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量子点综述

碳量子点综述
碳量子点综述

碳量子点综述

胡东旭 2014级环境工程卓越班 201475050112

摘要:碳量子点(CQDs, C-dots or CDs)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尺寸在10 nm以下,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化学惰性、低毒性、易于功能化和抗光漂白性、光稳定性等优异性能,是碳纳米家族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最近几年的研究报道了各种方法制备的CQDs在生物医学、光催化、光电子、传感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篇综述主要总结了关于CQDs的最近的发展,介绍了CQDs的合成方法、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生物医学、光催化、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应用。

1 引言

在过去的20年间,鉴于量子点特殊的性质,尤其是量子点相对于有机染料而言,容易调节的光学性质和抗光降解性质,使量子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果量子点可以克服造价昂贵、合成条件严格和众所周知的高毒性等缺点,则有望广泛地应用于生物传感和上物成像领域。最近几年,量子点的研究非常活跃,尤其是关于它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量子点一般是从铅、镉和硅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但是这些材料一般有毒,对环境也有危害。所以科学家们开始在一些良性化合物中提取量子点。因此,很多的研究均围绕着合成毒性更低的其它材料量子点来进行,这些替代材料的碳量子点,如硅纳米粒子、碳量子点均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相对金属量子点而言,碳量子点无毒害作用,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制备成本低廉。它的研究代表了发光纳米粒子研

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碳量子点的合成

大多数的碳量子点主要是由无定形的碳到晶化的碳核组成的以sp2

杂化为主的碳,碳量子点的晶格间距和石墨碳或者无定形层状碳的结构一致。如果没有其他修饰试剂的修饰碳量子点表面会含有一些含氧基团,而含氧基团的多少和种类与实验条件相关。发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图一),化学法和物理法。

图一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2.1化学法

2.1.1电化学法

Zhou利用离子液体辅助电解高纯石墨棒和高温热解纯定向石墨(HOPG)于离子液体和水溶液中,通过控制离子了液体中水的含量得到不同荧光性质的荧光纳米粒子、纳米带、石墨等产物。 Kang等以石墨棒为

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以乙醇/水溶液(V水:V乙醇=0.5:99.5 )为电解液,加入氢氧化钠,电流密度设定在10-200 mA/cm 2,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径,激发波长依赖的并且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质的荧光碳纳米点。但是,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点的量要大于石墨棒损失的量,该小组分析认为一部分碳纳米点来自于乙醇。进而,该小组创建了一种新的并且绿色有好的制备荧光碳纳米点的方法:碱辅助电解乙醇法。将200m1乙醇和 10ml超纯水中加入8g氢氧化钠,以铂电极为阳极和阴极电解4h 得到了水溶性好的、可见光激发的、上转换荧光性质的荧光纳米碳点。最近,1i等报道了制备高纯荧光碳点的方法,该法电解液仅仅是超纯水。该法得到的碳点结晶程度高,他们进一步将其应用到可见光光催化反应,该实验反映了引入碳量子点后,可见光催化下光催化活性非常高,可以应用在复杂的催化剂体系中。但是该法需要的时间很长,一般为720h。

2.2.2热回流法

Mao等以蜡烛灰为原料回流法制备了发射蓝光的碳量子点。将蜡烛灰于硝酸中回流12小时。冷却到室温离心,经碳酸钠中和,然后用超纯水透析。一系列发射峰位置不同的荧光碳点经过变性凝胶电泳进行纯化处理得到。王等以不同原料的活性炭为碳源,在硝酸中氧化,再经弱碱中和,最后表面经TTDDA或者PEG 15OON钝化得到了三种不同粒径的无定形的荧光碳纳米粒子。

2.2.3场辅助法

微波反应经济、快速、简单,能够迅速达到反应所需的能量和温度,

受到相当一部分研究者的青睐。不少研究小组以不同的原料,例如氧化石墨烯、面粉、蔗糖、抗坏血酸、聚乙二醇-200、甘油等制备了不同粒径、不同荧光性能、不同应用的碳量子点。Qin等将面粉在微波反应器中密闭和加热处理,180 0C下反应20min,经高速离心和真空干燥得到荧光碳量子点。超声反应过程中能够产生交替的高压和低压波,超声反应的这种空化作用所产生的瞬间内爆有强烈的振动波,产生短暂的高能环境,促使反应物质发生分子级别的相互渗透,化学键重新打开,闭合或者从大颗粒物质中剥离小颗粒物质。近年来,有研究者将超声反应的优势应用于碳量子点的制备过程中。Kang等将葡萄糖分散于超纯水中得到50ml l mol/L的溶液,将1 mol/L的氢氧化钠50mI或者36-38wt%的盐酸50ml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4h得到碳量子点的溶液。然后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得到纯净的碳量子点。Lee等以活性炭为原料,加入过氧化氢作为辅助试剂,于300W超声仪中进行反应2小时,经过过滤,除杂等步骤得到了5-10nm的碳量子点。近年来,还有研究者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的碳量子点。Li等将动物明胶取0.2g分散在40m1超纯水中,均匀混合后,于50mI聚四氟乙烯内衬水热反应釜中在200 0C下反应3h,将得到的黄色溶液高速离心,去除大颗粒物质和团聚的粒子,最终得到棕色的荧光碳量子点。后来Wu等以抗坏血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醋酸钠,经过恒温160 0C水热反应制备得到了绿色荧光的碳量子点溶液,并且所得碳量子点不需要用有机试剂进一步的提纯和分离。刘立芹以蜡烛灰为原料,氢氧化钠作为溶剂,利用水热反应一步制备了表面富含轻基的碳量子点,

所得碳量子点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水溶性、光稳定性以及低的细胞毒性。

2.2物理法

2.2.1弧光放电

Scrivens等在弧光放电法纯化单臂碳纳米管的过程中分离出了一种未知的荧光碳纳米材料,为了改进该材料的亲水性,他们将由此得到的荧光物质在3.3mo1/L的硝酸中氧化以引入拨基等基团,以改进该物质的亲水性,用pH=8.4的NaOH溶液萃取经硝酸氧化后的物质,用凝胶电泳色谱进行分离稳定后的黑色悬浮物得到三条电泳条带:氧化的短臂碳纳米管、氧化的单臂碳纳米管和具有强烈荧光材料的物质(即碳量子点)。该法制备的荧光碳点产率较低,纯化过程繁琐,产物收集比较困难。

2.2.2激光消蚀/钝化

Sunk等通过激光消蚀石墨靶在水蒸气氛围中,氢气作为载气温度为900 0C,压力为75KPa,之后在硝酸中回流12h并通过有机物质(PEG 1500n或者PPEI-EI)进行表面钝化,经过酸处理后,碳量子点发出明亮的荧光。Du等在有机溶剂中激光辐射碳材料得到了荧光碳量子点。通过选择不同的有机试剂,碳量子点表面态可以通过有机试剂的修饰成为可协调的荧光激发。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荧光性质的起源可能是由于碳点表面态和相关修饰试剂进行配位从而发出荧光。L.等报道了以纳米碳材料为起始原料,简单溶剂作为液态介质,制备碳量子点的方法。在该过程中,0.02g纳米碳材料分散在50mI溶剂(例如乙醇,

丙酮,或者水)中,超声处理后,4m1悬浮液于玻璃电池中进行激光消蚀(Nd:YAG脉冲激光器,激光辐射二次谐波波长为532nm。通过激光消蚀后,悬浮液进行离心就能得到荧光碳量子点。

