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仙

合集下载

水仙

水仙

添加义项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14个义项)1.植物名称植物名称2.游戏名称游戏名称3.小说名称小说名称4.歌曲名称歌曲名称5.英文诗歌英文诗歌6.茶叶品种茶叶品种7.古文阅读古文阅读8.网络用语网络用语9.蓝雨演唱歌曲蓝雨演唱歌曲10.凤飞飞演唱歌曲凤飞飞演唱歌曲11.王麟演唱歌曲王麟演唱歌曲12.张大千画作张大千画作13.王心凌演唱歌曲王心凌演唱歌曲14.白嘉莉演唱歌曲白嘉莉演唱歌曲1.植物名称编辑本义项水仙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水仙水仙,属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

此属植物全世界共有800多种,其中的10多种如喇叭水仙、围裙水仙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水仙原分布在中欧、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区,中国的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

花为白色,呈伞房花序,叶狭长带状,由其制成的水仙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水仙花语为思念、团圆。

查看精彩图册中文学名:水仙拉丁学名:D affodi别称:凌波仙子、金盏银台、落神香妃、玉玲珑、金银台、姚女花……二名法:Narcissus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百合目科:石蒜科属:水仙属种:水仙目录水仙花养法形态特征水仙花语习性品种分类中国水仙主要品系(1)单瓣型(2)重瓣型(复瓣型)药用价值水仙花水仙根来源历史有关水仙的传说我国传说外国传说栽培技术综述繁殖栽培栽培要点养护化学成分雕刻造型水仙与名人家庭养护1.挑选种球2.休眠球催芽3.栽培方法4.防止"哑花"5.防治病虫害6.控制花期7.防止疯长8.花后处理9.小技巧毒性花语制作微型水仙盆景关于水仙花的诗句展开简介水仙花养法形态特征水仙花语习性品种分类中国水仙主要品系(1)单瓣型(2)重瓣型(复瓣型)药用价值水仙花水仙根来源历史有关水仙的传说我国传说外国传说栽培技术综述繁殖栽培栽培要点养护化学成分雕刻造型水仙与名人家庭养护1.挑选种球2.休眠球催芽3.栽培方法4.防止"哑花"5.防治病虫害6.控制花期7.防止疯长8.花后处理9.小技巧毒性花语制作微型水仙盆景关于水仙花的诗句展开编辑本段简介拉丁语和英语:Narcissus,另一个常用的英文名字“Daffodil”事实上只是它的一个分类的名字。

水仙花有几种颜色,欣赏水仙最好看六种颜色

水仙花有几种颜色,欣赏水仙最好看六种颜色

水仙花有几种颜色,欣赏水仙最好看六种颜色水仙花芬芳清新、素雅秀丽,自古以来就将其与兰花、菊花、菖蒲并列为花中四雅。

据说水仙花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历史悠久,确实很若人喜爱。

那么水仙花有几种颜色呢?其实水仙花种类繁多,每种都代表着一种颜色,下面我就来说说最好看几种水仙花颜色。

水仙花颜色1、中国水仙;;;;白黄色中国水仙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它的颜色为为白黄相交。

其花朵为伞状,花瓣为白色,有六瓣,花顶端为黄色。

中国水仙是草本花卉中少有的可雕刻的珍品,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

2、丁香水仙;;;;金黄色丁香水仙也称作长寿花,其颜色为金黄色,花瓣有2-6朵,叶片为狭线形的,花期3~4月,果熟期5月。

适宜于布置花境或在落叶疏林下自然式布置,也可作切花。

3、红口水仙;;;;白红色红口水仙就像口红一样,其颜色为白红相映。

它的花瓣为6片,白色花瓣呈现出鹅黄色,花芯为浅杯状,边缘是橙红色皱边。

株高40~55厘米。

叶长约30厘米,宽0.8-1厘米。

4、三蕊水仙;;;;纯白色三蕊水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颜色为纯白色,有六片白色大花瓣,三枚雄芯,花芯为漏斗状,看起来就像一个小风车。

