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外科学教学课件:脊柱外科的现状与进展

外科学教学课件:脊柱外科的现状与进展
versus
Robert Robinson 1914-1990
Orthopaedic Su1r9g5e5on
Robinson and Smith Bulletin Johns Hopkins 1st ACDF
Ralph B. Cloward 1908-2000
Neurosurgeon
1958 Cloward J Neurosurg Cylindrical bone bowel
脊柱外科的现状与进展
骨科学发展历史
● 骨科学(矫形外科学)
Orthopaedics
希腊字 Orthos + Paidios
“矫正”“矫直”
儿童
(法国巴黎大学教授 Nicola Andry 1971年命名)
古老的骨科手术器械
古老的骨科治疗方式
骨科学发展历史
● 西医现代骨科学:270年历史
(西医古代骨科学:公元前2830年)
近年来脊柱外科的主要进展
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应用 使脊柱外科面目焕然一新
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
上世纪30年代之前
●“Operation being obviously out of the
question”
手术治疗:纯属“谈不上”的话题
.
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 上世纪40-60年代:前路手术技术的开展
直立:
■ 人类的重要特征 ■ 人类文明的开始
人类脊柱 基础研究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愈益重要的 理论依据
● 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愈来愈多疑难重症 获得治疗机会
● 治疗方式以及内容的改变给相关护理及康 复工作带来新的理念和挑战
现代脊柱外科手术的特点
● 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手术增多 ● 手术兼有微创化和超大型化趋势 ● 高龄或幼龄手术患者增多 ● 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的理念与内容更新 ● 手术器械与设备的数量、种类显著增加 ● 手术病人的施术体位多样化、个性化 ● 手术节奏明显加快,效率明显提高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脊柱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微创技术在患者脊柱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脊柱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脊柱外科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

本文将对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首先,脊柱微创手术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脊柱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脊柱微创手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具有减少患者创伤、缩短康复时间的优势。

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脊柱微创手术来解决脊柱疾病问题。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有望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其次,脊柱微创手术行业竞争激烈。

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吸引了众多医疗器械制造商和医疗机构进入市场。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脊柱微创手术相关产品,包括微创手术器械、立体导航系统、影像设备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性能,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进行竞争。

再次,脊柱微创手术行业面临挑战。

虽然脊柱微创手术在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技术复杂和高昂的设备投入,使得手术费用较高,导致一些患者不愿意选择脊柱微创手术。

此外,脊柱微创手术的推广和普及程度与医生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医生对脊柱微创手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最后,脊柱微创手术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脊柱微创手术的操作难度逐渐降低,手术风险减小,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满意度。

同时,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引入脊柱微创手术,培训医生进行技术学习和实践,提高这一领域的医疗水平。

可以预见,随着脊柱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市场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在近几年的发展趋势良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潜力。

然而,面对竞争激烈和挑战重重的局面,行业参与者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降低手术费用,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脊柱微创手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椎间孔镜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椎间孔镜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椎间孔镜市场发展现状摘要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urgery)是一种微创的脊柱外科手术技术,通过椎间孔进行手术操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

本文将分析椎间孔镜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1. 引言椎间孔镜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相比传统的开放性脊柱手术,椎间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因此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2. 市场规模椎间孔镜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椎间孔镜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

3. 竞争格局目前,椎间孔镜市场存在着一些主要的竞争厂商,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 等。

这些公司均具有丰富的椎间孔镜产品线和成熟的销售网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分布。

4. 应用领域椎间孔镜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领域: - 退行性脊柱疾病: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疾病可以通过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

- 脊柱创伤:对于某些轻微的脊柱创伤,椎间孔镜手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脊柱肿瘤:椎间孔镜手术对于一些脊柱肿瘤的切除具有独特的优势。

- 脊柱畸形:某些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脊柱骨折等可以通过椎间孔镜手术进行矫正。

5. 发展趋势椎间孔镜市场在未来将面临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椎间孔镜手术的设备和技术将不断更新和升级,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 产品创新: 厂商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加先进的椎间孔镜产品,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 市场扩大: 随着椎间孔镜手术的普及和市场认可度的提高,椎间孔镜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6. 结论椎间孔镜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的扩大,椎间孔镜手术将成为脊柱外科领域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脊柱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极小切口进入体内,利用微型内窥镜和特殊工具进行手术的技术,它的优点在于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率低等。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脊柱微创手术已经成为脊柱外科的一种主流技术。