3 碳量子点的物理化学性能

3.1荧光性能

碳量子点在紫外光区域显示出明显的光学吸收,并且延伸到可见光区大多数碳量子点,例如由激光一钝化处理、电化学氧化、微波/超声、支持的方法等制备的碳量子点在260-320nm的范围内有一个宽的吸收(图二)。

图二石墨化的碳量子点w的值为40时的吸收和发光光谱

传统的量子点荧光特征是尺寸依赖光学吸收和荧光发射。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中的荧光机理部分是存在争议的。荧光机理目前并没有确定性的描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前的荧光性质的机理有量子限域效应、发射陷阱机理、激子发光、芳香祸合结构、

自由的锯齿形的位点等,荧光碳量子点荧光性质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尺寸。表面缺陷,激发波长、温度、pH等。Sun等制备的PEG_1500N钝化的碳量子点的荧光现象可能是由于钝化的碳量子点表面的钝化缺陷作为激发能垒阱,作者认为其机理可能是粒子表面发射能垒缺陷的量子限域效应使得该碳量子点具有强烈的荧光性能。在碳量子点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能量吸收能级,所以表面确缺陷态就在基态中,表面缺陷会捕获激发态的能量。碳量子点的发射可能是由于表面捕获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发射出的荧光,发射位点随着激发位点的不同而不同。后来sun等研究发现碳量子点的核非常小,产生了不均一的表面位点,通过在表面进行钝化有机或者聚合物的官能团,这些钝化表面可以促进光诱导电子和空穴的捕获。

无论是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尺寸相关的光发光性质均是碳量子点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目前,关于碳量子点的发光机理并没有被彻底地研究清楚,辐射的激子重组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机理。 Peng等认为,碳量子点在钝化之后发光强度增强,是因为钝化稳定了碳量子点表面的能量带隙,使它们可以被激发。不同的碳源和硝酸处理会得到不同尺寸和不同表面能量带隙的碳量子点,这不仅可以解释碳量子点的多色光致发光,还可以解释碳量子点在不同波长的激发下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除了辐射的激子重组机理之外,从碳纳米管中发现的从N到

C的电荷转移机理也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机理Czal。Liu等报道了一种使用表面活性剂修饰的硅球作为载体的水溶液线路来合成多色光致发光的碳量子点,合成的碳量子点为无定形结构、大小在1.5 -2.5 nm的球形粒子,并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宽的pH值范围内(pH值5 -9均具有高发光效率。PEG1500N作为钝化试剂来钝化合成的碳量子点,在365 nm光的激发下,碳量子点溶液发出强的蓝色荧光,发射光谱较宽,并且与激发波长相关,从430 nm紫色)到580 nm(黄色)。由于氧化的碳量子点和PEG1500N 在UV /Vis范围内均不发光,因此碳量子点的多色发光可能是由于碳量子点表面的能量带隙在表面钝化之后变得稳定。

Krysmann等通过在不同温度下热解柠檬酸色二胺(CA毛A)前体,系统地研究了碳量子点的形成机理。在180℃下热解,通过CA毛A脱水得到强发光和高量子产率的碳纳米粒子,发光主要是源于有机官能团;在230℃下热解,逐渐形成碳核,光致发光来源于含酞胺基的分子荧光团和碳核;在更高的温度300和400℃下热解,荧光强度随着碳核的形成而增强。简而言之,在低的热解温度下,分子荧光团是主要的发光源,而在更高的热解温度下形成碳核,碳量子点的光致发光行为主要取决于碳量子点的合成条件。

Zhang等报道了一种一步水热法合成含N的碳量子点,该碳量子点随着含N量的不同表现出可调变的上转换光发光性质,从蓝色、蓝绿色、黄绿色到黄色。从元素分析和光电子能谱来看,

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N的掺杂量是增加的,在相同的激发波长下,同样的样品随着N掺杂量的增加,发射峰移向更高的波长。3.2生物相容性及低毒性

许多研究小组已经证明了CQDs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Peng

等从沥青基碳纤维中提取了蓝色和绿色荧光的CQDs,将其与人体胸腺癌细胞系T47D和MDA -MB-231共同培育,结果证明当CQDs浓度达到50μg/mL时,细胞仍然保持很高的存活率,并且可以在细胞质中成像。Yang等对有机分子PEG修饰的CQDs进行了细胞毒性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单独的PEG还是PEG修饰的CQD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都表现出低毒性。当浓度达到0.1mg/mL时,细胞的死亡率有所上升,但是实际应用中的浓度都只是实验浓度的百分之一以下,因此CQDs

也可被认为不会对组织或生物体有负面影响。从CQDs的制备途径上分析,碳源本身并无毒性,更有一些报道是直接从碳水化合物或食物中提取制备量子点,因此与传统的重金属量子点相比,CQDs在生物领域有更长远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3.3上转换荧光性质

上转换发光是指在长波长激发光的激发下体系发出短波长光子的现象,即辐射光子能量大于所吸收的光子能量,这属于反Stokes现象。下转换发光或Stokes现象,是指传统的光致发光现象,在短波长激

发源的激发下,体系发射出较长波长光子的现象,所有的发光材料均遵从Stokes定律。Jin等通过一步法合成了具有上转换荧光性质的

碳量子点,并解释碳量子点的上转换荧光性质可能是由于多光子过程,

即同时吸收2个或多个光子,使得在较激发波长更短的波长处吸收光。实验结果显示,碳量子点在近红外区激发,荧光发射光谱的峰固定在540 nm处,几乎不随激发波长的变化而移动。因此,碳量子点有望

用于双光子荧光显微镜进行细胞成像研究。wang等报道了一种通过

三聚氰胺和丙三醇一步反应得到富含N元素碳量子点的方法,该法合成的N原子掺杂的碳量子点表现出多光子上转换荧光性质。由于N原子掺杂在碳环结构中,加快了分子内的电子转移速率,所以,与没有掺杂的碳量子点相比较,N原子掺杂的碳量子点有更大的双光子剖面,可用于替代染料敏感太阳能电池中的有机染料,用于捕获近红外光能量。

4 碳量子点的应用

4.1光催化应用

纳米光催化剂是一项令人激动并且非常受人鼓舞的纳米科学和纳米

化学。其主要目标是设计具有强度大,可协调的化学活性,特异性和选择性的纳米催化剂。好的光催化剂可以利用可见光或者近红外光、具有光稳定性,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特别是在带系能量协调,表面修饰的设计,化学组成、组分的控制。通过这些方法大大鼓舞和促进了纳米科学的发展。碳量子点在近红外到蓝光波长范围内具有可协调的荧光光发射,从而使碳量子点成为光催化剂的潜在选择。CaO 等将制备的功能化的碳量子点与金或铂结合于溶液中后装于光学电

池中,然后充满CO2。在可见光(波长为425-720nm)下辐射5h。CO2

还原成甲酸。他们推测,表面钝化的小的碳量子点在光致激发条件下

产生电荷分离形成表面限域的电子和空穴。由于金或者铂涂层的存在,荧光强度下降,涂层可以吸收表面限域电子,从而破坏辐射复合。功能化的碳量子点可以吸收光子驱动光还原过程,同时粒子表面的缺陷通过捕获分离的电子和空穴促进了电荷的分离。基于碳量子点强烈的可见光吸收,以碳量子点为基的光催化剂包括他们良好的水溶性和光诱导电子电荷分离的限域效应,大大促进了金或者铂涂层的量子点对电子的吸收,从而有效的催化CO2。

Sun等以柳树皮为碳源通过水热方法制备了粒径为1-4nm的碳量子。在紫外光下将GO和HAuC14的溶液于碳量子点溶液中,进行光催化反应制备了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石墨烯化合物(AuNPs-rG0 ),该反