三蕊水仙不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能净化空气之效。

5、西洋水仙;;;;紫色西洋水仙也是叫做风信子,其颜色为紫色,不过也有蓝、白、黄、粉红的颜色。

其植株低矮整齐,花序端庄,花色丰富,花姿美丽,是早春开花的著名球根花卉之一,也是重要的盆花种类。

6、天使之泪;;;;纯绿色天使之泪也是一种观赏性挺强的水仙植物,其颜色为纯绿色。

花亭上生2朵花,直径为5-6厘米。

天使之泪副冠为六片,就如同酒杯一样,花被片白色。

中国传统名花欣赏·水仙

中国传统名花欣赏·水仙

水仙
• 三蕊水仙:花1-9朵聚生,雄蕊三枚,伸出副冠之外,花 被白色,向后反卷,副冠杯状,乳白色,春季开花
水仙
• 绿花水仙,双花水仙,围裙水仙
水仙
• 案头置一盆水仙花,满室生春 • 浅盆水养,鹅卵石固定 • 光照充足,葱郁茁壮,花开香浓 • 如果想让水仙在春节开花,可将过早 出现花蕾的苗盆放置在低温通风处, 推迟开花 • 若春节将到,花箭较矮,可将苗盆移 至高温向阳处,室温以20 ℃为宜,可 促使很快开花 • 如果看不到饱满花苞,可采用给水加 温的方法催花,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 • 水仙盛开时,水中放入1~2片谷维素 或阿司匹林,能延长花期5~7日
• 黄庭坚的四首水仙花诗,三首作于荆州 • 次韵中玉水仙花 •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 暗香已压酴釄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水仙
• 奈祗出拂林国,根大如鸡卵,叶长 三四尺,似蒜,中心抽条,茎端开 花,六出,红白色,花心黄赤,不 结籽,冬生夏死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 – 奈祗即水仙,谐音,波斯语 Nargi,阿拉伯语Narkim – 拂林国即今土耳其 – 唐代对外往来逐渐增多,自唐 贞观至开元的80年间,曾五次 遣使访问长安,水仙很可能在 这个时候被引进 – 水仙球茎可长途运输。球茎夏 季休眠,由丝绸之路从外邦驮 过来是很好办的
水仙
• 水仙与水石同供,翠叶亭亭,花白香幽,风姿清奇俏雅。
• 其状也,皓如鸥轻,朗如鹄停;莹浸玉洁,秀含兰馨。清明兮如阆风 之翦雪,皎净兮如瑶池之宿月——水仙花赋·宋·高似孙 • 元·任士林、明·姚绶、清·龚自珍等,均以神女作比水仙花
水仙
• 在神话传说中,水仙花与女子的文思才情颇有缘分。
• “姚女花”。姚姥住在长离桥,十一月夜半,梦见观星坠 地,化为一丛水仙,甚是香美,就取来吃了,醒后生下一 女。此女长大,贤惠能文,因而取名观星,又称女史星, 故水仙一名女史花,又名姚女花——宋·内观日疏 • “谢女花”。谢公梦一仙女赠与水仙一束,次日生一女, 长而聪慧能诗,后人称水仙花为谢女花——明·花史

鳞茎采收保鲜:中国水仙

鳞茎采收保鲜:中国水仙

鳞茎采收保鲜:中国水仙
【其他中名】春云、金盘玉盏、金盏水仙、金盏银台、金盏玉台、俪兰、凌波客、凌波仙子、纳西色斯、女史花、女星、配元、水仙、水仙花、天葱、天蒜、雪中花、雅客、雅蒜、姚女花
【科属】石蒜科水仙属
【原产地】中国漳州地区
【植株性状】中国水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约50厘米。

具鳞茎,球形,肥大,外被褐色皮膜。

【鳞茎采收】收获部位为中国水仙的有皮鳞茎。

在入秋后,当植株叶片部分开始枯黄时即可采收。

小心地将鳞茎从土中掘出,经晾晒后去掉枯叶,待风干、愈伤数日即可。

【分级】所采收的球根应该在具本种典型特征、无明显损伤、能够正常萌发之前提下进行分级:一级鳞茎为10庄;二级鳞茎为20庄;三级鳞茎为30庄。

在此所说的庄,即每个竹篓所装的鳞茎头数。

【包装】可先将相同等级的中国水仙球根贮于竹筐中,待上市前再根据鳞茎的不同等级采用大小不同的竹篓进行分装。

【保鲜管理】可以将鳞茎置于相对湿度为35%~40%,温度为5~10℃的环境中进行贮藏。

【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处理,中国水仙的球根通常能够存放8~12周而不致影响以后种植。