一、脊柱微创手术市场概览1、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0亿美元。

而中国在全球脊柱微创手术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脊柱手术的数量达到了500万例以上,其中脊柱微创手术的比例逐年增加,预计到2023年我国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将超过40亿人民币。

2、市场增长趋势脊柱问题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随着高龄化的加剧和职业性疾病的增多,脊柱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同时,人们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倾向于选择脊柱微创手术。

因此,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长。

二、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现状分析1、市场主要参与者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国际医疗器械巨头和本土企业。

例如,美敦力、德国梅花生物医药、Medtronic等国际巨头公司都在大力发展脊柱微创手术产品,并且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同时,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也积极布局脊柱微创手术领域,例如华大基因、航天长峰、新大陆等公司都推出了相关产品。

2、市场存在的问题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受医保政策限制,一些高价的脊柱微创手术仍然难以为大众接受。

其次,由于脊柱微创手术需要高超的技术和专业的医生操作,医生的整体水平和技术水平不足也制约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一些患者还存在对于脊柱微创手术的了解程度不足,对于手术效果的期望不太现实等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三、未来市场趋势预测1、市场持续增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脊柱疾病的患病率将逐渐增加,这将推动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稳步增长。

第一季度脊柱外科总结

第一季度脊柱外科总结

第一季度脊柱外科总结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脊柱外科团队一直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让他们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在这个季度里,我们面临了各种挑战和机遇,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

在此,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季度的工作提出一些展望和建议。

一、临床工作总结在这个季度里,我们脊柱外科团队共收治了80例患者,其中包括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肿瘤、脊柱损伤等各类疾病。

我们通过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方法,成功地帮助了大部分患者缓解了疼痛,改善了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也注重术后的康复指导和跟踪随访工作,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在手术治疗方面,我们脊柱外科团队共完成了45台手术,其中包括脊柱融合术、椎板切除术、椎间盘置换术等多种类型的手术。

我们遵循国际标准,严格控制手术指征,术前术中术后全程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减少感染风险。

同时,我们也不断探索新的手术技术和方法,以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在介入治疗方面,我们采用射频消融、椎体成形术等先进技术,成功地治疗了20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我们将继续关注介入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不断提高我们的治疗水平。

二、学术研究总结在这个季度里,我们脊柱外科团队也积极参与了一些学术研究工作。

我们通过文献检索、临床实践、讨论交流等多种途径,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提高学术水平。

同时,我们也在国内外一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上做了一些学术交流和分享,获得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下一季度,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关注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为脊柱外科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三、队伍建设总结在这个季度里,我们脊柱外科团队也加强了队伍建设工作。

我们组织了多次内部学术交流会,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了整个团队的综合素质。

在下一季度,我们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工作,注重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提高整个团队的专业水平。