应过程中金的还原和氧化石墨烯的还原是同时进行的,该作者认为氧化石墨烯和碳量子点都是兀键丰富的物质,当同时存在两者时,两者通过兀键祸合相互作用,碳量子点可以吸附到氧化石墨烯表面,当有光照射时,碳量子点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光生电子沿着兀传递到氧化石墨烯上,存储在氧化石墨烯的电子可以还原HAuC14,氧化石墨烯还原生成AuNPs-rG0。

4.2光电应用

Mirtchev等制备了碳量子点敏化的二氧化钦太阳能电池。众所周知,Ru基的敏化剂表面有大量梭基配体从而协调了染料在二氧化钦中的

状态,敏化剂锚定在二氧化钦中的模式和碳量子点与Ti02结合的原

理很类似。Kang等将电化学氧化石墨制备的碳量子点与二氧化钦阵列结合用于可见光下光电产氢的催化剂。氢气的产出率是14.lumolh-1,

其感应电流效率是100%。作者认为碳量子点中最高占据轨道中的电

子受到光子的激发,跃迁到碳量子点的最低未占据轨道,受激发的电子又很快转移到了Ti02阵列中的能级:导带,沿着Ti02阵列的微观结构轴向传输到对电极析出氢气,同时,碳量子点中最高占据轨道中产生的空穴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将溶液中的牺牲剂氧化,从而完成整个光电催化反应。

4.3细胞标记和生物成像

传统的量子点,例如CdTe和相应的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己经应用

在了细胞和活体光学成像实验中。量子点包含很多有毒的重金属,由于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受到了关注,以期新的量子点的开发和应用。碳量子点具有和传统量子点类似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并且碳量子点无光闪烁的荧光发射、水溶性良好的特性,组成为非毒元素,因此一部分研究小组将其用于细胞标记和活体成像中。Chattopadhyay小

组将微波制备的钝化的碳量子点应用于结肠癌HT29细胞的标记中,24h孵化结果显示,当碳量子点的量小于或者为51 mL时。90%的细

胞仍是活的。碳量子点的量为85mL时,细胞的成活率为80%。该结果说明了碳量子点的低毒性,并且经PEG钝化的碳量子点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紫外光激发下,荧光显微镜下HT29细胞呈现出明亮的蓝色荧光。(图三)

图三荧光标记HT 29细胞系(a}对比相(b}用碳点处理过的HT 29细胞系的荧光显微镜图像(在紫外灯下激发)

Goh等将热解柠檬酸制备的PEG钝化的碳量子点,并结合玻璃尿酸(HA)形成HA-Cdot进行活体生物成像(图四),通过外皮我们可以观察到碳量子点良好的荧光性能。

图四(a)和(b)分别为碳点和HA-碳点藕合的小鼠皮下注射后的荧光图像4.4环境检测

环境污染控制及治理问题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尤其是近年来全球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各种灾难性恶果频发,环境污染控制及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引起了各国学者及政府的高度关注。CQDs因其独特

的荧光性能,可作为高效的荧光探针,快速、准确检测环境中的金属离子。除此之外,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方面同样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

环境中的Hg2+, Fe3+及Cu2+'等重金属离子对人体健康危害性极大,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害。因此,快速、准确检测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CQDs可作为荧光探针

用于环境中金属离子快速检测,其基本原理为待检测金属离与CQDs

表面基团结合,通过改变其电子传递途径,使其原有的荧光强度大幅衰减或碎灭。当加入相应试剂除去CQDs表面的金属离子后,其荧光强度可迅速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因此,可通过CQD、荧光强度的变化检测环境中待测金属离子是否存在。CQDs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具有时

间短、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等优点。

Hg2+荧光探针:Hg2+是一种毒性超强的持久性污染物,极大地威

胁着动植物乃至人类的安全,是环境治理所必须重点考虑的关键因素。因此,快速、准确检测Hgzg+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目前其检测方法包括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及电化学法等。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但普遍存在检测成本高、样品预处理繁琐等不足。CQDs荧光探针技术因其快速、灵敏、准确

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环境中Hg2+检测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2011年,Zhou等将EDTA-2Na高温热解制得水溶性荧光CQDs,并发现该CQDs对Hg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半胱氨酸可解除Hg2+

对该CQDs荧光强度的影响。图五为Hg2+及半胱氨酸对该CQDs荧光

性能影响示意图,图六为三者荧光强度变化对照曲线。空白CQDs水溶液在410 nm附近具有较强的发射峰,其QY为11%。加入一定浓度的Hg2+之后,CQDs大小无明显变化,但有显著的荧光碎灭,其QY降至8. 9%。迅速在其中加入半胱氨酸后,由于Hg2+—S键的形成,可将Hg2+从CQDs表面移除,使CQDs荧光强度恢复。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该课题组首次提出利用CQDs作荧光探针检测Hg2+的方法,检测Hg2+的最低检测限量可达4. 2 nmol/L。

图五碳量子点对Hg2+及半胱氨酸检测机理示意图

图六 10 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pH=8.5)中

碳量子点荧光发射光谱

5 结语

本综述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简单的从合成、性质及应用方面介绍了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碳量子点因其良好的化学惰性、

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在生物成像、光电器件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都逐渐成为热点。本文着重概括碳量子点的合成及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包括荧光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上转换性能,以及其在光催化作用、光电应用,生物成像、环境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碳量子点的优异性能正在探索之中,因此,对碳量子点研究的深入也拓展了碳量子点的应用范围,通过电化学阻抗实验表征,发现Cu2—C-dot具有最低的电化学阻抗值,暗示了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电子转移能力同时,该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氧还原率,良好的抗甲醇毒性。田磊研究了碳量子点祸合的铂纳米粒子在碱性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并且研究了碱性燃料电池中氧还原反应,对以后碳量子点在燃料电池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未来,我们可以预想,一旦研究人员对碳量子点的发光机理有了更深的理解,碳量子点将会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有机光电二极管、分离膜、显示器、药物传输和疾病治疗等。

参考文献:

}l } Bruc;hez M } Moronne M } Gin P } et al.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as Fluorescent Biological Labels }T} . Scievce } 1998 } 281

(5385) :20132016

}2} Peng H } Zhang L} Kjallman T H M. DNA Hybridization Detection with Blue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and Dye},abeled

Single Stranded DNA [J] . J Am Chem Soc } 2007 } 129(11) :3048 3049 }3} Mic;halet X} Pinaud F F} Bentolila L A}et al. Quantum Dots for Live Cells iv Vivo Imaging and Diagnostic、}T} . Scieaace

2005,307(5709):538 544

}4} Warner J H } Hoshino A } Yamamoto K } et al. Water Soluble Photoluminesc;ent Silicon Quantum Dots }T} . Avgew Chem hat

Ed,2005,44 (29) :455554

[5] Baker S N} Baker(;A. Luminescent Carbon Nanodots:Emergent Nanolights [J} . Angew Chem Int Ed } 2010 } 49 ( 38 ):

6726 X744

}6} Xu X} Ray R} Gu Y} et al. Elec;trophoretic; Analysis and Purification of Fluorescent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

Fragments [J] . J Am Chem Soc } 2004 } 126 (40):12736注2737

}7} Tao H} Yang K} Ma Z} et al. Iv Vivo NIR Fluoresc;enc;e Imaging Biodistribution} and Toxicology of Photoluminesc;ent

Carbon Dots Produced from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ite }J} . SmaLL}2012}8 (2) :281 290

}8} Wang X} Can L} Lu F} et al.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s with Carbon Dots }J} . Chem Commuv} 2009,(25):3774-