【园艺应用】中国水仙为深受欢迎的传统名花,每逢岁末取其鳞茎进行水养,植株不久就可以抽生花枝。

由于花期容易控制在新春佳节,因此栽种十分广泛。

除盆栽水养外,还可作为切花。

【定植提示】中国水仙为秋植球根花卉、其鳞茎栽种时间主要集中于头年12月至翌年2月。

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水仙

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水仙
润肺止咳
水仙花的球茎和花瓣还可以润肺止咳,对于咳嗽、支气管炎等病症 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06
水仙的养护知识
水分管理
保持湿润
水仙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喜欢过湿的环境。在日常养 护中,应保持盆土湿润,避免过度浇水或让花盆积水。
定期换水
水仙花盆中的水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水质清洁。特别 是在高温或湿度大的环境下,更需要勤换水,以防止细 菌滋生。
洋水仙
原产于欧洲和亚洲的温带地区,现在在中国也有广泛栽培。
04
水仙的栽培技术
栽培前的准备
挑选种子
选择秋天开花的水仙种子,此时积累的养分最多 ,存活率相对高。
选择土壤
使用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进行种植。
选择花盆
使用泥盆或塑料盆进行种植,有利于种子的生存 。
栽培的技巧和方法
挑选种子
将挑选好的种子浸泡在水中,直到种子发芽。
象征意义
水仙花的花语是敬意、纯洁、优雅,代表着高贵、美好和温馨。在文学、诗歌、 画作中,水仙经常被用来表现清雅高洁的意象。
02
水仙的形态特征
植物形态
01
02
03
鳞茎球状
水仙的鳞茎呈球状,底部 具有发达的根系,顶部有 一簇簇的叶芽和花芽。
叶片宽厚
水仙的叶片宽厚而翠绿, 呈扁平状,具有一定的弹 性。
礼品赠送
水仙花束和花篮是节日和喜庆场合的理想赠品,寓意着祝福和 美好的情感。
公共场所装饰
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水仙花也经常被用来装饰和美化环 境。
药用价值
清热解毒
水仙花的球茎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痈疽、疔疮等 病症。
散瘀消肿
水仙花的花瓣具有散瘀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 湿痹痛等病症。

水仙花的科普知识。

水仙花的科普知识。

水仙花的科普知识。

水仙花(学名: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是石蒜科水仙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

以下是详细介绍:
形态特征。

水仙花的花色主要为白色,也有黄色的品种,其鳞茎卵球形,叶子扁平带状,伞形花序,花瓣多为6片,末端鹅黄色,花期通常在春季。

栽培历史。

水仙花在中国有着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生长习性。

水仙花喜欢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环境,不耐寒,喜光、喜水、喜肥,适合在春秋季节多雨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养护方法。

水仙花适合种植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中,家庭盆栽时可以使用保水能力好的沙质土壤,每天需要6小时左右的日照,但不宜长期处于荫蔽处,生长期间需要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湿,同时需要定期施肥。

此外,水仙花的花语是敬意、自恋以及坚贞的爱情,其传说源自希腊神话中的那格索斯。

中国水仙花芽分化的研究

中国水仙花芽分化的研究

中国水仙花芽分化的研究中国水仙花(Narcissustazetta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中国的多年生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园林观赏植物,被广泛用于观赏和节日庆典等场合。

它的花芽萌发期是春季,一般3月至5月,但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同,该时期可能有所变化。

水仙花芽分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对芽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发育情况反映了水仙花的分布、繁殖和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水仙花芽分化的研究情况,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影响因素、形态特征、分化机理及其发育调控机制,以期更好地了解水仙花芽分化,为提高水仙花的观赏价值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一、水仙花芽分化影响因素1、气象因素水仙花芽分化受温度、光照及风速等气象因素影响。

温度在720℃以内,是水仙花芽分化最佳温度。

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将对芽的发育速度产生影响。

除温度外,光照也是芽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水仙花的芽分化需要充分的照射量。

此外,大风影响水仙花芽分化,大风可把芽分明,但过强的风会对水仙花芽的发育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破坏芽的发育。