脊柱外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脊柱外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脊柱外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述评?脊柱外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贾连顺目前,我国脊柱外科发展迅速.随着基础研究不断深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以及相关手术设备,器械的开展,应用,我国脊柱外科得不断发展,部分成果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期共收到19篇文章,从多方面阐述了当前脊柱外科的发展现状,其中选取16篇总体质量较好的文章予以刊出.下面主要从基础研究,脊髓型颈椎病,腰椎疾患等方面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作一阐述1基础研究方面随着脊柱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研究的深人,目前已经知道有多种因子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伤过程,如神经肽,兴奋性氨基酸,一氧化氮,磷脂水解产物,单胺等.随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现象及损伤后轴突功能情况的进一步研究.目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不能再生及得到功能恢复的观点有了改变和新的认识.各种减轻或阻止继发损伤的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在保留和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方面得到肯定,如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疗效较为肯定.但同时必须注意到消化系统的并发症.脊髓移植的基础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如对胚胎细胞移植,雪旺细胞移植,少突胶质细胞移植,多功能干细胞移植,嗅神经鞘细胞(U)EGs)移植等促进损伤脊髓再生的物质的椿人研究为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开辟了美好前景.脊柱脊髓疾病的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也得到进一步深人,主要在脊髓损伤,椎间盘退变和再生,脊柱融合,关节突关节疾患等方面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伦理学问题,安全性,免疫排斥问题,神经再生的调控以及一系列技术问题等.对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表明,颈椎间盘退变归根到底表现在生物力学功能上的改变.研究表明.退变椎间盘中炎性介质具有明显相关性;退变椎体周边关节软骨中AKP活性,从生化角度表明这些部位具有形成骨赘能力.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CSM发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脊髓及脊髓前方支配血管如何在这一缓慢的颈椎退变过程中得到代偿.以及代偿*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200003)65极限和失代偿状态,即脊髓损害,仍需进一步研究.对腰椎间盘退变的研究.目前认为除解剖和生物力学因素外,生物化学机制起着重要作用.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降解椎问盘的蛋白多糖聚合体及椎问盘内多种基质成分,减少髓桉的亲水作用,从而导致椎甸盘遏变.另外,还包括其他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研究.目前椎间盘研究已深人到基因水平,椎间盘的移植,人工椎间盘的研究也在进一步开展2脊髓型颈椎病CSM的诊断标准和诊断程序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通过大量临床病例的连续观察,我们对CSM的早期诊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症状和体征方面,CSM的早期表现可有颈痛,上肢无力或麻木,手部精细运动功能减弱, 下肢快速步态困难,Hoffmann征阳性或动态Hoffmann征阳性,有的表现为Ihermitte征阳性,MRI是用来评估软组织结构和脊髓受压状况最佳的影像学手段,而动态性MRl可显示颈椎在不同的运动姿势下脊髓的形态和受压情况变化,对早期发现CSM有重要意义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对CSM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另外,在临床上常有这种现象:即影像表现严重致压物,手术切除后却不见症状和体征改善,这迫使人们去考虑除了致压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存在.对CSM自然史的研究表明,CS/vI一旦明确诊断,应早期外科干预.如选择非手术治疗,时间不宜过长,应以3~6个月为限,对无效或继续恶化者应及时手术对多节段的颈椎病患者,如何选择手术方案一直为众多学者所关注.虽然一些学者主张3个节段以上患者用后路减压手术,但后路手术多属于间接减压,不能解决相应节段因椎问盘退变造成的压迫和节段性不稳定.在此类患者中,前路手术的节段选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外科治疗方法和技术虽然获得了重大进展,但手术减压的彻底性仍然是影响外科治疗效果的最重要因素.直接切除致压物是清除脊髓压迫的根本途径,任何残存骨或纤维性致压物均会使疗效大打折扣.因此,前路手术碱压必须包括病变椎节后缘全部骨赘,变性和突出的致压物.除此之外.就一个节段来说,横向减压应在两侧抵达椎弓根,66?这是扩大减压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压彻底的标志.鉴于颈椎前柱高度维系正常生理条件下颈椎的生物力学主要功能,植入骨块应保持三面有骨皮质,以便植人后具有坚强支撑作用.近年来,研究已证明颈椎前柱,包括椎体,椎间盘的高度是维持与保证颈椎正常力学功能的重要结构. 目前,包括我院在内的一些单位主张有选择地采用钛质钢板及TFC和BAK等内植物,以达到此目的,但这与直接植骨比较各有优缺点,其在维持颈椎前柱高度方面是否有独特优点,有待进一步实践观察.内植物应用术后长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重视.3腰椎疾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峡部裂等仍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下腰痛的疾患.对腰椎间盘源性疾病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椎问盘内紊乱症引起下腰痛须与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变性导致的下腰痛相鉴别.腰椎间盘内紊乱症病理变化包括椎问盘纤维环的破裂,原发性或继发性的生物化学炎症改变,而椎问盘的外形无或仅有极小的改变,无终板硬化及骨刺,小关节的软骨面保持良好,彀有骨刺形成.患者的放射学表现正常.传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包括开窗式,半椎板式和全椎板式髓核摘除术.目前椎间盘镜的微创手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切口小,损伤组织范围小,出血少,康复快等优点.但其适应证较窄,对小关节增生明显,伴有多节段突出或广泛椎管狭窄,椎管内粘连,椎问盘严重钙他等患者不适用.临床选择患者时应注意掌握手术的指征.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现代概念是指腰脊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退行性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形态和容积异常,在单一平面或多平面的一处或多处管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及血管受压而出现临床症状.其中不包括单纯椎问盘突出及占位性病变,如感染,肿瘤.另注意需与血管源性跛行及台并糖尿病跛行进行鉴别.与传统概念相比较,现代概念强调以下三方面:①神经根管(包括侧隐窝)狭窄的概念.②构成椎管的软组织在病程变化中的作用和神经以外的因素(血管)的作用③由于退变因素导致椎管腔狭窄的同时可合并下腰椎稳定功能丧失.Hansraj等综合大宗样本作了认真分析,在2001年提出以临床为基础的新的分型方法,将腰椎管狭窄分为典型腰椎管狭窄(typicallumbarspinal2002年5月第23卷第2期stenos[s)及复杂腰椎管狭窄(complexlumbarspinalstenos[s),其意义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典型的腰椎管狭窄患者指:①既往无腰椎手术史:②无腰椎不稳影像学证据;③有退变性滑脱者滑脱≤I.;①有退变性侧弯者侧弯<20..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原则上应施行减压术复杂的腰椎管狭窄患者指:①有腰椎手术史;@有腰椎不稳,术后关节狭窄影像学证据;③有退变性滑脱者滑脱>I.,且有不稳;④有退变性侧弯者侧弯>20..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原则上应施行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新的分型特别强调了腰椎不稳与腰椎管狭窄的关系.腰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隙狭窄,关节突关节发生重叠,分离,半脱位,旋转,导致腰椎滑脱,侧弯.使腰椎丧失稳定功能,在已经狭窄的节段会出现动态性椎管狭窄而使病变复杂化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首先是非手术治疗.相当多患者经卧床休息,理疗和药物治疗,症状得以缓解.手术治疗原则强调有限他术式,不主张单一横式大范围减压的手术方法.各种手术方式系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及其病变特点所决定,手术减压是对致压物而言,广泛切除椎板和关节突关节已不足取,而必须的减压是必要的.植骨是治疗原有腰椎不稳和减压后可能出现的不稳的重要措施.电刺激疗法,低脉冲超声在改善植骨融合率方面获得一定肯定.植骨融合是否同时行内固定术,目前争议较多.以下情况时考虑行内固定术:①退变眭畸形者,稳定或纠正侧凸或后凸畸形}②复发性腰椎管狭窄且伴有医源?眭椎体滑脱;⑧2个或2个以上平面行较为广泛的椎板切除;④腰椎不稳,腰椎伸屈位x线片示椎体平移超过4mm,成角大于l0o时.内固定方法的选择以椎弓根短节段固定为宜,可提高融合率,避免太范围固定.4展望目前,对脊柱各种疾病的认识仍需进一步深人,随着各种先进诊断设备的应用,基础研究的深入,脊柱疾患的临床诊断水平会进一步提高.脊柱疾病的治疗已深人到了基因水平,但仍有一系列技术难题,伦理问题需要克服与解决.手术治疗方面广泛采用内植物,这就要求临床医师熟悉内植物固定原则,熟练操作技术.但内植物的长期疗效以及相关并发症应引起足够重视.脊柱外科微创化, 采用内窥镜治疗脊柱相关疾患是今后脊柱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对其疗效评价有待更长时间的观察.可以预见.在目前相关学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脊柱外科在今后一段时问内会取得更大的进步.f收稿200203—22)。

