脊柱外科手术进行研究分析。
二、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概述和发展1、经皮穿刺髓核化学溶解术经皮穿刺髓核化学溶解术是在1964年被提出来的,到现在已经有了50年的历史。
经皮穿刺髓核化学溶解术治疗主要是通过胶原酶对椎间盘髓核胶原的降解作用,让椎间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这项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革新,基本胶原酶降解原理的新型材料已经被开发出来,然后在医学治疗中使用,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指经非传统手术途径 M I S S) 微 创 脊 柱 外 科 ( 并借助特殊手 术 器 械 、 仪器或手段进行脊柱疾患的 诊断和治疗的 技 术 与 方 法 。 近 几 十 年 来 , 伴随着医 用手术器械高精技术 、 生物计算机技术 、 数码成像技 术及人工智能 化 技 术 发 展 , 得到迅猛发展并被患者 广泛接受 。 目前 , 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大致包括 : 经皮 内窥 镜 技 术 和 显 微 外 科 技 术 。 治 疗 疾 病 穿刺技术 、 的种类也由椎间盘突出症扩展到了几乎所有的脊柱 相关疾病 。 1 经皮穿刺技术 ( P S T) P S T 主要用于 椎 间 盘 突 出 的 治 疗 。 大 致 包 括 : 经皮酶溶解法 治 疗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 经皮穿刺椎间盘 切除减压术 、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 、 经皮椎间 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 经皮椎 盘内电热减压术 、 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 。 1. 1 经 皮 酶 溶 解 法 治 疗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 C N L) 年 , 首先 报 道 用 木 瓜 蛋 白 酶 进 行 髓 核 化 1 9 6 4 S m i t h 学溶解术 , 开创 了 腰 椎 间 盘 病 变 微 创 治 疗 先 河 。 它 是在 X 线透视下用 穿 刺 针 进 入 病 变 椎 间 隙 , 后将木 瓜蛋白酶注入 使 髓 核 组 织 溶 解 脱 水 , 达到间接减压 而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 美国哈佛大学矫形外科专家 S 1 9 6 8 年, u s s 首次提出并证明 胶 原 酶 能 对 髓 核 的 退 变 胶 原 m a n 有特异的降解作用 , 达到消除占位突出物 , 恢复原有
[ 1 2]
础的低温等离 子 消 融 技 术 , 通过射频汽化棒在椎间 盘中将射频能 量 通 过 棒 尖 端 的 等 离 子 刀 头 发 送 , 形 成射频电场 , 产生等离子体薄层 , 使离子获得足够动 能, 打断髓核的有机分子键 , 引起低温下 ( 髓 -4 0℃ ) 核的分解 、 汽化 、 消 融 形 成 数 个 消 融 孔 道, 而几乎同 时, 利用等离子刀的冷凝固作用 , 在 -7 0℃ 下使髓核 组织 的 胶 原 收 缩 固 化 , 这样在低温下( -4 0~ 将 髓 核 组 织 的 汽 化、 消 融、 收 缩、 固化在 -7 0℃ ) 既确保使胶原蛋白分子螺旋结构收 3 m i n 内完 成 , 缩, 又能保持髓核细胞的活力 , 使椎间盘髓核体积缩 小, 达到对椎间 盘 周 围 组 织 神 经 根 、 动 脉、 脊髓等的 以 消 除 和 缓 解 临 床 症 状 。N 减压目的 , a r d i等 对 5 0 例颈椎间盘退变或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射频消 融成形术 , 随访 6~1 2 个月 , 8 0% 的患者症状得到完 全缓解 , 所有患 1 0% 患者残留颈部或根性疼痛症状 , 者均没有出现 并 发 症 。 