2、土壤因素水仙花对土壤的均质性要求较高,对壤土要求也比较严格,建议采用砂壤土和腐殖质较多的壤土。

同时,土壤pH值也是重要因素,通常在5.07.5之间,受其影响水仙花芽分化情况良好。

二、水仙花芽的形态特征水仙花芽的形态特征主要有:芽的形状为球形,表面松软,极易被风吹动;外观分布偏上,芽头凸起,上部有倒翅状裂缝;芽部绿色,光滑,中心细小;芽部下游有3-5条绿色小细枝,枝端有绿色小叶;芽部上部有1-2枚穗苞苔,花芽出现在穗苞苔上。

三、水仙花芽分化机制水仙花芽分化机制主要包括花芽分化、芽叶分化和芽无性系分化等。

1、花芽分化水仙花花芽分化是芽生长繁殖的第一步,分化的花芽可以发展为完整的花,形成群花。

这一分化过程在水仙花中主要有两种形式:植株本身自凋萌发的芽及向外的分枝上的新芽的分化。

2、芽叶分化芽叶分化是植物的根源,植物的发育、繁殖和生活都取决于芽叶分化的正常进行。

中国十大名花 凌波玉立的水仙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中国十大名花 凌波玉立的水仙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中国十大名花凌波玉立的水仙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中国十大名花凌波玉立的水仙
水仙又名天葱、雅蒜、姚女花、女史花、凌波仙子、俪兰、水鲜,是中国传统名花。

漳州水仙最负盛名,它鳞茎大、形态美、花朵多、馥郁芳香,深受国人喜爱,同时畅销国际市场。

水仙是冬季观赏花卉,可以用水泡养,亦能盆栽。

可用鳞茎繁殖,常见栽培品种有“金盏银台”(单瓣花)和“玉玲珑”(重瓣花)。

水仙茎叶清秀,花香宜人可用于装点书房、客厅,格外生机盎然。

水仙茎叶多汁有小毒,不可误食,牲畜误食会导致痉挛。

鳞茎捣烂外敷,可以治疗疮痈肿。

凌波玉立,馥郁芳香。

象征翠袖黄冠白玉英的身材之美。

水仙花花语:自恋、敬意、纯洁、吉祥、孤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仙
别名天葱、雅蒜、女史花
学名 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形态特征多年生球根花卉。

鳞茎圆锥形或卵圆形,外层纸膜状,内有肉质抱合鳞片
数层。

叶呈扁平带状,质软而厚,表面被粉霜。

伞形花序,花轴中空,绿色,圆筒形。

花朵着生于花序轴端,花被片乳白色,开放时平展如盘。

副冠浅杯状,黄色,居于花
被内方。

生态习性喜温暖、潮湿气候,喜光。

需充足的肥水,但不能长期淹水,要干湿交替。

一般需经3年种植才能开花,花期1-2月。

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温暖、湿润地区,以福建漳州、厦门及上海崇明岛最
为有名。

报春花
别名樱草、年景花
学名 Primula malacoides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二年生栽培。

叶卵圆形或矩圆状卵形,有6-8浅列,边缘浅波状。

原种花血清色,花冠高脚蝶状,径1.2cm.花期1-4月。

生态习性较耐寒。

喜温凉、湿润环境,以含腐殖质较多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为宜。

苗期忌烈日曝晒和高温。

不耐霜冻,花期早。

分布原产云南、贵州。

勿忘我
别名补血草、不凋花
学名 Limonium sinuatum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约60-110cm。

全株具细毛。

叶簇生;花期3-5月。

生长习性为喜阴植物,长日照可促进开花。

喜干燥凉爽、通风良好的环境,要求排水良好的疏松的微碱性土壤。

分布地中海沿岸地区。

在中国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的盐碱沙荒地中有野生。

杜鹃花
别名映山红、照山红、野山红
学名 Rhododevdron simssi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