脊柱微创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脊柱微创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脊柱微创医疗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脊柱微创医疗是一种通过局部小切口或穴位进入脊柱,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对脊柱运动和稳定性进行矫正及治疗。

二、分类特点脊柱微创医疗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椎间融合系统、可调节椎间关节系统、肌肉电刺激疗法、神经刺激系统等。

脊柱微创医疗主要有以下特点: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少、恢复快、出院时间短、容易掌握等。

三、产业链脊柱微创医疗产业链主要包括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和医院配套设施等环节。

其中,产品研发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决定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优势。

四、发展历程脊柱微创医疗行业起步较早,国内外企业均已涉及。

国内企业主要是以“跟进式”发展,对国外品牌进行模仿和改良,以低价格来吸引客户。

随着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和产业的成熟,脊柱微创医疗行业的前景广阔。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医疗器械研发和应用,加强医疗器械配套服务和政策支持。

六、经济环境脊柱微创医疗行业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3700亿,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6000亿。

七、社会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医疗器械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脊柱微创医疗行业将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八、技术环境脊柱微创医疗行业的核心技术主要包含微创手术技术、椎间融合系统、可调节椎间关节系统、肌肉电刺激疗法、神经刺激系统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九、发展驱动因素脊柱微创医疗行业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因素:人口老龄化、肿瘤和疾病高发、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保险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旺盛等。

