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宏村为例对徽派建筑进行赏析
西递宏村考察报告

西递宏村考察报告一、引言西递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
宏村以其独特的古建筑风格和千年历史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究人员的关注。
本次考察旨在深入了解宏村的人文历史、建筑风格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为保护和传承宏村的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二、宏村的历史与文化宏村建于宋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宏村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其典型的徽派民居上,这些民居不仅精美绝伦,还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宏村的布局以“三长两短”为特点,即三条主干道和两条次干道,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格局。
另外,宏村的屋顶都采用四面坡瓦,使得整个村庄显得安定、庄重。
三、宏村的建筑风格宏村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徽派建筑的影响。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特点而闻名,包括檩条结构、青砖黑瓦、木雕石刻等。
宏村的民居大多采用木结构和砖砌墙体,给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感觉。
村庄内的建筑多以家族为单位,因此每座民居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风格。
四、宏村的生活状况宏村的居民以农耕为主,他们过着宁静而朴素的生活。
村民们在山间耕种,饲养家畜,并积极参与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制作,如织锦、雕刻等。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原始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文化氛围,这也是宏村吸引游客的原因之一。
五、宏村的保护与传承宏村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与传承,以保留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
当地政府和居民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宏村的建筑和环境,如修复古建筑、修缮街道等。
此外,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和旅游推广,宏村的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和宣传。
六、结论通过本次考察,我们对宏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宏村作为中国古村落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传承宏村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宏村的独特魅力能够被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注:以上文档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实际考察为准)。
西递宏村旅游

西递宏村旅游西递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
这个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而闻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西递宏村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也是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的典范之一。
西递宏村建于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整个村落布局规划严谨,全村共有136栋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保留完整,是中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村之一。
这些古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传统徽派特色。
宏村的古建筑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正街、背街、宏大和宏庙。
每个部分都有典型的徽派建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宏庙,是古代村民供奉祖先的地方。
除了古建筑,宏村还有许多传统文化遗产值得一游。
例如,宏村的街道两旁有很多石板巷道和客商堂,展示了徽派民居的风格和历史。
此外,宏村还有传统的徽州地摊市场,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
还有许多传统工艺品可以购买,如蜡染、染织和徽派木雕等。
除了古建筑和传统文化,宏村的自然风光也非常壮观。