3776

}9} Li Y} Hu Y} Zhao Y} et al. An Elec;troc;hemic;al Avenue to Green},uminesc;ent Graphene Quantum Dots as Potential

Electron Ac;c;eptors for Photovoltaic、[J] . Adv Mater}2011 }23 (6) :776 780 10} Zhou L} Lin Y } Huang Z } et al. Carbon Nanodots as Fluoresc;enc;e Probes for Rapid Sensitive and LabelAree Detection of

Hg-‘and Biothiols in Complex Matri ces }T} . Chem Commuv}2012}48 (8):1147 } 149 11} Zhou J} Booker C} Li R} et al. An Elec;troc;hemic;al Avenue to Blue Luminescent Nanoc;rystals from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J] . JAm Chem Soc}2007}129 (4) :744 745

12} Liu H}Ye T} Mao C. Fluorescent Carbon Nanopartic;les Derived from Candle Soot }J} . Avgew Chem Ivt Ed}2007}46 (34):

6473 X475

13} Bourlinos A B } Stassinopoulos A } Anglos D } et al. Surface Func;tionalized Carbogenic; Quantum Dots }J} . Small } 2008,

4 (4) :4558

14} Wang X } Qu K } Xu B } et al. Microwave Assisted One}tep Green Synthesis of Cell-permeable Multicolor Photoluminesc;ent

Carbon Dots without Surface Passivation Reagents }J} . J Mater Chem}2011 }21 (8) :24452450

Zong J}Zhu Y}Yang X. Synthesis of Photoluminesc;ent Carbogenic; Dots Using Mesoporous Silica Spheres as Nanoreac;tors

Chem Commun}2011 }47 (2) :764 766

16} Hu S L}Niu K Y}Sun J,et al. One}tep Synthesis of Fluorescent Carbon Nanopartic;les by Laser Irradiation }T} . J Mater

Chem } 2009,19 (4) :4888

17} Peng H } Travas Sejdic; J. Simple Aqueous Solution Route to Luminescent Carbogenic; Dots from Carbohydrates }T} . Chem

Mater } 2009 } 21( 23 ) : 5563 5565

18} Qiao Z A} Wang Y}Gao Y,et al. Commercially Activated Carbon as the Source for Producing Multicolor Photoluminesc;ent

Carbon Dots by Chemical Oxidation [J]. Chem Commun}2010}46(46) :8812一814 19} Wang F}Pang S P} Wang L,et al. One Step Synthesis of Highly Luminescent Carbon Dots in Nonc;oordinating Solvents }T}

Chem Mater } 2010 } 22(16) :4528530

20} Yokoi T}Karouji T}Ohta S,et al.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spheres Promoted by Basic; Amino Acids and Their

Catalytic; Application [J] . Chem Mater}2010}22(13 ) :3900 3908

21} Sun Y P} Zhou B} Lin Y} et al. Quantum Sized Carbon Dots for Bright and Colorful Photoluminesc;enc;e }T} . J Am Chem

Soc}2006}128(24):7756 7757

22} Li H} He X} Liu Y} et al. Synthesis of Fluorescent Carbon Nanopartic;les Directly from Active Carbon via a One}tep

Ultrasonic; Treatment]Mater Re.s Bull } 2011 } 46(1):147注51

23} Wang F } Xie Z } Zhang H } et al. Highly Luminescent Organosilane}'unc;tionalized Carbon Dots }J} . Adv Euvct Mater 2011,

21 (6):1027 } 031

24} Riggs J E } Guo Z } Carroll D L } et al. Strong Luminesc;enc;e of Solubilized Carbon Nanotubes . J Am Chem Soc } 2000 } 122

(24):5879一880

25} 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王珊珊2013

量子点发光材料综述

量子点发光材料综述 1.量子点简介 1.1量子点的概述 量子点(quantum dot, QD)是一种细化的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某一个维度上的尺寸小于100nm的材料,而量子点则是要求材料的尺寸在3个维度都要小于100nm[1]。更进一步的规定指出,量子点的半径必须要小于其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其尺寸通常在1-10nm左右[2]。由于量子点半径小于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量子点能表现出明显的量子点限域效应,此时载流子在三个向上的运动受势垒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是由静电势、材料界面、半导体表面的作用或是三者的综合作用造成的。量子点中的电子和空穴被限域,使得连续的能带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离能级结构[1]。这种分离结构使得量子点有了异于体材料的多种特性以及在多个领域里的特殊应用。 1.2量子点的特性 由于量子点中载流子运动受限,使得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变成了具有分子原子特性的分离能级结构,表现出与对应体材料完全不同的光电特性。 1.2.1 量子尺寸效应 纳米粒子中的载流子运动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能量发生量子化,连续能带变为分立的能级结构,带隙展宽,从而导致纳米颗粒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发生变化[3]。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表明,随着量子点尺寸的缩小,其荧光将会发生蓝移,且尺寸越小效果越显著[4]。 1.2.2 表面效应 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为,也就是说量子点比表面积随着颗粒半径的减小而增大。量子点尺寸很小,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其性质很大程度上由其表面原子决定。当其表面拥有很大悬挂键或缺陷时,会对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产生极大影响[5]。 1.2.3 量子隧道效应 量子隧道效应是基本的量子现象之一。简单来说,即当微观粒子(例如电子等)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该微观粒子仍然能越过势垒。当多个量子点形成有序

微波法制备碳量子点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摘要 传统的有机染料、半导体量子点等的制备方法复杂,设备和原料成本较高,合成环境 不友好,还容易发生光漂白,并且量子产率较低。作为碳纳米材料领域中的一名新成员,碳量子点(CDs)具有极好的荧光稳定性、水溶性、化学惰性、低毒性、抗漂白性以 及生物相容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可调控,无闪光现象等优点。另外,碳量子点还有 合成过程简单,仪器设备和原料成本低廉,制备过程可控等优点,使得它可以在生物标 记[1],生物成像和生物传感[2],分析检测[3,4]、光催化[5]和光电器件[6]等领域被 广泛的研宄与应用。 目前已经有很多方法成功合成了具有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然而很多合成方法因为制 备过程繁琐,原料相对昂贵,反应时间长,荧光量子产率低等缺点,对碳量子点的应 用前景造成阻碍。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寻找一种合成设备和仪器简单,原料成本低廉,并且能快速有效合成碳量子点,以实现荧光碳量子点的大批量合成。微波法制备 过程简单,反应条件能够程序控制,反应速度快,一步完成合成与钝化,并且荧光量 子产率相对较高,因此能够广泛用于荧光碳量子点的合成。 本实验采用微波合成的方法,以柠檬酸为碳源,尿素为表面修饰剂一步合成具有荧光 的碳量子点。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时间,结果得到的碳量子点的碳化程度不一样。此外,对所制备的碳点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表征及光学性质的研究。该方法合成操作简单,加热和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能量高且均匀,所用原料价格低廉易得,绿色 环保,适用于碳点的大批量生产。 第一章绪论 纳米世界在原子和分子等微观世界和宏观物体世界交界过度区域,纳米的长度量级为 10-9 m。二十世纪后期新兴的纳米材料,其在光学、电学、热学、力学、磁学以及化 学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性,使其受到了人们广泛的研究。纳米材料即纳米量级结构材 料的简称。纳米材料狭义上是指用晶粒尺寸为纳米级的微小颗粒制成的各种材料,其 粒径为0.1-100nm。广义上所说的纳米材料包括二维纳米薄膜和纳米材料的超晶格等, 一维纳米线、纳米管、纳米棒等,以及零维的纳米粒子。现在,各种纳米材料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7]。 纳米效应是在纳米尺度下,物质的电子波性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会受到尺寸大小的影响,此时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完全不同,纳米材料的熔点,磁性,电学,光学,力学以