十、行业现状目前,国内脊柱微创医疗行业的各个环节均处于高速发展期。

市场上主要品牌有美敦力、迈瑞等,同时也有众多中小型医疗设备供应商参与。

脊柱外科现状与展望

脊柱外科现状与展望

主任 , 医学会广东省科学会常委 、 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 中华 深圳l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伤残康复专业委 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手术学》 《 杂志副主编、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编委等职。从事骨科临床工作 3 余年, 0 对骨科
创伤 、 疾病的诊治有较 丰富的经验。17 ~1 2 99 9 年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历任住院医师 、 9 主治医师 、 讲
脊柱 外科 ( 口 a sre 是 近 2 si Iug ̄) n o年 内从 骨 科 学 中发展起 来 的新 的专业 学科 国内外许 多大 型 医院 . 地 区和城 市相 继 成立 了脊柱 外科 、 脊柱 外科 中心或脊
柱 外科 医院。18 9 5年 中华 骨 科 学会脊 柱 外科 学组 的
随着 人类基 因结 构及 其功能 研究 的深 入 , 因疗 基
法将 成为 2 世纪 脊 柱疾 病 的一个 重 要 手 段 。 目前 . l 已有 实验成 功地 将 基 因疗 法 用 于脊 柱 融 合。这 些 标 志 着在这 一领 域 的研究 已取得 快速进 展 , 计在 不久 预 的将来 , 用脊索 细 胞移植 及基 因方法来 诊 断处理 椎 间
小 及各种形 状 的人 工组织 或器 官 , 具有 广 阔的 临床前
景。
表 明, 培养纯 化 的雪 旺细胞 , 经 无论在 体外 或体 内 . 都
具 有诱 导 、 养 及 促 进 轴 突 生 长 和 成 熟 的 作 用 。另 营 外, 有学 者在脊 髓损 伤 的 同时 注 入雪 旺 氏细 胞 , 现 发 该细胞存 活 良好 、 星形 胶 质 细 胞 减少 ; 当移植 注入 延 迟时, 星形 皎质 细胞 已广 泛 繁殖 , 动物 的功 能恢 复 不
盘疾病 将 成为可 能 。用异 体 椎 间 盘移 植 或 置人 人 工 椎 问盘 来重建脊 柱 局 部解 剖 结构 与 生理 功 能 是脊 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外科发展现状
我院脊柱外科(骨科三病区)自2011年6月成立以来,坚持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派出去、请进来及自身不断刻苦学习研究,近年来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多项居省内先进水平,极个别项目在国内属高风险、高难度手术。

现将我院脊柱外科目前开展的情况介绍如下:
(1)脊柱创伤:根据骨折特点采用开放、微创或经皮切口,前方、后方、侧前方或前后联合扩大椎管、减压脊髓或硬膜,挽救神经功能,让患者得到最大限度恢复。

其中开展的枢椎齿状突骨折经前路复位固定术,寰枢椎骨折经后路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术、颈椎骨折脱位单纯前路复位固定术、高位胸椎后壁切除减压固定术、高位胸椎骨折脱位复位减压固定术、腰椎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固定融合术在省内仅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特别是寰枢颈椎骨折脱位经后路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术及腰椎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固定融合术在国内能开展的医院也为数不多。

腰2骨折(A3型)经皮伤椎置钉骨折撑开复位内固定
腰3骨折(C1型)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网支撑钉棒内固定术颈6-7椎体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内固定术
齿状突骨折前路复位内固定术
复位前复位后齿状突陈旧骨折后路复位内固定术
胸6、7骨折(C3型)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椎管扩大减压术
(2)颈椎病:更新对颈椎病诊治的理念,对其诊断、治疗(特别是手术)及康复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颈椎前路椎间减压固定融合,颈椎前路一个或多个椎体次全减压固定融合术,后路单开门、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属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目前已常规开展。

脊髓型颈椎病:发育性椎管狭窄后路单开门颈3-7椎管扩大成形术
(3)腰椎:腰椎侧突矫形手术、长节段减压固定融合
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开展的小切口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峡部不连经后路椎间融合短节段固定等手术已广泛开展。

(4)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开展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增强椎体强度、稳定脊柱、缓解疼痛,微创、起效快、效果好。

该术式还可应用于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

(5)骨盆骨折:骨盆骨折一直以来是创伤骨科的难点,目前开展的经髂腹股沟前后联合内固定属早期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最高难度手术。

骨盆骨折经髂腹股沟前后联合内固定
(6)创伤骨科:采用具有特色的微创固定系统(LISS)及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等微创技术治疗四肢及近关节骨折。

股骨远端粉碎骨折MIPO入路骨折复位内固定
(7)2015年即将开展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
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及脊柱侧弯矫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