村子周围有许多山峦和水景,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游客可以漫步在青石板的小巷上,欣赏美丽的古村落和自然风光。
此外,西递宏村还有一些特色的节庆活动。
例如,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村民们会举行传统的祭祖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还有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村里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这些节庆活动展示了宏村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总之,西递宏村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旅游目的地。
这个古村落不仅有独特的建筑和传统文化,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来宏村旅游可以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到真实的古代生活。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还是对自然风光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在宏村找到自己的乐趣。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西递宏村,亲身体验这个独特的古村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安徽宏村设计考察报告(共14页)

安徽宏村设计考察报告篇一:安徽黄山市西递宏村考察报告考察报告1.考察地点:安徽省黄山市西递、宏村、屏山、南屏、呈坎。
2.考察目的:通过对考察地人文符号等信息的深入了解,提高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专业意识。
3.考察方向:(1)历史遗留符号考察,历史感的来源。
(2)现代符号与现代历史遗留符号的融入与碰撞。
(3)考察地的历史遗留符号与你所了解的其他地区的比较。
10月15日经过了一天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黄山市。
来到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坐着大巴我们来到了第一个考察点—屏山。
拖着沉重的皮箱,迈着同样沉重的脚步,行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我开始被这里独特人文气息所吸引。
奇特的房屋造型,灰白斑驳的墙面,村间穿过的小溪,西边青石上的青苔,还有忙碌中的村民,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奇特很独特。
我们住在了万春旅店,躺在床上,感觉自己还在火车上晃晃荡荡,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有点不适应,不过感觉挺好,心想,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现在书没读几本,总算是行了几千里路了。
吃过早饭,由导游带我们参观村子,穿过小巷,来到舒秀文故居。
据说他以前是一个很有名的演员,还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这里的陈设很有意思,靠墙放着一个几案,案上左放一个花瓶,右放一面镜子,意喻平静,中间放一个钟摆,寓意终生平静。
地也很有讲究,据说是用吃的东西调和在一起铺成的,真是煞费苦心。
院子里种着几棵竹子,远看是圆的,上前一摸却是方的。
这一方小院虽然不大,却给人一种很舒适很亲近的感觉。
由于景点很多,我们没有过多停留。
出了舒秀文故居,来到下一个景点,村口的绣楼和小溪上的凉亭。
这个绣楼很小,不过很精致,楼檐上有不少木刻,楼上开一扇小窗,据导游说这里就是抛绣球的地方。
回想那个年代,这里应该是多么的喜庆热闹。
小溪上的凉亭据说年代已经很久远了,看上去很破旧,但很结实,亭子上柱子与柱子之间有几幅画,画着菩萨童子等吉祥图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之一,起源于安徽省南部地区。
徽派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典建筑的瑰宝。
在徽派建筑中,有许多典型的代表作,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著名的徽派建筑。
1. 怀宁洪岩古村怀宁洪岩古村位于安徽省怀宁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村落。
这里的建筑风格典雅精致,被誉为“徽派建筑的博物馆”。
在洪岩古村,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徽派建筑,如石头城、贡院、官宅等。
这些建筑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内部结构复杂精巧,展现了徽派建筑师的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力。
2. 宏村宏村位于安徽黄山脚下,是中国最著名的徽派建筑群之一。
宏村以其独特的“卧牛山”和“青山堂”两座徽派建筑而闻名于世。
卧牛山是一座仿佛一头卧在地上的牛的山峰,而青山堂是一座供奉着祖先的庙宇。
宏村的建筑风格典雅简洁,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3. 呈坎古村呈坎古村位于安徽黟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村落。
这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体现了徽派建筑师的审美标准和建筑理念。