枝细丛生,密被黄褐色扁平糙状毛。

4-6月开花,花2-6朵簇生枝端。

花冠钟形或漏斗形,单瓣或重瓣,花色丰富,有粉红、玫瑰红、淡紫、粉白、白、红白相间等色。

生长习性喜半阴,忌日光直射,能耐阴,较阴时枝叶生长繁茂,但开花数量减少。

喜温暖、湿润环境,不甚耐寒。

宜生长在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中,碱土中生长易发
生黄化。

忌积水。

分布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各省。

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

为世界著
名的观赏花木,现广泛栽植的园艺品种均为杂交而成。

栽培杜鹃根据花期一般分为春鹃、春夏鹃和夏鹃三种;根据地区的分布可以分为中国杜鹃、东洋杜鹃和西洋杜鹃。

他评——周瘦娟
杜鹃花一名映山红,农历三四月见杜鹃啼血时,此花便如火如荼地怒放起来,映得
满山都红,因之有这两个名称。

此外又有踯躅、红踯躅、山踯躅、谢豹花、山石榴诸名,而日本却称之为皋月,不知所本。

花枝低则一二尺,高则四五尺,听说黄山和天
目山中,有高达一丈外地。

一枝着花三数,有红、紫、黄、白、浅红诸色;有单瓣、
双瓣、复瓣之别。

春季开放的称为春鹃,夏季开放的称为夏鹃。

春鹃多单瓣与双瓣,
桃鹃夏开,却为复瓣,并且不止一色,有作桃红色的,也有白地而加红线条的。

四川、云南二省都以产杜鹃花名闻天下,多为双瓣。

国外则推荷兰所产为最,复瓣而边缘多
折绉,妆如荷叶边。

日本人取其种,将花粉交配,异种特多,著名的有王冠、天女舞、四海波、寒牡丹、残月、晓山诸种。

二十余年前,我搜罗了几十种,可惜在抗日战争
期间,避战他乡,失于培养,先后枯死了。

清初陈维岳有杜鹃花小记云:“杜鹃产蜀中,素有名,宜兴善卷洞杜鹃,生石壁间,花硕大,瓣有泪点,最为佳本,不亚蜀中也。

杜鹃以花鸟禀明,昔少陵幽愁拜鸟,今是花亦可吊矣。


善卷洞旁有碧鲜岩,岩东有碧鲜庵,后改名为善卷寺,后又讹为善权寺。

善卷洞也
有误为善权洞的。

善卷洞产生瓣有泪点的杜鹃花,倒是闻所未闻,不知今仍有之否?
桃花
别名花桃,碧桃
学名 Prunus persica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高8米左右,小枝红褐色,光滑无毛,冬芽具柔毛。

原种之
花粉红色或白色。

3-4月开花。

生长习性喜光、耐寒、耐旱、不耐渍水、喜排水性好的肥沃沙质壤土。

分布原产我国北部及中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牡丹
别名富贵花、洛阳花、木本芍药
学名 Paeonia suffruticosa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2m。

枝粗壮。

花单生枝顶,有单瓣和重瓣,花色丰富,有紫、深红、粉红、白、黄、绿、豆绿等色,极为美丽;花期4月-5月;9月果熟。

生长习性喜光,稍遮阴生长最好;忌夏季曝晒,花期适当遮阴可使色彩鲜艳并可延
长开花时间。

较耐寒,喜凉爽,畏炎热;喜深厚肥沃而排水性良好之砂质壤土;牡丹
寿命长,50-100年以上大株各地均有发现。

分布原产中国西部及西北部。

目前以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北京等地最为著名;秦岭、嵩山等地有野生。

八仙花
别名绣球、紫阳花、粉团花(云南)
学名 Hydrangea macrophylla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可达1-4m,树干暗褐色,条片状裂剥。

叶卵状椭圆形,叶面鲜绿色,有光泽,叶背黄绿色。

6-7月顶生伞房花序,大型,半球状。

花色多变,花背白色,渐转蓝色或粉红色。

生长习性性喜半阴,湿润和温暖,不甚耐寒。

好肥沃、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

土壤
酸碱度对花色影响很大,酸性土开蓝色花,碱性土则开红色花。

分布原产中国及日本,中国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广东、云南等省区都有分布。

各地庭园习见栽培。

紫薇花
别名百日红、痒痒树、满堂红
学名 Lagerstroemia indica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m。

树干多扭曲。

6-10月开花。

圆锥花着生
于当年生枝端,紫红色。

生长习性喜光,稍耐阴。

喜温暖、湿润环境,有一定的抗旱力和抗旱力。

喜碱性肥
沃土壤,不耐涝。

萌蘖能力强。

分布原产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

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