(完整word版)量子点LED

量子点LED专题报告 一、什么是量子点LED? 量子点LED是把有机材料或者LED芯片和高效发光无机纳米晶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具有新型结构的量子点有机发光器件。相对于传统的有机荧光粉,量子点具有发光波长可调(可覆盖可见和近红外波段)、荧光量子效率高(可大于90%)、颗粒尺寸小、色彩饱和度高、可 低价溶液加工、稳定性高等优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色纯度的发光使得其色域已经可以超过HDTV标准色三角。因此基于量子点的发 光二极管,有望应用于下一代平板显示和照明。

表征量子点的光电参数: 1、光致发光谱(PL谱):光致发光谱反映的是发射光波长与发光强度的关系。从PL谱上可以得到发光颜色的单色性、复合发光的机制、量子点的颗粒尺寸大小及分布均匀性、本征发射峰波长等基本光学信息。量子点光致发光谱的半高宽越窄,说明量子点的发光单色性越好,器件的缺陷和杂质复合发光越少。 2、紫外可见吸收谱:量子点的紫外可见吸收谱反映的是量子点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从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可计算出量子点的禁带宽度。量子点吸收谱的第一吸收峰与光致发光谱的发射峰的偏移是斯托

克斯位移,斯托克斯位移越大,量子点的自吸收越弱,量子点的荧光强度越高。 3、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量子点溶液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是通过与标准荧光物质(一般用罗丹明6G)的荧光强度对比而测出。量子点高的量子产率能有效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但纯核量子点沉积成薄膜后量子产率将比在溶液中的量子产率下降1到2个数量级。量子点也存在荧光自淬灭现象,这是由存在于不均匀尺寸分布的量子点中的激子通过福斯特能量转移到非发光点进行非辐射复合所引起。 二、量子点LED在照明显示中的应用方案 量子点的发射峰窄、发光波长可调、荧光效率高、色彩饱和度好,非常适合用于显示器件的发光材料。量子点LED在照明显示领域中的应用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基于量子点光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背光源技术(QD-BLU,即光致量子点白光LED);b、基于量子点电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技术(QLED)。

量子点发光材料综述

量子点 1.量子点简介 1.1量子点的概述 量子点(quantum dot, QD)是一种细化的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某一个维度上的尺寸小于100nm的材料,而量子点则是要求材料的尺寸在3个维度都要小于100nm[1]。更进一步的规定指出,量子点的半径必须要小于其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其尺寸通常在1-10nm左右[2]。由于量子点半径小于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量子点能表现出明显的量子点限域效应,此时载流子在三个方向上的运动受势垒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是由静电势、材料界面、半导体表面的作用或是三者的综合作用造成的。量子点中的电子和空穴被限域,使得连续的能带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离能级结构[1]。这种分离结构使得量子点有了异于体材料的多种特性以及在多个领域里的特殊应用。 1.2量子点的特性 由于量子点中载流子运动受限,使得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变成了具有分子原子特性的分离能级结构,表现出与对应体材料完全不同的光电特性。 1.2.1 量子尺寸效应 纳米粒子中的载流子运动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能量发生量子化,连续能带变为分立的能级结构,带隙展宽,从而导致纳米颗粒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发生变化[3]。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表明,随着量子点尺寸的缩小,其荧光将会发生蓝移,且尺寸越小效果越显著[4]。 1.2.2 表面效应 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为,也就是说量子点比表面积随着颗 粒半径的减小而增大。量子点尺寸很小,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其性质很大程度上由其表面原子决定。当其表面拥有很大悬挂键或缺陷时,会对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产生极大影响[5]。 1.2.3 量子隧道效应 量子隧道效应是基本的量子现象之一。简单来说,即当微观粒子(例如电子等)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该微观粒子仍然能越过势垒。当多个量子点形成有序阵列,载流子共同越过多个势垒时,在宏观上表现为导通状态。因此这种现象又

碳量子点光催化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arbon Quantum Dot-Modified BiOI Microsphere Yuan Chen 1,2,Qiuju Lu 1,Xuelian Yan 1,2,Qionghua Mo 1,3,Yun Chen 1,Bitao Liu 1*,Liumei Teng 1,Wei Xiao 1,Liangsheng Ge 1and Qinyi Wang 4 Background The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photocatalysts with high catalytic efficiency in sunlight is a core issue in photocatalysis all the time and is also significant in solv-ing current environment and energy problems [1–3].Recently,bismuth oxyhalides (BiOX,X =Cl,Br,and I)as a novel ternary oxide semiconductor have drawn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photo-catalysis.Among them,BiOI is photochemically stable and has the smallest band gap (about 1.7–1.9eV),which can be activated by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4–6].How-ever,the narrow band gap could also lead to a quick re-combination of the photogenerated electron –hole pairs.Hence,inhibiting the recombination of the photogener-ated electron –hole pairs was the key point to enhance the photocatalytic property. Carbon quantum dot (CQD),as a novel issue of re-cently found nanocarbons,exhibits excellent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Especially,the strong size and excitation wavelength-dependent photoluminescence (PL)behav-iors would enhance the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he CQD-based composites [7,8].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electron-accepting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materials provide a convenient way to separate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thus,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semiconductor/carbon composites [9,10].Notably,the design of complex photocatalysts (TiO 2/CQDs,Ag 3PO 4/CQDs,Bi 2MoO 6/CQDs)to utilize more sun-light has been reported [11–13].Considering such re-markable properties of CQDs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BiOI photocatalytic system,the combination of CQDs and BiOI may be regarded as an ideal strategy to con-struct highly efficient complex photocatalytic systems.In this work,we prepared a CQD/BiOI nanocomposite photocatalyst via a facile hydrothermal proces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QDs were successfully com-bined with the BiOI microsphere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CQDs could efficiently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and the migration ratio of the photogenerated carrier,which was the key for the increased photocatalytic property. Methods Reagents All chemicals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of analytical grade (ChengDu Kelong Chemical Co.)and were used without *Correspondence:liubitao007@https://www.360docs.net/doc/9510771071.html, 1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Yongchuan,Chongqing 402160,China Full list of author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2016Chen et al.Open Access This article is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www.360docs.net/doc/9510771071.html,/licenses/by/4.0/),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distribution,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provided you give appropriate credit to the original author(s)and the source,provide a link to th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and indicate if changes were made. Chen et al.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16) 11:60 DOI 10.1186/s11671-016-1262-7

量子点发光材料综述

量子点发光材料综述

————————————————————————————————作者:————————————————————————————————日期: ?