在呈坎古村,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徽派建筑,如官宅、会馆、祠堂等。
这些建筑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内部结构精致复杂,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4. 西递古村西递古村位于安徽黟县,是中国保护最完整的徽派古村落之一。
这里的建筑风格典雅精致,展现了徽派建筑的优美之处。
在西递古村,可以看到许多著名的徽派建筑,如贡院、官宅、祠堂等。
这些建筑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内部结构精致复杂,体现了徽派建筑师的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力。
总的来说,徽派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瑰宝。
以上介绍的几座著名徽派建筑,展现了徽派建筑的优美之处,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亲自去这些地方,欣赏徽派建筑的美丽风采。
徽派建筑满分作文

徽派建筑满分作文篇一律《徽派建筑之美》徽派建筑那可是相当有特色。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去安徽的一个小村子见到徽派建筑时,那模样可真是让我眼前一亮。
徽派建筑最明显的就是那白墙黑瓦了。
白色的墙啊,白得就像刚下过雪一样,而且那墙特别的平滑,感觉就像是有人精心打磨过的大豆腐块一样。
黑色的瓦呢,一片一片整齐地排列在房顶上,就像一群黑色的小鱼在屋顶开会。
我走进其中一座老宅子,里头那个天井可有意思了。
这天井不大不小,刚刚好就在房子中间。
从这里抬头往上看,天就变成了一个小方块,要是赶上下雨啊,雨滴就像调皮的小精灵一样,从天上直接落进天井里的小池子里。
那小池子里头往往还有几尾小鱼在游来游去,它们看到雨滴落下来,就欢快地扭来扭去,好像在说“下雨啦,真好玩”。
宅子的门窗可讲究了。
窗户上的木雕啊,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有花有鸟还有人物呢。
那花鸟就像要从窗户上飞出来一样,活灵活现的。
我仔细瞧着一个刻着老人下棋的木雕,那老人脸上的表情都看的清清楚楚,眼睛专注地看着棋盘,嘴角还带着一点若有若无的笑,真不知道这雕刻的师傅手艺咋这么好。
沿着回廊走,地上的青石板滑溜溜的,我感觉都能当镜子用了。
再看那墙角啊,墙根处长着一些绿色的青苔,小小的,毛茸茸的,就像给墙角铺上了一层小毯子。
徽派建筑啊,真是把实用和美观融合到了极致,从那墙上的石灰到房顶上的瓦片,从木雕的门窗到长满青苔的墙角,每个部分都像是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篇两立《徽派建筑:独特的存在》我去安徽旅游的时候呀,对徽派建筑就彻底有了新的认识。
刚一进那些徽派建筑聚集的村落,就感觉像是进了一个独特的小世界。
徽派建筑的布局那叫一个巧妙。
那些房子和房子之间挨得不远不近,都有着一种特殊的秩序。
就像一家人似的,围坐在一起,但又各自有着小空间。
那些房子外面的墙,高高大大,白得纯粹。
我当时就好奇,这白墙咋就这么白呢?就跟画上去的似的。
我忍不住用手摸了摸,凉凉的,硬邦邦的。
墙上偶尔有一些岁月的痕迹,可能是雨水冲刷过的印子,或者是以前调皮的孩子不小心划到的小划痕。
安徽宏村观后感

安徽宏村观后感引言安徽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中国著名的古村落之一。
宏村以其千年之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我有幸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亲身体验了宏村的魅力,下面将向大家分享我的观后感。
一、古朴典雅的建筑一步踏入宏村,我立刻被迎面而来的古朴典雅的建筑所吸引。
宏村的建筑风格主要以明代和清代的徽派建筑为主,这种风格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精美细致的工艺而著称。
宏村的建筑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结构,都展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宏村的每座建筑都经过严格的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整个村落就像是一幅画卷,每一幢古建筑都是画中的元素,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景观。
二、自然与人文的融合除了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外,宏村还因其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而吸引了无数游客。
宏村周边山水环绕,四季景色各异,既有秋天金黄的田野,也有夏天绿草如茵的山坡。
整个村落被大自然的美景环绕,使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纯净、宁静的世外桃源。
在宏村的街道上漫步,我可以看到村民们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们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工艺,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静谧流动。
这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宏村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宝库,这里传承着丰富而独特的徽州文化。