由 于 射 频 气 化 原 理 , 对此项 技术的适应证有一定限制 , 研究认为 6 0 岁以下患者 椎间盘含水量多 , 射频消融汽化效果明显 , 同时纤维 环弹性较好 , 突出的椎间盘回缩明显 , 可以很好地解 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 对于脊柱和椎间盘严重退变 、 椎 间盘脱出 , 髓核 游 离 、 侧 隐 窝 狭 窄、 椎间隙狭窄等则 为禁忌证 。 1. 6 经皮椎 体 成 形 术 和 后 凸 成 形 术 ( P V P) 9 8 4 1 [ 1 3] 年, 首 先 应 用 经 皮 椎 体 内 注 射 聚 甲 基 丙 G a l i b e r t 烯酸甲酯 ( 的方法成功地治疗了1例长期 PMMA) 疼痛的 C 此手术被称为经皮椎体 2 椎体血管瘤患者 , 成形术 P 。 是一种在影像设备的协助下 , 采 V P P V P 万方数据 用经皮穿刺的 方 法 , 通过椎弓根或者直接向椎体注
医学临床研究 2 , 0 1 2年2月 第2 9 卷 第 2 期 JC l i nR e s F e b. 2 0 1 2,V o l 2 9,№2
·3 7 1·· 综述与讲 Nhomakorabea ·微创脊柱外科历史与现状
1 2
综述 ) 审校 ) 黄象望 ( 陶功稆 ( 湖南 衡阳 4 湖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 湖南 长沙 4 ) 1.南华大学 , 2 1 0 0 2; 2. 1 0 0 0 5 (
8] 痛、 麻木等症状均有很大改善 [ 。
1. 4 经皮椎 间 盘 内 电 热 减 压 术 ( I D E T) 9 9 9年 1 [ 9] 报道用 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 方 K e n n e d I D E T y 法是局麻下行 椎 间 盘 穿 刺 , 置导丝于椎间盘后方的 拔 纤维环内层 。 加温导丝从 6 5~9 0℃ 持 续 1 7m i n, 出导丝后注入抗 生 素 , 休 息 3 周, 避 免 久 坐、 弯腰和
[ 1]
上钻孔 、 开窗 , 摘除部分髓核 , 降低 椎 间盘 内压 力 , 缓 解对神经根及 间 盘 周 围 痛 觉 感 受 器 的 刺 激 , 从而达 到治疗目 的 。P L D 技术不仅可避免硬膜外静脉丛 出血及术后继 发 纤 维 瘢 痕 的 形 成 , 同时因未破坏后 可免除开放手术术后复 发 的可 能 , 保持了 方纤维环 , 脊柱的稳定性 ,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传统开放手 术及化学融核术均要低 。 手术成功 1 9 8 3年, K a m b i n 等发展了此 项 技术 , [ 3] 率达 8 。 由 于 所 用 的 器 械 直 径 较 粗 ( 7% 5~8 , 因而 神 经 和 血 管 损 伤 的 发 生 率 较 高 ; 操作费 mm) 时、 并且使得对 L S 5、 1 的间盘切除较为困难 。 冲洗 、 抽吸为一体的 1 9 8 5年, O n i k 设计了切割 、 [ 4] 经皮椎间盘自动切削系统 。 由于 使 用 了 更细 的 器 切吸探头直径仅 2mm) , 避免了其他经皮系统的 械( 主要缺点 。 到 1 约有 1 9 9 7 年, 2 50 0 0 例 患者 实施 了 该类手术 , 成功率在6 无严重并发 6% ~8 0% 之 间 , [ 5] 症、 椎间盘炎的发生率为 0. 1 2% 。 1. 3 经 皮 激 光 椎 间 盘 汽 化 减 压 术 ( P L D D) 9 8 7 1 年C 与 首次报道非内窥镜经皮激光腰椎 h o s c h e r y A 间盘减压 术 的 实 验 和 临 床 应 用 。1 9 8 9年他们又报 道了采 用 N D: YAG 激 光 进 行 腰 椎 间 盘 减 压 术 5 1 8 例, 随 访 3 年 半, 成功率7 并发症约 5% ~8 9% , 0. 1 4% ~1% 。P L D D 的原理与其它经皮椎间盘切 除减压术的原理基本相同 , 遵循着 “ 体 积 弹性 模量 特 性” , 即椎间盘 内 容 积 的 增 多 或 减 少 , 可不成比例地 升高或降低椎 间 盘 的 压 力 ; 一个完整的椎间盘系统 内, 在P 通过对椎间盘内压的显著降 L D D 过 程 中, 低, 在突出 椎 间 盘 组 织 的 前 方 , 形成一个真空负压 区, 从而产生一 个 相 对 持 续 、 恒 定 的 向 心 吸 力, 使突 出的髓核部分 还 纳 , 减少对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的压 迫, 达到治 疗 目 的 。2 0 0 1年 C h o y报告用该技术治 疗脱出但未游 离 的 椎 间 盘 也 取 得 了 良 好 的 效 果 , 成