量子点 1.量子点简介 1.1量子点的概述 量子点(quantum dot, QD)是一种细化的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某一个维度上的尺寸小于100nm的材料,而量子点则是要求材料的尺寸在3个维度都要小于100n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更进一步的规定指出,量子点的半径必须要小于其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其尺寸通常在1-10nm左右[2]。由于量子点半径小于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量子点能表现出明显的量子点限域效应,此时载流子在三个方向上的运动受势垒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是由静电势、材料界面、半导体表面的作用或是三者的综合作用造成的。量子点中的电子和空穴被限域,使得连续的能带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离能级结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这种分离结构使得量子点有了异于体材料的多种特性以及在多个领域里的特殊应用。 1.2量子点的特性 由于量子点中载流子运动受限,使得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变成了具有分子原子特性的分离能级结构,表现出与对应体材料完全不同的光电特性。 1.2.1 量子尺寸效应 纳米粒子中的载流子运动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能量发生量子化,连续能带变为分立的能级结构,带隙展宽,从而导致纳米颗粒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发生变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表明,随着量子点尺寸的缩小,其荧光将会发生蓝移,且尺寸越小效果越显著[4]。 1.2.2 表面效应 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为A m=S V =4πR2 4 3 πR3 =3 R ,也就是说量子点比表面积随着颗 粒半径的减小而增大。量子点尺寸很小,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其性质很大程度上由其表面原子决定。当其表面拥有很大悬挂键或缺陷时,会对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产生极大影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2.3量子隧道效应

碳量子点的合成、性质及其应用

文章编号:1001G9731(2015)09G09012G07 碳量子点的合成二性质及其应用? 李一婷1,唐吉龙1,方一芳1,2,房一丹1,方一铉1,楚学影1,李金华1, 王一菲1,王晓华1,魏志鹏1 (1.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 2.南昌大学材料所,南昌330047) 摘一要:一碳量子点(C Q D s,CGd o t s o r C D s)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尺寸在10n m以下,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二化学惰性二低毒性二易于功能化和抗光漂白性二光稳定性等优异性能,是碳纳米家族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自从2006年[1]报道了碳量子点(C Q D s)明亮多彩的发光现象后,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开始对C Q D s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近几年的研究报道了各种方法制备的C Q D s在生物医学二光催化二光电子二传感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篇综述主要总结了关于C Q D s 的最近的发展,介绍了C Q D s的合成方法二表面修饰二掺杂二发光机理二光电性质以及在生物医学二光催化二光电子二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一碳量子点;光致发光;生物成像;光催化 中图分类号:一T B34;O469文献标识码:A D O I:10.3969/j.i s s n.1001G9731.2015.09.003 1一引一言 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尺寸在10n m以下,是X u等[2]在2004年首次发现的一种未知的荧光碳纳米材料.普通的碳是一种黑色物质,通常被认为发光弱,水溶性弱,然而碳量子点却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明亮的荧光,被称为碳纳米光.过去几年里,在C Q D s的合成二性质二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传统的半导体量子点和有机染料相比,发光C Q D s具有高水溶性二强化学稳定性二易于功能化二抗光漂白性以及优异的生物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生物成像二生物传感二药物传输等)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C Q D s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质,既可以作为电子给体又可以作为电子受体,这使得它在光电子二催化和传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几年在C Q D s领域中的新发展,主要包括C Q D s的合成方法二光学性质二发光机理和在生物医学二光催化二光电子二传感等领域的应用.2一碳量子点的合成二掺杂及纳米混合物 过去的十年,各种制备碳量子点的方法被提出来,这些方法大致分为 自上而下(T o pGd o w n) 和 自下而上(B o t t o mGu p) ,如图1所示.在C Q D s的合成过程中,可以对C Q D s掺杂,制备其纳米混合物. 图1一碳量子点的合成二掺杂及其纳米混合物的示意图 F i g1S c h e m a t i c i l l u s t r a t i o no fC Q D s p r e p a r a t i o nv i a t o pGd o w n a n d b o t t o mGu p a p p r o a c h e sa n d i t s d o p i n g a n dn a n oGh y b r i d 2.1一合成方法 2.1.1一化学烧蚀法 化学烧蚀法是利用强氧化性酸将碳化材料氧化分解成碳量子点.M a o等[3]将收集到的蜡烛燃烧残渣置于5m o l/L H N O3溶液中回流,冷却后,进行离心二渗析二电泳等,得到具有不同发光性质的碳量子点.T i a n 等[4]收集天然气燃烧的残渣,在浓硝酸中回流,调节溶液p H值为中性,除去杂质后,得到粒径不同的碳量子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原材料选择广泛,但是反应条件苛刻,反应过程激烈,碳量子点纯化步骤繁琐,制得的碳量子点粒径难以控制. 2.1.2一电化学氧化法 电化学氧化法用各种体相碳材料作为前驱体来制备碳量子点的一种强大而有效的方法.Z h o u等[5]首先报道了用电化学法合成碳纳米量子点,当电介质溶 2109 02015年第9期(46)卷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076039,61204065,61205193,6130704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2216120005);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21816,201201116);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基 金资助项目(9140C310101120C031115) 收到初稿日期:2014G08G10收到修改稿日期:2014G10G20通讯作者:方一芳,唐吉龙,EGm a i l:j l_t a n g c u s t@163.c o m 作者简介:李一婷一(1990-),女,山西朔州人,在读硕士,师承王晓华教授,从事纳米半导体材料研究.

半导体量子点发光

. 半导体量子点发光 一、半导体量子点的定义 当半导体的三维尺寸都小于或接近其相应物质体相材料激子的玻尔半径(约5.3nm)时,称为半导体量子点。 二、半导体量子点的原理 在光照下,半导体中的电子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而被激发,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向较低能 级跃迁,以光福射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大多数情况下,半导体的光学跃迁发生在带边,也就是说光学跃迁通常发生在价带顶和导带底附近。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可以用图的简化模型来表 示。如图所示,直接带隙是指价带顶的能量位置和导带底的能量位置同处于一个K 空间,间接带隙是指价带顶位置与导带底位置的K 空间位置不同。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伴随着发射光子,这是半导体的发光现象。

. 对于半导体量子点,电子吸收光子而发生跃迁,电子越过禁带跃迁入空的导带,而在原来的价带中留下一个空穴,形成电子空穴对(即激子),由于量子点在三维度上对激子施加 量子限制,激子只能在三维势垒限定的势盒中运动,这样在量子点中,激子的运动完全量子 化了,只能取分立的束缚能态。激子通过不同的方式复合,从而导致发光现象。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激子的复合途径主要有三种形式。 (1)电子和空穴直接复合 ,产生激子态发光。由于量子尺寸效应的作用 ,所产生的发射光的波长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而蓝移。 (2)通过表面缺陷态间接复合发光。在纳米颗粒的表面存在着许多悬挂键,从而形成了许多表面缺陷态。当半导体量子点材料受光的激发后,光生载流子以极快的速度受限于表面缺 陷态而产生表面态发光。量子点的表面越完整,表面对载流子的捕获能力就越弱,从而使得表面态的发光就越弱。 (3)通过杂质能级复合发光。杂质能级发光是由于表面分子与外界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生 成其它杂质,这些杂质很容易俘获导带中的电子形成杂质能级发光。 以上三种情况的发光是相互竞争的。如果量子点的表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对电子和空穴的俘获能力很强,电子和空穴一旦产生就被俘获,使得它们直接复合的几率很小,从而使得激子态的发光就很弱,甚至可以观察不到,而只有表面缺陷态的发光。 为了消除由于表面缺陷引起的缺陷态发光而得到激子态的发光,常常设法制备表面完整 的量子点或者通过对量子点的表面进行修饰来减少其表面缺陷,从而使电子和空穴能够有效 地直接复合发光。