在我游览宏村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村民都在积极传承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们教授年轻一代传统的手工艺技巧,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使得宏村的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在一处古庙前,我还遇到了一位老艺人,他正在现场展示传统的剪纸技艺。
他的剪纸作品精美细致,寓意深远,他不仅向游客传授了剪纸的技巧,还向大家讲解了剪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宏村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四、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宏村作为一处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我游览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村落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与开发,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宏村旅游心得

宏村旅游心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宏村旅游心得宏村旅游心得(优秀5篇)宏村旅游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宏村旅游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宏村旅游心得(优秀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宏村考察报告

宏村考察报告宏村考察报告1000字这里曾是我的心目中的“桃花源”,在去过之后,我更加确信自己的观点。
宏村仿佛是一位古朴儒雅的徽州夫人,我对她的温柔充满了眷恋与不舍。
宏村的生活与景色,正如她的文化一样,文质彬彬中不乏艺术的优雅。
映着朝阳,最先闯入眼帘的首先是徽州特有的粉墙青瓦。
这些白花花的墙壁造型奇特,多为三间、四合等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俯视呈“口”字、“凹”字、“日”字等几种类型。
只有亲眼见到了这样的民居,才真正感觉到了徽派建筑的特殊魅力。
不光如此,在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等处都能看到做工颇为精湛的砖雕。
那些砖雕有的是桌上常摆着的瓷质花瓶,有的则是栩栩如生的珍奇异兽甚至还有人们生活的真实场景。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门楣处的雕刻,常常是各种繁复的图案与线条,却排列得错落有致,间隙均匀。
这个山谷中的小村竟能把生活过得“无处不艺术”,令我在赞叹之余又对它充满好奇。
脚下是青石小道,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耳畔是道边水渠传来的哗哗声,住在这里,仿佛真能抛弃一切烦恼。
尤其是悠闲地午后,沏一盏清茗,饮一盅淡酒,听一晌流水、品一番流云。
时光悠悠远逝,凡尘俗念亦随风而逝。
来宏村,绝不能错过夜景。
于是我穿戴整齐出了门。
我在白天到过的小巷一作文https:///步步走着,兴中荡漾着满满醉意——啊,这场景美得如此醉人——暗红的灯笼一串串挂在墙壁上,用它幽暗微弱的红光点亮了宏村。
白净的矮墙,光滑的石板,潺潺的溪流和头顶漆黑的夜幕,一切都被熏染得幽幽地,似有似无地,忽远忽近地绕在我身边。
路上,游人们的欢声笑语让条条小巷热闹非凡,各色小吃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商家们站在酒馆的门口招揽客人。
我也随着人流走动,但不知要去向何方,只是手中的相机的快门声从未停过。
终于,我“飘”着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月沼湖畔。
当我抬头看的第一个瞬间,“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话占据了我的脑海。
半月形的湖畔,红灯笼围了整整一圈,它们依旧挂在古老的墙沿上,依旧映照着粉墙青瓦,只是这一切恍如随风流入了月沼湖水中,造就了另一个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宏村为例对徽派建筑进行赏析
宏村独出机杼的艺术布局、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念以及其特有的徽派建
筑特征, 是我国民居艺术的典范, 它体现了聚居村落对当地地理、气候等自然
环境的尊重。
徽州地处山川丘陵之中, 其西北部是黄山山脉。东南部则是天目山和率水,新
安江及其支流蜿蜒其间。域内丘陵的面积占十分之九, 盆地面积仅占十分之一。
地区气候温和湿润, 雨水丰盈。宏村是徽州地区的一个著名村落,处于四围皆
山的黟县盆地北缘。
宏村整个村落布局独出机杼。它背依海拔360 米、拥有成片榛林的雷岗;南
临新安江末支、羊栈河二水交汇处, 所谓“枕高岗、面流水, 一望无际”。(1)
反映了中国古代理想的居住环境选址是“背山面水”、“负阴抱阳” 的模式。宏
村是一个“山为牛头树为角, 屋为牛身桥为脚” 的牛形村落, 故被人们称为
“牛村”。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 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为“牛角”,
村内鳞次栉比建筑群为“牛身”, 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 和“牛肚”,穿堂
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 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腿”。(2)村口