1 5] 。 两个临床试验 分 别 在 澳 大 利 亚 和 美 国 完 成 , 果[
动节段稳定 性 无 影 响 。C o h e n
[ 1 1]
指 出, 肥胖患者对
认为是其相对禁忌证 。 I D E T 疗效不佳 , 经 皮 射 频 消 融 髓 核 成 形 术 1 1. 5 9 9 6 年, Y e 应用射频消融技 u n g 首先在经 皮 内 镜 的 引 导 下 , 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它使用以冷融切技术为基
[ 1 4] 疗, 取 得 了 显 著 的 临 床 疗 效 。B 应用 P a r r等 V P
应用 。 手术在局 麻 下 进 行 , 通过颈动脉鞘和气管食 在 C 型臂透视下确定间 管之间的间隙到达椎 间 盘 , 隙的入针点 。K 功能改 n i h t报道其优良率为 5 1% , g 善率为 2 并 且 在 大 多 数 的 病 人 中, 颈 肩 痛、 臂 5% ,
增强椎体强度和 入聚甲基丙烯 酸 甲 酯 及 生 物 材 料 , 稳定性 , 防止塌陷和椎体的进一步 畸 形 , 减轻 患者 腰 改善 椎 体 功 能 的 一 种 脊 柱 微 创 技 术 。 广 背的疼痛 , 泛应用于临床 治 疗 良 恶 性 椎 体 肿 瘤 , 骨质疏松性椎 体骨折以及骨折危险程度较高的椎 体 进 行 预防 性 治
1 9 9 4年, H e l l i n e r开始将激光技术应用 于颈 椎 g
·3 7 2·
医学临床研究 2 , 0 1 2年2月 第2 9 卷 第 2 期 JC l i nR e s F e b. 2 0 1 2,V o l 2 9,№2
7] 病的治疗 [ 。 随后 K n i h t和 S i e b e r t也报道 了 此 类 g
[ ] 1 0 抬举重物 。L 椎间盘热疗对脊柱运 e e 研 究 发 现,
治疗 3 8 例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 后 发现 , 6 3% 患 者 症状 完 全 缓 解 , 3 2% 部 分 缓 解 , 5% 症 状 无 改 善 。 一种可膨胀性气囊 ( 获得美国 F 1 9 9 8年, I B T) D A的 在 X 线透视下 经 椎 弓 根 放 置 气 囊 于 被 压 缩 的 批准 , 椎体前 1 / 通过气囊 充 气 来 撑 起 被 压 缩 的 椎 体 , 使 3, 骨折复位和 ( 或) 在 骨 松 质 内 造 成 空 腔, 然后撤出气 囊, 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固椎 体 , 这 种应 用于 在 P V P基础上辅以气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 骨折的方法称 为 经 皮 椎 体 后 凸 成 形 术 ( , 又叫 P K P) 气球椎体成 形 术 。 弥 补 了 P V P 恢复椎体高度的作 用不明显 , 也不能矫正脊椎后凸畸 形 的缺 陷 。《 柳叶 刀》 2 0 0 9 年3 月就发表了一项球囊扩张 P K P 治疗椎 体骨折的 随 机 对 照 研 究 ( 名为“ ” , 即 F R E E f r a c t u r e ) , 结论与以往文献相似 : 与保守 r e d u c t i o ne v a l u a t i o n 治疗相比 , 显著提高患者 P K P 可 以 迅 速 缓 解 疼 痛, 生活质量 。 然而 , 新英格兰医学 2 0 0 9年 8 月 6 日 出 版 的 《 发表了两项关于 P 杂志 》 V P 治疗骨 质 疏 松 性椎 体 压 缩骨折的 多 中 心 、 随 机 双 盲、 安慰剂对照研究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