碳量子点及其性能研究进展_史燕妮_李敏_陈师_夏少旭_吴琪琳

10.14028/j .cnki.1003-3726.2016.01.006收稿:2015-03-19;修回:2015-05- 05;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创新项目(14zz069)、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301);作者简介:史燕妮(1991-),女,硕士,主要从事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E-mail:YanniShi@o utlook.com;*通讯联系人,E-mail:wq l@dhu.edu.cn.碳量子点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史燕妮1,2,李 敏2,陈 师2,夏少旭2,吴琪琳1, 2* (1.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620;2.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 ) 摘要: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因其强的量子限域效应和稳定的荧光性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吸引了化学、物理、材料和生物等各领域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相比传统半导体金属量子点,CQDs还具备优异的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更拓宽了其在生物领域内的研究前景。本文简要地介绍了CQDs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向。除此之外,本文综述了CQDs突出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性能,包括CQDs的荧光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上转换效应,并对CQDs在其在生物成像上的应用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 碳量子点;荧光;低毒性;上转换效应;生物成像从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科学家IIJIMA首次发现碳纳米管开始,到2010年两位俄罗斯科学家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因在石墨烯材料研究上的卓越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家们对于碳纳米材料的研究热潮一直持续高涨[1,2] 。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通常定义为尺寸在20nm以下的新型碳材料, 由于量子限域效应表现出稳定的荧光性能,尤其是其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大大突破了传统金属量子点材料在生物领域的应用限制[3~5] 。2004年JACs上首次报道了Scrivens等在分离碳纳米管时发现了具备荧光性能的碳纳米粒子,但是其荧光产率很低[6] 。2006年美国 克莱蒙森大学Ya-Ping Sun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报道了激光剥离碳源的方法制备的具备较好荧光性能的碳纳米粒子,通过有机分子聚乙二醇等表面修饰,荧光产率可达10%以上并首次称之为碳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材料,CQDs具备更宽而连续的激发光谱、稳定的荧光性能及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并且可通过化学修饰的手段实现功能化,在生物成像、标记和检测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 前景[7~11] 。本文就三个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包括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性能表征以及应用探索并针对 碳量子点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 碳量子点的制备 从材料学的角度分析,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目前主要探索了两大类: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法具体是指以小分子作为前体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制备碳量子点,尽管理论上可以实现形貌可控,对碳量子点表面边界结构的修饰也比较便捷,但步骤太繁琐,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例如微波 法[12]、溶液化学法[13] 等。自上而下的方法的主体思路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大尺寸的二维碳网平 面结构切割成小尺寸的碳量子点。目前主要采用具有大尺寸的石墨烯薄片的原材料,激光刻蚀法、电化 学氧化法[14]、水热法[15] 都是自上而下的典型代表。其中激光刻蚀法是最早报道的用来制备碳量子点的 方法之一,通常产物尺寸比较大(30~50nm),荧光效应比较弱,有些甚至几乎检测不到,还需经过有机小分子的表面修饰后才表现出强荧光效应,而且对激光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自上而下的方法可以通过调 节各自的反应参数达到对产物尺寸的调控,而对边界结构的控制通常是不容易实现的[ 16] 。研究者用电化学氧化法通过外加电势调节碳量子点尺寸的大小,制备了1~3nm大小的碳量子点, 并发现其荧光性· 93· 第1期 高 分 子 通 报

碳量子点应用简介

碳量子点与各种金属量子点类似,碳量子点在光照的情况下可以发出明亮的光。它在包括改进生物传感器、医学成像设备和微小的发光二极管的很广的领域中都有应用前景。这项研究将发表在6月7日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杂志上。 1碳量子点简介 相对于金属量子点而言,碳量子点无毒,对环境的危害小,造价也更便宜。由它制成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探测爆炸物和炭疽热等生化战剂。克莱蒙森大学化学博士孙亚平说:“碳不是半导体,发光碳纳米粒子不管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应用角度看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它代表着发光纳米粒子研究的一个新的平台。” 最近几年,量子点的研究非常活跃,尤其是关于它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量子点一般是从铅、镉和硅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但是这些材料一般有毒,对环境也有危害。所以科学家们开始在一些良性化合物中提取量子点。 因为碳纳米粒子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所以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这种纳米粒子相比宏观碳,具有非常奇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孙亚平和同事从石墨中提取出碳纳米粒子,并且证明这些粒子表面覆盖一种特殊的聚合物后,在光照下可以发出非常明亮的光,就像是微小的光球一样。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光致发光现象可能是由于碳量子点表面的空洞可以储存能量造成的。而金属量子点的发光机制则稍微有些不同。 量子点一般是从铅、镉和硅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但这些量子点一般有毒,对环境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科学家们寻求在一些良性的化合物中提取量子点。相对金属量子点而言,碳量子点无毒害作用,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制备成本低廉。它的研究代表了发光纳米粒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制备和应用 目前制备碳量子点的方法很少,报道的制备具有荧光性质的碳量子点的方法有: (l)高温高压切除法 利用激光从石墨粉表面切下碳纳米粒子,将其与有机聚合物混合后,即获得直径小于5nm且具有光致发光特性的碳量子点。 (2)蜡烛燃烧法 通过收集和酸处理蜡烛灰,得到表面具有羧基和羟基的亲水性碳量子点,直径约1nm。 (3)电化学扫描法 在乙腈和四丁基高氯酸铵支持电解质中,通过电化学循环伏安扫描,使四丁基高氯酸铵进入碳纳米管间隙,从碳纳米管的缺陷处剥落下碳量子点(直径约2.8 nm)。相对前两种方法,电化学法更易实现大规模快速生产。

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应用概述_李世国答辩

科技信息2011年第29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0引言 近年来半导体材料科学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不断探索扩展新的半导体材料,即所谓材料工程;另一方面是逐步从高维到低维深入研究己知半导体材料体系,这就是能带工程。半导体量子点就是通过改变其尺寸实现能级的改变,达到应用的目的,这就是半导体量子点能带工程。半导体量子点是由少量原子组成的准零维纳米量子结构,原子数目通常在几个到几百个之间,三个维度的尺寸都小于100纳米。载流子在量子点的三个维度上运动受尺寸效应限制,量子效应非常显著。在量子点中,由于量子限制效应作用,其载流子的能级类似原子有不连续的能级结构,所以量子点又叫人造原子。由于特殊能级结构,使得量子点表现出独特的物理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遂穿效应、库仑阻塞效应、表面量子效应、量子干涉效应、多体相关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等,它对于基础物理研究和新型电子和光电器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量子点材料生长和器件应用研究一直是科学界的热点之一[1]。 1量子点制备方法 目前对量子点的制备有很多方法,主要有外延技术生长法、溶胶-凝胶法(Sol-gel 和化学腐蚀法等,下面简单介绍这几种制备方法: 1.1外延技术法 外延技术法制备半导体量子点,主要是利用当前先进的分子束外延(MBE、金属有机物分子束外延(MOCVD和化学束外延(CBE等技术通过自组装生长机理,在特定的生长条件下,在晶格失配的半导体衬底上通过异质外延来实现半导体量子点的生长,在异质外延外延中,当外延材料的生长达到一定厚度后,为了释放外延材料晶格失配产生的应力能,外延材料就会形成半导体量子点,其大小跟材料的晶格失配度、外延过程中的条件控制有很大的关系,外延技术这是目前获得高质量半导体量子点比较普遍的方法,缺点是对半导体量子点的生长都是在高真空或超高真空下进行,使得材料生长成本非常高。1.2胶体法

碳量子点研究

摘要 碳量子点是一种以碳元素为主体的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碳量子点具有许多优良性质主要包括:荧光稳定性高且耐光漂白、激发光宽而连续、发射光可调谐、粒径小分子量低、生物相容性好且毒性低和优良的电子受体和供体等特性还有比传统金属量子点更为优越的特点。碳量子点不但克服了传统有机染料的某些缺点,而且有分子量和粒径小、荧光稳定性高、无光闪烁、激发光谱宽而连续、发射波长可调谐、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等优点。更易于实现表面功能化,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理想材料。对近几年国内碳量子点的研究现状,对电弧法、激光剥蚀法、电化学法、模板法等合成碳量子点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及合成碳量子的方法分类,论述了碳量子点有望取代传统半导体量子点,在生物成像、发光探针分析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检测重金属离子,检测小分子,溶液的酸碱性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为此,开展荧光碳量子点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中对其性质,合成以及其应用进行了几个方面的综述。 关键词:碳量子点;材料;合成;应用;