溪边原有雎阳亭, 现亭已毁。旧址旁有一株高18 米、直径1.8 米的红杨和另
一株高20 米、直径1 米多的银杏耸立桥头, 浓荫覆盖。
宏村的理水艺术是中国传统民居理水的典范。乡土聚居以水为命脉,一是发
展农业生产需要灌溉、需要泄水排涝;二是需要生活用水。宏村人不仅利用水来
生产、生活,还用来美化环境。宏村的水是由地势较高的村西头引西溪水入村,
一条宽近一米的水由西北向东南,九曲十弯,经村中的“月沼”,穿村而过, 最
后流向村南的南胡。溪水是村落的水脉, 村镇顺溪水走向展开。水圳的一侧就
是街巷的青石板路, 另一侧则是鳞次栉比的民居。居民们大多将圳水引入宅内,
有的从宅下暗沟中通过, 形成徽州民居所特有的“宅园”、“水园”或成为一方
养鱼池于前院。宏村的水还可作为消防用水,木构架建筑极易火灾,月沼、南湖
的水使之多次免受灾害。水系还调节了小气候,活络着村里街巷空间的形态, 形
成时而狭长、时而开敞的空间形态。月沼的水是村子的核心,是村民的聚集地,
女人们在这里洗衣、洗菜。
宏村是以汪氏家族为主的聚居村落, 整个村落占地28 公顷。汪氏是中原望
族,自汉末南迁,其后裔遍布江南各地。宏村汪氏祖籍金陵,约在南宋时迁居到
徽州, 是为宏村始祖。作为封建社会家族的聚集地,这里的建筑、装饰和布局
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儒家的“礼” 制。村中的祠堂、书院是居民的精神中心,家
族的宗教仪式在这里展开。南湖书院是明末所建的私塾, 专供族人子弟授业解
惑, 以育人才之用。书院占地面积6000 余平方米, 建筑高大宏伟,庄严宽敞。
在村子的西北角, 有一个集市, 是村民们进行贸易活动的场所。此外,全村跨
溪建有四座桥,每座桥形态各异, 小巧玲蓉, 融于自然, 尤其南湖上的那座
桥, 是村落的一个明显特征。宏村的整体布局和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念,对
今天的居住环境的营建仍有许多积极意义。具体归纳如下:
一、选址艺术
《管子·乘马》中就论述了建筑的选址问题:“凡立国都, 非于大山之下,
必于广川之上, 高田近旱而水用足, 下田近水百沟防省。因天时, 就地利,
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徽州民居坐落在“背山面水”、“负阴
抱阳” 之地, 背山可以抵御寒风,面水可以提供丰富的水源,负阴抱阳则提供
了万物生长所需要的充足的阳光,它体现了对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尊重。中
国土地广袤, 山川众多, 在居住区的选址上可以借鉴宏村的选址艺术,以给人
们提供一个理想的栖息地。
二、理水艺术
宏村的水充分利用地势的高低,将天然的水引入宅中,满足家家户户的生活
用水, 同时利用溪水筑“园”,形成每家独特的自然小环境。水还调节了村落的
空间形态, 形成相对闭合和开敞的空间。这一点对现代住区挖池建湖尤有借鉴
作用。现代住区往往也以一片湖水或池水为小区的中心, 形成所谓的景观房, 卖
高价;这片湖水在刚挖建成时水质很好,但一年半载之后,却经常变成了一潭死
水, 变脏变臭, 究其原因是水不流动,或水口没做好,使维护水质的成本加大;
有的开发商干脆把它抽干,露出很难看的湖底。相比宏村传统的理水手法, 根
据地势高低、地形特征使水变成活水,这种充分利用自然的观念,还是很值得我
们学习的。
三、保土艺术
即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山居” 是充分利用山川的地形特征建造房屋,这样可以
不占耕地, 既能节约土地资源, 又能使聚落拥有充沛的阳光、空气和绿化环境。
四、聚集交往艺术
祠堂、庙宇是礼制建筑, 也是居民的精神中心。家族会议、礼拜仪式都在这里
展开, 这里是居民的聚集谈论之地。相比现代的小区, 各家各户都是通过经济
的杠杆居住在一起, 彼此间是陌生的; 如若小区中没有这样一个交往的场所,
这个地区的居民则没有凝聚力, 在遇到困难或灾难时就没有互帮互助的精神。
礼制建筑不再符合现代人的需要, 应有一种新的建筑类型代替它, 如会所之类
的建筑, 这在小区中是必需的。
五、标志性的村落景观艺术
宏村村口的雎阳亭, 高大的红杨和银杏, 形成了村落的标志性景观, 而
西递则以大牌坊为入口标志。标志性景观增强人们的识别性, 加强人们对地域
的认同感。现代小区的入口设计也应重视这一点,避免没有特征的入口环境。标
志性的入口景观可以增强人们对居住家园的认同, 从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六、浓厚的地域风格民居艺术
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是徽州民居的特色。宏村的建筑以白墙和黑瓦组成的马
头墙极富节奏和韵律。它不是以单体建筑为美, 而是群体建筑的组合展现出来
的空间和时间上的有序变化。徽州的民居不与天地相争,使用白和黑这两极颜色,
很好地融入到了自然环境之中,体现了浓厚的地域风格。目前, 中国各地的住
宅建筑的外观和形式都趋于雷同,忽略了地方情感要素的表达。很多时候, 人
们回到了家, 却找不到精神的家园。因此, 各地的住宅应与各地域相联系, 形
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七、材料运用艺术
宏村的地面材料全部用青石、麻石或红石,这些材料渗水性很好,下雨时不
苦泥泞。相比现代小区, 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地面,使地面的透气性很差,大量
雨水都通过雨水井进入下水管道, 而中国大部分城市管网雨污是不分流的, 最
后这些雨水排入了江河湖泊中, 久而久之, 造成市地下水位的下降、植物生长
缓慢、生态性能降低。宏村的墙体充分利用了乡土建筑材料,在空斗砖墙外涂白
垩以便维护、隔热防潮。这给现在的生态节能小区的建设提供了范本。宏村是中
国古村落的典范,它根据当地地形, 因势利引,创造了融生态、形态、情态于
一体的人居环境, 成为徽州地区民居的代表, 也成为了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它
惟妙惟肖地结合了地域环境, 值得我们今天居住环境设计借鉴。