Abstract A quantum dot is a carbon carbon as the main element of the new carbon nano fluorescent material having a plurality of quantum dots carbon excellent properties including: light stability, and high bleaching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light wide and continuous light emission can be tuned to a small particle size low molecular weight, low toxicity 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excellent electron acceptor and donor still more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than the conventional metal quantum dots characteristics. Carbon not only overcome the quantum dot certain disadvantages of the conventional organic dye, and a small molecular weight and particle size, high fluorescence stability, no light flashes continuously broad excitation spectrum, the emission wavelength can be tuned, good biocompatibility, low toxicity and so on. Easier to implement the function of the surface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deal material good.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on the status of domestic carbon quantum dots, quantum dot synthesis method for carbon arc, laser ablatio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template method for a simple int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synthesis of carbon quantum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discusses carbon quantum dots are expected to replace traditional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in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imaging, luminescence probes for extensive analysis applications. Detec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the detection of small molecules, the pH of the solution ha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s a novel nanomaterials. To this end, the basic research carried out fluorescent carbon quantum dots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and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was reviewed several aspects of its nature, synthesi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Keywords: carbon quantum dots; materials; synthesis; application

量子点发光材料简介

量子点发光材料综述 1.1 量子点的概述 量子点(quantum dot, QD)是一种细化的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某一个维度上的尺寸小于100nm的材料,而量子点则是要求材料的尺寸在3个维度都要小于100nm[1]。更进一步的规定指出,量子点的半径必须要小于其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其尺寸通常在1-10nm 左右[2]。由于量子点半径小于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量子点能表现出明显的量子点限域效应,此时载流子在三个方向上的运动受势垒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是由静电势、材料界面、半导体表面的作用或是三者的综合作用造成的。量子点中的电子和空穴被限域,使得连续的能带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离能级结构[1]。这种分离结构使得量子点有了异于体材料的多种特性以及在多个领域里的特殊应用。 1.2 量子点的特性 由于量子点中载流子运动受限,使得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变成了具有分子原子特性的分离能级结构,表现出与对应体材料完全不同的光电特性。 1.2.1 量子尺寸效应 纳米粒子中的载流子运动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能量发生量子化,连续能带变为分立的能级结构,带隙展宽,从而导致纳米颗粒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发生变化[3]。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表明,随着量子点尺寸的缩小,其荧光将会发生蓝移,且尺寸越小效果越显著[4]。 1.2.2 表面效应 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为,也就是说量子点比表面积随着颗粒半径的减小而增大。量子点尺寸很小,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其性质很大程度上由其表面原子决定。当其表面拥有很大悬挂键或缺陷时,会对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产生极大影响[5]。 1.2.3 量子隧道效应 量子隧道效应是基本的量子现象之一。简单来说,即当微观粒子(例如电子等)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该微观粒子仍然能越过势垒。当多个量子点形成有序阵列,载流子共同越过多个势垒时,在宏观上表现为导通状态。因此这种现象又称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6][7]。 1.2.4 介电限域效应

碳量子点综述

碳量子点综述 胡东旭 2014级环境工程卓越班 201475050112 摘要:碳量子点(CQDs, C-dots or CDs)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尺寸在10 nm以下,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化学惰性、低毒性、易于功能化和抗光漂白性、光稳定性等优异性能,是碳纳米家族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最近几年的研究报道了各种方法制备的CQDs在生物医学、光催化、光电子、传感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篇综述主要总结了关于CQDs的最近的发展,介绍了CQDs的合成方法、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生物医学、光催化、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应用。 1 引言 在过去的20年间,鉴于量子点特殊的性质,尤其是量子点相对于有机染料而言,容易调节的光学性质和抗光降解性质,使量子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果量子点可以克服造价昂贵、合成条件严格和众所周知的高毒性等缺点,则有望广泛地应用于生物传感和上物成像领域。最近几年,量子点的研究非常活跃,尤其是关于它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量子点一般是从铅、镉和硅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但是这些材料一般有毒,对环境也有危害。所以科学家们开始在一些良性化合物中提取量子点。因此,很多的研究均围绕着合成毒性更低的其它材料量子点来进行,这些替代材料的碳量子点,如硅纳米粒子、碳量子点均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相对金属量子点而言,碳量子点无毒害作用,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制备成本低廉。它的研究代表了发光纳米粒子研

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碳量子点的合成 大多数的碳量子点主要是由无定形的碳到晶化的碳核组成的以sp2 杂化为主的碳,碳量子点的晶格间距和石墨碳或者无定形层状碳的结构一致。如果没有其他修饰试剂的修饰碳量子点表面会含有一些含氧基团,而含氧基团的多少和种类与实验条件相关。发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图一),化学法和物理法。 图一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2.1化学法 2.1.1电化学法 Zhou利用离子液体辅助电解高纯石墨棒和高温热解纯定向石墨(HOPG)于离子液体和水溶液中,通过控制离子了液体中水的含量得到不同荧光性质的荧光纳米粒子、纳米带、石墨等产物。 Kang等以石墨棒为

发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发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摘要 作为石墨烯家族的最新成员,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除了具有石墨烯优异的性能之外,还因其明显的量子限域效应和尺寸效应而展现出一系列新颖的特性,吸引了各领域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主要综述了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以及潜在应用,此外还说明了石墨烯量子点的发光机制以及对于其的展望。 关键词:石墨烯量子点,发光材料,应用 1引言 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一次又一次得带给我们各种明星材料。1985年,克罗托、科尔和斯莫利三位科学家发现了富勒稀(C60)。199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是零维碳材料的首次出现。而1991年碳纳米管的发现则成了一维碳材料的代表。1947年就开始了石墨烯的理论研究,用来描述碳基材料的性质,迄今有60多年历史。直到2004年,Novoselov和Geim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利用微机械剥离法使用胶带剥离石墨片,首次制得了目前最薄的二维碳材料—石墨稀,仅有一个原子厚度,2010年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从此石墨稀成了物理学和材料学的热门研究对象。 石墨烯量子点(GQDs),一种新型的量子点,当GQDs尺寸小于100 nm时,就会拥有很强的量子限制效应和边缘效应,当尺寸减小到l0nm时,这两个效应就更加显著,会产生很多有趣的现象,这也引发了广大科学家的研究兴趣。GQDs 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独特的光学性质,即有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又有氧化石墨烯特殊的结构特征。GQDs的粒径大多在10 nm左右,厚度只有0.5到1.0 nm,表面含有羟基、羰基、羧基基团,使得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GQDs的合成方法不同,尺寸和含氧量不同,使紫外可见吸收峰位置不同。不同的合成方法使GQDs的光致发光性质不同,光致发光依赖于尺寸、激发波长、pH以及溶剂等。有些GQDs还表现了明显的上转换发光特性,GQDs不仅拥有光致发光性质还有优越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 2合成方法 GQDs的制备方法有自上而下法(top-down)与自下而上法(bottom-up)两种。。自上而下方法是通过物理或化学将大尺寸的石墨烯片“裁剪”成小尺寸的石墨烯量子点的方法。主要包括纳米刻蚀法、水热法、电化学法、溶剂热法、化学剥离碳纤维法、微波辅助法等。这类方法步骤相对简单、产率较高,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类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则是以小分子为前体通过一系列溶液化学反应合成得到石墨烯量子点,这类方法可以对石墨烯量子点的形貌和尺寸精确控制,但步骤繁琐而且操作过程复杂。 2.1自上而下法合成GQDs 在酸氧化石墨稀后,其碳晶格上出现一列环氧基团,这些缺陷在水热条件下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